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屆高考語文二輪古詩詞思想情感題專題復習:詠史懷古詩類基礎性訓練--統(tǒng)編版高三總復習
2022屆高考第2輪復習:高考古詩詞思想情感題——詠史懷古詩類基礎性訓練
考點: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2.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3.王勃《滕王閣詩》
4.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5.李白《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考點研究】
一、評價作品思想內容和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方法
古典詩歌的作者在他們的作品中表達情感、主張、觀點和態(tài)度時,直白張揚(或開門見山,或卒章顯志)的少,含蓄隱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確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必須多管齊下,準確理解、仔細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讀。
首先,熟悉形象的符號意義。眾所周知,古典詩歌乃至各類文學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來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詩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敘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園桑麻、大漠孤城之類。這些形象,傾注著詩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稱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詩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領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然后,把握詩中的顯性信息,古典詩歌中,除了含蓄隱晦的隱性信息,也有一些顯性信息,鑒賞時要注意把握。這些顯性信息,一般出現在詩歌的標題或由命題者提供的注釋中。比如本題中的“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是關鍵詞。
第三,了解典故的關聯比照。典故辭約意豐,常為古人在詩詞中使用,以與所反映的時、事、人形成關聯比照。典故的含義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對詩歌內容的分析鑒賞有時可以從所用典故的聯想比照意義著手。
第四,分析運用的表達技巧,表達技巧的運用,是為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服務的。不僅是在解答“表達技巧”類題目時,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類題目時,也需要對詩歌中所采用的表達技巧進行分析,通過對表達技巧的分析來把握詩意詩情。
第五,捕捉蘊含的情感理趣古詩詞大都采用兩種表達方式,一為描寫,一為抒情。結構上,往往描寫在前,抒情在后;描寫是為抒情作鋪墊,抒情是描寫的升華。詩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實飽滿,意蘊很深。分析詩人的心境與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這些詩句。
二、解答鑒賞詩歌思想情感題目的入手方面
1.抓顯情語。指詩中最生動傳神的、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和情感態(tài)度的詞語或句子;
2.分析景語。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詩情”的思路去揣摩;
3.結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創(chuàng)作風格。要注意平時積累一些詩人的相關材料,特別是對一些影響大、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詩人更要留心;
4.了解古代詩歌類別和常見的內容,把握詩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數詩歌表達的思想情并非單一,而是豐富復雜的;
5.注意積累古詩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詞語:歡快、愉悅、激動、煩悶、恬淡、閑適、歡樂、激憤、堅守節(jié)操、憂國憂民等。情感的表達方式主要有兩種,其一是直接表達,出現情感詞,其二是借助意象來表達,找出詩人筆下的意象即可體會情感。
6.答題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達……感情;間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畫面),渲染……氛圍,營造……意境,表達了……感情。
三、分析答題方法
分析詩歌情感心境的題目一直是考試的重點,首先要找到探究詩歌情感的突破口,主要是標題、作者、注釋、典故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關鍵詞語,理解詩句內容后才能更好地把握情感和心境。詩歌鑒賞中常用的心態(tài)詞有:淡泊、隱忍、安閑、幽怨、曠達、樂觀、孤獨等。
【考題對接】
一、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桂枝香金陵懷古①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嗟②榮辱。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注釋】①本詞寫于作者出任江寧知府之時。金陵系六朝古都,從公元222年東吳在此建都起,東晉、宋、齊、梁、陳亦先后在此建都。②謾嗟:徒然感嘆。
1.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登臨送目”領起上片寫景,“故國”點題,為下片的懷古伏筆;“晚秋”點明時節(jié),“天氣初肅”為寫景抒懷奠定基調。
B.“似”、“如”二字運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對比鮮明,“云淡”、“鷺起”動靜相生,由遠而近,描繪了一幅肅爽的金陵晚秋圖景。
C.下片由上片的寫景轉入懷古,以陳后主奢靡頹唐以致國家滅亡為例,引發(fā)出對六朝興亡的感慨之情。
D.本詞立意新穎,直抒胸臆,境界開闊,風格高峻,《古今詞話評價》為:“金陵懷古,諸公寄調《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為絕唱。”
一、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答案】
1.整首詞采用借古諷今的手法,表達了作者悲憤交織的情感。
①通過追思六朝皆因竟逐繁華而相繼覆亡的史實,引發(fā)出作者對六朝興亡的悲傷感慨之情;
②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典故,表達對于人們遺忘六朝亡國的慘痛教訓憤慨之情;
③流露了對北宋王朝不思進取、安于現狀的不滿之情,委婉勸告宋統(tǒng)治者勵精圖治,莫蹈六朝滅亡覆轍。
【解析】詞的上片描寫詞人登高所觀的肅爽壯麗之景,體現出古都的壯美風貌;詞的下片寫詞人登高所感,“念往昔”筆鋒一轉,切入懷古的主旨。“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詞人發(fā)六朝興亡的感慨,突出門外樓頭的舊事,其實是借古傷今;“于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從后人感懷的角度,把感嘆的深度和力度推向極致;“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把深深的古之幽情寄于寒煙、衰草、女、后庭等一系列凄清的意象,過去的雖然已經過去,可至今猶唱的《后庭》遺曲不也是對今人的一種警醒嗎?這首詞傷懷吊古,暗寄諷諫之情,可以看出詞人對統(tǒng)治者的勸誡和憂國憂民的情懷,通過六朝的荒淫無度導致覆亡來警醒世人,告誡北宋王朝要牢記歷史教訓,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當朝統(tǒng)治者不能勵精圖治的不滿情緒。
2.D【解析】D項,“本詞……直抒胸臆”說法錯誤?!胺侵笔阈匾堋?,本詞重點使用借古諷今的手法,這屬于間接抒情。
【注釋】
登臨送目:登山臨水,舉目望遠。
故國:舊時的都城,指金陵。
千里澄江似練:形容長江像一匹長長的白絹。澄江,清澈的長江。練,白色的絹。
如簇:這里指群峰好像叢聚在一起。簇,叢聚。
去棹(zhào):往來的船只。棹,劃船的一種工具,形似槳,也可引申為船。
星河鷺(lù)起:白鷺從水中沙洲上飛起。長江中有白鷺洲。星河,銀河,這里指長江。
畫圖難足:用圖畫也難以完美地表現它。
繁華競逐:(六朝的達官貴人)爭著過豪華的生活。競逐:競相仿效追逐。
門外樓頭:指南朝陳亡國慘劇。
悲恨相續(xù):指亡國悲劇連續(xù)發(fā)生。
憑高:登高。這是說作者登上高處遠望。
謾嗟榮辱:空嘆什么榮耀恥辱。這是作者的感嘆。
六朝:指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它們都建都金陵。
商女:歌女。
《后庭》遺曲:指歌曲《玉樹后庭花》,傳為陳后主所作。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后人認為是亡國之音。
【譯文】
登山臨水,舉目望遠,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氣已變得颯爽清涼。奔騰千里的長江澄澈得好像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帆船在夕陽往來穿梭,西風起處,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飄揚。華麗的畫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清麗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筆也難描畫。
遙想當年,達官貴人爭著過豪華的生活,可嘆在朱雀門外結綺閣樓,六朝君主一個個地相繼敗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懷古,無不對歷代榮辱喟嘆感傷。六朝的風云變化全都隨著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慘淡的寒煙和衰敗的枯草。直到如今的商女,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后庭花》遺曲。
【賞析】
此詞通過對金陵(今江蘇南京)景物的贊美和歷史興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對當時朝政的擔憂和對國家政治大事的關心。上闋寫登臨金陵故都之所見。“澄江”“翠峰”“征帆”“斜陽”“酒旗”“西風”“云淡”“鷺起”,依次勾勒水、陸、空的雄渾場面,境界蒼涼。下闋寫在金陵之所想?!澳睢弊肿鬓D折,今昔對比,時空交錯,虛實相生,對歷史和現實,表達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嘆息。全詞情景交融,境界雄渾闊大,風格沉郁悲壯,把壯麗的景色和歷史內容和諧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稱名篇。
詞以“登臨送目”四字領起,為詞拓出一個高遠的視野?!罢蕠砬?,天氣初肅”點明了地點和季節(jié),因為是六朝故都,乃稱“故國”,“晚秋”與下句“初肅”相對,瑟瑟秋風,萬物凋零,呈現出一種“悲秋”的氛圍。此時此景,登斯樓也,則情以物遷,辭必情發(fā),這就為下片的懷古所描述的遙遠的時間作鋪墊。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千里”二字,上承首句“登臨送目”——登高遠望即可縱目千里;下啟“澄江似練,翠峰如簇”的大全景掃描,景象開闊高遠?!俺谓凭殹保摶谥x朓詩句“澄江靜如練”,在此與“翠峰如簇”相對,不僅在語詞上對仗嚴謹、工整,構圖上還以曲線綿延(“澄江似練”)與散點鋪展(“翠峰如簇”)相映成趣。既有平面的鋪展,又有立體的呈現,一幅金陵錦繡江山圖展現眼前。
“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笔窃诖蟊尘爸聦拔锏木唧w描寫,“殘陽”“西風”,點出時下是黃昏時節(jié),具有典型的秋日景物特點?!熬破臁薄罢鞣笔前祵懺谇锶拯S昏里來來往往的行旅,人事匆匆,由純自然的活動景物寫到人的活動,畫面頓時生動起來。
“彩舟云淡,星河鷺起”是大手筆中的點睛之處?!安手邸薄靶呛印?,色彩對比鮮明;“云淡”“鷺起”,動靜相生。遠在天際的船罩上一層薄霧,水上的白鷺紛紛從銀河上驚起,不僅把整幅金陵秋景圖展現得活靈活現,而且進一步開拓觀察的視野——在廣漠的空間上,隨著征帆漸漸遠去,水天已融為一體,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如此雄壯寬廣的氣度,如此開闊曠遠的視野與王勃的《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比較,兩者展現的氣度與視野不相上下,一為千古傳誦的駢文警句,一為前所未有的詞中創(chuàng)境,可謂異曲同工。正如林逋《宿洞霄宮》“秋山不可盡,秋思亦無垠”所言,眼前所見,美不勝收,難以盡述,因此總贊一句“畫圖難足”,結束上闋。
下闋懷古抒情?!澳钔簟币痪?,由登臨所見自然過渡到登臨所想?!胺比A競逐”涵蓋千古興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華表面掩蓋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緊接著一聲嘆息,“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此語出自杜牧的《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詩句,化用其意,以典型化手法,再現當時隋兵已臨城下,陳后主居然對國事置若罔聞,在危難之際還在和妃子們尋歡作樂的可悲。這是亡國悲劇藝術縮影,嘲諷中深含嘆惋。“悲恨相續(xù)”,是指其后的統(tǒng)治階級不以此為鑒,揮霍無度,沉溺酒色,江南各朝,覆亡相繼:遺恨之余,嗟嘆不已。
“千古憑高”二句,是直接抒情,憑吊古跡,追述往事,抒對前代吊古、懷古不滿之情?!傲f事”二句,化用竇鞏《南游感興》“傷心欲問前朝事,惟見江流去不回。日暮東風眷草綠,鷓鴣飛上越王臺”之意,借“寒煙、衰草”寄惆悵心情。去的畢竟去了,六朝舊事隨著流水一樣消逝,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颯的自然景象,更不能再見到什么。
更可悲的是“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融化了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詩意?!端鍟逍兄尽氛f:“禎明初,后主創(chuàng)新歌,詞甚哀怨,令后宮美人習而歌之。其辭曰:‘玉樹后庭花,花開不復久?!瘯r人以為歌讖,此其不久兆也?!焙髞怼队駱浜笸セā肪妥鳛橥鰢?。此句抒發(fā)了詩人深沉的感慨:不是商女忘記了亡國之恨,是統(tǒng)治者的醉生夢死,才使亡國的靡靡之音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
同時,這首詞在藝術上也有成就,它體現了作者“一洗五代舊習”的文學主張。詞本倚聲,但王安石說:“古之歌者,皆先為詞,后有聲,故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詞,卻是‘永依聲’也。”(趙令畤《侯鯖錄》卷七引)顯然是不滿意只把詞當作一種倚聲之作。這在當時是異端之論,但今天看來卻不失其銳敏和先知先覺之處。北宋當時的詞壇雖然已有晏殊、柳永這樣一批有名詞人,但都沒有突破“詞為艷科”的藩籬,詞風柔弱無力。他曾在讀晏殊小詞后,感嘆說:“宰相為此可乎?”(魏泰《東軒筆錄》引)。所以他自己作詞,便力戒此弊,“一洗五代舊習”(劉熙載《藝概》卷四),指出向上一路,為蘇軾等士大夫之詞的全面登臺,鋪下了堅實的基礎。
首先,這首詞寫景奇?zhèn)邀?,氣象開闊綿邈,充分顯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廣。開頭三句是泛寫,寥寥數語即交代清楚時令、地點、天氣,并把全詞置于一個憑欄遠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肅殺的氣氛之中,氣勢已是不凡。以下“千里澄江似練”寫水,“翠峰如簇”寫山,從總體上寫金陵的山川形勢,更給全詞描繪出一個廣闊的背景。“征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對景物的具體描寫。在滔滔千里的江面之上,無數征帆于落日余暉中匆匆駛去。這景色,與“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秦觀《滿庭芳》)相比,雖遼闊者同,然而,前者壯麗,后者凄清,風格迥異。而長江兩岸眾多參差的酒旗背著西風飄蕩,與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風”相比,濃烈與俊爽之差別則顯而易見。至于“彩舟云淡,星河鷺起”,如同電影鏡頭的進一步推開,隨著征帆漸漸遠去,詞人的視野也隨之擴大,竟至把水天上下融為一體,在一個更加廣漠的空間寫出長江的萬千儀態(tài)。遠去的征帆像是漂漾在淡淡的白云里,飛舞的白鷺如同從銀河上驚起。此詞景物有實有虛,色彩有濃有淡,遠近交錯,虛實結合,濃淡相宜,構成一幅巧奪天工的金陵風景圖。其曠遠、清新的境界,雄健、壯闊的風格,是那些“小園香徑”“殘月落花”之作所無可比擬的。
其次,立意新穎,高瞻遠矚,表現出一個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見?!豆鹬ο恪废缕l(fā)的議論,絕不是慨嘆個人的悲歡離合、閑愁哀怨,而是反映了他對國家民族命運前途的關注和焦急心情。前三句“念往昔豪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所念者,是揭露以金陵建都的六朝統(tǒng)治者,利用江南秀麗山川,豪華競逐,荒淫誤國;所嘆者,是鄙夷他們到頭來演出了一幕又一幕“門外樓頭”式的悲劇,實在是既可悲又可恨?!扒Ч艖{高”二句則是批判千古以來文人騷客面對金陵山川只知慨嘆朝代的興亡,未能跳出榮辱的小圈子,站不到應有的高度,也就很難從六朝的相繼覆滅中引出歷史的教訓。而如今,六朝舊事隨著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幾縷寒煙籠罩著的毫無生機的衰草。這“寒煙衰草凝綠”顯然流露出作者對北宋王朝不能勵精圖治的不滿情緒。全詞重點在結句:“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贝艘馓迫硕拍烈矊戇^。然而,作者不似杜牧那樣去責怪商女無知,而是指桑罵槐,意在言外:歌妓們至今還唱著亡國之音,正是因為當權者沉湎酒色,醉生夢死。然而,“玉樹后庭花,花開不復久”,如再不改弦易轍,采取富國強兵的措施,必然如六朝一樣悲恨相續(xù)。此結句無異于對北宋當局的警告。有人說,張昪的《離亭燕》是王安石《桂枝香》所本。如果從語言、句法來看,王詞確受張詞影響不小。然而,張昪對六朝的興亡只是一種消極的傷感:“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兩詞的思想境界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第三,章法上講究起承轉合,層次井然,極類散文的寫法。上片首句“登臨送目”四字籠罩全篇,一篇從此生發(fā)。次句“故國”二字點明金陵,為下片懷古議論埋下伏筆。以下寫景先從總體寫起,接著是近景,遠景,最后以“畫圖難足”收住。既總結了以上寫景,又很自然地轉入下片議論。安排十分妥貼、自然。下片拓開一層大發(fā)議論:金陵如此壯麗,然而它正是六朝相繼滅亡的歷史見證?!澳钔簟比浔砻髁藢αd亡的態(tài)度,“千古憑高”二句寫出了對歷來憑吊金陵之作的看法。以下即轉入現實,結句又回到今天。首尾圓合,結構謹嚴,逐層展開,絲絲入扣。詞有以景結,如晏殊的《踏莎行》:“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寫的是莫名其妙的春愁;有以情結,如柳永的《鳳棲梧》:“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表現的是專一誠摯的愛情。而《桂枝香》卻以議論作結,其中寄托著作者對重大的現實政治問題的看法?!豆鹬ο恪吩谡路ńY構方面的這些特色,反映了詞的發(fā)展在進入慢詞之后,以散文入詞出現的特點。
第四,用典貼切自然?!扒Ю锍谓凭殹蹦嘶弥x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星河鷺起”用的是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詩意。“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用的是隋滅陳的典故:當隋朝大將韓擒虎兵臨城下時,全無心肝的陳后主還正在和寵妃張麗華歌舞作樂。杜牧《臺城曲》曾詠此事。而王安石巧妙地只借用“門外樓頭”四個字,“門外”言大軍壓境,“樓頭”說荒淫無恥,就極其精煉而又形象地表現了六朝的覆滅?!氨尴嗬m(xù)”四個字則給南朝的歷史作了總結。結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詩句,但賦予了它更為深刻、精辟的思想內容。短短的一首詞而四用典,在王安石之前實不多見。
二、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釋】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和頸聯的內容,并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慨。
2.“總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種修辭手法?尾聯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二、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答案】
1.頷聯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跡,頸聯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懷什么古);寄寓人事滄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作者在懷古中的態(tài)度、感情)
2.(1)比喻。(2)①憂君王為奸邪所蒙蔽,憂奸邪為非作歹;②憂賢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憂國憂君憂民。
【注釋】
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
江:長江。
吳宮:三國時孫吳曾于金陵建都筑宮。
晉代:指東晉,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衣冠:指的是東晉文學家郭璞的衣冠冢。一說指當時豪門世族。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紳。成古丘:晉明帝當年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華一時,然而到了唐朝詩人來看的時候,已經成為一個丘壑了。
三山:山名。今三山街為其舊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時,將城南的三座無名小山也圍在了城中。這三座山正好擋住了從城北通向南門──聚寶門的去路。恰逢當時正在城東燕雀湖修筑宮城,于是將這三座山填進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條街道,取名為三山街。半落青天外:形容極遠,看不大清楚。
二水:指秦淮河流經南京后,西入長江,被橫截其間的白鷺洲分為二支。白鷺洲:古代長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鷺,故名。今已與陸地相連,位于今南京市秦淮區(qū)武定門北側。
浮云蔽日:比喻讒臣當道障蔽賢良。浮云:比喻奸邪小人。日:一語雙關,因為古代把太陽看作是帝王的象征。
長安: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
【譯文】
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來悠游,鳳去臺空只有江水依舊奔流。
吳國宮殿的鮮花芳草遮沒荒涼小徑,晉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霧中隱現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鷺洲分成兩條河流。
那些悠悠浮云總是遮蔽太陽的光輝,登高不見長安城,怎么不讓人內心沉痛憂郁。
【賞析】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遍_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嫌重復,音節(jié)流轉明快,極其優(yōu)美。鳳凰臺故址在今南京市鳳凰山。相傳,南朝劉宋元嘉年間有鳳凰集于此山,乃筑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鳳凰是一種祥瑞。當年鳳凰來游象征著王朝的興盛;如今鳳去臺空,六朝的繁華也一去不復返了,只有長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著,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庇裳矍爸斑M一步生發(fā),聯想到六朝的繁華。三國時期的吳以及后來的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先后在金陵定都,故金陵有“六朝古都”之稱。六朝時期,金陵達到空前的繁榮,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綿長的秦淮河橫貫城內,兩岸匯聚六朝的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以及市民的居住中心,其繁華可見一斑。可是,六朝雖繁榮卻也短命,每個王朝的壽命平均大約55年,輪轉之速,令人恍惚。如今看來,吳國曾經繁華的宮廷已經荒蕪,東晉時代的風流人物也早已作古,六朝的繁華也如鳳凰臺一樣消失在歷史的淘浪中。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兩句由抒情轉為寫景。詩人并沒有一直沉浸在對歷史的憑吊之中,而抽出思緒將目光投向了眼前的河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三峰并列,矗立在縹緲的云霧之中,若隱若現,好似落在了青天之外;秦淮河西入長江,被白鷺洲橫截,江水一分為二,形成兩條河流。此二句氣象壯麗,境界闊大,為末聯“不見長安”作鋪墊。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边@兩句詩寄寓著深意。長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李白這兩句詩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安灰婇L安”暗點詩題的“登”字,觸境生愁,意寓言外,饒有余味。相傳李白很欣賞崔顥《黃鶴樓》詩,欲擬之較勝負,乃作《登金陵鳳凰臺》詩?!盾嫦獫O隱叢話》、《唐詩紀事》都有類似的記載,或許可信。該詩與崔詩工力悉敵,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說:“格律氣勢,未易甲乙?!痹谟庙嵣?,二詩都是意到其間,天然成韻。語言也流暢自然,不事雕飾,瀟灑清麗。作為登臨吊古之作,李詩更有自己的特點,它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把歷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詩人自己的感受,交織在一起,抒發(fā)了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尤為深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借款保證合同與借款保證擔保合同
- 瀝青攤鋪勞務合同
- 廈門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會計手工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春理工大學《醫(yī)學微生物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連財經學院《CoreDraw圖像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影視文學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海洋大學《材料與加工工藝》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慶醫(yī)學高等??茖W校《醫(y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科技信息職業(yè)學院《流體傳動及控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現代職業(yè)學院《農業(yè)相關政策培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裝飾材料復試清單
- 有限公司事業(yè)合伙人管理辦法
- 工余安健環(huán)管理制度
- 某學校食堂服務投標書
- 空調維保服務項目質量保障措施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課后思考題答案全
- 急性心肌梗塞
- 八年級地理下期教學計劃(星球地圖版)
- 休閑農業(yè)與鄉(xiāng)村旅游(課件)
- 藍色科技風半導體產業(yè)PPT模板
- 院感手衛(wèi)生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