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影驗光散光課件_第1頁
檢影驗光散光課件_第2頁
檢影驗光散光課件_第3頁
檢影驗光散光課件_第4頁
檢影驗光散光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檢影驗光-散光檢影17眼視光技術1A檢影驗光-散光檢影17眼視光技術1A學習目標:掌握散光定義及光學特性掌握散光分類掌握散光軸向標示方法掌握柱鏡的聯(lián)合及球柱鏡的表示形式掌握散光影動特征掌握散光檢影的中和方法2A學習目標:掌握散光定義及光學特性2A散光定義:平行光線通過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是一個焦點,而是在空間不同位置的兩條焦線和最小彌散圓的一種屈光狀態(tài)。這種屈光狀態(tài)是指由于眼的兩條子午線上度數(shù)不相等導致的。嚴格意義上,即使正常生理狀態(tài),眼球各屈光成分上每條經(jīng)線上的屈光力也不盡相同,因此很難找到一只完全沒有散光的眼睛,但輕微的散光量對視力無明顯影響,沒有臨床意義,一般無需矯正。3A散光定義:平行光線通過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是一個焦點,而是在散光定義:球性屈光不正4A散光定義:球性屈光不正4A散光定義:5A散光定義:5A散光定義:散光眼需要球柱鏡矯正,即將兩個焦點移成一個焦點,同時落在視網(wǎng)膜上。等效球鏡:將包含柱鏡的球柱處方計算成單一的球鏡。等效球鏡=處方中的球鏡成分+柱鏡的1/2。等效球鏡的大小決定了最小彌散圓的位置。6A散光定義:散光眼需要球柱鏡矯正,即將兩個焦點移成一個焦點,同散光定義:散光面:不能對近軸物點折射或反射結成像點的光學面。具有兩個正交子午線--最小鏡度子午線、最大近度子午線。散光量:兩個正交子午線鏡度之差。圓柱面旋轉面(環(huán)曲面&Toric面)主子午線:具有最大及最小屈光力的方向為柱鏡的主要方向,沿著這兩方面的線稱為透鏡的主子午線。7A散光定義:散光面:不能對近軸物點折射或反射結成像點的光學面。散光定義:8A散光定義:8A散光定義:19A散光定義:9A散光定義:桶形&輪胎形桶形旋轉面的旋轉軸在圓弧的圓心以內輪胎形旋轉面的轉軸在圓弧的圓心以外基礎弧子午線(鏡度最?。┱换∽游缇€(鏡度最大)10A散光定義:桶形&輪胎形10A散光定義:111A散光定義:11A散光定義:垂直定律散光的某一子午線所成的像為一垂直于其本身的直線。12A散光定義:垂直定律12A散光定義:13A散光定義:13A散光定義:14A散光定義:14A散光透鏡:平柱鏡:只有一個子午線具有鏡度+2.00DC×90球柱鏡:兩個正交子午線都具有鏡度+1.50DS/-3.00DC×180度的標記“°”一般省略球柱鏡轉換:形式不同但效果相同15A散光透鏡:平柱鏡:只有一個子午線具有鏡度15A散光透鏡:兩柱鏡軸向互相垂直而密接迭合,稱為正交聯(lián)合。柱鏡鏡度相等-球面透鏡柱鏡鏡度不等-等效為新的球柱鏡A為球鏡與(B-A)的柱鏡組合,軸向與柱鏡B平行。B為球鏡與(A-B)的柱鏡組合,軸向與柱鏡A平行。16A散光透鏡:兩柱鏡軸向互相垂直而密接迭合,稱為正交聯(lián)合。16A散光透鏡:117A散光透鏡:17A散光透鏡:18A散光透鏡:18A球柱面透鏡:定義:指兩個主子午線的屈光力不等且均不等于零的透鏡,它等校于兩個屈光力不等的柱鏡正交組合或一個球鏡與一個柱鏡的組合,簡稱球柱鏡。19A球柱面透鏡:定義:指兩個主子午線的屈光力不等且均不等于零的透球柱鏡表示形式:柱鏡與柱鏡球鏡與正柱鏡球鏡與負柱鏡表現(xiàn)形式不同但總的效果等效。20A球柱鏡表示形式:柱鏡與柱鏡20A球柱鏡表示形式:負柱鏡形式兩個正柱鏡相加,選屈光度絕對值大的作球鏡。一正一負相加,選屈光度為正值的作球鏡。兩個負柱鏡相加,選絕對值小的作球鏡。A為球鏡與(B-A)的柱鏡組合,軸向與柱鏡B平行。B為球鏡與(A-B)的柱鏡組合,軸向與柱鏡A平行。21A球柱鏡表示形式:負柱鏡形式21A球柱鏡表示形式:球柱鏡轉換1.原式中的球鏡度與柱鏡度(包括符號)相加,其代數(shù)和作為新的球鏡度。2.原式中的柱鏡改變符號(正號變負號或負號變正號)。3.原柱鏡軸向轉90°(即原軸向小于或等于90°,則加上90°;原軸向大于90°或等于180°,則減去90°)。和球、變號、轉軸22A球柱鏡表示形式:球柱鏡轉換22A球柱鏡轉換練習+2.50DC×180/+1.00DC×90負柱鏡形式+2.50DS/-1.50DC×90正柱鏡形式+1.00DS/+1.50DC×18023A球柱鏡轉換練習+2.50DC×180/+1.00DC×902球柱鏡轉換練習+3.00DC×180/+1.00DC×90負柱鏡形式+3.00DS/-2.00DC×90正柱鏡形式+1.00DS/+2.00DC×18024A球柱鏡轉換練習+3.00DC×180/+1.00DC×902球柱鏡轉換練習-3.00DC×180/-1.00DC×90負柱鏡形式-1.00DS/-2.00DC×180正柱鏡形式-3.00DS/+2.00DC×9025A球柱鏡轉換練習-3.00DC×180/-1.00DC×902球柱鏡轉換練習-3.00DC×180/+1.00DC×90負柱鏡形式+1.00DS/-4.00DC×180正柱鏡形式-3.00DS/+4.00DC×9026A球柱鏡轉換練習-3.00DC×180/+1.00DC×902球柱鏡轉換練習-1.00DC×75/+1.00DC×165負柱鏡形式+1.00DS/-2.00DC×75正柱鏡形式-1.00DS/+2.00DC×16527A球柱鏡轉換練習-1.00DC×75/+1.00DC×1652散光軸向標示標準標示法(TABO法)鼻端軸向標示法太陽穴標示法28A散光軸向標示標準標示法(TABO法)28A散光軸向標示29A散光軸向標示29A散光軸向標志

特點左右眼一致從右端開始逆時針旋轉范圍:1-180級率5°、1°度數(shù)符號“°”省略30A散光軸向標志特點30A散光軸向標志鼻端軸向標示法(bi-nasalnotation)00NNT180180T909031A散光軸向標志鼻端軸向標示法(bi-nasalnotatio散光軸向標志

特點兩眼水平線中央(鼻側)為基點(0)面向被檢者左眼順時針方向、右眼逆時針方向測定角度左眼軸向與TABO不同不利于眼鏡制作調整32A散光軸向標志特點32A散光軸向標志太陽穴標示法(bi-temporalnotation)180180NNT00T909033A散光軸向標志太陽穴標示法(bi-temporalnotat散光軸向標志

特點兩眼水平線顳側為基點(0)面向被檢者右眼順時針方向、左眼逆時針方向測定角度右眼軸向與TABO不同不利于眼鏡制作調整34A散光軸向標志特點34A處方書寫球鏡度數(shù)(DS)/散光度數(shù)(DC)×軸向35A處方書寫球鏡度數(shù)(DS)/散光度數(shù)(DC)×軸向35A處方書寫練習-1.50/-0.50×90-2.00/+0.50×180-1.50×180-1.50/+1.50×9036A處方書寫練習-1.50/-0.50×90-1.50×180眼底反光的形態(tài)

(1)球面屈光不正:眼底反光在各個子午線上看起來都是一致的。任何方向的檢影帶將產(chǎn)生同樣的影動,將需要同樣度數(shù)的鏡片中和。(見圖)球面屈光不正(近視或遠視,所有經(jīng)線上光帶是一樣粗細的)37A眼底反光的形態(tài)(1)球面屈光不正:眼底反光在各個子午線上看眼底反光的形態(tài)

(2)有散光的屈光不正:破裂現(xiàn)象寬度現(xiàn)象剪動現(xiàn)象影動方向不同,一個子午線順動,另一個子午線逆動影動的速度不同眼底反光的亮度不同38A眼底反光的形態(tài)(2)有散光的屈光不正:38A眼底反光的形態(tài)

眼底反光在各個子午線上是不一致的。各個子午線上有不同的屈光度,為了中和散光,我們必須找到主子午線。然后用不同度數(shù)的球鏡或者球柱鏡中和。(見圖)

散光(在不同經(jīng)線上光帶的粗細不同)39A眼底反光的形態(tài)眼底反光在各個子午線上是不一致的。39A破裂現(xiàn)象40A破裂現(xiàn)象40A怎樣確定有無散光在進行視網(wǎng)膜檢影時又如何去發(fā)現(xiàn)散光呢?答:旋轉檢影鏡的光帶去尋找破裂現(xiàn)象41A怎樣確定有無散光在進行視網(wǎng)膜檢影時又如何去發(fā)現(xiàn)散光呢?41A怎樣尋找主子午線?※檢影中,通過旋轉光帶來完成在破裂現(xiàn)象消失的位置標記出主子午線位置42A怎樣尋找主子午線?※檢影中,通過旋轉光帶來完成42A尋找主子午線主子午線在哪里?一條與光帶相一致——30°另一條則與其垂直——120°43A尋找主子午線主子午線在哪里?43A如何去中和散光呢?散光——各條經(jīng)線的屈光度不同最大屈光度和最小屈光度——主經(jīng)線∴中和散光——分不同的經(jīng)線去中和∴分別中和兩條主經(jīng)線44A如何去中和散光呢?44A中和散光的兩種方法球-

球法只使用球鏡對兩個主子午線分別進行中和球–柱法(常用)使用球鏡結合柱鏡的方法同時中和

45A中和散光的兩種方法45A中和散光的兩種方法球-

球法只使用球鏡對兩個主子午線分別進行中和球–柱法(常用)使用球鏡結合柱鏡的方法同時中和

46A中和散光的兩種方法46A球–球法1、首先確定兩個主子午線2、用球鏡先中和其中的一條主子午線,無須關心另一條主子午線3、取出球鏡,再用新的球鏡去中和另一條主子午線4、在力量圖上分別標出兩子午線的屈光度5、算出屈光不正的度數(shù)47A球–球法1、首先確定兩個主子午線47A同一只眼球–球法48A同一只眼球–球法48A20°110°找出主子午線的軸向49A20°110°找出主子午線的軸向49A對兩個子午線的影動分別進行評價20°這時的影動是什么?用相應性質的球鏡去中和50A對兩個子午線的影動分別進行評價20°這時的影動是什么?用相應一條主子午線中和情況+3.00D+3.00D0.00D51A一條主子午線中和情況+3.00D+3.00D0.00D51A另一條子午線中和的情況+5.00D+0.00D+5.00D52A另一條子午線中和的情況+5.00D+0.00D+5.00D5兩次結果疊加在一起+3.000.000.00+5.00+=+3.00+5.00最后的結果:+3.00DS/+2.00DC×110減掉工作距離(67cm):+1.50DS/+2.00DC×11053A兩次結果疊加在一起+3.000.000.00+5.00+=+1、首先確定兩個主子午線2、用球鏡先中和其中的一條主子午線,無須關心另一條主子午線3、球鏡不動,再加柱鏡去中和另一條主子午線4、在力量圖上分別標出兩子午線的屈光度算出屈光不正的度數(shù)球–

柱法54A1、首先確定兩個主子午線球–柱法54A球–柱法同一只眼55A球–柱法同一只眼55A找出主子午線的軸向20°110°56A找出主子午線的軸向20°110°56A先用球鏡中和其中的一條主子午線+3.00D+3.00D+3.00D57A先用球鏡中和其中的一條主子午線+3.00D+3.00D+3.球鏡和柱鏡聯(lián)合中和另一主子午線+3.00D+3.00D+5.00D+2.00DC×110°58A球鏡和柱鏡聯(lián)合中和另一主子午線+3.00D+3.00D+5.結果最后的結果:+3.00DS/+2.00DC×110加上工作距離(67cm):+1.50DS/+2.00DC×11059A結果最后的結果:+3.00DS/+2.00DC×11059檢影步驟1、讓病人坐好坐舒適2、戴好試鏡架或者調好綜合驗光儀(R)3、雙眼均打開4、讓病人注視遠處的目標(如視力表中較大的字符,紅綠視標,兒童應用一些吸引他注意力的視標)60A檢影步驟1、讓病人坐好坐舒適60A檢影步驟5、檢查者面對病人,保持在同一水平,用右手持檢影鏡,用右眼檢查病人的右眼,用左手持檢影鏡,用左眼檢查病人的左眼6、打開檢影鏡的電源,讓光照到病人的眼睛里,然后從窺孔中觀察病人瞳孔的反光7、檢查者應始終注意不要讓自己的頭遮住病人注視遠處的視標8、在非調節(jié)麻痹的情況下可能會引起病人眼睛的調節(jié)61A檢影步驟5、檢查者面對病人,保持在同一水平,用右手持檢影鏡,檢影步驟9、檢查者一邊擺動檢眼鏡,一邊觀察被檢眼瞳孔中的影動10、分別順著水平軸向和垂直軸向擺動檢眼鏡,并迅速判斷影動的性質11、不移動位置,迅速的觀察一下對側眼的影動性質12、在被檢眼前分別加足夠的球鏡使被檢眼的遠點都在被檢眼前(被檢眼處于暫時性人工近視狀態(tài))62A檢影步驟9、檢查者一邊擺動檢眼鏡,一邊觀察被檢眼瞳孔中的影動檢影步驟13、有助于被檢眼放松調節(jié),使調節(jié)處于靜止狀態(tài)14、也就是說,如果影動為順動,就加足夠的正鏡使其變?yōu)槟鎰?5、如果影動是逆動,并確定調節(jié)靜止,則不用加鏡片16、接著,檢查者要將注意力放在確定右眼的屈光不正狀態(tài)上63A檢影步驟13、有助于被檢眼放松調節(jié),使調節(jié)處于靜止狀態(tài)63A檢影步驟17、旋轉檢影鏡光帶,觀察各方位視網(wǎng)膜反光影動亮度、厚度是否一致,影動是否連續(xù)等,判斷是球性屈光不正還是散光屈光不正。18、球性屈光不正,觀察影動是順動還是逆動,順動增加正鏡,逆動增加負鏡,直至中和,記錄檢影結果。19、散光屈光不正,先尋找主子午線方向,在按球-球法或球-柱法中和,記錄檢影結果。64A檢影步驟17、旋轉檢影鏡光帶,觀察各方位視網(wǎng)膜反光影動亮度、檢影步驟用負柱鏡形式來矯正散光先用球鏡中和低逆動、高順動的主子午線負柱鏡的軸位與該主子午線一致旋轉光帶,使光帶與負柱鏡的軸位相一致與柱鏡軸位相垂直的方向上擺動檢影鏡逐漸增加柱鏡的度數(shù),直到中和65A檢影步驟用負柱鏡形式來矯正散光65A常見不規(guī)則影動分析:(1)中央順動①表現(xiàn)近視眼檢影過程中,常發(fā)現(xiàn)視網(wǎng)膜反射光中央已經(jīng)開始順動,而周邊已逆動;遠視正好相反。66A常見不規(guī)則影動分析:(1)中央順動66A②原理常見于睫狀肌麻痹驗光,由于屈光間質的球面象差所致。入眼的周邊光線先聚后散開,投照在視網(wǎng)膜的反射光的周邊部,顯示近視狀態(tài),故為逆動;入眼的中央光線后聚焦,達到視網(wǎng)膜還未聚焦,顯示遠視狀態(tài),故為順動。③判斷方法以中央影動為中和標準,因中央光線近于黃斑。67A②原理常見于睫狀肌麻痹驗光,由于屈光間質的球面象差所致。(2)剪動光影①表現(xiàn)檢影視野中的視網(wǎng)膜反射光出現(xiàn)兩種走勢相反的光影,隨著檢影鏡的移動,兩種光影逆向移動,一開一合,形似剪刀。68A(2)剪動光影68A②原理為角膜或晶狀體表面的不規(guī)則散光所致,在接近中和時,部分屈光間質存在比較性近視,該部屈光間質所形成的反射光發(fā)生逆動;部分屈光間質存在比較性遠視,則反射光發(fā)生順動。③處理方法在視孔放置-0.50D柱鏡片,緩慢旋轉柱鏡的軸向手輪。同時不斷調整檢影鏡投射光帶掃描的軸向,最大限度地使兩部分光影在瞳孔中央?yún)R合。69A②原理為角膜或晶狀體表面的不規(guī)則散光所致,在接近中和時,注意事項誤差的來源:檢影的角度:通過檢影鏡觀察到的反射光線與視軸的夾角被檢眼調節(jié)的影響工作距離產(chǎn)生的誤差檢查者判斷的誤差E70A注意事項誤差的來源:E70A注意事項屈光結果產(chǎn)生較大誤差的原因在于中和的判斷和影動太慢瞳孔的影動是檢影鏡擺動的結果,如果影動比較難于判斷的情況下,檢影鏡擺動過慢反而更難看清影動當影動難于判斷時,應適當?shù)丶涌鞕z影鏡的擺動71A注意事項屈光結果產(chǎn)生較大誤差的原因在于中和的判斷和影動太慢7注意事項中和時的光影是最明亮最大的非常暗和小的光影提示屈光不正的程度很深如果估計為高度近視(病史或者遠近視力的檢查提示),最有效的判斷方法就是在檢影時不斷向病人靠近對于高度近視,越接近遠點,影動越容易判斷如果還看不到明顯的光影變亮,暗示為高度的遠視,則應該按照光影暗和慢的程度加適當?shù)恼哥R72A注意事項中和時的光影是最明亮最大的72A注意事項工作距離影響光影的易讀性和觀察的準確性.兩者又互為對立關系工作距離越短,影動越容易觀察,但工作距離上很小的誤差就會使結果產(chǎn)生很大的誤差。距離越短越是這樣67cm的工作距離,縮短5cm產(chǎn)生0.14D的誤差;50cm的工作距離,縮短5cm產(chǎn)生0.22D的誤差;25cm的工作距離,縮短5cm產(chǎn)生1.00D的誤差。73A注意事項工作距離影響光影的易讀性和觀察的準確性.兩者又互為對注意事項屈光不正中球性部分比較高,容易掩蓋低度數(shù)的散光,各個經(jīng)線上都是又暗又慢的影動,只有在球性部分得到矯正后,才會發(fā)現(xiàn)散光的存在74A注意事項屈光不正中球性部分比較高,容易掩蓋低度數(shù)的散光,各個模擬眼檢影驗光檢查操作程序112/14/20221:34AM75A模擬眼檢影驗光檢查112/12/202210:23AM7操作前準備

環(huán)境準備:暗室(遮光窗簾、照明燈關閉)用物準備:檢影鏡、模型眼、鏡片、擦鏡布、記錄用筆紙。檢查者準備:矯正自身屈光不正,穿工作服、洗手模擬眼準備:校正調零、瞳孔調為中等大?。?mm)

212/14/20221:34AM76A操作前準備212/12/202210:23AM76A2.操作流程

檢查電源,打開檢影鏡電源開關放置模擬眼:放置的距離、高度、視軸重合(模擬眼仰角)檢查者姿勢及設置工作距離: 67cm100cm50cm312/14/20221:34AM7777A2.操作流程312/12/202210:23AM777④ 模擬眼校正

在模擬眼后鏡槽插入+1.50D球鏡試片 驗證67cm檢影反光中和

工作距離設為100cm:采用+1.00D球鏡試片驗證 工作距離設為50cm:采用+2.00D球鏡試片驗證

目的 模擬眼零位的精度 工作距離的精度412/14/20221:34AM78A④ 模擬眼校正412/12/202210:23AM78⑤投放測試鏡片、觀察影動

移去驗證鏡片,在模擬眼后鏡槽投放測試鏡片 將測試鏡片上的水平標記(或垂直標記) 與模擬眼相應的軸向對準512/14/20221:34AM79A⑤投放測試鏡片、觀察影動512/12/202210:23⑥初步中和

保持光帶與掃描方向互相垂直

檢影鏡光帶沿360°方向旋轉,重點觀察水平和垂直、45°和135°4個方向影動情況。

判斷模擬眼反光的基礎狀態(tài)順動或逆動性質

612/14/20221:34AM80A⑥初步中和 612/12/202210:23AM80A81A81A712/14/20221:34AM82A712/12/202210:23AM82A812/14/20221:34AM83A812/12/202210:23AM83A912/14/20221:34AM84A912/12/202210:23AM84A1112/14/20221:34AM初步中和85A1112/12/202210:23AM初步中和85A 逆動加負:任何方向逆動,均遞增投放負透鏡試片 直至上述4個子午線的反射光均成為明確的順動狀態(tài) 且四個方向中某個方向反光為明亮寬大的順動狀態(tài) 順動加正:基礎狀態(tài)各向順動,可不作調整 若反射光暗淡,酌量遞增投放正透鏡試片 直至四個方向中某個方向反光為明亮寬大的順動狀態(tài)1212/14/20221:34AM86A 逆動加負:任何方向逆動,均遞增投放負透鏡試片1212/11312/14/20221:34AM逆動加負87A1312/12/202210:23AM逆動加負87A1412/14/20221:34AM順動加正88A1412/12/202210:23AM順動加正88A⑦

判斷軸向

旋轉投射光帶,找出最細的反射光帶方向

應在四個子午向中反光為明亮寬大的方向 例如:在90°方向掃描反光為明亮,就把投射光轉向90°

將帶狀光檢影鏡的光帶適當調細

通過微調使投射光帶與最細的反射光帶方向一致

此時投射光帶所指向的子午向為柱鏡軸向,記錄軸向1512/14/20221:34AM89A⑦ 判斷軸向1512/12/202210:23AM89判斷軸向1612/14/20221:34AM90A判斷軸向1612/12/202210:23AM90A105記錄軸向1712/14/20221:34AM91A105記錄軸向1712/12/202210:23AM91⑧

判斷球鏡

使投射光帶與柱鏡軸向垂直

沿柱鏡軸向的方向掃描

以+0.25D為梯度遞增試片,直至中和

計算并記錄試片總合(盡量換成單一鏡片)1812/14/20221:34AM92A⑧ 判斷球鏡1812/12/202210:23AM92判斷球鏡1912/14/20221:34AM93A判斷球鏡1912/12/202210:23AM93A105記錄軸向-4.50+0.50=-4.002012/14/20221:34AM94A105記錄軸向-4.50+0.50=-4.002012/12⑨

判斷柱鏡

旋轉光帶90°,以+0.25D為梯度遞增試片

中和另一主子午線的光度

所增加的試片光度為柱鏡光度2112/14/20221:34AM95A⑨ 判斷柱鏡2112/12/202210:23AM95105記錄軸向-4.50+0.50=-4.0015-4.00+1.00=-3.002212/14/20221:34AM96A105記錄軸向-4.50+0.50=-4.0015-4.00⑩

書寫處方

將球鏡光度進行工作距離換算(67cm、+1.50DS)

柱鏡和軸位不變,書寫處方-4.00DS/+1.00DC×105-3.00DS/-1.00DC×15-5.50DS/+1.00DC×105-4.50DS/-1.00DC×152312/14/20221:34AM97A⑩ 書寫處方-5.50DS/+1.00DC×105-4.5例1:1.工作距離: 設為67cm。2.初步中和:

光帶沿180°、90°、45°和135°方向交叉掃描 各方向均為順動,當試片加到+1.75D

其中掃描90°方向反射光帶最為明亮寬大。3.判斷軸向:

旋轉投射光帶,大約在105°方向發(fā)現(xiàn)最細的反射光帶 將帶狀光檢影鏡的光帶適當調細,經(jīng)過微調投射光帶在

100°與反射光帶一致,則100°為柱鏡軸位。2412/14/20221:34AM98A例1:2412/12/202210:24AM98A4.判斷球鏡: 使投射光帶在100°方向上掃描,順動加正 當試片加到+0.50D時反光中和 將第一試片+1.75D和第二試片+0.50D聯(lián)合為+2.25D5.判斷柱鏡:

使投射光帶在10°方向上掃描,順動加正 當加到+1.00D時,反光中和6.書寫處方:

工作距離換算后球鏡:2.25-1.50=+0.75D

柱鏡:+1.00D,軸位:100°

結果:+0.75+1.00×1002512/14/20221:34AM99A4.判斷球鏡:2512/12/202210:24AM99100+2.2510+3.25十字分解圖2612/14/20221:34AM100A100+2.2510+3.25十字分解圖2612/12/20例2:1.工作距離: 設為67cm。2.初步中和: 光帶沿水平和垂直、45°和135°方向交叉掃描 各方向均為逆動,當試片加到-4.00D, 各子午線均為順動 其中掃描135°方向反射光帶最為明亮寬大。3.判斷軸向:

旋轉投射光帶,在接近130°方向發(fā)現(xiàn)最細的反射光帶 將帶狀光檢影鏡的光帶適當調細,經(jīng)過微調投射光帶在

125°與反射光帶一致,則125°為柱鏡軸位。2712/14/20221:34AM101A例2:2712/12/202210:24AM101A4.判斷球鏡: 使投射光帶在125°方向上掃描,順動加正 當試片加到+0.50D時反光中和 將第一試片-4.00D和第二試片+0.50D聯(lián)合為-3.50D5.判斷柱鏡:

使投射光帶在35°方向上掃描,順動加正 當加到+0.75D時,反光中和。6.書寫處方:

工作距離換算后球鏡:-3.50+(-1.50)=-5.00D

柱鏡:+0.75D,軸位:125°。 結果:-5.00+0.75×125寫成-4.25-0.75×352812/14/20221:34AM102A4.判斷球鏡:2812/12/202210:24AM10125-3.5035-3.50+0.75=-2.75十字分解圖2912/14/20221:34AM103A125-3.5035-3.50+0.75=-2.75十字分解例3:1.工作距離: 設為50cm。2.初步中和: 光帶沿水平和垂直、45°和135°方向交叉掃描 各方向均為順動,當試片加到+0.75D

其中掃描180°方向反射光帶最為明亮寬大。3.判斷軸向:

旋轉投射光帶,在170°方向發(fā)現(xiàn)最細的反射光帶 將帶狀光檢影鏡的光帶適當調細,經(jīng)過微調投射光帶在

165°與反射光帶一致,則165°為柱鏡軸位。3012/14/20221:34AM104A例3:3012/12/202210:24AM104A165十字分解圖+0.75+0.50=1.2575+1.25+1.25=+2.503212/14/20221:34AM105A165十字分解圖+0.75+0.50=1.2575+1.25謝謝!106A謝謝!106A檢影驗光-散光檢影17眼視光技術107A檢影驗光-散光檢影17眼視光技術1A學習目標:掌握散光定義及光學特性掌握散光分類掌握散光軸向標示方法掌握柱鏡的聯(lián)合及球柱鏡的表示形式掌握散光影動特征掌握散光檢影的中和方法108A學習目標:掌握散光定義及光學特性2A散光定義:平行光線通過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是一個焦點,而是在空間不同位置的兩條焦線和最小彌散圓的一種屈光狀態(tài)。這種屈光狀態(tài)是指由于眼的兩條子午線上度數(shù)不相等導致的。嚴格意義上,即使正常生理狀態(tài),眼球各屈光成分上每條經(jīng)線上的屈光力也不盡相同,因此很難找到一只完全沒有散光的眼睛,但輕微的散光量對視力無明顯影響,沒有臨床意義,一般無需矯正。109A散光定義:平行光線通過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是一個焦點,而是在散光定義:球性屈光不正110A散光定義:球性屈光不正4A散光定義:111A散光定義:5A散光定義:散光眼需要球柱鏡矯正,即將兩個焦點移成一個焦點,同時落在視網(wǎng)膜上。等效球鏡:將包含柱鏡的球柱處方計算成單一的球鏡。等效球鏡=處方中的球鏡成分+柱鏡的1/2。等效球鏡的大小決定了最小彌散圓的位置。112A散光定義:散光眼需要球柱鏡矯正,即將兩個焦點移成一個焦點,同散光定義:散光面:不能對近軸物點折射或反射結成像點的光學面。具有兩個正交子午線--最小鏡度子午線、最大近度子午線。散光量:兩個正交子午線鏡度之差。圓柱面旋轉面(環(huán)曲面&Toric面)主子午線:具有最大及最小屈光力的方向為柱鏡的主要方向,沿著這兩方面的線稱為透鏡的主子午線。113A散光定義:散光面:不能對近軸物點折射或反射結成像點的光學面。散光定義:114A散光定義:8A散光定義:1115A散光定義:9A散光定義:桶形&輪胎形桶形旋轉面的旋轉軸在圓弧的圓心以內輪胎形旋轉面的轉軸在圓弧的圓心以外基礎弧子午線(鏡度最?。┱换∽游缇€(鏡度最大)116A散光定義:桶形&輪胎形10A散光定義:1117A散光定義:11A散光定義:垂直定律散光的某一子午線所成的像為一垂直于其本身的直線。118A散光定義:垂直定律12A散光定義:119A散光定義:13A散光定義:120A散光定義:14A散光透鏡:平柱鏡:只有一個子午線具有鏡度+2.00DC×90球柱鏡:兩個正交子午線都具有鏡度+1.50DS/-3.00DC×180度的標記“°”一般省略球柱鏡轉換:形式不同但效果相同121A散光透鏡:平柱鏡:只有一個子午線具有鏡度15A散光透鏡:兩柱鏡軸向互相垂直而密接迭合,稱為正交聯(lián)合。柱鏡鏡度相等-球面透鏡柱鏡鏡度不等-等效為新的球柱鏡A為球鏡與(B-A)的柱鏡組合,軸向與柱鏡B平行。B為球鏡與(A-B)的柱鏡組合,軸向與柱鏡A平行。122A散光透鏡:兩柱鏡軸向互相垂直而密接迭合,稱為正交聯(lián)合。16A散光透鏡:1123A散光透鏡:17A散光透鏡:124A散光透鏡:18A球柱面透鏡:定義:指兩個主子午線的屈光力不等且均不等于零的透鏡,它等校于兩個屈光力不等的柱鏡正交組合或一個球鏡與一個柱鏡的組合,簡稱球柱鏡。125A球柱面透鏡:定義:指兩個主子午線的屈光力不等且均不等于零的透球柱鏡表示形式:柱鏡與柱鏡球鏡與正柱鏡球鏡與負柱鏡表現(xiàn)形式不同但總的效果等效。126A球柱鏡表示形式:柱鏡與柱鏡20A球柱鏡表示形式:負柱鏡形式兩個正柱鏡相加,選屈光度絕對值大的作球鏡。一正一負相加,選屈光度為正值的作球鏡。兩個負柱鏡相加,選絕對值小的作球鏡。A為球鏡與(B-A)的柱鏡組合,軸向與柱鏡B平行。B為球鏡與(A-B)的柱鏡組合,軸向與柱鏡A平行。127A球柱鏡表示形式:負柱鏡形式21A球柱鏡表示形式:球柱鏡轉換1.原式中的球鏡度與柱鏡度(包括符號)相加,其代數(shù)和作為新的球鏡度。2.原式中的柱鏡改變符號(正號變負號或負號變正號)。3.原柱鏡軸向轉90°(即原軸向小于或等于90°,則加上90°;原軸向大于90°或等于180°,則減去90°)。和球、變號、轉軸128A球柱鏡表示形式:球柱鏡轉換22A球柱鏡轉換練習+2.50DC×180/+1.00DC×90負柱鏡形式+2.50DS/-1.50DC×90正柱鏡形式+1.00DS/+1.50DC×180129A球柱鏡轉換練習+2.50DC×180/+1.00DC×902球柱鏡轉換練習+3.00DC×180/+1.00DC×90負柱鏡形式+3.00DS/-2.00DC×90正柱鏡形式+1.00DS/+2.00DC×180130A球柱鏡轉換練習+3.00DC×180/+1.00DC×902球柱鏡轉換練習-3.00DC×180/-1.00DC×90負柱鏡形式-1.00DS/-2.00DC×180正柱鏡形式-3.00DS/+2.00DC×90131A球柱鏡轉換練習-3.00DC×180/-1.00DC×902球柱鏡轉換練習-3.00DC×180/+1.00DC×90負柱鏡形式+1.00DS/-4.00DC×180正柱鏡形式-3.00DS/+4.00DC×90132A球柱鏡轉換練習-3.00DC×180/+1.00DC×902球柱鏡轉換練習-1.00DC×75/+1.00DC×165負柱鏡形式+1.00DS/-2.00DC×75正柱鏡形式-1.00DS/+2.00DC×165133A球柱鏡轉換練習-1.00DC×75/+1.00DC×1652散光軸向標示標準標示法(TABO法)鼻端軸向標示法太陽穴標示法134A散光軸向標示標準標示法(TABO法)28A散光軸向標示135A散光軸向標示29A散光軸向標志

特點左右眼一致從右端開始逆時針旋轉范圍:1-180級率5°、1°度數(shù)符號“°”省略136A散光軸向標志特點30A散光軸向標志鼻端軸向標示法(bi-nasalnotation)00NNT180180T9090137A散光軸向標志鼻端軸向標示法(bi-nasalnotatio散光軸向標志

特點兩眼水平線中央(鼻側)為基點(0)面向被檢者左眼順時針方向、右眼逆時針方向測定角度左眼軸向與TABO不同不利于眼鏡制作調整138A散光軸向標志特點32A散光軸向標志太陽穴標示法(bi-temporalnotation)180180NNT00T9090139A散光軸向標志太陽穴標示法(bi-temporalnotat散光軸向標志

特點兩眼水平線顳側為基點(0)面向被檢者右眼順時針方向、左眼逆時針方向測定角度右眼軸向與TABO不同不利于眼鏡制作調整140A散光軸向標志特點34A處方書寫球鏡度數(shù)(DS)/散光度數(shù)(DC)×軸向141A處方書寫球鏡度數(shù)(DS)/散光度數(shù)(DC)×軸向35A處方書寫練習-1.50/-0.50×90-2.00/+0.50×180-1.50×180-1.50/+1.50×90142A處方書寫練習-1.50/-0.50×90-1.50×180眼底反光的形態(tài)

(1)球面屈光不正:眼底反光在各個子午線上看起來都是一致的。任何方向的檢影帶將產(chǎn)生同樣的影動,將需要同樣度數(shù)的鏡片中和。(見圖)球面屈光不正(近視或遠視,所有經(jīng)線上光帶是一樣粗細的)143A眼底反光的形態(tài)(1)球面屈光不正:眼底反光在各個子午線上看眼底反光的形態(tài)

(2)有散光的屈光不正:破裂現(xiàn)象寬度現(xiàn)象剪動現(xiàn)象影動方向不同,一個子午線順動,另一個子午線逆動影動的速度不同眼底反光的亮度不同144A眼底反光的形態(tài)(2)有散光的屈光不正:38A眼底反光的形態(tài)

眼底反光在各個子午線上是不一致的。各個子午線上有不同的屈光度,為了中和散光,我們必須找到主子午線。然后用不同度數(shù)的球鏡或者球柱鏡中和。(見圖)

散光(在不同經(jīng)線上光帶的粗細不同)145A眼底反光的形態(tài)眼底反光在各個子午線上是不一致的。39A破裂現(xiàn)象146A破裂現(xiàn)象40A怎樣確定有無散光在進行視網(wǎng)膜檢影時又如何去發(fā)現(xiàn)散光呢?答:旋轉檢影鏡的光帶去尋找破裂現(xiàn)象147A怎樣確定有無散光在進行視網(wǎng)膜檢影時又如何去發(fā)現(xiàn)散光呢?41A怎樣尋找主子午線?※檢影中,通過旋轉光帶來完成在破裂現(xiàn)象消失的位置標記出主子午線位置148A怎樣尋找主子午線?※檢影中,通過旋轉光帶來完成42A尋找主子午線主子午線在哪里?一條與光帶相一致——30°另一條則與其垂直——120°149A尋找主子午線主子午線在哪里?43A如何去中和散光呢?散光——各條經(jīng)線的屈光度不同最大屈光度和最小屈光度——主經(jīng)線∴中和散光——分不同的經(jīng)線去中和∴分別中和兩條主經(jīng)線150A如何去中和散光呢?44A中和散光的兩種方法球-

球法只使用球鏡對兩個主子午線分別進行中和球–柱法(常用)使用球鏡結合柱鏡的方法同時中和

151A中和散光的兩種方法45A中和散光的兩種方法球-

球法只使用球鏡對兩個主子午線分別進行中和球–柱法(常用)使用球鏡結合柱鏡的方法同時中和

152A中和散光的兩種方法46A球–球法1、首先確定兩個主子午線2、用球鏡先中和其中的一條主子午線,無須關心另一條主子午線3、取出球鏡,再用新的球鏡去中和另一條主子午線4、在力量圖上分別標出兩子午線的屈光度5、算出屈光不正的度數(shù)153A球–球法1、首先確定兩個主子午線47A同一只眼球–球法154A同一只眼球–球法48A20°110°找出主子午線的軸向155A20°110°找出主子午線的軸向49A對兩個子午線的影動分別進行評價20°這時的影動是什么?用相應性質的球鏡去中和156A對兩個子午線的影動分別進行評價20°這時的影動是什么?用相應一條主子午線中和情況+3.00D+3.00D0.00D157A一條主子午線中和情況+3.00D+3.00D0.00D51A另一條子午線中和的情況+5.00D+0.00D+5.00D158A另一條子午線中和的情況+5.00D+0.00D+5.00D5兩次結果疊加在一起+3.000.000.00+5.00+=+3.00+5.00最后的結果:+3.00DS/+2.00DC×110減掉工作距離(67cm):+1.50DS/+2.00DC×110159A兩次結果疊加在一起+3.000.000.00+5.00+=+1、首先確定兩個主子午線2、用球鏡先中和其中的一條主子午線,無須關心另一條主子午線3、球鏡不動,再加柱鏡去中和另一條主子午線4、在力量圖上分別標出兩子午線的屈光度算出屈光不正的度數(shù)球–

柱法160A1、首先確定兩個主子午線球–柱法54A球–柱法同一只眼161A球–柱法同一只眼55A找出主子午線的軸向20°110°162A找出主子午線的軸向20°110°56A先用球鏡中和其中的一條主子午線+3.00D+3.00D+3.00D163A先用球鏡中和其中的一條主子午線+3.00D+3.00D+3.球鏡和柱鏡聯(lián)合中和另一主子午線+3.00D+3.00D+5.00D+2.00DC×110°164A球鏡和柱鏡聯(lián)合中和另一主子午線+3.00D+3.00D+5.結果最后的結果:+3.00DS/+2.00DC×110加上工作距離(67cm):+1.50DS/+2.00DC×110165A結果最后的結果:+3.00DS/+2.00DC×11059檢影步驟1、讓病人坐好坐舒適2、戴好試鏡架或者調好綜合驗光儀(R)3、雙眼均打開4、讓病人注視遠處的目標(如視力表中較大的字符,紅綠視標,兒童應用一些吸引他注意力的視標)166A檢影步驟1、讓病人坐好坐舒適60A檢影步驟5、檢查者面對病人,保持在同一水平,用右手持檢影鏡,用右眼檢查病人的右眼,用左手持檢影鏡,用左眼檢查病人的左眼6、打開檢影鏡的電源,讓光照到病人的眼睛里,然后從窺孔中觀察病人瞳孔的反光7、檢查者應始終注意不要讓自己的頭遮住病人注視遠處的視標8、在非調節(jié)麻痹的情況下可能會引起病人眼睛的調節(jié)167A檢影步驟5、檢查者面對病人,保持在同一水平,用右手持檢影鏡,檢影步驟9、檢查者一邊擺動檢眼鏡,一邊觀察被檢眼瞳孔中的影動10、分別順著水平軸向和垂直軸向擺動檢眼鏡,并迅速判斷影動的性質11、不移動位置,迅速的觀察一下對側眼的影動性質12、在被檢眼前分別加足夠的球鏡使被檢眼的遠點都在被檢眼前(被檢眼處于暫時性人工近視狀態(tài))168A檢影步驟9、檢查者一邊擺動檢眼鏡,一邊觀察被檢眼瞳孔中的影動檢影步驟13、有助于被檢眼放松調節(jié),使調節(jié)處于靜止狀態(tài)14、也就是說,如果影動為順動,就加足夠的正鏡使其變?yōu)槟鎰?5、如果影動是逆動,并確定調節(jié)靜止,則不用加鏡片16、接著,檢查者要將注意力放在確定右眼的屈光不正狀態(tài)上169A檢影步驟13、有助于被檢眼放松調節(jié),使調節(jié)處于靜止狀態(tài)63A檢影步驟17、旋轉檢影鏡光帶,觀察各方位視網(wǎng)膜反光影動亮度、厚度是否一致,影動是否連續(xù)等,判斷是球性屈光不正還是散光屈光不正。18、球性屈光不正,觀察影動是順動還是逆動,順動增加正鏡,逆動增加負鏡,直至中和,記錄檢影結果。19、散光屈光不正,先尋找主子午線方向,在按球-球法或球-柱法中和,記錄檢影結果。170A檢影步驟17、旋轉檢影鏡光帶,觀察各方位視網(wǎng)膜反光影動亮度、檢影步驟用負柱鏡形式來矯正散光先用球鏡中和低逆動、高順動的主子午線負柱鏡的軸位與該主子午線一致旋轉光帶,使光帶與負柱鏡的軸位相一致與柱鏡軸位相垂直的方向上擺動檢影鏡逐漸增加柱鏡的度數(shù),直到中和171A檢影步驟用負柱鏡形式來矯正散光65A常見不規(guī)則影動分析:(1)中央順動①表現(xiàn)近視眼檢影過程中,常發(fā)現(xiàn)視網(wǎng)膜反射光中央已經(jīng)開始順動,而周邊已逆動;遠視正好相反。172A常見不規(guī)則影動分析:(1)中央順動66A②原理常見于睫狀肌麻痹驗光,由于屈光間質的球面象差所致。入眼的周邊光線先聚后散開,投照在視網(wǎng)膜的反射光的周邊部,顯示近視狀態(tài),故為逆動;入眼的中央光線后聚焦,達到視網(wǎng)膜還未聚焦,顯示遠視狀態(tài),故為順動。③判斷方法以中央影動為中和標準,因中央光線近于黃斑。173A②原理常見于睫狀肌麻痹驗光,由于屈光間質的球面象差所致。(2)剪動光影①表現(xiàn)檢影視野中的視網(wǎng)膜反射光出現(xiàn)兩種走勢相反的光影,隨著檢影鏡的移動,兩種光影逆向移動,一開一合,形似剪刀。174A(2)剪動光影68A②原理為角膜或晶狀體表面的不規(guī)則散光所致,在接近中和時,部分屈光間質存在比較性近視,該部屈光間質所形成的反射光發(fā)生逆動;部分屈光間質存在比較性遠視,則反射光發(fā)生順動。③處理方法在視孔放置-0.50D柱鏡片,緩慢旋轉柱鏡的軸向手輪。同時不斷調整檢影鏡投射光帶掃描的軸向,最大限度地使兩部分光影在瞳孔中央?yún)R合。175A②原理為角膜或晶狀體表面的不規(guī)則散光所致,在接近中和時,注意事項誤差的來源:檢影的角度:通過檢影鏡觀察到的反射光線與視軸的夾角被檢眼調節(jié)的影響工作距離產(chǎn)生的誤差檢查者判斷的誤差E176A注意事項誤差的來源:E70A注意事項屈光結果產(chǎn)生較大誤差的原因在于中和的判斷和影動太慢瞳孔的影動是檢影鏡擺動的結果,如果影動比較難于判斷的情況下,檢影鏡擺動過慢反而更難看清影動當影動難于判斷時,應適當?shù)丶涌鞕z影鏡的擺動177A注意事項屈光結果產(chǎn)生較大誤差的原因在于中和的判斷和影動太慢7注意事項中和時的光影是最明亮最大的非常暗和小的光影提示屈光不正的程度很深如果估計為高度近視(病史或者遠近視力的檢查提示),最有效的判斷方法就是在檢影時不斷向病人靠近對于高度近視,越接近遠點,影動越容易判斷如果還看不到明顯的光影變亮,暗示為高度的遠視,則應該按照光影暗和慢的程度加適當?shù)恼哥R178A注意事項中和時的光影是最明亮最大的72A注意事項工作距離影響光影的易讀性和觀察的準確性.兩者又互為對立關系工作距離越短,影動越容易觀察,但工作距離上很小的誤差就會使結果產(chǎn)生很大的誤差。距離越短越是這樣67cm的工作距離,縮短5cm產(chǎn)生0.14D的誤差;50cm的工作距離,縮短5cm產(chǎn)生0.22D的誤差;25cm的工作距離,縮短5cm產(chǎn)生1.00D的誤差。179A注意事項工作距離影響光影的易讀性和觀察的準確性.兩者又互為對注意事項屈光不正中球性部分比較高,容易掩蓋低度數(shù)的散光,各個經(jīng)線上都是又暗又慢的影動,只有在球性部分得到矯正后,才會發(fā)現(xiàn)散光的存在180A注意事項屈光不正中球性部分比較高,容易掩蓋低度數(shù)的散光,各個模擬眼檢影驗光檢查操作程序112/14/20221:34AM181A模擬眼檢影驗光檢查112/12/202210:23AM7操作前準備

環(huán)境準備:暗室(遮光窗簾、照明燈關閉)用物準備:檢影鏡、模型眼、鏡片、擦鏡布、記錄用筆紙。檢查者準備:矯正自身屈光不正,穿工作服、洗手模擬眼準備:校正調零、瞳孔調為中等大?。?mm)

212/14/20221:34AM182A操作前準備212/12/202210:23AM76A2.操作流程

檢查電源,打開檢影鏡電源開關放置模擬眼:放置的距離、高度、視軸重合(模擬眼仰角)檢查者姿勢及設置工作距離: 67cm100cm50cm312/14/20221:34AM183183A2.操作流程312/12/202210:23AM777④ 模擬眼校正

在模擬眼后鏡槽插入+1.50D球鏡試片 驗證67cm檢影反光中和

工作距離設為100cm:采用+1.00D球鏡試片驗證 工作距離設為50cm:采用+2.00D球鏡試片驗證

目的 模擬眼零位的精度 工作距離的精度412/14/20221:34AM184A④ 模擬眼校正412/12/202210:23AM78⑤投放測試鏡片、觀察影動

移去驗證鏡片,在模擬眼后鏡槽投放測試鏡片 將測試鏡片上的水平標記(或垂直標記) 與模擬眼相應的軸向對準512/14/20221:34AM185A⑤投放測試鏡片、觀察影動512/12/202210:23⑥初步中和

保持光帶與掃描方向互相垂直

檢影鏡光帶沿360°方向旋轉,重點觀察水平和垂直、45°和135°4個方向影動情況。

判斷模擬眼反光的基礎狀態(tài)順動或逆動性質

612/14/20221:34AM186A⑥初步中和 612/12/202210:23AM80A187A81A712/14/20221:34AM188A712/12/202210:23AM82A812/14/20221:34AM189A812/12/202210:23AM83A912/14/20221:34AM190A912/12/202210:23AM84A1112/14/20221:34AM初步中和191A1112/12/202210:23AM初步中和85A 逆動加負:任何方向逆動,均遞增投放負透鏡試片 直至上述4個子午線的反射光均成為明確的順動狀態(tài) 且四個方向中某個方向反光為明亮寬大的順動狀態(tài) 順動加正:基礎狀態(tài)各向順動,可不作調整 若反射光暗淡,酌量遞增投放正透鏡試片 直至四個方向中某個方向反光為明亮寬大的順動狀態(tài)1212/14/20221:34AM192A 逆動加負:任何方向逆動,均遞增投放負透鏡試片1212/11312/14/20221:34AM逆動加負193A1312/12/202210:23AM逆動加負87A1412/14/20221:34AM順動加正194A1412/12/202210:23AM順動加正88A⑦

判斷軸向

旋轉投射光帶,找出最細的反射光帶方向

應在四個子午向中反光為明亮寬大的方向 例如:在90°方向掃描反光為明亮,就把投射光轉向90°

將帶狀光檢影鏡的光帶適當調細

通過微調使投射光帶與最細的反射光帶方向一致

此時投射光帶所指向的子午向為柱鏡軸向,記錄軸向1512/14/20221:34AM195A⑦ 判斷軸向1512/12/202210:23AM89判斷軸向1612/14/20221:34AM196A判斷軸向1612/12/202210:23AM90A105記錄軸向1712/14/20221:34AM197A105記錄軸向1712/12/202210:23AM91⑧

判斷球鏡

使投射光帶與柱鏡軸向垂直

沿柱鏡軸向的方向掃描

以+0.25D為梯度遞增試片,直至中和

計算并記錄試片總合(盡量換成單一鏡片)1812/14/20221:3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