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缺陷的分類與特征課件_第1頁
免疫缺陷的分類與特征課件_第2頁
免疫缺陷的分類與特征課件_第3頁
免疫缺陷的分類與特征課件_第4頁
免疫缺陷的分類與特征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免疫缺陷

何印蕾免疫缺陷何印蕾1免疫系統(tǒng)中任何一個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導致免疫功能障礙所引起的疾病。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disorders)免疫系統(tǒng)中任何一個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2免疫缺陷的分類與特征課件3一、免疫缺陷的分類原發(fā)性免疫缺陷病繼發(fā)性免疫缺陷病體液免疫缺陷細胞免疫缺陷聯(lián)合免疫缺陷非特異免疫缺陷(吞噬細胞、補體系統(tǒng)缺陷)營養(yǎng)不良腫瘤感染:HIV、麻疹病毒等其它:免疫抑制治療、手術、創(chuàng)傷、燒傷、脾切除等。一、免疫缺陷的分類原發(fā)性免疫缺陷病繼發(fā)性免疫缺陷病4二、免疫缺陷病的一般特征(一)分布(二)臨床表現(xiàn)1、感染:最常見、最嚴重的表現(xiàn),死亡的主要原因。體液免疫缺陷:易患化膿性細菌感染。細胞免疫缺陷:易患真菌、病毒、原蟲等感染。二、免疫缺陷病的一般特征(一)分布(二)臨床表現(xiàn)1、感染:最52、惡性腫瘤:腫瘤發(fā)生率:T細胞免疫缺陷者>正常人100-300倍(淋巴系統(tǒng)腫瘤和白血?。?。3、伴發(fā)自身免疫?。鹤陨砻庖卟。⊿LE、惡性貧血、類風濕關節(jié)炎)發(fā)生率高于正常人多倍。4、多系統(tǒng)病變:可累及全身各個系統(tǒng)。2、惡性腫瘤:6三、免疫缺陷病的發(fā)病機制(一)免疫缺陷的發(fā)生階段及環(huán)節(jié)免疫系統(tǒng)在發(fā)生發(fā)育過程中,由于某種原因導致某個環(huán)節(jié)受阻,就會發(fā)生免疫缺陷。三、免疫缺陷病的發(fā)病機制7免疫缺陷的分類與特征課件8(二)免疫缺陷發(fā)生的原因1、遺傳基因異常2、中樞免疫器官發(fā)育障礙3、免疫細胞內在缺陷4、免疫細胞間調控異常(二)免疫缺陷發(fā)生的原因9四、常見的原發(fā)性免疫缺陷性疾?。ㄒ唬〣細胞缺陷病某種原因使B細胞發(fā)育停滯→先天性B細胞缺乏或分化成熟障礙。四、常見的原發(fā)性免疫缺陷性疾?。ㄒ唬〣細胞缺陷病某101、性聯(lián)低丙球蛋白血癥原因:常染色體顯/隱性遺傳病或胚胎期風疹病毒感染/藥物造成的畸變,使B細胞不能分化為分泌IgA的漿細胞。表現(xiàn):IgA缺陷,IgM和IgG正常。癥狀:呼、消、泌尿生殖道粘膜感染1、性聯(lián)低丙球蛋白血癥112、選擇性IgA缺陷原因:X染色體長臂多基因缺陷,使Ig的輕鏈基因重排和表達有缺陷致B細胞不能發(fā)育成熟。表現(xiàn):外周血或淋巴組織中B細胞很少或缺如,無漿細胞,Ig水平很低或測不出,但T細胞基本正常。癥狀:反復化膿性感染2、選擇性IgA缺陷123、選擇性IgM缺陷原因:常染色體異常使B細胞不能分化成分泌IgM的漿細胞??赡苁侨狈H輔助,或B細胞對TH的刺激無反應。癥狀:細菌性腦膜炎。3、選擇性IgM缺陷131、先天性胸腺發(fā)育不良(DiGeoge綜合征)原因:胸腺發(fā)育不良。表現(xiàn):T細胞缺陷或大量減少。癥狀:易患病毒、胞內寄生菌和真菌感染。(二)T細胞缺陷病1、先天性胸腺發(fā)育不良原因:胸腺發(fā)育不良。(二)T細胞缺陷病14免疫缺陷的分類與特征課件15無胸腺的裸鼠是T細胞選擇性缺陷的天然動物模型無胸腺的裸鼠是T細胞選擇性缺陷的天然動物模型161、嚴重聯(lián)合免疫缺陷病原因:性聯(lián)隱性遺傳或染色體上基因缺陷或突變使造血干細胞分化缺陷。表現(xiàn):T、B細胞減少。癥狀:對各種類型感染均易感。(三)T、B細胞聯(lián)合缺陷病1、嚴重聯(lián)合免疫缺陷?。ㄈ㏕、B細胞聯(lián)合缺陷病17(五)補體缺陷病腦膜炎鏈球菌感染、淋球菌感染等(四)吞噬細胞缺陷病

慢性肉芽腫、G-6-PD缺乏癥、懶白細胞病等(五)補體缺陷?。ㄋ模┩淌杉毎毕莶?/p>

慢性肉芽腫、G-618免疫缺陷的分類與特征課件19四、繼發(fā)性免疫缺陷性疾病——

獲得性免疫缺陷性綜合征(AIDS)

(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一)流行情況1981在USA發(fā)現(xiàn),現(xiàn)已傳遍世界各地,感染人數(shù)8000萬左右。中國感染人數(shù)150萬左右。廣西感染人數(shù)10萬左右。四、繼發(fā)性免疫缺陷性疾病——

獲得性免疫缺陷性綜合征(AID20四、繼發(fā)性免疫缺陷性疾?。ˋIDS)

(一)流行情況(二)傳播方式1、性接觸:

同性戀、雙性戀、異性戀:精液、組織液中含HIV,均可傳播。2、注射途經:

輸血、輸血制品、注射毒品、使用被HIV污染的注射器等。四、繼發(fā)性免疫缺陷性疾?。ˋIDS)

(一)流行情況(二)傳21

3、母嬰傳播:經胎盤、母乳感染率達50%。80-90%病例為性接觸和靜脈注射毒品者目前無通過偶然的接觸傳播的證據(jù)

22(三)病因人類免疫缺陷性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

)(三)病因人類免疫缺陷性病毒(humanimmunode23免疫缺陷的分類與特征課件24(四)HIV感染過程:3-6周50%-70%病人有急性單核細胞增多樣綜合征,高滴度病毒血癥。1周-3個月有體液、細胞免疫應答,但HIV仍在淋巴結中持續(xù)表達。病人可出現(xiàn)不適、疲勞、發(fā)熱、皮疹、關節(jié)病、淋巴結病、頭痛、腦膜腦炎。1、急性HIV綜合癥:(四)HIV感染過程:3-6周50%-70%病人有急性單核細252、潛伏期:無癥狀,平均10年,但有病毒的復制。其它病毒感染、細胞因子作用誘導HIV的表達。2、潛伏期:263、臨床疾病期:1)條件致病菌感染:卡氏肺囊蟲性肺炎、口腔念珠菌感染、帶狀皰疹等;2)腫瘤:

Kaposiˊs肉瘤/Hodgkinˊs淋巴瘤等。3)神經系統(tǒng)癥狀:短期記憶缺陷。3、臨床疾病期:3、臨床疾病期:27AIDS早期癥狀:不明原因的長期低熱;不明原因的慢性腹瀉;不明原因的進行性體重下降;全身淋巴結腫大。病人一般5年內死亡,個別可活10年。AIDS早期癥狀:28(五)AIDS的發(fā)病機制1、HIV感染的人細胞1)血細胞:T、B、M、NK、巨核、樹突、前髓、干、胸腺上皮細胞。2)神經系統(tǒng):腦毛細管內皮,星形膠質、少突膠質、脈移叢、成神經、神經節(jié)細胞。3)皮膚:朗罕、纖母細胞。4)腸:柱、杯、嗜鉻細胞。5)其它:心肌、腎小管、滑膜、枯否、肺纖母細胞。(五)AIDS的發(fā)病機制1、HIV感染的人細胞1)血細胞:T292、HIV進入細胞的機制1)CD4分子:CD4+細胞是HIV攻擊的主要靶細胞。2)非CD4分子:進入機制不明。3)LFA—1及其配體:在HIV細胞間傳播中起重要作用。4)Fc和補體受體:非中和抗體與病毒結合,經補體受體或Fc受體使HIV植入細胞內。5)表型混合:HIV-2、皰疹病毒等可與HIV共同感染細胞→新病毒,包膜內有HIV基因組。2、HIV進入細胞的機制30免疫缺陷的分類與特征課件31(五)AIDS的發(fā)病機制1、HIV感染的人細胞2、HIV進入細胞的機制3、CD4+Cell減少機制1)HIV及其包膜蛋白的直接損傷2)感染與非感染細胞形成合胞體3)程序性死亡4)自身免疫5)特異性CTL→破壞HIV感染細胞(五)AIDS的發(fā)病機制1、HIV感染的人細胞2、HIV進入32CD4+細胞<300個/μl:出現(xiàn)癥狀CD4+細胞<200個/μl:惡化CD4+細胞<300個/μl:出現(xiàn)癥狀33(六)、AIDS防治原則1、預防原則取締娼妓打擊販吸毒者嚴格消毒1)切斷傳播途徑2)疫苗接種(六)、AIDS防治原則1、預防原則取締娼妓1)切斷傳播途徑342、AIDS的治療1)抗病毒藥物治療疊氮胸苷(AZT)、二脫氧肌苷(ddI)、天花粉等。2)免疫重建治療IFN-、IL-2、胸腺素、生長因子、T細胞疫苗、基因治療等。2、AIDS的治療35五、免疫缺陷病的檢測方法一、淋巴細胞計數(shù)和外周血象檢查二、活體組織檢查1、骨髓檢查2、淋巴結活檢3、直腸粘膜活檢五、免疫缺陷病的檢測方法一、淋巴細胞計數(shù)和外周血象檢查36三、淋巴(T、B)細胞計數(shù)及功能檢查四、吞噬細胞功能的檢驗五、補體活性及含量的檢測三、淋巴(T、B)細胞計數(shù)及功能檢查37免疫缺陷的分類與特征課件38免疫缺陷

何印蕾免疫缺陷何印蕾39免疫系統(tǒng)中任何一個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導致免疫功能障礙所引起的疾病。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disorders)免疫系統(tǒng)中任何一個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40免疫缺陷的分類與特征課件41一、免疫缺陷的分類原發(fā)性免疫缺陷病繼發(fā)性免疫缺陷病體液免疫缺陷細胞免疫缺陷聯(lián)合免疫缺陷非特異免疫缺陷(吞噬細胞、補體系統(tǒng)缺陷)營養(yǎng)不良腫瘤感染:HIV、麻疹病毒等其它:免疫抑制治療、手術、創(chuàng)傷、燒傷、脾切除等。一、免疫缺陷的分類原發(fā)性免疫缺陷病繼發(fā)性免疫缺陷病42二、免疫缺陷病的一般特征(一)分布(二)臨床表現(xiàn)1、感染:最常見、最嚴重的表現(xiàn),死亡的主要原因。體液免疫缺陷:易患化膿性細菌感染。細胞免疫缺陷:易患真菌、病毒、原蟲等感染。二、免疫缺陷病的一般特征(一)分布(二)臨床表現(xiàn)1、感染:最432、惡性腫瘤:腫瘤發(fā)生率:T細胞免疫缺陷者>正常人100-300倍(淋巴系統(tǒng)腫瘤和白血?。?。3、伴發(fā)自身免疫?。鹤陨砻庖卟。⊿LE、惡性貧血、類風濕關節(jié)炎)發(fā)生率高于正常人多倍。4、多系統(tǒng)病變:可累及全身各個系統(tǒng)。2、惡性腫瘤:44三、免疫缺陷病的發(fā)病機制(一)免疫缺陷的發(fā)生階段及環(huán)節(jié)免疫系統(tǒng)在發(fā)生發(fā)育過程中,由于某種原因導致某個環(huán)節(jié)受阻,就會發(fā)生免疫缺陷。三、免疫缺陷病的發(fā)病機制45免疫缺陷的分類與特征課件46(二)免疫缺陷發(fā)生的原因1、遺傳基因異常2、中樞免疫器官發(fā)育障礙3、免疫細胞內在缺陷4、免疫細胞間調控異常(二)免疫缺陷發(fā)生的原因47四、常見的原發(fā)性免疫缺陷性疾?。ㄒ唬〣細胞缺陷病某種原因使B細胞發(fā)育停滯→先天性B細胞缺乏或分化成熟障礙。四、常見的原發(fā)性免疫缺陷性疾?。ㄒ唬〣細胞缺陷病某481、性聯(lián)低丙球蛋白血癥原因:常染色體顯/隱性遺傳病或胚胎期風疹病毒感染/藥物造成的畸變,使B細胞不能分化為分泌IgA的漿細胞。表現(xiàn):IgA缺陷,IgM和IgG正常。癥狀:呼、消、泌尿生殖道粘膜感染1、性聯(lián)低丙球蛋白血癥492、選擇性IgA缺陷原因:X染色體長臂多基因缺陷,使Ig的輕鏈基因重排和表達有缺陷致B細胞不能發(fā)育成熟。表現(xiàn):外周血或淋巴組織中B細胞很少或缺如,無漿細胞,Ig水平很低或測不出,但T細胞基本正常。癥狀:反復化膿性感染2、選擇性IgA缺陷503、選擇性IgM缺陷原因:常染色體異常使B細胞不能分化成分泌IgM的漿細胞??赡苁侨狈H輔助,或B細胞對TH的刺激無反應。癥狀:細菌性腦膜炎。3、選擇性IgM缺陷511、先天性胸腺發(fā)育不良(DiGeoge綜合征)原因:胸腺發(fā)育不良。表現(xiàn):T細胞缺陷或大量減少。癥狀:易患病毒、胞內寄生菌和真菌感染。(二)T細胞缺陷病1、先天性胸腺發(fā)育不良原因:胸腺發(fā)育不良。(二)T細胞缺陷病52免疫缺陷的分類與特征課件53無胸腺的裸鼠是T細胞選擇性缺陷的天然動物模型無胸腺的裸鼠是T細胞選擇性缺陷的天然動物模型541、嚴重聯(lián)合免疫缺陷病原因:性聯(lián)隱性遺傳或染色體上基因缺陷或突變使造血干細胞分化缺陷。表現(xiàn):T、B細胞減少。癥狀:對各種類型感染均易感。(三)T、B細胞聯(lián)合缺陷病1、嚴重聯(lián)合免疫缺陷病(三)T、B細胞聯(lián)合缺陷病55(五)補體缺陷病腦膜炎鏈球菌感染、淋球菌感染等(四)吞噬細胞缺陷病

慢性肉芽腫、G-6-PD缺乏癥、懶白細胞病等(五)補體缺陷?。ㄋ模┩淌杉毎毕莶?/p>

慢性肉芽腫、G-656免疫缺陷的分類與特征課件57四、繼發(fā)性免疫缺陷性疾病——

獲得性免疫缺陷性綜合征(AIDS)

(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一)流行情況1981在USA發(fā)現(xiàn),現(xiàn)已傳遍世界各地,感染人數(shù)8000萬左右。中國感染人數(shù)150萬左右。廣西感染人數(shù)10萬左右。四、繼發(fā)性免疫缺陷性疾病——

獲得性免疫缺陷性綜合征(AID58四、繼發(fā)性免疫缺陷性疾?。ˋIDS)

(一)流行情況(二)傳播方式1、性接觸:

同性戀、雙性戀、異性戀:精液、組織液中含HIV,均可傳播。2、注射途經:

輸血、輸血制品、注射毒品、使用被HIV污染的注射器等。四、繼發(fā)性免疫缺陷性疾病(AIDS)

(一)流行情況(二)傳59

3、母嬰傳播:經胎盤、母乳感染率達50%。80-90%病例為性接觸和靜脈注射毒品者目前無通過偶然的接觸傳播的證據(jù)

60(三)病因人類免疫缺陷性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

)(三)病因人類免疫缺陷性病毒(humanimmunode61免疫缺陷的分類與特征課件62(四)HIV感染過程:3-6周50%-70%病人有急性單核細胞增多樣綜合征,高滴度病毒血癥。1周-3個月有體液、細胞免疫應答,但HIV仍在淋巴結中持續(xù)表達。病人可出現(xiàn)不適、疲勞、發(fā)熱、皮疹、關節(jié)病、淋巴結病、頭痛、腦膜腦炎。1、急性HIV綜合癥:(四)HIV感染過程:3-6周50%-70%病人有急性單核細632、潛伏期:無癥狀,平均10年,但有病毒的復制。其它病毒感染、細胞因子作用誘導HIV的表達。2、潛伏期:643、臨床疾病期:1)條件致病菌感染:卡氏肺囊蟲性肺炎、口腔念珠菌感染、帶狀皰疹等;2)腫瘤:

Kaposiˊs肉瘤/Hodgkinˊs淋巴瘤等。3)神經系統(tǒng)癥狀:短期記憶缺陷。3、臨床疾病期:3、臨床疾病期:65AIDS早期癥狀:不明原因的長期低熱;不明原因的慢性腹瀉;不明原因的進行性體重下降;全身淋巴結腫大。病人一般5年內死亡,個別可活10年。AIDS早期癥狀:66(五)AIDS的發(fā)病機制1、HIV感染的人細胞1)血細胞:T、B、M、NK、巨核、樹突、前髓、干、胸腺上皮細胞。2)神經系統(tǒng):腦毛細管內皮,星形膠質、少突膠質、脈移叢、成神經、神經節(jié)細胞。3)皮膚:朗罕、纖母細胞。4)腸:柱、杯、嗜鉻細胞。5)其它:心肌、腎小管、滑膜、枯否、肺纖母細胞。(五)AIDS的發(fā)病機制1、HIV感染的人細胞1)血細胞:T672、HIV進入細胞的機制1)CD4分子:CD4+細胞是HIV攻擊的主要靶細胞。2)非CD4分子:進入機制不明。3)LFA—1及其配體:在HIV細胞間傳播中起重要作用。4)Fc和補體受體:非中和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