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腫瘤TNM分期標準大全(第八版)臨床腫瘤TNM分期標準大全(第八版)臨床腫瘤TNM分期標準大全(第八版)資料僅供參考文件編號:2022年4月臨床腫瘤TNM分期標準大全(第八版)版本號:A修改號:1頁次:1.0審核:批準:發(fā)布日期:胃癌TNM分期標準2010年國際抗癌聯(lián)盟/美國癌癥聯(lián)合委員會(UICC/AJCC)TNM分期標準(第7版):原發(fā)腫瘤(T)TX:原發(fā)腫瘤無法評價T0:切除標本中未發(fā)現(xiàn)腫瘤Tis:原位癌:腫瘤位于上皮內,未侵犯粘膜固有層T1a:腫瘤侵犯粘膜固有層或粘膜肌層T1b:腫瘤侵犯粘膜下層T2:腫瘤侵犯固有肌層T3:腫瘤穿透漿膜下層結締組織,未侵犯臟層腹膜或鄰近結構T4a:腫瘤侵犯漿膜(臟層腹膜)T4b:腫瘤侵犯鄰近組織結構區(qū)域淋巴結(N)NX:區(qū)域淋巴結無法評價N0:區(qū)域淋巴結無轉移N1:1-2個區(qū)域淋巴結有轉移N2:3-6個區(qū)域淋巴結有轉移N3:7個及7個以上區(qū)域淋巴結轉移N3a:7-15個區(qū)域淋巴結有轉移N3b:16個(含)以上區(qū)域淋巴結有轉移遠處轉移(M)M0:無遠處轉移M1:存在遠處轉移分期:0期:TisN0M0IA期:T1N0M0IB期:T1N1M0、T2N0M0IIA期:T1N2M0、T2N1M0、T3N0M0IIB期:T1N3M0、T2N2M0、T3N1M0、T4aN0M0IIIA期:T2N3M0、T3N2M0、T4aN1M0IIIB期:T3N3M0、T4aN2M0、T4bN0M0、T4bN1M0IIIC期:T4aN3M0、T4bN2M0、T4bN3M0IV期:任何T任何NM1結直腸癌TNM分期美國癌癥聯(lián)合委員會(AJCC)/國際抗癌聯(lián)盟(UICC)結直腸癌TNM分期系統(tǒng)(第七版)原發(fā)腫瘤(T)Tx原發(fā)腫瘤無法評價T0無原發(fā)腫瘤證據(jù)Tis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內或侵犯黏膜固有層T1腫瘤侵犯黏膜下層T2腫瘤侵犯固有肌層T3腫瘤穿透固有肌層到達漿膜下層,或侵犯無腹膜覆蓋的結直腸旁組織T4a腫瘤穿透腹膜臟層T4b腫瘤直接侵犯或粘連于其他器官或結構區(qū)域淋巴結(N)Nx區(qū)域淋巴結無法評價N0無區(qū)域淋巴結轉移N1有1~3枚區(qū)域淋巴結轉移N1a有1枚區(qū)域淋巴結轉移N1b有2~3枚區(qū)域淋巴結轉移N1c漿膜下、腸系膜、無腹膜覆蓋結腸/直腸周圍組織內有腫瘤種植(TD,tumordeposit),無區(qū)域淋巴結轉移N2有4枚以上區(qū)域淋巴結轉移N2a4~6枚區(qū)域淋巴結轉移N2b7枚及更多區(qū)域淋巴結轉移遠處轉移(M)M0無遠處轉移M1有遠處轉移M1a遠處轉移局限于單個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區(qū)域淋巴結)M1b遠處轉移分布于一個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轉移解剖分期/預后組別:
注:1
臨床TNM分期(cTNM)是為手術治療提供依據(jù),所有資料都是原發(fā)瘤首診時經(jīng)體檢、影像學檢查和為明確診斷所施行的病理活檢獲得的。病理TNM分期(pTNM)用來評估預后和決定是否需要輔助治療,它綜合了臨床分期和病理學檢查結果,被認為是最準確的預后評估標準。新輔助治療后TNM分期(ycTNM或ypTNM)是指接受新輔助或術前放、化療后做出的臨床或病理分期,其目的是決定后續(xù)治療策略并判斷治療效果。復發(fā)瘤TNM分期(rTNM)是當患者無瘤生存一段時間后,復發(fā)時所收集到的信息,是為進一步治療作依據(jù)。尸檢TNM分期(aTNM)用于生前未發(fā)現(xiàn)腫瘤,尸檢時才發(fā)現(xiàn)的腫瘤病例分期。DukesB期包括預后較好(T3N0M0)和預后較差(T4N0M0)兩類患者,DukesC期也同樣(任何TN1M0和任何TN2M0)。MAC是改良Astler-Coller分期。Tis包括腫瘤細胞局限于腺體基底膜(上皮內)或黏膜固有層(黏膜內),未穿過黏膜肌層到達黏膜下層。T4的直接侵犯包括穿透漿膜侵犯其他腸段,并得到鏡下診斷的證實(如盲腸癌侵犯乙狀結腸),或者位于腹膜后或腹膜下腸管的腫瘤,穿破腸壁固有基層后直接侵犯其他的臟器或結構,例如降結腸后壁的腫瘤侵犯左腎或側腹壁,或者中下段直腸癌侵犯前列腺、精囊腺、宮頸或陰道。腫瘤肉眼上與其他器官或結構粘連則分期為cT4b。但是,若顯微鏡下該粘連處未見腫瘤存在則分期為pT3。V和L亞分期用于表明是否存在血管和淋巴管浸潤,而PN則用以表示神經(jīng)浸潤(可以是部位特異性的)。期別TNMDukes*MAC*0TisN0M0--ⅠT1N0M0AA
T2N0M0AB1ⅡAT3N0M0BB2ⅡBT4aN0M0BB2ⅡCT4bN0M0BB3ⅢAT1~T2N1/N1cM0CC1
T1N2aM0CC1ⅢBT3~T4aN1/N1cM0CC2
T2~T3N2aM0CC1/C2
T1~T2N2bM0CC1ⅢCT4aN2aM0CC2
T3~T4aN2bM0CC2
T4bN1~N2M0CC3ⅣA任何T任何NM1a--ⅣB任何T任何NM1b--
乳腺癌TNM分期(2009年AJCC第七版)
1.
原發(fā)腫瘤(T):TX
原發(fā)腫瘤不能確定。T0
沒有原發(fā)腫瘤證據(jù)。Tis
原位癌:導管原位癌Tis;小葉原位癌Tis;乳頭Paget’s病,不伴有腫塊.注:伴有腫塊的Paget’s病按腫瘤大小分類。T1
腫瘤最大直徑≤2cm
T1mic
微小浸潤癌,最大直徑≤
T1a
腫瘤最大直徑>,但≤
T1b
腫瘤最大直徑>,但≤1cm
T1c
腫瘤最大直徑>1cm,但≤2cmT2
腫瘤最大徑大>2cm,但≤5cmT3
腫瘤最大徑>5cmT4
無論腫瘤大小,直接侵及胸壁或皮膚
T4a
腫瘤侵犯胸壁,不包括胸肌
T4b
乳腺皮膚水腫(包括橘皮樣變),或潰瘍,或不超過同側乳腺的皮膚衛(wèi)星結節(jié)
T4c
同時包括T4a和T4b
T4d
炎性乳腺癌2.
區(qū)域淋巴結(N)NX
區(qū)域淋巴結不能確定(例如曾經(jīng)切除)N0
區(qū)域淋巴結無轉移N1
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可活動N2
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固定或相互融合或缺乏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的臨床證據(jù),但臨床上發(fā)現(xiàn)*有同側內乳淋巴結轉移
N2a
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固定或相互融合
N2b
僅臨床上發(fā)現(xiàn)*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而無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的臨床證據(jù)N3
同側鎖骨下淋巴結轉移伴或不伴有腋窩淋巴結轉移;或臨床上發(fā)現(xiàn)*同側內乳淋巴結轉移和腋窩淋巴結轉移的臨床證據(jù);或同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伴或不伴腋窩或內乳淋巴結轉移
N3a
同側鎖骨下淋巴結轉移
N3b
同側內乳淋巴結及腋窩淋巴結轉移
N3c
同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3.遠處轉移(M):Mx
遠處轉移無法評估;M0
無遠處轉移;M1
有遠處轉移4.
臨床分期0期
TisN0M0I期
T1N0M0IIA期
T0N1M0
T1N1M0
T2N0M0IIB期
T2N1M0
T3N0M0IIIA期T0N2M0
T1N2M0
T2N2M0
T3N1,2M0IIIB期T4N0M0,T4N1M0,T4N2M0IIIC期任何T,N3M0 IV期
任何T任何N,M1惡性黑色素瘤分期(AJCC8版TNM分期)原發(fā)腫瘤(T)分期區(qū)域淋巴結(N)分期遠處轉移(M)分期TX原發(fā)腫瘤厚度無法評估NX區(qū)域淋巴結無法評估T0無原發(fā)腫瘤證據(jù)N0無區(qū)域淋巴結轉移證據(jù)M0Tis原位癌T1厚度≦N11個淋巴結或者無淋巴結轉移但是出現(xiàn)以下轉移:移行轉移,衛(wèi)星結節(jié)和或微衛(wèi)星轉移M1有遠處轉移T1a厚度<且無潰瘍N1a1個臨床隱匿淋巴結轉移(鏡下轉移,例如經(jīng)前哨淋巴結活檢診斷)M1a轉移至皮膚、軟組織(包括肌肉)和(或)非區(qū)域淋巴結轉移M1a(0)LDH正常M1a(1)LDH升高T1b厚度<且有潰瘍個臨床顯性淋巴結轉移M1b轉移至肺伴或M1a轉移N1C無區(qū)域淋巴結轉移但是出現(xiàn)以下轉移:移行轉移,衛(wèi)星轉移和(或)微衛(wèi)星轉移M1c非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其他內臟轉移伴或不伴M1a或M1b轉移M1d轉移至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其他內臟轉移伴或不伴M1a或M1b或M1c轉移T2<厚度<N22-3個淋巴結轉移或1個淋巴結伴有移行轉移,衛(wèi)星轉移和(或)微衛(wèi)星轉移T2a無潰瘍N2a2-3個臨床隱匿淋巴結轉移(鏡下轉移,例如經(jīng)前哨淋巴結活檢診斷)T2b有潰瘍N2b2-3個淋巴結轉移中至少1個臨床顯性淋巴結轉移N2c至少1個臨床顯性淋巴結轉移伴有移行轉移,衛(wèi)星轉移和(或)微衛(wèi)星轉移T3<厚度<N34個及以上淋巴結;或2個以上淋巴結伴有移行轉移,衛(wèi)星轉移和(或)微衛(wèi)星轉移;邊界不清的淋巴結無論是否伴有移行轉移,衛(wèi)星轉移和(或)微衛(wèi)星轉移。T3a無潰瘍N3a4個及以上臨床隱匿淋巴結轉移(鏡下轉移,例如經(jīng)前哨淋巴結活檢診斷)T3b有潰瘍N3b4個淋巴結轉移中至少1個臨床顯性淋巴結轉移或可見邊界不清的淋巴結N3c2個及以上臨床隱匿淋巴結或臨床顯性淋巴結轉移伴有移行轉移,衛(wèi)星轉移和(或)微衛(wèi)星轉移T4厚度﹥AJCC第8版臨床分期(cTNM)N0N1N2N3Tis0T1aIAIIIIIIIIIT1bIBIIIIIIIIIT2aIBIIIIIIIIIT2bIIAIIIIIIIIIT3aIIAIIIIIIIIIT3bIIBIIIIIIIIIT4aIIBIIIIIIIIIT4bIICIIIIIIIIIM1aIVIVIVIVM1bIVIVIVIVM1cIVIVIVIVAJCC第8版病理分期N0N1aN1bN1cN2aN2bN2cN3aN3bN3cTis0T0--IIIBIIIB-IIICIIIC-IIICIIICT1aIAIIIAIIIBIIIBIIIBIIIBIIICIIICIIICIIICT1bIAIIIAIIIBIIIBIIIBIIIBIIICIIICIIICIIICT2aIBIIIAIIIBIIIBIIIBIIIBIIICIIICIIICIIICT2bIIAIIIBIIIBIIIBIIIBIIIBIIICIIICIIICIIICT3aIIAIIIBIIIBIIIBIIIBIIIBIIICIIICIIICIIICT3bIIBIIICIIICIIICIIICIIICIIICIIICIIICIIICT4aIIBIIICIIICIIICIIICIIICIIICIIICIIICIIICT4bIICIIICIIICIIICIIICIIICIIICIIICIIICIIICM1aIVIVIVIVIVIVIVIVIVIVM1bIVIVIVIVIVIVIVIVIVIVM1cIVIVIVIVIVIVIVIVIVIV惡性淋巴瘤分期I期:病變累及單個淋巴結區(qū)IE期:病變局限侵犯單個淋巴結外器官或部位II期:病變累及橫膈同側2個或以上的淋巴結區(qū)IIE期:病變局限侵犯單個淋巴結外器官或部位和它的區(qū)域淋巴結,伴或不伴橫膈同側的其它淋巴結區(qū)受累*注明受累的淋巴結區(qū)數(shù)目(如II3)III期:病變累及橫膈兩側淋巴結區(qū)IIIE期:病變局限侵犯單個淋巴結外器官或部位,加橫膈兩側淋巴結區(qū)受累IIIS期:病變累及脾臟,加以橫膈兩側淋巴結區(qū)受累IIIE+S期:病變局限侵犯單個淋巴結外器官或部位和脾臟,加橫膈兩側淋巴結區(qū)受累IV期:彌漫性(多灶性)侵犯1個或以上淋巴結外器官,伴或不伴相關淋巴結受累;或侵犯單個結外器官伴遠處(非區(qū)域)淋巴結受累另外根據(jù)有無全身癥狀分為A、B。A
無全身癥狀B
有以下一個以上癥狀:不能解釋的發(fā)熱>38℃;盜汗;體重減輕>10%肺癌TNM分期(第8版)目前世界各國臨床應用的國際抗癌聯(lián)盟(UnionforInternationalCancerControl,UICC)第七版肺癌TNM分期標準是2009年頒布的,至今已有6年多沒有修訂了,在過去的6年多時間里,肺癌的診斷和治療研究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和長足的進步,特別是薄層高分辨CT及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ComputerTomography,PET-CT)的廣泛應用,篩查出大量早期肺癌病人,隨著胸腔鏡技術廣泛應用于臨床,手術治療更加微創(chuàng)化,手術切除更加精準,同時伴隨著分子遺傳學研究進展,中晚期肺癌也步入了個體化分子靶向治療時代。因此,舊的分期標準已暴漏出一些問題,難以滿足目前的臨床需求,迫切需要對其進行修訂。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15年,國際肺癌研究學會(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StudyofLungCancer,IASLC)對肺癌分期系統(tǒng)進行了更新,制定了第八版國際肺癌TNM分期標準,目前第八版肺癌分期修訂稿已發(fā)表于《JournalofThoracicOncology》[1-4],基于此國際抗癌聯(lián)盟(UICC)最新版肺癌TNM分期標準將計劃于2017年1月正式頒布實施,它將是推動新一輪肺癌診斷和治療發(fā)展的重要指導性文件。下面本文對新版分期修訂稿的具體內容進行詳細解讀。1、新版分期數(shù)據(jù)采集更加合理新分期標準所采納的數(shù)據(jù)資料來自16個國家的35個數(shù)據(jù)庫,包含了自1999-2010年間的94708例肺癌病例[1,5],囊括了回顧性及前瞻性研究數(shù)據(jù),其中可用于分析的有效病例77156例,非小細胞肺癌(NSCLC)70967例(92%),小細胞肺癌(SCLC)6189例(8%),與第七版不同的是NSCLC所占的比例明顯增加,由原來的84%提高到92%,而SCLC由16%降到8%,這也符合當今肺癌流行病學趨勢。病例來源分布方面,第七版分期中納入研究的81495例病例[6],歐洲58%,北美21%,亞洲%,澳洲%,而第八版分期納入病例中歐洲49%,亞洲44%,北美5%,澳洲%,南美%,雖然歐洲仍是數(shù)據(jù)采集的主要來源,但較前明顯下降,與此同時亞洲病例數(shù)明顯增加,其中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貢獻了大量病例,由于近十年來亞洲肺癌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因此新分期的制定考慮到了亞洲肺癌患者的人群特征,同時首次增加了南美洲病例也使病例分布更加均勻合理。新分期能夠更好的反應近十年來全球肺癌診斷和治療情況,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及實用性,對肺癌的臨床治療及預后判斷具有更高的指導價值。2、新版TNM分期主要變更內容T分期(1)將T1分為T1a(≤1cm),T1b(>1至≤2cm),T1c(>2至≤3cm);(2)T2分為T2a(>3≤4cm)和T2b(>4至≤5cm);(3)重新分類大于5cm且小于或等于7cm的腫瘤分為T3;(4)重新分類超過7cm或更大的腫瘤為T4;(5)支氣管受累距隆突小于2cm,但不侵犯隆突,和伴有肺不張/肺炎則歸為T2;(6)侵犯膈肌分為T4;(7)刪除縱隔胸膜浸潤這一T分期術語。N分期繼續(xù)使用原N分期方法。但提出了轉移淋巴結的位置:nN(單站與多站),存在和不存在跳躍式淋巴結轉移,pN1a,pN1b,pN2a1,pN2a2和pN2b可能對預后的評價更為精確。M分期將M1分為Mla,M1b和M1c:(1)Mla局限于胸腔內,包括胸膜播散(惡性胸腔積液、心包積液或胸膜結節(jié))以及對側肺葉出現(xiàn)癌結節(jié)歸為Mla;(2)遠處器官單發(fā)轉移灶為M1b;(3)多個或單個器官多處轉移為M1c。TNM分期(1)IA起分為IA1,IA2和IA3;(2)T1a,bN1由IIA期改為IIB期;(3)T3N1由IIB期改為IIIA期;(4)T3N2由IIIA期改為IIIB期;(5)T3-4N3更新為IIIC期;(6)M1a和M1b更新為IVa,M1c更新為IVb。表一:IASLC第八版TNM分期修訂稿T分期:TX:未發(fā)現(xiàn)原發(fā)腫瘤,或者通過痰細胞學或支氣管灌洗發(fā)現(xiàn)癌細胞,但影像學及支氣管鏡無法發(fā)現(xiàn)。T0:無原發(fā)腫瘤的證據(jù)。Tis:原位癌。T1:腫瘤最大徑≤3cm,周圍包繞肺組織及臟層胸膜,支氣管鏡見腫瘤侵及葉支氣管,未侵及主支氣管。T1a:腫瘤最大徑≤1cm,T1b:腫瘤最大徑>1cm,≤2cm;T1c:腫瘤最大徑>2cm,≤3cm;T2:腫瘤最大徑>3cm,≤5cm;侵犯主支氣管(不常見的表淺擴散型腫瘤,不論體積大小,侵犯限于支氣管壁時,雖可能侵犯主支氣管,仍為T1),但未侵及隆突;侵及臟層胸膜;有阻塞性肺炎或者部分或全肺肺不張。符合以上任何一個條件即歸為T2。T2a:腫瘤最大徑>3cm,≤4cm,T2b:腫瘤最大徑>4cm,≤5cm。T3:腫瘤最大徑>5cm,≤7cm。直接侵犯以下任何一個器官,包括:胸壁(包含肺上溝瘤)、膈神經(jīng)、心包;同一肺葉出現(xiàn)孤立性癌結節(jié)。符合以上任何一個條件即歸為T3。T4:腫瘤最大徑>7cm;無論大小,侵及以下任何一個器官,包括:縱隔、心臟、大血管、隆突、喉返神經(jīng)、主氣管、食管、椎體、膈??;同側不同肺葉內孤立癌結節(jié)。N分期NX:區(qū)域淋巴結無法評估。N0:無區(qū)域淋巴結轉移。N1:同側支氣管周圍及(或)同側肺門淋巴結以及肺內淋巴結有轉移,包括直接侵犯而累及的。N2:同側縱隔內及(或)隆突下淋巴結轉移。N3:對側縱隔、對側肺門、同側或對側前斜角肌及鎖骨上淋巴結轉移。M分期MX:遠處轉移不能被判定。M0:沒有遠處轉移。M1:遠處轉移。M1a:局限于胸腔內,包括胸膜播散(惡性胸腔積液、心包積液或胸膜結節(jié))以及對側肺葉出現(xiàn)癌結節(jié)(許多肺癌胸腔積液是由腫瘤引起的,少數(shù)患者胸液多次細胞學檢查陰性,既不是血性也不是滲液,如果各種因素和臨床判斷認為滲液和腫瘤無關,那么不應該把胸腔積液納入分期因素)。Mlb:遠處器官單發(fā)轉移灶為M1b。Mlc:多個或單個器官多處轉移為M1c。3、新版TNM分期調整部分詳細解讀T分期解讀及修改依據(jù)3.1.1更加強調腫瘤大小對預后的影響Rami-Porta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大小是影響肺癌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2]。根據(jù)NSCLC患者原發(fā)腫瘤大小不同,將其分為≤1cm,1~2cm,2~3cm,3~4cm,4~5cm,5~6cm,6~7cm這7個組別觀察其術后預后差別,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5cm的前五組,每增加1cm,各組的5年生存率存在明顯差異(P<),而最后兩組生存差異不大,因此將其合并為T3(腫瘤最大徑>5cm,≤7cm)。由于腫瘤最大徑≤3cm及>3cm生存差異很大(P<),因此將3cm仍作為T1、T2的分界點,前三組T1又依次分為T1a、T1b、T1c,中間兩組T2分又為T2a及T2b,每個分期間隔為1cm。同時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最大徑>7cm患者預后與七版分期的T4患者生存率類似,因此新版將>7cm歸為T4。3.1.2主支氣管受累距隆突的距離不再作為T分期的依據(jù)第七版分期中將腫瘤累及主支氣管距離隆突≥2cm歸為T2,累及主支氣管且距離隆突<2cm但未累及隆突者為T3。而研究卻發(fā)現(xiàn),在所有的研究人群中,累及主支氣管且距離隆突≥2cm與其他因素T2預后一致,生存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累及主支氣管且距離隆突<2cm但未累及隆突者,預后明顯好于其他因素T3,因此新版分期對于主支氣管受累,只要未侵犯隆突,無論距離隆突多遠均歸為T2。3.1.3肺不張/阻塞性肺炎的范圍不再作為T分期依據(jù)第七版TNM分期將腫瘤導致的部分肺不張或阻塞性肺炎歸為T2,若導致全肺不張則歸為T3。而在所有研究人群中發(fā)現(xiàn):合并部分肺不張或阻塞性肺炎患者預后與其他因素T2預后一致,但合并全肺不張或阻塞性肺炎患者預后明顯好于其他因素T3,因此新版分期無論肺不張或阻塞性肺炎范圍大小、累及全肺與否均歸為T2。3.1.4侵犯膈肌及縱隔胸膜的T分期調整第七版TNM分期將腫瘤直接侵犯膈肌及縱隔胸膜均歸為T3。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膈肌浸潤患者要比其他pT3患者預后更差,類似于pT4患者,因此新版TNM分期將侵犯膈肌歸為T4。對于縱隔胸膜浸潤,研究者認為需要進行手術切除或胸腔鏡活檢后才能進一步確認,和壁層胸膜不同,縱隔胸膜受累沒有明顯征象,當發(fā)現(xiàn)縱隔胸膜受累時往往腫瘤已越過胸膜侵犯到胸膜內組織或臟器,而且病理界定有一定困難,在病理分期中,極少見僅單獨縱隔胸膜受侵而沒有浸潤到縱隔內組織的情況,因此將縱隔胸膜浸潤納入臨床分期并不可靠,故而在新版分期中刪除了縱隔胸膜受累的T分期因素。關于N分期增加了病理亞分期由于以往不同N分期之間生存率差異已經(jīng)能夠很好地反映肺癌患者分期與預后的關系,因此新版分期建議繼續(xù)沿用原來第七版N分期。但研究卻發(fā)現(xiàn)對于同一級別的N分期中,臨床分期與病理分期生存率差異較大[3],而病理分期往往更能夠反映真實的分期情況,研究發(fā)現(xiàn)淋巴結轉移站數(shù)及是否存在跳躍性轉移對預后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伴有多站轉移及存在跳躍性轉移患者預后明顯變差,因此推薦將原來的N1細分為N1a(單站轉移)和N1b(多站轉移);N2分為N2a1(無N1轉移,直接跳躍到N2的淋巴結)、N2a2(有N1淋巴結轉移,同時發(fā)生單站N2淋巴結轉移)和N2b(多站N2淋巴結轉移)。
M分期調整將寡轉移引入肺癌分期新版?zhèn)僊分期對第七版的M1b進行了較大調整,使之更加細化,與第七版分期最大區(qū)別在于引入了遠處寡轉移病例,其研究結果主要來自西德癌癥醫(yī)學中心Eberhardt等的研究[4]。他們對225例單一遠處器官出現(xiàn)的單一轉移病灶、229例單一遠處器官出現(xiàn)的多發(fā)轉移病灶以及247例遠處多個器官出現(xiàn)的多發(fā)轉移三組患者進行預后分析,發(fā)現(xiàn)遠處單個器官的單發(fā)轉移組中位生存時間為月,明顯好于其余兩組的月,顯示轉移灶數(shù)目與患者預后密切相關,而且轉移灶數(shù)目比轉移器官數(shù)更有預后價值。因此新版分期將轉移器官及轉移灶數(shù)目納入分期系統(tǒng),七版的M1b重新調整為M1b(單個遠處器官的單發(fā)轉移,即寡轉移)和M1c(單個器官多發(fā)轉移或多個器官多發(fā)轉移)。對于M1a,由于研究發(fā)現(xiàn)胸腔內單發(fā)轉移與多發(fā)轉移預后無統(tǒng)計學差異,因此仍然沿用原來的M1a分期。新的TNM分期中M1b的預后與M1a類似,明顯由于M1c。
TNM分期更加細化新版TNM分期將原來的IA期進一步細分為IA1、IA2及IA3期,T1a,bN1由IIA期改為IIB期;T3N1由IIB期改為IIIA期;T3N2由IIIA期改為IIIB期;T3-4N3更新為IIIC期;M1a和M1b更新為IVa,M1c更新為IVb,相對更復雜更細致的臨床分期使判斷預后更加準確,對選擇合理的個體化治療更有針對性??傊?,修訂后的TNM分期能夠更好的顯示患者的預后,在當前精準醫(yī)學理念的大背景下,新分期標準使肺癌的診斷、治療以及預后判斷更加精準。4、新版TNM分期的局限性雖然第八版TNM分期較第七版更加全面,能夠更好的反應患者的預后,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新版分期數(shù)據(jù)采集的局限性新版分期雖然增加了亞洲人群比例,但主要為日本病例,中國作為肺癌大國,病例數(shù)較少,而且主要為上海和廣東病例,不具備代表性。另外雖然首次將南美病例納入研究,但仍然缺乏非洲、俄羅斯及印度患者的數(shù)據(jù)。同時由于歐亞人種的個體差異性較大,對治療的反應及耐受性存在一定差異,其生存率也受到一定影響,例如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pN0分期的患者,5年生存率就存在明顯的地域性差異,亞洲患者預后最好,5年生存率高達79%,而歐洲患者預后最差,僅為54%,之間相差了25個百分點,然而新的分期并沒有考慮到人群特征及地域性差異,也沒有進行人群特征校正分析,更沒有在本次N分期中體現(xiàn),雖然這種差異隨著pN分期的增加而最終消失,但是對于不同地域患者生存率及預后判斷可能存在一定偏差。肺癌驅動基因狀態(tài)及肺癌分子分型并未在新分期中體現(xiàn)近年來肺癌分子遺傳學研究取得了顯著進展,基于遺傳特征的分子分型的廣泛應用于臨床,使中晚期肺癌的治療步入了個體化分子靶向治療時代,大大改善了部分中晚期肺癌患者的預后,提高了患者遠期生存率。然而體現(xiàn)靶向治療敏感性的肺癌驅動基因(EGFR、ALK及ROS1等)狀態(tài),PD-1表達水平等分子生物學標志均未在第八版分期中有所體現(xiàn)。除此之外,由于地域發(fā)展不平衡及樣本量的限制,部分病例在統(tǒng)計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狀況、轉移灶器官及個數(shù)以及治療方案的選擇方面都存在一定偏差,加上放化療病例數(shù)偏少,由此也導致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上的偏差。另外雖然PET-CT已在大多數(shù)國家及地區(qū)應用于臨床,但由于價格昂貴并沒有作為常規(guī)檢查項目,因此其研究結果也并未納入新版分期。盡管如此,新版分期相比UICC第七版分期還是有了明顯的改善和提高,更能適應目前的臨床需求。宮頸癌的分期分期說明0期指不典型增生細胞累及上皮全層但無間質浸潤。ⅠA1和ⅠA2期的診斷基于切除組織的顯微鏡檢查,最好是宮頸錐切活檢,切除的組織必須包含全部病變。無論原發(fā)病灶是表面上皮還是腺上皮,浸潤的深度都不能超過上皮基底膜下5mm,水平擴散不超過7mm.靜脈和淋巴管等脈管區(qū)域受累不能改變分期,但必須特別記錄下來,因為這會影響治療決策。較大的病變分為ⅠB.臨床上常常無法估計宮頸癌是否擴展到宮體,因此,宮體的擴散將被忽略。短而硬、但非結節(jié)狀的宮旁組織向盆壁發(fā)展固定的病變分為ⅡB.因臨床檢查難以確定平滑、質硬的宮旁組織是癌浸潤或者是炎癥,因此,只有當宮旁組織為結節(jié)狀并固定于盆壁,或腫物本身擴展到盆壁時,才分為Ⅲ期。按照其他檢查分為Ⅰ期或Ⅱ期的病例,若由于癌的浸潤導致輸尿管狹窄而出現(xiàn)腎盂積水或腎無功能,均應分為Ⅲ期。出現(xiàn)泡狀水腫者,不宜分為Ⅳ期。通過直腸陰道檢查發(fā)現(xiàn)膀胱壁有突起或凹陷,而且腫塊固定,是膀胱黏膜下受累的征象。若在膀胱沖洗液中發(fā)現(xiàn)惡性細胞,需作進一步的組織學檢查確診,才能考慮分為ⅣA期。表1宮頸癌分期FIGO具體描述TNM分期分期原發(fā)腫瘤無法評估TX沒有原發(fā)腫瘤的證據(jù)TO0期原位癌(浸潤前癌)TisⅠ期宮頸癌局限在子宮(擴展至宮體將被忽略)T1ⅠA鏡下浸潤癌。所有肉眼可見的病灶,T1a包括表淺浸潤,均為ⅠBⅠA1間質浸潤深度<3mm,水平擴散≤7mmT1a1ⅠA2間質浸潤深度3~5mm,水平擴散≤7mmaT1a2ⅠB肉眼可見癌灶局限于宮頸,或者鏡下病灶>ⅠA2T1bⅠB1肉眼可見癌灶最大徑線≤4cmT1b1ⅠB2肉眼可見癌灶最大徑線>4cmT1b2Ⅱ期腫瘤超越子宮,但未達骨盆壁或未達陰道下1/3T2ⅡA無宮旁浸潤T2aⅡB有宮旁浸潤T2bⅢ期腫瘤擴展到骨盆壁和(或)累及陰道下1/3和(或)T3引起腎盂積水或腎無功能ⅢA腫瘤累及陰道下1/3,沒有擴展到骨盆壁T3aⅢB腫瘤擴展到骨盆壁和(或)引起腎盂積水或腎無功能T3bⅣA腫瘤侵犯膀胱黏膜或直腸黏膜和(或)超出真骨盆bT4ⅣB遠處轉移M1注a.無論從腺上皮或者表面上皮起源的病變,從上皮的基底膜量起浸潤深度不超過5mm.腫瘤浸潤深度的測量要從上皮—間質聯(lián)接處最表層的乳突量起到浸潤的最深處來確定。無論是靜脈或淋巴等脈管區(qū)域的浸潤,均不影響分期。注b.泡狀水腫不能分為T4期。肝癌TNM分期肝癌的分期很關鍵,直接影響著癌癥的治療和預后。為了方便患者對肝癌的了解我們將最新版肝癌TNM分期標準介紹如下:1.原發(fā)性肝癌TNM分期(UICC/AJCC,2010年)。T-原發(fā)病灶:Tx:原發(fā)腫瘤不能測定T0:無原發(fā)腫瘤的證據(jù)T1:孤立腫瘤沒有血管受侵T2:孤立腫瘤,有血管受侵或多發(fā)腫瘤直徑≤5cmT3a:多發(fā)腫瘤直徑>5cmT3b:孤立腫瘤或多發(fā)腫瘤侵及門靜脈或肝靜脈主要分支T4:腫瘤直接侵及周圍組織,或致膽囊或臟器穿孔N-區(qū)域淋巴腺:Nx:區(qū)域內淋巴腺不能測定N0:無淋巴腺轉移N1:區(qū)域淋巴腺轉移M-遠處轉移:Mx:遠處轉移不能測定M0:無遠處轉移M1:有遠處轉移肝癌分期:I期:T1N0M0II期:T2N0M0IIIA期:T3aN0M0IIIB期:T3bN0M0IIIC期:T4,N0M0IVA期:任何T,N1M0IVB期:任何T,任何N,M1\o"點擊進入搜狐首頁"甲狀腺癌的TNM分期標準國際上根據(jù)TNM進行分期,T是原發(fā)腫瘤的大小、N是區(qū)域淋巴結是否有轉移、M是是否有遠處轉移。具體來說甲狀腺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Module 1 Unit 2 He's cool(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四年級下冊
- 設備供貨裝合同范本
- 1秋天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一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五四制)
- 綠化栽植勞務合同范本
- 10《我們所了解的環(huán)境污染》(教學設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
- Unit 1 My Classroom Part B. Lets talk. Lets play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上冊
- 3《學會反思》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外裝合同范本
- 個人購買瓷磚合同范本
- 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冊教學設計
- 運營總監(jiān)個人總結
- 2025年陜西延長石油集團礦業(yè)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沙洲職業(yè)工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山東勞動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春新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全冊課件
- 2025年春新北師大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第七章老年人泌尿系統(tǒng)疾病
- 2025年中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省郵政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零售藥店實務》期末考試復習題及答案
- 校園安全案例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