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與認知的哲學問題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e0b27289248cd4585ea86e414e7a0b/e4e0b27289248cd4585ea86e414e7a0b1.gif)
![心與認知的哲學問題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e0b27289248cd4585ea86e414e7a0b/e4e0b27289248cd4585ea86e414e7a0b2.gif)
![心與認知的哲學問題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e0b27289248cd4585ea86e414e7a0b/e4e0b27289248cd4585ea86e414e7a0b3.gif)
![心與認知的哲學問題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e0b27289248cd4585ea86e414e7a0b/e4e0b27289248cd4585ea86e414e7a0b4.gif)
![心與認知的哲學問題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e0b27289248cd4585ea86e414e7a0b/e4e0b27289248cd4585ea86e414e7a0b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然辯證法概論于小晶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電話:郵箱:yuxiaojing611@126.com2022/12/91心與認知的哲學問題
——心物難題人是萬物之靈?人與飛禽走獸的差異究竟是什么?人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人的思考、想象、推測看似稀松平常,以至于我們不覺得它們是什么神秘而值得研究的事情。可是如果我們注意到這些現象,我們往往又會感到困惑,這些喜怒哀樂的情緒、這些思考、判斷的能力究竟是什么?其實,對于人類的心智,我們的所知非常有限。幾千年以來,我們只是將這些現象歸因到神秘不可知的靈魂所具有的力量。因此心智問題也曾一度被科學研究所遺忘和拋棄??茖W的發(fā)展與我們的預期相反,對于規(guī)律的認識離我們最遠的反而最先獲得,然后,逐漸地越來越近:首先是天空,接著是大地,然后是動物和植物以及人類的身體,最后才是人類的心靈。(
BertrandRussell,1935)伯特蘭·羅素認知科學(20世紀70年代中期興起的一門前沿性、交叉性和綜合性學科)認知科學六角圖目錄一、心物難題的起源二、心物難題的嘗試性解決方案三、心智研究的未來:人工智能的發(fā)展一、心物難題的起源
心與物的概念界定:物:指的是物理世界,那些原則上可被我們人類觀察的事物和現象。心:指的是心理世界,包括各種心理狀態(tài)、心理歷程、心理機制等。如我們疼痛的感受,喜怒哀樂的情緒、相信、欲望、懷疑、想象,思考、判斷、推理等。心物二元論:主張世界有精神和物質兩個獨立本原,心與物是兩種不同的實體。物:占有空間,具有“擴展性”心:不占有空間,具有“思維性”二元論的困難:物質和精神的二元同物質與精神相互作用的矛盾使得笛卡爾陷入了絕境。從笛卡爾開始,哲學史上有名的心物難題就此產生了,引發(fā)了激烈的爭議。為了解決心物難題,我們至少要否認其中一條原則:如果否認T2(心物的因果交互),與我們的常識心理學想違背;否認T3(因果封閉原則),則可能導致我們對當代科學的不信任,甚至造成當代科學的崩潰;(打雷的原因是不是雷公在發(fā)脾氣,地震是不是地牛在翻身,火山爆發(fā)是不是火山神在發(fā)怒?如果這樣解釋,我們還需要科學嗎?)否認T1能否解決這個難題呢?目錄一、心物難題的起源二、心物難題的嘗試性解決方案三、心智研究的未來:人工智能的發(fā)展二、心物難題的嘗試性解決方案邏輯行為主義心腦同一論取消主義功能主義邏輯行為主義受近代科學發(fā)展的影響,20世紀初心理學發(fā)生了行為主義轉向(華生、斯金納)行為是公開的、可以度量的、可觀察的、可重復的。邏輯行為主義:行為主義的哲學立場(不關心方法,只關心心智的本質究竟是什么)邏輯行為主義怎么說?任何類型的心理狀態(tài)其實只不過等同于某類型的行為或行為傾向而已?!巴础边@種心理狀態(tài)等同于“皺眉頭、哎喲幾聲”等行為。這種等同跟水等同于H20意思完全一樣。邏輯行為主義的錯誤行為主義在心理學界占有很大的勢力,它的影響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消退。但在哲學界,邏輯行為主義卻遭到了很多哲學家的批評。一個人可能有相應的心理狀態(tài),但卻沒有相應的行為表現(如超級斯巴達人)。斯巴達是古希臘時期非常著名的軍事城邦。全民皆兵,以尚武精神著稱,輕視文化藝術,是古希臘的重要軍事力量。其教育訓練是要求人人如同士兵一樣,堅韌不拔,在最艱苦的情形下也要表現的若無其事。因此,心理狀態(tài)與行為之間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等同。與水等同于H20,孔明等同于諸葛亮意思并不相同。普遍接受的觀點是:心理狀態(tài)與行為之間是因果關系,而不是等同關系。取消主義大家都錯了!其實人類沒有意識!(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哲學系教授丘奇蘭德)主張:在了解人類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的不是心理學,而是腦神經科學。我們一般自以為擁有的內心世界其實是虛幻的。我們誤以為人類有意識,誤以為我們的心理世界是真實的。遲早有一天,當腦神經科學的研究全部完成之后,我們就不會再錯誤地將心理世界當作是真實的。就像當年物理學家誤以為“以太”(光傳播的媒介)存在一樣,現代物理學家放棄了這種想法,不再承認有所謂的以太。取消主義的困難取消主義與我們的常識心理學是相違背的。取消唯物論這種極端的觀點是失敗的,它的失敗并不是由于它是極端的,而是由于它沒有提出令人信服的好理由。計算機功能主義的出現,使意識問題看上去不再那么神秘了,因為程序與計算機硬件之間的關系一點也不神秘。功能主義也因此贏得了眾多的支持者。計算功能主義為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了學理的或哲學的基礎。(軟件可以由不同的硬件來執(zhí)行或實現)對功能主義的質疑塞爾的“中文屋”約翰·塞爾:任教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人文科學院院士到底如何解決心物難題?或許我們還是需要從馬克思主義那里汲取有益的理論資源。根據馬克思主義的意識觀: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非還原的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意識觀一方面,世界上只有一種存在,那就是物質,意識只是一種作為機能和屬性的二階存在;但另一方面,作為二階存在的意識不能還原或等同于較低層次的神經生理過程。但是受歷史和時代的局限,馬克思主義并不能確切的說明意識產生的機制。心智問題要得到徹底解決還需要認知科學(哲學、心理學、語言學、計算機科學、神經科學、人類學的協同發(fā)展)的進一步發(fā)展。目錄一、心物難題的起源二、心物難題的嘗試性解決方案三、心智研究的未來:人工智能的發(fā)展
三、心智研究的未來:人工智能的發(fā)展什么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簡稱AI)?約翰·麥卡錫(JOHNMCCARTHY)在1956年的達特矛斯會議上提出:人工智能就是要讓機器的行為看起來就象是人所表現出的智能行為一樣。計算機科學家。他因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貢獻而在1971年獲得圖靈獎。強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觀點認為有可能制造出真正能推理(REASONING)和解決問題(PROBLEM_SOLVING)的智能機器,并且,這樣的機器能將被認為是有知覺的,有自我意識的。強人工智能可以有兩類:類人的人工智能,即機器的思考和推理就像人的思維一樣。非類人的人工智能,即機器產生了和人完全不一樣的知覺和意識,使用和人完全不一樣的推理方式。弱人工智能(較為流行的觀點)弱人工智能觀點認為不可能制造出能真正地推理(REASONING)和解決問題(PROBLEM_SOLVING)的智能機器,這些機器只不過看起來像是智能的,但是并不真正擁有智能,也不會有自主意識。如何判斷機器是否具有智能?圖靈測試由計算機、被測試的人和主持試驗人組成。計算機和被測試的人分別在兩個不同的房間里。測試過程由主持人提問,由計算機和被測試的人分別做出回答。如果試驗主持人聽取他們各自的答案后,分辨不清哪個是人回答的,哪個是機器回答的,則可以認為該計算機具有了智能。阿蘭·麥席森·圖靈: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能的進展一是把人看作一部自動機,運用數學方法,建立數學模型,然后創(chuàng)造出某種方法,用計算機去解決那些原來只有人的智能才能解決的問題。二是把人看成符號加工機,采用啟發(fā)式程序設計,模擬人的智能,把人的感知、記憶、學習等心理活動總結成規(guī)則,然后用計算機模擬,使計算機表現出各種智能。三是把人看作一個生物學機器,從人的生理結構、神經系統結構方面來模擬人的智能。造出“類大腦”,“類人”的機器。人工智能的哲學向度在描述人工智能研究困難程度的時候,麥卡錫曾經說過“如果想在人工智能領域有所成就,我們需要1.7個愛因斯坦,兩個麥克斯韋,五個法拉第再加上三項曼哈頓計劃?!逼鋵崳溈ㄥa的名單上還缺少一種人——哲學家。對于人工智能這樣一個極端復雜,又與人類自身發(fā)展密切相關的科學研究,哲學的缺席是不可想象的。人工智能具有深厚的哲學基礎和哲學意義,它是科學發(fā)展的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也是人類認識自身的重要方式。人工智能的哲學基礎盡管人工智能科學是在二戰(zhàn)后才在西方科技界涌現的,但其思想根源至少可以上溯到十七、十八世紀的歐洲哲學(笛卡爾、萊布尼茲、霍布斯等)。人工智能的哲學起源主要根植于哲學家對于人工智能的“基礎問題”的思考,這些問題主要有兩類:第一,建立一個能夠展現真正人類智能的純機械模型,在觀念上是否可能?第二,若前述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怎樣的人類心智模型才能夠為這種模型的建立提供最佳的參照?A.笛卡爾如果我們真的要做出一臺“智能”機器,我們就需要把所有的問題解決策略預存在其內置方法庫中。笛卡爾在此已經預見到了符號AI的核心思路:在機器中預置一個巨大的方法庫,并設計一套在不同情境下運用不同方法的調用程序。盡管符號AI的正式出現(1956年)乃是笛卡爾的《方法論》出版(1637年)三百多年之后的事情了。笛卡爾在此也天才地預見到了,真正的智能將體現為一種“通用問題求解能力”,而不是特定的問題求解能力的一個事后綜合。這種通用能力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具有面對不同問題語境而不斷改變自身的可塑性、具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和更新能力,等等。這種“智能”觀,也比較符合我們一般人的直覺。B.萊布尼茨在萊布尼茨看來,真正的智能需要知覺的介入,而在機械運作的任何一個層面,我們都看不到這樣的知覺的存在。所以,即使一臺機器所表達出來的“輸入—輸出關系”和人的“輸入—輸出關系”完全吻合,前者依然不能算作真有智能的?!巴ㄟ^機械的空間配置來產生智能”這種說法,完全無法和萊布尼茨的整個哲學立場相容。C.霍布斯(霍布斯被稱為“人工智能之先祖”)機械決定論(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的廣闊領域,推理活動竟然都依據著同一個機械模型!)看似復雜的人類的理性思維,實際上是可以被還原為“加”和“減”這兩個機械操作的。這個講法,和人工智能的思想非常接近。(而我們今天已經知道了,所謂的“加法”和“減法”,其實都可以通過一臺通用圖靈機來加以模擬)。人工智能的當代哲學問題關注人工智能的倫理道德人創(chuàng)造的機器能否被人控制?機器人的三條準則:一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二是機器人必須聽從命令,除非這些命令違背第一條準則;三是機器人必須保護自身,但這些保護不能與第一和第二條準則相違背。人工智能的相關新聞1.微軟小冰微軟第三代機器人小冰近期再次頻繁亮相媒體與報端:獲邀成為第26屆科幻“銀河獎”典禮現場的頒獎嘉賓、日本版小冰在日本以Rinna的新名字擄獲了大批新生代宅男宅女的心。北大數學教授、一直關注人工智能研究的袁萌,近日也在博客上刊文,認為小冰已具備通過圖靈測試的能力。通過情感導向先讓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學會“思考”,讓她不斷趨向于真人,以人類的方式滿足人類需求,這正是微軟小冰最大的殺手锏。以海量大數據為基礎建起來的情感認知可以幫助小冰更加細致的了解人類,然后再以人類最熟知的方式反饋回去,這一交互過程可以幫助人類和人工智能迅速的建立起信任和依賴。此前,與京東、東航、網易等企業(yè)的合作已經展現了小冰的巨大實用價值和無限潛力,尤其是在開通了語音和視覺功能之后,第三代小冰與人類的溝通方式突破了文字的局限,無障礙的交流可以促使人工智能更加善解人意的方向發(fā)展,可以說,以小冰為代表的情感機器人已經讓人工智能從想象走進了現實。而近日,小冰萌妹子不再是“小啞巴冰”。微軟官方已經正式啟動了小冰聲音感官公測,——更像人類的小冰正在不斷帶給主人以實用的助益與情感的慰藉,而且未來勢必還會做到更多。2.安卓創(chuàng)始人:人工智能將成為下一波科技大浪潮網易科技訊10月8日消息,據癮科技報道,在Code/Mobile會議上,Android創(chuàng)始人安迪·魯賓表示:“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將進入人們的生活”,將出現云智能等新事物。人工智能與人類未來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類智能?數百位科學家的問卷調查顯示他們認為強人工智能出現的中位年份是2040年——距今只有25年。這聽起來可能沒什么,但是要記住,很多這個領域的思想家認為從強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的轉化會快得多。以下的情景很可能會發(fā)生:一個人工智能系統花了幾十年時間到達了人類腦殘智能的水平,而當這個節(jié)點發(fā)生的時候,電腦對于世界的感知大概和一個四歲小孩一般;而在這節(jié)點后一個小時,電腦立馬推導出了統一廣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營銷策劃合同
- 能源行業(yè)新能源技術研發(fā)與應用推廣方案
- 企業(yè)管理咨詢協議書
- 網絡視頻會議系統安全防護與性能優(yōu)化策略
- 軟件實施工程師聘用合同
- 工廠買賣合同書
- 農業(yè)生產技術培訓與教育方案
- 游戲角色設計作業(yè)指導書
- 房屋土地買賣合同書
- 計算機與辦公設備行業(yè)作業(yè)指導書
- 三年級數學(上)計算題專項練習附答案
- 咯血病人介入術后護理
- 中醫(yī)診療方案腎病科
- 2025年安慶港華燃氣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14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供電所所長個人工作總結(2篇)
- 玩具有害物質風險評估-洞察分析
- 2025四川廣安發(fā)展建設集團限公司第一批招聘6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近)零碳園區(qū)評價技術規(guī)范》
- 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平臺管理制度
- 保安反恐防暴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