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飲食文化差異_第1頁
中外飲食文化差異_第2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外飲食文化差異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jié)、禮貌、共趣的氣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嘗的對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xiàn)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wèi)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tài),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xué)中“和”這個范疇對后代思想的影響,便于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盡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于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類比,那么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4ttT舞。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xiàn)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xiàn)于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于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xiàn)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diào)。食觀念歐洲人都說世界上有三大美食,每一個版本里都有中國和法國的,只有關(guān)于第三家卻說法不一,有說是意大利的,也有說是土耳其、突尼斯或摩洛哥等國的。盡管相持不下,但大家都有個共識,飲食常能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生活習(xí)慣和文化思維等方面的差異。一次在中餐館舉行宴會,飯店菜上得很慢,不知不覺中過去了近兩個小時,但菜似乎才上了一半。臨座的一位女士是第一次參加中餐宴會,忍不住問我,你們中國人請客都上這么多菜嗎?我說,在中國還要多,通常是10道以上。她很驚訝,連說中國的宴會實在太豐富了,難怪中國的美食很有名。但過了一會兒,她又問我,有個現(xiàn)象很奇怪:中國人吃飯每次都上那么多菜,可為什么都長得那么瘦。而法國入每次菜很少,但為什么都比中國人胖呢?我一時語塞,但又覺得她問得多少有點道理,因為那天同桌的幾個中國人都顯得比較瘦弱,而幾個法國人個個人高馬大。想了想,和她講了自己的一點想法:中國是個好客的民族,只有上了一桌子菜才覺得沒怠慢客人。另外中國人有時候更注重形式,所以在中國的烹調(diào)里,菜的樣式千變?nèi)f化,具體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講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歐洲人似乎更實際一些,在菜的花色變化上下的工夫顯然不如中國,但講究的是其營養(yǎng)的搭配和保護。這是中、法飲食觀念的重要差異,多少也反映出了中法文化性格的不同。對色彩的認識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一個國家和民族也一樣,對不同顏色的喜好從整體上可以反映出一個民族或者國家的審美情趣與好惡傾向。有一次碰到歐盟委員會的一對教授夫婦,談起上海APEC會議上各國領(lǐng)導(dǎo)人穿的中國民族服裝,他們都說非常好看,但有一點不太明白,為什么亞洲領(lǐng)導(dǎo)人大多穿紅色,而西方領(lǐng)導(dǎo)人則多選擇了藍色。我說顏色都是領(lǐng)導(dǎo)人自己選定的。大概亞洲國家有著相同的文化背景,紅色在中國文化里,也可能在整個亞洲文化中都代表著幸運、財富和吉祥如意,所以亞洲領(lǐng)導(dǎo)人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紅色。我反問他們,藍色在西方文化里代表什么?他們說西方人認為,藍色代表冷靜和沉著。想了想,我又補充說東西方文化差異實在是太大了,比如說龍在中國是民族的象征,而在比利時的蒙斯市則有一個打龍節(jié),龍被視作惡魔,被傳說中的保護神圣?米歇爾殺掉了,因此特意搞打龍節(jié)來慶賀除災(zāi)弊感謝米歇爾。教授夫婦也非常認同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巨大,并認可文化需要交流。思維方式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還表現(xiàn)在諸多方面,但簡單加以概括其實并不復(fù)雜:反映到思維方式上是抽象和具象的差別,反映到生活態(tài)度上則似乎可以理解為西方人更加實用,而中國人則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比如把法語單詞和中文文字加以比較,這一點就很明顯。中國文字造詞多注重形象,而法文里更多地注重考慮的是實用價值。像中文里的名片,法文里直譯就是訪問用的卡片,而航空母艦在法文里叫載飛機的軍艦等等,都是從實際用途出發(fā)來造詞的。而像壓照片用的玻璃板,我們也是從其使用價值角度來造的詞,但法國人就更加直觀了,直譯就是“放在照片上面的”。反映到繪畫上更是如此。大家都知道中國畫的大開大闔、潑墨寫意和歐洲油畫講究的人體比例和光學(xué)原理等完全是屬于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技術(shù)范疇,似乎很難有共同語言。歐洲人有時不太能夠理解我們過于抽象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我們有時也會認為歐洲人的藝術(shù)技巧過于寫實本分,缺乏靈氣??炊嗔藲W洲繪畫史上被奉為經(jīng)典的宗教題材畫作,中國人有時在感嘆其技法寫實細膩的同時,也會感慨歐洲大師們想象力的貧乏:為了說明天使在飛,就非得給那些可愛的小精靈們加上一雙翅膀。而我們的祖先不也畫了幾千年了嗎,在那些美麗的仙女旁邊加上幾朵白云,她們不就飛起來了嗎?多有意境,多有想象空間啊。這就是文化的差異。但是,差異帶來的并不總是分歧,它恰恰給文化藝術(shù)大師們留下了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如能從中找到一個準確的結(jié)合點,那不僅會給兩個民族,而且也會給整個世界帶來一種更具包涵意義的和諧與美麗,比如趙無極的畫作就體現(xiàn)出了文化交融的無盡魅力。中西飲食文化之比較學(xué)我出生在中國、今年62歲,曾到國內(nèi)外39個國家指導(dǎo)食品加工、與餐飲連鎖加盟管理,在國外生活至今也有20年、嘗遍天下美食、悟透各國餐飲文化特色的奧妙。站在中西方餐飲文化的分界線,比較中西餐飲文化與烹調(diào)的差異,介紹給愛好世界美食的朋友,作為個人、家庭飲食的參考。五千年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烹飪講究色、香、味、造型具全,宴客排場豪華成了宴請追求目的最終目標,美味佳肴的創(chuàng)造、爭奇斗妍的擺設(shè),在中國餐飲文化歷史上、如長河中熠熠生輝。這種餐飲工藝品式的飲食文化,決定了中國人圍坐共食的特征。這種飲食形態(tài),使食物造型得到漓淋盡致的展現(xiàn)。所以圍坐共食的習(xí)慣,流傳幾千年從沒改變。圍坐共食的習(xí)慣、它的好處是,固定人的坐位,拉近人之間的距離,洋溢歡樂,傳遞親情,所謂“酒過三巡,言歸正傳”,萬事都好從長計議。于是宴客成為“中國禮儀之邦”中國外交的盛舉!演變成了民間的一種煩人的工作,一種生活交流的技術(shù),一種飲食的負坦,一種人性的變異,一種人、財、物、和時間的浪費。共坐分食制是西洋人對“飲”和“食”的定義非常明確,工作和休息更是分得一清二楚。吃飯不談工作,工作不請吃飯。并尊重個人的選擇和生命。在這種“個人主義”的價值觀的影響下,西餐是共坐分食制。各叫各的食物,各付各的錢AA制。一起吃飯是增進感情,那是真誠的私人感情,與工作無關(guān)。唯一與外交工作有關(guān)的是“飲”。國宴、記者招待會、公司慶典、生日聚會都是低度酒,飲料和甜點。而且基本上不用坐位,來賓走動互相交流,享受有無拘無束的自由。讓大家有充分的空間進行社會交流活動。近年在國外盛行的“自助餐”,就是在分食的良好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更自由的飲食形態(tài)。由于有良好的飲食傳統(tǒng),很少有浪費的現(xiàn)像。在烹調(diào)藝術(shù)上、中國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