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學》五上復習資料第一單元:生物與環(huán)境1、植物的一生是從(種子發(fā)芽)開始的,種子發(fā)芽需要三個基本條件分別是(溫度)、水、(光)。2、各種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條件),不同的植物生長的(環(huán)境不同),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是植物生長必備的條件。4、食物鏈通常是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由多條食物鏈組成的網(wǎng)狀結構,叫做(食物網(wǎng))。6、自然界里某一區(qū)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叫做(生物群落)。8、生物包括(動物)和(植物)。(食物)是動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簡答:第二單元:光1、像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fā)光并正在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如(日光燈、太陽、手電、蠟燭、螢火蟲)等都是光源。2、從不同的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影子產生的條件是(光源、擋光物和屏)。一天中影子最長的時間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時候是(中午)。3、光是以(直線)形式傳播的,光傳播速度很快,每秒約(30萬千米)。太陽離地球的距離為(億)千米,從太陽發(fā)出的光到達地球約需要(8分鐘)。4、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的光也是沿(直線)傳播的。在生活中人們對光的反射的運用的例子有(汽車反光鏡)、(醫(yī)生用的額鏡)、(潛望鏡)等。5、許多光源在發(fā)光的時候也在發(fā)熱,人們發(fā)現(xiàn)(凸透鏡)和(凹面鏡)能把光線會聚起來,形成(強光和高溫)。6、物體的吸熱本領與(物體的顏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陽光的照射角度)有關。不同顏色的紙,吸熱的本領(不同);(深)色物體吸熱快。7、深色的物體(吸熱)的本領強,(反光)能力弱,淺色的物體(吸熱)的本領弱,(反光)能力強。8、太陽能熱水器是一種(光熱)轉換器。太陽能熱水器(方便、快捷、衛(wèi)生、省力、省能源)。我們設計的太陽能熱水器怎樣升溫和保溫答:①把瓶子支起來,背面用錫紙反光;②對著光的一面用透明塑料布蓋??;③盒子可以改變角度;④盒子及里面涂成黑色。請你根據(jù)光的傳播路線,解釋影子產生的現(xiàn)象。答:直線傳播的光被遮光物擋住,從而在物體的背面形成影子,光照射角度不同,影子的形狀就不同。第三單元:地球表面極其變化1、地球的從內到外可以分成(地核)、(地幔)、(地殼)三部分,絕大部分地震發(fā)生在(地殼)內。火山活動與(地幔)和(地殼)運動有關。(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球內部運動使地表形態(tài)發(fā)生不斷的變化,這種變化有時表現(xiàn)出來是很猛烈的,有時出表現(xiàn)為極其緩慢的變化。如喜馬拉雅山慢慢的隆起。2、由于受(水)、(大氣)、(氣溫)或(動植物)的作用,巖石破碎,這種現(xiàn)象叫(風化)。3、土壤是(小石子)、(沙)、(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其中,(腐殖質)和(鹽分)是植物生長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腐殖質)是動植物腐爛時產生的黑色物質,能使土壤變得肥沃,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4、地球表面有(高原)、(高山)、(盆地)、(平原)、(河流)等各種各樣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嶇不平的。5、峰巒高聳,地勢崎嶇的是(高山),海拔不高,山頂渾圓的是(山丘),低平而寬廣的是(平原),周圍有山地、高原環(huán)繞,中間地勢較低的是(盆地)。6、在地形圖上綠色往往表示的是(平原),藍色表示的是(海洋或湖泊)。10、雨水和徑流會把泥土帶走,使土地受到侵蝕。(河流)也是流水侵蝕土地而形成的。為了保護家園,人們想辦法盡可能地(減少侵蝕)。11、在河流對土地的侵蝕和沉積過程中,上游河床往往布滿了(大石頭),中游河床堆積了很多的(鵝卵石),下游河床堆滿(細沙)。12、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侵蝕和沉積是除了流水以外,還有(風)、(冰川)、(海浪)等。13、把土壤放入水中,發(fā)現(xiàn)水中有氣泡,說明土壤中含有(空氣)。攪拌后,讓它慢慢沉淀,發(fā)現(xiàn)泥土中顆粒大的沉降速度越(快)。把沉積物的上層抹在手上,感覺很細膩,那是(黏土)。15、侵蝕和沉積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在河流的中上游流水作用以(侵蝕)為主,將高山切割成峽谷。在下游以(沉積)為主,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的地形往往是(平原)。河流的侵蝕和沉積作用,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地形地貌。簡答:哪些因素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答:流水、冰川、風、波浪、重力、火山、地震等自然力量。為什么植物在土壤上能生長,而在沙漠上不能生長答:植物之所以能在土壤上生長,是因為土壤能及時供給植物生長所需的水分、空氣和營養(yǎng)。而沙漠主要由沙粒構成的,雖然空氣充足,但存不住水,既干燥又缺營養(yǎng),因此植物在沙漠上不能生長。第四單元:運動和力1、當我們用手提某種物體時,都會感受到物體對手有一個(向下)的力,這個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2、一定的拉力能夠使靜止的小車運動起來,拉力越大,小車運動得越快。3、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形狀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叫做(彈力)。生活中,利用彈力的例子有(衣褲松緊帶)、(弓箭)、(拉力器)、(彈簧)等。4、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的方向與小車行駛的方向是(相反)的。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的圈數(shù)(越多),小車行駛的距離(越長)。5、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做(反沖力)。生活中,利用反沖力的例子有(噴氣式飛機)、(火箭)、(煙花)(爆竹)、(鞭炮)等。6、要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必須對物體(施加動力);要使物體運動得更快,必須對物體(施加更大的動力);要使運動的物體停止運動,必須對物體(停止施加動力)。7、力有(大?。┖停ǚ较颍?,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人們在生活中習慣用(克)、(千克)來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茖W技術上統(tǒng)一規(guī)定用(牛頓)作力的單位,簡稱(牛),用字母(N)表示1?!?00克8、測量力大小的儀器是(彈簧測力計),在生活中常被叫做(彈簧秤)。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拉力越大,伸得越長”的原理制成的。9、物體在運動時,會受到接觸面給它的一個阻礙運動的力,這個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光滑程度)、(物體的重量)、(接觸面的大?。?、(運動的方式:滾動還是滑動)等因素有關。10、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大);物體重,運動時的摩擦力(大),物體輕,運動時的摩擦力(?。?;滾動摩擦力要(小),滑動摩擦力要(大)。11、靜止的小車受到一定大小的(拉力)就能運動起來,小車失去(動力)就會慢慢停下來。拉力(越大),小車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車速度(越慢)。12、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滑動)和(滾動)兩種方式。汽車、自行車剎車都是采用(阻止車輪轉動)的方法使其停下來。13、運動物體失去動力后自己會停止下來,是因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對我們有用時就需要(增大)它,對我們有害時就需要(減少)它。14、滾珠軸承是一種將(滑動轉變?yōu)闈L動)的裝置。常有的力有:重力、(彈力)、(反沖力)和摩擦力。簡答:怎樣使用測力計答:使用彈簧測力計側重力時應注意:①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在“0”位置;②讀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③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怎樣根據(jù)需要來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生物檢驗技巧與試題及答案分享
- 肇慶教師考編試題及答案
- 長沙美術面試題庫及答案
- 項目管理中信息溝通的有效機制試題及答案
- 運營經理面試試題及答案
- 云南行政面試真題及答案
- 應對挑戰(zhàn)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yè)人士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審計重要性原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考生經驗分享與討論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銀行從業(yè)資格證全面提升試題及答案
- 校園青年志愿者培訓(服務禮儀講解)
- 腫瘤化療-課件
- 第三節(jié)鋼筋混凝土排架結構單層工業(yè)廠房結構吊裝課件
- 教練員教學質量信譽考核表
-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 產品路標規(guī)劃-綜述2.1
- 2023年鄭州工業(yè)應用技術學院單招考試面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酒店工程部維修工作單
- 《電子制造技術-電子封裝》配套教學課件
- 軍考哲學知識點
- ST5063TQZ清障車改裝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