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工程建設標準DGJ_第1頁
江蘇省工程建設標準DGJ_第2頁
江蘇省工程建設標準DGJ_第3頁
江蘇省工程建設標準DGJ_第4頁
江蘇省工程建設標準DGJ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總則TC"1GeneralProvision"\l11.0.1為促進工程竹結構的發(fā)展,貫徹執(zhí)行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做到保護環(huán)境、技術先進、安全適用、經濟合理,制訂本規(guī)程。1.0.2本規(guī)程適用于建筑工程中采用竹集成材與竹重組材的設計。1.0.3工程竹結構的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術語、符號TC"2TermsandSymbols"\l1術語TC"2.1Terms"\l22.1.1工程竹材engineeredbamboo將原竹加工成各種竹材單元形式,結合膠黏劑,通過物理、化學等手段制作而成的復合材料。本規(guī)程所采用的結構用工程竹材包括竹集成材、竹重組材。2.1.2竹集成材laminatedbamboolumber(LBL)由精刨竹條或竹展平板材經過處理并干燥成一定的含水率組拼膠合壓制而成的板材。2.1.3竹重組材parallelbamboostrandlumber(PBSL)以竹束或竹束片為組成單元,按順紋組坯、經膠合壓制而成的板材。2.1.4工程竹結構engineeredbamboostructure采用工程竹材作為主要承重構件所組成的結構。2.1.5竹束片 bamboobundlesheet具有一定規(guī)格幅面的片狀竹束材料。2.1.6竹條 bamboostrip竹片經機械加工形成具有一定規(guī)格尺寸、橫斷面基本為矩形的長條狀片材。符號TC"2.2Symbols"\l22.2.1材料力學性能E——抗彎彈性模量設計值;fc——工程竹材順紋抗壓強度設計值;fc,90——工程竹材橫紋承壓強度設計值;fc,θ——工程竹材斜紋承壓強度設計值;fcEx、fcEy——相對于構件截面x軸和y軸的受壓臨界屈曲強度設計值;fm——工程竹材抗彎強度設計值;——不考慮高度或體積調整系數的工程竹材抗彎強度設計值;fmE——工程竹材抗彎臨界屈曲強度設計值;fmx、fmy——相對于構件截面x軸和y軸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t——工程竹材順紋抗拉強度設計值;fv——工程竹材順紋抗剪強度設計值;fe,0——銷軸類緊固件銷槽順紋承壓強度設計值;fe,90——銷軸類緊固件銷槽橫紋承壓強度設計值;fe,θ——作用在構件上的荷載與工程竹材順紋方向呈夾角θ時的銷槽承壓強度設計值;fem、fes——主、次構件銷槽承壓強度標準值;fyb——銷軸類緊固件抗彎強度標準值;ω——構件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計算的撓度;[ω]——受彎構件的撓度限值。2.2.2作用和作用效應I——受彎構件的全截面慣性矩;M——彎矩設計值;Mx、My——相對于構件截面x軸和y軸的彎矩設計值;M0——初始彎矩設計值;N——構件軸向力設計值;R——構件截面承載力設計值;Rs——構件截面抗震承載力設計值;Suls——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的荷載效應的設計值;Ssls——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的荷載效應的設計值;S——地震作用效應與其他作用效應的基本組合SI——剪切面以上的截面面積對中和軸的面積矩;V——剪力設計值;Z——單個剪面承載力設計參考值。2.2.3幾何參數An—— 構件凈截面面積;A0—— 構件截面的計算面積;b——構件截面寬度;b0——構件矩形截面邊長;d—— 螺栓或釘的直徑;h——主梁的高度;he——次梁的高度;l——梁的跨度;le—— 受彎構件計算長度;lm、ls——主、次構件銷槽承壓面長度;l0——構件計算長度;l0x、l0y——相對于構件截面x軸和y軸的計算長度;Wn—— 受彎構件的凈截面抵抗矩;Wnx、Wny——構件截面沿x軸y軸的凈截面抵抗矩;t——柱的間距;λ—— 構件的長細比;θ—— 荷載與工程竹材順紋方向的夾角。2.2.4系數及其他c——考慮非彈性、非勻質材料以及構件的初始偏心的非線性系數,對結構用復合材料取0.9;C——根據結構構件正常使用要求規(guī)定的變形限值;——含水率調整系數;——設計使用年限調整系數;——溫度調整系數;kl——軸心受壓構件長度計算系數;——群栓組合系數;Rd——銷槽承壓破壞形式折減系數;——結構構件重要性系數;——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受彎構件的穩(wěn)定系數——竹重組材軸心受壓穩(wěn)定系數;——竹集成材軸心受壓穩(wěn)定系數。

材料TC"3Material"\l1工程竹材TC"3.1Engineeredbamboo"\l23.1.1結構用工程竹材應膠結良好,滿足強度和耐久性要求,并滿足工程設計的其他規(guī)定。3.1 .2竹材應經防蟲害處理,無腐朽等缺陷。3.1.3原材料竹齡宜為4-6年。3.1.4工程竹材規(guī)格尺寸偏差應符合表3.1.4的規(guī)定。表3.1.4工程竹材規(guī)格尺寸偏差要求項目偏差(mm)長度(mm)≤2000+1>2000+3寬度(mm)≤200+0.5>200+1厚度(mm)≤20+0.5>20+13.1.5將工程竹材(竹集成材、竹重組材)分為六個強度等級,且每個強度等級的力學性能指標應符合表3.1.5的要求。對于性能指標超過表中強度等級I的工程竹材應按照I等級進行取值,對于性能指標介于兩個強度等級之間的工程竹材應按照較低強度等級進行取值,對于性能指標低于表中強度等級ⅤI的工程竹材不宜采用。表3.1.5工程竹材強度等級及抗彎強度標準值(N/mm2)材料強度等級抗彎fm工程竹材Ⅰ80Ⅱ70Ⅲ60Ⅳ50Ⅴ40VI30結構用膠TC"3.2Structuralglues"\l23.2.1工程竹結構用膠必須滿足結合部位的強度和耐久性的要求,應保證其膠合強度不低于工程竹材順紋抗剪和橫紋抗拉的強度。膠黏劑的防水性和耐久性應滿足結構的使用條件和設計使用年限的要求,并應符合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3.2.2結構用膠黏劑應根據工程竹結構的使用環(huán)境(包括氣候、含水率、溫度)、工程竹材種類、防水和防腐要求以及生產制造方法等條件選擇使用。3.2.3膠黏劑的防水性和耐久性應滿足結構的使用條件和設計使用年限的要求,并應符合《環(huán)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膠黏劑》HJ2541的規(guī)定。鋼材與金屬連接件TC"3.3Steelandmetalconnectors"\l23.3.1工程竹結構中使用的鋼材宜采用Q235鋼、Q345鋼、Q390鋼和Q420鋼,其質量應分別符合《碳素結構鋼》GB/T700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的規(guī)定。當采用其他型號的鋼材時,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和要求。3.3.2下列情況的承重構件或連接材料宜采用D級碳素結構鋼或D級、E級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1直接承受動力荷載或振動荷載的焊接構件或連接件;2工作溫度等于或低于-30℃的構件或連接件。3.3.3鋼材應具有抗拉強度、伸長率、屈服強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證,對焊接構件或連接件尚應有含碳量的合格保證。3.3.4連接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1焊接過程采用的焊條,應符合《非合金鋼及細晶粒鋼焊條》GB/T5117或《熱強鋼焊條》GB/T5118的規(guī)定;2普通螺栓應符合《六角頭螺栓C級》GB/T5780和《六角頭螺栓》GB/T5782的規(guī)定;3高強度螺栓應符合《鋼結構用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GB/T1228、《鋼結構用高強度大六角螺母》GB/T1229、《鋼結構用高強度墊圈》GB/T1230、《鋼結構用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大六角螺母、墊圈技術條件》GB/T1231的規(guī)定;4錨栓可采用《碳素結構鋼》GB/T700中規(guī)定的Q235鋼或《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中規(guī)定的Q345鋼制成;5釘的材料性能應符合《鋼釘》GB27704的有關規(guī)定。3.3.5金屬連接件及螺釘等應進行防腐蝕處理或采用不銹鋼產品。與防腐工程竹材直接接觸的金屬連接件及螺釘等應避免防腐劑引起的腐蝕。3.3.6對處于外露環(huán)境,且對耐腐蝕有特殊要求的或在腐蝕性氣態(tài)和固態(tài)介質作用下的承重鋼構件,宜采用耐候鋼,并應符合《耐火耐候結構鋼》GB/T41324的規(guī)定。3.3.7對于完全外露的金屬連接件可采取涂刷防火涂料等防火措施,防火涂料的涂刷工藝應滿足設計要求,以及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3.3.8鋼-竹混合結構中使用的鋼材,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和《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中對鋼材的有關規(guī)定。

基本設計規(guī)定TC"4GeneralDesignRequirements"\l1設計原則TC"4.1Designprinciple"\l24.1.1本規(guī)程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法。4.1.2工程竹結構在規(guī)定的設計工作年限內應具有足夠的可靠度。本規(guī)程所采用的設計基準期為50年。4.1.3工程竹結構的設計工作年限應按表4.1.3采用。表4.1.3設計工作年限類別設計工作年限示例15年臨時性建筑結構225年易于替換的結構構件的房屋和建筑物350年普通房屋和一般構筑物4.1.4根據建筑結構破壞后果的嚴重程度,建筑結構劃分為三個安全等級。設計時應根據具體情況,按表4.1.4規(guī)定選用相應的安全等級。表4.1.4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安全等級破壞后果建筑物類型一級很嚴重重要的建筑物二級嚴重一般的建筑物三級不嚴重次要的建筑物注:對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級應根據具體情況另行確定。4.1.5建筑物中結構主要構件的安全等級,應與整個結構的安全等級相同。對其中部分次要構件的安全等級,可根據其重要程度適當調整,但不得低于三級。4.1.6當確定承重結構用材的強度設計值時,應計入荷載持續(xù)作用時間對工程竹材強度的影響。4.1.7對于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結構構件應按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采用下列極限狀態(tài)設計表達式: (4.1.6)式中,——結構重要性系數;Suls——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的荷載效應的設計值。按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進行計算;R——構件截面承載力設計值。4.1.8結構重要性系數可按下列規(guī)定采用:1安全等級為二級或設計工作年限為50年的結構構件,不應小于1.0;2安全等級為三級或設計工作年限為25年的結構構件,不應小于0.95。4.1.9對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結構構件應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采用下列極限狀態(tài)設計表達式: (4.1.9)式中,Ssls——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的荷載效應的設計值;C——根據結構構件正常使用要求規(guī)定的變形限值。4.1.10結構中的鋼構件設計,應遵守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的規(guī)定。結構構件的截面抗震驗算應采用下列設計表達式: (4.1.10)式中,——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S——地震作用效應與其他作用效應的基本組合;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進行計算;Rs——構件截面抗震承載力設計值。4.1.11風荷載和多遇地震作用時,結構的水平層間位移不宜超過結構層高的1/250。4.1.12結構的樓層水平作用力宜按抗側力構件的從屬面積或從屬面積上重力荷載代表值的比例進行分配。此時水平作用力的分配可不考慮扭轉影響,但對較長的墻體宜乘以1.05-1.10的放大系數。4.1.13工程竹結構應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工程竹構件腐朽或被蟲蛀,應確保達到設計工作年限。設計指標和允許值TC"4.2Designvaluesandlimitations"\l24.2.1工程竹材(竹集成材、竹重組材)的力學設計指標可通過試驗測定。在不同的使用條件下,工程竹材強度設計值和彈性模量尚應乘以表4.2.1-1規(guī)定的調整系數。對于不同的設計工作年限,工程竹材強度設計值和彈性模量還應乘以表4.2.1-2規(guī)定的調整系數。表4.2.1-1不同使用條件下工程竹材強度設計值和彈性模量的調整系數使用條件調整系數強度設計值彈性模量露天環(huán)境0.90.85長期生產性高溫環(huán)境,竹材表面溫度達40℃~50℃0.80.8按恒荷載驗算時0.80.8用于竹構筑物時0.91.0施工和維修時的短暫情況1.21.0注:1當僅有恒荷載或恒荷載產生的內力超過全部荷載所產生的內力的80%時,應單獨以恒荷載進行驗算;2使用中工程竹材構件含水率大于15%時,橫紋承壓強度設計值應再乘以0.8的調整系數;3當若干條件同時出現時,表列各系數應連乘;4當采用工程竹材制作工程竹構件時,工程竹構件的強度設計值按整體截面設計。當荷載作用方向與工程竹構件寬度方向垂直時,抗彎強度設計值應乘以表4.2.1-3規(guī)定的修正系數。工字形和T形截面的構件,其抗彎強度設計值除按表4.2.1-3乘以修正系數外,尚應乘以截面形狀修正系數0.9。表4.2.1-2不同工作年限時工程竹材強度設計值和彈性模量的調整系數設計工作年限調整系數強度設計值彈性模量5年1.101.1025年1.051.0550年1.001.00表4.2.1-3工程竹構件抗彎強度設計值修正系數截面高度(mm)截面寬度b(mm)40和6590115140185≥235h≤651.001.101.101.151.151.2065<h≤90-1.001.051.051.051.104.2.2工程竹材斜紋承壓強度應按以下計算: (4.2.2)式中,fc——工程竹材順紋抗壓強度設計值(N/mm2);fc,90——工程竹材橫紋承壓強度設計值(N/mm2);fc,θ——工程竹材斜紋承壓強度設計值(N/mm2);θ——荷載與竹材順紋方向的夾角(0°~90°)。4.2.3在計算構件承載力時,應驗算凈截面。在任何情況下,因鉆孔、開槽、切口或其他方式造成的材料削減面積后的靜截面不應小于總截面的75%。4.2.4受彎構件計算撓度,應滿足表4.2.4的撓度限值。表4.2.4受彎構件撓度限值項次構件類別撓度限值[ω]1檁條l≤3.3ml/200l>3.3ml/2502椽條l/1503吊頂中的受彎構件l/2504樓面梁和擱柵l/2505屋面大梁工業(yè)建筑l/120民用建筑無粉刷吊頂l/180有粉刷吊頂l/2406墻骨柱墻面為剛性貼面l/360墻面為柔性貼面l/250注:l—受彎構件的計算跨度。

構件設計TC"5MemberDesign"\l1受彎構件TC"5.1Bendingmembers"\l25.1.1受彎構件設計時,簡支梁、連續(xù)梁和懸臂梁的計算跨度應為梁的凈跨加上兩端支座各一半的支承長度。5.1.2計算構件承載力時,凈截面面積An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凈面積等于全截面面積減去由鉆孔、削槽或其他因素削弱的面積;2當荷載沿順紋方向作用時,對于交錯布置的銷類緊固件(如螺栓、栓釘等),當相鄰兩排的緊固件在順紋方向的間距小于4倍緊固件的直徑時,則可認為相鄰緊固件在同一截面上。5.1.3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能力應按下式計算: (5.1.3-1)式中,fm——工程竹材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M——受彎構件彎矩設計值(N·mm);Wn——受彎構件的凈截面抵抗矩(mm3);5.1.4受彎構件的穩(wěn)定系數按下列公式計算: (5.1.4-1) (5.1.4-2) (5.1.4-3)式中,——不考慮高度或體積調整系數的工程竹材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E——抗彎彈性模量設計值(N/mm2);fmE受彎構件抗彎臨界屈曲強度設計值(N/mm2);——受彎構件的長細比,不得大于50;b——受彎構件的截面寬度(mm);h——受彎構件的截面高度(mm);le——受彎5.1.4表5.1.4受彎構件的計算長度作用的荷載當lu/h<7時當lu/h≥7時懸臂梁均布荷載le=1.33lule=0.90lu+3h自由端作用集中荷載le=1.87lule=1.44lu+3h單跨梁均布荷載le=2.06lule=1.6lu+3h跨中作用集中荷載,跨中無側向支撐le=1.80lule=1.37lu+3h跨中作用集中荷載,跨中有側向支撐le=1.11lu兩個相等集中荷載,各自作用在1/3跨處,且作用處均有側向支撐le=1.68lu三個相等集中荷載,各自作用在1/4跨處,且作用處均有側向支撐le=1.54lu四個相等集中荷載,各自作用在1/5跨處,且作用處均有側向支撐le=1.68lu五個相等集中荷載,各自作用在1/6跨處,且作用處均有側向支撐le=1.73lu六個相等集中荷載,各自作用在1/7跨處,且作用處均有側向支撐le=1.78lu七個相等集中荷載,各自作用在1/8跨處,且作用處均有側向支撐le=1.84lu支座兩端作用相等純彎矩le=1.84lu注:1lu為受彎構件兩個支撐點之間的實際距離。當支座處有側向支撐而沿構件長度方向無附加支撐時,lu為支座之間的距離。當受彎構件在構件中部以及支座處有側向支撐時,lu為中間支撐與端支座之間的距離;2h為構件截面高度;3對于單跨或懸臂構件,當荷載條件不符合表中規(guī)定時,構件計算長度按以下規(guī)定確定:當lu/h<7時,le2.06lu7≤lu/h≤14.3時,le1.63lu3h;當lu/h≥14.3時,le1.84lu;4多跨連續(xù)梁的計算,可根據表中的值或計算分析得到。5.1.5受彎構件的順紋抗剪承載能力,應按下式計算: (5.1.5)式中,fv——工程竹材順紋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V——受彎構件剪力設計值(N);I——受彎構件的全截面慣性矩(mm);SI——剪切面以上的截面面積對中和軸的面積矩(mm3)。5.1.6荷載作用在梁頂面,計算受彎構件的剪力設計值V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均布荷載作用時,可不考慮在距離支座等于梁截面高度h的范圍內的荷載作用;2集中荷載作用時,在距離支座等于梁截面高度h的范圍內的荷載,應考慮集中荷載值乘以x/h(x為荷載作用點距支座邊的距離)的荷載作用,如圖5.1.6。圖5.1.6支座處剪力設計值計算示意圖5.1.7受彎構件的撓度,應按下式驗算: ω≤[ω] (5.1.7)式中,[ω]——受彎構件的撓度限值(mm),按本規(guī)程表4.2.4采用;ω——構件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計算的撓度(mm)。5.1.8雙向受彎構件的受彎承載能力,應按下式驗算: (5.1.8)式中,Mx、My——相對于構件截面x軸和y軸產生的彎矩設計值(N·mm);fmx、fmy——相對于構件截面x軸和y軸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Wnx、Wny——構件截面沿x軸y軸的凈截面抵抗矩(mm3)。軸心受拉和軸心受壓構件TC"5.4Axialtensionandcompressionmembers"\l25.2.1軸心受拉構件的承載能力應按下式驗算: (5.2.1)式中,ft——工程竹材順紋抗拉強度設計值(N/mm2);N——軸向拉力設計值(N);An——凈截面面積(mm2)。5.2.2軸心受壓構件的承載能力應按下列要求進行驗算:1按強度驗算: (5.2.2-1)2按穩(wěn)定驗算:竹重組材: (5.2.2-2)竹集成材: (5.2.2-3)式中,fc——工程竹材順紋抗壓強度設計值(N/mm2);A0——構件截面的計算面積(mm2),按本規(guī)程第5.2.3條確定;——竹重組材軸心受壓穩(wěn)定系數;——竹集成材軸心受壓穩(wěn)定系數。5.2.3軸心受壓構件穩(wěn)定系數的取值按下列規(guī)定:竹重組材軸心受壓構件穩(wěn)定系數應按公式(5.2.3-1)計算,竹集成材軸心受壓構件穩(wěn)定系數應按公式(5.2.3-2)計算。 (5.2.3-1) (5.2.3-2) (5.2.3-3) (5.2.3-4)式中,c——考慮非彈性、非勻質材料以及構件的初始偏心的非線性系數,對結構用復合材料取0.9;b0——軸心受壓構件矩形截面邊長,其他形狀截面,可用代替,(i為回轉半徑);l0——軸心受壓構件計算長度(mm);kl——軸心受壓構件長度計算系數,取值見表5.2.3。表5.2.3長度計算系數kl的取值失穩(wěn)模式kl0.650.81.21.02.12.4端部支座條件示意圖不能轉動、不能移動不能轉動、自由移動自由轉動、自由移動自由轉動、自由移動圖5.2.5受壓構件示意圖5.2.4 軸心受壓構件的長細比l0/b不得超過50。施工期間,長細比不得超過75。計算時,長細比應取l01/h與l02/b兩者中的較大值(圖5.2.5)。拉彎和壓彎構件TC" 5.3Tensionbendingandcompressionbendingmembers"\l25.3.1拉彎構件的承載能力應按下列公式驗算:1按強度計算: (5.3.1-1)2按穩(wěn)定計算: (5.3.1-2)5.3.2當軸向受壓構件沿一個或兩個截面主軸方向承受彎矩時(圖5.3.2),承載能力應按下式驗算: (5.3.2-1) (5.3.2-2) (5.3.2-3) (5.3.2-4)式中,l0x、l0y——相對于構件截面x軸和y軸的計算長度,按本規(guī)程公式(5.2.3-4)確定。圖5.3.2壓彎構件示意圖當采用公式(5.3.2-1)驗算時,應滿足下列規(guī)定: 1對于x軸單向彎曲或雙向彎曲時, (5.3.2-5)2對于y軸單向彎曲或雙向彎曲時, (5.3.2-6)3對于雙向彎曲時, (5.3.2-7)

連接設計TC"6ConnectionDesign"\l1一般規(guī)定TC"6.1Generalrequirements"\l26.1.1工程竹構件一般采用六角頭螺栓、六角頭螺釘等緊固件進行連接(圖6.1.1)。當采用其他緊固件連接時應參照《木結構設計標準》GB50005中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設計。緊固件的規(guī)格尺寸應符合國家相關的產品標準。(a)螺栓連接(b)螺釘連接圖6.1.1工程竹構件的主要連接方式6.1.2當緊固件頭部有螺帽時,螺帽與竹材表面之間應安裝墊圈。當緊固件受拉時,墊圈的面積應按工程竹材表面局部承壓強度值進行計算。采用鋼墊圈時,墊圈的厚度不得小于直徑(對于圓形墊圈)或長邊(對于矩形墊圈)的1/10。6.1.3工程竹構件連接設計時,應避免因不同緊固件之間的偏心作用產生橫紋受拉。同一連接中,應采用相同種類的緊固件。6.1.4緊固件連接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緊固件安裝完成后,構件面與面之間應緊密接觸;2連接中應考慮含水率變化可能產生的變形;3當采用六角頭螺栓、六角頭螺釘作為緊固件時,其直徑不應小于6mm。6.1.5各種連接的承載力設計值應根據下列規(guī)定采用:連接中,當類型、尺寸以及屈服模式相同的緊固件的數量大于或等于兩根時,總的連接承載力設計值為每一單個緊固件承載力設計值的總和。6.1.6工程竹構件的連接設計應符合下列原則:1傳力簡單明確;2在同一連接計算中,不應考慮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種類或不同剛度連接的共同作用,不應同時采用直接傳力和間接傳力兩種傳力方式;3連接宜對稱布置;4被連接的工程竹構件宜避免出現橫紋受拉;5工程竹構件連接采用的緊固件安裝好后,工程竹構件應表面接觸緊密,且允許工程竹構件產生適當的變形。銷軸類緊固件的連接計算TC"6.2Connectioncalculationofpinshaftfasteners"\l26.2.1螺栓、六角頭螺釘統(tǒng)稱為銷軸類緊固件。銷軸類緊固件的端距、邊距、間距和行距布置要求應符合表6.2.1的規(guī)定。表6.2.1銷軸類緊固件的端距、邊距、間距和行距的最小值尺寸距離名稱順紋荷載作用時橫紋荷載作用時最小端距e1受力端≥7d受力邊≥4d非受力端≥4d非受力邊≥1.5d最小邊距e2當l/d≤6≥1.5d≥4d當l/d≤6取1.5d與r/2兩者較大值最小間距s≥4d橫紋方向中間各排≥3d外側一排≥1.5d,并≤125mm最小行距r≥2d當l/d≤2≥2.5d當2<l/d<6≥(5l+10d)/8當l/d≥6≥5d幾何位置示意圖注:用于確定最小邊距的l/d值(l為緊固件長度,d為緊固件的直徑),應取下列兩者中的較小值:1緊固件在主構件中的貫入深度lm與直徑d的比值lm/d;2緊固件在側面構件中的總貫入深度ls與直徑d的比值ls/d。6.2.2交錯布置的銷軸類緊固件(圖6.2.2),應按以下規(guī)定確定緊固件的端距、邊距、間距和行距布置要求:圖6.2.2緊固件交錯布置幾何位置示意圖1對于順紋方向荷載作用下交錯布置的緊固件,當相鄰行上的緊固件在順紋方向的間距不大于4d時,則認為相鄰行的緊固件位于同一截面;2對于橫紋方向荷載作用下交錯布置的緊固件,當相鄰行上的緊固件在橫紋方向的間距不小于4d時,則緊固件在順紋方向的間距不受限制;當相鄰行上的緊固件在橫紋方向的間距小于4d時,則緊固件在順紋方向的間距應符合本規(guī)程表6.2.1的規(guī)定。6.2.3當六角頭螺釘承受軸向上拔荷載時,端距e1、邊距e2、間距s以及行距r應滿足表6.2.3的規(guī)定。表6.2.3六角頭螺釘承受軸向上拔荷載時的端距、邊距、間距和行距的最小值距離名稱最小值端距e1≥4d邊距e2≥1.5d行距r和間距s≥4d注:d為六角頭螺釘的直徑。6.2.4對于采用單剪或對稱雙剪的銷軸類緊固件的連接(圖6.2.4),當滿足下列要求時,承載力設計值可按本規(guī)程第6.2.5的規(guī)定計算:1構件連接面應緊密接觸;2荷載作用方向與銷軸類緊固件軸線方向垂直;3緊固件在構件上的邊距、端距以及間距應符合本規(guī)程表6.2.1的規(guī)定;(a)單剪連接(b)雙剪連接圖6.2.4銷軸類緊固件的連接方式6.2.5對于采用單剪或對稱雙剪連接的銷軸類緊固件,每一剪切面承載力設計值Zd應按照下式進行計算: (6.2.5-1)式中,——含水率調整系數,應按表6.2.5中規(guī)定采用;——設計使用年限調整系數,應按表6.2.5中規(guī)定采用;——溫度調整系數,應按表6.2.5中規(guī)定采用;——群栓組合系數,應按附錄A中規(guī)定采用;——承載力設計參考值,應按以下規(guī)定采用。表6.2.5使用條件調整系數序號調整系數采用條件取值1含水率調整系數使用中構件含水率大于15%0.80使用中構件含水率小于15%1.002設計使用年限調整系數5年1.1025年1.0550年1.003溫度調整系數長期高溫環(huán)境,構件表面溫度達40℃~0℃0.80其他溫度環(huán)境1.00每一剪切面承載力設計參考值Z應按下列4種破壞模式進行計算,并取各計算結果中的最小值作為銷軸類緊固件連接的承載力設計值。1銷槽承壓破壞:對于單剪連接或雙剪連接時主構件銷槽承壓破壞應按下式計算: (6.2.5-2)對于側構件銷槽承壓破壞應按下式計算:單剪連接時 (6.2.5-3)雙剪連接時 (6.2.5-4)注:單剪連接中的主構件為厚度較厚的構件;雙剪連接中的主構件為中間構件。式中,d——緊固件直(mm);對于有螺紋的銷體d長度小于承壓長度的1/4時,d為銷體直徑;lm、ls——主、次構件銷槽承壓面長度(mm);fem、fes——主、次構件銷槽承壓強度標準值(N/mm2);Rd——與緊固件直徑、破壞模式及荷載與竹材順紋方向夾角有關的折減系數,按表6.2.5-1規(guī)定采用。表6.2.5-1折減系數破壞模式折減系數Rd銷槽承壓破壞4Kθ銷槽局部擠壓破壞3.6Kθ單個或兩個塑性鉸破壞3.2Kθ注:表中;θ—荷載與竹材順紋方向的最大夾角(0°≤θ≤90°)。2銷槽局部擠壓破壞應按下式計算: (6.2.5-5) (6.2.5-6)式中,Re——為fem/fes;t——為lm/l(l為緊固件長度)。3單個塑性鉸破壞:對于單剪連接時主構件單個塑性鉸破壞應按下式計算: (6.2.5-7) (6.2.5-8)式中,fyb——銷軸類緊固件抗彎強度標準值(N/mm2),按6.2.7條規(guī)定取值;對于側構件單個塑性鉸破壞應按下式計算:單剪連接時 (6.2.5-9)雙剪連接時 (6.2.5-10) (6.2.5-11)4主側構件兩個塑性鉸破壞應按下式計算:單剪連接時 (6.2.5-12)雙剪連接時 (6.2.5-13)6.2.6銷槽承壓強度標準值應按下列規(guī)定取值:1銷軸類緊固件銷槽順紋承壓強度fe,0(N/mm2): (6.2.6-1)式中,G——主構件材料的全干比重;2銷軸類緊固件銷槽橫紋承壓強度fe,90(N/mm2): (6.2.6-2)式中,d—— 銷軸類緊固件直徑(mm);3當作用在構件上的荷載與竹集成材順紋呈夾角θ時,銷槽承壓強度fe,θ按下式確定: (6.2.6-3)4當銷軸類緊固件插入主構件端部并且與主構件縱向平行時,主構件上的銷槽承壓強度取fe,90;6.2.7銷軸類緊固件的抗彎強度標準值和銷槽的承壓長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銷軸類緊固件抗彎強度標準值應取銷軸屈服強度標準值的1.3倍;2當銷軸的貫入深度小于10倍銷軸直徑時,承壓面的長度不應包括銷軸尖端部分的長度。6.2.8互相不對稱的三個構件連接時,剪面承載力設計參考值Z應按兩個側構件中銷槽承壓長度最小的側構件計算,按對稱連接計算得到的最小剪面承載力作為連接的剪面承載力設計參考值。6.2.9當四個或四個以上構件連接時,每一剪切面按單剪連接計算。連接的剪切面承載力設計參考值等于最小承載力乘以剪切面數量。6.2.10當單剪連接中的荷載與緊固件軸線呈一定角度時(除了90°外),荷載在垂直于緊固件軸線方向的分量不得超過緊固件剪切面承載力設計參考值。

梁柱結構TC"7Beamandcolumnsystem"\l1一般規(guī)定TC"7.1Generalrequirements"\l27.1.1梁柱結構體系布置時,梁、柱中心線宜重合。當梁柱中心線不能重合時,在計算中應考慮偏心對梁柱節(jié)點核心區(qū)及梁、柱受力和構造的不利影響。7.1.2梁柱結構體系,尚宜符合下列各項要求: 1梁柱結構節(jié)點連接宜采用銷軸類連接方式,緊固件間距、邊距等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6.2.1條的相關規(guī)定。 2結構抗側承載力設計和層間位移計算時,宜將節(jié)點按鉸接節(jié)點考慮;結構體系應設置必要的支撐構件,以滿足整體結構抗側力要求。 3當梁柱節(jié)點按半剛性節(jié)點設計時,可根據本規(guī)程第6.2.5條計算單個緊固件的抗剪承載力,并計算緊固件群對轉動中心的彎矩值,以此作為該節(jié)點的抗彎承載力。柱底節(jié)點的抗彎承載力應不小于梁柱節(jié)點抗彎承載力的2倍。 4按半剛性節(jié)點設計的梁柱結構,在建筑物縱向的兩端或中部,仍應設置支撐以避免結構在罕遇地震下的整體倒塌。7.1.3梁柱-支撐結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采用支撐時,受拉支撐中部不宜開槽或開洞。當支撐構件交匯而必須開槽或開洞時,宜采用鋼支撐。 2X形支撐、人字支撐、單斜桿支撐的軸線宜交匯于梁柱構件軸線的交點。當出現偏離,偏心距不應超過支撐桿件截面寬度的一半,應計入由此產生的附加彎矩對梁、柱的不利影響。 3當支撐采用螺栓連接節(jié)點時,支撐軸線宜通過螺栓群中心。 4采用屈曲約束支撐時,宜采用人字支撐、成對布置的單斜桿支撐等形式,不應采用K形或X形,支撐與柱的夾角宜在35°~55°之間。屈曲約束支撐受壓時,其設計參數、性能檢驗和作為消能部件的計算方法應按相關要求設計。7.1.42層及2層以上的梁柱結構,應確保層間豎向傳力可靠,宜采用柱連續(xù)方式。當建筑設計需要采用梁連續(xù)方式,應考慮下層梁橫紋受壓變形對上層柱底轉動的影響,必要時需設置工字形鋼連接件或楔子限制柱底的轉動。7.1.5梁柱式工程竹結構房屋的屋蓋、樓蓋設計也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標準》GB50005中的相關規(guī)定。當屋蓋和樓蓋作為結構的側向支撐時,樓、屋蓋應有足夠的承載力和剛度以保證水平力的可靠傳遞。7.1.6梁柱結構在設計時宜考慮溫度環(huán)境、濕度變化等因素導致的構件的變形或者開裂。7.1.7梁截面宜保持完整。若開洞,應按開洞截面驗算構件承載力和變形計算,且應符合下列要求: 1在支座附近開洞,應采取措施加強截面抗剪承載力。 2當跨中開洞時,洞口應當放置在中性軸附近,允許0.1倍梁高的偏差。洞口高度不應大于0.3倍梁高,長度不應大于3倍洞口高度,洞口與洞口的間距應不小于梁高。矩形孔應在角部做半徑不小于25mm的圓角。 3上部剪力以及下部剪力可按抗剪剛度分配到洞口的上部和下部。對于洞口長度2倍洞口高度的矩形洞口梁,應考慮剪力產生的彎矩影響。 4洞口應進行處理,防止較大的濕度變化,減少開裂的風險。當洞有發(fā)熱管道通過時,需進行隔熱處理。 5單坡變截面梁、雙坡變截面梁、弓形梁不應開洞。室外或濕度變化較大處的梁上不應開洞。計算要點TC"7.2Calculationconsiderations"\l27.2.1平面布置規(guī)則受力路徑明確的梁柱-支撐結構可按正交的兩個主要受力方向分別進行承載力驗算和變形驗算。7.2.2豎向荷載下梁截面高寬比宜取4~8,高寬比較大時應采取必要措施確保梁受壓區(qū)段的側向穩(wěn)定;柱截面高寬比宜取1~2。結構計算模型中,材料的力學性能指標可按本規(guī)程第3.1.5條取值。7.2.3梁柱結構在進行多遇地震下或風載作用下的承載力驗算時,可采用以下計算假定: 1構件材料假定為線彈性,構件內力計算采用線彈性理論。 2螺栓連接的梁柱節(jié)點、支撐節(jié)點宜假定為鉸接;當采用可靠措施保證節(jié)點具有一定抗彎承載力時,可假定為半剛性節(jié)點,轉動剛度的確定須通過試驗研究或有充分的理論依據。 3螺栓連接的柱與基礎節(jié)點宜假定為鉸接;當采用可靠措施避免柱底橫紋劈裂,保證節(jié)點具有一定抗彎承載力時,可假定為半剛性連接,此時柱底正截面抗彎承載力為螺栓群繞轉動中心的抵抗力矩;單個螺栓的抗剪承載力按本規(guī)程第6.2.5條決定。柱底鋼板與基礎的錨固螺栓提供的承載力應不小于柱底節(jié)點的抗彎承載力和抗剪承載力。7.2.4構件應力分析中螺栓群處的凈截面計算,對間距小于1/2順紋方向最小螺栓間距的螺栓孔,可考慮在同一凈截面上。7.2.5對于長懸臂構件,應按《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計算豎向地震作用,并應驗算陣風下的梁懸臂端的抗剪、抗彎承載力和位移。構造要求TC"7.3Prescriptiverequirements"\l27.3.1抗震設防烈度不高于6度的地區(qū)可采用單層單跨的梁柱結構。常見的結構形式有: 1直線梁、單坡和雙坡變截面梁,適用于30m以下的跨度(圖7.3.1-1)。(a)直線梁(b)單坡變截面梁(c)雙坡變截面梁圖7.3.1-1直線梁、單坡和雙坡變截面梁 2斜坡弓形梁,適用于20m以下的跨度,頂部坡度應小于10°(圖7.3.1-2)。圖7.3.1-2斜坡弓形梁3懸臂梁的懸臂長不宜大于主跨跨度的1/2,且不大于15m,坡度不大于10°(圖7.3.1-3)。圖7.3.1-3懸臂梁4梁柱結構的跨度l與柱間距t(圖7.3.1-4)之間關系可取t=l0.5;當跨度大于25m,柱間距t可取t=0.4l0.8。圖7.3.1-4梁柱結構橫向、縱向跨度示意圖7.3.2當梁與柱鉸接或半剛性連接時,結構體系應設置必要的抗側力構件來輔助抵抗風、地震等水平荷載。常見結構形式有: 1梁柱-支撐結構,常用的支撐有單斜撐、X形支撐、人字支撐結構(圖7.3.2-1)。斜撐可以傳遞壓力,形成剛性支撐,多以單斜撐的結構形式出現;X形支撐結構多采用鋼桿作為斜撐。(a)單斜撐結構(b)X形支撐結構(c)人字支撐結構圖7.3.2-1梁柱支撐結構 2梁柱-隅撐結構(圖7.3.2-2)??梢酝ㄟ^加入隅撐來提高梁柱結構抵抗側向力的能力。梁柱-隅撐結構可以提供大使用空間,但抗側剛度弱于單斜撐、X形支撐、人字支撐結構。圖7.3.2-2梁柱-隅撐結構7.3.3梁與梁的連接 1懸臂連續(xù)梁由簡支梁和懸臂梁組成,結構系統(tǒng)主要有三種形式(圖7.3.3-1a)。懸臂梁與簡支梁之間的連接可采用金屬懸臂梁托連接(圖7.3.3-1b、c)。雙跨懸臂梁三跨懸臂連續(xù)梁(一)三跨懸臂連續(xù)梁(二)(a)懸臂連續(xù)梁的不同形式(b)懸臂梁托構造(c)懸臂連續(xù)梁構造圖7.3.3-1懸臂連續(xù)梁的連接示意圖2懸臂連續(xù)梁的拉力由附加扁鋼承擔。當附加扁鋼不與梁托整體連接時,扁鋼應用螺栓連接兩端的工程竹梁(圖7.3.3-2a)。當扁鋼與懸臂梁托焊接成整體時,扁鋼上應預留橢圓形槽孔,并通過螺栓與兩端的工程竹梁連接(圖7.3.3-2b)。(a)扁鋼與梁托之間不焊接的構造(b)扁鋼與梁托之間焊接的構造圖7.3.3-2扁鋼與梁托連接構造示意圖 3次梁與主梁連接時,緊固件應盡可能靠近支座承載面。 4當主梁僅單側有次梁連接時,宜采用側固式連接件連接(圖7.3.3-3)。圖7.3.3-3次梁與主梁采用側固式連接件示意圖 5主梁兩側均有次梁連接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安裝次梁梁托時不得在主梁梁頂開槽口。當采用外露連接件時(圖7.3.3-4a),梁托附加扁鋼上的緊固件應安裝在預留橢圓形槽孔內。當采用半隱藏式連接件時(圖7.3.3-4b),應在次梁截面中間開槽安裝梁托加勁肋,加勁肋應采用螺栓或六角頭螺釘與次梁連接。荷載不大時,梁托底部可嵌入次梁內與次梁底面齊平。當次梁承受的荷載較輕或次梁截面尺寸較小時,主梁與次梁之間可采用角鋼連接件連接(圖7.3.3-4c)。采用角鋼連接件時,次梁應按高度為he(he為下部螺栓距梁頂的高度)的切口梁計算。角鋼連接件上的螺栓間距不應小于5d(d為螺栓直徑)。(a)外露連接件(b)半隱藏連接件(c)角鋼連接件圖7.3.3-4次梁與主梁的連接示意圖 6起支撐作用的檁條應與桁架或大梁可靠錨固,在臺風地區(qū)或在設防烈度8度及8度以上地區(qū),更應加強檁條與桁架、大梁和端部山墻的錨固連接。采用螺栓錨固時,螺栓直徑不應小于12mm。 7在屋脊處和需外挑檐口的椽條應采用螺栓連接,其余椽條均可用釘連接固定。椽條接頭應設在檁條處,相鄰椽條接頭至少應錯開一個檁條間距。 8梁與梁的半剛性連接常見形式見圖7.3.3-5。圖7.3.3-5梁與梁的半剛性連接7.3.4梁和柱的連接 1梁與柱或與鋼柱在中間支座的連接,可采用U型連接件連接(圖7.3.4-1a、b),或采用T型連接鋼板連接(圖7.3.4-1c)。當梁端局部承壓不滿足要求時,可在柱頂部附加底板。(a)梁與柱U型連接(b)梁與鋼柱U型連接(c)梁與柱T型連接圖7.3.4-1梁柱在中間支座連接示意圖 2梁在屋脊處與柱連接時,可采用柱頂剖斜口的連接構造(圖7.3.4-2a),也可采用在柱頂安裝三角形填塊的連接構造(圖7.3.4-2b)。(a)柱頂剖斜口的連接(b)柱頂加填塊的連接圖7.3.4-2梁柱在屋脊處連接構造示意圖 3梁與柱或與鋼柱在端支座處的連接,可采用扁鋼連接件連接(圖7.3.4-3a),或采用U型連接件連接(圖7.3.4-3b)。當要求連接件不外露時,梁與柱連接可采用隱藏式連接構造(圖7.3.4-3c)。隱藏式連接應采用螺紋銷進行連接,螺紋銷在梁或柱內的長度不應大于150mm。(a)梁與柱的連接(b)梁與鋼柱的連接(c)梁與柱隱藏式連接圖7.3.4-3梁與柱在端支座上的連接示意圖 4當梁柱的截面寬度不同時,梁柱連接處可采用U型連接件和附加墊塊的連接構造。附加墊塊應由連接螺栓與梁或柱連接在一起。 5梁與柱的半剛性連接常見形式見圖7.3.4-4。圖7.3.4-4梁與柱的半剛性連接示意圖7.3.5構件與基礎的連接 1柱與混凝土基礎接觸面應設置金屬底板,底板的底面應高于地面,且不應小于300mm;金屬地板宜進行噴漆或鍍鋅等防腐處理;地板厚度宜均勻或向內有一定的起坡,不應在柱底形成積水區(qū)域。在柱易受到撞擊的部位,應采取保護措施。長期暴露在室外或受到潮濕侵襲的柱應做好防腐處理。 2柱與基礎的錨固可采用U型扁鋼、角鋼和柱靴(圖7.3.5-1)。(a)U型扁鋼基礎連接示意圖(b)角鋼基礎連接示意圖(c)柱靴連接構造示意圖圖7.3.5-1柱與基礎的錨固示意圖 3基礎表面尺寸較小,柱兩側不能安裝外露地錨螺栓時,可采用隱藏式地錨螺栓的連接構造(圖7.3.5-3)。圖7.3.5-2隱藏式地錨螺栓連接構造示意圖 4構件與基礎的半剛性連接常用形式見圖7.3.5-3。圖7.3.5-3柱與基礎的半剛性連接示意圖

構件防火設計TC"8FireSafetyDesign"\l1一般規(guī)定TC"8.1Generalrequirements"\l28.1.1工程竹結構建筑的防火設計除應符合本章的規(guī)定外,還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的有關規(guī)定。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TC"8.2Combustionperformanceandfireenduranceofbuildingcomponents"\l28.2.1工程竹結構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不應低于表8.2.1的規(guī)定表8.2.1工程竹結構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 構件名稱耐火極限(h)防火墻不燃燒體3.00承重墻、分戶墻、樓梯間的墻難燃燒體1.00電梯井墻體不燃燒體1.00非承重外墻、疏散走道兩側的隔墻難燃燒體0.75分室隔墻難燃燒體0.50承重柱可燃燒體1.00梁可燃燒體1.00樓板難燃燒體0.75屋頂承重構件可燃燒體0.50疏散樓梯難燃燒體0.50室內吊頂難燃燒體0.15注:1除本規(guī)程另有規(guī)定外,當同一座工程竹結構建筑存在不同高度的屋頂時,較低部分的屋頂承重構件和屋面不應采用可燃性構件,采用難燃性屋頂承重構件時,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75h。2輕型竹結構建筑的屋頂,除防水層、保溫層及屋面板外,其他部分均應視為屋頂承重構件,且不應采用可燃性構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50h。3當建筑的層數不超過2層、防火墻間的建筑面積小于600m2且防火墻間的建筑長度小于60m時,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可按本規(guī)程中建筑耐火等級為四級的相關規(guī)定確定。建筑的層數、長度和面積TC"8.3Numberoffloors,lengthandareaofthebuilding"\l28.3.1工程竹結構不應超過三層。不同層數建筑最大允許長度和防火分區(qū)面積不應超過表8.3.1的規(guī)定。表8.3.1工程竹結構建筑的層數、長度和面積層數最大允許長度(m)每層最大允許面積(m2)單層1001800兩層80900三層60600注:1當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時,防火墻間的允許建筑長度和每層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本表的規(guī)定增加1.0倍,對于丁、戊類地上廠房,防火墻間的每層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限。2體育場館等高大空間建筑,其建筑高度和建筑面積可適當增加。防火間距TC"8.4Fireprotectiondistance"\l28.4.1工程竹結構建筑之間、工程竹結構建筑與其他耐火等級的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8.4.1的規(guī)定。表8.4.1工程竹結構的防火間距(m)建筑種類一、二級建筑三級建筑工程竹結構建筑四級建筑工程竹結構建筑8.009.0010.0011.00注:1如果相鄰兩建筑的外墻均無洞口,并且外墻的耐火極限均不低于1.00h時,防火間距減少至4m后仍能夠在足夠時間內有效阻止火災的相互蔓延。考慮到有些建筑完全不開門、窗比較困難,當每一面外墻開孔不大于10%時,允許防火間距按照表8.4.1的規(guī)定減少25%。2當相鄰建筑外墻有一面為防火墻,或建筑物之間設置防火墻且墻體截斷不燃性屋面或高出難燃性、可燃性屋面不低于0.5m時,防火間距不限。

工程竹結構防護TC"9Engineeredbamboostructureprotection"\l1一般規(guī)定TC"9.1Generalrequirements"\l29.1.1工程竹構件不宜與混凝土或砌體結構構件直接接觸,當無法避免時,應設置防潮層或采用經防腐處理的工程竹構件。9.1.2當工程竹結構用在室外環(huán)境或經常潮濕環(huán)境中時(竹材的平衡含水率大于20%),工程竹構件必須經過加壓防腐處理。防水防潮TC"9.2Waterproofandmoisture-proof"\l29.2.1工程竹結構應有效地利用周圍地勢、其他建筑物,減少外圍護結構表面的環(huán)境暴露程度。9.2.2工程竹結構應有效利用懸挑結構、雨篷等設施對外墻面和門窗進行保護,宜減少在圍護結構上開窗開洞。9.2.3工程竹結構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整個建筑圍護結構的氣密性能,應在下列部位的接觸面和連接點設置氣密層:1相鄰單元之間;2室內空間與車庫之間;3室內空間與非調溫調濕地下室之間;4室內空間與架空層之間;5室內空間與通風屋頂空間之間。9.2.4在年降雨量高于1000mm的地區(qū),或環(huán)境暴露程度很高的工程竹結構,應采用防雨幕墻。在外墻防護板和外墻防水膜之間應設置排水通風空氣層,其凈厚度宜在10mm以上,有效空隙不應低于排水通風空氣層總空隙的70%;空隙開口處應設置連續(xù)的防蟲網。9.2.5在混凝土或砌體地基周圍、地下室和架空層內,應采取防止水分和潮氣由地面入侵的排水、防水及防潮等有效措施。在工程竹構件和混凝土或砌體構件之間應鋪設防潮膜。建筑物室內外地坪高差不應小于300mm。當建筑物底層采用工程竹構件時,工程竹構件的底部距離室外地坪的高度不應小于300mm。9.2.6工程竹結構屋頂宜采用坡屋頂。屋頂空間宜安裝通風孔。采用自然通風時,通風孔總面積應不小于保溫吊頂面積的1/300。通風孔應均勻設置,并應采取防止昆蟲或雨水進入的措施。9.2.7外墻和非通風屋頂的設計應減少蒸汽內部冷凝,并有效促進潮氣散發(fā)。在嚴寒和寒冷地區(qū),外墻和非通風屋頂內側應具有較低蒸汽滲透率;在夏熱冬暖地區(qū),外側應具有較低的蒸汽滲透率。9.2.8在門窗洞口、屋面、外墻開洞處、屋頂露臺等部位均應設置防水、防潮和排水的構造措施,應有效地利用泛水材料促進局部排水。泛水板向外傾斜的最終坡度不應低于5%。屋頂露臺的地面最終排水坡度不應小于2%。9.2.9工程竹結構的防水防潮措施應按下列規(guī)定設置:1當大梁支承在砌體或混凝土上時,大梁的支座下應設置防潮層;2大梁的支座節(jié)點或其他承重工程竹構件不應封閉在墻體或保溫層內;3支承在砌體或混凝土上的工程竹構件底部應設置墊板,嚴禁將工程竹構件直接砌入砌體中,或澆筑在混凝土中;4在工程竹結構隱蔽部位應設置通風孔洞;5無地下室的底層工程竹構件應架空,并應采取通風防潮措施。防腐處理TC" 9.3Anticorrosiontreatment"\l29.3.1工程竹構件應根據設計的工作年限、使用環(huán)境及工程竹材的滲透性等要求,確定工程竹構件是否需要進行防腐處理,并確定防腐處理所使用的防腐劑種類、處理質量要求及處理方法。9.3.2工程竹材防腐處理方法可根據所用防腐劑類別,分為先膠合后防腐或先處防腐后膠合兩種方法。當使用水溶性防腐劑時,不得采用先膠合后處理的方式。9.3.3經防腐處理的工程竹材應具備清晰的防腐處理標識,標明處理廠家或商標、使用分類等級、所使用的防腐劑、滲入度及含藥量。9.3.4底層工程竹構件應支承在混凝土或砌體的柱墩或基礎上,柱墩或基礎頂標高應高于室內外地面標高300mm,蟲害地區(qū)應高于450mm。未經防護處理的工程竹構件不得接觸或埋入土中。工程竹構件與混凝土或砌體柱墩接觸面間應加鋼墊板或設防潮層,防潮層可選用耐久性滿足設計工作年限的防水卷材。9.3.5施膠后進行防腐處理的構件,在處理前應加工到設計的最后尺寸,處理后不應隨意切割。若必須作局部修整時,應對修整后的工程竹構件表面涂抹足夠的同品牌藥劑。9.3.6工程竹結構使用環(huán)境可參考《防腐木材的使用分類和要求》LY/T1636的規(guī)定進行分類。所使用的防腐劑應符合《木材防腐劑》LY/T1635的要求。檢查和維護TC" 9.4InspectionandMaintenance"\l29.4.1對于暴露在室外或者處于經常潮濕環(huán)境中的工程竹構件,必須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當發(fā)現工程竹構件有腐蝕和蟲害的跡象時,應根據腐蝕的程度、蟲害的性質和損壞程度制定處理方案,包括及時對工程竹構件進行補強加固或更換。9.4.2對工程竹構件進行非結構性破壞的維修時,應將腐朽部位清除并干燥,出現的空洞可采用工程竹材或環(huán)氧樹脂材料進行填充。采用的工程竹材必須經過加壓防腐處理。采用環(huán)氧樹脂時,應將樹脂填充至工程竹構件的表面。9.4.3工程竹構件如發(fā)生結構性破壞,進行維修時必須經過專門設計。

構件制作與安裝TC"10FabricationandInstallation"\l1一般規(guī)定TC"10.1Generalrequirements"\l210.1.1工程竹構件應由專業(yè)加工廠按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工程竹構件的設計強度等級、規(guī)格尺寸及使用環(huán)境在工廠加工制作。10.1.2當工程竹構件需作防護處理時,工程竹構件防護處理應在工程竹材加工廠完成,并應出具防護處理合格檢驗報告。10.1.3工程竹構件加工廠提供給施工現場的工程竹構件的質量和包裝,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并附有生產合格證書、本批次工程竹構件的完整性、指接強度檢驗報告。10.1.4工程竹構件應具備符合以下規(guī)定的產品標識:1產品標準名稱、構件編號和規(guī)格尺寸;2竹齡、膠黏劑類型;3強度等級和外觀等級;4經過防護處理的工程竹構件應有防護處理的標記;5經過質量認證機構認可的質量認證標記;6生產廠家名稱和生產日期。構件制作TC"10.2Fabricatio"\l210.2.1用于制作工程竹構件的工程竹材單元的厚度,在沿工程竹材單元寬度方向上的厚度偏差不超過±0.2mm,在沿工程竹材單元長度方向上的厚度偏差不超過±0.3mm。10.2.2制作工程竹構件的生產區(qū)的室溫應大于15℃,空氣相對濕度宜在40%至80%之間。在工程竹構件固化過程中,生產區(qū)的室溫和空氣相對濕度應符合膠黏劑的要求。10.2.3指接接頭涂膠時,所有指形表面應全部涂抹。固化加壓時端壓力應根據采用指長,控制在2N/mm2~10N/mm2的范圍內,加壓時間不得低于3秒。指接接頭應在接頭膠黏劑完全固化后,再開展下一步的加工制作。10.2.4工程竹材膠合前表面應光滑,無灰塵,無雜質,無污染物和其他滲出物質。工程竹材涂膠后應在所用膠黏劑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加壓膠合,膠合前不得污染膠合面。10.2.5工程竹構件加工及堆放現場應采取防止構件損壞,以及防雨、防日曬和防止工程竹材含水率發(fā)生變化的措施。10.2.6經防腐處理的工程竹構件應保證在運輸和存放過程中防護層不被損壞。經防腐處理的工程竹材或工程竹構件需重新開口或鉆孔時,應用噴涂法修補防護層。10.2.7工程竹構件制作的尺寸偏差不應大于本規(guī)程表B.0.1的規(guī)定。10.2.8當工程竹構件需制作足尺大樣時,足尺大樣的尺寸應用經計量認證合格的量具度量,大樣尺寸與設計尺寸的允許偏差不應超過本規(guī)程表B.0.2的規(guī)定。構件連接施工TC"10.3Fabricationofconnections"\l210.3.1螺栓連接施工時,被連接構件上的鉆孔孔徑應略大于螺栓直徑,但不應大于螺栓直徑1.0mm。螺栓中心位置的偏差應符合《木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6的規(guī)定。預留多個螺栓鉆孔時宜將被連接構件臨時固定后,一次貫通施鉆。安裝螺栓時應擰緊,確保各被連接構件緊密接觸,但擰緊時不得將金屬墊板嵌入工程竹構件中。承受拉力的螺栓應采用雙螺帽擰緊。10.3.2六角頭螺釘連接施工時,引孔直徑應按下述方法確定:1無螺紋部分的引孔直徑同螺栓桿徑,引孔深度等于無螺紋長度;2有螺紋部分的引孔直徑應符合表10.3.2的規(guī)定,引孔深度不小于螺釘有螺紋部分的長度。對于直徑大的六角頭螺釘,引孔直徑可取上限值。對于主要承受拔出力的六角頭螺釘,當邊、端、間距足夠大時,在工程竹材全干比重小于0.5時可不作引孔處理。六角頭螺釘應用扳手擰入,不得用錘擊入,允許用潤滑劑減少擰入時的阻力。表10.3.2六角頭螺釘連接時螺紋部分引孔的直徑要求工程竹材的全干比重G>0.60.5<G≤0.6G≤0.5引孔直徑0.65d~0.85d0.60d~0.75d0.70d注:d為六角頭螺釘直徑構件安裝TC"10.4Installation"\l210.4.1工程竹構件在吊裝就位過程中,當與該結構構件設計受力條件不一致時,應根據結構構件自重及所受施工荷載進行安全驗算。工程竹構件在吊裝時,應力不應超過1.2倍工程竹材強度設計值。10.4.2工程竹構件為平面結構時,吊裝就位過程中應有保證其平面外穩(wěn)定的措施,就位后應設必要的臨時支撐,防止發(fā)生平面外失穩(wěn)或傾覆。10.4.3工程竹構件與工程竹構件間的連接位置和連接方法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10.4.4工程竹構件運輸和存放時,應將其整齊的堆放。對于工字型、箱型截面工程竹構件宜分隔堆放,上下分隔層墊塊豎向應對齊,懸臂長度不應超過工程竹構件長度的1/4。10.4.5雨季安裝工程竹結構時應具有防雨措施。10.4.6工程竹構件拼裝后的幾何尺寸偏差不應超過本規(guī)程表B.0.1的規(guī)定。10.4.7工程竹結構梁及柱的安裝允許偏差應不大于本規(guī)程表B.0.2的規(guī)定。

工程竹結構驗收TC"11AcceptanceofEngineeredbamboostructure"\l1一般規(guī)定TC"11.1Generalrequirements"\l211.1.1本章適用于工程竹結構制作和安裝的施工質量驗收。11.1.2工程竹構件應由經資質認證的專業(yè)加工企業(yè)加工生產。11.1.3材料、構配件的質量控制應以一幢工程竹結構房屋為一個檢驗批;工程竹構件制作安裝質量控制應以整幢房屋的一樓層或變形縫間的一樓層為一個檢驗批。主控項目TC"11.2Maincontrolitems"\l211.2.1工程竹結構的結構布置和構件截面尺寸,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實物與設計文件對照、丈量。11.2.2工程竹材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并應具備產品質量合格證書和產品標識。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實物與證明文件對照。11.2.3承受彎曲荷載的工程竹構件,應作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作用下的抗彎性能見證檢驗。在檢驗荷載作用下,跨中撓度的平均值不應大于理論計算值的1.13倍,最大撓度不應大于表11.2.3的規(guī)定。檢查數量:每一檢驗批的同類型工程竹構件隨機抽取3根。檢驗方法:本規(guī)程附錄C。表11.2.3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作用下受彎工程竹構件的撓度限值項次構件類別撓度限值(m)1檁條L≤3.3mL/200L>3.3mL/2502主梁L/250注:L為受彎工程竹構件的跨度。11.2.4弧形工程竹構件的曲率半徑及其偏差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鋼尺丈量。11.2.5工程竹構件平均含水率不應大于15%,同一工程竹構件含水率差別不應大于5%。檢查數量:每一檢驗批每一規(guī)格工程竹構件隨機抽取5根。檢驗方法:本規(guī)程附錄C。11.2.6承重鋼構件和連接所用鋼材應具備產品質量合格證書和化學成分的合格證書。進場鋼材應見證檢驗其抗拉屈服強度、極限強度和延伸率,各項檢查結果均應滿足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相應等級鋼材的材質標準指標,且不應低于《碳素結構鋼》GB700有關Q235及以上等級鋼材的規(guī)定。-30℃以下使用的鋼材不宜低于Q235D或相應屈服強度鋼材D等級的沖擊韌性規(guī)定。鋼竹屋架下弦所用圓鋼,除應作抗拉屈服強度、極限強度和延伸率性能檢驗外,尚應作冷彎檢驗,并應滿足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圓鋼材質標準。檢查數量:每檢驗批每一鋼種隨機抽取兩件。檢驗方法:取樣方法、試樣制備及拉伸試驗方法應分別符合《鋼材力學及工藝性能試驗取樣規(guī)定》GB2975、《金屬拉伸試驗試樣》GB6397和《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GB/T228的有關規(guī)定。11.2.7焊條應符合《非合金鋼及細晶粒鋼焊條》GB/T5117和《熱強鋼焊條》GB/T5118的有關規(guī)定,型號應與所用鋼材匹配,并應具備產品質量合格證書。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實物與產品質量合格證書對照檢查。11.2.8螺栓、螺帽應具備產品質量合格證書,其性能應符合《六角頭螺栓》GB5782和《六角頭螺栓C級》GB5780的有關規(guī)定。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實物與產品質量合格證書對照檢查。11.2.9圓釘應具備產品質量合格證書,其性能應符合《一般用途圓鋼釘》YB/T5002的有關規(guī)定。設計文件規(guī)定釘子的抗彎屈服強度時,應作釘子抗彎強度見證檢驗。檢查數量:每檢驗批每一規(guī)格圓釘隨機抽取10枚。檢驗方法:檢查產品質量合格證書、檢測報告。強度見證檢驗方法應符合本規(guī)程附錄E的規(guī)定。一般項目TC"11.3Generalitems"\l211.3.1工程竹材外觀應符合下列要求:1A級,結構構件外露,外觀要求很高而需油漆,構件表面洞孔需用竹材修補,竹材表面應用砂紙打磨。2B級,結構構件外露,外表要求用機具刨光油漆,表面允許有偶爾的漏刨、細小的缺陷和空隙,但不允許有松軟節(jié)的孔洞。3C級,結構構件不外露,構件表面無需加工刨光。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厚薄規(guī)(塞尺)、量器、目測。表11.3.1外觀C級時的工程竹構件截面的允許偏差(mm)截面的高度或寬度截面高度或寬度的允許偏差錯位的最大值(h或b)<100±24100(h或b)<300±35300≤(h或b)±6611.3.2工程竹構件的制作偏差不應超出本規(guī)程表B.0.1的規(guī)定。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角尺、鋼尺丈量,檢查交接檢驗報告。11.3.3螺栓連接(含受拉接頭)的螺栓數目、排列方式、間距、邊距和端距,除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1螺栓孔徑不應大于螺栓桿直徑1mm,也不應小于或等于螺栓桿直徑。2螺帽下應設鋼墊板,其規(guī)格除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外,厚度不應小于螺桿直徑的30%,方形墊板的邊長不應小于螺桿直徑的3.5倍,圓形墊板的直徑不應小于螺桿直徑的4倍,螺帽擰緊后螺栓外露長度不應小于螺桿直徑的80%。螺紋段剩留在工程竹構件內的長度不應大于螺桿直徑的1.0倍。3連接件與被連接件間的接觸面應平整,擰緊螺帽后局部可允許有縫隙,但縫寬不應超過1mm。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目測、丈量。11.3.4工程竹結構安裝偏差不應超出本規(guī)程表B.0.2的規(guī)定。檢查數量:過程控制檢驗批全數,分項驗收抽取總數10%復檢。檢驗方法:本規(guī)程表B.0.2。

防護驗收TC"12Protectionacceptance"\l1一般規(guī)定TC"12.1Generalrequirements"\l212.1.1本章適用于工程竹結構防腐、防蟲和防火的施工質量驗收。12.1.2設計文件規(guī)定需要作阻燃處理的工程竹構件應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的有關規(guī)定和不同工程竹構件類別的耐火極限、截面尺寸,選擇阻燃劑和防護工藝,并應由具有專業(yè)資質的企業(yè)施工。對于長期暴露在潮濕環(huán)境下的工程竹構件,還應采取防止阻燃劑流失的措施。12.1.3工程竹材防腐處理應根據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各工程竹構件用途和防腐要求。防腐處理宜采用加壓法施工,并應由具有專業(yè)資質的企業(yè)施工。經防腐藥劑處理后的工程竹構件不宜再進行鋸解、刨削等加工處理。確需作局部加工處理導致局部未被浸漬藥劑的工程竹材外露時,該部位的工程竹材應進行防腐修補。12.1.4阻燃劑、防火涂料以及防腐、防蟲等藥劑,不得危及人畜安全,不得污染環(huán)境。主控項目TC"12.2Maincontrolitems"\l212.2.1所使用的防腐、防蟲及防火和阻燃藥劑應符合設計文件表明的工程竹構件使用環(huán)境類別和耐火等級,且應具備質量合格證書的證明文件。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實物對照、檢查檢驗報告。12.2.2工程竹構件的各項防腐構造措施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首層竹樓蓋應設置架空層,支承樓蓋的基礎或墻上應設通風口,通風口總面積不應小于樓蓋面積的1/150,架空空間應保持良好通風。2未經防腐處理的工程竹梁、檁條等支承在混凝土或砌體構件上時,宜設防腐竹塊,支承面間應設置卷材防潮層。工程竹梁、檁條等支座不應封閉在混凝土或砌體墻體中,除支承面外,該部位工程竹構件的兩側面、頂面及端面均應與支承工程竹構件間留30mm以上能與大氣相通的縫隙。3未經防腐處理的工程竹柱應支承在混凝土或砌體柱墩上,支承面間應設置卷材防潮層。柱與土壤嚴禁接觸,柱墩頂面距土地面的高度不應小于300mm。當采用金屬連接件固定并受雨淋時,連接件不應存水。4屋蓋設吊頂時,屋蓋系統(tǒng)應有老虎窗、山墻百葉窗等通風裝置。5屋面系統(tǒng)的內排水天溝不應直接支承在屋面梁等承重構件上。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對照實物、逐項檢查。12.2.3工程竹構件需作防火阻燃處理時,應由專業(yè)工廠完成,所使用的阻燃藥劑應具有有效性檢驗報告和合格證書,阻燃劑應采用加壓浸漬法施工。經浸漬阻燃處理的工程竹構件,應有符合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藥物吸收干量的檢驗報告。采用噴涂法施工的防火涂層厚度應均勻,見證檢驗的平均厚度不應小于該藥物說明書的規(guī)定值。檢查數量:每檢驗批隨機抽取20處測量涂層厚度。檢驗方法:卡尺測量、檢查合格證書。12.2.4凡工程竹構件外部需用防火石膏板等包覆時,包覆材料的防火性能應具備合格證書,厚度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卡尺測量、檢查產品合格證書。12.2.5炊事、采暖等所用煙道、煙囪應用不燃材料制作且密封,磚砌煙囪的壁厚不應小于240mm,并應有砂漿抹面,金屬煙囪應外包厚度不小于70mm的礦棉保護層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板,其外邊緣距工程竹構件的距離不應小于120mm,并應有良好通風。煙囪出屋面處的空隙應用不燃材料封堵。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對照實物。12.2.6墻體、樓蓋、屋蓋空腔內現場填充的保溫、隔熱、吸聲等材料,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且防火性能不應低于難燃性B1級。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實物與設計文件對照、檢查產品合格證書。12.2.7電源線敷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敷設在墻體或樓蓋中的電源線應用穿金屬管線或檢驗合格的阻燃型塑料管。2電源線明敷時,可用金屬線槽或穿金屬管線。3礦物絕緣電纜可采用支架或沿墻明敷。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對照實物、查驗交接檢驗報告。12.2.8埋設或穿越工程竹結構的各類管道敷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外壁溫度達到120℃及以上時,管道和管道的包覆材料及施工時的膠粘劑等,均應采用檢驗合格的不燃材料。2管道外壁溫度在120℃以下時,管道和管道的包覆材料等應采用檢驗合格的難燃性不低于B1的材料。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對照實物,查驗交接檢驗報告。12.2.9工程竹結構中外露鋼構件及未作鍍鋅處理的金屬連接件,應按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采取防銹蝕措施。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實物與設計文件對照。一般項目TC"12.3Generalitems"\l212.3.1經防護處理的工程竹構件,其防護層有損傷或因局部加工而造成防護層缺損時,應進行修補。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根據設計文件與實物對照檢查,檢查交接報告。12.3.2墻體和頂棚采用石膏板(防火或普通石膏板)作覆面板并兼作防火材料時,緊固件(釘子或螺釘)貫入工程竹構件的深度不應小于表12.3.2的規(guī)定。檢查數是: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實物與設計文件對照,檢查交接報告。表12.3.2石膏板緊固件貫入工程竹構件的深度(mm)耐火極限墻體頂棚釘螺釘釘螺釘0.75h202030301.00h202045451.50h2020606012.3.3工程竹結構外墻的防護構造措施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檢查數量:檢驗批全數。檢驗方法:根據設計文件與實物對照檢查,檢查交接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