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雪梅教學設計五篇
雪梅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詩,背誦本詩。了解詩的大意,領悟詩歌所蘊含的道理。了解有關雪梅的古詩詞,學習梅花的精神。教學重難點:借助以前學過的讀詩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引導學生把握好朗讀的節(jié)奏,掌握抑揚頓挫。教學過程:一、看圖片、賞雪梅談話引入師:同學們,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幾張圖片,我們一起來靜靜地欣賞。(放圖片)師:美嗎?師:你知道這是什么花嗎?那你知道這種花在什么時節(jié)開嗎?生回答。師:說得對!這是梅花,在冬天開放,很美麗。特別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歡。自古以來,人們把雪和梅作為報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卻爭執(zhí)起來了,怎么回事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雪梅》這首詩中去探個究竟。板書課題?!把┟贰本褪茄┲械拿坊?。二、讀古詩、誦雪梅借助拼音,把這首詩詩讀正確。三、品詩句,悟道理。師:詩會背了,詩的意思知道嗎?借助注釋,自己說一說詩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一起解決。和同桌說一說詩的意思。一起說詩意。師: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相讓。這可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梅花雖然沒有雪花那樣晶瑩潔白,但是雪花卻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悟道理。指名說。師:1、從后兩句中,我們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點是:雪白梅香(板書)。這首詩借雪梅的爭春,告訴我們?nèi)烁饔兴L(板書)也各有所短,我們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讀到的;“罔談彼短,靡恃己長?!睅е斫庠僮x本詩。四、談雪梅、拓詩詞。1、簡介詩人。師:這首詩的作者是盧梅坡,是宋朝人。他非常喜愛梅花,“梅坡”應該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號為梅坡。因為歷史關于他的記載很少,所以到現(xiàn)在也不知道他的原名是什么。雖然不知道他的原名,但是他的作品卻流傳千古,成為不朽詩篇,來看他的第二首《雪梅》詩。2、師讀詩,簡介詩意。3、生齊讀。4、談雪梅的關系。師:古往今來,有不少詩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寫。這是因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開放更顯示出不畏嚴寒的高尚品格。如我們所學過的《梅花》一詩。5、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歡雪中的梅花,他曾寫下這一首詞《卜算子·詠梅》,我們一起來欣賞。6、總結(jié)。師:孩子們,梅花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別的花都是春天開,它卻不一樣,越是寒冷,越是風欺雪壓,它就開得越精神,越秀氣。所以,它象征著不畏嚴寒、堅強不屈的精神品質(zhì)。它被稱為“歲寒三友”之一,還被稱為“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我們向梅花一樣也能不畏嚴寒,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堅強不屈,好嗎?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下課。雪梅教學設計2教學目標: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2、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3、了解古詩的大意,領悟古詩所蘊含的道理。教學重難點:重點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難點借助注釋理解詩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長短,應取長補短的道理。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1、在冬天,同學們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場雪了。老師帶了一些圖片讓大家一飽眼福。(課件出示:人們把雪稱為報春使者)2、在冬天,我們總要提到一種植物,它就是梅花。(課件出示:人們也把梅稱為報春使者)3、那么雪和梅爭著報春,誰更美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雪梅》。二、學習古詩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作者在詩里想告訴我們什么呢?我們來理解詩意。指名讀注釋。結(jié)合注釋,和同桌交流,說說詩意。(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爭春,彼此各不相讓,誰也不肯認輸,連詩人要評論它們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擱下筆來好好地想一想,煞費一番心思了。(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顏色的潔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氣味的芳香上,卻要輸給梅花一段了。(3)顏色潔白是雪的長處,是梅花的短處;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長處,卻是雪的短處。(板書:各有長短)(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不服輸?shù)恼Z氣;詩人為難的語氣;各有長短的語氣)3、雪和梅爭春,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沒有梅花,就不能映襯出雪的潔白無瑕;沒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顯出梅花不畏風霜,吐露芬芳的高貴品格。怎樣才能更完美呢?(板書:取長補短)4、讓我們一起踏雪尋梅,看看雪與梅互相映襯的美景吧?。ㄕn件引出主題)只有取長補短,既有晶瑩潔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動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報春使者。5、這首詩寫雪與梅的古詩不僅向我們展示了雪與梅互相映襯的美景,還告訴我們應該取長補短的道理。讓我們來背一背古詩。三、拓展延伸1、這首詩的作者在寫完詩后大發(fā)感慨,又寫了一首《雪梅》,算是對前一首的補充與解釋。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雪梅(二)》)2、課后收集描寫雪與梅的古詩。教學反思:四年級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差異,很多同學認為知道了每個字或詞的意思,就是讀懂了古詩詞了。對此,我有必要進行一定的引導,主要是引導學生對古詩詞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讓學生僅僅停留在孤立字詞的理解上,停留在呆板的表面意思上。課文后面提供的注釋,可以起一定的輔助作用,可引導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借助注釋,自己試著理解詩歌的意思。雪梅教學設計3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緣、騷、遜”等5個生字(包括1個多音字),會寫“題、側(cè)、峰”等11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題西林壁》。3、結(jié)合插圖、注釋等理解詩意,感悟、品味詩中所蘊含的哲理。教學重點:1、理解古詩內(nèi)容,想象古詩中所描寫的景象。2、比較兩首古詩在寫景方面的異同,把握古詩揭示哲理的方法。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激發(fā)興趣。1、過渡: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的《題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詩,向我們傳達了為人處世之道。接下來我們要學習的這首《雪梅》也是一首哲理詩。大雪飄飛,梅花綻放,多么美的景致??墒怯幸惶煅┖兔穮s爭執(zhí)起來了。詩人正是捕捉住了這小小的爭執(zhí)瞬間,發(fā)出令人深思的議論。詩人通過雪、梅的爭執(zhí)想告訴我們什么呢?快隨老師品讀詩句,一探究竟吧!2、理解詩題。教師板書詩題,并同步講解。明確:“雪梅”即雪中的梅花,這是詩人評論的兩個對象。3、介紹詩人,簡介背景。盧鉞?宋朝末年人,具體生卒年、生平事跡不詳,存世詩作也不多,以兩首《雪梅》留名千古。創(chuàng)作背景?對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書上記錄不詳,推測作于宋末的一個初春日梅花開放,作者賞玩之時。二、初讀古詩,夯實基礎。(1)課件出示古詩及生字,引導學生自讀,在讀中識記生字新詞。會寫的字:閣(ɡé)?費(fèi)?須(_ū)?遜(_ùn)?輸(shū)??會認的字:騷(sāo)人(2)教師進行生字書寫示范,引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生字?!魰鴮懼笇В海坶w]半包圍結(jié)構。“門”闊、大,從左、上、右包圍“各”。[須]左右結(jié)構。左部“彡”三撇的撇尖上下對齊;右部“頁”的豎撇從橫中線的上方起筆,向左下撇出,末筆長點頓筆有力。[輸]左右結(jié)構。左部“車”末橫變提,書寫時先豎后提;右上部撇、捺舒展,罩住下部。閣須輸◆易錯提示:[費]下邊是“貝”,不要寫成“見”。[降]右下部是“”,不要寫成“干”。[輸]右部下邊是“”,不要漏寫短橫。(3)播放朗讀音頻,引導學生朗讀古詩,并劃分節(jié)奏。雪梅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三、運用方法,自主學習1、出示閱讀要求。(1)結(jié)合注釋理解詩意,把握詩歌的主旨。(2)觀察教材中的插圖,圖上畫了什么?它們各具有怎樣的品質(zhì)?(3)同桌之間交流有問題的地方。2、教師檢查學生對古詩的掌握情況,引導學生賞析古詩。(1)理解“梅雪爭春未肯降”的意思。“降”是什么意思?梅雪為什么不肯“降”?這句詩運用的是什么修辭手法?有何表達效果?預設: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敖怠笔恰胺敗钡囊馑肌3鍪久坊ㄑ┲芯`放的圖片,再結(jié)合詩句使學生明白梅雪不肯“降”是因為“爭春”,即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這里把梅、雪擬人化,運用的是擬人修辭手法,使梅、雪具有了人的特性,將梅、雪的美別出心裁、生動活潑地表現(xiàn)了出來。過渡:梅、雪爭春,到底誰更能代表春天呢?正在欣賞梅、雪的詩人該如何評判呢?(2)理解“騷人閣筆費評章”的詩意。“騷人”是什么意思?“費評章”的原因何在?你認為“騷人”應如何評議梅、雪?預設:課件出示“騷人”的意思及其來歷。因為戰(zhàn)國詩人屈原創(chuàng)作了《離騷》,故后人稱屈原為“騷人”,后來泛指憂愁失意的文士、詩人?!百M評章”指難以評議。為什么呢?這里就要引導學生結(jié)合上句詩來思考。至于“騷人”應如何評議梅、雪,學生可以各抒己見,表達合理即可。過渡:梅、雪各有特色,詩人一時也難以評議,但是梅、雪仍然爭執(zhí)不下,究竟該如何是好呢?讀讀下面兩句詩,也許我們能找到答案。(3)理解“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的詩意。在這兩句詩中,詩人指出梅、雪各有什么長處、短處?詩人將梅、雪的長處、短處對照著寫,客觀地進行評價,你如何看待這種評價方式?結(jié)合自身實際說說你從中受到的啟發(fā)。預設:講解這兩句詩之前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看待自身的長處和短處,然后再將目光移至這兩句詩上。這兩句詩說的是如何評判梅、雪的問題,梅含清香,但比之雪的白則遜色三分;雪晶瑩潔白,卻少了梅的清香。詩人沒有單純地贊美梅或雪的獨特優(yōu)點,而是綜合分析其優(yōu)缺點,說明它們各有長短,這種評價顯得十分中肯、公允。將詩人對梅、雪的評價引到自身實際,學生可以暢所欲言,緊扣“人各有長短,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來談即可。小結(jié):梅花雪中綻放,清香幽幽,自古以來,很多文人墨客都為之寫下贊美的詩篇。而本詩作者卻另辟蹊徑,贊美梅,也不落下雪,在評議它們各自的特色時更是由物即理,告訴人們正確看待他人、自己的方法,使人頗受教益。同學們,“罔談彼短,靡恃己長”,這是古人告訴我們的處世之道,希望你們能行之于身,不斷提升自身素養(yǎng)。3、引導學生再次朗讀古詩,并進行適當?shù)耐卣?。過渡:同學們,這是一首流傳久遠的佳作,尤其是后兩句,多次被人們引用。其實,盧鉞當初創(chuàng)作《雪梅》時,共寫了兩首,本文是第一首。你們知道第二首是什么嗎?同學們在課下可以搜集一下,并嘗試將它背誦下來。雪梅(其二)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詩意: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么精神氣質(zhì)。如果下雪了卻沒有詩文相和,也會非常俗氣。在冬天的傍晚夕陽西下時寫好了詩,剛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爭相綻放,像春天一樣艷麗多姿,生氣蓬勃。賞析:這也是一首說理的詩。課文所選的第一首詩主要寫梅與雪的特點,這首詩則主要寫梅與雪以及它們與詩之間的關系。詩人認為如果只有梅花獨放而無飛雪落梅,就顯不出春光的韻味;若有梅有雪而沒有詩作,也會使人感到不雅。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結(jié)合在一起,才能組成最美麗的春色。從這首詩中,可看出詩人對賞雪、賞梅、吟詩的癡迷及其高雅的審美情趣。四、對比閱讀,整體回顧1、分析比較,整體閱讀。過渡:同學們,三首古詩已經(jīng)學完。這三首古詩中均有精彩的寫景內(nèi)容,但第一首是景中含情,后兩首是景中寓理。對景物的生動描摹得益于詩人認真、仔細的觀察,情的抒發(fā)、理的闡釋則有賴于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感悟。我們再讀一讀這三首詩,感受古詩的魅力。(1)學生齊聲朗讀三首古詩。(2)出示表格課件,引導學生填寫表格,在對比中對三首詩有一個整體的把握。2、課外拓展,增加積累。過渡:同學們,對那些表現(xiàn)詩人的哲學觀點、反映哲學道理的詩,人們給它們?nèi)×艘粋€名字,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學生齊答:哲理詩)對了,就是哲理詩,也叫說理詩,我們這節(jié)課上所學的兩首詩就屬于這一類詩。哲理詩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蘊含于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內(nèi)容深沉渾厚、含蓄雋永。你們還知道哪些哲理詩呢?請同學們于課外搜集,并簡單說明它們揭示的道理。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楊萬里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政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詩意:不要說從山嶺上下來就沒有困難,這句話使得前來爬山的人白白地歡喜一場。當你進入到崇山峻嶺的萬山之中,你剛攀過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將你阻攔。哲理: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好充分的估計,不要為一時一事的成功而陶醉。觀書有感[宋]朱熹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詩意: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xiàn)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要問那方塘里的水為什么會這樣清澈,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哲理: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五、作業(yè)設計,鞏固提升完成本課對應訓練。雪梅教學設計4教材分析:本篇是一首詠物說理的七言絕句。詠物貼切自然,合乎情理,說理精辟深刻,很有啟發(fā)性。尤其評梅之語,入木三分,非梅之知音不可然也。詩人從視覺—雪比梅白,嗅覺—梅比雪香入手,一色一香,一長一短,觀察入微,評判獨到。這種寫得法,實在是新穎別致,出人意料,巧妙地道出了雪、梅各執(zhí)一端的根據(jù),揭示了“詩人擱筆費評章”的真正原因。在作品中,我們似乎可以看出作者是意在言外的,詩人借雪和梅的爭春,告誡人們世上萬物都各有千秋,無論何人都各有所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這首詩文字生動精粹,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詠思。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詩,背誦本詩。2、了解詩的大意,領悟詩歌所蘊含的道理。3、了解有關雪梅的古詩詞,學習梅花的精神。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本詩,背誦本詩。教學難點:了解詩的大意,領悟詩歌所蘊含的道理。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雪花飄飄,北風蕭蕭,一剪寒梅傲立雪中,雪花和梅花都是冬天的景物,都是報春的使者,它們各自的長處是什么呢?順勢板書課題二、初讀古詩1、生字詞2、解題+背景介紹3、聽讀古詩,邊聽邊想象畫面。4、看視頻,思考詩中描寫的景物。三、精讀1、課件出示圖片梅花和雪到底誰更美呢?我們看一看詩人是怎么說的。學習“梅雪爭春未肯降”梅花和雪花各自占盡春色,誰也不肯服輸。2、騷人閣筆費評章詩人放下筆,難以評論她們的高下3、梅須遜雪三分白梅花比不上雪花三分晶瑩潔白4、雪卻輸梅一段香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思考:梅花和雪的優(yōu)勢在什么地方?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每句詩句的意思,你能來完整的說出整首詩的意思嗎?梅花和雪花各自占盡春色,誰也不肯服輸。詩人放下筆,難以評論她們的高下。梅花比不上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缺輸給梅花一段清香。學完古詩,想一想:雪和梅爭春,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沒有梅花,就不能映襯出雪的潔白無瑕;沒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顯出梅花不畏風霜,吐露芬芳的好貴品格。從他們的比較中,你明白了什么?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取長補短,才能相得益彰。四、拓展延伸,思維訓練五、課堂小結(jié),布置作業(yè)六、板書設計雪梅教學設計5教學目標:1、認識“降”“騷”“遜”“輸”四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降”。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詩歌,了解詩的大意,體悟詩歌所蘊含的道理。3、感受詩人細致的觀察,體會古詩準確生動的表達。教學重難點:感受詩人細致的觀察,體會古詩準確生動的表達。教學過程:一、激趣導課,引向?qū)W習。1、過渡語:只要我們留心生活,身邊處處有風景。每一道風景都令我們陶醉,每一道風景都為我們的生活增光添彩。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欢我曨l,它會帶給我們一種震撼的美。請大家細致地觀察,說說給你印象最深刻的畫面。(p2)(播放視頻,生觀看)師:你們觀看得好投入啊,誰來說說給你印象最深刻的畫面?小結(jié):古往今來,詩人們往往大多把梅和雪放在一起寫。只有梅花而沒有雪花的襯托,就不能顯示出梅花的品格;只有雪花而沒有詩歌的詠嘆,也不能顯示雪花的雅韻。2、記得我們二年級學過王安石的《梅花》,大家一起來誦讀一下吧。(生讀p3)王安石是怎么觀察梅花的呢?誰來說說?(生說)王安石說“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那詩人盧鉞又是怎么觀察梅花的呢?他與王安石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第9課《古詩三首》中的《雪梅》。請同學們看老師板書課題。(p4,邊說邊板書課題,書寫的時候強調(diào)雨字頭的寫法:雨字變成雨字頭要注意,第二筆長長的"一豎變成一點,第三筆橫折鉤變成橫鉤。)我們一起來讀一下課題。(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說說印象深刻的畫面,滲透本單元細致觀察的單元主題;切合本單元的單元主題,復習舊知王安石的《梅花》,引出新知。)二、質(zhì)疑解惑,問題引領。過渡:《雪梅》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盧鉞,那盧鉞是怎么觀察雪梅的呢?1、下面就讓我們按照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來學習:一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二讀,讀出節(jié)奏,誦出韻律。開始讀吧。(p5)2、檢查字詞。師:看到你們讀書的認真樣,真為你們高興。生字都認識了嗎?(1)下面請同學們看著大屏幕(p6),自己試著讀一讀。(自讀,指一生讀)重點說說“降”和“閣筆”。(p78)(課件展示降和閣筆)看樣子字詞你們都認識了,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梅花朵朵開”的小游戲,只要把字詞全讀正確,美麗的梅花就會開滿枝頭。誰愿意來啊?(指一生讀,齊讀)(p9)3、檢查古詩的朗讀。生字詞你們?nèi)颊J識了,真不錯。古詩不知道讀得怎么樣?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老師是以223來劃分節(jié)奏的,這首詩押的是“ang”韻—降、章、香,在讀這幾個字的時候聲音可以稍微延長一點。誰來讀一讀?(指生讀)(p10)(設計意圖:教師提出明確的自學要求:一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二讀,讀出節(jié)奏,誦出韻律;以“盧鉞是怎么觀察雪梅的呢”這個問題引領孩子的學習。)三、理解內(nèi)容,合作探究。1、要想把古詩讀得更好,還需要我們了解詩的大意。(p11)現(xiàn)在誰先來說說前兩行的意思?誰再來說說后兩行的意思?2、是啊,梅以香為美卻比不上雪白,雪以白取勝卻輸給梅一段清香。那這是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3、讓我們帶著這種理解再來讀一讀。(p11配樂)(自讀,師生合作讀)(設計意圖:師生共同學習,交流古詩的意思,體悟古詩蘊含的道理,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的朗讀,為以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做好鋪墊。)四、感受觀察,體會表達。過渡語:梅花雪中綻放,清香幽幽。(一)感受詩人的細致觀察1、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由此“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成為了千古名句。請同學們仔細讀讀這句詩。思考詩人是從哪些方面對梅和雪進行了細致的觀察?(p12)(板書:觀察)(預設生:詩人是從顏色和香味兩個方面來進行觀察的,雪比梅花白,梅花比雪花香。)師:是啊,詩人是從視覺——雪比梅白和嗅覺——梅比雪香入手,一色一香,觀察入微。(板書視覺嗅覺)2、師:詩人觀察得仔細,這都得益于運用自己的感覺器官——視覺、嗅覺。其實還有很多這樣的詩句,詩人們運用了自己的各種感官——視覺、嗅覺、聽覺、味覺和觸覺。我們一起來看看,詩人分別都運用了哪些感官?(p13)(課件13出示拓展詩句,連一連)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拙右住兑寡访纷恿羲彳淉X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小結(jié):我們再把這兩句詩讀一讀,用心體會一下詩人是怎樣運用各種感官來進行細致觀察的。(二)體會古詩準確生動的表達。詩人正是因為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所以才表達得準確生動。讓我們再把這首詩讀一遍,看看你對詩中的哪個字詞最有感觸?并說說你的看法。(板書:表達)(p14)預設1:“三分白”和“一段香”師:“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使人覺得香氣可以測量,并且差的不是很大。這樣就準確巧妙地托出了二者的長處與不足,同時也讓我們了解到雪只是比梅白那么一點點,梅花散發(fā)著一種淡淡的清香。過渡語:你理解地很深刻。我們繼續(xù)來討論讓你最有感觸的字詞。預設2:“遜”和“輸”。師:“遜”和“輸”,它們是一對近義詞,這樣可以令古詩詞語更豐富,我們可以看出梅和雪各自的不足,也從側(cè)面上表現(xiàn)出對方的優(yōu)點,雪勝在“三分白”,梅勝在“一段香”。預設3:爭和未肯降師:是啊。通過采用擬人手法來寫梅花與雪花相互競爭,都認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江西鷹潭陸港控股有限公司招聘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第九章 西半球的國家 單元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人教版
- 第四單元跨學科實踐3水質(zhì)檢測及自制凈水器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上冊
-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減第3節(jié)探索與規(guī)律(第2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
- 2024年12月四川攀枝花市西區(qū)林業(yè)局公開招聘臨時聘用工作人員1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七年級數(shù)學北師大版上冊第5章應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變高了本教學設計教案
- 2025年貴州民用航空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粵教版高中信息技術選修2教學設計-4.3.3 圖像的調(diào)整
- 2024吉林遼源市建投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招聘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0年中國水墨乳化油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航拍中國優(yōu)秀課件
- 《做自己的心理醫(yī)生 現(xiàn)代人的心理困惑和自我療愈策略》讀書筆記思維導圖PPT模板下載
- 小學音樂組集體備課計劃
- 電力需求側(cè)自測題4科
- 稿件修改說明(模板)
- 血液透析安全注射臨床實踐專家共識解讀
- GB/T 41873-2022塑料聚醚醚酮(PEEK)樹脂
- SB/T 10940-2012商用制冰機
- GB/T 25945-2010鋁土礦取樣程序
- GB/T 16604-2017滌綸工業(yè)長絲
- 2023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小學綜合素質(zhì)寫作題及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