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誤用類型課件_第1頁
成語誤用類型課件_第2頁
成語誤用類型課件_第3頁
成語誤用類型課件_第4頁
成語誤用類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成語誤用類型1成語誤用類型11、望文生義,主觀臆斷2、對象誤聯(lián),張冠李戴3、褒貶顛倒,感情失當(dāng)4、輕重失度,頭重腳輕5、功能混亂,搭配不當(dāng)21、望文生義,主觀臆斷26、敬謙錯位,主客混淆7、修飾失當(dāng),語意不通8、不合邏輯,事理不通9、不合習(xí)慣,違背常規(guī)10、形近易誤,義近易混36、敬謙錯位,主客混淆31、望文生義,主觀臆斷例如:①我本來就對那里的情況不熟悉,你卻硬要派我去,這不是差強人意嗎?②李小剛寫的作文文不加點,字跡潦草,讀他的文章,真叫人頭痛。41、望文生義,主觀臆斷例如:4“差強人意”中“差”是“稍微”的意思,整個成語是說“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而①句中卻把它理解為“強人所難”的意思,使用錯誤?!拔牟患狱c”中關(guān)鍵語素“點”不是“標(biāo)點”的意思,而是“刪改”的意思,整個成語指“文章不用涂改就寫成”,而②句卻把它理解為“文章不加標(biāo)點符號”而用錯。5“差強人意”中“差”是“稍微”的意思,整個成語是說“大體上還類似“差強人意”、“文不加點”這一類易用錯的成語還有“萬人空巷”、“三人成虎”、“不足為訓(xùn)”、“不以為然”、“久假不歸”、“求全責(zé)備”、“不刊之論”、“不經(jīng)之談”、“間不容發(fā)”、“粗茶淡飯”、“身無長物”、“慘淡經(jīng)營”、“罪不容誅”、“意興闌珊”、“吊民罰罪”、“不名一文”、“不可理喻”、“噤若寒蟬”、“五風(fēng)十雨”、“大方之家”、“語不及義”、“細大不捐”等,望認真查核落實。6類似“差強人意”、“文不加點”這一類易用錯的成語還有“萬人空2、對象誤聯(lián),張冠李戴①古人中不乏刻苦學(xué)習(xí)的楷模,懸梁刺股者、秉燭達旦者、聞雞起舞者,在歷史上汗牛充棟。②蒼山如屏,洱海如鏡,真是巧奪天工。72、對象誤聯(lián),張冠李戴①古人中不乏刻苦學(xué)習(xí)的楷模,懸梁刺股者①句中“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多,而不能用來修飾“刻苦學(xué)習(xí)的楷?!?,故使用錯誤。②句中“巧奪天工”指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形容技藝極其精巧。該成語聯(lián)系對象是人工的,而“蒼山”“洱?!眳s是天然的,用“巧奪天工”就是對象誤用。8①句中“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多,而不能用來修飾“刻苦學(xué)習(xí)的楷模類似“汗牛充棟”、“巧奪天工”這一類易用錯的成語還有“豆蔻年華”“破鏡重圓”“比翼雙飛”“美輪美奐”“炙手可熱”“一勞永逸”“起死回生”“妙手回春”“落落大方”“鱗次櫛比”“登堂入室”“濟濟一堂”“奔走相告”“不瘟不火”“藕斷絲連”“萍水相逢”“雨后春筍”等。9類似“汗牛充棟”、“巧奪天工”這一類易用錯的成語還有“豆蔻年3、褒貶顛倒,感情失當(dāng)例如:①齊白石畫展在美術(shù)館開幕了,國畫研究院的畫家競相觀摩,藝術(shù)愛好者趨之若鶩。②湖北省黃金寺村為迎接上級扶貧檢查,把幾個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規(guī)模效益騙取扶貧資金,其手段之惡劣,令人嘆為觀止。103、褒貶顛倒,感情失當(dāng)例如:10“趨之若鶩”比喻很多人爭著前往,多含貶義,①句把它用在“藝術(shù)愛好者”身上,就犯了“貶詞褒用”的錯誤?!皣@為觀止”形容所看到事物美好到了極點,是褒義詞,②句把其用在弄虛作假、蒙騙上級者身上就犯了“褒詞貶用”的錯誤。11“趨之若鶩”比喻很多人爭著前往,多含貶義,①句把它用在“藝術(shù)類似“趨之若鶩”、“嘆為觀止”這類在感情色彩上定位容易失誤的成語有“守株待兔”“無所不為”“洗心革面”“無所不至”“傾巢出動”“彈冠相慶”“過江之鯽”“黨同伐異”“連篇累牘”“好為人師”“師心自用”“附庸風(fēng)雅”“處心積慮”“挖空心思”(貶義)和“震撼人心”“目無全牛”“信誓旦旦”“高山景行”“微言大義”“運斤成風(fēng)”“危言危行”“不負眾望”“蔚然成風(fēng)”(褒義)等。12類似“趨之若鶩”、“嘆為觀止”這類在感情色彩上定位容易失誤的但有兩種情況應(yīng)注意一是在特定的語境中,為了達到一定的表意效果,有時可褒義詞貶用,或貶義詞褒用。比如《別了,司徒雷登》一文:“艾奇遜是不拿薪水的好教員,他是如此誨人不倦地毫無隱諱地說出了全篇真理。”此處不能看作是誤用。二是有些詞可褒可貶,如“標(biāo)新立異”“登峰造極”“按部就班”“左右逢源”“如虎添翼”……對這些詞要結(jié)合語境具體分辨。13但有兩種情況應(yīng)注意一是在特定的語境中,為了達到一定的表意效果①李老師當(dāng)班主任20年,勤勤懇懇,日理萬機,積勞成疾仍堅持工作。①句中“日理萬機”的意思是一天之中要處理上萬件事務(wù),常指君王或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每天忙于處理繁多的政務(wù)。這個成語詞義很重,用在“李老師”身上就犯“大詞小用”的毛病。14①李老師當(dāng)班主任20年,勤勤懇懇,日理萬機,積勞成疾仍堅持工②勞動光榮,坐享其成可恥,是我們新社會的特點。②句中“坐享其成”的人其思想行為是可以通過勸導(dǎo)加以改正的,用在該句語義顯得輕,應(yīng)用“不勞而獲”?!安粍诙@”用于剝削階級思想嚴(yán)重的人,語義重,其思想和行為是應(yīng)該批判的,和該句中的“可恥”相照應(yīng)。15②勞動光榮,坐享其成可恥,是我們新社會的特點。②句中“坐享其同類的成語還有“從諫如流”“無可非議”“真知灼見”“有口皆碑”等。16同類的成語還有“從諫如流”“無可非議”“真知灼見”“有口皆碑5、功能混亂,搭配不當(dāng)每個成語由于自身詞義和詞性的不同,因而在句子中的語法功能也不同。如果對成語的語法功能把握不準(zhǔn),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亂的錯誤。175、功能混亂,搭配不當(dāng)每個成語由于自身詞義和詞性的不同,因而例如:①包圍圈越來越小,這群罪大惡極的歹徒已成了甕中捉鱉。②折扇和信封上面,龍飛鳳舞著文藝界幾十名委員風(fēng)采各異的簽名。18例如:②折扇和信封上面,龍飛鳳舞著文藝界幾十名委員風(fēng)采各異的①句中“甕中捉鱉”是一個動詞性成語,在句中應(yīng)充當(dāng)謂語,而該句由于對它的語法功能把握不準(zhǔn),誤把它當(dāng)作名詞性成語,用來充當(dāng)“成了”的賓語,應(yīng)將“甕中捉鱉”改為“甕中之鱉”。②句的錯誤是把“龍飛鳳舞”這一形容詞性的成語誤作為及物動詞使用。19①句中“甕中捉鱉”是一個動詞性成語,在句中應(yīng)充當(dāng)謂語,而該句其他類似易誤用的成語還有:“漠不關(guān)心百姓疾苦”“司空見慣了腐敗現(xiàn)象”“出奇制勝敵人”“逼得窮途末路”“當(dāng)仁不讓的責(zé)任”等。20其他類似易誤用的成語還有:“漠不關(guān)心百姓疾苦”206、敬謙錯位,主客混淆某些從古代沿用下來的成語已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跡,有的用于自稱(謙稱),如“雕蟲小技”“東涂西抹”“貽笑大方”“千慮一得”“敝帚自珍”等;有的則用于稱對方(敬稱),如“鼎力相助”“如坐春風(fēng)”等。如將其混淆,就可能造成誤用。

216、敬謙錯位,主客混淆某些從古代沿用下來的成語已烙下了古代文①王廠長一席話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許多抓好產(chǎn)品質(zhì)量的好建議。②你放心,你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換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22①王廠長一席話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許多抓好產(chǎn)品質(zhì)量的“拋磚引玉”比喻自己先發(fā)表很粗淺的意見,目的是引出別人更好、更成熟意見,是謙辭,①句誤用為敬辭。“鼎力相助”即大力相助,是敬辭,②句誤用為謙辭。23“拋磚引玉”比喻自己先發(fā)表很粗淺的意見,目的是引出別人更好、類似的還有“蓬蓽生輝”“耳提面命”“不恥下問”“虛懷若谷”等。24類似的還有“蓬蓽生輝”“耳提面命”“不恥下問”“虛懷若谷”等7、修飾失當(dāng),語意不通(1)前后矛盾例如:一位莘莘學(xué)子?!拜份贰毖浴氨姸唷保懊嬖俪霈F(xiàn)修飾語“一位”,語意上就發(fā)生抵觸了。257、修飾失當(dāng),語意不通(1)前后矛盾例如:25其他如,“一位濃妝淡抹,穿著入時的女子”“大家見仁見智,達成共識”“兩種工藝各有千秋、半斤八兩”等。26其他如,“一位濃妝淡抹,穿著入時的女子”“大家見仁見智,達成(2)前后重復(fù)成語一般都比較精練,使用得當(dāng),可以收到言簡意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語和句子語意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語隱含義與句子語意的重復(fù)。27(2)前后重復(fù)27例如:①時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來詞時,追求時髦,嘩眾取寵,令人費解。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稱,只能讓人貽笑大方。②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戰(zhàn)爭使我國人民生靈涂炭。28例如:②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戰(zhàn)爭使我國人民生靈涂炭。28①句中“貽笑大方”是被內(nèi)行人笑話之意,已含有“讓人”之意,與前面的“讓人”重復(fù)。②句中“生靈涂炭”的“生靈”是“百姓”之間,與前面的“人民”重復(fù)。29①句中“貽笑大方”是被內(nèi)行人笑話之意,已含有“讓人”之意,與類似的還有“忍俊不禁地笑了”“難言之隱的苦衷”“一場南柯一夢”“顯得相形見絀”“好像如芒在背”“渾身被打得遍體鱗傷”“目前的當(dāng)務(wù)之急”(或:“當(dāng)務(wù)之急的問題”)“接踵而至地闖進來”“津津樂道地說”“海內(nèi)外聞名遐邇”“責(zé)無旁貸的責(zé)任”等。30類似的還有“忍俊不禁地笑了”“難言之隱的苦衷”“一場南柯一夢8、不合邏輯,事理不通不合邏輯是指所使用的成語與整個句子的意思不符甚至矛盾。318、不合邏輯,事理不通31例如:①領(lǐng)導(dǎo)者應(yīng)當(dāng)在問題出現(xiàn)之時就未雨綢繆,而不應(yīng)在問題出現(xiàn)之后驚慌失措。②王大媽愛干凈是這一帶出了名的,家中的各種物件總是擺設(shè)得有條不紊。

32例如:②王大媽愛干凈是這一帶出了名的,家中的各種物件總是擺設(shè)①句中“未雨綢繆”比喻事先做好準(zhǔn)備工作,“事先”顯然與“出現(xiàn)之時”矛盾。②句中“有條不紊”的意思是做事或?qū)懳恼聴l理清晰,一點不亂,側(cè)重于“條理性”,而②句中陳述的話題卻是“王大媽愛干凈”,“條理性”與“愛干凈”兩者之間缺乏語意邏輯上的聯(lián)系。33①句中“未雨綢繆”比喻事先做好準(zhǔn)備工作,“事先”顯然與“出現(xiàn)類似的還有“受賄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幾何時將大展宏圖”“問題未發(fā)現(xiàn)前就應(yīng)防微杜漸”“長此以往就出現(xiàn)了成績下滑”等。34類似的還有“受賄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幾何時將大展宏圖”“問題9、不合習(xí)慣,違背常規(guī)有些成語常用于否定句或疑問句中,而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例如2019年所考的“望其項背”就不能用于肯定句中,其他如“善罷甘休”“同日而語”“無時無刻”“一概而論”“等量齊觀”等。359、不合習(xí)慣,違背常規(guī)有些成語常用于否定句或疑問句中,而很少10、形近易誤,義近易混(1)形近有的成語與其他成語由于讀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語素,在使用時極易混淆。3610、形近易誤,義近易混(1)形近36例如:①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練使用了巴喬,他在世界杯果然不孚眾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隊。②計算機是一種工具,盡管是高科技工具,擁有它,并意味著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37例如:②計算機是一種工具,盡管是高科技工具,擁有它,并意味著“不孚眾望”的意思是不能使眾人信服,而①句卻把它與讀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語“不負眾望”混淆了;“事倍功半”形容花費的勞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而②句卻把它與其語素完全相同,而語素位置不同且語義完全相反的成語“事半功倍”混淆了。38“不孚眾望”的意思是不能使眾人信服,而①句卻把它與讀音相近,類似的還有“無微不至”與“無所不至”、“山高水長”與“山高水低”、“目不見睫”與“目不交睫”、“目光如豆”與“目光如炬”、“聳人聽聞”與“駭人聽聞”、“不以為然”與“不以為意”等。39類似的還有“無微不至”與“無所不至”、“山高水長”與“山高水(2)義近①義相近而用法有別某些成語盡管意義相近,但由于語境不同,又造成了它們的用法有細微差別。例如,“目不暇接”和“應(yīng)接不暇”。前者指東西太多,眼睛看不過來;后者指來人或事情太多,接待應(yīng)付不過來。意義相近,但細細推敲,會發(fā)現(xiàn)前者偏向主動,后者偏向被動,因此,“汽車向神農(nóng)架山區(qū)奔馳,只見奇峰異嶺撲面而來,令人————”一句只能選擇“應(yīng)接不暇”。類似的還有“獨樹一幟”與“匠心獨運”、“不落窠臼”與“別出心裁”等。40(2)義近40②義相近而適用范圍有別例如:“狼狽為奸”和“朋比為奸”,二者都指壞人勾結(jié)起來干壞事,但前者適用范圍一些,指幾個人,而后者多指一大批人。因此“這一伙人狼狽為奸,干盡了壞事”一句中“狼狽為奸”換成“朋比為奸”更恰當(dāng)。

41②義相近而適用范圍有別41“萬人空巷”:人都聚集在一起,至使街巷都空了。形容哄動一時的盛況。42“萬人空巷”:人都聚集在一起,至使街巷都空了。形容哄動一時的“三人成虎”:城市本無虎,傳言有虎的人多了,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重復(fù),即能蠱惑人心。43“三人成虎”:城市本無虎,傳言有虎的人多了,就信以為真。比喻“不足為訓(xùn)”:訓(xùn),準(zhǔn)則。不能當(dāng)做典范或法則。44“不足為訓(xùn)”:訓(xùn),準(zhǔn)則。不能當(dāng)做典范或法則。44“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45“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45“久假不歸”:假,借。長久借用不歸還。46“久假不歸”:假,借。長久借用不歸還。46“求全責(zé)備”:責(zé),要求。備,完備。謂對人對事苛求其完美無缺。47“求全責(zé)備”:責(zé),要求。備,完備。謂對人對事苛求其完美無缺?!安豢摗保褐^不可改變的言論。48“不刊之論”:謂不可改變的言論。48不經(jīng)之談:不經(jīng),不正常。指荒唐的、沒有根據(jù)的話。49不經(jīng)之談:不經(jīng),不正常。指荒唐的、沒有根據(jù)的話。49“間不容發(fā)”:謂兩者之中容不下一根頭發(fā)。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亦謂天衣無縫,沒有破綻。50“間不容發(fā)”:謂兩者之中容不下一根頭發(fā)。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粗茶淡飯”:形容簡單的飲食。51“粗茶淡飯”:形容簡單的飲食。51“身無長物”:長物,多余的東西。形容人除自身外,東西極少。52“身無長物”:長物,多余的東西。形容人除自身外,東西極少。5“慘淡經(jīng)營”:慘淡,極思極慮狀。經(jīng)營,規(guī)劃安排。形容苦心規(guī)劃或苦心經(jīng)營。53“慘淡經(jīng)營”:慘淡,極思極慮狀。經(jīng)營,規(guī)劃安排。形容苦心規(guī)劃“罪不容誅”:誅,處死。意謂判處死罪還抵償不了罪惡。54“罪不容誅”:誅,處死。意謂判處死罪還抵償不了罪惡。54“意興闌珊”:闌珊,衰落。將殘、將盡之意。謂意趣、興致低落將盡。55“意興闌珊”:闌珊,衰落。將殘、將盡之意。謂意趣、興致低落將“吊民罰罪”:吊,安慰。撫慰人民,討伐有罪的統(tǒng)治者。56“吊民罰罪”:吊,安慰。撫慰人民,討伐有罪的統(tǒng)治者。56“不名一文”:名,占有。一個錢也沒有。極極貧窮。也作:不名一錢。57“不名一文”:名,占有。一個錢也沒有。極極貧窮。也作:不名一不可理喻:喻,使明白。不能夠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態(tài)度蠻橫,不講道理。58不可理喻:喻,使明白。不能夠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態(tài)度蠻橫,不謝謝!供婁浪頹藍辣襖駒靴鋸瀾互慌仲寫繹衰斡染圾明將呆則孰盆瘸砒腥悉漠塹脊髓灰質(zhì)炎(講課2019)脊髓灰質(zhì)炎(講課2019)謝謝!供婁浪頹藍辣襖駒靴鋸瀾互慌仲寫繹衰斡染圾明將呆則孰盆瘸成語誤用類型60成語誤用類型11、望文生義,主觀臆斷2、對象誤聯(lián),張冠李戴3、褒貶顛倒,感情失當(dāng)4、輕重失度,頭重腳輕5、功能混亂,搭配不當(dāng)611、望文生義,主觀臆斷26、敬謙錯位,主客混淆7、修飾失當(dāng),語意不通8、不合邏輯,事理不通9、不合習(xí)慣,違背常規(guī)10、形近易誤,義近易混626、敬謙錯位,主客混淆31、望文生義,主觀臆斷例如:①我本來就對那里的情況不熟悉,你卻硬要派我去,這不是差強人意嗎?②李小剛寫的作文文不加點,字跡潦草,讀他的文章,真叫人頭痛。631、望文生義,主觀臆斷例如:4“差強人意”中“差”是“稍微”的意思,整個成語是說“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而①句中卻把它理解為“強人所難”的意思,使用錯誤?!拔牟患狱c”中關(guān)鍵語素“點”不是“標(biāo)點”的意思,而是“刪改”的意思,整個成語指“文章不用涂改就寫成”,而②句卻把它理解為“文章不加標(biāo)點符號”而用錯。64“差強人意”中“差”是“稍微”的意思,整個成語是說“大體上還類似“差強人意”、“文不加點”這一類易用錯的成語還有“萬人空巷”、“三人成虎”、“不足為訓(xùn)”、“不以為然”、“久假不歸”、“求全責(zé)備”、“不刊之論”、“不經(jīng)之談”、“間不容發(fā)”、“粗茶淡飯”、“身無長物”、“慘淡經(jīng)營”、“罪不容誅”、“意興闌珊”、“吊民罰罪”、“不名一文”、“不可理喻”、“噤若寒蟬”、“五風(fēng)十雨”、“大方之家”、“語不及義”、“細大不捐”等,望認真查核落實。65類似“差強人意”、“文不加點”這一類易用錯的成語還有“萬人空2、對象誤聯(lián),張冠李戴①古人中不乏刻苦學(xué)習(xí)的楷模,懸梁刺股者、秉燭達旦者、聞雞起舞者,在歷史上汗牛充棟。②蒼山如屏,洱海如鏡,真是巧奪天工。662、對象誤聯(lián),張冠李戴①古人中不乏刻苦學(xué)習(xí)的楷模,懸梁刺股者①句中“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多,而不能用來修飾“刻苦學(xué)習(xí)的楷?!?,故使用錯誤。②句中“巧奪天工”指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形容技藝極其精巧。該成語聯(lián)系對象是人工的,而“蒼山”“洱海”卻是天然的,用“巧奪天工”就是對象誤用。67①句中“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多,而不能用來修飾“刻苦學(xué)習(xí)的楷模類似“汗牛充棟”、“巧奪天工”這一類易用錯的成語還有“豆蔻年華”“破鏡重圓”“比翼雙飛”“美輪美奐”“炙手可熱”“一勞永逸”“起死回生”“妙手回春”“落落大方”“鱗次櫛比”“登堂入室”“濟濟一堂”“奔走相告”“不瘟不火”“藕斷絲連”“萍水相逢”“雨后春筍”等。68類似“汗牛充棟”、“巧奪天工”這一類易用錯的成語還有“豆蔻年3、褒貶顛倒,感情失當(dāng)例如:①齊白石畫展在美術(shù)館開幕了,國畫研究院的畫家競相觀摩,藝術(shù)愛好者趨之若鶩。②湖北省黃金寺村為迎接上級扶貧檢查,把幾個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規(guī)模效益騙取扶貧資金,其手段之惡劣,令人嘆為觀止。693、褒貶顛倒,感情失當(dāng)例如:10“趨之若鶩”比喻很多人爭著前往,多含貶義,①句把它用在“藝術(shù)愛好者”身上,就犯了“貶詞褒用”的錯誤。“嘆為觀止”形容所看到事物美好到了極點,是褒義詞,②句把其用在弄虛作假、蒙騙上級者身上就犯了“褒詞貶用”的錯誤。70“趨之若鶩”比喻很多人爭著前往,多含貶義,①句把它用在“藝術(shù)類似“趨之若鶩”、“嘆為觀止”這類在感情色彩上定位容易失誤的成語有“守株待兔”“無所不為”“洗心革面”“無所不至”“傾巢出動”“彈冠相慶”“過江之鯽”“黨同伐異”“連篇累牘”“好為人師”“師心自用”“附庸風(fēng)雅”“處心積慮”“挖空心思”(貶義)和“震撼人心”“目無全?!薄靶攀牡┑薄案呱骄靶小薄拔⒀源罅x”“運斤成風(fēng)”“危言危行”“不負眾望”“蔚然成風(fēng)”(褒義)等。71類似“趨之若鶩”、“嘆為觀止”這類在感情色彩上定位容易失誤的但有兩種情況應(yīng)注意一是在特定的語境中,為了達到一定的表意效果,有時可褒義詞貶用,或貶義詞褒用。比如《別了,司徒雷登》一文:“艾奇遜是不拿薪水的好教員,他是如此誨人不倦地毫無隱諱地說出了全篇真理?!贝颂幉荒芸醋魇钦`用。二是有些詞可褒可貶,如“標(biāo)新立異”“登峰造極”“按部就班”“左右逢源”“如虎添翼”……對這些詞要結(jié)合語境具體分辨。72但有兩種情況應(yīng)注意一是在特定的語境中,為了達到一定的表意效果①李老師當(dāng)班主任20年,勤勤懇懇,日理萬機,積勞成疾仍堅持工作。①句中“日理萬機”的意思是一天之中要處理上萬件事務(wù),常指君王或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每天忙于處理繁多的政務(wù)。這個成語詞義很重,用在“李老師”身上就犯“大詞小用”的毛病。73①李老師當(dāng)班主任20年,勤勤懇懇,日理萬機,積勞成疾仍堅持工②勞動光榮,坐享其成可恥,是我們新社會的特點。②句中“坐享其成”的人其思想行為是可以通過勸導(dǎo)加以改正的,用在該句語義顯得輕,應(yīng)用“不勞而獲”?!安粍诙@”用于剝削階級思想嚴(yán)重的人,語義重,其思想和行為是應(yīng)該批判的,和該句中的“可恥”相照應(yīng)。74②勞動光榮,坐享其成可恥,是我們新社會的特點。②句中“坐享其同類的成語還有“從諫如流”“無可非議”“真知灼見”“有口皆碑”等。75同類的成語還有“從諫如流”“無可非議”“真知灼見”“有口皆碑5、功能混亂,搭配不當(dāng)每個成語由于自身詞義和詞性的不同,因而在句子中的語法功能也不同。如果對成語的語法功能把握不準(zhǔn),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亂的錯誤。765、功能混亂,搭配不當(dāng)每個成語由于自身詞義和詞性的不同,因而例如:①包圍圈越來越小,這群罪大惡極的歹徒已成了甕中捉鱉。②折扇和信封上面,龍飛鳳舞著文藝界幾十名委員風(fēng)采各異的簽名。77例如:②折扇和信封上面,龍飛鳳舞著文藝界幾十名委員風(fēng)采各異的①句中“甕中捉鱉”是一個動詞性成語,在句中應(yīng)充當(dāng)謂語,而該句由于對它的語法功能把握不準(zhǔn),誤把它當(dāng)作名詞性成語,用來充當(dāng)“成了”的賓語,應(yīng)將“甕中捉鱉”改為“甕中之鱉”。②句的錯誤是把“龍飛鳳舞”這一形容詞性的成語誤作為及物動詞使用。78①句中“甕中捉鱉”是一個動詞性成語,在句中應(yīng)充當(dāng)謂語,而該句其他類似易誤用的成語還有:“漠不關(guān)心百姓疾苦”“司空見慣了腐敗現(xiàn)象”“出奇制勝敵人”“逼得窮途末路”“當(dāng)仁不讓的責(zé)任”等。79其他類似易誤用的成語還有:“漠不關(guān)心百姓疾苦”206、敬謙錯位,主客混淆某些從古代沿用下來的成語已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跡,有的用于自稱(謙稱),如“雕蟲小技”“東涂西抹”“貽笑大方”“千慮一得”“敝帚自珍”等;有的則用于稱對方(敬稱),如“鼎力相助”“如坐春風(fēng)”等。如將其混淆,就可能造成誤用。

806、敬謙錯位,主客混淆某些從古代沿用下來的成語已烙下了古代文①王廠長一席話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許多抓好產(chǎn)品質(zhì)量的好建議。②你放心,你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換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81①王廠長一席話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許多抓好產(chǎn)品質(zhì)量的“拋磚引玉”比喻自己先發(fā)表很粗淺的意見,目的是引出別人更好、更成熟意見,是謙辭,①句誤用為敬辭?!岸αο嘀奔创罅ο嘀蔷崔o,②句誤用為謙辭。82“拋磚引玉”比喻自己先發(fā)表很粗淺的意見,目的是引出別人更好、類似的還有“蓬蓽生輝”“耳提面命”“不恥下問”“虛懷若谷”等。83類似的還有“蓬蓽生輝”“耳提面命”“不恥下問”“虛懷若谷”等7、修飾失當(dāng),語意不通(1)前后矛盾例如:一位莘莘學(xué)子?!拜份贰毖浴氨姸唷保懊嬖俪霈F(xiàn)修飾語“一位”,語意上就發(fā)生抵觸了。847、修飾失當(dāng),語意不通(1)前后矛盾例如:25其他如,“一位濃妝淡抹,穿著入時的女子”“大家見仁見智,達成共識”“兩種工藝各有千秋、半斤八兩”等。85其他如,“一位濃妝淡抹,穿著入時的女子”“大家見仁見智,達成(2)前后重復(fù)成語一般都比較精練,使用得當(dāng),可以收到言簡意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語和句子語意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語隱含義與句子語意的重復(fù)。86(2)前后重復(fù)27例如:①時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來詞時,追求時髦,嘩眾取寵,令人費解。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稱,只能讓人貽笑大方。②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戰(zhàn)爭使我國人民生靈涂炭。87例如:②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戰(zhàn)爭使我國人民生靈涂炭。28①句中“貽笑大方”是被內(nèi)行人笑話之意,已含有“讓人”之意,與前面的“讓人”重復(fù)。②句中“生靈涂炭”的“生靈”是“百姓”之間,與前面的“人民”重復(fù)。88①句中“貽笑大方”是被內(nèi)行人笑話之意,已含有“讓人”之意,與類似的還有“忍俊不禁地笑了”“難言之隱的苦衷”“一場南柯一夢”“顯得相形見絀”“好像如芒在背”“渾身被打得遍體鱗傷”“目前的當(dāng)務(wù)之急”(或:“當(dāng)務(wù)之急的問題”)“接踵而至地闖進來”“津津樂道地說”“海內(nèi)外聞名遐邇”“責(zé)無旁貸的責(zé)任”等。89類似的還有“忍俊不禁地笑了”“難言之隱的苦衷”“一場南柯一夢8、不合邏輯,事理不通不合邏輯是指所使用的成語與整個句子的意思不符甚至矛盾。908、不合邏輯,事理不通31例如:①領(lǐng)導(dǎo)者應(yīng)當(dāng)在問題出現(xiàn)之時就未雨綢繆,而不應(yīng)在問題出現(xiàn)之后驚慌失措。②王大媽愛干凈是這一帶出了名的,家中的各種物件總是擺設(shè)得有條不紊。

91例如:②王大媽愛干凈是這一帶出了名的,家中的各種物件總是擺設(shè)①句中“未雨綢繆”比喻事先做好準(zhǔn)備工作,“事先”顯然與“出現(xiàn)之時”矛盾。②句中“有條不紊”的意思是做事或?qū)懳恼聴l理清晰,一點不亂,側(cè)重于“條理性”,而②句中陳述的話題卻是“王大媽愛干凈”,“條理性”與“愛干凈”兩者之間缺乏語意邏輯上的聯(lián)系。92①句中“未雨綢繆”比喻事先做好準(zhǔn)備工作,“事先”顯然與“出現(xiàn)類似的還有“受賄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幾何時將大展宏圖”“問題未發(fā)現(xiàn)前就應(yīng)防微杜漸”“長此以往就出現(xiàn)了成績下滑”等。93類似的還有“受賄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幾何時將大展宏圖”“問題9、不合習(xí)慣,違背常規(guī)有些成語常用于否定句或疑問句中,而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例如2019年所考的“望其項背”就不能用于肯定句中,其他如“善罷甘休”“同日而語”“無時無刻”“一概而論”“等量齊觀”等。949、不合習(xí)慣,違背常規(guī)有些成語常用于否定句或疑問句中,而很少10、形近易誤,義近易混(1)形近有的成語與其他成語由于讀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語素,在使用時極易混淆。9510、形近易誤,義近易混(1)形近36例如:①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練使用了巴喬,他在世界杯果然不孚眾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隊。②計算機是一種工具,盡管是高科技工具,擁有它,并意味著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96例如:②計算機是一種工具,盡管是高科技工具,擁有它,并意味著“不孚眾望”的意思是不能使眾人信服,而①句卻把它與讀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語“不負眾望”混淆了;“事倍功半”形容花費的勞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而②句卻把它與其語素完全相同,而語素位置不同且語義完全相反的成語“事半功倍”混淆了。97“不孚眾望”的意思是不能使眾人信服,而①句卻把它與讀音相近,類似的還有“無微不至”與“無所不至”、“山高水長”與“山高水低”、“目不見睫”與“目不交睫”、“目光如豆”與“目光如炬”、“聳人聽聞”與“駭人聽聞”、“不以為然”與“不以為意”等。98類似的還有“無微不至”與“無所不至”、“山高水長”與“山高水(2)義近①義相近而用法有別某些成語盡管意義相近,但由于語境不同,又造成了它們的用法有細微差別。例如,“目不暇接”和“應(yīng)接不暇”。前者指東西太多,眼睛看不過來;后者指來人或事情太多,接待應(yīng)付不過來。意義相近,但細細推敲,會發(fā)現(xiàn)前者偏向主動,后者偏向被動,因此,“汽車向神農(nóng)架山區(qū)奔馳,只見奇峰異嶺撲面而來,令人————”一句只能選擇“應(yīng)接不暇”。類似的還有“獨樹一幟”與“匠心獨運”、“不落窠臼”與“別出心裁”等。9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