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_第1頁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_第2頁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_第3頁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_第4頁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在教學領域,如何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能力是廣大教師議論的中心,研究的課題。這里所說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自學能力,可以說是學生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因為一個人博學廣聞,知識豐富,大量的是靠自學得來的,這是不可非議的。談到培養(yǎng)自學能力,不僅國內(nèi)引起注意,在世界中許多國家也很重視,已成為帶有方向性的問題。因此,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應當是具有很高的自學能力的人。所謂自學能力,就是指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如果學生自學能力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果就會顯著加強,遠非注入式教學所能相比。古人說得好:“善學者教師安逸而功倍,不善學者教師辛苦而功半”,一個學生有了自學能力,他就可以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將來長大參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繼續(xù)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去自由探索,去發(fā)明創(chuàng)造。所以,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是有重要意義的。當前數(shù)學教學中,普遍存在老師講、學生聽,老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老師講多少、學生聽多少,老師啟發(fā)什么、學生思考什么,老師啟發(fā)到哪兒、學生跟著想到哪兒,把學生看成知識容器。下課了,學生連書都沒打開。書是學生學習的依據(jù),老師講的其實都是書上內(nèi)容。老師把知識嚼爛了再喂給學生,光讓學生等吃“現(xiàn)成飯”,不讓學生自己去看書,自己去開動腦筋獲取知識,造成學生知識學得死,題目稍有變化就束手無策;具有嚴重的依賴性,離開老師,自己寸步難行。例如北京市小學升初中出過這樣一道題:一個長方體長和寬都是5分米,高3分米,這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多少?雖然學生把長方體的特征6個面8個頂12條棱背得滾瓜爛熟,但是由于平時沒練習過、試卷沒遇見過,所以錯率竟達69%,視為冷題。其實列式很容易:5×8+3×4=52(分米)。學生把老師講過的東西一旦忘記,自己不會翻書,重新把例題弄懂,理解能力低,表達能力差,學習很吃力。到了中學長時間不適應,其根本原因,就是不會課前預習、帶著問題聽講,課后自覺重溫例題,然后,完成作業(yè),這一些自學方法。因此成績提高很慢。總之,我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應千方百計地把學生的各種感官全部調(diào)動起來,引導他們主動地參加到各種學習活動中去,自己去看書、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自學方法,探索知識的規(guī)律。二、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一些做法(一)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要從低年級做起自學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在教學實踐中反復訓練、逐步培養(yǎng)起來的,又在學習實踐中反復運用不斷提高的。一年級數(shù)學教材插圖很多彩色套版,就是吸引小學生看的,許多知識是用圖來說明。要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即他們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所以要先啟發(fā)學生看圖的興趣,教給學生怎樣看圖,引導怎樣思維,怎樣分析圖意,從而進行思想教育,最后,聯(lián)系數(shù)學做到四個字?!翱?、想、議、說”,看就是引導觀察,想就是啟發(fā)思考,議就是互相議論,說就是指導口述。教師及時總結,重點講解:例如我教1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時,在備課時,予先挑選了幾幅適合兒童觀察、思考、分析的名畫:講課時,我把名畫展示在學生面前,由于這些畫色彩鮮艷,人物形象生動,很受學生歡迎,如畫家蔣兆和畫的“給爺爺讀報”這幅畫,人物簡單明確、思想性好,適合兒童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現(xiàn)實,當我把畫一掛在黑板上時,馬上就引起了小學生的注意,并聚精會神地看,這時,我稍等了一下便問:“這幅畫上有幾個人?”答:兩個人。問:這兩個人是男的還是女的?是老的還是小的?你能看出來嗎?答:一個是老爺爺,一個是小姐姐。問:你怎么能看出是老爺爺呢?答:因為胡子和頭發(fā)都白了,臉上有很深的皺紋,還拿著個煙袋呢!問:你怎么看出是小姐姐呢?答:她梳著小辮,頭上戴著紅色的小花呢!問:他們在做什么呢?答:老爺爺在高興地聽著小姐姐讀報呢!問:你怎么看出來的呢?答:看老爺爺那個樣子是在一邊聽,一邊想,眼睛沒有看著報紙。問:小姐姐讀報時,從臉上的表情能看出什么呢?答:能看出小姐姐很高興。老爺爺也很高興。老師總結:同學們看得很仔細,很認真??蟿幽X筋去想,是一個老爺爺在高興地聽著小孫女讀報。充分表現(xiàn)出新社會的幸福!我們到學校念書也要向小姐姐學習!學好文化知識。然后進入認數(shù)“2”。2的寫法、2的組成。又如我講5的認識與組成,我在黑板上掛出畫家劉曉莉的畫“誰又替我把雪掃”。我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雪天里一個軍屬門前,一位老大爺出來掃雪,但門前已掃得干干凈凈,幾個少先隊員躲起來。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去觀察,開動腦筋去想:(1)從畫面上看出是什么季節(jié)?是什么天氣?(2)畫中一共有幾個人,試著數(shù)一數(shù)。(3)他們在做什么?學生觀察后,我讓他們說說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怎么數(shù)的。問:這幅畫你能看出是什么季節(jié)?是什么天氣?答:是冬季,剛剛下過大雪以后。問:你怎么看出是冬天又是下過雪以后呢?答:老爺爺穿著大皮襖,手里拿著掃帚正要掃雪,樹枝上,屋檐上都掛滿了雪,還有小同學們躲在門后邊的雪地上。問:畫上有幾個人你先數(shù)一數(shù),幾個男的?幾個女的?答:畫上一共5個人。3個男的,2個女的。問:你怎么看出來的?答:老爺爺是男的,另外還有兩個小男孩,從穿的衣服和戴的帽子可以看出來。問:仔細想想,小朋友為什么要藏起來呢?答:他們做好事不讓老爺爺知道,所以掃完雪就藏起來了。問:他們?yōu)槭裁磶椭蠣敔敀哐?,還不讓老爺爺知道呢?答:他們做好事不讓老爺爺知道,是因為雷鋒叔叔做好事不留姓名,他們向雷鋒叔叔學習呢!而且老爺爺又是光榮的軍屬。問:你怎么知道是軍屬呢?答:老爺爺家門上,掛著“光榮軍屬”匾呢!問:我們看了這幅畫以后,應該怎樣向這四個小朋友學習呢?答:要向他們學習不怕寒冷,不怕累,為光榮軍屬做好事的高尚品質。老師小結:這幅畫上一共是5個人,一位是老爺爺正打算掃雪,可是4個小同學早已掃得干干凈凈藏在門后邊,不讓老爺爺知道。他們這種做好事不讓別人知道的好行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緊密聯(lián)系5的寫法,5的組成,1和4組成5,4和1組成5,2和3組成5,3和2組成5。這樣學生對看圖有了濃厚的興趣,然后,教會學生怎樣看數(shù)學書上的圖??磾?shù)學書上的圖,跟看小人書上的圖不一樣,看小人書上的圖,主要是看故事,看數(shù)學書上的圖,是看數(shù)量和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磮D上畫的什么,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邊看、邊想、邊說??床幻靼椎目梢詥柪蠋?。這就是培養(yǎng)一年級學生自學能力的最初的做法。這樣做,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經(jīng)過一個時期的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逐步提高了。有一次我讓學生看一幅輪船圖,《北京市編寫一冊數(shù)學教材》圖上畫著一個碼頭附近有四只輪船,三只小的,一只大的。教材要求是讓學生看圖列出減法算式,4-3=1。有的學生則列出4-1=3,3+1=4??墒窃谧詫W議論時,有一個小同學說:“原來碼頭附近有四只輪船,開走了三只,就應當列成減法算式4-3=1”。我問:“你怎么知道那三只輪船是開走的,而不是開來的呢?”他說從輪船冒煙的方向看出來的。還有的同學說:“從船頭也可以看出是開走的?!蔽易屑氁豢?,覺得他說的確實有理,就當眾表揚了他,他不僅觀察得認真仔細,而且開動腦筋想問題,號召大家要向他學習。學生們的智力總是有差異的,我經(jīng)常注意發(fā)現(xiàn)并捕捉在個別學生身上閃現(xiàn)出來的智慧火花,在班上著力加以表揚。這樣做,就使得一個人的智慧變成兩個人、三個人……的智慧,一個人的經(jīng)驗變成兩個人、三個人、更多人的經(jīng)驗,不斷擴大影響面,讓全班同學的智力不斷得到發(fā)展,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在“0”的認識這部分教材中,有兩幅化肥圖,《原北京市編教材》一幅上畫了三袋鼓崩崩的化肥,還有一幅上畫了三個癟袋子。這兩幅圖的意思是讓學生知道原來有三袋化肥,用去了三袋化肥,那就什么都沒有了,用“0”來表示。沒想到在自學之后,竟有一個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三個空袋子里真的一點化肥也沒有了嗎?口袋的角上沒有剩下一點嗎?”因我在勞動鍛煉時,在玉米地里布過化肥,頓時感到這個學生確確實實動腦筋認真思考問題了。而且想得很深。我高興地表揚他,看書認真思考,大膽提出問題的精神,并讓大家給他鼓掌,學習他仔細看書,認真動腦、大膽提問的精神。由于我堅持鼓勵那些認真看書、肯于思考、勇于提問的學生。學生就越發(fā)地愛看書,愛思考愛提問了。學生越學越主動,課堂氣氛越來越活躍。每次讓他們自學,他們都興趣很高,立即緊張地學習起來。等到互相議論時,這里有問題招手叫你,那兒爭起來了讓你評誰對誰錯,連不愛講話的學生都開口議論起來。由于我注意充分使用教材、讓學生看書。所以省去了不少制做教具的時間。我把省下來的時間用在考慮如何抓住教材的重點,如何提出帶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如何引導小學生更好地進行自學,如何加強課上練習等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能力方面去了。(二)培養(yǎng)自學能力要貫徹整個教學過程中1.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每次講新課的前一天,我都讓學生在數(shù)學自習課上進行預習。預習時不準互相議論。有時我邊在行間巡視邊鼓勵他們:“看誰不用老師講,能在預習時就把知識學會。”所以學生在預習時,都是埋頭看書、積極思考。要求他們凡是能自己學會的自己要學會,重點地方要畫上橫線,自己看不懂的要標出“問號”,準備上課時提出來和同學、老師研究、議論。每逢遇到較容易的知識,通過預習把它掌握了,學生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就異常興奮。有時下了課就找我興高采烈地說:“老師,這部分知識我已經(jīng)預習會了!”我有時一方面鼓勵他,一方面給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你能課上給大家講一講嗎?如果你能給大家講清楚了,就算你預習會了?!边@時,他就帶著這樣的任務去進一步預習。例如我教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時,預習后一個學生說:“同分說對了,于是我問:“為什么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呢?你還講得上來嗎?還有加減后要注意什么你知道嗎?”他沉默了,于是我告訴他:“你再看看書好好想想這兩個問題,明天講課時我一定請你給大家講?!钡诙煺n上我真的提出這個問題,請他回答。他說:“分母表示把單位“1”分成幾份的數(shù),分子表示取出的份數(shù),所以分母不能動,一動就說明不了例約分?!彼饘α恕N耶敱姳頁P了他預習認真,有一定自學能力,不依靠老師自己也能獨立思考學會知識。自己學會的知識是不容易忘記的。凡是他們在預習時已經(jīng)把知識弄懂了,在課上議論時就積極發(fā)言。凡是在預習時沒弄懂的地方,在課上就非常專心地聽別人講解。我體會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是很容易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2.指導學生做好自學議論每次上新課時,我都用小黑板或幻燈片出示議論提綱,低年級認字有限我就口述提綱學生看書自學時不斷地小聲提示。一般提出兩三個問題就夠了,要有目的有重點地提出,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幫助學生自學,議論時掌握重點、難點。例如統(tǒng)編教材第二冊加減兩步應用題例2:一本《我們愛科學》,有98頁,冬冬第一天看了35頁,第二天看了38頁,三天看完,第三天看多少頁?下邊有線段圖和文字分析解題,兩種解答方法列式,我提示了三點:(1)結合條件看線段圖是怎么回事?(2)例題是用了幾種方法解答的?(3)每種方法是怎么想的?學生自學后拿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自學議論,議論時緊緊圍繞提綱,可以和鄰座同學自由結合成小組進行議論研究。鼓勵大家暢所欲言,大膽提出問題,自由發(fā)表意見。一般是由功課差的提出問題,由功課好的給耐心講解,水平差不多的則互相研究爭論。也有時紛紛邀請老師去參加他們的爭論。議論開始時往往分歧很大,議論一段時間之后,意見就會漸漸趨于一致。不愿參加議論的也可以自己繼續(xù)看書自學。通過自學議論,對比較容易的知識,就可以弄懂學會,只需老師再引導學生把它條理一下、鞏固一下就可以了。這樣獲得的知識印象深刻、記憶牽固。對比較難的知識通過議論,老師就可以了解到其癥結所在,使后面的講解具有更強的針對性。3.講課當中仍要發(fā)揮自學作用通過自學議論,學生感到困難的知識就需要老師幫助解決。老師備課時,一般地說,對學習上的這種難點估計是正確的,也有時估計得不夠準,遇到這種情況,就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修改教案。學生通過預習、自學議論,仍然有弄不懂的地方,這時在他們的頭腦中,就會產(chǎn)生一種請老師幫助盡快把它弄懂的心愿。老師講解這部分知識時,在他們的大腦皮層上就會出現(xiàn)一個“定向興奮中心,”他們就會聚精會神聽講,開動腦筋思考,這時教師和學生的活動就有了共同的基礎和統(tǒng)一的目標。所謂老師講解,并非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方法,仍要發(fā)揮學生的自學作用。例如我教長、正方形的周長時,通過學生預習、自學、議論,我了解到一部分學生已經(jīng)弄懂,但也還有部分學生是半懂不懂。研究時我問:“什么叫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誰能按意思說一說什么叫周長?答后我又要求誰能按書上的說一說?說不好可以照書說,很多同學舉手回答問題。最后我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來表達。周長這一概念弄明白,我讓學生讀一讀例題。例題是:一個長方形長8厘米,寬5厘米,這個長方形的四條邊一共長多少厘米?”我問:“誰能用加法列式計算?后進學生很快列出:8+5+8+5=26(厘米)。8+8+5+5=26(厘米)。中等生列出8×2+5×2=26(厘米)。我表揚同學解答應用題靈活。我又問:“以上都是三步列式,誰能用兩步把它解答出來,并說出列式的根據(jù)?”因為學生已經(jīng)自學議論過課本,所以很快列出(8+5)×2=26(厘米)。但一時說不上根據(jù)來。我把板書:8×2+5×2和(8+5)×2用“=”連起來,啟發(fā)誘導,結果一個學生說:“根據(jù)是乘法分配律,把乘法分配律反過來使用,我追問:“你怎么想起來的?”她說是小組議論時就提出來了。我繼續(xù)問:“8+5”求得什么?為什么乘以2?學生都能回答。我說:“我們把這道題求出了,能否找個求所有長方形周長的規(guī)律呢?”課堂一陣活躍,學生總結出(長+寬)×2=長方形周長。長方形周長結論后,我又引導求正方形周長,很快就得出邊長×4=正方形周長,我問:“求正方形周長為什么要邊長×4呢?”一個中等生說:“因為正方形的四條邊一樣長,所以就得用邊長×4。”請看上面講課過程,老師只是提出問題啟發(fā)誘導,主要還是通過學生自學來解決問題的。是學生講解為主,這樣不但讓學生學會了知識,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也就是自學能力。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是這樣在解決重點、難點,知識關鍵的過程中不斷得到鍛煉和提高的。4.對教材中的難點部分要引導學生進行精讀教材當中有的概念、法則不容易掌握,有的復雜應用題不容易理解。學生通過學習、自學議論,仍然無力自行解決的,這就是教材中的難點,我有時引導學生進行精讀,在精讀中把難點分散,逐個解決,以求得深刻理解。例如我教“分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計算法則時,學生掌握具體的計算方法并不困難,但通過插圖理解法則的算理比較困難。于是,我就把這部分教材分成四段,讓學生一段一段地精讀,一段一段地幫助他們理解。樣解釋?第四段,我讓學生著重研究推導法則的全過程。就這樣,我分層次地引導學生精讀一段,引導幫助一段,看明白一段。把這部分教材精讀完了,再和老師研究,困難就減輕了。有時為了讓學生進一步對所學知識加深理解,鞏固所學成果,就再次讓他們精讀和議論。5.在復習課上學生自己看書溫習不管是單元復習,還是期中復習、期末復習,我都讓學生自己看書溫習??磿鴾亓暫驼n前預習、課上自學不完全相同,通常的做法是:一節(jié)復習課用15分鐘讓學生自己看書溫習,用10分鐘相互研究,用15分鐘師生共同總結。在學生看書溫習之前,我要提出一系列問題供學生思考,引導他們通過溫習,把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之系統(tǒng)化條理化。例如復習正、反比例時,我就提出: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正、反比例?比的基本性質是什么?利用它可以解決什么問題?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利用它可以解決什么問題?正、反比例各有什么性質?解正、反比例應用題列式時有什么突出不同?等一系列的問題。學生通過看書溫習、思考,就把這部分知識系統(tǒng)地整理清楚了。在溫習中有什么疑難一定記下來,在互相研究時提出來,好相互研究。解決不了的問題,在最后和老師一起討論。這樣的溫習比老師主觀設計的教案效果好,更有針對性。(三)結合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教自學方法數(shù)學課本中有插圖,有文字。插圖的形式多種多樣,文字的內(nèi)容各不相同。有概念,有法則,有應用題的分析講解,有圖形和表格的說明……。為了使學生能夠看書自學,必須給以具體指導。1.講概念教材,應是按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的順序來安排對這樣的教材,我告訴學生應當把上面的具體材料一步步弄懂,再看看結論是怎樣總結概括出來的,可不能上來先背結論,上面的具體材料是講道理根據(jù)的,結論是從上面的具體材料中總結概括出來的,不仔細閱讀上面的具體材料,就弄不懂結論的來龍去脈。先背會結論,不懂道理,是不會把知識真正學到手的。是非常有害的。例如我教分數(shù)意義,要求學生按次序看三幅圖,每一幅圖要看下邊小字講解說明,第一幅說明幾分之一,第二幅講解幾分之幾,第三幅接觸并理解單位“1”,看后就明白什么叫做分數(shù)了。分數(shù)看懂了,再去看什么叫分母、分子、分數(shù)單位。這樣教材圖文并茂就大大有利于老師講課了。2.對講法則的教材,要注意看豎式旁邊的注釋我告訴學生遇到這樣的教材,不能光看豎式,特別要認真看小注。例如北京市編教材第六冊數(shù)學課本中,有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末尾都有0的除法簡便算法。教材中講,要先從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中劃去相同個數(shù)的0,再計算就簡便了。但是有余數(shù)時,還要把劃去的0再添上,豎式旁邊就有這樣的小注?!白⒁猓河鄶?shù)末尾要添0”,由于平時的培養(yǎng),學生預習時都很認真地看了這行小注,但有的學生,不明白為什么這樣做,就趕快畫上了“?”。在自學議論時,果然在這個地方發(fā)生了一場激烈的爭論。這道題的豎式是:有的說:“末尾的0已經(jīng)劃去,沒有理由再添上了,可能是書印錯了。”有的說:“書上讓添0就添吆,”什么道理說不清。有一個“小淘氣”突然發(fā)言了?!比绻?1200元,分給2300名職工做獎金用每人35元,余下的是7元呢?還是700元呢?假如會計說就余7元,保準是他貪污了693元?!边@時我啟發(fā)其它同學思考這個問題怎么理解有道理又有根有據(jù)。一個掌握知識扎實的同學說:“我同意得添0,因為我驗算了,加7不得被除數(shù)81200,必須加700才得被除數(shù)81200……”。在大家渴望知道這一知識時,我講了一下道理。根據(jù)除法性質,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劃去相同個數(shù)的0商不變,計算簡便,但與余數(shù)毫無關系,“7”在百位上它表示7個百,所以還必須添0,得數(shù)應是35……700才對。經(jīng)過這場爭論,學生不但把余數(shù)末尾添0的道理弄懂了,還獲得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并且進一步體會到了豎式旁邊的小注的重要性。3.講應用題的教材,引導學生注意看題目下面的分析講應用題時,例題的下面有分析講解,這是編者為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理解問題而設的。開始時學生不注意看這部分內(nèi)容,而是看完了題目之后,就急急忙忙去看列式。這樣做,學生雖然能學會一些應用題的解答方法,但是,他們分析推理等能力卻沒有得到良好訓練,因此,獨立分析應用題的能力提不高。我教五年級時,班上來了個留級生,他自學能力很差,語文成績尚可以及格,數(shù)學是習慣于老師講給他聽,我決心幫助他補上這一課。在學工程問題時,講完后我就把他留下,讓他踏下心來認真看例題和下面的分析,看一段給我講一段,他講不清的地方,我給以啟發(fā)引導??吹阶詈笠坏览}時,我就讓他獨立去看,把整個例題看完再講給我聽。結果他理解得很好。為檢驗他是否真懂,我還問了他兩個問題?!斑@種題和什么類型題的題目相似?有什么區(qū)別?”結果他都說上來了。最后,他深有感觸地說:“過去我沒認真看過數(shù)學書上的這些內(nèi)容,留了作業(yè)我就瞎做,所以有好多地方都沒有真正弄懂,這次我算是真明白了?!蔽覇枺骸斑@次是老師給你講明白的嗎?”“不是?!薄笆钦l給你講明白的呢?”“是課本。”“對,希望你以后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多向課本求教。它就在你的身邊,是你的良師益友?!睆拇艘院?,他很快養(yǎng)成了看書自學的習慣。(四)堅持培養(yǎng)自學能力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1.調(diào)動了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我規(guī)定課前預習,一般是在校內(nèi)利用自習課的時間提前一天進行,自習課不充裕時,一般也利用星期天布置預習內(nèi)容,就是說,今天預習明天所學內(nèi)容。但是有的學生提前一單元進行了預習,少數(shù)優(yōu)等生早早地把全冊教材都閱讀了,不少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與研究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我認為“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孩子們生病請假了,通常數(shù)學課得安排補課,不然接不上碴,我的學生卻常常在病榻上翻書自學、補課。病痊愈老師提出安排時間給他補課,他們的回答總是:“我自己補了,謝謝老師……。”比如我教學正、反比例應用課時,課上需要教具演示齒輪的齒數(shù)和轉數(shù)是成反比例的,由于那天管學校教具的老師因事請假,教具拿不出來,我非常著急,正考慮改上別的內(nèi)容,忽然發(fā)現(xiàn)一個學生手里拿著自行車舊鏈條和輪盤、飛輪,在課桌上一邊看書一邊擺弄。我喜出望外,一問,才知道,他提前好幾天就把這部分教材預習過了,他找修車工人的父親要來的這些東西,已進行過多次演示了,今天想在課上小組議論時和同學研究討論用,還想在幻燈機前演示給全體同學和老師看的。2.課堂教學出現(xiàn)了生動活潑的局面很早以前,我不敢讓學生課前預習,唯恐學生了解教材內(nèi)容,或者把知識學會了,課上就不專心聽講了。事實并非如此,經(jīng)過課前預習,在課上自學議論時,他們更能提出問題,更能聽取別人的意見,更能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更能熱烈地進行爭論。更能鍛煉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培養(yǎng)他們追求真理、不輕信盲從的好品質。例如我教北京市編數(shù)學教材第六冊商的近似值“進一法”和“去尾法”時,我認為這部分教材離學生生活較遠,不好理解,想從反面來肯定正面的知識。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就沒有讓學生預習和自學議論,上課就讓一個中等學生板演一道應用題:新生生產(chǎn)隊積極交售余糧5900斤,每條麻袋只能裝150斤,裝完這些余糧至少要用多少條麻袋?我想這個學生一定會這樣解答:5900÷150≈39.3≈39(條)??墒撬]這樣回答,而是得了40條。我故意向全班同學設問:“這道題他做得對嗎”同學們立即舉手發(fā)表意見。有的說:“他做錯了。0.3應該舍去,他給入了。”有的說:“他做得對。因為余下的糧食不能扔掉,還得裝進一條麻袋里。”還有的說:“放在簸箕里送去就行了,用不著再占一條麻袋。”連平時不愛發(fā)言的同學也表態(tài)了:“交售余糧要顆粒歸倉。不能丟撒一粒,還是得用40條麻袋?!薄?。大家大膽發(fā)言。爭論不休,氣氛非?;钴S,都覺得不把問題弄個水落石出就不能算完。直到我讓大家打開課本,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才算統(tǒng)一了思想,結束了這場爭論。緊接著又學了“去尾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