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廣東省五華縣司法局冬季公開招考6名編外合同制人員4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卷_第1頁
2022年10月廣東省五華縣司法局冬季公開招考6名編外合同制人員4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卷_第2頁
2022年10月廣東省五華縣司法局冬季公開招考6名編外合同制人員4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卷_第3頁
2022年10月廣東省五華縣司法局冬季公開招考6名編外合同制人員4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卷_第4頁
2022年10月廣東省五華縣司法局冬季公開招考6名編外合同制人員4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米寶寶科技2022年10月廣東省五華縣司法局冬季公開招考6名編外合同制人員4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題目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全文為Word可編輯,若為PDF皆為盜版,請謹慎購買!卷I一.綜合能力拔高-押題卷(共100題)1.時間懷有一種公平的道義,對它所拿去的,它會給我們別的補償。它奪去了我們肢體精神的靈活,卻給予我們安靜和安詳。

對這段話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無所謂浪費時間

B.耽誤的時間可以得到補償

C.不具有靈活肢體精神的人能獲得安寧

D.晚年的寧靜可以使青春活力的消失得到補償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通過對原文分析可知,從“肢體和精神的靈活”到“寧靜和安詳”的變化過程對應的正是我們由青少年到老年的成長過程,也就是說晚年的寧靜和安詳可以彌補消失的年輕活力。對照選項發(fā)現,D項符合題意。

A項與原文不符,排除;B項表述錯誤,不是“時間”得到補償,排除;C項曲解了文意,文中提到的“它奪去了我們肢體精神的靈活,卻給予我們安靜和安詳”,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浪費時間”在文段中并未提及,屬于無中生有。B項曲解文意,不是補償給我們“時間”,而是補償人們在成長中所失去的其他的東西,不符合原文。C項對應“它奪去了我們肢體精神的靈活,卻給予我們安靜和安詳”,靈活肢體精神和安寧是時間拿去和給予的,不是強調兩者之間的關系,不符合原文。D項根據“它奪去了我們肢體精神的靈活,卻給予我們安靜和安詳”可知,我們的肢體靈活的是可以通過安靜和祥和來彌補的?!爸w的靈活”對應青年時期,“安靜和安詳”對應老年時期,故青年時期肢體靈活的消逝可以通過晚年時期的安靜和祥和來彌補,符合原文。

因此,選擇D選項。2.細胞∶(

)∶器官

相當于

魚類∶(

)∶哺乳動物

A.結構;節(jié)肢動物

B.組織;爬行動物

C.系統(tǒng);兩棲動物

D.構成;軟體動物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分別將選項代入題干,確定邏輯關系。

A項:“細胞”與“結構”無明顯邏輯關系,“魚類”與“節(jié)肢動物”屬于并列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細胞”“組織”與“器官”屬于由小到大的并列關系,“魚類”“爬行動物”與“哺乳動物”屬于由低等到高等的并列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C項:幾個“器官”聯(lián)合構成“系統(tǒng)”,二者屬于包容關系,“兩棲動物”與“哺乳動物”屬于并列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細胞”與“構成”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

3.為了鞏固奴隸主政權,西周實行了分封制。(

A.正確

B.錯誤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史知識。

第二步,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周王朝的統(tǒng)治,分封的對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諸侯,建立諸侯國;被封諸侯的義務是要服從國王的命令,還需要向周王貢獻財物以及要派兵隨從周王作戰(zhàn)。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諸侯國有:魯、齊、燕、衛(wèi)、宋、晉等。分封鞏固了西周的統(tǒng)治,拓展了疆域。

因此,本題正確。

4.下列說法中違反了勞動法規(guī)的有(

)。

A.我國公民未滿16周歲的,用人單位一律不得招用

B.雙方當事人不可以約定周六加班

C.勞動合同期限約定為2年的,試用期應該在半年以上

D.雙方當事人可以就合同全部條款做出違約金約定參考答案:AB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勞動法。

A項錯誤,根據《勞動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guī)定,履行審批手續(xù),并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B項錯誤,根據《勞動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钡谌艞l:“企業(yè)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C項錯誤,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第一款規(guī)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由此可知,勞動合同期限約定為2年的,試用期不能超過兩個月。

D項錯誤,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第二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yè)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xié)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xié)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yè)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yè)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yè)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庇纱丝芍秳趧雍贤ā穬H規(guī)定了勞動者在違反服務期條款和競業(yè)限制條款的情況下支付違約金,并非合同全部條款。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BCD。5.中心持續(xù)風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熱帶氣旋、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均稱為臺風。(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

臺風,屬于熱帶氣旋的一種。熱帶氣旋是發(fā)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tǒng)”。我國把南海與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按其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風速)大小劃分為6個等級,其中中心附近風力達12級或以上的,統(tǒng)稱為臺風。

廣義上而言,“臺風”這個詞并非一種熱帶氣旋強度。將中心持續(xù)風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熱帶氣旋(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的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和臺風)均稱臺風。

故表述正確。6.直接歧視,是指某個行為具有直接的針對性,對于具備不同性別、種族、膚色、年齡以及其他非自我選擇特征的人來說有顯性的區(qū)別對待效果。間接歧視,是指某個看似中立,不針對任何人的行為,卻實實在在地在具備不同性別、種族、膚色、年齡以及其他非自我選擇特征的人之間造成了區(qū)別對待的結果。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間接歧視的是:

A.小王是某企業(yè)女職工,在一次升為部門經理的考核中,公司最后因為她性格過于柔軟而拒絕對其升職

B.某企業(yè)要求所有員工都必須定期參加體能訓練,后來企業(yè)女職工堅持不下來,紛紛離職,結果該企業(yè)成為了著名的“光棍”企業(yè)

C.消防隊以便于防火為由,禁止消防隊員留長發(fā),導致的結果是基本上沒有一線女性消防員

D.某企業(yè)以員工需要經常加班、對體力要求高為由,明確只招40周歲以下的勞動者入職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直接歧視:“某個行為具有直接的針對性”、“不同性別、種族、膚色、年齡以及其他非自我選擇特征的人”、“有顯性的區(qū)別對待”;

間接歧視:“某個看似中立,不針對任何人的行為”、“實實在在地在具備不同性別、種族、膚色、年齡以及其他非自我選擇特征的人”、“造成了區(qū)別對待”;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公司以性格過于柔軟為由拒絕小王升職,以性格限制,不符合“某個看似中立,不針對任何人的行為”,不符合“間接歧視”定義,排除;

B項:某企業(yè)要求所有員工都必須定期參加體能訓練,女員工堅持不下來選擇離職,這看似男女平等的標準,因為男女生理條件的不同,實際上把絕大部分的女性排除在外,符合“某個看似中立,不針對任何人的行為”,也符合“實實在在地在具備不同性別、種族、膚色、年齡以及其他非自我選擇特征的人”,符合“間接歧視”定義,當選;

C項:消防隊以便于防火為由,禁止消防隊員留長發(fā),禁止留長發(fā)的規(guī)定針對了大部分女性,不符合“某個看似中立,不針對任何人的行為”,女生可以選擇留長發(fā)或短發(fā),是自我選擇特征,不符合“實實在在地在具備不同性別、種族、膚色、年齡以及其他非自我選擇特征的人”,不符合“間接歧視”定義,排除;

D項:企業(yè)以員工需要經常加班、對體力要求高為由拒絕40周歲及以上的勞動者,以年齡限制,不符合“某個看似中立,不針對任何人的行為”,不符合“間接歧視”定義,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本題涉及直接歧視和間接歧視兩個定義,但只考查間接歧視,可以重點關注該定義的內容。分析發(fā)現,其關鍵點為“看似中立,不針對任何人”“卻實實在在地在具備不同性別、種族、膚色、年齡等非自我選擇特征的人之間造成區(qū)別對待”,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這些關鍵點分析選項。間接歧視定義的關鍵信息:看似中立,不針對任何人,卻在具備不同性別、種族、膚色、年齡等非自我選擇特征的人之間區(qū)別對待。

A項,小王因為性格過于柔軟,而被拒絕升職,是直接的區(qū)別對待,不符合定義。

B項,企業(yè)要求所有員工參加體能訓練,體現了看似中立,不針對任何人;但男女之間生理條件的差異導致女職工堅持不下來,紛紛離職,屬于對不同性別區(qū)別對待。該項符合定義。

C項,消防隊嚴禁一線人員留長發(fā),是職業(yè)需要,并且男女都可以留長發(fā),未體現區(qū)別對待,不符合定義。

D項,企業(yè)只招募40周歲以下的勞動者,是直接的區(qū)別對待,不符合定義。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根據提問方式,確定為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多定義,考查“間接歧視”,其關鍵信息為:

①看似中立,不針對任何人的行為;

②在具備不同性別、種族、膚色、年齡以及其他非自我選擇特征的人之間造成了區(qū)別對待。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公司因為小王性格過于柔軟拒絕對其升職,未體現“不針對任何人”,不符合定義;

B項:企業(yè)要求員工定期參加體能訓練,符合“看似中立,不針對任何人”,但男女在體能方面具有天生的差異,屬于“非自我選擇特征”,最終女職工堅持不了體能訓練而離職,體現了“在具備不同性別的人之間造成了區(qū)別對待”,符合定義;

C項:消防隊禁止消防隊員留長發(fā)是出于職業(yè)需要,而且留長發(fā)對于男性和女性來說,都是個人可以決定的選擇,不屬于“非自我選擇特征”,不符合“造成了區(qū)別對待”,不符合定義;

D項:某企業(yè)明確只招40周歲以下的勞動者,是直接對不同年齡的人顯性的區(qū)別對待,屬于“直接歧視”,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B選項。7.當前我國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是:

A.機構改革

B.政府職能改革

C.人事改革

D.行政觀念改革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第二步,十七屆二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指出,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以政府職能轉變?yōu)楹诵摹?/p>

因此,選擇B選項。8.人類的選舉制度出了問題,其間充斥了太多的金錢和毫無意義的爭辯。或許我們應將目光轉向大自然,從中找尋選舉的內涵,糾正或改善我們的制度。昆蟲學家湯姆·西利建議我們應向蜜蜂學習。西利的研究表明,蜂巢是一個真正的民主社會,當蜜蜂需要找個新家時,地點的選擇是由許多蜜蜂投票的,比如根據這一地點的大小、濕度和周圍鮮花多少等“質量”參數,每只蜜蜂都用舞蹈投票,當跳某種舞蹈的蜜蜂數目足夠多時,大多數的意見也就傾向于該舞蹈所代表的地點。蜜蜂不僅投票決定“遷都”,在候選蜂后的決斗中,工蜂也會以某種方式干預“選舉”的走向,選擇對整個蜂巢的發(fā)展最有好處的那位當女王。

下列哪項最適合做這段文字的標題?

A.聰明的蜜蜂

B.選舉的內涵

C.蜜蜂的民主

D.人類的榜樣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標題的提煉。需要厘清行文思路并歸納概括文段中心,在此基礎上選出與中心最契合且語言生動、吸人眼球的標題。本文為引出話題—重點論述,文段的重點在后。文段以人類選舉制度充斥金錢和毫無意義的爭辯為引子,引出了昆蟲學家湯姆·西利的研究——蜂巢是真正的民主社會。接下來,具體描述了蜂巢地點的選擇、蜂后的選舉是如何體現蜜蜂的民主的。只有C項體現了“蜜蜂”“民主”兩個關鍵詞,當選。

A項沒有體現“民主”,B項沒有體現“蜜蜂”,D項沒有體現“蜜蜂”和“民主”。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講了人類的選舉制度出現了問題,接著通過“應”“建議”等提出我們應該向蜜蜂學習,然后引出文段的主旨句,即“西利的研究表明,蜂巢是一個真正的民主社會”,最后通過蜜蜂對蜂巢的選擇和蜂后的選舉這兩方面來體現蜜蜂群體的民主。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適合作為文段的標題。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文段以人類選舉制度充斥金錢和毫無意義的爭辯為引子,引出蜜蜂的故事,闡述蜂巢是真正的民主社會,再通過具體描述蜂巢地點選擇、蜂后選擇的過程,體現了蜜蜂的民主。整個文段重點在后半部分,該部分形象生動而富有感情色彩,標題應當趣味和內容并重,比較可知C項最為貼切。A項文段的重點是說“民主”,而非強調“聰明”,排除。B項文段所體現的選舉的內涵即為“民主”,通過蜜蜂這一物種來闡述,此項概括得較為抽象,內容不具體,排除。D項內容太寬泛,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9.去工作而不要以掙錢為目的,去跳舞而不管是否有他人關注,去唱歌而不是想著有人在聽,去愛而忘記所有別人對你的不是,去生活就像這世界是天堂。

這段文字意在告訴我們:

A.幸福其實就在一念之間

B.生活需要多一些想象

C.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D.做事情不要有太強的目的性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根據文段可知,文段是通過五個并列的句子說明自己的觀點:我們做事情不要太在意其他的一些因素。

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符合作者意在說明的內容。

因此,選擇D選項。

A項、B項和C項:偏離重點。

10.如下圖所示,裝有水的燒杯放在天平一端,另一端放置砝碼使天平平衡,此時再放入一手指在水中,若手指完全靜止在水中且沒有觸碰燒杯壁和燒杯底部,且水也沒有溢出,那么這時天平的狀態(tài)是:

A.繼續(xù)保持平衡狀態(tài)

B.放置砝碼的一端下沉了

C.放置燒杯的一端下沉了

D.無法判斷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常識。

將一手指放在水中,手指沒有觸碰燒杯壁和燒杯底部,此時手受到水的浮力。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會受到浮力的反作用力。力會傳到天平上,放置燒杯的一端受到的壓力增大,所以放置燒杯的一端會下沉。

故正確答案為C。11.甲、乙兩人加工一批零件,由甲單獨做需要36小時,由乙單獨做需27小時,現由乙先開始做6小時,然后甲、乙兩人同時做,完成任務時,甲加工的零件個數是600個,由乙加工零件的個數是:

A.1200

B.1800

C.2000

D.2100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題考查工程問題,屬于條件類,用方程法解題。

第二步,設工作總量為108x,則甲的效率為108x÷36=3x,乙的效率為108x÷27=4x,乙開始做6小時,則完成4x×6=24x,則剩余108x-24x=84x,剩余的工作量是由甲乙兩人合作完成的,則兩人所需的時間為84x÷(3x+4x)=12(小時),依據甲加工的零件個數為600個,即有12×3x=600,解得x=。乙加工的零件個數24x+12×4x=72x=72×=1200(個)。

因此,選擇A選項。

解法二:

第一步,本題考查工程問題,屬于條件類,用比例法解題。

第二步,由甲、乙兩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單獨做需要36小時,由乙單獨做需27小時,則可知兩個人的效率比為3∶4,又知甲、乙兩人同時做,完成任務時,甲加工的零件個數是600,則相同時間內乙完成的零件個數為600÷3×4=800(個),則兩個人完成的工作總量為600+800=1400。

第三步,如果由乙單獨來做完所有工作量,總共需要27小時,乙先做了6小時,則剩余的工作量1400需要乙再花21個小時做完,乙的效率為1400÷21=,前6小時完成的工作量為×6=400(個),所以乙加工的零件為400+800=1200(個)。

因此,選擇A選項。

12.截止2016年,中國高鐵已經達到2萬公里。中國高鐵在完成從行業(yè)的追趕者到領跑者華麗轉身的同時,悄然地影響著國人從就業(yè)到置業(yè),從休假到探親的日常生活。這體現出:

A.消費是社會再生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B.消費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促進作用

C.消費的方式、質量是通過生產創(chuàng)造的

D.生產為消費提供對象,為消費創(chuàng)造動力

參考答案:C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市場經濟知識。

第二步,只有生產出來了高鐵,人們才能選擇乘坐高鐵出行,這說明生產為消費提供對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相比較乘坐傳統(tǒng)火車出行,乘坐高鐵出行方便快捷,所以高鐵的出現刺激了人們消費的欲望,提高了人們消費水平,這說明生產為消費創(chuàng)造動力,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

因此,選擇CD選項。

A項、B項:本題題干側重于表達“生產決定消費”,而AB項屬于“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

13.法條競合犯,是指一個犯罪行為同時觸犯數個刑法條款規(guī)定的犯罪構成的行為。(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刑法分則知識。

第二步,法條競合,指一個犯罪行為同時觸犯數個具有包容關系的具體犯罪條文,依法只適用其中一個法條定罪量刑的情況。例如:行為人以加害生命恐嚇他人,而該當于恐嚇罪,其后,果真將他人殺害,則又該當于殺人罪,此時僅論以殺人罪即為已足。

一個犯罪行為同時觸犯的數個刑法條款必須有包容關系,否則不是法條競合犯而是想象競合犯。

因此,本題錯誤。

想象競合是指行為人以一個主觀故意實施一種犯罪行為,觸犯兩個以上罪名,以主觀故意犯罪從重處罰。想象競合需滿足以下三個特征:(1)須出于一種犯罪行為;(2)一個行為觸犯了數個罪名;(3)一個主觀故意。

例如:行為人明知用槍支射擊的方法故意殺人,子彈擊中被害人后又射進某博物館,損毀了國家級文物的,應認定故意殺人罪和過失損毀文物罪。

14.一些對生態(tài)和氣候感興趣的古生物學研究者發(fā)現,中國東部與國外相比,雖然化石產出的具體時期有所差異,但埋藏于紫紅色巖石地層的恐龍骨骼化石的埋藏相具有相似性,這是因為晚白堊世全球古生態(tài)及古氣候是相似的。在中國,埋藏的恐龍骨骼化石種以鳥腳類鴨嘴恐龍與獸腳類恐龍為主,埋藏環(huán)境主要為沖積扇與河流環(huán)境;美洲以鴨嘴龍科為主,埋藏環(huán)境主要為平原。

要得到上述古生物學研究者的結論,需要補充的前提是:

A.晚白堊世的河流與平原具有不相同的埋藏環(huán)境

B.中國鳥腳類鴨嘴恐龍與美洲的鴨嘴龍科是不同種族

C.骨酪化石在不同地層的埋藏學特征取決于生態(tài)及氣候

D.晚白堊世全球各地的紫紅色巖石地層具有相同的埋藏環(huán)境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前提”,確定為加強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中國東部與國外相比,雖然化石產出的具體時期有所差異,但埋藏于紫紅色巖石地層的恐龍骨骼化石的埋藏相具有相似性。

論據:晚白堊世全球古生態(tài)及古氣候是相似的。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無關選項。該項指出晚白堊世的河流與平原具有不相同的埋藏環(huán)境,與論點所述恐龍骨骼化石的埋藏相具有相似性的原因無關,無法加強。

B項:無關選項。該項指出中國鳥腳類鴨嘴恐龍與美洲的鴨嘴龍科是不同種族,與論點所述恐龍骨骼化石的埋藏相具有相似性的原因無關,無法加強。

C項:建立聯(lián)系。該項在骨酪化石在不同地層的埋藏學特征與生態(tài)及氣候之間建立聯(lián)系,可以作為前提。

D項:不明確項。該項指出晚白堊世全球各地的紫紅色巖石地層具有相同的埋藏環(huán)境,沒有指出與論點中討論的晚白堊世全球古生態(tài)及古氣候這一原因的關系,不是前提。

因此,選擇C選項。15.人們對行政領導的服從是:

A.對領導者合法權力的服從

B.對領導者個人的服從

C.對領導集體的服從

D.人身依附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知識。

第二步,行政領導,是指在行政組織中,經選舉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權威的領導者,依法行使行政權力,為實現一定行政目的所進行的組織、管理、決策和指揮等活動。行政領導的權力是由國家法律確定的,具有強制性和約束力,人們對行政領導的服從,是對國家法律的服從,也是對國家法律賦予行政領導權力的服從。

因此,選擇A選項。

16.下列國家與稱號對應正確的是(

)。

A.泰國——黃袍佛國

B.日本——櫻花之國

C.越南——地中海心臟

D.斯里蘭卡——世界火爐參考答案:A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歷史。

A項正確,泰國素有“黃袍佛國”的稱號,全國以上的人口都信仰佛教。它的首都是曼谷,為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總共400多個佛教寺院。

B項正確,櫻花是愛情與希望的象征,日本的代表物之一。為了紀念一位仙女,當地人將她種花命名為“櫻花”,日本也因此成為“櫻花之國”。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4月15日定為“櫻花節(jié)(祭)”。

C項錯誤,越南位于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緊鄰南中國海,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在古代叫“交趾”、“安南”。馬耳他是位于地中海中部的島國,有“地中海心臟”之稱,全境由五個島嶼組成,其中馬耳他島面積最大,海岸線長180公里。

D項錯誤,斯里蘭卡,舊稱錫蘭,是個熱帶島國,位于印度洋上,有“寶石王國”、“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稱。蘇丹,位于非洲東北部、紅海沿岸、撒哈拉沙漠東端,是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首都喀土穆有“世界火爐”之稱,年平均氣溫在以上,4-7月為最熱的季節(jié),一般日間氣溫。

故正確答案為AB。17.以下生活常識不正確的是:

A.微波爐不能使用金屬器皿加熱食品

B.胡蘿卜富含維生素,生吃效果最好

C.扎啤是沒有經過發(fā)酵的啤酒

D.強化復合地板耐磨性好,但防水性能差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活常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扎啤是生啤的一種,指不經巴氏滅菌或瞬時高溫滅菌,而采用過濾等物理方法除菌,達到一定生物穩(wěn)定性的啤酒。啤酒在制作過程中都有發(fā)酵過程,生啤

熟啤酒的差別在于是否經過高溫滅菌。胡蘿卜富含維生素,胡蘿卜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族等,這些維生素是水溶性的,高溫易被破壞,所以生吃效果最好。雖然胡蘿卜富含類胡蘿卜素,且類胡蘿卜素是脂溶性的,熟吃效果更好,但是類胡蘿卜素不是維生素。

因此,選擇C選項。18.2011年,一場關于PM2.5的討論,牽動著國人神經。PM2.5是指:

A.極細顆粒物

B.細顆粒物

C.微顆粒物

D.超微顆粒物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需要掌握PM2.5的定義,重在識記。關于空氣污染的話題,一直是考試中的要點,考生對PM2.5等的概念和特點,以及治療環(huán)境污染的措施要有基本了解。細顆粒物又稱細粒、細顆粒、PM2.5。細顆粒物指環(huán)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故本題選B。19.調查顯示,少兒圖書在2007年的銷售量同比增長近25%,成為繼經管、學術文化類圖書后的又一高增長板塊。在2007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中,少兒圖書所占的比重達到11%以上;本土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作品銷量更是呈井噴之勢,在各大書店的少兒圖書暢銷排行榜上,往往占據至少一半以上的席位。

根據這段文字可知,2007年:

A.少兒圖書銷量超過學術文化圖書

B.圖書市場整體結構發(fā)生較大變化

C.少兒圖書銷量占零售市場的兩成以上

D.暢銷兒童文學作品有本土原創(chuàng)化的傾向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細節(jié)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這類題目需要結合選項,在文段中找到與之對應的信息,并進行一一對照,從而判斷其說法是否正確。同時,需要注意,這類題目常見的錯誤類型包括無中生有、過于絕對、顛倒黑白、偷換概念等。A項無中生有,文段中并未對少兒圖書、學術文化類圖書的銷量進行橫向對比,無法推知何者銷量更多。

B項無中生有,從文段中只能得出少兒圖書銷量增加,并不能推出“圖書市場整體結構發(fā)生較大變化”的結論。

C項論述錯誤,由“少兒圖書所占的比重達到11%以上”可知,應該是占一成以上而不是“兩成以上”。

由文段末句“本土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作品銷量更是呈井噴之勢,在各大書店的少兒圖書暢銷排行榜上,往往占據至少一半以上的席位”可知,D項正確。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通讀原文,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少兒圖書銷量超過學術文化圖書”在文中找不到對應信息,屬于無中生有,錯誤。B項“圖書市場整體結構”在文中找不到與之對應的信息,屬于無中生有,錯誤。C項對應“少兒圖書所占的比重達到11%以上”,是一成以上不是兩成以上,屬于偷換數量,錯誤。D項對應“本土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作品銷量更是呈井噴之勢……往往占據至少一半以上的席位”,符合文意,正確。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根據提問和選項可知此題是細節(jié)判斷題。應將選項一一對照原文。由原文“本土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作品銷量更是呈井噴之勢,在各大書店的少兒圖書暢銷排行榜上,往往占據至少一半以上的席位”可以推出,暢銷兒童文學作品有本土原創(chuàng)化的傾向。因此,結合選項應該選擇D項。文中僅提到少兒圖書成為和經管、學術文化類圖書一樣高增長的模塊,并沒有提到它銷量超越后兩者,故A項表述錯誤;文中只是敘述少兒圖書的銷量情況,由此不能得出整個圖書市場結構的狀況,B項表述引申偏頗;文中提到少兒圖書在零售市場占11%以上比重,僅為一成以上,C項“兩成”的表述錯誤。故A、B、C三項均不選。

故正確答案為D。20.德國科學家和科學政策制定者的

意識在德國科技強國之路上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當處于落后地位時,虛心向比自己發(fā)達的國家學習;而當處于領先地位時,又

,克服內外壓力,精益求精,從不滿足,才使得德國的科研體制永葆活力,長盛不衰。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憂患未雨綢繆

B.責任高瞻遠矚

C.創(chuàng)新革故鼎新

D.風險如履薄冰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空,橫線處搭配“意識”,且根據“處于落后的地位時,虛心向比自己發(fā)達的國家學習”及“處于領先地位時,克服內外壓力,精益求精”可知,文段意在表達德國會考慮到當前及未來可能會遇到的困難、禍患。

A項“憂患”及D項“風險”均與“意識”搭配得當,且能體現出對當前或未來禍患的考慮,保留;B項“責任”、C項“創(chuàng)新”均無法體現出會考慮到當前及未來可能會遇到的困難、禍患之意,與文意不符,故排除B、C兩項。

第二空,根據“克服內外壓力,精益求精,從不滿足”可知,橫線處所填詞語應體現出德國好上還要求更好,不滿足于現狀,對未來有不懈的追求之意。

A項,“未雨綢繆”意為天還沒有下雨,先修繕房屋、門窗,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可以體現出德國不滿足現狀,對未來有不懈的追求之意,符合文意,當選;D項,“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無法與文段對應,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持續(xù)不間斷地推進科研體制創(chuàng)新》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當處于落后地位時,虛心向比自己發(fā)達的國家學習;而當處于領先地位時……”可知,他們能考慮現在的情況及未來的發(fā)展。A項“憂患”和D項“風險”均能和后文語境相照應,符合語境。B項“責任”側重承擔;C項“創(chuàng)新”側重創(chuàng)造性。兩者均不能照應后文語境信息,不符合語境,排除B項和C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克服內外壓力,精益求精,從不滿足”可知,所填詞要體現他們關注未來的發(fā)展。A項“未雨綢繆”比喻事先做好準備,符合語境。D項“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文段沒有體現小心謹慎之意,不符合語境,排除D項。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閱讀并分析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的含義。第二步,先看第一空,根據后文“當處于落后地位時……;而當處于領先地位時……”推斷所填詞語的含義,排除與文意無關的B、C。第三步,再看第二空,此處所填詞語應體現德國處于領先地位時,仍不滿足現狀,有長遠考慮之意,依據詞義排除與文意無關的D。

先看第一空,后文“當處于落后地位時……;而當處于領先地位時……從不滿足……”是對此處所填詞語的解釋說明。落后時虛心學習,領先時不自滿,并未體現“責任”與“創(chuàng)新”意識,排除B、C。再看第二空,由“精益求精,從不滿足”可知此處強調的是德國科學家和科學政策制訂者不滿足現狀,有長遠考慮?!叭缏谋”毙稳輵?zhàn)戰(zhàn)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與文意無關,排除D。“未雨綢繆”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填入符合文意。故本題選A。21.縱觀現代化歷程,中國改革一直是在爭論中推進的,之所以能夠順利推進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就是因為主流意識形態(tài)具有強大的

力量,總是能夠超越左與右,促使社會形成新的共識。而主流意識形態(tài)有這樣強大的力量,恰恰是從不同社會思潮中汲取智慧,而不是

的“任性”。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吸收泥古不化

B.平衡劍走偏鋒

C.整合剛愎自用

D.柔化恃才放曠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可從第二空入手,根據“是······而不是······”反義并列關聯(lián)詞可知,所填成語表示不汲取別人的智慧,且修飾“任性”,C項“剛愎自用”是指完全固執(zhí)己見不聽取別人的意見,與前文對應恰當,符合語境。A項“泥古不化”比喻拘泥于古代的成規(guī)或說法,不知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變通,文中并非是古人的說法,而是固執(zhí)己見,排除;B項“劍走偏鋒”是指尋找新的、不同以往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以求出奇制勝,側重方法奇特而非“任性”,排除;D項“恃才放曠”是指倚仗自己的才能而對行為不加約束,文中并非強調倚仗才能,排除?;炬i定C項。

第一空代入驗證,“整合”與“超越左與右,促使社會形成新的共識”對應準確,契合文意。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思潮是飄蕩在社會中的幽靈》

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據對照并列“是……而不是……”可知,橫線處所填詞語應體現前文“從不同社會思潮中汲取智慧”的相反意思,即“不汲取他人智慧”,不聽別人的,只認定自己的東西,固執(zhí)。A項“剛愎自用”形容一個人過分自信,完全聽取不了別人的意見,十分固執(zhí),符合語境。B項“劍走偏鋒”引申為不走常規(guī),找一些新的、不同以往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以求出奇制勝;C項“泥古不化”指拘泥于古代的成規(guī)或古人的說法而不知變通,強調不知變通;D項“恃才放曠”指倚仗著自己的才能而對自己的行為不加以約束。三者均沒有“不聽別人意見”的意思,排除B項、C項和D項。鎖定答案為A項。

第二步,驗證第一空。“整合”指將不同的事物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事物,對應“形成新的共識”,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的語義。第二步,從第一空入手分析,四個詞語填入均無明顯不當,較難排除,可考慮從第二空入手分析。第三步,分析第二空,由“是……而不是……”引導的句式可知,填入詞語應與前文語義相對,辨析四個成語的語義,選出正確答案。第一空,四個詞語填入都可表示主流意識形態(tài)具有的中和各方力量,促使形成新的共識的作用,較難排除,可繼續(xù)分析第二空。

第二空,由“是……而不是……”可知,填入詞語應與“從不同社會思潮中汲取智慧”相對,含有不包容,不能汲取不同意見的意思。“剛愎自用”指人固執(zhí)任性,自以為是?!皠ψ咂h”指用不同以往的辦法來解決問題?!笆巡欧艜纭敝敢姓讨约旱牟拍芏鴮ψ约旱男袨椴患右约s束?!澳喙挪换敝妇心喙糯闹贫然蛘f法,不知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變通。只有“剛愎自用”能與前文構成反義對應,且修飾“任性”恰當。

故本題選A。22.經濟增長下滑源于人口的老齡化,果真如此嗎?有結論指出:人口結構越年輕,國家越窮,而反之則越富。那么為什么要恐懼老齡化呢?人們認為衰老會讓人變得脆弱,65歲以上的人是社會的負擔。不過,一些人的生產力要遠遠高于其他人,而這并不關乎年齡。事實證明,人口老齡化需要結合人力資本,特別是教育和健康狀況來綜合考慮。全球大多數國家年輕人受教育程度高于年長者,他們通過提高教育程度來提高生產力水平的辦法,或許可以彌補人口少的缺陷。

這段文字旨在說明:

A.人們完全有能力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

B.要多角度分析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影響

C.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沒有任何影響

D.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造成負面影響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開頭通過兩個設問句拋出問題:討論人口老齡化是否對經濟有負面影響,接著通過“不過”說明“一些人的社會生產力并不關乎年齡”,也就是并非所有的人口老齡化都會對經濟造成影響,而后通過“事實證明”得出作者的結論“人口老齡化需要綜合考慮”,并通過舉例“全球大多數國家年輕人受教育程度”對該結論進行解釋。文段是“分—總—分”結構,主旨句是“事實證明,人口老齡化需要結合人力資本,特別是教育和健康狀況來綜合考慮”。

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B選項。

A項:“完全有能力”文段未體現,且過于絕對。C項和D項:“沒有任何影響”和“負面影響”表述有誤,文段說的是“一些人的生產力要遠遠高于其他人,而這并不關乎年齡”。

23.①雖然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態(tài)令人擔憂,所需的關愛力度更大

②長此以往,勢必會加重城市留守兒童問題

③當前,留守兒童關愛措施主要是針對農村留守兒童

④但長期以來,城市留守兒童問題始終被邊緣化

⑤從而給社會造成新的難題

⑥既無過多關注,也無相應關愛措施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③①④⑥②⑤

B.③①②⑥④⑤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④③②⑥⑤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行文的條理性和邏輯性。首先觀察選項首句,發(fā)現首句分別為①、③,其中③作為引出話題的內容,更適合做首句,排除C、D。再對比A、B兩項,判斷①后接的是④還是②,根據關聯(lián)詞排除B。選項分別以①、③作為首句。①指出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態(tài)令人擔憂,③引出農村留守兒童的話題。按照行文邏輯,應先引出話題,再展開進一步的論述,③更適合做首句,排除C、D。對比A、B兩項,判斷①后接的是④還是②。①以“雖然”開頭,④以“但”開頭,兩句構成轉折關系,應緊密相連,順序為①④,排除B。

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第一步,對比選項,確定首句。首句①和③,①提出觀點,單看可以當首句,但③引出農村留守兒童這個話題,比①更適合當首句,因此,先排除C項和D項。

第二步,對比A項和B項。①②相連話題不一致,不適合捆綁在一起,①④相連話題銜接恰當,可以從農村留守兒童過渡到城市留守兒童,并且構成轉折關系。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觀察選項,判斷首句。對比①句和③句,①句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態(tài)進行了論述,而③句通過背景引入,引出農村留守兒童的話題。按照常規(guī)寫作思路,通常先引出話題,再展開具體論述,即③句比①句更適合做首句,排除C、D兩項。

觀察①句中出現了“雖然”轉折關系的前半部分,后面應接轉折詞,剩下AB兩項,①后接④或者②,④中出現“但”轉折詞,①④轉折關聯(lián)詞配套捆綁,鎖定A項。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人民網《城市留守兒童問題也需重視》24.《山海經·海外北經》里有關于“夸父追日”的傳說:“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标P于這段傳說,有一種解讀是這樣的:夸父為了弄清太陽在一年四季對農作物的影響,能夠讓人們熟悉大自然的規(guī)律以及合理利用陽光,拿著一根桃木棍兒從東至西測量日影規(guī)律以確定四季,再從黃河和渭河的漲水痕跡上標出洪水水位的變化規(guī)律,這樣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安排農作物耕種。至于為什么夸父拿的是桃木棍兒,可能是古代人迷信,認為桃木可以避邪。如此說來,

。

填入橫線處恰當的是(

)。

A.夸父肯定是有過人的才能和本領

B.夸父的這次舉動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

C.夸父為了族人不辭萬苦尋找農作物種植規(guī)律

D.夸父或許就是中國古代農業(yè)科學家的先祖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橫線在結尾,根據文段的含義,所填句子應對文段起到總結的作用。文段開篇引出“夸父逐日”的傳說,進而論述關于傳說的一種解讀,即夸父逐日是為了測量日影規(guī)律以及洪水水位的變化規(guī)律,弄清太陽對農作物的影響,以合理利用陽光安排農作物耕種。故前文意為夸父逐日的測量是為了農業(yè)的科學發(fā)展,對應D項,當選。

A項,文段重點為解讀夸父逐日是為了利用陽光促進農作物的生長,而非過人的才能和本領,排除;

B項,“受到贊同”文段沒有提及,無中生有,排除;

C項,“為了族人”文段沒有體現,無中生有,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文段出處】《太陽之美:一顆恒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25.下列哪一選項所描寫的城市不是當前的省會城市?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B.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C.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

D.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常識。

A項正確,“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滕王閣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贛江與撫河故道交匯處。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省會城市。

B項正確,“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出自北宋柳永的《望海潮·東南形勝》,作品主要描寫杭州的富庶與美麗。杭州市是浙江省的省會城市。

C項錯誤,“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背鲎员彼沃馨顝┑摹督庹Z花·上元》。詞中“都城”是指汴京,今河南開封市?,F在,河南省的省會城市是鄭州市。

D項正確,“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背鲎员彼瓮醢彩摹赌相l(xiāng)子·自古帝王州》,詞中的“帝王州”是指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是江蘇省的省會。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C項詞句出自宋代詞人周邦彥的《解語花·元宵》。此處描寫的是由作者當前所見,回憶聯(lián)想到自己當年在汴京元宵賞月的情景。汴京即當今河南開封,而河南省會是鄭州。C項錯誤。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文學知識,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名家作品是需要考生熟悉的內容之一,在備考時一定要熟悉其內容,做到徹底理解。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一定的古詩詞鑒賞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A項不選?!霸フ鹿士ぃ槎夹赂?。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滕王閣在今江西南昌,南昌為江西省的省會。

B項不選。“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出自宋代柳永的《望海潮·東南形勝》。錢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時候的吳國的一個郡,杭州是浙江省的省會。

C項當選。“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背鲎员彼卧~人周邦彥的《解語花?上元》。這首詞是作者對京城景象的回憶。作者生活的時代是北宋,北宋的都城是汴京,即今河南開封。開封不是省會城市。

D項不選?!白怨诺弁踔?,郁郁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南鄉(xiāng)子?自古帝王州》。帝王州,指金陵,今江蘇南京,南京為江蘇省的省會。

故本題選C。26.①濫砍濫伐

②土地沙漠化

③建防護林

④沙塵暴多發(fā)

⑤損失嚴重

A.③①④②⑤

B.①②④⑤③

C.②①⑤④③

D.④⑤③①②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觀察選項,確定首句應從①②③④中選擇。

題干描述的是環(huán)境惡化的過程,“濫砍濫伐”導致“土地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導致“沙塵暴多發(fā)”,沙塵暴造成的結果就是“損失嚴重”,最后的解決措施是“建防護林”,則“濫砍濫伐”應該是事件發(fā)生的前提,即①為首句,排除A、C、D三項。

因此,選擇B選項。

27.國際化是蒙牛的核心發(fā)展戰(zhàn)略之一,也是蒙牛制造世界品質產品、塑造世界級品牌、鑄造世界級企業(yè)的必經之路。這些年來,通過奶源地合作、建設工廠、開展乳制品研發(fā)合作等方式,蒙牛已在澳大利亞、新西蘭打通了從奶源到生產銷售,從研發(fā)到質量管控的全部環(huán)節(jié),開創(chuàng)中國乳品企業(yè)海外全產業(yè)鏈布局的先河。

關于以上段落的中心意思,下列選項中正確的一項是:

A.蒙牛產業(yè)以多種方式引進國際經驗

B.蒙牛產業(yè)以多種方式與澳大利亞合作

C.蒙牛產業(yè)的國際化發(fā)展戰(zhàn)略和方式

D.蒙牛產業(yè)以多種方式與新西蘭合作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先指出國際化是蒙牛的核心發(fā)展戰(zhàn)略之一,接著進一步詳細論述蒙牛與澳大利亞、新西蘭開展了奶源地合作、建設工廠、開展乳制品研發(fā)合作等多種方式,開創(chuàng)了中國乳品企業(yè)海外全產業(yè)鏈布局的先河。文段主要講述了蒙牛產業(yè)的國際化發(fā)展戰(zhàn)略以及多種國際合作方式。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對文段內容的全面概括。

因此,選擇C選項。

A項:“多種方式引進國際經驗”表述錯誤,文段強調的是多種合作方式。B項和D項:均屬于文段一部分內容,片面。

28.行駛∶公路∶汽車

A.排球∶沙灘∶男人

B.風箏∶廣場∶孩子

C.演講∶講臺∶演說家

D.看病∶醫(yī)院∶病人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汽車”在“公路”上“行駛”,三者屬于對應關系,且“公路”是專門“行駛”的地點。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男人”在“沙灘”打“排球”,但“沙灘”不是專門打“排球”的地點,排除;

B項:“孩子”在“廣場”放“風箏”,但“廣場”不是專門放“風箏”的地點,排除;

C項:“演說家”在“講臺”“演講”,但“講臺”不是專門“演講”的地點,還可以講課等,排除;

D項:“病人”在“醫(yī)院”“看病”,三者屬于對應關系,且“醫(yī)院”是專門“看病”的地點,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因此,選擇D選項。

29.科學援救沒有捷徑,只能一步一個腳印,若是凡事都想________,就迷失方向,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就說過:“沒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堅持!”通過整理中醫(yī)藥典籍、走訪名老中醫(yī),她匯集了640余種治療瘧疾的中藥單秘驗方,最終發(fā)現了“青蒿素”對消滅瘧疾的重要價值。在這漫長的研究歷程中,她始終堅持著“要把青蒿素研發(fā)做透”的想法,沒有忽視各項過程,沒有________科學的規(guī)律,終于獲得了人民的肯定。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一舉成功

褻瀆

B.一蹴而就

違背

C.一揮而就

遵循

D.一步登天

蔑視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科學援救沒有捷徑,只能一步一個腳印,若是凡事都想________,就迷失方向”可知,文段強調科學研究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則空格處應填入與之含義相反的詞語,表達一下子就成功之意。A項“一舉成功”泛指因為某件事而一下子就成功了,符合語境。B項“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輕而易舉,很容易成功,符合語境。C項“一揮而就”指一動筆就寫成了,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D項“一步登天”指一下子達到最高的境界或程度,也比喻地位一下子升得非常高,符合語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沒有忽視各項過程,沒有________科學的規(guī)律,終于獲得了人民的肯定”文段要表達的意思是,“青蒿素”的研究遵循了科學規(guī)律的意思,且空格處詞語要與“規(guī)律”搭配。A項“褻瀆”指輕慢,不恭敬,常搭配“神靈”等,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B項“違背”指違反,不遵守,常與“規(guī)律”搭配,符合語境。D項“蔑視”指輕視,小看,不符合語境,排除D項。

因此,選擇B選項。

遵循:猶遵照。

30.160,96,32,(

),0,16,-8,12

A.16

B.24

C.32

D.48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數列變化趨勢較大,且無明顯倍數關系,考慮遞推數列。

第二步,觀察數列發(fā)現160-96=32×2,0-16=﹣8×2,16-(﹣8)=12×2,規(guī)律為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2,可得所求項為96-32=(32)×2,驗證下一項32-(32)=0×2符合。

因此,選擇C選項。

解法二:

第一步,項數較多,考慮多重數列。

第二步,數列有八項,考慮兩兩分組,分組情況見下圖:

猜測和數列是公比為的等比數列,則和數列的第二項為64,驗證第一項256×=64,滿足規(guī)律,則所求項為64-32=32。

因此,選擇C選項。

31.明禮誠信主要是規(guī)范公民與公民之間道德的關系,強調公民之間的親和力。(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道德概述。

第二步,公民道德基本規(guī)范,在調整公民個人與社會、與國家、與他人的關系中,各有不盡相同的功能:①愛國守法主要是規(guī)范公民與國家的關系,守法是愛國規(guī)范的延伸,是公民對國家的道德責任的“底線”;②明禮誠信主要是規(guī)范公民在公共場合、公共關系中的公共道德行為;③團結友善主要是規(guī)范公民與公民之間的道德關系,強調公民之間的親和力,友善更加注重公民個人之間的親善關系;④勤儉自強主要是對公民個人提出來的道德要求;⑤敬業(yè)主要是規(guī)范公民與職業(yè)的道德關系,奉獻主要是規(guī)范公民與社會的道德關系和對待他人的道德責任。由上可知,團結友善主要是規(guī)范公民與公民之間的道德關系,強調公民之間的親和力,并非“明禮誠信”。

因此,本題錯誤。

32.為了顧及當前人們對管理基本知識的掌握水平,《管理者》雜志為讀者開展了一次管理知識有獎答卷活動。答卷評分后發(fā)現,60%的參加者對于管理基本知識掌握的水平很高,30%左右的參加者也表現很高的水平?!豆芾碚摺冯s質因此得出結論,目前社會群眾對于管理基本知識的掌握還是不錯的。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以上結論?

A.管理基本知識范圍很廣,僅憑一次答卷得出的結論未免過于草率

B.管理基本知識的掌握與管理水平的真正提高是有一定距離的

C.并非所有的《管理者》的讀者都參加了這次活動

D.從定價、發(fā)行渠道等發(fā)面看,《管理者》的讀者主要集中在高等學歷知識階層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削弱”,確定為削弱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目前社會群眾對于管理基本知識的掌握還是不錯的。

論據:60%的參加者對于管理基本知識掌握的水平很高,30%左右的參加者也表現很高的水平。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不明確項。該項的意思是僅憑這一次的答卷活動得出題目中的結論是草率的,但草率的行為不一定得不到準確的結論,不具有削弱作用。

B項:無關選項。題干沒有討論管理水平是否會提高,論題不一致,排除。

C項:增加反向論據。說明有的人沒有參加這次調查,所以,調查結果可信度低,具有削弱作用。

D項:切斷聯(lián)系。讀者主要是高學歷人群,說明樣本選取不科學,不能夠由高學歷人群的調查結果,來反映群眾對管理學知識的掌握水平,具有削弱作用。

第四步,強弱比較。

C選項仍在討論讀者的問題,但是題干的論證是從讀者推及到了社會群眾,即使沒有把所有讀者都調查到,但也不能說明不具有代表性,而D選項直接說明群體不具有可比較性,切斷聯(lián)系力度更強。

因此,選擇D選項。

33.下列關于粉塵爆炸的說法錯誤的是:

A.顆粒越小越易燃燒,爆炸也越劇烈

B.越易氧化的物質,其粉塵越易爆炸

C.越易帶電的物質,其粉塵越易爆炸

D.含鹵素和鉀、鈉的粉塵,爆炸趨勢增強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常識。

呈細粉狀的固體物質被稱為粉塵,能燃燒和爆炸的粉塵叫做可燃粉塵。工廠內一些金屬粉塵,如鎂粉、鋁粉,生活中常見的淀粉、木粉等都是可燃粉塵。粉塵在爆炸極限范圍內,遇到熱源(明火或高溫),火焰瞬間傳播于整個混合粉塵空間,化學反應速度極快,同時釋放大量的熱,形成高溫高壓。由于這一過程中不斷有升高的壓力會產生沖擊波,因此,爆炸會造成很大的破壞力。

A項正確,粉塵的表面能夠吸附空氣中的氧,顆粒越細小,粉塵總的表面積就越大,從而表面吸附的氧就越多,越容易發(fā)生爆炸。

B、C項正確,粉塵爆炸的難易程度與粉塵的物理化學性質和環(huán)境條件等有關。一般認為氧化速度快的物質容易爆炸,如鎂粉、鋁粉等。容易帶電的粉塵也很容易引起爆炸,如合成樹脂粉末、纖維類粉塵等。

D項錯誤,根據實踐分析,一般含有鹵素和鉀、鈉的粉塵,爆炸趨勢減弱。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選擇D。

解題思路:本題可用常識法和可能性推理法解答。我們都知道,顆粒小的物體其分子的活躍度更高,爆炸后力量肯定更強,那么物體的顆粒越小爆炸應該越劇烈。A項正確的可能性大。易帶電的物質,其粉塵很可能也帶電,帶電粉塵運動過程中相互碰撞很可能產生電火花,使其更容易爆炸。C項正確的可能性大。由此可排除這兩項,增加準確作答的概率。A項說法正確。顆粒大小是影響粉塵反應速度和靈敏度的重要因素,顆粒越小越易燃燒,爆炸也越強烈。

B項說法正確。越易氧化的物質,其粉塵越易爆炸,例如鎂、氧化亞鐵、染料等。

C項說法正確。越易帶電的粉塵越易引起爆炸。粉塵在生產過程中,由于互相碰撞、摩擦等作用,產生的靜電不易散失,造成靜電積累,當達到某一數值后,便出現靜電放電。靜電放電火花能引起火災和爆炸事故。

D項說法錯誤。據實踐分析,有機物粉塵中若含有COOH、OH、NH2、NO、C=N、C=N和N=N的基團時,發(fā)生爆炸的危險性較大;含鹵素和鉀、鈉的粉塵,爆炸趨勢減弱。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科技常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粉塵發(fā)生爆炸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歸納起來主要是燃料、氧氣和溫度等。根據實踐分析,有機物粉塵中含有-COOH、-OH、-NH2、-NO、-C≡N、-C=N和-N=N的基團時,發(fā)生爆炸的危險性較大;含鹵素和鉀、鈉的粉塵,爆炸趨勢減弱,并非增強。

因此,選擇D選項。34.團隊學習行為是團隊成員為了滿足團隊和個人的發(fā)展需求,在分享各自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知識和信息交流等途徑提出問題、尋求反饋、進行實驗、反思結果,對失誤或未預期結果進行討論,促進團隊與個人知識或技能水平不斷提高,進而實現團隊層面知識與技能的相對持久變化。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團隊學習行為的是:

A.某項目組為了在項目攻關階段發(fā)揮團隊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每周末都舉行野外拓展訓練

B.小王為了今后的發(fā)展,在上班期間抽空和其他幾位同事一起學習英語

C.為了獲得獎學金,某宿舍全體女生約定大家相互監(jiān)督,晚上一起去自習

D.銷售部為提高部門整體業(yè)績,推選優(yōu)秀代表定期與大家分享銷售經驗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為了滿足團隊和個人的發(fā)展需求”、“在分享各自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知識和信息交流等途徑提出問題、尋求反饋、進行試驗,反思結果”、“促進團隊與個人知識或技能水平的不斷提高,進而實現團隊層面知識與技能的相對持久化”。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項目組進行野外拓展訓練,不符合“在分享各自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知識和信息交流等途徑提出問題、尋求反饋、進行試驗,反思結果”,不符合定義,排除;

B項:小王在上班期間和同事學英語,是為了個人能力的提升,不符合“促進團隊與個人知識或技能水平的不斷提高,進而實現團隊層面知識與技能的相對持久化”,不符合定義,排除;

C項:宿舍全體女生為了獲得獎學金互相監(jiān)督自習,不符合“在分享各自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知識和信息交流等途徑提出問題、尋求反饋、進行試驗,反思結果”,不符合定義,排除;

D項:銷售部定期分享銷售經驗,符合“在分享各自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知識和信息交流等途徑提出問題、尋求反饋、進行試驗,反思結果”、“促進團隊與個人知識或技能水平的不斷提高”,符合定義,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團隊成員為了滿足團隊和個人的發(fā)展需求;

②在分享各自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知識和信息交流等途徑提出問題、尋求反饋、進行試驗、反思結果、對失誤或未預期結果進行討論;

③促進團隊與個人知識或技能水平不斷提高,進而實現團隊層面知識與技能相對持久變化。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舉行野外拓展訓練,不屬于“通過知識和信息交流等途徑提出問題、尋求反饋、進行試驗、反思結果、對失誤或未預期結果進行討論”,不符合定義;

B項:小王為了自身發(fā)展學習英語,未體現“團隊”,不符合定義;

C項:宿舍女生相互監(jiān)督一起自習,不屬于“通過知識和信息交流等途徑提出問題、尋求反饋、進行試驗、反思結果、對失誤或未預期結果進行討論”,不符合定義;

D項:銷售部為了提高整體業(yè)績,體現了“為了滿足團隊和個人的發(fā)展需求”,推選優(yōu)秀代表定期與大家分享銷售經驗,屬于“在分享各自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知識和信息交流等途徑提出問題、尋求反饋、進行試驗、反思結果、對失誤或未預期結果進行討論”,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屬于團隊學習行為的一項。分析題干定義,發(fā)現其關鍵點為“分享各自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知識和信息交流等途徑進行討論”,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團隊學習行為定義的關鍵信息:在分享各自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知識和信息交流等途徑進行討論。

A項,每周末都舉行野外拓展訓練,不屬于在分享各自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知識和信息交流等途徑進行討論,不符合定義。

B項,和其他幾位同事一起學習英語,不屬于在分享各自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知識和信息交流等途徑進行討論,不符合定義。

C項,大家相互監(jiān)督,晚上一起自習,不屬于在分享各自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知識和信息交流等途徑進行討論,不符合定義。

D項,優(yōu)秀代表與大家分享銷售經驗,是通過知識和信息交流等途徑提出問題、尋求反饋、進行實驗、反思結果、對失誤或未預期結果進行討論的一個過程,符合定義。

故本題選D。35.廣告∶宣傳∶銷量

A.手術∶治病∶人生

B.教書∶育人∶知識

C.耕耘∶收獲∶產量

D.反戰(zhàn)∶和平∶發(fā)展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廣告”的功能是“宣傳”,二者屬于功能對應關系,“廣告”的目的是增加“銷量”,二者屬于目的對應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手術”是一種“治病”的方式,二者屬于方式對應關系,排除;

B項:“教書”的功能是“育人”,二者屬于功能對應關系,“教書”的目的是傳授“知識”,二者屬于目的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C項:“耕耘”是“收獲”的必要條件,二者屬于條件關系,排除;

D項:“反戰(zhàn)”是為了“和平”,二者屬于目的對應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

36.不管在哪里,只要聽到秦腔的樂曲響起,我都會頓足傾聽。那秦腔曲牌的________頓時就把我?guī)нM戲里的情節(jié)中去了。楊繼業(yè)率八子血戰(zhàn)沙場、________的悲壯,王寶釧苦守寒窯的辛酸都感染著我。不僅如此,我是被秦腔的藝術魅力所感染,它的唱腔,寬音大嗓,直起直落,給人一種________、粗獷樸實之感,正如西北人那粗獷豪放、樸實憨厚的性格。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蕩氣回腸孤軍奮戰(zhàn)舒柔緩和

B.空靈飄渺孤立無助慷慨激昂

C.婉轉悠揚孤立無援高亢激越

D.行云流水孤立寡與穿云裂石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所填詞語的含義。第二步,分析選項。第一空,結合文段信息及詞語含義、適用對象,排除B、D。第三步,第二空,結合句意較難排除,跳過,繼續(xù)看第三空。第三空,根據文段內容及詞語的含義,排除A。由此即可得出正確答案。第一空,“空靈飄渺”指純凈、靈活、虛幻,不可捉摸。用來形容聲音時多用于女聲或童音,與后文“寬音大嗓,直起直落”“粗獷樸實”不對應,排除B?!靶性屏魉毙稳菸恼伦匀徊皇芗s束,就像漂浮著的云和流動著的水一樣。不能形容秦腔,排除D。

第三空,“舒柔緩和”不符合題干末句對秦腔特點的描述,排除A。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該空搭配“秦腔曲牌”,根據后文“頓時就把我?guī)нM戲里的情節(jié)中去了”可知,該空要體現出“秦腔曲牌”的特征以實現吸引人進入某種場景的效果。A項“蕩氣回腸”形容文章、樂曲十分婉轉動人;C項“宛轉悠揚”指委宛曲折,也指聲音悠揚動聽。兩詞均符合語境。B項“空靈縹緲”中“空靈”指靈活而不可捉摸,“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無法對應“秦腔”的特點,不能完全契合語境,排除B項。D項“行云流水”指文章自然不受約束,與“秦腔曲牌”搭配不當,排除D項。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空格呼應“寬音大嗓,直起直落”。A項“舒柔緩和”指舒緩、柔和,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C項“高亢激越”指聲音昂揚、響亮、激揚。符合語境。答案鎖定C選項。

第三步,驗證第二空。C項“孤立無援”指只有一個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空,搭配“秦腔曲牌”,由后文的“頓時把我?guī)нM戲里的情節(jié)”可知,橫線處所填成語強調“秦腔曲牌”十分婉轉動聽,B項“空靈縹緲”指高深莫測,虛幻不定,不易捉摸,無法對應“秦腔”的特點,排除;D項“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受約束(多指文章、歌唱等),強調流暢性,但是由后文的“頓時把我?guī)нM戲里的情節(jié)”可知,橫線處所填成語強調“秦腔曲牌”十分婉轉動聽,并非流暢,排除。

第二空,橫線處所填成語形容楊繼業(yè)血戰(zhàn)沙場的悲壯故事,A、C兩項均可。

第三空,橫線處所填成語修飾“秦腔的唱腔”,由前文的“寬音大嗓,直起直落”與后文的“粗獷豪放”,可知,橫線處應表示聲音高亢,情緒強烈、激昂之意,對應C項“高亢激越”。A項“舒柔緩和”強調柔和緩慢,與秦腔唱腔的特點相悖,無法形成對應,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我愛秦腔》37.公共領域的問題從來都不是科學的問題、統(tǒng)計數字的問題,而是主觀認識的問題、意識的問題、想象的問題。在社會領域,民眾的主觀感覺才是最主要的客觀事實。因此,在討論公共政策問題的時候,看似準確的數字,其實并不像官員、專家們想象的那樣重要。相反,如果一個國家的民眾感覺自己的稅負沉重,那么該國的稅負就是沉重的,不論專家們計算出來的宏觀稅負水平與其他國家相比有多低。

這段文字意在告訴我們:

A.有時公共政策的科學制定需要我們遠離數據分析

B.一國稅負的沉重與否取決于該國公民對稅負的主觀感受

C.我們對一些公共領域問題的認識有失偏頗

D.解決公共領域的問題時參考民眾的感覺比數據更重要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根據提問可知此題為中心理解題。

文段是“提出觀點—正反論證”的總—分結構。文段一二句提出觀點,構成“總”;后面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總”的觀點。由文中“公共領域的問題從來都不是科學的問題、統(tǒng)計數字的問題,而是主觀認識的問題、意見的問題、想象的問題”,“在社會領域,民眾的主觀感覺才是最主要的客觀事實”及“如果一個國家的民眾感覺自己的稅負沉重,那么,該國的稅負就是沉重的”可知,文段意在告訴我們民眾感覺才是解決公共領域問題的依據。

因此,結合選項應該選擇D。

A項

“遠離數據分析”、C項“認識有失偏頗”表述不明確,文段強調的是“主觀感受”,排除;B項“稅負的沉重與否”是作者舉的公共政策問題的一個例子,非重點,且“取決于”表述過于絕對,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為總分結構,引出話題—提出觀點—假設論證,“因此”引領的句子是文段的主旨句。文段首先指出公共領域的問題不單是科學和統(tǒng)計數字的問題,而是主觀認知的問題,民眾的主觀感覺才是最主要客觀事實。接著由“因此”得出結論,討論公共政策問題的時候數字不如民眾的主觀感覺重要。最后通過假設論證,強調民眾的感覺更重要。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說明的是討論公共領域問題的時候,民眾的感覺很重要,D項表述與此相符,當選。

A項,文段只是強調數據沒有想象的重要,并非不重要,“遠離數據分析”說法有誤。B項“稅負”只是舉例的內容,不是論述的重點。C項“有失偏頗”說法過于寬泛,沒有體現出民眾感覺的重要性。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研究公共問題需要注重公眾的主觀感覺這一觀點,然后從正反兩方面論證公眾感覺很重要,即公共政策不能僅看數字與稅負水平,還要看民眾感覺,而不能依據數據。文段首句為主旨句,主要講了民眾主觀感覺對于解決公共領域問題的重要性。

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D選項。38.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yè)資本家為首的社會。這體現了(

)是衡量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客觀尺度。

A.勞動者

B.勞動工具

C.生產資料所有制

D.勞動對象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史觀知識。

第二步,勞動工具制約著勞動對象的選擇,制約著什么樣的勞動者才能承擔起什么樣的勞動,也制約著勞動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因此,勞動工具的狀況是衡量生產力水平的客觀尺度。

因此,選擇B選項。

39.隨著心臟病成為人類的第一殺手,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一個人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越高,患致命的心臟病的風險也就越大。至少有三個因素會影響人的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它們是抽煙、飲酒和運動。

如果上述斷定為真,則以下哪項一定為真?

Ⅰ.某些生活方式的改變,會影響一個人患心臟病的風險。

Ⅱ.如果一個人的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不高,那么他患致命的心臟病的風險也不高。

Ⅲ.血液中的膽固醇高含量是造成當今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Ⅰ和Ⅲ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依據題干特征和提問方式,確定為歸納推理。

第二步,辨析選項。

I:煙、酒、運動均屬于生活方式,根據題干第二、三句話,可以推出;

II:根據題干只知道“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越高,患致命的心臟病的風險越大”,至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不高,患心臟病的風險如何,題干中未涉及,無法推出;

III:題干中講的是“心臟病成為人類的第一殺手”,至于膽固醇是否是造成當今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無法推出。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首先分析題干。

題干可簡化為:膽固醇高→患心臟病風險大,同時抽煙、飲酒、運動會影響膽固醇含量的高低。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I項,抽煙、飲酒、運動均屬于生活方式,而且得到的是風險大,符合題目表達,所以正確;

II項,否前不一定能推出否后,故該項錯誤,排除;

III項說膽固醇含量高是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題干中講的是心臟病,而不是膽固醇,偷換概念,排除。

故只有Ⅰ是正確的。

故正確答案為A。40.①試航

②建造

③交付使用

④設計圖紙

⑤論證

A.⑤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⑤③

C.③①⑤④②

D.④⑤②①③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先確定邏輯關系最為明顯的事件順序。

觀察題干,五個事件主要圍繞“設計建造航船”展開。邏輯關系的先后順序比較明顯的是事件①和事件③,應該是先試航,然后再交付使用,所以事件①緊排在事件③前面,排除B、C項。

第二步:逐一對照選項并判斷正確答案。

根據第一步得到的結果,只有A、D兩項符合。通過分析事件①、事件②可知,應該先建造出來,然后再試航,因此事件②排在事件①前面,排除A項。

故正確答案為D。41.對不執(zhí)行工會決議、違反工會章程的會員,給予批評教育。對嚴重違法犯罪并受到刑事處分的會員,開除會籍。(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工會知識。

第二步,根據《中國工會章程》第七條,對不執(zhí)行工會決議、違反工會章程的會員,給予批評教育。對嚴重違法犯罪并受到刑事處分的會員,開除會籍。開除會員會籍,須經工會小組討論,提出意見,由工會基層委員會決定,報上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