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本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第13 詩詞三首教學課件_第1頁
部編本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第13 詩詞三首教學課件_第2頁
部編本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第13 詩詞三首教學課件_第3頁
部編本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第13 詩詞三首教學課件_第4頁
部編本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第13 詩詞三首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三課詩詞三首第十三課詩詞三首一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詩歌是最高的語言藝術。詩歌常常用最精練的語言來展示世界的萬千氣象,形象而含蓄地抒發(fā)復雜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五首詩詞都是名家作品,這些作品通過精練的語言要表達怎樣的內涵呢?一情景導入生成問題詩歌是最高的語言藝術。詩歌三維目標教學重難點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了解我國古代詩歌在體裁上形式上的特點。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我國古代詩歌在體裁上形式上的特點。2、過程與方法目標: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興趣。三維目標教學重難點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了解我國古代詩歌在體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1.文學常識(1)《行路難》作者簡介及背景鏈接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行路難》即作于被迫離開長安時,感嘆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李白少有大志,胸懷著“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輔佐帝王,成就偉業(yè)。他二十四歲“辭親遠游”直到四十二歲才奉詔供奉翰林。因為他傲岸奔放,蔑視權貴,不容于朝。天寶三年,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二自學互研生成新知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1.文學常識(1)《行路難》作者簡(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作者簡介及背景鏈接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罷和州刺史任返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歸洛,兩位詩人在揚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一首詩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劉禹錫便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來酬答他。(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作者簡介及背景鏈接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四川眉山人。他在詩、詞、文、畫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他既是豪放詞派的代表作家,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并稱“三蘇”。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后,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3)《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作者簡介及背景鏈接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四

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1、朗讀指導(1)自由放聲朗讀三首詩要求:讀準字音,找出詩中能印證我們猜想的詩句。(2)同學們朗讀,個別展示,注意正音,齊讀。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1、朗讀指導(1)自由放2.朗讀節(jié)奏劃分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缎新冯y》2.朗讀節(jié)奏劃分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冻陿诽鞊P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端{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步驟三精讀課文深入了解(一)品析《行路難》1.李白因受奸臣的排擠被迫離開京城長安,朋友設宴為他送別。詩中是怎樣描寫酒宴的?用了什么修辭?明確: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夸張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驟三精讀課文深入了解(一2.面對美酒佳肴,豪爽縱酒的李白是怎樣做的?心情如何?從哪些動詞可以看出?明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極度苦悶、抑郁。停、投、拔、顧2.面對美酒佳肴,豪爽縱酒的李白是怎樣做的?心情如何?從3、詩中的“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實寫嗎?明確:不是,是想像、是虛寫。4、李白在仕途受阻后,發(fā)出了怎樣的感慨?運用了怎樣的表達方式?明確: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抒情3、詩中的“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實寫嗎?明確:5、我們知道“文以載道、文以載情”,詩歌也是如此,誰能說說這首《行路難》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明確:一方面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的苦悶,另一方面表達了詩人在困境中仍然堅定信念的積極樂觀態(tài)度。5、我們知道“文以載道、文以載情”,詩歌也是如此,誰能說說這(二)品析《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1、本詩各聯(lián)分別寫了什么?明確:首聯(lián):表現辛酸,憤懣不平頷聯(lián):悲悼舊友,感嘆變遷頸聯(lián):新貴得意,悲嘆身世尾聯(lián):意志不衰,堅忍不拔

賞析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這兩句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fā)展,蘊涵著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說,個人的沉淪算不了什么,社會總是要向前發(fā)展的,未來肯定會比現在好。(二)品析《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1、本詩各聯(lián)分別寫了什么2、詩中引用典故的詩句是誰?明確: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明確:以生動的藝術形象,表現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guī)律。2、詩中引用典故的詩句是誰?明確: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三)品析《水調歌頭》1、讀課文,小組交流,這首詞的上、下闕各寫了什么內容?請分別用兩個字來概括。望月思鄉(xiāng)2、望月乃寫景,思圓乃抒情。齊吟上闕:寫了哪些景物?明確:明月、青天、酒、“我”、風、清影(實寫);宮闕、瓊樓玉宇(虛寫)。(三)品析《水調歌頭》1、讀課文,小組交流,這首詞的上、下闕3、月圓中秋之時,作者把酒臨風,形單影只,想到月亮上嫦娥居住的宮闕、瓊樓玉宇,雖高雖豪華,卻同樣是孤身一人,獨愴然而涕下,此情此景與作者“我”是何等相似啊!這里可以看出作者當時怎樣的心情?明確:

孤寂、苦悶,與“高處不勝寒”的嫦娥同是天涯淪落人。3、月圓中秋之時,作者把酒臨風,形單影只,想到月亮上嫦娥居住4、齊讀下闕,體會作者此時的心情怎樣?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明確:

曠達樂觀。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自然規(guī)律。沒有離別的悲傷,哪來相逢的喜悅?更何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哪里月不圓,何處月無光。即使天各一方,但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共享的是同一輪圓月。4、齊讀下闕,體會作者此時的心情怎樣?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四當堂演練達成目標步驟四總結課文拓展延伸課堂小結

這三首詩詞,作者都是一生坎坷,官運不通,可以說是一個政治上非常失意的人,但他們都能從苦悶的悲觀中走出來,到了豁達樂觀的人生境界。從失意矛盾中走向胸懷坦蕩的達觀的文人留給后人的溫暖與美好,慰藉著千年來普天下不得意與離恨的人,超脫的靈魂裝著美好的東西就會永世活著。三首詩詞都體現了詩人不如意時的豁達胸懷。四當堂演練達成目標步驟四總結課文拓展延伸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閱讀方法小結(1)與文本對話:感知內容,品味語言。(2)與作者對話:展開想象,領會情感。(3)與環(huán)境對話:拓寬視野,加深體驗。拓展延伸閱讀方法小結(1)與文本對話:感知內容,品味語言編后語做筆記不是要將所有東西都寫下,我們需要的只是“詳略得當“的筆記。做筆記究竟應該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詳略得當呢?對此很難作出簡單回答。課堂筆記,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錄;最略則廖廖數筆,提綱挈領。做筆記的詳略要依下面這些條件而定。講課內容——對實際材料的講解課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筆記。最講授的主題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學科,筆記就越需要完整。所講授的知識材料在教科書或別的書刊上是否能夠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難從別的來源得到這些知識,那么就必須做完整的筆記。有的同學一味追求課堂筆記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筆記上,常常為看不清黑板上一個字或一句話,不斷向四周同學詢問。特意把筆記做得很全的人,主要是擔心漏掉重要內容,影響以后的復習與思考.,這樣不僅失去了做筆記的意義,也將課堂“聽”與“記”的關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記錄,便無暇緊跟老師的思路﹚。如果只是零星記下一些突出的短語或使你感興趣的內容,那你的筆記就可能顯得有些凌亂。做提綱式筆記因不是自始至終全都埋頭做筆記,故可在聽課時把時間更多地用于理解所聽到的內容.事實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綱式筆記的關鍵。課堂筆記要注意這五種方法:一是簡明扼要,綱目清楚,首先要記下所講章節(jié)的標題、副標題,按要點進行分段;二是要選擇筆記語句,利用短語、數字、圖表、縮寫或符號進行速記;三是英語、語文課的重點詞匯、句型可直接記在書頁邊,這樣便于復習時查找﹙當然也可以記在筆記本上,前提是你能聽懂﹚;四是數理化生等,主要記老師解題的新思路、補充的定義、定理、公式及例題;五是政治、歷史等,著重記下老師對問題的綜合闡述。2022/11/12最新中小學教學課件22編后語做筆記不是要將所有東西都寫下,我們需要的只是“詳略得當2022/11/12最新中小學教學課件23謝謝欣賞!2022/11/12最新中小學教學課件23謝謝欣賞!第十三課詩詞三首第十三課詩詞三首一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詩歌是最高的語言藝術。詩歌常常用最精練的語言來展示世界的萬千氣象,形象而含蓄地抒發(fā)復雜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五首詩詞都是名家作品,這些作品通過精練的語言要表達怎樣的內涵呢?一情景導入生成問題詩歌是最高的語言藝術。詩歌三維目標教學重難點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了解我國古代詩歌在體裁上形式上的特點。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我國古代詩歌在體裁上形式上的特點。2、過程與方法目標: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興趣。三維目標教學重難點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了解我國古代詩歌在體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1.文學常識(1)《行路難》作者簡介及背景鏈接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行路難》即作于被迫離開長安時,感嘆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李白少有大志,胸懷著“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輔佐帝王,成就偉業(yè)。他二十四歲“辭親遠游”直到四十二歲才奉詔供奉翰林。因為他傲岸奔放,蔑視權貴,不容于朝。天寶三年,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二自學互研生成新知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1.文學常識(1)《行路難》作者簡(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作者簡介及背景鏈接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罷和州刺史任返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歸洛,兩位詩人在揚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一首詩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劉禹錫便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來酬答他。(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作者簡介及背景鏈接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四川眉山人。他在詩、詞、文、畫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他既是豪放詞派的代表作家,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并稱“三蘇”。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后,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3)《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作者簡介及背景鏈接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四

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1、朗讀指導(1)自由放聲朗讀三首詩要求:讀準字音,找出詩中能印證我們猜想的詩句。(2)同學們朗讀,個別展示,注意正音,齊讀。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1、朗讀指導(1)自由放2.朗讀節(jié)奏劃分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2.朗讀節(jié)奏劃分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冻陿诽鞊P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端{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步驟三精讀課文深入了解(一)品析《行路難》1.李白因受奸臣的排擠被迫離開京城長安,朋友設宴為他送別。詩中是怎樣描寫酒宴的?用了什么修辭?明確: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夸張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驟三精讀課文深入了解(一2.面對美酒佳肴,豪爽縱酒的李白是怎樣做的?心情如何?從哪些動詞可以看出?明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極度苦悶、抑郁。停、投、拔、顧2.面對美酒佳肴,豪爽縱酒的李白是怎樣做的?心情如何?從3、詩中的“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實寫嗎?明確:不是,是想像、是虛寫。4、李白在仕途受阻后,發(fā)出了怎樣的感慨?運用了怎樣的表達方式?明確: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抒情3、詩中的“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實寫嗎?明確:5、我們知道“文以載道、文以載情”,詩歌也是如此,誰能說說這首《行路難》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明確:一方面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的苦悶,另一方面表達了詩人在困境中仍然堅定信念的積極樂觀態(tài)度。5、我們知道“文以載道、文以載情”,詩歌也是如此,誰能說說這(二)品析《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1、本詩各聯(lián)分別寫了什么?明確:首聯(lián):表現辛酸,憤懣不平頷聯(lián):悲悼舊友,感嘆變遷頸聯(lián):新貴得意,悲嘆身世尾聯(lián):意志不衰,堅忍不拔

賞析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這兩句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fā)展,蘊涵著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說,個人的沉淪算不了什么,社會總是要向前發(fā)展的,未來肯定會比現在好。(二)品析《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1、本詩各聯(lián)分別寫了什么2、詩中引用典故的詩句是誰?明確: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明確:以生動的藝術形象,表現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guī)律。2、詩中引用典故的詩句是誰?明確: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三)品析《水調歌頭》1、讀課文,小組交流,這首詞的上、下闕各寫了什么內容?請分別用兩個字來概括。望月思鄉(xiāng)2、望月乃寫景,思圓乃抒情。齊吟上闕:寫了哪些景物?明確:明月、青天、酒、“我”、風、清影(實寫);宮闕、瓊樓玉宇(虛寫)。(三)品析《水調歌頭》1、讀課文,小組交流,這首詞的上、下闕3、月圓中秋之時,作者把酒臨風,形單影只,想到月亮上嫦娥居住的宮闕、瓊樓玉宇,雖高雖豪華,卻同樣是孤身一人,獨愴然而涕下,此情此景與作者“我”是何等相似啊!這里可以看出作者當時怎樣的心情?明確:

孤寂、苦悶,與“高處不勝寒”的嫦娥同是天涯淪落人。3、月圓中秋之時,作者把酒臨風,形單影只,想到月亮上嫦娥居住4、齊讀下闕,體會作者此時的心情怎樣?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明確:

曠達樂觀。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自然規(guī)律。沒有離別的悲傷,哪來相逢的喜悅?更何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哪里月不圓,何處月無光。即使天各一方,但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共享的是同一輪圓月。4、齊讀下闕,體會作者此時的心情怎樣?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四當堂演練達成目標步驟四總結課文拓展延伸課堂小結

這三首詩詞,作者都是一生坎坷,官運不通,可以說是一個政治上非常失意的人,但他們都能從苦悶的悲觀中走出來,到了豁達樂觀的人生境界。從失意矛盾中走向胸懷坦蕩的達觀的文人留給后人的溫暖與美好,慰藉著千年來普天下不得意與離恨的人,超脫的靈魂裝著美好的東西就會永世活著。三首詩詞都體現了詩人不如意時的豁達胸懷。四當堂演練達成目標步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