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_第1頁
第1課: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_第2頁
第1課: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_第3頁
第1課: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_第4頁
第1課: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佛教(公元前6世紀)伊斯蘭教(公元7世紀)基督教(公元1世紀)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分為天主教、正教、新教三大派別。中世紀的時候,天主教主要分布在歐洲西部,東正教主要分布在拜占庭帝國和歐洲東部,新教則是改革以后從天主教中分離出來的新派別。

16世紀的西歐,隨著民族國家的形成和資本主義的萌芽的成長,天主教腐朽的神權統(tǒng)治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zhàn).德意志的馬丁.路德,瑞士的加爾文,英國的亨利八世相繼進行宗教改革,最終瓦解了羅馬教廷在歐洲的封建大一統(tǒng)神權統(tǒng)治,建立起適應民族國家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興起的基督教新教派,有力推動了西歐從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歷史進程。宗教改革是歐洲歷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它在歐洲由中世紀進入近代社會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第五單元:歐洲的宗教改革第1課: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教學指導意見:基本要求:了解中世紀天主教在歐洲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的特殊地位及影響;知道歐洲中世紀的“異端”運動;了解14-16世紀歐洲在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領域發(fā)展概況。發(fā)展要求:認識歐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說明:教學時可聯(lián)系必修2專題五、必修3專題六的相關內容。一、天主教的神權統(tǒng)治:1、基督教的發(fā)展演變:(1)產生:公元1世紀小亞細亞與巴勒斯坦一帶;(2)定國教:

4世紀初期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3)分裂:

11世紀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正教和天主教;(4)神權統(tǒng)治的確立:

13世紀初確立了對西歐的大一統(tǒng)神權統(tǒng)治。……第1課: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基督教(誕生于AD1C的小亞細亞與巴勒斯坦一帶)11C第一次分裂16C第二次分裂_____教(以羅馬為中心)天主____教(中心:君士坦丁堡)東正_____教天主____教新_____教東正①______教(宗)②________教③________教路德

加爾文

英國國

4C初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天主教與東正教、新教是現(xiàn)在基督教的三大派別;而基督教又是與佛教、伊斯蘭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圣安布魯斯的名言“皇帝是教會的一員而非教會的主人”,成為教會跟世俗政權爭奪權力的重要依據(jù)。到12至13世紀之交英諾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任教皇時,教會權勢達到頂峰,……宗教的和世俗的權力都屬于教皇,君主的世俗權力只有在教皇的命令下才能行使。教皇成為“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只有在14—15世紀以后,以教皇為首的教會勢力才越來越無法同日益強盛的王權相抗衡。

——許序雅《世界文明簡史》

天主教的神權統(tǒng)治----激化矛盾,阻礙進步一、天主教的神權統(tǒng)治:13世紀初天主教確立了對西歐的大一統(tǒng)神權統(tǒng)治問題1(結合課本思考):中世紀天主教神權統(tǒng)治地位確立的原因與表現(xiàn)有哪些?關于“中世紀”的概念:中世紀:史學上通常指封建時代,即介于古代奴隸社會與近代資本主義之間的時代。這一名詞主要適用于歐洲。即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fā)這一時期的歷史。封建制度的形成、發(fā)展和解體是這一時期歐洲歷史的主線。傳統(tǒng)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fā)展比較緩慢的時期。(1)內部改革:整頓教會,與封建王權展開權力之爭;(2)以征服“異教徒”為名,組織了“十字軍東征”,進一步擴展了教會勢力;(3)中世紀的歐洲,封建割據(jù)嚴重,王權衰弱,天主教趁虛而入;(4)生產力水平低,人們認識有限,教義具有麻醉性等等。一、天主教的神權統(tǒng)治:2、天主教神權統(tǒng)治地位確立的原因:3、天主教神權統(tǒng)治地位確立的表現(xiàn):(1)經濟:天主教擁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1/3,通過征收“什一稅”、兜售“贖罪券”等方式搜括錢財。一、天主教的神權統(tǒng)治:2、天主教神權統(tǒng)治地位確立的原因:兜售贖罪券第一幅圖基督教的基本教義原罪救贖原罪----(Originalsin)一詞來自基督教的傳說,它是指人類生而俱來的、洗脫不掉的“罪行”。圣經中講:人有兩種罪--原罪與本罪,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遺留的罪性與惡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

人類因有原罪和本罪而無法自救,要靠上帝派遣其獨生子耶穌基督降世為人做犧牲,成為「贖價」,作了人類償還上帝的債項,從而拯救了全人類。3、天主教神權統(tǒng)治地位確立的表現(xiàn):(2)政治:教權高于王權,教會不斷干涉各國的政治權力。典型例證是“卡諾莎之辱”。一、天主教的神權統(tǒng)治:第二幅圖“卡諾莎之辱”3、天主教神權統(tǒng)治地位確立的表現(xiàn):(3)思想文化:壟斷學校教育,掌握《圣經》解釋權,文學藝術作品也蒙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文藝復興時期拉斐爾創(chuàng)作的眾多圣母形象之一第三幅圖在中世紀,人類意識的兩方面——內心自省和外界觀察都一樣——一直處在一層共同的紗幕之下,處于睡眠或半醒狀態(tài)。這層紗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見織成的,透過它向外看,世界和歷史都罩上了一層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這層紗墓最先煙消云散?!踩鹗俊巢伎斯亍兑獯罄乃噺团d時期的文化》3、天主教神權統(tǒng)治地位確立的表現(xiàn):(4)社會生活:天主教會的影響無處不在。教堂星羅棋布,人人信教,一個人從生到死都離不開教會。第四幅圖中世紀教士布道、舉行彌撒和圣餐禮時的情景3、天主教神權統(tǒng)治地位確立的表現(xiàn):(1)經濟:天主教擁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1/3,通過征收“什一稅”、兜售“贖罪券”等方式搜括錢財。(2)政治:教權高于王權,教會不斷干涉各國的政治權力。典型例證是“卡諾莎之辱”。(3)思想文化:壟斷學校教育,掌握《圣經》解釋權,文學藝術作品也蒙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4)社會生活:影響無處不在,一個人從生到死都離不開教會一、天主教的神權統(tǒng)治:主教的俱樂部油畫19世紀

主教的宮邸艷麗奢華,追隨者們在一同“探討”球藝的問題。在他們熱情的參與下,保齡球運動已經頗為成熟了。教皇和紅衣主教團幾乎都是意大利人,他們把教會變成了一個奢靡的俱樂部,優(yōu)雅的談論著藝術、音樂和戲劇。卻少有提及信仰的問題。愚人船

布羅尼穆斯博斯油畫荷蘭1470年

這幅畫描繪了在荒宴中縱情聲色的修女和修士們,他們正試圖咬下懸在空中的糕點。中世紀教會中所謂圣者的愚蠢與自負加上他們生活中的墮落、益發(fā)使他們成為了人們嘲弄的對象。教皇出巡紅衣主教大主教

16世紀初羅馬教廷每年從德意志搜刮的財富要高出當時德意志名義上的中央政權“神圣羅馬帝國”年財政收人的20倍左右。這種搜刮,既不利于資本主義早期的原始積累,也極大地惡化了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羅馬教皇紅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信徒上帝結合上述材料思考:1、從以上材料,可以獲得什么歷史信息?

天主教會的奢侈腐化、荒淫無度、貪婪敲詐、教階森嚴天主教會的墮落和殘暴進一步激化了社會矛盾,引發(fā)了反對天主教的宗教改革運動2、天主教的這種狀況和宗教改革又有什么關系呢?“物必先腐而后生蟲,教會之所以出現(xiàn)改革的訴求,皆因自身的腐敗”——摘自《西方宗教史》二、宗教異端----早期歐洲的反封建斗爭1、原因:市民階層(資產階級)不滿教會的專斷,開始反封建斗爭2、形式:

宗教“異端”“異端”的概念:古代中世紀時,西歐基督教占統(tǒng)治地位的派別對異己派別的貶稱。3、表現(xiàn):3、表現(xiàn):(1)12C,法國南部“異端”運動:主張:P64(2)14-15C,歐洲的“異端”運動更加高漲:①英國人威克里夫的“異端”學說約翰·威克里夫是英國牛津大學神學教授,首次把《圣經》由拉丁文完整地譯成英文,撰文系統(tǒng)闡述了“異端”學說,他提出了激進的教會改革主張。主張:

P64②捷克人胡司對教會的批評胡司是捷克布拉格大學教授,將《圣經》從拉丁文譯為捷克文,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張。主張:

P64①在天主教的神權統(tǒng)治下,人們的思想和行動都受到天主教的嚴格控制,新興資產階級還找不到更為先進的思想武器來批判封建主義,同時為了將具有濃厚宗教信仰的民眾發(fā)動起來,也需要為這一斗爭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②當時資本主義還很不發(fā)達,資產階級力量較弱,在反封建斗爭中,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③天主教會日益墮落、反動。根本原因: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資本主義的產生問題3:為什么西歐早期的反封建斗爭采取了宗教“異端”的形式?——金榜P38(1)對天主教的神權統(tǒng)治提出了有力挑戰(zhàn);(2)反映了市民階層爭取政治權利、發(fā)展工商業(yè)經濟的要求和改革教會的愿望;(3)推動了宗教改革的到來。5.影響:二、宗教異端----早期歐洲的反封建斗爭宗教“異端”1.原因:市民階層(資產階級)不滿教會的專斷,開始反封建斗爭

2.形式:3.事件:4.性質:用與教會說教不同的“異端”宗教思想發(fā)動民眾的反封建斗爭?!拔锉叵雀笊x,教會之所以出現(xiàn)改革的訴求,皆因自身的腐敗”“一定時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時期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必然反映?!?.從天主教統(tǒng)治的腐朽,激化社會矛盾角度去探究;2.從歐洲社會的發(fā)展變化角度去探究改革的必然。方法:探究主題:歐洲宗教改革的原因(必然性)第1課: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三、向近代過渡的西歐(14~16世紀):1、西歐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1)原因:①生產力的發(fā)展與技術的進步;②手工業(yè)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③新航路的開辟,海外貿易和殖民活動。(2)時間:14~16世紀(3)地點:

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城市以及西歐其他的一些城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舊的上層建筑天主教會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如:把從事商業(yè)活動和發(fā)財致富說成是墮落的行為,嚴重阻礙了早期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2、西歐民族國家的發(fā)展:(1)原因:①新興的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不滿教會的盤剝,希望分享政治權利和建立強有力的國家政權,結束分裂割據(jù)局面;②一些國家的君主也想擺脫天主教會的束縛,加強中央集權,實現(xiàn)富國強兵。(2)表現(xiàn):到15、16世紀,西歐的英、法、西班牙等國先后形成為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并且出現(xiàn)了以專制君主為核心的加強中央集權的趨勢。德國雖然分裂成許多諸侯國,但一些大的諸侯國也建立了君主制度,向集權的方向發(fā)展。2、西歐民族國家的發(fā)展:(1)原因:(2)表現(xiàn):(3)影響:天主教會成為中央集權發(fā)展道路上的嚴重障礙,把教會置于王權控制之下已成為時代的要求,天主教會對西歐的控制受到挑戰(zhàn)。3、文藝復興運動促進了宗教改革運動的出現(xiàn):(1)內容:

文藝復興思想家批判中世紀教會的蒙昧、禁欲說教與封建的等級特權制度,宣傳個人的自由、平等與欲望,提倡競爭進取精神與科學求知的理念。(2)影響:

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對天主教會統(tǒng)治形成巨大沖擊。三、向近代過渡的西歐:1.西歐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經濟)2.資產階級、新貴族和國家君主的反教會斗爭(政治)3.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思想)→促進了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天主教會受到挑戰(zhàn)→解放了人們思想,對天主教會統(tǒng)治形成巨大沖擊→形成新的階級: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問題2:14~16世紀的西歐生產方式有哪些進步?階級結構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有何影響?

14~16C西歐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資產階級、新貴族出現(xiàn)需要一個強大的民族國家作支撐(15、16C英、法、西班牙逐漸形成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14-16C文藝復興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獨立于世俗政權之外的天主教會成為中央集權發(fā)展道路上的嚴重障礙,把教會置于王權的控制之下成為時代的要求,宗教改革已經勢在必行。問題2:14~16世紀的西歐生產方式有哪些進步?階級結構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有何影響?三、向近代過渡的西歐:小結:宗教改革發(fā)生的必然性:(背景)(1)經濟根源:

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2)階級基礎: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共同要求反教會,進行反封建斗爭(3)政治因素:民族國家的形成和民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