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內容與審查要點_第1頁
1. 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內容與審查要點_第2頁
1. 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內容與審查要點_第3頁
1. 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內容與審查要點_第4頁
1. 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內容與審查要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1/21附錄五(一)工程概況,應包括以下內容:1.基坑所處的地段,周邊的環(huán)境。2.四周市政道路、管、溝、電力和通訊電纜等情況。3.基礎類型、基坑開挖深度、降排水條件、施工季節(jié)、支護結構使用期限及其他要求。(二)工程地質情況及現(xiàn)場環(huán)境1.施工區(qū)域內建筑基坑的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中,要有土的常規(guī)物理試驗指標,必須提供土的固結快剪內摩擦角彷、內聚力c、滲透系數K等數據。施工區(qū)域xx鄰近地區(qū)地下水情況。3.場地內和鄰近地區(qū)地下管、線位置、深度、直徑、構造及埋設年份等。4.鄰近的原有建筑、構筑物的結構類型、層數、基礎類型、埋深、基礎荷載及上部結構現(xiàn)狀,如有裂縫、傾斜等情況,需作標記、拍片或繪圖,形成原始資料文件。5.基坑四周道路的距離及車輛載重情況。(三)基坑支護設計方案1.基坑支護設計:提供完整的施工圖紙,包括:平面、剖面,明確支護范圍、構造做法、質量要求、驗收標準以及施工說明等。支護設計平面圖中應反映出電梯井、集水井、基礎承臺的位置尺寸、底標高。降排水方案。土方開挖要求。監(jiān)測點布置與監(jiān)測要求,報警值。其他施工中應注意的事項。(四)施工部署與進度計劃提出基坑工程中支護、土方、降排水各工序的施工順序、配合要求和時間安排,在滿足設計工況要求、工藝關系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進度計劃。(五)支護施工方法根據支護設計方案,選擇施工機械、施工工藝、施工方法、施工順序,有質量保證的具體措施,如采用深攪樁作止水帷幕時如何保證樁搭接質量等。(六)基坑土方開挖土方開挖應根據工程特點、支護形式、施工部署確定開挖方案,土方開挖方案應包括:1.根據土方工程開挖深度和工程量的大小,選擇挖土機械。2.開挖時間、開挖程序、流向,必須與設計工況一致。3.便道設置?;邮┕し桨妇幹苾热菖c審查要點4.確定棄土地點。5.安全技術、雨季施工措施等。6.保護工程樁、支護樁、監(jiān)測點的措施。7.環(huán)保措施。(七)降、排水地下水控制的設計和施工應滿足土方開挖、墊層施工、抗浮等需要,根據工程地質條件以及周邊環(huán)境條件,并結合基坑支護和基礎施工方案確定降、排水方案。1.采用降水方案時應考慮對周圍環(huán)境(包括:房屋、道路、管道)的影響。2.降水方案應進行涌水量估算,選擇降水設備,并繪制平面圖、剖面圖,明確管直徑、位置,井底、井口標高以及具體做法要求等。3.地面排水和坑內排水措施,坡頂、越面、坡腳的做法要求,防止地面水進入基坑等。安全技術措施1.基本措施建立健全施工安全保證體系,落實有關建筑施工的基本安全措施等內容。基坑四周嚴禁超堆荷載,基坑四周一定范圍內不準重載運輸車輛通行、??俊"腔铀闹鼙仨氃O置1.2m高護欄,人員上下設專用通道。(4)開挖至設計標高后應及時驗收并進行墊層施工,盡量減少基坑暴露時間。2.監(jiān)控措施基坑開挖前應作出系統(tǒng)的開挖監(jiān)控方案,監(jiān)控方案應包括監(jiān)控目的、監(jiān)測項目、監(jiān)控報警值、監(jiān)測方法及精度要求、監(jiān)測點的布置、監(jiān)測周期、記錄制度以及信息反饋系統(tǒng)等(《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3.8條)。3.應急措施結合工程特點,對有可能造成基坑支護失穩(wěn),發(fā)生管涌或由于地下水控制不當造成鄰近建筑物的傾斜、裂縫等情況應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九)附:設計計算書基坑支護依據《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工程地質勘察報告進行支護方案選擇及設計,內容有:(1)設計原則(3.1.1、3.1.3、3.1.4、3.1.5、3.1.6條);支護結構選型(3.3.1、3.3.2、3.3.3條);荷載標準(3.4、3.5條);(4)計算結果降水基坑涌水量計算,設備選擇。二.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施工方案編制內容與審查要點工程概況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層數、層高、總高度、建筑面積、結構形式、地質情況、工期;外腳手架方案選擇等。(二)腳手架設計方案腳手架搭設應繪制平面、立面、剖面以及連墻接點大樣圖。1.確定腳手架鋼管、扣件、腳手板及連墻件材料。2.確定腳手架基本結構尺寸、搭設高度及基礎處理方案。3.確定腳手架步距、立桿橫距、桿件相對位置。4.確定剪刀撐的搭設位置及要求。5.確定連墻件連接方式、布置間距。6.確定卸料平臺、通道設置方式及位置。(三)施工組織與管理1.搭設腳手架應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yè)施工隊伍施工;確定施工單位時應同時明確技術負責人及專職安全員。2.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guī)則》GB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yè)架子工。(四)腳手架施工質量要求1.施工準備(1)單位負責人向架設和使用人員交底。(2)鋼管、扣件、腳手板、安全網等構配件材料要求,并進行檢查及驗收。(3)清理、平整場地,保證排水暢通。地基與基礎做法與施工要求3.腳手架搭設的技術質量要求、允許偏差。4.腳手架安全防護做法與要求(五)腳手架驗收1.腳手架地基驗收腳手架的驗收(外腳手架應按規(guī)范要求分階段驗收)(六)腳手架拆除腳手架拆除方法、順序、要求,注意事項。(七)安全技術措施附:一設計計算書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01J84—2001(2002年版)進行計算。1.確定設計計算簡圖。2.確定腳手架設計荷載(4.1條、4.2條、4.3條)。3.縱向、橫向水平桿等受彎構件的強度及連接扣件的抗滑承載力計算(5.2條)。4.立桿軸向力、穩(wěn)定性及基礎承載力計算(5.3條)。5.連墻件的連接強度計算(5.4條)。6.卸料平臺驗算。附二腳手架搭設xx1.平面、立面、剖面、連墻節(jié)點大樣。2.卸料平臺結構大樣。三.模板支撐方案編制內容與審查要點(一)工程概況1.主體結構情況,層數、層高,梁板布置、主梁跨度、主次梁截面(高、寬)、板厚。2.預應力結構應注明設計對混凝土的強度要求,明確預應力混凝土施工順序(張拉方案)。3.有后澆帶的應注明后澆帶的具體位置,明確設計對后澆帶澆筑的時間要求。(二)模板及支撐設計方案選用模板、支撐件品種、規(guī)格。2.確定墻、柱、梁內楞、外楞、對拉螺栓位置、間距,選用對拉螺栓規(guī)格。3.確定梁板小橫桿、大橫桿及立桿布置位置及間距4.支撐縱橫水平桿步距以及及剪刀撐(包括水平、垂直)設置等。5.多層樓板承載力驗算,分別確定澆筑混凝土時支撐設置層數以及拆模時間、順序。6.xx力要求與處理方法。(三)模板及支架的設計、計算要點1.設計依據可靠。2.分別對墻、柱、梁、板的模板、支撐件進行強度和剛度驗算。(1)荷載取值、材料力學性能以及設計計算方法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2)扣件式模板支架的計算應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01第5.6條進行;高大支模支架計算參見附件資料。(3)模板及其支架的強度、剛度及其穩(wěn)定性應符合規(guī)定要求,。3.主梁、次梁、板支撐立桿的布置應協(xié)調,同一個方向的立桿應在同一條直線上,以保證縱橫水平桿和剪刀撐的連貫、拉通。4.模板應支撐在堅實的地基上,并應有足夠的支撐面積,防止下沉。5.模板設計時應考慮便于安裝和拆除,同時還要考慮安裝鋼筋、澆搗混凝土方便。6.跨度較大的梁、板,安裝模板時應按設計要求起拱;如無設計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1/1000?3/1000。7.多層樓板應分別驗算樓板、梁承載力,確定混凝土澆筑時模板支撐設置層數以及拆模時間、順序。8.多層后澆帶部位應單獨編制支撐方案,確定支撐方式和立桿的布置,并進行承載力驗算。9.多層預應力構件應根據預應力施工方案編制支撐方案,進行樓板承載力驗算,確定支撐設置層數,驗算立桿承載力。(四)模板的安裝與構造要求1.模板支架的立桿、支撐設置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01第6.8條規(guī)定。高大支模支架構造參見附件資料及《操作規(guī)程》的規(guī)定。2.模板安裝的允許偏位及檢驗方法。(五)模板及支架的驗收與使用模板及支架應于在使用前辦理驗收手續(xù),未經驗收合格不得澆筑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時應有專人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變形應即進行加固處理,如有異常,應立即停工處理。(六)模板的拆除1.模板的拆除的方法、順序、要求和注意事項。(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以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強度試驗報告為依據,嚴格控制拆模時間和順序要求,確保支撐層數。(2)對于后澆帶部位及預應力構件應有拆除方案,明確拆模時間和順序要求,確保支撐層數。2.安全技術措施附一:模板及支架設計計算書(計算方法與步驟參見附4)1.基本參數荷載計算。計算模板支撐桿件的最大軸向力、彎矩(應有計算簡圖)。4桿件承載能力、剛度和穩(wěn)定性、扣件抗滑力驗算,確定用料及布置。5.xx力驗算。6.多層結構中樓板承載能力驗算,確定混凝土澆筑時支撐層數。附二模板支撐平面、剖面及節(jié)點大樣圖1.梁、板立桿、縱橫水平桿、剪刀撐布置(后澆帶部位應另行編制)2.墻、柱縱橫楞、對拉螺栓。四.結構安裝工程施工方案編制內容與審查要點(一)工程概況1.吊裝工程概況,施工場地內及周邊電纜、管道情況;2.工程地質狀況、地耐力;3.吊裝工程結構、尺寸、吊裝高度,單體重量與外形幾何尺寸;4.施工現(xiàn)場平面布置圖;5.吊裝工序流程圖。(二)吊裝施工的組織(三)吊裝作業(yè)資質及特種作業(yè)人員名單、上崗證編號(吊車司機、指揮、司索、電工、焊工等)。(四)吊裝前準備工作1.熟悉吊裝作業(yè)環(huán)境,弄清作業(yè)現(xiàn)場內的各吊車作業(yè)點的地耐力和處理措施;2.了解施工現(xiàn)場的水電、電訊電纜、管道情況;3.吊裝工序交底;4.吊裝作業(yè)的通訊工具與聯(lián)絡方式。(五)吊裝設備選型1.吊裝設備的規(guī)格、型號;2.吊索、卸甲的規(guī)格、型號及選型計算;3.吊裝作業(yè)中所需工具、材料的種類數量;4.吊裝設備的起重力矩曲線圖。(六)吊裝工藝及流程1.吊點、吊距、起吊物重心;2.吊裝作業(yè)順序;3.吊裝設備起吊位置與地耐力處理;4.吊裝過程中起吊物穩(wěn)定措施;5.起吊物就位、固定方法及措施;6.地錨的設置方法和要求;7.吊裝設備進退場路線及起吊位置布置圖;8.構件堆放要求及重量明細表。(七)安全技術措施1.防止起重機事故的措施2.防止高處墜落措施3.防止高處落物傷人措施4.防止觸電措施5.防止構件倒坍措施6.其它防護措施,如:吊裝作業(yè)警戒區(qū)的設立與警戒人員等(八)質量技術要求五.拆除工程施工方案編制內容與審查要點(一)工程概況,內容包括:1.被拆除舊建(構)筑物工程概況。如:建(構)筑物的平面尺寸、層數、層高、總高度、建筑面積、結構形式、竣工時間、使用年限和工程的完好程度等。2.被拆除舊建(構)筑物周圍環(huán)境。如:所處地段情況、與周邊建(構)筑物的聯(lián)系或距離、是否有必須保護的古建筑文物和重要的市政設施等。3.被拆除舊建(構)筑物地下基礎類型,地下有無重要的市政管、溝、電4.拆除工程的合同工期或其他要求。(二)拆除工程的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工作(1)被拆除建筑物(或構筑物)的竣工圖紙,弄清建筑物的結構情況、建筑情況、水電及設備管道情況。(2)學習有關規(guī)范和安全技術文件,編制施工組織設計。(3)明確周圍環(huán)境、場地、道路、水電設備管道、危房情況等,并附簡圖。(4)向進場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教育。2.現(xiàn)場準備(1)清理被拆除建筑物倒塌范圍內的物資、設備,不能搬遷的須妥善加以防護。(2)疏通運輸道路,接通施工中臨時用水、電源。(3)切斷被拆建筑物的水、電、煤氣管道等。(4)檢查周圍建筑物,尤其是危舊房,必要時進行臨時加固。(5)向周圍群眾出示安民告示,在拆除危險區(qū)設置警戒區(qū)標志。3.機械設備材料的準備拆除所需的機械工具、起重運輸機械和爆破拆除所需的全部爆破器材,以及爆破材料危險品臨時庫房。分別列出《主要機械設備需用表》、《主要材料需用表》。4.人員組織成立組織機構、明確技術負責人和專職安全員,繪制組織機構圖,組織勞動力。(三)拆除工程的安全技術規(guī)定1.拆除工程在開工前,要組織技術人員和工人學習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針對該拆除工程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2.拆除工程的施工,必須在工程負責人的統(tǒng)一指揮和經常監(jiān)督下進行。工程負責人要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技術規(guī)程向參加拆除的工作人員進行詳細的交底。3.拆除工程在施工前應該將電線、瓦斯煤氣管道、上下水管道、供熱設備等干線、通向建筑物的支線切斷或遷移。4.作業(yè)人員應站在專門搭設的腳手架上或者其他穩(wěn)固的結構部分上操作。5.拆除區(qū)周圍應設立圍欄,掛警告牌,并派專人監(jiān)護,嚴禁無關人員逗留。6.拆除建筑物,應按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嚴禁幾層同時拆除。當拆除某一部分的時候應該防止其他部分的倒塌。7.拆除過程中,現(xiàn)場照明不得使用被拆除建筑物中的配電線,應另外設置配電線路。8.拆除建筑物的欄桿、樓梯和樓板等,應該和整體進度相配合,不能先行拆除。建筑物的承重支柱和橫梁,要等待它承擔的全部結構和荷重拆掉后才可以拆除。9.被拆建筑物的樓板平臺上不允許有多人聚集和堆放材料,以免樓蓋結構超載發(fā)生倒塌。10.在高處進行拆除工程,要設置流放槽。拆除較大的或者沉重的構件,要用吊繩或者起重機械配合并及時吊下或運走,禁止向下拋。拆卸下來的各種構件材料要及時清理,分別堆放在指定位置。11.拆除石棉瓦及輕型結構屋面工程時,嚴禁施工人員直接踩踏在石棉瓦及其他輕型板上進行工作,必須使用移動板梯,板梯上端必須掛牢,防止高處墜落。六.施工用電方案編制內容與審查要點根據《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46—2005的規(guī)定:臨時用電設備在5臺以上或設備總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者,應編制臨時用電組織設計。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的主要內容:工程概況1.工程規(guī)?,F(xiàn)場及周圍環(huán)境。包括:調查測繪現(xiàn)場的地形、地貌,工程位置,地上、地下管線和溝道的位置,建筑材料、器具堆放位置,生產、生活暫設建筑物位置,用電設備裝設位置以及現(xiàn)場周圍環(huán)境等。配電系統(tǒng)設計確定電源進線、變電所或配電室、配電裝置、用電設備位置和線路走向根據現(xiàn)場實際情況選擇配電線路型式(放射式、樹干式、鏈式或環(huán)形配線)。根據總計算負荷和峰值電流選擇電源和備用電源。根據總負荷、支路負荷計算出的總電流、支路電流和架設方式選擇總電源線線徑和支路線徑。選擇變壓器配電線路設計(1)配電線路設計主要是選擇和確定線路走向,配電方式(架空線或埋地電纜等),敷設要求,導線排列,選擇和確定配線型號,規(guī)格,選擇和確定其周圍的防護設施等。(2)配電線路設計不僅要與變電所設計相銜接,還要與配電箱設計相銜接,尤其要與變電系統(tǒng)的基本防護方式(應采用TN—S保護系統(tǒng))相結合,統(tǒng)籌考慮零線的敷設和接地裝置的敷設。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設計(1)配電箱與開關箱設計是指為現(xiàn)場所用的非標準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設計,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設計是選擇箱體材料,確定和箱體結構尺寸,確定箱內電器配置和規(guī)格,確定箱內電氣接線方式和電氣保護措施等。(2)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設計要和配電線路設計相適應,還要與配電系統(tǒng)的基本保護方式相適應,并滿足用電設備的配電和控制要求,尤其要滿足防漏電觸電的要求。接地與接地裝置設計接地與接地裝置的設計主要是根據配電系統(tǒng)的工作和基本保護方式的需要確定接地類別,確定接地電阻值,并根據接地電阻值的要求選擇或確定自然接地體或人工接地體。對于人工接地體還要根據接地電阻值的要求,設計接地的結構、尺寸和埋深以及相應的土壤處理,并選擇接地材料,接地裝置的設計還包括接地線的選用和確定接地裝置各部分之間的連接要求等。(三)防雷設計防雷設計包括:防雷裝置裝設位置的確定,防雷裝置型號的選擇,以及相關防雷接地的確定。防雷設計應保證根據設計所設置的防雷裝置,并保護范圍可靠地覆蓋整個施工現(xiàn)場,并絕對雷害起到有效的防護作用。(四)防護措施(如外電防護)(五)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編制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要和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相適應,其重點是:電氣設備的接地(重復接地),接零(TN—S系統(tǒng))保護,裝設漏電保護器,一機、一閘、一箱、一漏,開關電器的裝設,維護、檢修,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的處置等。附一.臨時電氣工程xx1.臨時供電平面圖設計,臨時供電平面圖的內容應包括:在建工程臨建、在施、原有建筑物的位置。電源進線位置、方向及各種供電線路的導線敷設方式、截面、根數及線路走向。2.變壓器、配電室、總配電箱、分配電箱及開關箱等配電裝置圖。3.配電系統(tǒng)接線圖。(1)標明變壓器高壓側的電壓級別,導線截面,進線方式,高低壓側的繼電保護及電能計量儀表型號、容量等。(2)低壓供電應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tǒng)。(3)各種箱體之間的電氣聯(lián)系。(4)配電線路的導線截面、型號、PE線截面、導線敷設方式及線路走向。(5)各種電氣開關型號、容量、熔體、自動開關熔斷器的整定、熔斷值。(6)標明各用電設備的名稱、容量。4.接地裝置設計圖。包括:工作接地、重復接地、保護接地、防雷接地的位置及接地裝置的材料做法等。附二:負荷計算。七.塔吊安裝(拆除)方案編制內容與審查要點工程概況敘述工程地點、結構、建筑面積、高度等。編制依據施工現(xiàn)場的平面布置;xx機的安裝位置及周圍環(huán)境;xx機技術性能與使用說明。安裝方案xx機的概況安裝人員組織(1)確定裝、拆管理組織,如裝拆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全負責人等。(2)確定裝拆人員名單,并附上崗證編號。安裝前的準備工作(1)塔吊安裝必須同時要保證塔機能安全拆卸。(2)塔吊基礎土壤承載能力要求達到塔吊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基礎周圍土方按要求回填并夯實平整,嚴禁開挖。承載能力達不到規(guī)定要求的應進行處理(采用樁基、地基加固或擴大基礎面積等)并經驗算滿足要求。塔機基礎經承包單位驗收合格,有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混凝土強度達到規(guī)定要求(有試壓報告)。安裝前向所有安裝人員進行全面技術交底。安裝場地平整,通道已經修好。根據塔機各組件重量合理選用吊車,吊車作業(yè)處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確定好塔機臂桿指向,并在塔機安裝位置圖中標注。零配件已全部到場。按規(guī)定架設專用電箱,做好裝塔前的技術檢查工作。列出安裝所需儀器、工具、勞保用品明細表。塔機安裝方法與程序和安裝中的注意事項安全技術措施(1)現(xiàn)場施工技術負責人應對塔吊作全面檢查,對安裝區(qū)域安全防護作全面檢查,組織所有安裝人員學習安裝方案;塔吊司機對塔吊各部機械構件作全面檢查;電工對電路、操作、控制、制動系統(tǒng)作全面檢查;吊裝指揮對已準備的機具、設備、繩索、卸扣、繩卡等作全面檢查。(2)參與作業(yè)的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進入施工現(xiàn)場必須遵守施工現(xiàn)場各項安全規(guī)章制度。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聯(lián)絡信號,合理分工,責任到人。及時收聽氣象預報,如突遇四級以上大風及大雨時應停止作業(yè),并作好應急防范措施。進入現(xiàn)場戴好安全帽,在2m以上高空必須正確使用經試檢合格的安全帶。一律穿膠底防滑鞋和工作服上崗。嚴禁無防護上下立體交叉作業(yè);嚴禁酒后上崗;高溫天氣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夜間作業(yè)必須有足夠的照明。高空作業(yè)工具必須放入工具包內,不得隨意亂放或任意拋擲。(8)起重臂下禁止站人。(9)所有工作人員不得擅自按動按鈕或撥動開關等。(10)緊固螺栓應用力均勻,按規(guī)定的扭矩值扭緊;穿銷子,嚴禁猛打猛敲;構件間的孔對位,使用撬棒找正,不能用力過猛,以防滑脫;物體就位緩慢靠近,嚴禁撞擊損壞零件。安裝作業(yè)區(qū)域和四周布置二道警戒線,安全防護左右各20m,掛起警示牌,嚴禁任何人進入作業(yè)區(qū)域或在四周圍觀。現(xiàn)場安全監(jiān)督員全權負責安裝區(qū)域的安全監(jiān)護工作。頂升作業(yè)要專人指揮,電源、液壓系統(tǒng)應有專人操縱。塔吊試運轉及使用前應進行使用技術交底,并組織塔機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