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虛詞系列練習(xí)
文言虛詞系列練習(xí)
文言虛詞練習(xí)(一)一、解釋句中“因”字的意義和用法。1.罔不因勢象形。()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燭之武退秦師》)()3.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4.不如因而厚遇之。()5.因擊沛公于坐。()6.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7.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8.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9.因拔刀斫前奏案。()10.相如因持璧卻立……()
11.于今無會因。()
12.蒙故業(yè),因遺策。()
1句“依照、根據(jù)”;2句動詞,“依靠、憑借”;3—5句動詞,“趁著,趁此”;6句“通過,經(jīng)由”;7、8句“因?yàn)椋捎凇保?、10句“于是,就;因而”;11句“原因,緣由,機(jī)緣”;12句“沿襲,繼續(xù)”。
文言虛詞練習(xí)(一)二、判斷“因”在文中的意義。1因()能授官,不以門第取人,且不2因()舊制,此乃曹操成大業(yè)之3因()。其常4因()人不備,襲取之,如烏巢焚糧。此一役,動搖袁紹軍心,5因()乘勢擊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6因()許攸之力而得,此正如7因()枯木變?yōu)闃s木也。途經(jīng)紹墓,其尚8因()眾人至前拜祭。其量豈常人可比?9因()此其得眾人之心,以一天下。10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業(yè)。1.介詞,可譯為“根據(jù)”。2.動詞,可譯為“沿襲”。3.名詞,可譯為“原因”。4.介詞,可譯為“趁著”。5.副或連,可譯為“于是”。6.介詞,可譯為“憑借”。7.介詞,可譯為“經(jīng)由”。8.介詞,可譯為“通過,經(jīng)過”。9.介詞,可譯為“因?yàn)椤薄?0.連詞,可譯為“因?yàn)椤薄6?、判斷“因”在文中的意義。文言虛詞練習(xí)(二)一、解釋句中“于”字的意義和用法1.乃設(shè)九賓禮于庭。()2.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3.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4.業(yè)精于勤、荒于嬉。()5.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6.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cái)貨,好美姬。(司馬遷《史記·鴻門宴》)()7.于其身也,則恥師焉。(韓愈《師說》)()8.君幸于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9.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10.燕王欲結(jié)于君。1句“在,到”;2句前“于”是“從”,后“于”是“比”;3句“在……方面,從……中”;4句介詞,“由于”;5、6、7句“向,對,對于”;8句“被”;9、10句“與,跟,同”。文言虛詞練習(xí)(二)二、判斷“于”在文中的意義?!包S鳥1于()飛,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2于()吾等,則久別矣。自十年前偶見之,3于()今已十載,未睹其姿。今造林還草,生態(tài)漸復(fù),黃鳥復(fù)見,其鳴之美則倍4于()昔。吾鄉(xiāng)之美已聞5于()四方。世人皆欲老6于()吾鄉(xiāng),此乃多人言7于()我也,非吾杜撰耳。8于()是吾等暢飲抒懷,陶然醉9于()是,不亦樂乎?1.助詞,放在居中或句首,湊足音節(jié)。2.介詞,表示對象,可譯為“對于”。3.介詞,可譯為“到”。4.介詞,表示比較,可譯為“比”。5.介詞,表示被動,可譯為“被”。6.介詞,表示方位,可譯為“在”。7.介詞,表示對象,可譯為“對”或“向”。8.同現(xiàn)代漢語,可譯為“于是”。9.于:介詞,可譯為“在”;是:代詞,可譯為“這”。二、判斷“于”在文中的意義。文言虛詞練習(xí)(三)一、解釋句中“與”字的意義和用法。1.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2.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不辱使命》)()3.蹇叔之子與師。(《崤之戰(zhàn)》)()4.與爾三矢。(《伶官傳序》)()5.則與一生彘肩(《鴻門宴》)()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7.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六國論》)()8.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9.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蘭亭集序》)()10.朝過夕改,君子與之。()11.選賢與能。()12.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13.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14.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15.恐年歲之不吾與。()16.日月逝矣,歲不我與。()17.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xiàng)羽相見。(《鴻門宴》)()18.當(dāng)與秦相較。()19.遂與之俱出。()20.與風(fēng)水相吞吐。()21.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1—2通“歟”,表疑問,可譯為“嗎”;3動詞,“參加”4—5動詞,“給予”;6—8動詞,“親附、結(jié)交”;9動詞,“交往”;10動詞,“贊許、同意”;11通“舉”,選舉;12介詞,“給,替”;13—14介詞,“比,和……比較”;15—16動詞,“等待”;17—19介詞,“同、跟”;20—21連詞,“和、與”。文言虛詞練習(xí)(三)二、判斷“與”在文中的意義。朝過夕改,君子1與()之,吾亦贊同。今將他人2與()之璧上交,足見其悔過之意,何其堅(jiān)3與()!其4與()吾等之約,當(dāng)亦守之。以吾等之力,寇尚難5與()也,應(yīng)使眾6與()其事,7與()慷慨之君子,離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其雄才偉略,天下無雙,若其助寇而不我8與(),如之奈何?若棄之,此城能為我有9與()?1.動詞,可譯為“贊許”。2.動詞,可譯為“給予”。3.句末語氣助詞,表感嘆,可譯為“啊”。4.介詞,可譯為“和”。5.動詞,可譯為“對付”。6.動詞,可譯為“參與”。7.動詞,可譯為“結(jié)交”。8.動詞,可譯為“幫助”。9.句末語氣助詞,表疑問。二、判斷“與”在文中的意義。文言虛詞練習(xí)(四)一、解釋句中“則”字的意義和用法。1.以身作則。()2.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3.此則寡人之罪也。()
4.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5.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6.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7.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8.于其身也,則恥師焉。()9.欲速則不達(dá)。()1名詞,“準(zhǔn)則、法則”;2—3副詞,“就是、乃”;4—6連詞,表承接,“就、那么”;7連詞,表假設(shè),“假使、如果”;8連詞,表轉(zhuǎn)折讓步,“卻、可是”。文言虛詞練習(xí)(四)二、判斷“則”在文中的意義?!按?則()岳陽樓之大觀也”,道出岳陽樓之美,美2則()美矣,然岳陽樓之聞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3則()天下如岳陽樓者多矣,何獨(dú)顯其名?只因范希文應(yīng)邀作賦,文播寰宇,于是岳陽樓4則()天下名揚(yáng)。當(dāng)世之風(fēng),位卑5則()足羞,官盛則近諛,范氏6則()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調(diào)。友人被貶,未別離去,眾人避之惟恐不及;及其得知,趕至河邊,7則()友人已在舟中矣,足見其性情之篤。1.主謂之間,起強(qiáng)調(diào)、確認(rèn)作用,可譯為“就是”,“是”。2.連詞,表讓步關(guān)系,可譯為“倒是”。3.連詞,假設(shè),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敘述的事、理中是一種假設(shè)或推斷,可譯為“那么”“那就”“就”。4.連詞,表承接,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或事理上的緊密聯(lián)系,可譯為“就”“便”。5.連詞,并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jié)構(gòu)相似的一個分句中,表示各分句之間是并列關(guān)系。6.連詞,轉(zhuǎn)折,可譯為“卻”。7.連詞,表承接,第一件事不發(fā)生在第二件事之前,只是有了第一件事之后才發(fā)生第二件事,譯為“原來是”“原來已經(jīng)”。二、判斷“則”在文中的意義。文言虛詞練習(xí)(五)一、解釋句中“者”字的意義和用法1.而記游者甚眾。()2.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shí)百倍。()3.或異于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4.此三者,吾遺恨也。()5.今者,項(xiàng)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6.陳涉者,陽城人也。()7.廉頗者,趙之良將也。()8.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9.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10.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11.求人可使報(bào)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12.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1—2代指人、物、事、時間、地點(diǎn),可譯作“的、的人、的事情”等;3—4用在數(shù)詞之后,“個、樣”“……個方面”“……樣?xùn)|西”“……件事情”;5用在“今、昔”等時間用語后,“的時候”;6—8“……者……也”表判斷,“者”放在主語之后,引出判斷;9—10主語之后,表提頓,引出原因判斷;11—12定語后置句,表提頓。文言虛詞練習(xí)(五)二、判斷“者”在文中的意義。李白1者(),詩仙也。為當(dāng)國2者()所拒,遂游于此山。今3者(),山中與幽人對酌,乃一澆其心中塊壘也。力士脫靴,國忠捧墨,詩諷楊妃,此數(shù)4者()乃其得罪之源,亦其個性之抒揚(yáng),故雖仕途失意,仍不輟偉志,發(fā)之于詩,其詩傳于后世5者()不可勝計(jì),遂就其萬世英名。1.放在一個詞或短語的后邊,起提頓作用,不譯。2.附在別的詞或短語之后,組成名詞性短語,指稱上文所說的人、事、物,譯為“的人”“的事”“的東西”“的想法”“的做法”。3.放在時間詞之后,起語氣助詞作用,不譯。4.放在數(shù)詞之后,可譯為“個”“樣”之類。5.定語后置句,復(fù)指代詞。二、判斷“者”在文中的意義。文言虛詞練習(xí)(六)一、解釋句中“之”字的意義和用法。1.項(xiàng)伯乃夜馳之沛公軍。()2.輟耕之隴上。()3.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5.可以知之矣。()6.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7.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8.余之力尚足以入。()9.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10.師道之不傳也久矣。()11.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12.頃之,煙炎張?zhí)?。(?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14.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qiáng)。(《勸學(xué)》)()15.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16.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17.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18.夫晉,何厭之有。()19.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數(shù)存之。(《信陵君竊符救趙》)()20.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dú)不憐公子姊邪?(《信陵君竊符救趙》)()1—2動詞“到……去”;3代詞,“我”;4第三人稱代詞“他”“它”“他們”“它們”;5—6指示代詞“這”;7—8用在定語和中心語中間“的”;9—11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12—13用在時間副詞后,補(bǔ)足音節(jié);14—16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17—18賓語提前的標(biāo)志。19—20代詞,“我”。文言虛詞練習(xí)(六)二、判斷“之”在文中的意義。一僧欲1之()南海,詢于唐僧,唐僧不2之()應(yīng)。久3之(),此僧以簞食瓢飲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難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撓,實(shí)可欽佩。然汝8之()言亦過矣,君將驕而笑9之()乎?”1.動詞,可譯為“到、往”。2.代詞,可譯為“他”。3.助詞,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用在時間詞后,不譯。4.結(jié)構(gòu)助詞,可譯為“的”。5.代詞,可譯為“這件事”。6.助詞,賓語前置標(biāo)志,不譯。7.結(jié)構(gòu)助詞,可譯為“的”。8.結(jié)構(gòu)助詞,可譯為“的”。9.人稱代詞,可譯為“我”。二、判斷“之”在文中的意義。繼續(xù)努力繼續(xù)努力再見再見文言虛詞系列練習(xí)
文言虛詞系列練習(xí)
文言虛詞練習(xí)(一)一、解釋句中“因”字的意義和用法。1.罔不因勢象形。()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燭之武退秦師》)()3.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4.不如因而厚遇之。()5.因擊沛公于坐。()6.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7.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8.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9.因拔刀斫前奏案。()10.相如因持璧卻立……()
11.于今無會因。()
12.蒙故業(yè),因遺策。()
1句“依照、根據(jù)”;2句動詞,“依靠、憑借”;3—5句動詞,“趁著,趁此”;6句“通過,經(jīng)由”;7、8句“因?yàn)?,由于”?、10句“于是,就;因而”;11句“原因,緣由,機(jī)緣”;12句“沿襲,繼續(xù)”。
文言虛詞練習(xí)(一)二、判斷“因”在文中的意義。1因()能授官,不以門第取人,且不2因()舊制,此乃曹操成大業(yè)之3因()。其常4因()人不備,襲取之,如烏巢焚糧。此一役,動搖袁紹軍心,5因()乘勢擊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6因()許攸之力而得,此正如7因()枯木變?yōu)闃s木也。途經(jīng)紹墓,其尚8因()眾人至前拜祭。其量豈常人可比?9因()此其得眾人之心,以一天下。10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業(yè)。1.介詞,可譯為“根據(jù)”。2.動詞,可譯為“沿襲”。3.名詞,可譯為“原因”。4.介詞,可譯為“趁著”。5.副或連,可譯為“于是”。6.介詞,可譯為“憑借”。7.介詞,可譯為“經(jīng)由”。8.介詞,可譯為“通過,經(jīng)過”。9.介詞,可譯為“因?yàn)椤薄?0.連詞,可譯為“因?yàn)椤薄6?、判斷“因”在文中的意義。文言虛詞練習(xí)(二)一、解釋句中“于”字的意義和用法1.乃設(shè)九賓禮于庭。()2.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3.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4.業(yè)精于勤、荒于嬉。()5.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6.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cái)貨,好美姬。(司馬遷《史記·鴻門宴》)()7.于其身也,則恥師焉。(韓愈《師說》)()8.君幸于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9.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10.燕王欲結(jié)于君。1句“在,到”;2句前“于”是“從”,后“于”是“比”;3句“在……方面,從……中”;4句介詞,“由于”;5、6、7句“向,對,對于”;8句“被”;9、10句“與,跟,同”。文言虛詞練習(xí)(二)二、判斷“于”在文中的意義?!包S鳥1于()飛,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2于()吾等,則久別矣。自十年前偶見之,3于()今已十載,未睹其姿。今造林還草,生態(tài)漸復(fù),黃鳥復(fù)見,其鳴之美則倍4于()昔。吾鄉(xiāng)之美已聞5于()四方。世人皆欲老6于()吾鄉(xiāng),此乃多人言7于()我也,非吾杜撰耳。8于()是吾等暢飲抒懷,陶然醉9于()是,不亦樂乎?1.助詞,放在居中或句首,湊足音節(jié)。2.介詞,表示對象,可譯為“對于”。3.介詞,可譯為“到”。4.介詞,表示比較,可譯為“比”。5.介詞,表示被動,可譯為“被”。6.介詞,表示方位,可譯為“在”。7.介詞,表示對象,可譯為“對”或“向”。8.同現(xiàn)代漢語,可譯為“于是”。9.于:介詞,可譯為“在”;是:代詞,可譯為“這”。二、判斷“于”在文中的意義。文言虛詞練習(xí)(三)一、解釋句中“與”字的意義和用法。1.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2.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不辱使命》)()3.蹇叔之子與師。(《崤之戰(zhàn)》)()4.與爾三矢。(《伶官傳序》)()5.則與一生彘肩(《鴻門宴》)()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7.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六國論》)()8.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9.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蘭亭集序》)()10.朝過夕改,君子與之。()11.選賢與能。()12.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13.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14.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15.恐年歲之不吾與。()16.日月逝矣,歲不我與。()17.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xiàng)羽相見。(《鴻門宴》)()18.當(dāng)與秦相較。()19.遂與之俱出。()20.與風(fēng)水相吞吐。()21.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1—2通“歟”,表疑問,可譯為“嗎”;3動詞,“參加”4—5動詞,“給予”;6—8動詞,“親附、結(jié)交”;9動詞,“交往”;10動詞,“贊許、同意”;11通“舉”,選舉;12介詞,“給,替”;13—14介詞,“比,和……比較”;15—16動詞,“等待”;17—19介詞,“同、跟”;20—21連詞,“和、與”。文言虛詞練習(xí)(三)二、判斷“與”在文中的意義。朝過夕改,君子1與()之,吾亦贊同。今將他人2與()之璧上交,足見其悔過之意,何其堅(jiān)3與()!其4與()吾等之約,當(dāng)亦守之。以吾等之力,寇尚難5與()也,應(yīng)使眾6與()其事,7與()慷慨之君子,離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其雄才偉略,天下無雙,若其助寇而不我8與(),如之奈何?若棄之,此城能為我有9與()?1.動詞,可譯為“贊許”。2.動詞,可譯為“給予”。3.句末語氣助詞,表感嘆,可譯為“啊”。4.介詞,可譯為“和”。5.動詞,可譯為“對付”。6.動詞,可譯為“參與”。7.動詞,可譯為“結(jié)交”。8.動詞,可譯為“幫助”。9.句末語氣助詞,表疑問。二、判斷“與”在文中的意義。文言虛詞練習(xí)(四)一、解釋句中“則”字的意義和用法。1.以身作則。()2.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3.此則寡人之罪也。()
4.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5.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6.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7.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8.于其身也,則恥師焉。()9.欲速則不達(dá)。()1名詞,“準(zhǔn)則、法則”;2—3副詞,“就是、乃”;4—6連詞,表承接,“就、那么”;7連詞,表假設(shè),“假使、如果”;8連詞,表轉(zhuǎn)折讓步,“卻、可是”。文言虛詞練習(xí)(四)二、判斷“則”在文中的意義?!按?則()岳陽樓之大觀也”,道出岳陽樓之美,美2則()美矣,然岳陽樓之聞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3則()天下如岳陽樓者多矣,何獨(dú)顯其名?只因范希文應(yīng)邀作賦,文播寰宇,于是岳陽樓4則()天下名揚(yáng)。當(dāng)世之風(fēng),位卑5則()足羞,官盛則近諛,范氏6則()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調(diào)。友人被貶,未別離去,眾人避之惟恐不及;及其得知,趕至河邊,7則()友人已在舟中矣,足見其性情之篤。1.主謂之間,起強(qiáng)調(diào)、確認(rèn)作用,可譯為“就是”,“是”。2.連詞,表讓步關(guān)系,可譯為“倒是”。3.連詞,假設(shè),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敘述的事、理中是一種假設(shè)或推斷,可譯為“那么”“那就”“就”。4.連詞,表承接,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或事理上的緊密聯(lián)系,可譯為“就”“便”。5.連詞,并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jié)構(gòu)相似的一個分句中,表示各分句之間是并列關(guān)系。6.連詞,轉(zhuǎn)折,可譯為“卻”。7.連詞,表承接,第一件事不發(fā)生在第二件事之前,只是有了第一件事之后才發(fā)生第二件事,譯為“原來是”“原來已經(jīng)”。二、判斷“則”在文中的意義。文言虛詞練習(xí)(五)一、解釋句中“者”字的意義和用法1.而記游者甚眾。()2.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shí)百倍。()3.或異于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4.此三者,吾遺恨也。()5.今者,項(xiàng)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6.陳涉者,陽城人也。()7.廉頗者,趙之良將也。()8.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9.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10.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11.求人可使報(bào)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12.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1—2代指人、物、事、時間、地點(diǎn),可譯作“的、的人、的事情”等;3—4用在數(shù)詞之后,“個、樣”“……個方面”“……樣?xùn)|西”“……件事情”;5用在“今、昔”等時間用語后,“的時候”;6—8“……者……也”表判斷,“者”放在主語之后,引出判斷;9—10主語之后,表提頓,引出原因判斷;11—12定語后置句,表提頓。文言虛詞練習(xí)(五)二、判斷“者”在文中的意義。李白1者(),詩仙也。為當(dāng)國2者()所拒,遂游于此山。今3者(),山中與幽人對酌,乃一澆其心中塊壘也。力士脫靴,國忠捧墨,詩諷楊妃,此數(shù)4者()乃其得罪之源,亦其個性之抒揚(yáng),故雖仕途失意,仍不輟偉志,發(fā)之于詩,其詩傳于后世5者()不可勝計(jì),遂就其萬世英名。1.放在一個詞或短語的后邊,起提頓作用,不譯。2.附在別的詞或短語之后,組成名詞性短語,指稱上文所說的人、事、物,譯為“的人”“的事”“的東西”“的想法”“的做法”。3.放在時間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寧夏農(nóng)墾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住宅小區(qū)地下車庫車位產(chǎn)權(quán)轉(zhuǎn)讓及車位租賃合同3篇
- 2025版二手房買賣家居風(fēng)水咨詢合同3篇
- 2025年度個人汽車租賃押金退還服務(wù)協(xié)議2篇
- 2025年度文化藝術(shù)品展覽與拍賣合作協(xié)議3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達(dá)格列凈片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bào)告
- 2025-2030全球工業(yè)系統(tǒng)智能化解決方案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bào)告
- 2025-2030全球吸附無細(xì)胞百白破聯(lián)合疫苗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bào)告
- 2024年科普知識競賽試題庫及答案(共80題)
- 所有股東股份轉(zhuǎn)讓協(xié)議
- GB/T 45120-2024道路車輛48 V供電電壓電氣要求及試驗(yàn)
- 2025年中核財(cái)務(wù)有限責(zé)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春節(jié)文化常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
- 華中師大一附中2024-2025學(xué)年度上學(xué)期高三年級第二次考試數(shù)學(xué)試題(含解析)
- 12123交管學(xué)法減分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寒假實(shí)踐特色作業(yè)設(shè)計(jì)模板
- 《數(shù)據(jù)采集技術(shù)》課件-XPath 解析庫
- 財(cái)務(wù)報(bào)銷流程培訓(xùn)課程
- 成人腦室外引流護(hù)理-中華護(hù)理學(xué)會團(tuán)體 標(biāo)準(zhǔn)
- 24年追覓在線測評28題及答案
- 春節(jié)慰問困難職工方案春節(jié)慰問困難職工活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