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肺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_第1頁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肺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_第2頁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肺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_第3頁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肺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肺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摘要:目的觀察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肺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肺部腫瘤患者70例作為本次對象進展研究,回憶性分析全部的臨床資料,所以患者經施行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偨Y分析其診斷結果。結果本組70例患者在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成功率為100%,活檢陽性率97.14%〔68/70〕,腫瘤性質:良性病變11例,包括硬化性血管瘤1例、錯構瘤2例、結核2例、炎性假瘤6例;惡性腫瘤57例,包括假陰性4例、轉移癌1例、細支氣管肺泡癌2例、小細胞癌6例、鱗癌7例、腺癌31例;其他4例,包括纖維組織增生2例、壞死血管2例。結論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肺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即具有較高確實診率和活檢成功率,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因此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肺部腫瘤;CT引導;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應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大偉,孫雪峰,謝天海.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肺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22,19(95):217-218.

0引言

在臨床上,作為一種影像檢查手段,CT的主要優(yōu)勢為快捷,其在肺部疾病診斷中應用非常廣泛。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具有診斷準確率高、分辨率高、定位準確、并發(fā)癥少、容易掌握穿刺方向等優(yōu)勢,因此在診斷和治療肺部疾病方面提供了的組織學根據(jù)。該技術主要利用CT掃描、定位、引導、穿刺進針到達靶區(qū),然后經活檢獲得病理組織用于檢查的技術[1-2]。本文選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肺部腫瘤患者70例作為本次對象進展研究,回憶性分析全部的臨床資料,即對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肺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做了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肺部腫瘤患者70例作為本次對象進展研究,回憶性分析全部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36例,年齡范圍為25-74歲,平均〔54.35.8〕歲。其中左肺31例,右肺39例。

1.2方法。所以患者經施行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詳細為:①術前準備。指導患者完成凝血6項、心電圖、血常規(guī)等檢查,將經皮肺穿刺的目的告知患者,采用GEMedicalSystems型螺旋CT機〔美國巴德公司〕。②CT引導定位。通常采取仰臥位、俯臥位、側臥位等,患者體位根據(jù)其病灶位置確定,患者體位擺好后,叮囑其保持不動,然后施行胸部CT平掃,穿刺點根據(jù)病灶所在部位進展選擇,對進針的角度以及體表至病灶邊緣的間隔進展測量,對病變所在層面對應的體表位置經CT進展確定,最后在皮膚外表標記好穿刺點。③穿刺方法。這種患者平穩(wěn)呼吸,常規(guī)消毒穿刺點皮膚,在穿刺點肋骨上緣自皮膚至壁層胸膜采用5mL2%利多卡因逐層施行局部浸潤麻醉,之后行胸部CT掃描,對進針深度和角度加以確定,對穿刺針采用生理鹽水推沖,待其通常后,一手捏持穿刺針下方,一手捏持穿刺針芯及套筒交界處,以防皮膚、肌肉等組織外頂套針使得進針滯后于針芯,指導患者平靜呼吸,盡可能的放松,連麻醉針眼向胸壁刺入穿刺針,并勻速穿過胸壁各層組織,待向胸膜腔刺入后,從臟層胸膜快速穿過,使得針尖抵達肺內病灶邊緣,之后將針芯和套針固定不動,對所需活檢組織長度進展調整,采用活檢槍拉上槍栓,擊發(fā)穿刺槍后快速拔出槍和穿刺針,對針眼進展壓迫,并以無菌紗布覆蓋。④獲取標本。將活檢組織條從穿刺針槽內完好取出,固定時采用含10%的甲醛溶液,之后送病理檢查。完畢穿刺后行CT平掃,對患者有無并發(fā)癥進展觀察。⑤術后處理。在患者術后第2d對其施行胸片檢查,假設存在胸悶、呼吸困難、血、氣胸量大等情況,假設存在上述并發(fā)癥,那么需積極施行休息、吸氧、藥物等治療,并確保引流充分,必要時施行引流術。

1.3觀察指標??偨Y分析其活檢成功率、確診率等。

1.4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22.0進展數(shù)據(jù)處理。t值用于文中計量資料檢驗,卡方用于文中計數(shù)資料檢驗,以P

3討論

近幾年由于醫(yī)學診斷技術的飛速開展,在肺部疾病診斷中的檢出率越來越高,但有一局部患者病因復雜,常規(guī)使用影像、痰檢等無法明確診斷【3】。以往采用x線可對病變予以初步診斷,然后施行CT診斷可對腫瘤的位置、大小、鄰近組織關系等于準確顯示,因此可定性診斷腫瘤,但無病理學根據(jù)【4】。在肺部非血管介入技術中,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技術是診斷和鑒別肺部腫塊的一種重要手段。該技術的準確性和敏感性與穿刺針的選擇、肺部病灶位置和大小、是否合并肺不張和肺炎、醫(yī)師臨床經歷和操作程度等有關【5】。與x線和B超相比,CT經皮肺穿刺活檢技術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且由于近幾年病理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穿刺針的不斷改良,CT技術和設備的不斷開展,極大的進步了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技術診斷的成功率和準確性,該技術的主要優(yōu)勢為平安有效、并發(fā)癥少、定位準確、成功率高等。本文的研究中,本組70例患者在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成功率為100%,活檢陽性率97.14%〔68/70〕,腫瘤性質:良性病變11例,包括硬化性血管瘤1例、錯構瘤2例、結核2例、炎性假瘤6例;惡性腫瘤57例,包括假陰性4例、轉移癌1例、細支氣管肺泡癌2例、小細胞癌6例、鱗癌7例、腺癌31例;其他4例,包括纖維組織增生2例、壞死血管2例。因此可見,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肺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具有積極作用和價值。

綜上所述,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肺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即具有較高確實診率和活檢成功率,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因此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胡歡,劉紅兵,袁冬梅,等.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外周型與中央型病變中診斷效率和并發(fā)癥的比擬[J].東南國防醫(yī)藥,2022,21(01):21-25.

【2】胡煜,信濤.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對肺部占位性病變的臨床診斷意義和平安性分析[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22,26(19):3070-3072.

【3】吳國斌,曾省都,袁平,等.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的臨床價值及平安性評價[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22,54(36):114-116.

【4】劉強,趙建龍,楊麗,等.肺部占位性病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