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荷塘月色》教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cf6dab66459f458e0dd20fa1565a1f/97cf6dab66459f458e0dd20fa1565a1f1.gif)
![高中語文《荷塘月色》教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cf6dab66459f458e0dd20fa1565a1f/97cf6dab66459f458e0dd20fa1565a1f2.gif)
![高中語文《荷塘月色》教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cf6dab66459f458e0dd20fa1565a1f/97cf6dab66459f458e0dd20fa1565a1f3.gif)
![高中語文《荷塘月色》教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cf6dab66459f458e0dd20fa1565a1f/97cf6dab66459f458e0dd20fa1565a1f4.gif)
![高中語文《荷塘月色》教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cf6dab66459f458e0dd20fa1565a1f/97cf6dab66459f458e0dd20fa1565a1f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高中語文《荷塘月色》教案
媒介顯示:配樂朗誦第5自然段
繼荷塘之后,文章著重描寫月色是如何展開的?
(生:葉子和花上的投影→灌木叢和柳樹上→總寫在荷塘中的投影。)
用了哪些動詞?好不好?為什么?
(生:“瀉”、“浮”、“洗”、“籠”、“畫”
瀉:月光充沛,從高處落下
?。红F十分輕,擴散慢洗:花顏色十分潔白,鮮潤
籠:朦朧不可捉摸畫: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美感)
分析的很好,朱自清不愧為語言大師,精練的動詞,傳神地寫出景物的特點。文章還連續(xù)用了三個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這里刻畫了月光流動、明凈的樣子。
“葉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過一樣”,寫出了月色中葉、花呈現(xiàn)出潔白、鮮潤的特點?!坝窒窕\著輕紗的夢”,寫出月光照射下的葉和花的朦朧之美。
月光在灌木叢中和楊柳上的投影為什么一個用“黑影”,一個用“倩影”?
(生:因為灌木叢濃密,在月光下顯得黑糊糊一片。楊柳條稀疏,在月光下顯得很美,這兩個詞準確寫出了不同形象的特點。)
“月光”與“小提琴”有何共同點?如何體會這句話?
(生:這里運用通感。把視覺和聽覺溝通起來,它們的共同點是月色有明有暗,光與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緩,兩者都給人以和諧的感覺,)
第5段著力描寫月色,先是正面寫,后是反襯,光與影相互襯托,月色美與荷塘美巧妙結(jié)合,明與暗十分協(xié)調(diào)。通過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辭手法,描繪了荷塘月色的詩情畫意,而作者苦悶的心緒,也在這迷人的景色中暫時得到了解脫。
第6自然段下面一段寫荷塘四周的月色,以樹為中心對象,還寫了遠山,燈光、蟬聲、蛙聲等等。
文中“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什么意思?
(生:這說明苦悶與寂寞的心情,又涌上作者的心頭,所以熱鬧一點也沒有感染他,作者由欣賞靜靜的美的同時,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四)鞏固新課
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散文,文中描繪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點是月色與荷塘交叉,動的刻畫與靜的刻畫相互交錯,情與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朧、靜美的畫面。表現(xiàn)作者憂與喜的矛盾心態(tài),抒發(fā)作者關(guān)心國家命運的感情。
(五)再次欣賞重點片斷同學(xué)們一起體會月下的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深入體會作者淡淡的'哀愁。齊讀第4、5自然段。
媒介顯示:月下荷塘圖
背景音樂我們深深體會到了散文情景的交融,必須通過一定的手段體現(xiàn),下面我們就來實踐一下,寫一個抒情小片斷—《雨中校園》。
(六)課堂小練筆媒介顯示:作文《雨中校園》要求抓住景物特點,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寫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斷。(字數(shù)300字左右)
例文: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著雨,朦朧的雨霧將整個校園輕輕地遮掩了。在這雨霧中,好像一切都那么遙遠、渺茫,就像從濃霧里傳來的笛聲。漆黑的山林里飄出的鳥鳴聲,悠遠而又讓人神往。此時,唰唰的雨聲,錯綜而熱烈,深沉而和諧。
(七)布置作業(yè)
高中語文《荷塘月色》教案6
【教學(xué)目標】
1、領(lǐng)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xué)習(xí)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學(xué)重點】
1、結(jié)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yōu)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
2、感悟景語和情語渾然一體的妙處。
【教學(xué)程序】
課前:
1、學(xué)生查閱有關(guān)時代背景的資料;
2、學(xué)生仔細閱讀文章,認真思考教師布置的閱讀訓(xùn)練題。
課堂:
1、分小組討論閱讀訓(xùn)練題(一課時)
2、以文章的寫作順序,結(jié)合閱讀訓(xùn)練題(二課時)
課后:
1、整理課堂筆記。
2、限時做《創(chuàng)新思維訓(xùn)練》中有關(guān)題目。
3、仿寫: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寫一段寫景的文字。
【教學(xué)過程及閱讀訓(xùn)練資料】
1、“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頗不寧靜”的原因是什么?
析: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作者彷徨苦悶,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huán)境中尋求解脫卻又無法解脫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
2、“月亮漸漸地”,如果省略了“漸漸”一詞,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析:“漸漸”寫出了時間流動和空間轉(zhuǎn)移的緩慢,與環(huán)境的寧靜和心境的頗不寧靜相適應(yīng),如果省略了,則不能描摹出時空變換的流動性,也不能體現(xiàn)出緩慢中的寧靜與寧靜中的頗不寧靜。
3、“……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jīng)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若將“帶”字換成“掩”或“關(guān)”有何不同?
析:“掩”—出門/轉(zhuǎn)身/拉掩,動作煩瑣,有一定的目的性;“關(guān)”—動作過程與“掩”相類似,目的性強,語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蒼白,缺乏表現(xiàn)力;“帶”—輕輕地將門從背后掩上,動作輕柔隨意,保持環(huán)境的寧靜,也與心境相符。
4、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處的環(huán)境是由哪幾個空間立體地構(gòu)成的?
析:院子、夜空、墻外、屋里、門外。
5、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疊詞?有何作用?
析:日日、漸漸、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diào)來讀,輕柔的語調(diào)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6、“沿著”,為什么不用“通往”?
析:“沿著”是圍繞,才可見“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則表示還走在往荷塘的路上,無以得見“荷塘四面”。
7、“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保扒?、幽僻、寂寞”三種情景前后有何聯(lián)系?
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
8、“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繪景物時用了哪些疊詞?
析:蓊蓊郁郁、陰森森、淡淡。
景物的色調(diào)是怎樣的?
析:淡淡。
流露了怎樣的心情?
析:淡淡的哀愁。
9、“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若換成“走”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析:“踱”:走路時不緊不慢,不慌不忙,慢條斯理,腳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卻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閑、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隱若現(xiàn)。若換成“走”字,則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韻。
10、“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樣的?現(xiàn)在的自己又是怎樣的?
析:苦悶、彷徨、想逃避又難以超然;自由的人。
11、“到了別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xiàn)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妙處”和“受用”兩個詞,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變化?
析:從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悅。
12、“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聯(lián)系中有何作用?
析:承上啟下的過渡句。
1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彌望”何解?
析:充滿視野,滿眼,如“春色彌望”。
14、“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yīng),它修飾的是“舞女”還是“裙”?
析:與“高”相呼應(yīng),修飾“舞女”。
15、“的舞女的裙?!保揪溥\用了比喻修辭,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何相似之處?
析:本體──葉子;喻體──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與葉子自然舒展的形態(tài)相似。)
16、“層層的葉子中間,”,“田田”與“層層”是對前面哪個詞的具體解釋?為什么?
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連綿不絕,“層層”描其高低有序。
17、“零星地點綴”,“點綴”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yīng)?
析:零星。
18、“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本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若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好不好?為什么?
析:擬人;不能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因為擬人的運用可以回應(yīng)上面的“舞女”,荷莖象舞女,葉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顏,同樣千姿百態(tài),楚楚動人。
19、“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保揪溥\用了比喻修辭格,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何相似之處?
析:
本體──白花;喻體──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剛出浴的美人。
⑴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點綴著”的,與“一粒?!钡摹懊鳌敝橄嗨?
⑵白花“點綴”在“層層的葉子中間”,在綠叢中隱約閃爍,與“碧天”里的“星星”相似;
⑶花是“裊娜”、“羞澀”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態(tài)與色澤都與剛出浴的美人相似。
20、“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此處運用了“通感”的寫景方法,試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點是什么?“縷縷清香”與“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有何相似?這樣描寫有什么作用?
析:“通感”指“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lǐng)會到屬于另一種感覺的印象”,即把一種可感的形象轉(zhuǎn)化為另一種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點是“感覺的轉(zhuǎn)移”。相似處:斷斷續(xù)續(xù),若有若無,捉摸不定。作用:用“歌聲”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覺的可感形象,作者卻把它比作“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使其轉(zhuǎn)化為聽覺的形象,把視覺、嗅覺、聽覺交織在一起,啟迪讀者更加深遠地想象和聯(lián)想。
23、“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顫動”的原因是什么?
析:微風。
24、“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幾道?
析:一絲的顫動,象閃電般
25、“凝碧的波痕?!保ê蹫槭裁词悄痰?
析:田田、層層、肩并肩、密密地挨著。
26、“葉子底下是脈脈”,寫出的流水的什么特點?
析:無聲、含蓄。
27、“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這一段所寫的景物的順序能不能調(diào)動?
析:不能。因為葉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葉子;因為白花是點綴其間的,而且白而發(fā)亮,所以接著寫花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風過處有清香;因為有微風,就有了波痕;因為有了波痕,便看見了底下的流水;因為有流水,所以葉子更見風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葉子與花上,從而順理成章,從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對靜靜地瀉在葉子與花上的月光的描寫。景物出現(xiàn)的順序是有著極強的前后關(guān)聯(lián)的,極富層次感,絕不能調(diào)動。
28、“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若換用“淌”字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
析:“瀉”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強的動感與立體感;“淌”雖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淚或汗等順著或依附著某物流下來,而月光是從空中照下的,并無依附任何事物。
29、“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若換用“飄”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
析:“浮”描寫出青霧與葉花既互相貼近互相映襯又若即若離的層次感和動感,又可描寫出青霧似動而靜、似靜而動的輕柔含蓄之態(tài);“飄”雖與“薄薄”相呼應(yīng),但既“飄”便“散”、便“逸”,雖有輕柔之態(tài)而無含蓄靜謚之美,而且“霧”之所以“青”是因為霧貼近田田、密密的葉子而成,飄高飄遠了,便無“青”的感覺。
30、“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牛乳”和“輕紗”的本體是什么?夢的本體又是什么?
析:薄薄的青霧;葉子和花
31、“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保揪涿鑼懥四膬煞N樹影的哪些特點?“畫”字對表現(xiàn)這些特點有何作用?
析:灌木──參差的斑駁的黑影;楊柳──稀疏的倩影;“畫”說明樹影的錯落有致、濃淡和諧是恰到好處的,象是出自名畫家之手,也讓讀者更易聯(lián)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詩情畫意)
3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本句運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辭格,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它們之間的相似點是什么?是從哪兩種感覺的互相轉(zhuǎn)移?
析:本體──月色;喻體──名曲;相似點:和諧;是視覺與聽覺的互換。
評:這一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寫,如流水,瀉;也有用景物進行反襯,如寫青霧、葉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寫出了光與影雖不均勻,卻和諧如名曲,光與影融為一體,荷塘與月色融為一體,心境與物景融為一體,整個天地渾然一體,如夢似幻,如詩如畫,令作者與讀者如癡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悅。
33、“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遠遠近近”、“高高低低”描寫出樹的哪些特點?
析:連綿成片、高低錯落,層次分明
34、“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在總體寫樹中又著重寫了楊柳的豐姿,這是一種怎樣的寫法?
析:點面結(jié)合。
35、“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保髡呤窃鯓佑删皩懙饺说?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變化?
析:由路燈光聯(lián)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會聯(lián)想到人的心,一想到個人,熱鬧的蟬聲與蛙聲自然會驚擾了荷塘和作者內(nèi)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終于發(fā)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慨嘆。作者的心緒又從淡淡的喜悅轉(zhuǎn)為淡淡的哀愁。
36、“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作者為什么會“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呢?
析:“頗不寧靜”的心情在夢境般的荷塘岸邊沒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對古代采蓮盛況的向往和對故鄉(xiāng)的懷念來解脫。
37、“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jié),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jié)。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鹢首徐回,兼?zhèn)饔鸨?櫂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xiàn)在早已無福消受了。”,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lián)想到江南采蓮的情景,作者說這是一個“熱鬧”和“風流”的季節(jié),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蓮賦》描寫當時“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沒有被這種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
析:沒有?!翱上КF(xiàn)在我們早已無福消受了,”依然是“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38、“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來描寫一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卻借用來表達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
析:思鄉(xiāng)之情──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39、“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保藭r此刻的作者為什么會惦著江南呢?
析:觸景生情,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面對黑暗的現(xiàn)實苦悶彷徨,無所適從,欲超然又想掙扎,借思鄉(xiāng)排遣憂愁。
40、“──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從荷塘回到家里,心緒如何?
析:作者從遐想中回到現(xiàn)實,現(xiàn)實依舊,愁思依舊,心里依舊不寧靜,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恍如一夢。
高中語文《荷塘月色》教案7
第一課時
課前預(yù)習(xí)內(nèi)容:
自讀課文,準確認讀、解釋加點的字(如:1、煤屑路2、蓊蓊郁郁3、彌望4、裊娜5、倩影6、脈脈的流水……)想一想,1927年春夏中國的社會狀況思考:全文寫景狀物的主體部分是哪幾個自然段(以上預(yù)習(xí)內(nèi)容可酌情增減,何時檢查也可靈活)
講授導(dǎo)語:
我們對朱自清這個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時學(xué)過他的什么散文名篇?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學(xué)們對他的生平經(jīng)歷還知道些什么?
(以上答問可靈活掌握,以下教師簡述)
教師: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資產(chǎn)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鍛煉成長為“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著名詩人、作家、學(xué)者,經(jīng)歷了艱難曲折的道路。今天學(xué)習(xí)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從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敗的日子悲憤彷徨的復(fù)雜心情和了解他為什么要在對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當然,教學(xué)重點應(yīng)放在:作品結(jié)構(gòu)、語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從而認識本文主旨。
播放錄音(或教師表情朗讀)
板書課題
作者、寫作時間地點
荷塘月色朱自清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華園
作品結(jié)構(gòu)分析
教師啟發(fā)指導(dǎo):以下提供一種示例,其他可從“專項評價”中,從作者行蹤變化看,讓學(xué)生提挈每段內(nèi)容,進行歸納。
第1段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去荷塘
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huán)境)觀荷塘
第4段荷塘美麗的景色。
第5段流瀉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觀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聯(lián)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8段在思鄉(xiāng)與遐想中踱回家門。
顯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體內(nèi)容”(寫景狀物);第7—8段由現(xiàn)實而思古,再返現(xiàn)實收束全篇。
所以全文結(jié)構(gòu)為:
第一部分(第1段)寫“觀荷緣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寫“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寫“景中人”(情)
(以上可適當使用板書或卡片或熒屏演示等多媒體)
行文線索
從以上結(jié)構(gòu)分析,可體會到全文寫景是為抒情服務(wù),而貫穿全文的是一條,前后心情變化的思緒線索。情—景—情,這正好像一條經(jīng)線,而對荷塘景色的描寫?yīng)q如一條緯線。
語句賞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語句進行賞析:
1、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起筆的目的是什么?可聯(lián)系撰文時間啟發(fā)學(xué)生講講有關(guān)大革命失敗情況,說明作者思想狀況,弄清他為什么要寫荷塘月色之美,發(fā)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這是獨處的妙處”)此段拋開了寫景,是否偏離了文章的中心呢?拋開了寫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態(tài),蘊含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實際上,這“情”離不開“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發(fā)“獨處”之情。
小結(jié)作業(yè)
第二課時
復(fù)習(xí)提問
1、背誦第4段(集體背誦、提名背誦)
2、答問:第4段依次寫了哪些景物,依怎樣順序?qū)懙?(以此引入新課)
景物描寫
解析第4段:作者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觀察的角度,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葉.花顫動→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結(jié)合作者筆下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xiàn)。抓可見與可想的結(jié)合,寫出散文神韻。荷葉田田,滿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卻斷定葉下的水“脈脈”有情,這由葉子的“風致”引起的想象。
認識“通感”
引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本涞谋扔魈攸c:
本體—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覺)
喻體—渺茫的歌聲(作用于人的聽覺)
立于微風中嗅那馨香,時有時無;聽那遠處歌聲,時斷實續(xù),溝通了不同類的感官。這也恰恰說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導(dǎo)鑒賞5、6段中比喻、擬人句。(此環(huán)節(jié)可采用討論式)
收束及思考
結(jié)束對前所提問題的討論,提出關(guān)于語言美的思考題,讓同學(xué)課下欣賞,并寫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仍可布置其他作業(yè))
高中語文《荷塘月色》教案8
一、學(xué)習(xí)目標
1.通過閱讀本文,欣賞景物描寫的技巧。
2.理解散文情與景的關(guān)系,學(xué)習(x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達技巧。
3.培養(yǎng)誦讀的能力,領(lǐng)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核心素養(yǎng)
1.學(xué)習(xí)本文細膩、傳神的語言,體會比喻的表達效果及通感手法的運用。
2.掌握本文情景交融的寫法,學(xué)習(xí)鑒賞抒情散文。
3.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的心情以及這種心情反映的社會內(nèi)容。
三、重點難點
1.讓學(xué)生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體會作者頗不寧靜的感情。
2.學(xué)習(xí)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四、預(yù)習(xí)新課
1.劃出生字詞,查字典詞典以求正確理解文意,劃出優(yōu)美的句子,反復(fù)朗誦,初步感受其表達效果。
2.看8個自然段各寫了哪些內(nèi)容,能分成幾個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
3.看作者是怎樣寫這些內(nèi)容的,包括層次、內(nèi)容(景物)的特點,在課本上作些勾畫和標注。劃出文章表達感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抒發(fā)的感情。有些比較難的地方,可結(jié)合寫作背景去理解。
4.提出我所不理解的地方或存在的問題,以待上課時交流討論。
我的問題(必寫3個以上):
五、導(dǎo)學(xué)基礎(chǔ)知識
1.作者簡介
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取春華秋實之意。為勉勵自己在困境中不喪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辭》中“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yè)于當時設(shè)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xué)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192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的哲學(xué)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學(xué)任教,參加了文學(xué)研究會。1925年任清華大學(xué)教授。
朱自清是詩人、散文家、學(xué)者,又是民主戰(zhàn)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頌他“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熱烈贊揚他“寧死不領(lǐng)美國救濟糧”的高尚氣節(jié)。
作品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倫敦雜記》,雜文集《論雅俗共賞》、《標準與尺度》以及一些文藝論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2.寫作背景
《荷塘月色》最初發(fā)表于1927年7月。當時,作者正任清華大學(xué)中國文學(xué)教授,住清華園西院。文章中描寫的荷塘就在清華園。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彷徨中,由一直在吶喊、斗爭的“大時代的一名小卒”而一頭鉆進古典文學(xué)的“象牙之塔”。他曾亳不掩飾地表白自己的思想變化:“在舊時代正在崩壞,新局面尚未到來的時候,衰頹與騷動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參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決這惶惶然。
不能或不愿參加這種實際行動時,便只有暫時逃避的一法在這三條路里,我將選擇那一條呢?我既然不能參加革命或反革命,總得找一個依據(jù),才可以姑作安心地過日子...我終于在國學(xué)里找著了一個題目?!保ā赌抢镒摺罚┑吀偸莻€愛國的民主主義者,面對現(xiàn)實的黑暗,又不能安心于這種“超然”。在《一封信》中他寫道:“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掙扎”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動寫照。
3.文題注釋
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xué)清華園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繪的特定處所。
月色是文章描繪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諧寧靜的境界。
4.關(guān)于荷花的名句
①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周敦頤《愛蓮說》)
②畢競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⑧泉眼無聲借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六、導(dǎo)讀理解
1.第1段,“頗不寧靜”的原因是什么?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2.第2段,“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边@兩個句子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3.第3段,“背著手踱著”,句中的“踱”如果改成“走”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4.第4段,“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边@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表達效果?
5.第5段,“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瀉”字若換用“淌”字在表達效果上會有何不同?“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浮”字若換用“飄”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
6.第5段,“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翻新SSD和HDD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紙板護邊器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甘蔗紙漿餐盒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期末測試卷01【考試范圍:6-10單元】(解析版)
- 2025揚州市江都區(qū)前期物業(yè)管理服務(wù)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合同范本】簡單版本的煤炭運輸合同
- 2025技術(shù)許可合同樣本
- 連帶保證責任擔保合同書
- 商鋪租賃合同遞增
- 2025個人買賣合同樣式
- 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招聘筆試真題2022
- 娛樂直播行業(yè)發(fā)展趨勢
- 《系統(tǒng)解剖學(xué)》期末考試復(fù)習(xí)題庫大全-下(多選題匯總)
-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解讀(化學(xué)學(xué)科)
- 你好法語第七課課件
- 圖形創(chuàng)意(高職藝術(shù)設(shè)計類)PPT完整全套教學(xué)課件
- 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PM10、PM2.5)自動監(jiān)測手工比對核查技術(shù)規(guī)范
- 水上水下作業(yè)應(yīng)急預(yù)案
- Jane-Eyre簡愛英文課件
- (小學(xué))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認識鐘表》課件
- API520-安全閥計算PART1(中文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