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護理查房醫(yī)學課件_第1頁
肝癌護理查房醫(yī)學課件_第2頁
肝癌護理查房醫(yī)學課件_第3頁
肝癌護理查房醫(yī)學課件_第4頁
肝癌護理查房醫(yī)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肝癌病人護理查房1肝癌病人護理查房1相關知識2相關知識2

概述常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高男女之比2~5:1

我國每年死于肝癌者約11萬人,占全世界的45%。

肝細胞或肝內膽管細胞發(fā)生的癌腫3

概述常見的發(fā)病高男女之比我國每年死于肝癌者約病因及

病毒性肝炎遺傳環(huán)境、化學及物理因素黃曲霉素等病因發(fā)病機理4病毒性肝炎遺傳環(huán)境、化學黃曲霉素等病因4病理生理

大體分型組織學分型轉移途徑小肝癌型

彌漫型

塊狀型

結節(jié)型

肝細胞型癌

膽管細胞型癌混合型肝內轉移肝外轉移種植轉移5病理生理大體分型組織學分型轉移途徑小肝癌型彌漫型塊狀

大體形態(tài)分型:塊狀型:>5cm,>10cm稱巨塊型74%

6大體形態(tài)分型:6大體形態(tài)分型:

結節(jié)型:單結節(jié)、多結節(jié)和融合結節(jié)<5cm,22.2%

7大體形態(tài)分型:7

彌漫型:癌結節(jié)較小,彌漫分布1.2%

小肝癌:<3cm單個癌結節(jié)、或相鄰兩個癌結節(jié)之和<3cm.88組織學類型:

肝細胞型肝癌(HCC)90%

膽管細胞型肝癌(CCC)10%

混合型:罕見

9組織學類型:9轉移途徑

肝內轉移:肝內轉移最早、最常見

門靜脈、肝靜脈、膽管癌栓肝外轉移:占50%

血行轉移:肺、腎上腺、骨、腎、腦

淋巴轉移:肝門、主動脈旁、胰、脾和鎖骨上淋巴結種植轉移:腹膜、隔、卵巢、胸腔10轉移途徑肝內轉移:肝內轉移最早、最常見10臨床表現(xiàn)

起病隱匿,一旦出現(xiàn)癥狀大多已進入中晚期。亞臨床肝癌:無任何癥狀和體征,經AFP普查發(fā)現(xiàn)。自然病程: 過去認為3-6月現(xiàn)在認為至少24個月AFP亞臨床臨床癥狀晚期死亡

10月8月4月2月11臨床表現(xiàn)起病隱匿,一旦出現(xiàn)癥狀大多已進入中晚期。11肝癌的癥狀

肝區(qū)疼痛:常見,持續(xù)性或間歇性,多呈鈍痛或脹痛

肝大:進行性大,質地硬,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結節(jié)消化道癥狀: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黃疸:晚期出現(xiàn)。 肝硬化征象全身表現(xiàn):消瘦、發(fā)熱、乏力、營養(yǎng)不良和惡病質伴癌綜合癥:自發(fā)性低血糖癥、紅細胞增多癥、高血鈣、高血脂等伴癌綜合征。轉移灶癥狀12肝癌的癥狀肝區(qū)疼痛:常見,持續(xù)性或間歇性,多呈鈍痛或脹痛1313并發(fā)癥1、肝性腦?。菏歉伟┠┢诘牟l(fā)癥,約1/3的病人因此死亡2、上消化道出血:約15%的病人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

3、癌結節(jié)破裂出血:當約10%病人因癌節(jié)結破裂死亡4、繼發(fā)感染14并發(fā)癥1、肝性腦病:是肝癌末期的并發(fā)癥,約1/3的病人因此實驗室檢查

1、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對診斷肝細胞癌有相對專一性(正常值:<20ug/L)廣泛用于普查2、血清酶學:各種血清酶檢查對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缺乏專一性和特異性,只能作為輔助指標。3、肝功能及乙肝抗體系統(tǒng)檢查15實驗室檢查1、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B型超聲檢查:目前肝癌定位檢查首選方法X線檢查CT平掃+增強

MRI核素掃描單光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儀(SPECT)肝穿刺活檢

剖腹探查

影像學及其它檢查16B型超聲檢查:目前肝癌定位檢查首選方法影像學及其它檢查16我國原發(fā)性肝癌治療的三個階段50~60年代

大肝癌切除70~80年代

小肝癌切除80~90年代

大肝癌變小,肝癌再切除治療原則:早期手術切除最有效。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處理原則

17我國原發(fā)性肝癌治療的三個階段處理原則17首先肝葉切除術肝動脈結扎加栓塞經股動脈插管超選擇性肝動脈栓塞化療(TACE)肝動脈插管化療32P微球標記內照射治療導向治療多彈頭射頻治療(RF)無水酒精注射

(PEI)微波、冷凍微波固化治療術(MCT)中西結合、免疫治療、基因治療處理原則18首先肝葉切除術處理原則18手術療法:適用于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術式:肝葉切除、肝段切除、半肝切除、三葉肝切除。肝邊緣肝癌,可部分切除或局部切除。術中至少保留正常肝組織30%,硬化肝組織50%。規(guī)則性肝切除術,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切肝術,無血肝切除術,局部根治性切除術。肝癌根治的概念:距腫瘤

2cm手術關鍵:游離肝裸區(qū),注意腎上腺靜脈;肛門阻斷在20分鐘以內;仔細處理肝斷面肝切除術后并發(fā)癥:繼發(fā)性出血、膽瘺,腹腔內膿腫、膿胸、腹水和肝昏迷等。處理原則19手術療法:適用于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處理原則19病情簡介20病情簡介20簡要病史患者,女,40歲,因“右上腹悶脹、疼痛8月余,伴惡心、嘔吐3天”收住,于8個月前開始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右上腹飽悶、疼痛,呈持續(xù)性脹痛、鈍痛,無明顯放射,伴納差、乏力。病后曾到省腫瘤醫(yī)院就診,確診為“肝癌”,行內科保守治療,病情好轉不明顯,近日右上腹悶脹、疼痛癥狀加重,伴惡心,嘔吐癥狀。為求系統(tǒng)性診治收住于我科?;颊卟〕讨酗嬍尘癫?便量少,發(fā)病以來體重下降約14公斤,入院測T:36.1℃,P:140次/分,R:20次/分,BP:90/

60㎜Hg,21簡要病史患者,女,40歲,因“右上腹悶脹、疼痛8月余相關檢查1.B型超聲檢查;肝臟實質性占位性病變(彌漫性肝癌聲像)CT(1)慢性支氣管炎(2)左上肺腫塊(3)左側胸腔中等積液22相關檢查1.B型超聲檢查;肝臟實質性占位性病變(彌漫性肝癌聲護理問題及措施23護理問題及措施23預感性悲哀:擔憂疾病預后生存期限有關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長時間攝入量不足有關清理呼吸道低效:與痰多、咳嗽無力有關 便秘:與長時間臥床休息和活動量減少有關。疼痛;與腫瘤生長導致肝包膜張力增加有關知識缺乏:缺乏與疾病有關的治療護理、康復知識24預感性悲哀:擔憂疾病預后生存期限有關24護理措施P1焦慮和恐懼:與病人對疾病的恐懼擔心治療效果及預后有關I1入院時熱情接待病人,給予環(huán)境介紹建立良好護患關系。I2關心體貼病人,傾聽病人主訴I3要求家屬給予鼓勵和支持。I4介紹病區(qū)同病種患者治療后恢復情況。評價:

患者能積極配合治療25護理措施25護理措施

P2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長時間攝入量不足有關I1、解釋飲食的重要性、鼓勵進食2、“三高一低”飲食,飲食多樣化,限制鈉的攝人。3、少量多餐、給予清淡、可口刺激性小的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飲用果汁飲料,補充維生素。

4、靜脈補充營養(yǎng)評價體重未發(fā)生明顯變化26護理措施P2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長時間攝入量不足有關護理措施P3知識缺乏:缺乏相關知識I1做好入院介紹,如環(huán)境介紹、主管醫(yī)生、護士等,建立良好護患關系。I2指導患者完善相關檢查,并指導檢查相關注意事項。I3做好患者疾病知識健康宣教和藥物指導。O評價:患者住院期間積極治療27護理措施27護理措施P4疼痛:與患者疾病有關I1耐心向病人解釋疼痛的原因,加強心理護理I2向病人提供相對安靜的休息環(huán)境,治療護理工作盡量集中進行,以減少刺激I3必要時遵醫(yī)囑使用止痛藥,以減輕病人疼痛I5血壓平穩(wěn)后指導半臥位,減輕疼痛。病人主訴疼痛有所緩解28護理措施28護理措施P5潛在并發(fā)癥:出血I1囑患者活動時,動作輕柔,如劇烈咳嗽、囑患者勿用力咳嗽排便以免增加腹壓導致癌腫破裂出血I2嚴密觀察患者生命征,聽取患者主訴,若患者突然訴腹痛,伴腹膜刺激征,應高度懷疑腫瘤破裂出血,應及時通知醫(yī)生,積極配合搶救29護理措施29護理措施清理呼吸道低效:與疾病、痰多、長期臥床、咳嗽無力有關I1指導半坐臥位,使膈肌下降,有利于呼吸I2指導患者翻身拍背等有效排痰方法。I3遵醫(yī)囑使用化痰藥物。O評價患者能自行咳痰30護理措施清理呼吸道低效:與疾病、痰多、長期臥床、咳嗽無力有關。護理措施P7便秘:與活動量減少有關I1指導患者早期在床上活動。病情平穩(wěn)后指導患者下床活動。I2鼓勵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如香蕉。I3遵醫(yī)囑使用開塞露等藥物。O評價患者已排便。31。護理措施31健康宣教32健康宣教32注意防治肝炎,不吃霉變食物,定時體檢堅持后續(xù)治療注意營養(yǎng),多吃含能量、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和新鮮蔬菜、水果。食物以清淡、宜消化為宜。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可適當應用緩瀉劑,預防血氨升高。注意休息,如體力許可,可作適當活動或參加部分工作自我觀察和定期復查給予晚期病人精神上的支持,鼓勵病人和家屬共同面對疾病,互相扶持,33注意防治肝炎,不吃霉變食物,定時體檢33出院指導34出院指導34①保持心情愉快②保證足夠休息③做好飲食管理④遵醫(yī)囑保肝⑤定期復查。35①保持心情愉快35謝謝!36謝謝!36肝癌病人護理查房37肝癌病人護理查房1相關知識38相關知識2

概述常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高男女之比2~5:1

我國每年死于肝癌者約11萬人,占全世界的45%。

肝細胞或肝內膽管細胞發(fā)生的癌腫39

概述常見的發(fā)病高男女之比我國每年死于肝癌者約病因及

病毒性肝炎遺傳環(huán)境、化學及物理因素黃曲霉素等病因發(fā)病機理40病毒性肝炎遺傳環(huán)境、化學黃曲霉素等病因4病理生理

大體分型組織學分型轉移途徑小肝癌型

彌漫型

塊狀型

結節(jié)型

肝細胞型癌

膽管細胞型癌混合型肝內轉移肝外轉移種植轉移41病理生理大體分型組織學分型轉移途徑小肝癌型彌漫型塊狀

大體形態(tài)分型:塊狀型:>5cm,>10cm稱巨塊型74%

42大體形態(tài)分型:6大體形態(tài)分型:

結節(jié)型:單結節(jié)、多結節(jié)和融合結節(jié)<5cm,22.2%

43大體形態(tài)分型:7

彌漫型:癌結節(jié)較小,彌漫分布1.2%

小肝癌:<3cm單個癌結節(jié)、或相鄰兩個癌結節(jié)之和<3cm.448組織學類型:

肝細胞型肝癌(HCC)90%

膽管細胞型肝癌(CCC)10%

混合型:罕見

45組織學類型:9轉移途徑

肝內轉移:肝內轉移最早、最常見

門靜脈、肝靜脈、膽管癌栓肝外轉移:占50%

血行轉移:肺、腎上腺、骨、腎、腦

淋巴轉移:肝門、主動脈旁、胰、脾和鎖骨上淋巴結種植轉移:腹膜、隔、卵巢、胸腔46轉移途徑肝內轉移:肝內轉移最早、最常見10臨床表現(xiàn)

起病隱匿,一旦出現(xiàn)癥狀大多已進入中晚期。亞臨床肝癌:無任何癥狀和體征,經AFP普查發(fā)現(xiàn)。自然病程: 過去認為3-6月現(xiàn)在認為至少24個月AFP亞臨床臨床癥狀晚期死亡

10月8月4月2月47臨床表現(xiàn)起病隱匿,一旦出現(xiàn)癥狀大多已進入中晚期。11肝癌的癥狀

肝區(qū)疼痛:常見,持續(xù)性或間歇性,多呈鈍痛或脹痛

肝大:進行性大,質地硬,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結節(jié)消化道癥狀: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黃疸:晚期出現(xiàn)。 肝硬化征象全身表現(xiàn):消瘦、發(fā)熱、乏力、營養(yǎng)不良和惡病質伴癌綜合癥:自發(fā)性低血糖癥、紅細胞增多癥、高血鈣、高血脂等伴癌綜合征。轉移灶癥狀48肝癌的癥狀肝區(qū)疼痛:常見,持續(xù)性或間歇性,多呈鈍痛或脹痛4913并發(fā)癥1、肝性腦?。菏歉伟┠┢诘牟l(fā)癥,約1/3的病人因此死亡2、上消化道出血:約15%的病人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

3、癌結節(jié)破裂出血:當約10%病人因癌節(jié)結破裂死亡4、繼發(fā)感染50并發(fā)癥1、肝性腦?。菏歉伟┠┢诘牟l(fā)癥,約1/3的病人因此實驗室檢查

1、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對診斷肝細胞癌有相對專一性(正常值:<20ug/L)廣泛用于普查2、血清酶學:各種血清酶檢查對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缺乏專一性和特異性,只能作為輔助指標。3、肝功能及乙肝抗體系統(tǒng)檢查51實驗室檢查1、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B型超聲檢查:目前肝癌定位檢查首選方法X線檢查CT平掃+增強

MRI核素掃描單光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儀(SPECT)肝穿刺活檢

剖腹探查

影像學及其它檢查52B型超聲檢查:目前肝癌定位檢查首選方法影像學及其它檢查16我國原發(fā)性肝癌治療的三個階段50~60年代

大肝癌切除70~80年代

小肝癌切除80~90年代

大肝癌變小,肝癌再切除治療原則:早期手術切除最有效。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處理原則

53我國原發(fā)性肝癌治療的三個階段處理原則17首先肝葉切除術肝動脈結扎加栓塞經股動脈插管超選擇性肝動脈栓塞化療(TACE)肝動脈插管化療32P微球標記內照射治療導向治療多彈頭射頻治療(RF)無水酒精注射

(PEI)微波、冷凍微波固化治療術(MCT)中西結合、免疫治療、基因治療處理原則54首先肝葉切除術處理原則18手術療法:適用于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術式:肝葉切除、肝段切除、半肝切除、三葉肝切除。肝邊緣肝癌,可部分切除或局部切除。術中至少保留正常肝組織30%,硬化肝組織50%。規(guī)則性肝切除術,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切肝術,無血肝切除術,局部根治性切除術。肝癌根治的概念:距腫瘤

2cm手術關鍵:游離肝裸區(qū),注意腎上腺靜脈;肛門阻斷在20分鐘以內;仔細處理肝斷面肝切除術后并發(fā)癥:繼發(fā)性出血、膽瘺,腹腔內膿腫、膿胸、腹水和肝昏迷等。處理原則55手術療法:適用于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處理原則19病情簡介56病情簡介20簡要病史患者,女,40歲,因“右上腹悶脹、疼痛8月余,伴惡心、嘔吐3天”收住,于8個月前開始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右上腹飽悶、疼痛,呈持續(xù)性脹痛、鈍痛,無明顯放射,伴納差、乏力。病后曾到省腫瘤醫(yī)院就診,確診為“肝癌”,行內科保守治療,病情好轉不明顯,近日右上腹悶脹、疼痛癥狀加重,伴惡心,嘔吐癥狀。為求系統(tǒng)性診治收住于我科。患者病程中飲食精神差,便量少,發(fā)病以來體重下降約14公斤,入院測T:36.1℃,P:140次/分,R:20次/分,BP:90/

60㎜Hg,57簡要病史患者,女,40歲,因“右上腹悶脹、疼痛8月余相關檢查1.B型超聲檢查;肝臟實質性占位性病變(彌漫性肝癌聲像)CT(1)慢性支氣管炎(2)左上肺腫塊(3)左側胸腔中等積液58相關檢查1.B型超聲檢查;肝臟實質性占位性病變(彌漫性肝癌聲護理問題及措施59護理問題及措施23預感性悲哀:擔憂疾病預后生存期限有關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長時間攝入量不足有關清理呼吸道低效:與痰多、咳嗽無力有關 便秘:與長時間臥床休息和活動量減少有關。疼痛;與腫瘤生長導致肝包膜張力增加有關知識缺乏:缺乏與疾病有關的治療護理、康復知識60預感性悲哀:擔憂疾病預后生存期限有關24護理措施P1焦慮和恐懼:與病人對疾病的恐懼擔心治療效果及預后有關I1入院時熱情接待病人,給予環(huán)境介紹建立良好護患關系。I2關心體貼病人,傾聽病人主訴I3要求家屬給予鼓勵和支持。I4介紹病區(qū)同病種患者治療后恢復情況。評價:

患者能積極配合治療61護理措施25護理措施

P2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長時間攝入量不足有關I1、解釋飲食的重要性、鼓勵進食2、“三高一低”飲食,飲食多樣化,限制鈉的攝人。3、少量多餐、給予清淡、可口刺激性小的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飲用果汁飲料,補充維生素。

4、靜脈補充營養(yǎng)評價體重未發(fā)生明顯變化62護理措施P2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長時間攝入量不足有關護理措施P3知識缺乏:缺乏相關知識I1做好入院介紹,如環(huán)境介紹、主管醫(yī)生、護士等,建立良好護患關系。I2指導患者完善相關檢查,并指導檢查相關注意事項。I3做好患者疾病知識健康宣教和藥物指導。O評價:患者住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