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八年級生物下冊 第八單元 第24章 第2節(jié)《傳染病的預防》課件_第1頁
蘇科版八年級生物下冊 第八單元 第24章 第2節(jié)《傳染病的預防》課件_第2頁
蘇科版八年級生物下冊 第八單元 第24章 第2節(jié)《傳染病的預防》課件_第3頁
蘇科版八年級生物下冊 第八單元 第24章 第2節(jié)《傳染病的預防》課件_第4頁
蘇科版八年級生物下冊 第八單元 第24章 第2節(jié)《傳染病的預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jié)預防傳染病小調(diào)查:同學們你(或你的家人)從小到大,得過(或知道)哪些疾病呢?同學們所得過(或知道)的疾病是否都會傳染呢?什么樣的病才算是傳染???傳染病一般是由什么引起的?傳染病——由__________引起的,能在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傳播的疾病。病原體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特點:傳染性和流行性小組討論:1、為什么小斌也得病了?流感是怎樣傳播的?哪些人較容易得流感?2、為什么小剛也得病了?肝炎是怎樣傳播的?小達為什么沒得???哪些人較容易得?。?、根據(jù)以上兩個例子,傳染病要流行要哪些環(huán)節(jié)?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傳染源易感人群傳播途徑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可以是患者也可是攜帶者。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jīng)過的途徑,可為空氣傳播、飲食傳播、接觸傳播、土壤傳播和生物媒介傳播等。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材料閱讀:曾經(jīng)全球暴發(fā)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呈蔓延趨勢,但有關專家指出,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在日常生活中應做好以下防護措施:發(fā)現(xiàn)有流感樣癥狀的患者,應立即送醫(yī)院就醫(yī)、隔離;注意個人衛(wèi)生,經(jīng)常使用肥皂洗手;打噴嚏或咳嗽用紙巾遮住口鼻;避免接觸有流感樣癥狀的患者或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避免前往人群擁擠的場所等。1、請問從以上材料中我們對防控傳染病可采取哪些方面的有效措施(結(jié)合傳染病的流行環(huán)節(jié))?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注意:在預防傳染病時要根據(jù)不同病種的特點和具體情況,抓主要環(huán)節(jié),做到綜合措施和重點措施相結(jié)合)控制傳染源、(只要采取上述三個措施中的任何一個即可終止傳染病的流行)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小結(jié):

第二節(jié)預防傳染病一、傳染病1、病原體——能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2、傳染病——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間或人與動物間傳播的疾病3、特點——傳染性和流行性二、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1、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可是患者也可是攜帶者2、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jīng)過的途徑,可為空氣傳播、飲食傳播、接觸傳播、土壤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3、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三、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4、大量消滅蒼蠅,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看是為了()A、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B、控制傳染源C、切斷傳播途徑D、保護易感人群5、下列屬于傳染病的是()A、蛀牙B、破傷風C、闌尾炎D、心臟病6、下列動物中,屬于病原體的是()A、蛔蟲B、蚊子C、老鼠D、蝸牛7、近期世界多個國家發(fā)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對感染的患者進行隔離屬于預防該傳染病措施中的()A、消滅病原體B、控制傳染源C、切斷傳播途徑D 、保護易感人群8、某地流行乙肝時,一外地大學將家住該地的學生留下,勸其不要回家,這種措施屬于()A、消滅病原體B、控制傳染源C、保護易感人群D、切斷傳播途徑CBABAC小組討論:你知道嗎?疾病病因是否是傳染病流感近視眼齲齒足癬(香港腳)水痘SARS(非典)蛔蟲病心臟病急性結(jié)膜炎(紅眼病)被流感病毒傳染不注意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