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難免有挫折》教學設計_第1頁
《人生難免有挫折》教學設計_第2頁
《人生難免有挫折》教學設計_第3頁
《人生難免有挫折》教學設計_第4頁
《人生難免有挫折》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生難免有挫折》教學設計學習任務1、了解挫折的含義及其產生的`原因,認識到挫折的不可避免性。2、理解挫折的雙重作用,以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面對挫折,掌握有效應對挫折的方法,養(yǎng)成開拓進取的好品質。一、課前自主學習(一)自主學習指導:(閱讀課本P33―P36、P40―P44,把問題標注在書本知識旁邊并完成思考題。)人生難免有挫折1、什么是挫折?2、挫折給人們帶來怎樣的心理和行為反應?3、挫折產生的原因?4、青少年為何易產生挫折感?5、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挫折的雙重影響是什么?戰(zhàn)勝挫折開拓進取1、我們應怎樣克服困難、戰(zhàn)勝挫折?2、增強耐挫力的反挫訓練具體有哪些方法?(見P41小字)3、開拓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對個人、對國家和民族)思考: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同樣是挫折,對不同的人可能產生不同的影響。()2、產生挫折的內在的主觀因素難以控制。()3、經歷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4、勇于創(chuàng)新是我們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的必由之路。()(二)自主預習疑問(簡要列出預習題和教材中的疑問)二、課堂互動學習分析說明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信息,根據設問要求,組織語言回答問題。)1984年,薛其坤考研報考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高等數學只考了39分;兩年后,報考中科院物理所,這次物理只考了39分;雖然深受打擊,但他依然堅持,第三次考研,終于考上了中科院物理所??佳袑覒?zhàn)屢敗,讀研也頗為曲折,他華了7年時間才完成碩士和博士學業(yè)。當遇到壓力和困難時他喜歡用看小說,踢足球來調劑。對于物理學,他充滿激情和夢想,深更半夜想到個新點子,他也會立即給同事發(fā)郵件,他用自己的激情和堅持感染著他的團隊,4年間先后實驗嘗試了1000多個樣品,終有收獲。由薛其坤率領的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和清華大學物理系的科研人員組成的聯合攻關團隊,日前成功實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是國際上該領域的一項重大科學突破。薛其坤院士奮斗歷程對我們個人健康成長有何啟示?(6分)

第一篇:高中生物專題二1《植物細胞工程》教學設計新人教版選修31《植物細胞工程》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簡述細胞全能性的概念含義;2、簡述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過程和方法;3、簡述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能力目標: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推理判斷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情感目標:1、認同科學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激發(fā)探索生命奧秘的熱情2、滲透科學思想的教育。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原理和過程。(2)植物體細胞雜交的原理。2.教學難點: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原理。教學過程【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新課引入教師活動1、說文解字“育”與“毓”;2、指導學生用“孕毓”理解有性生殖,用“育苗”理解無性繁殖;3、回憶重要的無性繁殖方式——“植組織培養(yǎng)”,順勢引入新課。學生活動1、聆聽;2、回憶必修一中關于“植物組織培養(yǎng)”相關知識,與本堂課的新授知識建立聯系點。設計意圖1、從“育才”的“育”字說起,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2、復習舊知,引導學生迅速建立新舊知識聯系點?!净顒印恐参锝M織培養(yǎng)概念教學教師活動: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P36頁關于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概念;2.教師多媒體課件展示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圖,知道學生讀圖,進一步深入了解植物組織培養(yǎng)1的過程;教師設疑:為什么外植體能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形成完整植株?學生活動:1、學生朗讀“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概念;2、讀圖,將文字描述與圖形描述進行綜合對比;思考,回答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理論基礎。設計意圖:1、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2、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活動】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理論基礎——細胞的全能性教師活動:過渡語: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過程,從宏觀方面看,體現了由外植體到完整植物的形態(tài)變化過程,從微觀方面講,我們還得應用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相關知識去進一步理解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請同學們進一步思考:1、什么是細胞的全能性?2、植物細胞為什么具有全能性?3、植物體內的細胞為什么沒有體現出全能性?4、高度分化的細胞要發(fā)育成完整植株的關鍵變化是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選擇前檔的展示方式)學生活動:學生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設計意圖:復習舊知,對本堂課的新課學習起鋪墊作用【活動】學生構建植物“植物組織培養(yǎng)”流程圖教師活動:1、播放視頻,讓學生總結植物培養(yǎng)所需的外界條件。2、引導學生對“激素杠桿”和“光照控制”進行討論。學生活動:1、觀看視頻,總結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條件。2、積極交流和討論,分組展示成果。設計意圖:1、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2、落實高考高頻考點。【測試】學情檢查2教師活動:1、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例題:下列關于運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產生新個體的敘述錯誤的是()A.人工培養(yǎng)基中含有植物生長發(fā)育所需的全部營養(yǎng)物質,包括礦質元素、糖、維生素B.培養(yǎng)過程中由于人工培養(yǎng)基含有大量營養(yǎng),不需要光照就能發(fā)育成完整植株C.屬于無性繁殖,主要理論依據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D.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將馬鈴薯的葉尖細胞培育出來的植株不可能具有番茄植株的相關形狀2、題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影響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外因”和“內因”3、利用“D選項”自然過渡學生活動:1、獨立思考,完成例題;2、聆聽,思考關于雜種植株的培育方法設計意圖:1、當堂知能檢測;2、自然過渡?!净顒印恐参矬w細胞雜交技術教師活動: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植物體細胞雜交的兩重障礙;2、指導學生閱讀教材,重點解決“障礙的解決方法”和“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的流程問題。3、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和展示學生活動:1、閱讀教材,理解去除細胞壁的方法和促進細胞融合的方法;2、構建“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的流程圖;3、學生代表展示自學成果。設計意圖:1、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2、落實高考高頻考點。課后小結教師活動:1、知識清單整理;2、“細胞工程”概念教學學生活動:學生活動:聆聽,儲備重要知識設計意圖:之所以將“細胞工程”的概念教學放到最后,是想讓學生先對細胞工程技術有了初步認識和了解之后,再將其升華成“概念”。

第二篇:高中生物《植物細胞工程》教案4新人教版選修3(二)植物組織培養(yǎng)。問題情境:1.放映植物組培的錄像(發(fā)展史、技術過程、應用等)。2.傳看脫毒馬鈴薯組培苗實驗材料。3.用投影儀打出植物組培過程簡圖。豐富、鮮活的感性材料為學生架起了新舊知識聯系的橋梁。在學生充分復習、認真預習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植物組培的過程。如果到此為止,學生雖抓住了知識的主干,但卻錯過了深化知識,發(fā)展智力等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教師應適時提出啟發(fā)性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思維探索。例如:1.植物細胞表現出全能性的必要條件是什么?2.離體的器官、組織或細胞如果不進行脫分化處理,能否培養(yǎng)成完整植物體?3.決定植物細胞脫分化、再分化的關鍵因素是什么?4.在植物組培過程中,為什么要進行一系列的消毒,滅菌,并且要求無菌操作?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對問題展開分析、討論,并給予科學正確的解釋。教師做適度的知識擴展,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自然延伸。例如:1.影響脫分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植物激素。當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共同使用時,能強烈促進愈傷組織的形成,而兩者不同的濃度配比在再分過程中,分別對誘導根或芽的產生起關鍵作用。當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濃度比高時,有利于芽的發(fā)生;濃度比低時,有利于根的發(fā)生。用心愛心專心62.愈傷組織再分化過程應先誘導生芽,再誘導生根。3.愈傷組織的形態(tài)發(fā)生主要有不定芽方式和胚狀體方式兩種。教材和錄像中介紹的均為不定芽方式,而后者需要在愈傷組織形成后,對其進行處理,形成分散的單個細胞,再誘導其分化出具有胚芽、胚軸、胚根的胚狀體,進而發(fā)育成完整植株。關于植物組培技術的應用,在錄像及必修課教材中均有介紹,教師只要對學生容易忽略的問題予以點撥。例如:生產藥物、食品添加劑、香料、色素和殺蟲劑時進行的是大規(guī)模的細胞培養(yǎng)而非組織培養(yǎng),前者只需培養(yǎng)至愈傷組織即可,后者則需誘導產生完整的植物體。另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就制造人工種子時,在胚狀體和人工種皮之間添加何種胚乳成分展開設計,為學生創(chuàng)造廣泛、自由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多方向、多角度、多層次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三)植物體細胞雜交。問題情境:20世紀60年代,有的科學家提出這樣一個設想:讓番茄和馬鈴薯雜交,培育出一種地上結番茄果實,地下結馬鈴薯塊莖的植物。提出問題:如果要實現這一設想,你認為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教師鼓勵學生自由聯想,大膽遷移,使學生在最佳思維狀態(tài)下進入下一學習環(huán)節(jié)。教師明確:植物體細胞雜交是用兩個來自不同植物的體細胞融合成一個雜種細胞,并且把雜種細胞培育成新植牧體的方法(強調起止點)。提出漸進式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探究,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和培養(yǎng)。1.你認為兩個來自不同植物的體細胞完成融合,遇到的第一個障礙是什么?用心愛心專心7學生一般會想到應該是位于細胞外側不具生命力的細胞壁。2.有沒有一種溫和的去壁方法呢?據已有的知識積累,學生可聯想到酶有專一性,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索和果膠,所以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壁將不會對其內的原生質體造成損傷。3.如果兩個來源不同的原生質體發(fā)生了融合,下一部該做何處理?應該誘導其再生壁,才能成為完善的雜種細胞。4.如何將雜種細胞培育成雜種植株?學生可將植物組墻技術遷移運用于此問題的解決。播放課件:用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把以上零散的知識串接起來,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師生共同歸納植物體細胞雜交的過程。(見“板書設計”)教師點撥1.人工誘導原生質體融合有物理法和化學法兩大類,物理法是利用離心、振動、電刺激促使原生質體的融合;化學法是用聚乙二醇(PEG)等試劑作為誘導劑誘導融合。2.在細胞雜交過程中,除了形成AB型融合細胞外,還能形成AA型和BB型兩種融合細胞,但只有AB型細胞是植物體細胞雜交所需的雜種細胞。因此,在雜種細胞形成后還應有一個篩選過程。3.指出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中已取得的進展和尚未解決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熱愛生物科學的情感和探索生命科學奧秘的興趣。用心愛心專心8總結:在學完三個知識點后,需引導學生清理知識問的脈絡(例如:細胞全能性是植物組培的理論基礎,而植物組培又是植物體細胞雜交的技術環(huán)節(jié)之一),抓住主線,把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做到融會貫通。智能訓練:出示“白菜—甘藍”的投影照片。設計方案:白菜和甘藍兩種植物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不能進行傳統(tǒng)的有性雜交。那么,如何才能獲得如圖這樣的“白菜—甘藍”植株呢?抓住學生思維的興奮點,促其聯系實際解決問題,不僅鞏固強化了所學知識,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知識的正向遷移。1.植物細胞表現出全能性的必要條件是A.給予適宜的營養(yǎng)和外界條件B.導入其他植物細胞的基因C.脫離母體后,給予適宜的營養(yǎng)和外界條件D.將成熟篩管的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內1.將胡蘿卜韌皮部細胞培養(yǎng)成幼苗時,下列條件中不需要的是()A.具有完整細胞核的細胞B.一定的營養(yǎng)物質和植物激素C.離體狀態(tài)D.導入指定基因2.植物體細胞雜交能解決不同種植物之間由于生殖隔離而不能進行有性雜交的問題。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不涉及()A.使用限制性內切酶B.使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C.誘導兩種不同的細胞融合D.選擇有利于雜種細胞分裂和分化的培養(yǎng)基下列選項中,沒有采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的一項是()A.花藥的離體培養(yǎng)得到單倍體植株B.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得到多倍體植株C.基因工程培育的抗棉鈴蟲的棉花植株D.細胞工程培育“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植物體細胞雜交尚未解決的問題是()A.去掉細胞壁,分離出有活力的原生質體B.將雜種細胞培育成植株C.讓雜種植物按照人們的需要表現出親本的性狀D.尚未培育出屬間雜種植物用心愛心專心93.“白菜—甘藍”是用細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來的蔬菜新品種,它具有生長期短和耐儲藏等優(yōu)點。下圖是“白菜—甘藍”的培育過程示意圖,他們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ccDD,請回答下列問題:①白菜細胞③④⑤雜種植物幼苗②甘藍細胞(1)在上述過程中,實現①②過程常用的物質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過程③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技術,該過程的誘導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學法兩大類過程。若用化學法,所用化學試劑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3)過程④是細胞壁的再生過程,與此過程密切相關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白菜細胞中含2M條染色體,甘藍細胞中含有2N條染色體,則雜種植株體細胞染色體數為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對白菜和甘藍采用雜交育種方法能成功的話,得到的后代應含__________條染色體。(5)通常情況下,白菜和甘藍有性雜交是不能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6)⑤過程中進行的細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該過程先誘導細胞分裂形成_______________,再由它分化形成雜種植物幼苗。(7)植物體細胞雜交方法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纖維素酶和果膠酶(2)原生質體融合聚乙二醇(PEG)(3)高爾基體(4)2M+2NM+N(5)存在生殖隔離(6)有絲分裂愈傷組織(7)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合的障礙,培育作物新品用心愛心專心10

第三篇:高中生物2.1.2植物細胞工程的實際應用教案新人教版選修3(2)2.1.2植物細胞工程的實際應用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掌握微型繁殖和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聯系(2)掌握作物脫毒、人工種子的制備過程和意義(3)了解單倍體育種和突變體的利用能力目標:搜集有關細胞工程研究進展和應用方面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和交流情感目標:(1)認同細胞學基礎理論研究與技術開發(fā)之間的關系;(2)關注細胞工程研究的發(fā)展和應用前景。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植物細胞工程應用的實例難點:掌握作物脫毒、人工種子的制備過程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二)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問題探究】1、植物微型繁殖技術高效快速的實例有哪些?2、什么是人工種子?制備人工種子技術是什么?3、工廠化生產人參皂甙的基本過程是什么?【精講點撥】在植物微型繁殖新途徑的教學中,首先可由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引入,讓學生回憶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的基本原理和過程,思考利用這項技術能做哪些工作?再逐一講解微型繁殖技術、作物脫毒及人工種子。一、植物微型繁殖新途徑1、微型繁殖與無性生殖微型繁殖是用于快速繁殖優(yōu)良品種的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實際上是無性生殖的一種。在繁殖的過程中,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因此親、子代細胞內DNA相同,具有相同的基因,因此能保證親、子代遺傳特性不變。利用這種技術能高效快速實現種苗的大量繁殖。2.微型繁殖與作物脫毒、人工種子作物脫毒、人工種子、單倍體育種的培育過程均有采用微型繁殖的技術。作物脫毒主要是強調微型繁殖的取材一定是無毒(的如莖尖、根尖),才能繁殖出無毒的幼苗。人工種子采用的還是微型繁殖的技術,但是只需培育得到胚狀體、不定芽、頂芽和腋芽,包上人工種皮就可形成人工種子。人工種子與微型繁殖得到的幼苗一樣能保持親本的優(yōu)良性狀,另外還可不受氣候、季節(jié)和地域的限制。二、作物新品種的培育1、單倍體育種的優(yōu)點是:后代無性狀分離,后代都是純合子,能夠穩(wěn)定遺傳,明顯縮短育種年限。單倍體育種從本質上說屬于有性生殖,這一點與微型繁殖有所區(qū)別。但單倍體育種首先要進行花藥離體培養(yǎng),采用還是微型繁殖的技術,然后用秋水仙素處理,獲得純合子。2、突變體的利用:在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過程中,由于培養(yǎng)細胞一直處于不斷地分生狀態(tài),因此容易受到培養(yǎng)條件和外界壓力的影響而產生突變。從這些產生的突變的個體中可以篩選出對人們有用的突變體,進而培育成新品種。三、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人參皂甙的工廠化生產過程、蛋白質、脂肪、糖類、藥物、香料、生物堿的生產,應用的都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生產過程:第一步,選擇人參根作為外植體進行培養(yǎng),產生愈傷組織,經過培養(yǎng)選擇找到增殖速度快而且細胞內人參皂甙含量高的細胞株作為種質,其中一部分作為保存用,以備下一次生產用,一部分進行發(fā)酵生產。第二步,將第一步選擇到的細胞株在發(fā)酵罐中的適合培養(yǎng)液中進行液體培養(yǎng),增加細胞數量。第三步,將發(fā)酵罐中培養(yǎng)的細胞進行破碎,從中提取人參皂甙。

第四篇:高中生物1_3基因工程的應用教案新人教版選修31基因工程的應用1.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簡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舉例說出基因工程在農業(yè)、醫(yī)藥等領域的應用。(3)收集基因工程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發(fā)展前景。(4)通過對書中插圖、照片等的觀察,學會科學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1)利用課本以外的資料和信息解決課內學習中發(fā)現的問題,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2)通過制作模型的活動來模擬基因工程的操作過程,使學生在理解步驟的同時,切身體會基因工程的主要過程。(3)通過模擬聽證會的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辯論、積極進行交流與合作,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團結、互助和協(xié)調的合作精神,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廣闊性及創(chuàng)造性,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1)關注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2)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體驗參與社會問題的討論和決策的方法。(3)通過學習了解我國基因工程的發(fā)展前景及成果,激發(fā)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興趣,開闊學生的思路,養(yǎng)成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樹立在學習上努力刻苦的決心。2.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基因工程的安全性問題?!窘虒W難點】(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轉基因生物與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3.教學用具14.標簽教學過程【導入】情境創(chuàng)設演示多媒體課件列舉幾種生物的不同性狀,如下:(1)青霉菌能產生對人類有用的抗生素——青霉素。(2)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夠固定空氣中的氮氣。(3)人的胰島素細胞能分泌胰島素調節(jié)血糖的濃度。教師:以上幾種生物各自有其特定的性狀,這些性狀都是基因特異性表達的結果,但是人類能不能改造基因呢?能不能使本身沒有某個性狀的生物具有某個特定性狀呢?例如,讓禾本科植物能夠固定空氣中的氮氣;讓微生物生產出人的胰島素、干擾素等藥物。這樣既節(jié)省了人力,又簡化了生產,同時還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這種設想能實現嗎?回答是可以的。通過科學家們的不斷努力,在20世紀70年代終于創(chuàng)立了一種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新技術——基因工程。教師通過課件圖片和音像資料展示基因工程產品,如種子、水果、疫苗或藥物等。同時引出本節(jié)課題:基因工程的原理?!净顒印繋熒咏處?利用“問題探討”,提出問題組織學生討論、交流看法。(1)為什么能把一種生物的基因“嫁接”到另一種生物上?(2)推測這種“嫁接”怎樣才能實現?(3)這種“嫁接”對品種的改良有什么意義?學生:分組討論。學生設想用類似的方法來“改造”某種生物,使其符合人們某種特定需要,說出具體設想。各小組選派代表陳述觀點。教師:雜交育種有哪些局限性?人類是否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定向改變生物。學生:雜交育種方法簡單,容易操作的優(yōu)點,但是,雜交育種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組,按需選擇,并不能創(chuàng)造新的基因。雜交后代會出現性狀分離現象,育種進程緩縵,過程繁瑣。我們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的辦法解決。即把一種生物的基因“嫁接”到另一種生物上。教師:肯定學生合理的想法,引發(fā)思考?!澳愕南敕ê芎?可是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實現你的設想呢?”學生:頭腦中設想“嫁接”的過程。2教師:用類比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基因工程的大致步驟和所需要的工具:剪刀、針線、運載體等。并用問題啟發(fā)學生:“你能想像這種剪刀加漿糊式的’嫁接工作在分子水平的操作,其難度會有多大嗎?”學生:頭腦中設想“嫁接”的過程。并跟隨教師的引導,思考基因工程的大致步驟:找到目的基因、剪切、拼接、縫合、表達、檢測,所用到的工具:基因剪刀、基因針線、基因的運載體。教師:下面以EcoRI為例,構建重組DNA分子模型,體會基因的剪切、拼接、縫合的道理。EcoRI是已發(fā)現的500多種限制性內切酶中的一種,它是一種從細菌中發(fā)現的能在特定位置上切割DNA分子的酶。它的特殊性在于,它在DNA分子內部“下剪刀”,專門識別DNA分子中含有的“GAATTC”這樣的序列,一旦找到就從G和A之間剪斷(參考教科書插圖6-3)。同學們來試一試,動手做一個重組DNA模型吧。在動手做之前,先要明白“分子剪刀”和“分子針線”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用同一種限制性內切酶切割后的DNA片斷其末端可以用連接酶來縫合(參考教科書插圖6-4)。這樣“剪切拼接”就可以形成重組的DNA分子。學生:4個人一組,再次閱讀課前教師下發(fā)的“構建DNA分子模型的文字指導”。教師:提出問題:(1)制作模型時用到的(剪刀和針線)各代表什么?比較剪切后的DNA片斷的末端切片,你發(fā)現有什么特點呢?(2)回顧在模型構建過程中,每一步的操作和所用到的工具以及形成的“產品”,你對重組DNA的操作有什么新的理解?學生:討論模型構建的具體方法,按“指導”的方法步驟、依次完成模擬制作過程。并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卮鸩⒔涣鲗χ亟MDNA技術的理解。學生:剪刀——限制性內切酶(簡稱限制酶)。它的作用具有特異性特點,即識別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點。例如大腸桿菌的EcoRI限制酶能識別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間切開。剪切的結果是:產生黏性未端(堿基互補配對)。教師:要想獲得某個特定性狀的基因必須要用限制酶切幾個切口?可產生幾個黏性未端?學生:要想獲得某個特定性狀的基因必須要用限制酶切2個切口??僧a生2個黏性未端。學生:針線——DNA連接酶。連接的部位: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而構成的DNA骨架上的缺口(梯子的扶手),不是氫鍵(梯子的踏板)。結果是:把兩個來源不同卻有相同的黏性未端的DNA連接。教師;用DNA連接酶連接兩個相同的黏性未端要連接幾個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而構成的DNA骨架上的缺口(磷酸二酯鍵)?用限制酶切一個特定基因要切斷幾個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而構成的DNA骨架上的缺口(磷酸二酯鍵)?3學生:2個、2個。教師:現在同學們分組各做一個重組DNA模型,看一看哪個組的最科學。學生:分組做重組DNA模型,并分別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其他同學點評。教師:重組后的DNA分子還需要特殊的搬運工具運載到受體細胞(如大腸桿菌、動植物細胞)中。哪么誰能承擔這個任務呢?教師:用圖片或課件動畫展示質粒的結構及特點。學生:觀看圖片或課件,了解質粒的特點及其運載體功能。質粒的特點:細胞擬核之外的小的環(huán)狀DNA分子。借宿于細菌、霉菌、酵母菌等細胞里,對細胞的正常生活幾乎沒有影響。質粒能夠自主復制,而且復制只能在宿主細胞內完成??梢匀菀椎貜募毎腥〕龌蚍湃搿_@些特點使它能夠勝任運載體的工作,攜帶目的基因進入細胞。教師:有了基因工程操作的工具后,哪么基因工程具體是如何進行操作的呢,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或與教科書插圖6-6示意圖類似的基因操作步驟的有關錄像資料。思考問題如下:(可以利用幻燈或多媒體課件演示)(1)舉例說明什么是目的基因。(2)從供體細胞DNA中直接分離基因的方法叫什么?簡要說出該方法的過程是什么。(3)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有幾種?其操作過程分別是什么?(4)將目的基因與用限制性內切酶處理后的運載體混合,用DNA連接酶處理會出現幾種結果?(只考慮兩兩結合)(5)將含目的基因的重組質粒導入細菌受體細胞的過程中常用到哪種化學試劑?其作用是什么?(6)在目的基因的檢測過程中,檢測的對象是什么?學生:觀看錄像資料,想像科學家在分子水平上進行這一操作的精確性。然后思考、討論、回答。(通過觀看錄像資料學生對基因工程的步驟能夠大體了解,對以上的問題能基本回答,但是對具體的操作步驟還不能從生物學角度上很透徹地理解。)4教師:現在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內容,從理論上理解有關知識,同學們可從生物學的專業(yè)知識角度出發(fā),用生物學的專業(yè)術語準確地解答有關問題。簡要歸納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驟和大致過程。學生和教師一起歸納基因工程操作的幾個步驟:第一步:提取目的基因、第二步: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的結合、第三步: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檢測和表達?!局v授】教師精講1、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術或DNA重組技術。通俗地說,就是按照人們地意愿,把一種生物的某種基因提取出來,加以修飾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種生物的細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2、基因操作的工具: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內切酶。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作用特點:特異性,即識別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點。結果:產生黏性未端(堿基互補配對)。基因的針線——DNA連接酶。連接的部位:磷酸二酯鍵(梯子的扶手),不是氫鍵(梯子的踏板)。結果:兩個相同的黏性未端的連接?;虻倪\輸工具——運載體。作用:將外源基因送入受體細胞。具備的條件:能在宿主細胞內復制并穩(wěn)定地保存。具有多個限制酶切點。具有某些標記基因。種類:質粒、噬菌體和動植物病毒。質粒的特點:質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運載體。最常用的質粒是大腸桿菌的質粒。存在于許多細菌及酵母菌等生物中。質粒的存在對宿主細胞無影響。質粒的復制只能在宿主細胞內完成。細胞染色體外能自主復制的小型環(huán)狀DNA分子。3、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驟。(1)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的提取途徑:兩條,一條是從供體細胞的DNA中直接分離基因;另一種是人工合成基因。(2)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以質粒為運載體)。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的結果可能有三種情況:目的基因與目的基因結合,質粒與質粒結合,目的基因與質粒結合。(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導入方法:借鑒細菌或病毒侵染細胞的途徑。導入過程:運載體為質粒,受體細胞為細菌。(4)目的基因的檢測和表達檢測:通過檢測標記基因的有無,來判斷目的基因是否導入。表達:通過特定性狀的產生與否來確定目的基因是否表達。課后習題1、下列關于基因工程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6A.重組DNA技術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連接酶和運載體B.所有限制酶都只能識別同一種按規(guī)定的核苷酸序列C.選用細菌作為重組質粒的受體細胞是因為細胞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進入了受體細胞就能成功實現表達2、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B.質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的運載體C.運載體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是:具有多個限制酶切點,以便與外源基因連接D.基因治療主要是對有缺陷的細胞進行修復3、實施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種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從供體細胞內分離出來,這要利用限性內切酶。一種限制性內切酶能識別DNA子中的GAATTC順序,切點在G和A之間,這是應用了酶的()A.高效性B.專一性C.多樣性D.催化活性受外界條件影響4、上海醫(yī)學遺傳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頭攜帶白蛋白的轉基因牛,他們還研究出一種可大大提高基因表達水平的新方法,使轉基因動物乳汁中的藥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轉基因動物是指()A.提供基因的動物B.基因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動物C.能產生白蛋白的動物D.能表達基因信息的動物5、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進行設計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驟中,不進行堿基互補配對的步驟是()A.人工合成基因B.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C.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D.目的基因的檢測和表達解析:1、考察對基因工程原理的理解運用,只要理解基因工程的工具、步驟,即可正確的作出判斷。2、考察對基因工程原理的理解運用,只要理解基因工程的工具、步驟,即可正確的作出判斷。3、將基因工程的工具與酶的特性結合起來,考察學生的學科內綜合運用的能力。4、考察對基因工程的靈活運用的能力。5、從遺傳原理的角度,考察學生對基因工程的理解?!敬鸢浮?.C2.C3.B4.B5.C8

第五篇:高中生物教師教學反思細胞呼吸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必修一細胞呼吸教學反思為了配合學校推行“六步導學法”和“課堂觀察法”,推進生物學科的教研活動,2012年6月12日我講了公開課--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的第三節(jié)課—細胞呼吸,自我感覺整體把握了教材的重點,對學生難理解的利用掛圖進行了較好的解決,總體上還是相當好的一節(jié)課。其中是組織學生進行積極回答思考問題、小組合作學習,講臺上說圖、對比分析細胞呼吸的過程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同時對如何進行核心概念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備考意識也作了一些嘗試,為學生細胞呼吸概念圖和數學模型的構建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效果相當不錯,基本達到了“投石問路”的預期目的。講完《細胞呼吸》,經過聽課老師的評課,我稍加琢磨,就感覺有許多不足。一直以來工作忙碌,今天要上課,明天要聽課,后天要開會,大后天要檢查,工作中的一些瑣事占著我的頭腦,想安安靜靜地坐下來,思考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好像都是種奢望。本打算細細地琢磨后把教學反思發(fā)上來,畢竟教研室也要這個書面材料,可是始終感覺有一種壓力,趁今天有空暫且把一些零散地感覺記錄過來吧。學情:上課高二理(3)班的較好的學生,學生本身有學習有一定的積極性,上課互動性較好,平時教學也多次讓學生分組討論。在上課時我注意對高考備考思想的滲透,增加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心理,加強學生聽課的關注度??季V中的教學目標:1.能寫出相關反應式,準確說出其含義。2.說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過程及異同3.說出細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討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4.進行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探究考綱中的難點:有氧呼吸的過程及原理考綱中的教學難點:1.細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質2.探究酵母菌細胞的呼吸方式我的教學目標:1.能寫出相關反應式,并進行比較分析,準確說出其含義。2.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分析說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過程及異同3.解釋細胞呼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難點是:有氧呼吸的過程及原理。4.通過我的教學力求給老師們展示出一堂結構完整的生物有效課堂。(1)教學目標、重難點的確定教學目標、重難點的確定應該根據學生情況而定,確定教學目標后大膽設計教學內容,靈活安排教材,讓教材為我服務。避免一節(jié)課上得空大全,包羅萬象,面面俱到,西瓜芝麻一把抓。我盡量貼近于現實生活。(而我的教學目標過多,如果想訓練學生的分析能力,表達等能力,壓堂也完不成。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不得不臨時改變教學計劃)(2)有氧呼吸過程的教學有氧呼吸過程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如何突破重點化解難點呢?課堂上我采用的學生自學、對照圖表講解、上講臺示范等的方法,課堂上我發(fā)現,一下子把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閱讀完并填寫好學案也不是很簡單的。可以通過動畫放映讓學生整體感知一下有氧呼吸過程的復雜性,后再利用任務趨動讓學生依次學習這三個階段,并寫上每一個階段的反應式。最后是讓學生寫出總反應式,讓學生根據總反應式討論影響有氧呼吸的因素,為后面有氧呼吸的應用做好鋪墊。原來設計的有可以讓學生以游戲的方式填補卡片,卡片我畫了一個大細胞,里面有一個線粒體,可以準備上許多寫有各種反應物、生成物及ADP等的小卡片,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演示有氧呼吸的具體過程。(遺憾的是,課前由于準備不充分,這些設計都沒有用上,而是以改錯的方式讓學生來鞏固有氧呼吸過程的學習)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對學生的自學和理解能力存在懷疑的態(tài)度,對學生沒有給予充分的信任,有提前打斷學生思考問題的現象。和學生交流互動的方式有些偏簡單,沒有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如對有關細胞呼吸過程的分解可能過細,內容偏多偏難,課堂容量偏大,不利于學習較困難學生的掌握,1同時教學時間偏緊,不利于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探討。從課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分析,學生對主要知識掌握較好,但有些內容偏難了點,不利于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但有利于學習程度較高的學生的掌握與拓展,這也說明有時加深教學內容,有利于進行差異化教學,但還要在對全體學生要求的把握層面上下點功夫。

第一篇:高中生物《課題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學設計新人教版廣東省陽東廣雅中學高中生物《課題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學設計新人教版最新標準要求一、知識與技能目標本節(jié)要知道果酒、果醋制作所需的菌種,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會寫反應式;說出果酒、果醋的實驗流程,正確理解影響發(fā)酵的因素。二、過程與方法目標根據實驗流程示意圖和提供的資料,自行設計果醋制作過程,學會收集、整理和分析實驗資料,定量表述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在學習中體會已有知識的不足和進一步探究、拓展的必要性。三、情感與價值觀目標積極參加實驗設計,在合作交流中探索未知,在發(fā)現、探究、操作過程中,獲得知識,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fā)學習的熱情,樹立學習的信心。教材內容全解課題1從課題背景人手,然后從實驗原理、實驗流程示意圖和提供的資料,較全面的介紹了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過程。一、基礎知識1.果酒制作的原理(1)酵母菌形態(tài)、結構、分布、種類及菌落①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其細胞大小為1—5微米X5—30微米,最長可達100微米。呈圓形、橢圓形、卵圓形、檸檬形、香腸形等,某些菌種可形成假菌絲。②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但多以出芽方式進行無性生殖。溫度低時形成孢子,進入休眠狀態(tài),溫度適宜時,進行出芽生殖,繁殖速度快。③酵母菌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形成的菌落,其表面濕潤、黏稠,呈白色或粉紅色,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有些在液體表面形成菌膜,或在容器壁上出現酵母環(huán),或產生沉淀。④自然界中,酵母菌分布廣泛,但多分布在含糖較高的偏酸環(huán)境中,如水果、花、樹皮上,有些可與昆蟲共生,有些使人致病,如白色假絲酵母引發(fā)鵝口瘡、肺感染。食品中常見的酵母菌有啤酒酵母、葡萄汁酵母、魯氏酵母(醬油釀造)、球擬酵母屬、粉狀畢赤氏酵母等。一年四季,土壤始終是酵母菌的大本營。1(2)果酒制作的原理①酵母菌的呼吸果酒的制作離不開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應式如下:酶C6H1206+6O2→6CO2+6H20在無氧條件下,酵母菌能進行酒精發(fā)酵,反應式如下:酶C6H12O6→2C2H5OH+2C02實例1利用酵母菌發(fā)酵生產酒精時,投放的適宜原料和在生產酒精階段要控制的必要條件分別是()A.玉米粉和有氧C.玉米粉和無氧B.大豆粉和有氧D.大豆粉和無氧講解:酵母菌在有氧時進行有氧呼吸,把糖類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成CO2和水,不產生酒精。大豆粉主要含蛋白質,用作釀酒不合適,原因有二:一是酵母含有更多的直接把糖類轉化為酒精的酶類,發(fā)酵快,而蛋白質轉化復雜,并產生含氮副產物,對酵母茵生命活動不利;二是成本高。答案:C②影響酵母菌繁殖的因素酵母菌分布廣泛,“喜歡”葡萄汁等含糖量高的果汁。培養(yǎng)酵母菌一般用麥芽汁培養(yǎng)基,麥芽汁組成復雜,能為酵母菌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溫度是酵母菌生長和發(fā)酵的重要條件。20℃左右最適合酵母菌繁殖,酒精發(fā)酵時一般將溫度控制在18℃一25℃。酵母菌生活在偏酸環(huán)境中,最適pH為4。0~5.8。在最低pH=2.5,最高pH:8.o的兩種環(huán)境中,酵母菌尚能生存和生長,但生長非常緩慢而且易死亡。實驗2嚴格控制發(fā)酵條件是保證發(fā)酵正常進行的關鍵,直接關系到是否能得到質量高,產量多的理想產物,通常所指的發(fā)酵條件不包括()A.溫度控制B.溶氧控制C.pH控制D.酶的控制講解:通常所指的發(fā)酵條件包括溫度、pH、溶氧、通氣與轉速等。酶是自身調節(jié)物質,不屬于發(fā)酵條件。答案:D2③酵母菌發(fā)酵過程在葡萄酒的自然發(fā)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著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發(fā)酵過程中,隨著酒精度的提高,紅葡萄皮的色素也進入發(fā)酵液,使葡萄酒呈現深紅色。在缺氧、呈酸性的發(fā)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生長繁殖,而絕大多數其他微生物都因無法適應這一環(huán)境而受到抑制。實例3生產用菌種的來源主要是()①自然環(huán)境②收集菌株篩選③購置生產用菌種④培養(yǎng)基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講解:工業(yè)微生物所用菌種的4g$-來源是自然環(huán)境,篩選分離發(fā)酵產品所需的菌株,經培育改良后可能成為菌種。如果已知所需發(fā)酵產品的產生種名,則盡量多地收集該種菌的不同菌株,并篩選。一般都是購置專用菌種或向單位購買產量高的菌種。答案:D2.果醋制作的原理(1)醋酸菌形態(tài)醋酸菌的形狀從橢圓到桿狀,有單個的,成對的,也有成鏈狀的。以鞭運動或不運動,不形成芽孢,幼齡細胞呈革蘭氏陰性,老齡菌不穩(wěn)定。(2)果醋制作的原理,醋酸菌是—種好氧性細菌,只有當氧氣充足時,才能進行旺盛的生理活動。變酸的酒的表面觀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實驗表明,醋酸菌對氧氣的含當量特別敏感,當進行深層發(fā)酵時,即使只是短時間中斷通人氧氣,也會引起醋酸菌死亡。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茵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yōu)橐胰賹⒁胰┳優(yōu)榇姿?反應簡式如下)。醋酸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30℃一35℃。酶C2H5OH+O2→CH3COOH+H20實例4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和谷氨酸棒狀桿菌異化作用的類型依次是()①需氧型②厭氧型③兼性厭氧型A.①②①③B.③②①①C.③②①②D.②②③①講解:酵母茵在有氧時進行有氧呼吸,在無氧時進行無氧呼吸;乳酸菌為嚴格厭氧菌;醋酸菌和谷氨酸棒狀桿菌為嚴格好氧菌。答案:B二、實驗設計1.果酒和果醋實驗流程示意圖(1—L1)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實驗流程示意圖2.實驗操作(1)材料的選擇與處理:選擇新鮮的葡萄,榨汁前先將葡萄進行沖洗,除去枝梗。(2)滅菌①榨汁機要清洗干凈,并晾干。②發(fā)酵裝置要清洗干凈,并用70%的酒精消毒。(3)榨汁將沖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機榨取葡萄汁。(4)發(fā)酵①將葡萄汁裝人發(fā)酵瓶,要留要大約1/3的空間(如圖右圖所示),并封閉充氣口。②制葡萄酒的過程中,將溫度嚴格控制在18℃~25℃,時間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過出料口對發(fā)酵的情況進行。及時的監(jiān)測。③制葡萄醋的過程中,將溫度嚴格控制在30℃~35℃,時間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適時通過充氣口充氣。實例5下列敘述能夠防止發(fā)酵液被污染的是()A.榨汁機要清洗干凈,并晾干B.發(fā)酵瓶要清洗干凈,用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消毒C.裝入葡萄汁后,封閉充氣口D.發(fā)酵裝置的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連接講解:發(fā)酵工程中所用的菌種大多是單一的純種,整個發(fā)酵過程不能)混入其他微生物(稱雜菌),一旦污染雜菌,將導致產量大大下降,甚至得不到產品。榨油機清洗,并晾干,發(fā)酵瓶清洗,并用70%酒精消毒,防止器材上的菌種進入發(fā)酵液;裝入葡萄汁,封閉充氣口,防止空氣中的菌種進入,發(fā)酵裝置的排氣O2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連接,阻擋外4面空氣中的菌種進入發(fā)酵液。答案:ABCD三、結果分析與評價1.由于發(fā)酵作用,葡萄漿中糖分大部分轉變?yōu)镃O2和C2H5OH,及少量的發(fā)酵副產品。C02排出越來越旺盛,使發(fā)酵液出現沸騰,CO2從排氣口排出,在發(fā)酵10天后,現象最明顯。發(fā)酵過程產熱,會使發(fā)酵液溫度上升,但酒精發(fā)酵溫度應嚴格控制在18℃~25℃,發(fā)酵過程中,果皮上的色素及其他成分逐漸溶解于發(fā)酵液中;在發(fā)酵瓶表面,生成浮槽的蓋子。2.設置對照組,將葡萄汁進行高壓滅菌,分別裝入A、B兩個發(fā)酵瓶,并各留有1/3空間,A組加入酵母菌,B組不加,進行發(fā)酵,可證明葡萄酒的產生是由于酵母菌的作用。證明葡萄醋中有醋酸生成,簡單易行的方法是品嘗或用pH試紙鑒定。3.制作的葡萄酒色澤鮮艷、爽口、柔和、有濃郁的果實香味;果醋具有琥珀色或棕紅色,具有特有的果香,酸味柔和,稍有甜味,不澀。四、課題延伸果汁發(fā)酵后是否有酒精產生,可以用重鉻酸鉀來檢驗。在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與酒精反應呈現灰綠色,檢測時,先在試管中加入發(fā)酵液2mL,再滴人物質的量濃度為3mol/L的H2SO43滴,振蕩混勻,最后滴加常溫下飽和的重鉻酸鉀溶液3滴,振蕩試管,觀察顏色的變化。想一想,如果要使檢驗的結果更有說服力,應該如何設計對照?五、相關鏈接1.為提高果酒的品質,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長,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養(yǎng)的酵母菌。而人工培養(yǎng)酵母菌,首先需要獲得純凈的酵母菌菌種。如何將葡萄上附著的酵母菌分離出來,獲得純凈的菌種呢?你可以在參考“專題2微生物的培養(yǎng)與應用”的基礎上,進一步查閱資料,再做嘗試。2.制作果醋時,也可以直接在果酒中加入醋酸菌。醋酸菌的菌種可以到當地生產食醋的工廠或菌種保藏中心購買。你也可以嘗試從食醋中分離醋酸菌,分離的方法參見專題2。例1關于酵母菌的敘述,錯誤的是()A.酵母菌代謝類型為異養(yǎng)、兼性厭氧B.酵母菌主要繁殖方式為孢子生殖C.酵母菌只在酒精發(fā)酵中發(fā)揮作用D.酵母菌在含青霉素的培養(yǎng)基中不能生存5方法指導: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和孢予生殖,在條件好時進行出芽生殖,條件惡劣時進行孢子生殖,但多以出芽生殖方式進行無性生殖。酵母菌在醬油釀造、醋酸發(fā)酵、酒精發(fā)酵等過程中發(fā)揮作用。在含青霉素的培養(yǎng)基中能選擇出酵母酋和霉菌。答案:BCD例2食醋生產具有協(xié)同作用的菌是()①曲霉②細菌③酵母菌④醋酸菌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方法指導:食醋釀造與果醋釀造所用原料不同,食醋釀造一般用糧食,內含大量淀粉,先用曲霉使淀粉水解成糖,使蛋白質水解成氨基酸。然后用酵母菌使糖轉變成酒精。最后用醋酸菌使酒精氧化成醋酸。食醋生產就是這些菌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答案:C例3下列條件不是酵母菌快速生長繁殖因素的是()A.含糖量高的培養(yǎng)基B.溫度20℃左右.C.Ph=2.5D.pH—6方法指導:酵母菌生活在偏酸,含糖量高的環(huán)境中,溫度為20℃左右,pH約為6時酵母菌能快速生長繁殖,在pH=2.5的環(huán)境中尚能生長,但生長非常緩慢極易死亡答案:C例4葡萄的糖分是()①乳糖②麥芽糖③葡萄糖④蔗糖⑤果糖A.①②③④⑤B.③④C.①③④⑤D.③⑤方法指導:乳糖在動物乳汁中含有,發(fā)芽的小麥種子中含豐富的麥芽糖,葡萄中的糖分全部由葡萄糖與果糖構成,成熟時兩者比例相等。答案:D例5關于發(fā)酵的敘述,正確的是()A.發(fā)酵就是無氧呼吸B.發(fā)酵就是發(fā)酵工程C.發(fā)酵就是只獲得微生物的代謝產物D.發(fā)酵是通過微生物的培養(yǎng)來大量生產各種代謝產物的過程方法指導:發(fā)酵是通過微生物的培養(yǎng)來大量生產各種代謝產物的過程。包括有氧發(fā)酵6和無氧發(fā)酵,通過發(fā)酵可以獲得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或微生物的菌體——單細胞蛋白,發(fā)酵工程是應用于發(fā)酵過程的一種生物技術。

第二篇:關于果醋及果酒的制作過程研究報告關于果醋及果酒的制作過程研究報告—研究背景在經歷一段時間的生物學習后,我們在學習細胞結構是接觸到了酵母菌。在知道酵母菌能制作果酒后,我們對于制作果酒的過程十分好奇。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小組通過實際動手操作了解了這一過程,通過查找資料,我們了解了實驗原理和注意事項—實驗目的學會制作果酒與果醋并掌握其原理。—實驗器材新鮮水果蘋果、葡萄、梨等白糖酵母液白醋水果刀榨汁機礦泉水瓶或者是罐頭瓶注射器紗布記號筆等—實驗步驟1、選取新鮮的水果如蘋果梨葡萄等稱量沖洗除去腐爛、壞死部位及其枝梗榨汁2、將果汁轉至容器瓶中加入適量的白糖按每一千克水果中加入大約100ml的酵母液的比例往容器中加入酵母液并迅速蓋好瓶蓋果酒的制作榨取的汁液與白醋以1:1的比例混合并用2~3層紗布蓋住瓶口果醋的制作3、果酒放在室溫下即可果醋放在32℃左右恒溫培養(yǎng)箱中以保持發(fā)酵菌的最適發(fā)酵溫度4、定期觀察果酒與果醋瓶中顏色是否出現氣泡等情況的變化并記錄下來果酒的瓶每天定時排放氣體以免產生的氣體過多將瓶漲破5、大約10天左右即可品嘗果酒與果醋從色澤酒味果香味等各方面進行評價與討論同時對果酒中酒精濃度進行檢測——實驗結果1、我們組的果酒與果醋做得都挺成功的果酒的味道很濃其中未榨汁的梨酒的酒味最濃喝了兩三口后腦袋就有了發(fā)熱的感覺果醋的醋香味也很好品嘗了的組員描述到有蘋果的芳香醋的酵香還有悅目的色澤2、有一瓶果酒中由于加入的白糖過多導致果酒中有很濃的甜味—實驗分析1、酒精濃度的高低受加入酵母液的多少加入糖的多少水果本身的含糖量發(fā)酵條件的控制及發(fā)酵時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2、而果酒的香味則跟水果的種類、水果的新鮮程度有關3、有一個裝蘋果汁的瓶蓋不是很固定產生的氣體能將瓶蓋崩開因此效果不是太好因為崩開后有氧氣進入影響發(fā)酵

第三篇:《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說課教案一、說設計思路選修1是一門“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實驗設計和操作實踐學習科學探究的選修課程,重在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動手操作、收集證據等科學探究的能力。本節(jié)課通過對果酒和果醋的鑒別引出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幫助學生梳理基礎知識,確定菌種類型、菌種來源,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利用學案層層深入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引導學生設計出可行的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裝置,利用學生已有制作葡萄酒的生活體驗,鼓勵學生親身體驗,精心操作,獲得醇香濃厚的葡萄酒,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設計和動手能力,鼓勵學生合作學習,拓展和加深對葡萄酒制作過程的理解。二、說教學分析(一)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專題1《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的應用》課題1的內容,主要是以葡萄酒和蘋果醋為例介紹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和檢測方法,重在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動手操作等科學探究能力。葡萄酒的制作是以酵母菌的細胞呼吸為知識基礎,與必修內容聯系十分密切,熟練掌握葡萄酒的制作原理以及能夠設計出合理的制作裝置對于學生更好的理解酵母菌的有關內容是十分必要的。(二)學情分析從能力上看:現在的學生大多數基礎扎實,思維敏捷,具有強烈的求知,課外知識豐富,對問題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由于學生知識容量有限,邏輯思維正處于發(fā)展階段,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還有待提高,因此教師應適時進行引導,打造以問題為中心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從知識儲備上看:通過必修1的學習,學生對于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已掌握得比較清楚,掌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基本操作方法比較容易,但由于高二學生知識體系還在不斷完善,動手操作的能力較弱,在葡萄酒的制作過程中控制發(fā)酵條件難度較大。(三)教學條件分析由于是臨時組建的實驗,器材不夠齊全,條件有限,葡萄也不在這個季節(jié)豐收。另外本課題介紹的實驗過程簡便,只有一個流程圖,因此在教學時需要老師一步一步的引導,但是由于實驗本身很簡單,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可以嘗試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葡萄酒。三、說教學目標依據課標、考綱要求以及本校學生的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如下:1.知識目標(1)說出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2)說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列舉其對社會生產和人類生活的意義(3)區(qū)別消毒和滅菌。2.能力目標(1)可以正確使用一般的實驗器具,嘗試設計簡易的葡萄酒的制作裝置,獨立完成葡萄酒的制作。(2)掌握采集和處理實驗材料以及制作葡萄酒的基本操作技能。(3)能用準確的語言描述葡萄酒的制作流程,進行討論交流。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能客觀的觀察和記錄葡萄酒發(fā)酵過程中的實驗現象。(2)根據葡萄發(fā)酵過程中的實驗現象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3)對現有裝置進行改進,找出簡單易行的制作葡萄酒的方法。(4)關注生活,體驗葡萄酒制作的樂趣,交流感受。四、說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和流程(2)教學難點:發(fā)酵過程中條件的控制五、說教學策略與手段(1)教學模式:采用“以問題為中心”的探究式主導教學模式。(2)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分組實驗探究、啟發(fā)式教學等多種手段降低知識難度,激發(fā)學習興趣,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學效果。(3)教學策略: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疑-析疑—質疑—釋疑”,設置問題情境,拓展學生思維,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交流。實驗裝置的設計及葡萄酒的制作有利于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依據本課題的特點,本節(jié)課的內容安排2課時。第1課時通過學生自學明確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引導學生依據菌種的特點設計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裝置,分析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動手制作葡萄酒。第2課時安排在10天后,學生分組展示自制的葡萄酒,進行成果評價并且對葡萄酒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交流。對于不理想的葡萄酒可以重新制作,以便更熟練的掌握葡萄酒的制作流程。探討制作葡萄醋的操作過程,分析可能出現的問題找出解決的辦法,鼓勵學生課下嘗試制作葡萄醋。六、說教學過程(1)通過俗語引出果酒和國醋,介紹果酒和果醋在人類健康、社會經濟生產方面的意義。(2)拿出事先準備的自制葡萄酒和蘋果醋,并提出如何將兩者區(qū)分開來,黑板板書學生列舉的方法,并引出化學檢測方法,學生代表上講臺演示。(3)快樂體驗,讓制作過或親身觀看過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學生談談制作過程,引出“誰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制作的過程”。(4)師生從實驗原理、實驗材料、實驗流程、實驗過程等方面共同完成實驗設計。(5)老師講解實驗注意事項,并簡短介紹實驗流程,由學生合作完成實驗過程。(6)課堂小結七、課后反思這節(jié)課我采用如何區(qū)分果酒和果醋的方法引出酒精的檢測實驗,讓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對自己做的實驗進行實驗結果分析和評價,通過比較果酒和果醋的PH大小,證明果酒中的卻有醋酸產生。這樣能讓學生對自己的實驗結果有一個正確的分析和評價,增強學生實驗的信心。然后引出學生實驗《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師生共同從實驗原理、實驗材料、實驗過程等方面完成實驗設計。亮點之處:整個課堂設計很新穎,準備充分,采用不常見的倒敘是一個創(chuàng)新。課堂氛圍活躍,合作探究式學習也有體現,能夠很好的掌控時間,知識點主次分明。不足之處:由于整節(jié)課穿插了三個實驗,使得時間過于緊湊,也讓很多知識點沒有得到落實,實驗原理講的過于簡單,實驗材料紅提準備不充分,內容銜接不夠好,原打算通過提到紅提引出酵母菌;通過介紹發(fā)酵罐、榨汁機引出消毒;通過發(fā)酵罐預留三分之一的目的引出發(fā)酵過程應該先有氧呼吸繁殖后無氧呼吸酒精發(fā)酵,對于發(fā)酵過程中的條件講解不到為。最后觀看視頻后沒有及時點評,隨堂練習不夠,課后沒有小結。

第四篇:江蘇鹽城市2018屆高三生物一輪復習第十三單元生物技術第1講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制作作業(yè)蘇教版第1講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制作一、單項選擇題1.(2017·啟東模擬)下列關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發(fā)酵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A.果酒和果醋的發(fā)酵菌種不同,但代謝類型相同B.制作果酒和果醋時都應用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對發(fā)酵瓶消毒C.變酸果酒的表面觀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種群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裝置,但需控制不同發(fā)酵條件2.(2016·蘇州一模)利用葡萄汁發(fā)酵生產葡萄酒,當酒精含量達到12%~16%時,發(fā)酵就停止了。下列有關解釋錯誤的是()A.酒精對酵母菌有毒害作用B.葡萄汁中的營養(yǎng)物質不足C.發(fā)酵液中pH逐漸降低影響酶的活性D.氧氣過少導致酵母菌無法進行細胞呼吸3.(2016·蘇錫常三模)下圖表示利用蘋果制備果酒、果醋的流程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過程①接種人工培育的酵母菌可以提高蘋果酒的品質B.蘋果原醋可以為過程③提供所需菌種C.過程①所需的最適溫度低于過程②D.整個發(fā)酵過程都必須在嚴格無菌條件下才能正常進行4.下列有關利用蘋果制作果酒和果醋的連續(xù)發(fā)酵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發(fā)酵裝置內的液體高度一般不超過2/3B.發(fā)酵裝置必須具有充氣口和排氣口C.連續(xù)發(fā)酵的過程中要保持溫度的恒定D.醋酸菌可以將糖和乙醇轉變?yōu)榇姿?.(2016·無錫一模)下圖中甲是果醋發(fā)酵裝置,乙是發(fā)酵過程中培養(yǎng)液pH變化曲線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甲乙A.發(fā)酵初期不通氣,溶液中沒有氣泡產生B.中期可以聞到酒香,說明進行了酒精發(fā)酵C.后期接種醋酸菌,適當通氣并保持原有溫度D.圖乙中能正確表示pH變化的曲線是③6.(2016·南通二模)下列關于“腐乳的制作”的敘述,錯誤的是A.制作腐乳時毛霉等多種微生物共同發(fā)揮作用B.毛霉生長的最適溫度為30~35℃C.后期發(fā)酵時間長短與鹽用量、鹵湯成分等有關()1D.封瓶時最好將瓶口通過酒精燈的火焰7.(2016·南京二模)下圖裝置可用于生物技術實踐的相關實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甲乙A.制作果酒、果醋或腐乳時,所需控制的溫度都是相同的B.兩種裝置都可以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C.用裝置甲制作腐乳時,自下而上隨著豆腐塊加高逐漸減少用鹽量D.裝置乙中b為排氣口,c為充氣口,可防止空氣中微生物的污染8.某同學設計了如右圖所示的發(fā)酵裝置來制作果酒、果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甲用來制作果酒,乙用來制作果醋B.乙裝置需要的溫度條件高于甲C.該裝置便于發(fā)酵中產生氣體的排出D.甲、乙裝置排液管排出液體的pH都下降9.下面是利用微生物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示意圖,請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制作果酒時,先去除爛子粒和枝梗,再用清水沖洗掉污物B.榨汁前,榨汁機和發(fā)酵瓶都需要用體積分數為70%的鹽酸消毒C.A過程是酒精發(fā)酵,A過程結束后,只需要提高一定的環(huán)境溫度就能產生果醋D.導致發(fā)酵產物不同的重要因素是溫度、時間、菌種等10.下面為腐乳制作過程的流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毛霉為好氧型真菌,為避免缺氧,碼放豆腐時要留出一定縫隙B.加鹽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變硬,同時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C.加鹵湯、密封腌制中,毛霉不斷增殖,并產生大量的酶,分解蛋白質D.密封瓶口時,最好將瓶口通過酒精燈的火焰,以防止瓶口污染二、多項選擇題11.(2016·南京六校聯考)下列關于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的敘述,錯誤的是()A.與自然發(fā)酵相比,人工接種菌種不易被雜菌污染B.較高溫度和密閉環(huán)境有利于果醋的發(fā)酵C.鹽的用量、酒的種類和用量、溫度等均會影響腐乳風味D.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細胞呼吸產生CO2的場所都是細胞質基質12.下列評價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的方法合理的是()A.對于果醋通過品嘗的方法進行鑒定B.通過向果酒發(fā)酵液中加入重鉻酸鉀試劑進行鑒定C.通過檢測果醋發(fā)酵前后發(fā)酵液的pH變化進行鑒定D.通過檢測果酒發(fā)酵前后雜菌的數量變化進行鑒定13.(2016·鹽城南洋中學)下列關于腐乳制作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腐乳制作過程中必須有能產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參與2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濕度,適宜制作腐乳C.加鹽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D.密封瓶口前瓶口不需要通過火焰以防雜菌污染三、非選擇題14.(2015·南通三模)γ-氨基丁酸(GABA)是具有降血壓、抗焦慮等功能的水溶性氨基酸??蒲腥藛T通過實驗研究了白方腐乳在前發(fā)酵、鹽腌和后發(fā)酵過程中GABA的含量變化,為尋找生產富含GABA腐乳的工藝奠定基礎。實驗步驟如下:①豆腐白坯表面接種毛霉孢子后,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下培養(yǎng)48h,獲得毛坯②將毛坯分層整齊地擺放在瓶中,鹽腌5d③腌制后加入鹵湯,置于28℃恒溫箱中后發(fā)酵90d④分別采集各時段的腐乳坯樣品,測定GABA含量,結果如上圖請分析回答:(1)通常含水量為左右的豆腐適合做腐乳;毛霉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前發(fā)酵過程中,毛坯的GABA含量發(fā)生明顯變化的原因是。(3)步驟②中,加鹽腌制的正確方法是。此過程腐乳干重中的GABA含量下降,一方面與食鹽抑制毛霉生長,酶活性降低有關;另一方面部分GABA會而導致測定值減小。(4)后發(fā)酵過程中,GABA含量再次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后發(fā)酵d后的白方腐乳出廠銷售比較適宜。15.(2015·揚州中學)蘋果除鮮食外,還可深加工為果酒、果醋、果汁、果醬等,使產品附加值成倍提高。下圖是某廠進行蘋果酒和蘋果醋生產的基本工藝流程。請分析回答:(1)蘋果的出汁率是果酒、果醋產量的保證。在制備蘋果酒的過程中,為了提高蘋果的出汁3率,在壓榨前可加入一定濃度的酶和果膠酶,理由是這兩種酶能,從而提高蘋果的出汁率。(2)發(fā)酵一定時間后,觀察到甲罐內液面不再有,說明發(fā)酵基本完畢。(3)在制備蘋果醋的過程中,乙罐內先填充經滅菌處理后的木材刨花,然后加入含菌的培養(yǎng)液,使該菌附著在刨花上,再讓甲罐中發(fā)酵完畢的蘋果酒流入乙罐,并在A處通入。蘋果醋發(fā)酵時控制的適宜溫度一般比制蘋果酒時的適宜溫度(選填“高”、“相等”或“低”)。(4)下圖是當果膠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種物質,并保持溫度、pH在最適宜時,生成物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圖。35min后曲線變成水平是因為。若從反應開始時就增加該酶的濃度,其他條件不變,請在圖中畫出生成物量變化的示意曲線。第1講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制作1.A【解析】用于果酒發(fā)酵的菌種是酵母菌,其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兼性厭氧型;用于果醋發(fā)酵的菌種是醋酸菌,其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需氧型,兩者的代謝類型不同。2.D【解析】酒精是發(fā)酵的產物,但酒精對細胞有一定的毒害作用;隨著發(fā)酵進行,發(fā)酵液中的營養(yǎng)物質減少,pH逐漸降低,酵母菌會大量死亡,發(fā)酵停止;酵母菌是兼性厭氧菌,不會因氧氣過少而無法進行細胞呼吸。3.D【解析】果酒發(fā)酵的適宜溫度為18~25℃,果醋發(fā)酵的適宜溫度為30~35℃;果酒發(fā)酵可以利用附著在蘋果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發(fā)酵過程不需要嚴格無菌。4.C【解析】果酒發(fā)酵時的最適溫度為18~25℃,果醋發(fā)酵時的最適溫度為30~35℃,所以連續(xù)發(fā)酵的過程中溫度需要改變。5.B【解析】發(fā)酵初期不通氣,酵母菌仍能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所以溶液中有氣泡產生;酒精是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的,若中期可以聞到酒香,說明進行了酒精發(fā)酵;果酒制作需要缺氧環(huán)境,且溫度為18~25℃,而果醋制作需要氧氣,且溫度為30~35℃,所以接種醋酸菌,應適當通氣并提高培養(yǎng)溫度;果酒制作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使pH下降,進行果醋發(fā)酵后,產生醋酸也使pH下降,所以圖乙中能正確表示pH變化的曲線是②。6.B【解析】腐乳的制作是毛霉等多種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結果;毛霉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5~18℃。7.B【解析】制作果酒、果醋或腐乳時,控制的溫度分別是18~25℃、30~35℃、15~18℃;用裝置甲制作腐乳時,越接近瓶口微生物感染機會增加,所以加鹽量也增大;裝置乙中b為充氣口,c為排氣口,排氣口長而彎曲可防止空氣中微生物的污染。8.C【解析】甲裝置密閉,可用來進行酵母菌的發(fā)酵制作果酒,酒精進入乙裝置,在有氧條件下,可用來制作果醋;甲到乙、乙到丙流入的都是發(fā)酵液,甲裝置中沒有氣體的排出口,該裝置不便于發(fā)酵中產生氣體的排出;甲裝置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pH下降,乙裝置將乙醇轉變?yōu)榇姿?pH也下降。9.D【解析】為防止雜菌污染,應該在沖洗之后再去除枝梗和爛子粒等;榨汁機不需要消毒,消毒時需用70%的酒精;A過程是酒精發(fā)酵,A過程結束后,需要采取增加醋酸菌,打開充氣口、提高環(huán)境溫度等措施后才能進行果醋發(fā)酵。10.C【解析】從流程圖可以看出,毛霉在加鹽腌制前就已長成,加鹵湯、密封腌制中,毛霉不再增殖。411.BD【解析】果醋的發(fā)酵需要較高溫度,但應該在有氧環(huán)境中,不是密閉環(huán)境;參與腐乳制作的微生物是毛霉,屬于需氧型真核生物,產生CO2的場所不是細胞質基質。12.ABC【解析】對于果醋可通過品嘗的方法和檢測果醋發(fā)酵前后發(fā)酵液的pH變化進行鑒定;對于果酒可通過向果酒發(fā)酵液中加入重鉻酸鉀試劑進行鑒定;通過檢測果酒發(fā)酵前后雜菌的數量變化不能鑒定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13.AC【解析】腐乳制作中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能催化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制作腐乳用的是含水量為70%的豆腐,含水量太高腐乳不易成形;加鹽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鹵湯中加酒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并能調味;腐乳密封腌制時,封瓶時需將瓶口通過火焰以防雜菌污染。14.(1)70%15~18℃(2)毛霉產生的蛋白酶促進蛋白質水解產生GABA(3)逐層加鹽,隨著層數的加高增加鹽量,接近瓶口表面的鹽要鋪厚一些溶解于水,隨水流失(4)毛霉產生的蛋白酶繼續(xù)發(fā)揮作用60【解析】(1)含水量為70%的豆腐適合做腐乳,水分過多則腐乳不易成形。毛霉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18℃。(2)在前期發(fā)酵過程中,毛霉生長旺盛,產生的蛋白酶量多、活性高,蛋白質被大量水解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3)腌制時要逐層加鹽,隨著層數的加高增加用鹽量,接近瓶口表面的鹽要鋪厚一些。γ-氨基丁酸(GABA)是水溶性氨基酸,腌制過程中會溶解于水,隨水流失,因而測定值會減小。(4)在后期發(fā)酵過程中,毛霉已經死亡,但從其中浸提出來的蛋白酶仍能發(fā)揮作用,相對于前期發(fā)酵來說,需要更長的時間,腐乳發(fā)酵過程的后熟作用時間長。由圖可以看出,后發(fā)酵60d后的白方腐乳GABA含量較高,出廠銷售比較適宜。15.(1)纖維素破除果肉細胞壁(促進細胞壁中纖維素和果膠的水解)(2)氣泡冒出(3)醋酸無菌空氣高(4)底物消耗完畢見下圖【解析】(1)制備蘋果醋時,在壓榨前可加入一定濃度的纖維素酶和果膠酶,以破除果肉細胞壁(促進細胞壁中纖維素和果膠的水解),提高蘋果的出汁率。(2)甲罐進行的是酒精發(fā)酵,酒精發(fā)酵過程中除了產生酒精,還產生二氧化碳氣體。(3)乙罐內進行的是果醋發(fā)酵,參與該過程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因此需加入含醋酸菌的培養(yǎng)液;醋酸菌是嗜氧菌,在發(fā)酵過程中要不斷通入無菌空氣;蘋果醋發(fā)酵時控制的適宜溫度為3035℃,而蘋果酒發(fā)酵時控制的適宜溫度為1825℃。(4)35min后底物消耗完畢,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因此曲線變成水平;若從反應開始時就增加該酶的濃度,會加快反應的速率,但不會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點,因此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生成物量變化的曲線是縮短達到平衡點所需的時間。

第五篇: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學設計《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學設計學生對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等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本節(jié)內容是從更深的理論層次來分析其本質內容,不但抽象,而且運用到許多化學知識,因此學習有一定難度?!渡锏暮粑饔谩方虒W設計一.學情分析:學生對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等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本節(jié)內容是從更深的理論層次來分析其本質內容,不但抽象,而且運用到許多化學知識,因此學習有一定難度??梢岳枚嗝襟w技術把細胞呼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的一些例子,如為什么要給農作物松土,釀酒的原理等演示給學生,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