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人教八年級上冊驛路梨花_第1頁
初中語文人教八年級上冊驛路梨花_第2頁
初中語文人教八年級上冊驛路梨花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驛路梨花》教案

教學目的

一、學習并掌握在記敘中通過敘述和描寫來進行抒情的方法。

二、學習直接寫人和間接寫人的方法。

三、初步掌握快速閱讀文章的方法,培養(yǎng)戾好的速讀習慣。

四、使學生受到共產(chǎn)主義思想情操的教育,弘揚雷鋒精神,爭做四有新人。

教學設(shè)想:本文是一篇小說,對初一學生來講,教學中應(yīng)按記敘文處理。由于本文是用第一人稱,就要向?qū)W生交代清楚,文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是一個虛構(gòu)的人物。

教學重點:記敘中的抒情以及直接寫人和間接寫人的方法。

教學難點:文章結(jié)構(gòu)頗具匠心,新穎別致,要幫助學生理清記敘的順序。

教學方法:要求充分預習,啟發(fā)學生多讀多思,講練結(jié)合。

課前預習:

1.閱讀書下注釋,查字典,給生字新詞注音、釋義。

2.閱讀課文。標記小節(jié)序號,試答課文后理解·分析一。

3.思考下列問題:

(1)這篇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2)誰是深山中小茅屋的主人?

(3)文中哪些內(nèi)容是用倒敘手法寫的?

(4)課文寫了哪些人物?直接寫的是誰,間接寫的是誰?

課時安排:兩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一、通讀全文,熟悉字詞;二、培養(yǎng)速讀能力;三、理清課文內(nèi)容層次與思路,分析記敘中的抒情。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以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關(guān)于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和雷鋒精神在新時期不斷發(fā)揚光大的典型事例導入課文。

二、釋題、簡介作者

1.釋題:“驛路”見注①;驛路梨花是驛路上的梨花。大家見過梨花嗎?梨花白色,春時盛開。成片的梨樹林,梨花盛開時一片純凈潔白,惹人喜愛。唐代著名詩人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里寫雪時曾有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干樹萬樹梨花開”。“于此可見梨花之潔白純凈了,本文以“梨花”為題,也可想見梨花姐妹純潔美好的心靈。

2.作者:彭荊風,當代作家。他只讀過兩年初中,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開始在報刊上發(fā)表作品?!拔幕锩敝?,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坐了七年監(jiān)獄。打例“四人幫”后重新提筆寫作,《驛路梨花》是重新提筆后的第一篇。

三、結(jié)合檢查預習,指定學生注音、解詞。(利用小黑板)教師糾正,并補充。

驛(yi)瓣(ban)蔑(mie)攆(nian)麂(ji)蕈(xun葺(qi)菌(jun)子

陡峭:形容山勢直上直下。

修茸:修理房屋。耷,用茅草覆蓋房頂。

修長:長。修,也是長的意思。

四、學生速讀課文,教師行間巡視。(簡介速讀方法,提

出速讀要求。限定學生的速讀時間,力求掌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五、研習新課

1.講讀課文第1、2兩節(jié)。

集體朗讀這兩節(jié)。

提問:這兩節(jié)文字主要寫的什么?找出文中描寫山的幾

個動詞。從記敘要素的角度看,這里交代了什么要素?分別指名學生回答。明確:主要寫了山和林,寫山的動詞有“起伏”、“挨”、“延伸”、“消失”。這里交代了事情發(fā)生的地點。

2.分析課文3—6節(jié)。

提問:這里作者如何寫梨花和梨樹林的?是實寫還是虛寫?有何作用?

討論歸納:“白色”寫出梨花的色彩,“開滿枝頭”寫出當時正是春花爛漫,梨花盛開的時節(jié),“一片”寫出梨樹林的大小,“花瓣輕輕飄落”寫出梨花香飄四溢的特點。這里是實寫自然界中的梨花。隱喻著正當人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梨花出現(xiàn)了,它給人以希望和安慰。因為“這里有梨樹,前邊就會有人家”。同時也把讀者帶入詩一般美的境界之中。這自然界中的梨花是用來比喻梨花姐妹的思想品質(zhì)的,也是雷鋒精神的一種象征。

3.分析7-11節(jié)。

指名讀該部分,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家”、“家里有什么”?

提問:兩個夜行人來到小茅屋看到了什么?寫這些對表達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討論歸納:在屋外,看到的是草頂、竹蔑泥墻,門扣著,白水門板上寫著“請進”兩個字?!罢堖M”兩字表現(xiàn)了主人的熱情和誠意,給人以溫暖。屋內(nèi),有火塘,鋪著厚厚的稻草的大竹床,盛滿水的竹筒,墻上有字。柴、米、鹽巴、辣子以及水、竹床都是過路人食宿所必需的物品。屋主人為過路人考慮得很周全。這正是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的表現(xiàn)。作者表面上是對小茅屋的環(huán)境描寫,實際上是在寫人,寫人的雷鋒精神,所以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4.學習課文13—36小節(jié)。

提問:“我”和老余夜宿小屋,對小屋的主人有說不盡的感激,那么這小茅屋的主人應(yīng)是怎樣的一個人?主人是誰呢?

討論明確:主人應(yīng)該是位處處為別人著想,充滿熱情,樂于助人的人。

集體朗讀第13、14小節(jié)。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第16-36小節(jié),完成「理解·分析」

討論:第27節(jié)中寫到“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著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這有什么作用?

歸納:這是“我”在夢中所見,出自感受的想象。是虛寫,把梨花林和梨花姑娘融合到一起,人花相映,贊頌梨花姑娘的美好心靈。

指名朗讀課文29-32小節(jié)。

提問:作者在這里寫了兩次誤會,是哪兩次誤會?為什么寫兩次誤會?

討論歸納:第一次是正當我們猜測主人“可能是一位守山護林的老人”時,果然,一位須眉花白、手提火槍、肩扛米袋的瑤族老人出現(xiàn)了。“我們”以為他是主人,然而他說不是。第二次是待老人說出主人是哈尼族姑娘梨花時,看來問題得到了回答:“我們”和瑤族老人自然會把第二天見到的十四五歲的哈尼小姑娘當做主人,然而又不是。

文章從一個故事引出另一個故事,懸念疊出,層層推進,情節(jié)的發(fā)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起到了引人入勝的作用。

提問:從故事的情節(jié)看,有一個什么問題貫串了故事的始終?最后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課文后理解·分析二怎樣作答?

歸納:“小屋的主人是誰?”這疑問貫串了故事始終。最后得到了解答。理解·分析二的正確答案應(yīng)是“E”。像這樣先提出疑問,以吸引讀者,叫做設(shè)置“懸念”。然后追本溯源,層層推進,到最后才揭開全部底細?!边@樣寫法起到了引人入勝的作用。

5.集體朗讀最后一節(jié)。

提問:“驛路梨花處處開”本義是什么?在本文中有何含義?

歸納:本文為贊美大自然,到處盛開如雪片似的梨花;本文的含義為贊美新風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