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考試機械設計基礎第二次作業(yè)_第1頁
2023年4月考試機械設計基礎第二次作業(yè)_第2頁
2023年4月考試機械設計基礎第二次作業(yè)_第3頁
2023年4月考試機械設計基礎第二次作業(yè)_第4頁
2023年4月考試機械設計基礎第二次作業(yè)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3年4月考試機械設計根底第二次作業(yè)一、判斷題本大題共40分,共 40 小題,每題 1 分1. 凸輪機構中,等加速、等減速運動規(guī)律有柔性沖擊。2. 滾動軸承的主要失效形式為磨損、斷裂和膠合。3. 同一直徑的螺紋按螺旋線數(shù)不同,可分為粗牙和細牙兩種。4. 同一模數(shù)和同一壓力角,但不同齒數(shù)的兩個齒輪,可以使用一把齒輪刀具進行加工。5. 構件所具有的獨立運動的數(shù)目稱為自由度。6. 在變應力作用下,零件的失效形式主要是疲勞斷裂。7. 周轉輪系中可采用反轉法將輪系轉化為定軸輪系。8. 彈簧墊圈和對頂螺母都屬于機械防松。9. 滾動軸承的內圈與軸頸的配合采用基軸制。10. 蝸桿傳動中,常將蝸輪作為主動件

2、,蝸桿作為從動件。11. 零件是制造的根本單元。12. 在平面四桿機構中,壓力角和傳動角為反映機構傳力性能的重要指標。13. 在一定的條件下,摩擦系數(shù)為一定值時,要增加帶傳動的傳動能力,就應增加初拉力和小帶輪包角。14. 在曲柄搖桿機構中,當曲柄與連桿共線時,機構可能出現(xiàn)最小傳動角。15. 國標規(guī)定,普通V帶有Y、Z、A、B、C、D和E七種類型。16. 定軸輪系在傳動時每個齒輪的幾何軸線都是固定的。17. 齒輪傳動的標準安裝是指分度圓與節(jié)圓重合的安裝。18. 機構具有唯一確定運動的條件是機構的原動件數(shù)等于機構的自由度數(shù)。19. 在單向轉動的軸上受到方向不變的徑向載荷作用時,軸受到的扭轉切應力一

3、般假定為脈動循環(huán)應力。20. 傳動軸是指只承受彎矩的軸。21. 機械設計中的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和保證產品質量。22. 在理想的平穩(wěn)工作條件下作用在零件上的載荷稱為名義載荷。23. 按照隨時間變化的情況,應力可分為靜應力和變應力。24. 6205軸承是內徑為25mm的深溝球軸承軸承。25. 正常齒制標準直齒圓柱齒輪不發(fā)生根切的最小齒數(shù)為17。26. 在中間平面內,蝸桿傳動為齒輪、齒條傳動。27. 對于滾子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來說,凸輪的基圓半徑通常指的是凸輪實際輪廓曲線的最小半徑。28. 在實際生產中,機構的死點位置對工作都是不利的。29. 行星輪系可獲得大的傳動比

4、。30. 凸輪機構中,凸輪基圓半徑愈小,壓力角愈小,機構傳動性能愈好。31. 當n10r/min時,滾動軸承的主要失效是疲勞點蝕,此時應按壽命計算確定軸承型號。32. 鏈傳動能傳遞較大動力,但傳動平穩(wěn)性差。33. 機構中只能有一個主動件。34. 自由度為1的輪系稱為行星輪系。35. V帶在運轉過程中,最大應力發(fā)生在帶繞入主動小帶輪處。36. 一般單向回轉的轉軸,考慮啟動、停車及載荷不平穩(wěn)的影響,其扭轉切應力的性質按對稱循環(huán)處理。37. 為了提高軸的剛度,必須采用合金鋼材料。38. 零件在軸上的固定形式包括軸向固定和周向固定兩方面。39. 對于不經常轉動或轉速極低的滾動軸承,其主要失效形式是塑性

5、變形。40. 蝸桿分度圓直徑計算公式為d1=mz1。二、簡答題本大題共60分,共 12 小題,每題 5 分1. 滾動軸承的計算準那么是什么?2. 軸常用哪些材料?提高軸疲勞強度的措施有哪些?3. 如下圖鉸鏈四桿機構,分析說明:假設機構以AB桿為機架時,為什么機構?以CD桿為機架時,為什么機構?以AD桿為機架時,為什么機構?4. 一對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嚙合條件是什么?5. 假設普通V帶傳動的結構尺寸、型號及帶根數(shù)一定時,其所能傳遞的功率是否完全確定?6. 在軸的彎扭合成強度校核中,為什么要引入折算系數(shù)?7. 一對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在傳動比i、中心距a及其它條件都不變的情況下,假設減小模數(shù)m并相

6、應地增加齒數(shù)z1和z2,試問這對彎曲疲勞強度和接觸疲勞強度各有什么影響?8. 擺動導桿機構有無急回特性?9. 曲柄搖桿機構產生“死點位置的條件是什么?10. 疲勞斷裂具有哪些特征?11. 齒輪傳動的設計準那么通常是由哪些失效形式決定的?12. 鉸鏈四桿機構存在曲柄的條件是什么?答案:一、判斷題40分,共 40 題,每題 1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

7、7. 38. 39. 40. 二、簡答題60分,共 12 題,每題 5 分1. 參考答案:對于一般運轉的滾動軸承,應根據疲勞點蝕失效,按根本額定動載荷進行壽命計算;對于不轉動或擺動的滾動軸承,應根據塑性變形失效,主要進行靜強度計算。解題方案:評分標準:2. 參考答案:常用的材料主要有碳鋼、合金鋼,也可采用球墨鑄鐵制作成型軸,但可靠性較鋼材差。提高軸疲勞強度的原那么是改善受力狀況,減小應力集中。零件截面發(fā)生突變的地方,都會造成應力集中,因此對階梯軸來說,首先要使各級階梯變化較均勻,防止截面尺寸的劇變;其次在截面變化處采用圓角過度,圓角半徑不能過小;由于軸所受到的載荷多為疲勞交變載荷,因此減小應力

8、集中也可以有效改善軸的受力狀況。鍵槽端部與軸肩的距離不宜過小,以免損傷軸肩處的過渡圓角和增加重疊應力集中源的數(shù)量。應盡量防止在軸上受載較大的軸段切制螺紋。此外還應注意提高軸的外表質量,降低外表粗糙度,對重要的軸可采用滾壓、噴丸等外表強化處理;采用外表高頻淬火或滲碳、氰化、氮化等化學熱處理。合金鋼對應力集中比擬敏感,使用時尤需加以注意。解題方案:軸的常用材料的根本知識。評分標準:3. 參考答案:雙曲柄機構、雙搖桿機構、曲柄搖桿機構解題方案:評分標準:4. 參考答案:兩齒輪的模數(shù)與壓力角分別相等,且均為標準值。m1=m2=m,1=2=20。解題方案:評分標準:5. 參考答案:不能,還與帶傳動的工作

9、性質及原動機,工作機的類型有關。解題方案:評分標準:6. 參考答案:折合系數(shù)是根據轉矩性質而定的系數(shù)值。在軸的彎扭合成強度校核中,大多數(shù)轉軸的彎曲應力為對稱循環(huán)變化的,而有時扭轉切應力隨所受轉矩性質不同常常并非是對稱循環(huán)變化的應力如頻繁地起動、停車時應力為脈動循環(huán)變化。故引入折算系數(shù)后,可采用同一計算式計算,又比擬符合實際情況。解題方案:評分標準:7. 參考答案:一對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在傳動比,中心距及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假設減小模數(shù)并相應地增加齒數(shù)時,會使彎曲強度下降,對接觸疲勞強度無影響。解題方案:評分標準:8. 參考答案:有急回特性極,位夾角不等于零。解題方案:評分標準:9. 參考答案

10、:曲柄搖桿機構產生“死點位置的條件是,搖桿為主動件,曲柄為從動件,曲柄與連桿共線。解題方案:評分標準:10. 參考答案:通常疲勞斷裂具有以下特征:1疲勞斷裂的最大應力遠比靜應力下材料的強度極限低,甚至比屈服極限低;2不管是脆性材料還是塑性材料,其疲勞斷口均表現(xiàn)為無明顯塑性變形的脆性突然斷裂斷口形狀;3經過一定的循環(huán)次數(shù)后才發(fā)生疲勞斷裂。疲勞斷裂是損傷的積累,它的初期現(xiàn)象是在零件外表或表層形成微裂紋,這種微裂紋隨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的增加而逐漸擴展,直至余下的未裂開的截面積缺乏以承受外荷載時,零件就突然斷裂。解題方案:從應力、疲勞斷口、發(fā)生疲勞斷裂的次數(shù)三方面作答。評分標準:11. 參考答案:設計齒輪傳動時,應根據實際工況條件,分析主要失效形式,確定相應的設計準那么,進行設計計算。閉式軟齒面?zhèn)鲃映R螨X面點蝕而失效,故通常先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公式確定傳動的尺寸,然后驗算輪齒彎曲強度。閉式硬齒面齒輪傳動抗點蝕能力較強,失效主要是斷齒,故先按彎曲強度設計,然后驗算齒面接觸強度。開式齒輪不管是軟齒面還是硬齒面的齒輪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損,不會出現(xiàn)點蝕點蝕形成之前齒面的細小裂紋便已磨損。鑒于目前對磨損尚無成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