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第一百零二中學高三物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2db9257f758e21e1c173a8e6afc3753/52db9257f758e21e1c173a8e6afc37531.gif)
![天津第一百零二中學高三物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2db9257f758e21e1c173a8e6afc3753/52db9257f758e21e1c173a8e6afc37532.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天津第一百零二中學高三物理期末試題含解析一、 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1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 在如圖所示電路中,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P向下滑動時,四個理想電表的示數(shù)都發(fā)生變化,電表的示數(shù)分別用I、U1、U2和U3表示,電表示數(shù)變化量的大小分別用、和表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U1/I不變,U1/I不變BU2/I變大,U2/I變大CU2/I變大,U2/I不變DU3/I不變,U3/I不變參考答案:AC2. (單選題)2014年3月27日英國鏡報報道,美國天文學家斯考特謝潑德(Scott Sheppard)在太陽系邊緣發(fā)現(xiàn)一顆神秘天體,命名為2012 VP
2、113矮行星,這顆天體是圍繞太陽公轉的最遙遠矮行星,直徑大約為450公里,軌道半徑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80倍,下列關于該矮行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 若再已知地球密度及萬有引力常數(shù)可以計算出該矮行星的密度B. 該矮行星繞太陽運動的周期大約為地球公轉周期的716倍C. 該矮行星運動的加速度比地球大,速度比地球小D. 該矮行星運動的加速度比地球小,角速度比地球大參考答案:B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根據(jù)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A、根據(jù)題意無法求出該矮行星的質量,所以無法求出該矮行星的密度,故A錯誤;B、由,該矮行星的軌道半徑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80倍,所以該矮行星繞太陽運動的周期大約為地球公轉周期的716
3、倍,故B正確;C、由,該矮行星的軌道半徑大于地球軌道半徑,所以該矮行星運動的加速度比地球小,速度比地球小,故C錯誤;D、由,該矮行星運動的角速度比地球小,故D錯誤。故選B。3. (單選)某型號手機電池的背面印有如下圖所示的一些符號,另外在手機使用說明書上還寫有“通話時間3 h,待機時間100 h”則該手機通話和待機時消耗的功率分別約為()A1.8 W,5.4102 WB0.6 W,1.8102 WC3.6 W,0.108 WD6.48103 W,1.94102 W參考答案:【知識點】 電功、電功率 J3【答案解析】 B 解析:由圖中所提供的電池的容量為“3.6V,500mA?h”,則通話時消耗
4、的功率為:P1= =600mW=0.6W,待機時消耗的功率為:P2=18mW=1.810-2W故選:B 【思路點撥】由圖中所提供的“3.6V,500mA?h”,根據(jù)功和電功率的有關知識,可求通話時消耗的功率和待機時消耗的功率根據(jù)電池銘牌提供的數(shù)據(jù)要能夠從其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且要能夠正確的理解電池的容量3.6V,500mA?h4. 質量均為m的a、b兩木塊疊放在水平面上,如圖所示,a受到斜向上與水平面成角的力F作用,b受到斜向下與水平面成角等大的力F作用,兩力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此時兩木塊保持靜止,則 Ab對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B水平面對b的支持力可能大于2mgCb與水平面之間可能存在靜摩擦力
5、Da、b之間一定存在靜摩擦力參考答案:D5. 如圖所示是某種型號的電熱毯的電路圖,電熱毯接在交變電源上,通過裝置P使加在電熱絲上的電壓的波形如圖所示。此時接在電熱絲兩端的交流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 A.110V B.156V C.220V D.311V參考答案:答案:B二、 填空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16分6. 現(xiàn)有一多用電表,其歐姆擋的“0”刻度線與中值刻度線問刻度模糊,若用該歐姆擋的100擋,經(jīng)正確調零后,規(guī)范測量某一待測電阻R時,指針所指的位置與“0”刻度線和中值刻度線間的夾角相等,如圖乙所示,則該待測電阻R=500參考答案: 歐姆表調零時,Ig=,由圖示歐姆表可知,中央刻度值為:1
6、5100=1500,指針在中央刻度線時:Ig=,歐姆表指針所指的位置與“0”刻度線和中值刻度線間的夾角相等,則電流:I=Ig=,解得:RX=500故答案為:5007. 一內(nèi)壁光滑的環(huán)形細圓管,位于豎直平面內(nèi),環(huán)的半徑為R(比細管的半徑大得多),圓管中有兩個直徑與細管內(nèi)徑相同的小球(可視為質點).A球的質量為m1,B球的質量為m2.它們沿環(huán)形圓管順時針運動,經(jīng)過最低點時的速度都為v0.設A球運動到最低點時,B球恰好運動到最高點,若要此時兩球作用于圓管的合力為零,那么m1、m2、R與v0應滿足的關系式是.參考答案:答案: 解析:首先畫出小球運動達到最高點和最低點的受力圖,如圖所示.A球在圓管最低點
7、必受向上的彈力N1,此時兩球對圓管的合力為零,m2必受圓管向下的彈力N2,且N1N2據(jù)牛頓第二定律A球在圓管的最低點有N1m1gm1 同理B球在最高點有m2gN2m2 B球由最高點到最低點機械能守恒2m2gR 又N1N2由式解得v08. 如圖是甲、乙兩位同學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所得到的實驗結果,若用F表示兩個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則可以判斷_(選填“甲”或“乙”)同學的實驗結果是尊重事實的 參考答案:甲9. 一個小球從長為4m的斜面頂端無初速度下滑,接著又在水平面上做勻減速運動,直至運動6m停止,小球共運動了10s則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2m/s
8、;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m/s2參考答案: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專題:直線運動規(guī)律專題分析: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推論,結合總路程和總時間求出最大速度的大小,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小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解答:解:設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v,根據(jù)平均速度的推論知,解得最大速度v=小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a=故答案為:2,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運動學公式和推論,并能靈活運用,有時運用推論求解會使問題更加簡捷10. 如圖所示,質量m0.10kg的小物塊,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經(jīng)距離l1.4m后,以速度v3.0m/s飛離桌面,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
9、。已知小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m0.25,桌面高h0.45m,g取10m/s2則小物塊落地點距飛出點的水平距離s m,物塊的初速度v0 m/s。參考答案:0.904.011. 如圖所示,有一塊無限大的原來不帶電的金屬平板MN,現(xiàn)將一個帶電量為+Q的點電荷放置于板右側的A點,并使金屬板接地。已知A點離金屬板MN的距離為d, C點在A點和板MN之間,ACMN,且AC長恰為。金屬平板與電量為+Q的點電荷之間的空間電場分布可類比_(選填“等量同種電荷”、“等量異種電荷”)之間的電場分布;在C點處的電場強度EC=_。參考答案:(1)等量異種電荷 (2)12. 小球A以初速度v-0做豎直上拋運動,上升的
10、最大高度為H。小球B以初速度v-0沿著足夠長的光滑斜面上滑;小球C以初速度v-0沿著光滑的圓軌道(O為圓軌道的圓心,圓軌道的半徑為R,且RH)從最低點上滑,如圖所示。則B、C兩球上升的最大高度與H的關系為_。參考答案:13. 設地球的質量為M,半徑為R,則環(huán)繞地球飛行的第一宇宙速度v的表達式為_;某行星的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半徑約為地球半徑的,那么在此行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與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為_(已知萬有引力常量為G)。 參考答案:v=,/31 三、 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11分,共計22分14. (6分)小球作直線運動時的頻閃照片如圖所示已知頻閃周期T=01 s,小球相鄰位置
11、間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別為OA=651 cm,AB=559 cm,BC=470 cm,CD=380 cm,DE=289 cm,EF=200 cm 小球在位置A時的速度大小A= m/s,小球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 m/s2(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參考答案:0.6m/s, 0.9m/s215. 為了探究質量一定時加速度與力的關系,一同學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M為帶滑輪的小車的質量,m為砂和砂桶的質量(滑輪質量不計)(1)實驗時,一定要進行的操作是BCDA用天平測出砂和砂桶的質量B將帶滑輪的長木板右端墊高,以平衡摩擦力C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打出一條紙帶,同時記錄彈
12、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D改變砂和砂桶的質量,打出幾條紙帶E為減小誤差,實驗中一定要保證砂和砂桶的質量m遠小于小車的質量M(2)該同學在實驗中得到如圖2所示的一條紙帶(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兩個點沒有畫出),已知打點計時器采用的是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根據(jù)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為1.3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3)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為橫坐標,加速度為縱坐標,畫出的aF圖象是一條直線,圖線與橫坐標的夾角為,求得圖線的斜率為k,則小車的質量為D參考答案:解:(1)AE、本題拉力可以由彈簧測力計測出,不需要用天平測出砂和砂桶的質量,也就不需要使小桶(包括砂)的質量遠小于車的總質量,故A錯誤,E錯誤B、該題
13、是彈簧測力計測出拉力,從而表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故需要將帶滑輪的長木板右端墊高,以平衡摩擦力,故B正確;C、打點計時器運用時,都是先接通電源,待打點穩(wěn)定后再釋放紙帶,該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和質量的關系,要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故C正確;D、改變砂和砂桶質量,即改變拉力的大小,打出幾條紙帶,研究加速度隨F變化關系,故D正確;故選:BCD(2)由于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兩個點沒有畫出,故單擺周期為0.06s,由x=aT2可得:(3)對aF圖來說,圖象的斜率表示小車質量的倒數(shù),此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故小車質量為m=故答案為:(1)BCD;(2)1.3;(3)D四、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計47分16.
14、如圖(14)所示,有一傾角為=370的硬桿,其上套一底端固定且勁度系數(shù)為k=120N/m的輕彈簧,彈簧與桿間無摩擦。一個質量為m1kg的小球套在此硬桿上,從P點由靜止開始滑下,已知小球與硬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P與彈簧自由端Q間的距離為L1m。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其形變量x的關系為。求:(1)木塊從開始下滑到與彈簧自由端相碰所經(jīng)歷的時間t;ks5u(2)木塊運動過程中達到的最大速度m;(3)若使木塊在P點以初速度0下滑后又恰好回到P點,則0需多大?參考答案:(1) (1分) (1分)(2)當小球從P點無初速滑下時,彈簧被壓縮至x處有最大速度vm (1分)(2分)代入數(shù)據(jù)得 (1分)(3)設小球從P點壓縮彈簧至最低點,彈簧的壓縮量為x1,由動能定理ks5u (1分)從最低點經(jīng)過彈簧原長Q點回到P點的速度為0,則有ks5u (1分) (1分) (1分)分步得出結論同樣給分17. 如圖所示,用銷釘固定的導熱活塞把水平放置的導熱汽缸分隔成容積相同的兩部分,分別封閉著A、B兩部分理想氣體:A部分氣體壓強為pA=2.0105 Pa,B部分氣體壓強為pB=1.5105 Pa現(xiàn)拔去銷釘,待活塞重新穩(wěn)定后,求此時A部分氣體體積與原來體積之比(外界溫度保持不變,活塞與汽缸間摩擦可忽略不計,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單位保潔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商業(yè)超市供貨合同
- 2《憲法是根本法》(說課稿) -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
- 農(nóng)村房屋翻新合同范例
- 養(yǎng)殖場長期租賃合同范例
- 勞務分包結算合同范本
-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環(huán)境與環(huán)境問題 1.1 人類與環(huán)境的關系說課稿 中圖版選修6
- 兩月工程合同范本
- 勞務合同范本劉律師
- 浦東鋼結構吊裝施工方案
- 人教版PEP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4 Healthy food Part A課件
- 2024年陜西省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A卷)(原卷版)
- (2024)湖北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金融警示教育案例
- 對口升學語文模擬試卷(3)-江西省(解析版)
- 反恐防暴器械與戰(zhàn)術應用講解
- 電商平臺客服人員績效考核手冊
- 【課件】第五單元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新版教材單元分析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上冊
- 04S519小型排水構筑物(含隔油池)圖集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件 3.5跨學科實踐:探索廚房中的物態(tài)變化問題
- 山東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