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國開(中央電大)漢語言專科《古代漢語(2)》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2年1月國開(中央電大)漢語言??啤豆糯鷿h語(2)》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2年1月國開(中央電大)漢語言??啤豆糯鷿h語(2)》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2年1月國開(中央電大)漢語言??啤豆糯鷿h語(2)》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2年1月國開(中央電大)漢語言??啤豆糯鷿h語(2)》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7頁 共7頁2022年1月國開中央電大漢語言??乒糯鷿h語2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2022年1月國開(中央電大)漢語言??乒糯鷿h語(2)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馬全力整理的電大期末紙質考試必備資料、!) 說明:試卷號:2391;資料整理于2022年10月8日。 一、單項選擇題 1.史記的體裁屬于(B)史書。 A.國別體 B.紀傳體 C.編年體 2.史記的作者是(A)。 A.司馬遷 B.班超 C.司馬相如 3.(B)可以用來表示人稱、指示或疑問。 A.副詞 B.代詞 C.介詞 4.(A)是自我稱呼和互相稱呼的詞。 A.人稱代詞 B.指示代詞 C.疑問代詞 5.“雖臣虜之勞,不苦于此矣?!?韓非子五蠹)

2、中“雖”的詞性和意思是(C)。 A.副詞,即使 B.副詞,雖然 C.連詞,即使 6.詩律就是詩的格律,是作(B)時所遵守的規(guī)那么。 A.古體詩 B.近體詩 C.十四行詩 7.“小蟲伏不動,蠢假設木雞?!?聊齋志異促織)該句中“假設”的詞性和含義是(A)。 A.介詞,像似的 B.副詞,像似的 C.連詞,像似的 8.“魯人皆以,而朱家用俠聞?!?史記游俠列傳)該句中,“以”的詞性和含義是(B)。 A.介詞,因為 B.介詞,用 C.連詞,因為 9.以下例句中加點“與”字用作連詞的一項為哪一項(C)。 A.客從外來,與坐談。(鄒忌諷齊王納諫) B.秦伯說,與鄭人盟。(燭之武退秦師) C.吾與徐公孰美?

3、(鄒忌諷齊王納諫) 10.以下加點連詞用作連接句子的一項為哪一項(B)。 A.生莊公及公叔段。(鄭伯克段于鄢) B.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 C.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韓信拜將) 11.以下屬于句尾語氣助詞的一項為哪一項(A)。 A.也 B.蓋 C.者 12.以下學者中不屬于注釋家的是(B)。 A.毛亨 B.司馬相如 C.鄭玄 13.關于“賦”的說法,錯誤的一項為哪一項(C)。 A.鋪張辭文是賦的特點 B.賦是在楚辭直接影響下產(chǎn)生的一種新的文體 C.騷賦是模擬詩經(jīng)而寫的賦 14.以下說法錯誤的一項為哪一項(C)。 A.直譯是指緊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詞和句子進展對

4、等翻譯的今譯方法 B.直譯要求忠實于原文,一絲不茍,確切表達原意,保持原文的本來相貌 C.在直譯的過程中,詞序不能調整,否那么違犯了直譯的原那么 15.至(B)代,詞的創(chuàng)作到達了鼎盛時期。 A.唐 B.宋 C.元 二、多項選擇題 16.以下習慣句式中,可以用來表達反問語氣的是(ABD)。 A.如何、假設何、奈何 B.何為、何以為 C.孰與 D.不亦乎、得無乎 17.代詞可以分為(ABC)。 A.人稱代詞 B.指示代詞 C.疑問代詞 D.特指代詞 18.以下各句中加點的詞,其詞性為副詞的是(ABCD)。 A.未果,尋病終。(桃花記 B.時太祖適近出。(三國志) C.雖與之俱學,弗假設之也。(孟子

5、告子 D.孟子曰:“臣未之聞也。無以,那么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19.以下各句中加點的詞,其詞性為介詞的是(ABCD)。 A.人自皇門,至于逵路。(左傳宣公十二年) B.施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過秦論) C.雖與之俱學,弗假設之也。(孟子告子) D.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左傳齊桓公伐楚 20.連詞根據(jù)語法功能可以分為(ABCD)。 A.連接詞與詞的 B.連接詞與詞組的 C.連接句子的 D.既能連接詞,也能連接句子的 21.以下屬于句首語氣助詞的是(ACD)。 A.唯 B.已 C.夫 D.蓋 22.以下哪些注解類典籍是在魏晉時期完成的?(ABC) A.王弼、韓康伯

6、的易注 B.何晏的論語集解 C.韋昭的(國語注 D.裴骃的史記集解 23.古人斷句常用術語的有(AB)。 A.句 B.讀 C.斷 D.離 24.曹丕對文體的分類包括(ABCD)。 A.奏議 B.書論 C.銘誄 D.詩賦 25.下面翻譯錯誤的有(ACD)。 A. “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黃生借書說句中“通籍”翻譯為“精通書籍” B. “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黃岡竹樓記)句中“茶煙歇”翻譯為“茶爐的煙散盡了” C. “貞元十九年,由藍田尉拜監(jiān)察御史。”(柳子厚墓志銘)翻譯為“唐德宗李適年號十九年,(柳宗元)由藍田縣尉升任御史臺的屬官,掌

7、監(jiān)察百官、巡按郡縣獄訟、軍戒等事。” D. “霉而雨,何也?”(荀子天論)翻譯為“古代求雨的一種祭祀而下雨,為什么呢?” 三、問答題 26.舉例說明固定構造“孰與”的用法。 答:固定構造“孰與”是從“與孰”演變而來的。它的用法分為兩種: (1)表示比擬 如“孰與君少長?”指“與您相比,哪一個年紀大?” 又如“君之圣孰與堯也?”指“您的圣明同堯相比怎么樣?“(舉例2分,舉一例即可。) (2)表示選擇 如“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指“順從天而歌頌它,哪里比得上控制天命而利用它呢?” 27.請說明古代漢語代詞“者”的用法。 答:(1)“者”字是個起輔助作用的代詞。 (2)“者”字不能單獨使用

8、,必須同動詞、動詞性詞組、形容詞、形容詞性詞組、數(shù)詞、主謂詞組、個別代詞等相結合,組成“者”字詞組,才能有稱代作用,所以稱它為特別的代詞。 (3)“者”字詞組是個名詞性詞組,可以稱代人,也可以稱代事物,可以表示“的人”、“的物”、“的事”。 (4)“者”字詞組在句中充當一個成分,可以充當句子的主語、定語、賓語或判斷句謂語。 (5)當名詞活用為動詞時,就可以與“者”字相結合,組成“者”字詞組。 四、翻譯題 28.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shù)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魄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罷夫嬴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畢通也,遠方之能疑者,并舉而爭起矣。迺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 注:加點的重點字詞每個1分,共10分;其他語句翻譯占10分。 參考譯文: 世上的收成有好壞(荒年、豐年),(這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夏禹、商湯都遭受過。假如不幸有方圓二三千里地面的旱災,國家拿什么救濟百姓?(假設)邊境突然告急,千百萬的士兵,國家拿什么給他們發(fā)放糧餉?戰(zhàn)爭、旱災交加,社會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