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e402641b01d6429d997704cddc0f034/be402641b01d6429d997704cddc0f0341.gif)
![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e402641b01d6429d997704cddc0f034/be402641b01d6429d997704cddc0f0342.gif)
![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e402641b01d6429d997704cddc0f034/be402641b01d6429d997704cddc0f0343.gif)
![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e402641b01d6429d997704cddc0f034/be402641b01d6429d997704cddc0f0344.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一、選擇題此題共12小題,期中1-8小題為單項選擇題,9-12為多項選擇題,每個小題4分,共48分1在水平面上有a、b兩點,相距20cm,一質點在一恒定的合外力作用下沿a向b做直線運動,經過0.2s的時間先后通過a、b兩點,則該質點通過a、b中點時的速度大小為A若力的方向由a向b,則大于1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則小于1m/sB若力的方向由a向b,則小于1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則大于1m/sC無論力的方向怎樣均小于1m/sD無論力的方向怎樣均大于1m/s2如下圖,小車內有一固定光滑斜面,一個小球通過細繩與車頂相連,小車處于水平面上,細繩始終保持豎直關于小球的受力
2、情況,下列講法正確的是A若小車靜止,繩對小球的拉力可能為零B若小車靜止,斜面對小球的支持力一定為零C若小車向右運動,小球一定受兩個力的作用D若小車向右運動,小球一定受三個力的作用3一位同學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體運動實驗:讓一個質量為2kg的小球從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測得在第5s內的位移是18m,則A物體在2s末的速度是20m/sB物體在第5s內的平均速度是3.6m/sC物體在第2s內的位移是20mD物體在5s內的位移是50m4如下圖,重為10N的小球套在與水平面成37角的硬桿上,現用一垂直于桿向上、大小為20N的力F拉小球,使小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sin37=0.6,cos37=0.8則A小球不
3、一定受摩擦力的作用B小球受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桿向上,大小為6NC桿對小球的彈力方向垂直于桿向下,大小為4.8ND桿對小球的彈力方向垂直于桿向上,大小為12N5測速儀安裝有超聲波發(fā)射和接收裝置,如下圖,B為測速儀,A為汽車,兩者相距335m某時刻B發(fā)出超聲波,同時A由靜止開場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B接收到反射回來的超聲波信號時A,B相距355m,已知聲速為340m/S,則下列講法正確的是A經1s鐘,B接收到返回的超聲波B超聲波追上A車時,A車前進了10mCA車加速度的大小為10m/s2DA車加速度的大小為5m/s26如下圖,一個Y形彈弓頂部跨度為L,兩根一樣的橡皮條自由長度均為L,在兩橡皮條的末端用
4、一塊軟羊皮長度不計做成裹片若橡皮條的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知足胡克定律,且勁度系數為k,發(fā)射彈丸時每根橡皮條的最大長度為2L彈性限度內,則發(fā)射經過中裹片對彈丸的最大作用力為AkLB2kLC10kLD12kL7如下圖,物體B疊放在物體A上,A、B的質量均為m,且上、下外表均與斜面平行,它們以共同速度沿傾角為的固定斜面C勻速下滑,則AA、B間沒有摩擦力BA遭到B施加的靜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CA遭到斜面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mgsinD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tan8如下圖,在拉力作用下,小球A沿光滑的斜面緩慢地向上移動,在此經過中,小球遭到的拉力F和支持力FN的大小變化是AF增大,FN減小BF和FN均減
5、小CF和FN均增大DF減小,FN不變9如下圖,汽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駛向路口,當行駛至距路口停車線20m處時,綠燈還有3s熄滅,而該汽車在綠燈熄滅時恰好停在停車線處,則汽車運動的速度v時間t圖象可能是A20B22C24D2610如下圖,小球沿足夠長的斜面向上做勻變速運動,依次經a、b、c、d到達最高點e已知ab=bd=6m,bc=1m,小球從a到c和從c到d所用的時間都是2s,設小球經b、c時的速度分別為vb、vc,則Avb=30m/sBvb=32m/sCvc=4m/sDvc=3m/s11如下圖,質量為m的木塊在質量為M的長木板上遭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長木板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木塊
6、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1,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2下列講法正確的是A木板遭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1mgB木板遭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2m+MgC當F2m+Mg時,木板便會開場運動D無論如何改變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運動12如下圖,兩根光滑細棒在同一豎直平面內,兩棒與水平面成37角,棒上各穿有一個質量為m的一樣小球,兩球用輕質彈簧連接,兩小球在圖中位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彈簧與水平面平行,則下列判定正確的是A彈簧處于拉伸狀態(tài)B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C彈簧的彈力大小為38mgD彈簧的彈力大小為40mg二、填空題:此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30分13某同學利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塊在水平桌
7、面上的運動規(guī)律物塊在重物的牽引下開場運動,重物落地后,物塊再運動一段距離停在桌面上尚未到達滑輪處從紙帶上便于測量的點開場,每5個點取1個計數點,相鄰計數點間的距離如圖乙所示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50Hz1通過分析紙帶數據,可判定物塊在相鄰計數點_和_之間某時刻開場減速2計數點5對應的速度大小為_m/s,計數點6對應的速度大小為_m/s保留三位有效數字3物塊減速運動經過中加速度的大小為a=_m/s214某同學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1將彈簧懸掛在鐵架臺上,將刻度尺固定在彈簧一側,彈簧軸線和刻度尺都應在_方向填水平或豎直2彈簧自然懸掛,待彈簧穩(wěn)定時,長度記為L0,彈簧下端掛上砝碼盤時,長度記為L
8、x;在砝碼盤中每次增加10g砝碼,彈簧長度依次記為L1至L6,數據如表:表中有一個數值測量錯誤,代表符號為_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為_3圖是該同學根據表中數據作的圖,縱軸是砝碼的質量,橫軸是彈簧長度與_的差值填L0或Lx4由圖可知彈簧的勁度系數為_N/m;通過圖和表可知砝碼盤的質量為_g重力加速度取10m/s215有同學利用如下圖的裝置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在豎直木板上鋪有白紙,固定兩個光滑的滑輪A和B,將繩子打一個結點O,每個鉤碼的重量相等,當系統(tǒng)到達平衡時,根據鉤碼個數讀出三根繩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問題:1改變鉤碼個數,實驗能完成的是_A鉤碼的個數N1=N2=2,N
9、3=4B鉤碼的個數N1=N3=3,N2=4C鉤碼的個數N1=N2=N3=4D鉤碼的個數N1=3,N2=4,N3=52在拆下鉤碼和繩子前,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是_A標記結點O的位置,并記錄OA、OB、OC三段繩子的方向B量出OA、OB、OC三段繩子的長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繩子之間的夾角D用天平測出鉤碼的質量3在作圖時,你以為下列圖中_是正確的填甲或乙三、計算題:此題共3小題共計22分解答時請作出必要的圖形,寫出必要的文字講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16質量為m1=1.0kg和m2未知的兩個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正碰,碰撞時間不計,其xt位移時間圖象如下圖,試通過計算回答下列問題:
10、m2等于多少千克?碰撞經過是彈性碰撞還是非彈性碰撞?17如下圖,質量為m1=5kg的滑塊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為30N的力F推滑塊,滑塊沿斜面向上勻速運動,斜面體質量m2=10kg,且始終靜止,取g=10m/s2,求:1斜面對滑塊的摩擦力2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和支持力18一輛汽車在十字路口等待綠燈,當綠燈亮時汽車以a=3m/s2的加速度開場行駛,恰在這時一輛自行車以v=6m/s的速度勻速駛來,從后邊超過汽車,試問:1汽車從路口開動后,在追上自行車之前經太多長時間兩車相距最遠?最遠距離是多大?2當汽車與自行車距離近期時汽車的速度是多大?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此題共12小題
11、,期中1-8小題為單項選擇題,9-12為多項選擇題,每個小題4分,共48分1在水平面上有a、b兩點,相距20cm,一質點在一恒定的合外力作用下沿a向b做直線運動,經過0.2s的時間先后通過a、b兩點,則該質點通過a、b中點時的速度大小為A若力的方向由a向b,則大于1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則小于1m/sB若力的方向由a向b,則小于1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則大于1m/sC無論力的方向怎樣均小于1m/sD無論力的方向怎樣均大于1m/s【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分析】先求出平均速度,再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
12、的平均速度,去分析中間時刻的速度和中點時刻速度的大小【解答】解:該質點通過a、b兩點的平均速度大小為52,若力的方向由a向b,物體做加速運動,由推論: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可知,當0.1s時物體運動不到中間位移,所以中間位移的速度大于平均速度1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物體做減速運動,由推論: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可知,當0.1s時物體運動到超過中間位移,所以中間位移的速度大于平均速度1m/s;綜上知無論力的方向怎樣均大于1m/s故選:D2如下圖,小車內有一固定光滑斜面,一個小球通過細繩與車頂相連,小車處于水平面上,細繩始終保持豎直關于小球的受力情
13、況,下列講法正確的是A若小車靜止,繩對小球的拉力可能為零B若小車靜止,斜面對小球的支持力一定為零C若小車向右運動,小球一定受兩個力的作用D若小車向右運動,小球一定受三個力的作用【考點】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分析】小車向右或向左的運動分為三種情況進行討論:勻速直線運動、勻加速直線運動和勻減速直線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小球的受力情況【解答】解:AB、若小車靜止,小球一定只受重力和細繩的拉力兩個力的作用,因球處于平衡,所以不可能遭到斜面的支持力;故A錯誤,B正確C、若小車向右減速直線運動,小球的加速度水平向左,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知,小球所受的合力水平向左,小球遭到重力、
14、斜面的支持力兩個力或遭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細繩的拉力三個力的作用故C錯誤D、若小車向右勻速運動,小球可能只遭到重力和拉力兩個力作用,斜面的支持力為零,故D錯誤故選:B3一位同學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體運動實驗:讓一個質量為2kg的小球從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測得在第5s內的位移是18m,則A物體在2s末的速度是20m/sB物體在第5s內的平均速度是3.6m/sC物體在第2s內的位移是20mD物體在5s內的位移是50m【考點】自由落體運動【分析】第5s內的位移等于5s內的位移減去4s內的位移,根據自由落體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求出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再根據速度時間公式v=gt,位移時間公式h=56求出速
15、度和位移【解答】解:A、第5s內的位移是18m,有:58,t1=5s,t2=4s,解得:g=4m/s2所以2s末的速度:v=gt=8m/s故A錯誤B、第5s內的平均速度:60故B錯誤C、t=2s,t=1s,物體在第2s內的位移:62故C錯誤D、物體在5s內的位移:x=64故D正確故選D4如下圖,重為10N的小球套在與水平面成37角的硬桿上,現用一垂直于桿向上、大小為20N的力F拉小球,使小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sin37=0.6,cos37=0.8則A小球不一定受摩擦力的作用B小球受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桿向上,大小為6NC桿對小球的彈力方向垂直于桿向下,大小為4.8ND桿對小球的彈力方向垂直于桿向上
16、,大小為12N【考點】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摩擦力的判定與計算;物體的彈性和彈力【分析】對小球受力分析,由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可求得小球受摩擦力及彈力的大小【解答】解:對小球受分析,小球一定受重力及拉力,將重力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進行分解可知,垂直于斜面上的分力G=mgcos37=8N;小于拉力,故桿對球應有垂直斜面向下的彈力,大小為208=12N;故CD錯誤;而在沿斜面方向,重力的分力為mgsin=6N;則斜面對小球的摩擦力大小為6N,方向沿斜面向上;故A錯誤;B正確;故選:B5測速儀安裝有超聲波發(fā)射和接收裝置,如下圖,B為測速儀,A為汽車,兩者相距335m某時刻B發(fā)出超聲波,同時A由靜止開場
17、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B接收到反射回來的超聲波信號時A,B相距355m,已知聲速為340m/S,則下列講法正確的是A經1s鐘,B接收到返回的超聲波B超聲波追上A車時,A車前進了10mCA車加速度的大小為10m/s2DA車加速度的大小為5m/s2【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勻速直線運動及其公式、圖像【分析】從B發(fā)出超聲波到接收到反射回來的超聲波信號這段時間內,求出A的位移,由于超聲波從B發(fā)出到A與被A反射到被B接收所需的時間相等,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求出超聲波從B發(fā)出到A這段時間內A的位移,進而得出超聲波從B到A的位移,根據聲速求出運行的時間,進而再根據x=aT2求出汽車運動的加速
18、度【解答】解:A、B、超聲波從B發(fā)出到A與被A反射到被B接收所需的時間相等,在整個這段時間內汽車的位移x=355335m=20m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在開場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比為1:3,所以x1=5m,x2=15m,則超聲波被A接收時,AB的位移x=335+5m=340m,所以超聲波從B發(fā)出到被A接收所需的時間T=70=1s則t=2T=2s,故A錯誤,B錯誤;C、D、根據x=aT2得,a=72=74m/s2=10m/s2故C正確,D錯誤;故選C6如下圖,一個Y形彈弓頂部跨度為L,兩根一樣的橡皮條自由長度均為L,在兩橡皮條的末端用一塊軟羊皮長度不計做成裹片若橡皮條的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知足胡
19、克定律,且勁度系數為k,發(fā)射彈丸時每根橡皮條的最大長度為2L彈性限度內,則發(fā)射經過中裹片對彈丸的最大作用力為AkLB2kLC77kLD78kL【考點】胡克定律;力的合成【分析】當橡皮條的長度最大時,橡皮條的彈力最大,兩個彈力的夾角最小,則兩彈力的合力最大,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最大彈力【解答】解:根據胡克定律知,每根橡皮條的彈力F=k2LL=kL設此時兩根橡皮條的夾角為,根據幾何關系知,sin82=84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知,彈丸被發(fā)射經過中所受的最大彈力F合=2Fcos821=121kL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7如下圖,物體B疊放在物體A上,A、B的質量均為m,且上、下外表均與斜面平行,
20、它們以共同速度沿傾角為的固定斜面C勻速下滑,則AA、B間沒有摩擦力BA遭到B施加的靜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CA遭到斜面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mgsinD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tan【考點】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和最大靜摩擦力;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分析】對B物體受力分析,根據共點力平衡能夠得出A受力的情況,得出AB間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再對整體受力分析可得出A受斜面的摩擦力情況【解答】解:A、對B受力分析可知,B受重力、支持力;將重力分解可知重力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要使B能勻速下滑,受力一定平衡,故A對B應有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A錯誤;B、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A遭到B的摩
21、擦力應沿斜面向下,故B錯誤;C、對整體分析,并將整體重力分解,可知沿斜面方向上,重力的分力與摩擦力等大反向,故A受的滑動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小為2mgsin,故C正確;D、由于AB間為靜摩擦力,無法確定動摩擦因數,故D錯誤;故選C8如下圖,在拉力作用下,小球A沿光滑的斜面緩慢地向上移動,在此經過中,小球遭到的拉力F和支持力FN的大小變化是AF增大,FN減小BF和FN均減小CF和FN均增大DF減小,FN不變【考點】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物體的彈性和彈力【分析】小球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以小球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圖,根據圖解法分析拉力F和支持力FN的大小變化【解答】解:小球受重力G、支持力
22、FN、拉力F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根據平衡條件得知:FN與F的合力與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這兩個力的合力,如圖由力的合成圖可知,F增大,FN減小故選:A9如下圖,汽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駛向路口,當行駛至距路口停車線20m處時,綠燈還有3s熄滅,而該汽車在綠燈熄滅時恰好停在停車線處,則汽車運動的速度v時間t圖象可能是A91B93C95D97【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圖像【分析】由題,該汽車在綠燈熄滅時恰好停在停車線處,在3s通過的位移正好是20m,根據面積確定位移是20m的速度圖象才符合題意【解答】解:A、在3s內位移為x=99103=15m,該汽車還沒有到達停車線處,不符合題意故A錯誤B、由圖
23、可知SB15m,可能為20m,所以汽車可能不超過停車線,故B正確;C、在3s內位移等于x=0110=20m,則C可能是該汽車運動的vt圖象故C正確D、在3s內位移等于x=0310=17.5m,該汽車還沒有到達停車線處,不符合題意故D錯誤故選:BC10如下圖,小球沿足夠長的斜面向上做勻變速運動,依次經a、b、c、d到達最高點e已知ab=bd=6m,bc=1m,小球從a到c和從c到d所用的時間都是2s,設小球經b、c時的速度分別為vb、vc,則Avb=07m/sBvb=09m/sCvc=4m/sDvc=3m/s【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分析】根據連
24、續(xù)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小球的加速度,根據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出c點的速度,根據速度位移公式求出b點的速度【解答】解:由題意知,xac=7m,xcd=5m,根據11得加速度為:a=13,C點的速度為:15,根據17得代入數據解得:19m/s,故BD正確,AC錯誤故選:BD11如下圖,質量為m的木塊在質量為M的長木板上遭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長木板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1,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2下列講法正確的是A木板遭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1mgB木板遭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2m+MgC當F2m+Mg時,木板便會開場運
25、動D無論如何改變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運動【考點】靜摩擦力和最大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牛頓第二定律【分析】以木板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情況,求出地面對木板的摩擦力當改變F的大小時,分析m對M的摩擦力能否大于地面對木板的最大靜摩擦力,判定木板能否運動【解答】解:A、對木板:水平方向遭到木塊向右的滑動摩擦力f1和地面的向左的靜摩擦力f2,f1=1mg,由平衡條件得:f2=f1=1mg故A正確B、由于木板相對于地面能否剛滑動不清楚,地面的靜摩擦力不一定到達最大,則木板遭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不一定是2m+Mg故B錯誤C、D由題,分析可知,木塊對木板的摩擦力f1不大于地面對木板的最大靜摩擦力,當F改變時,
26、f1不變,則木板不可能運動故C錯誤,D正確故選AD12如下圖,兩根光滑細棒在同一豎直平面內,兩棒與水平面成37角,棒上各穿有一個質量為m的一樣小球,兩球用輕質彈簧連接,兩小球在圖中位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彈簧與水平面平行,則下列判定正確的是A彈簧處于拉伸狀態(tài)B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C彈簧的彈力大小為21mgD彈簧的彈力大小為23mg【考點】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分析】分析其中一個小球的受力情況,由平衡條件判定彈力的方向,進而分析彈簧的狀態(tài)由平衡條件求得彈力的大小【解答】解:AB、以左側小球為研究對象假設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彈簧對該球的彈力方向水平向左,小球還遭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
27、棒的彈力,棒的彈簧垂直于棒,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這三個力的合力不可能為零,則小球不可能處于靜止狀態(tài),與題矛盾,所以彈簧一定處于拉伸狀態(tài)故A正確,B錯誤CD、根據平衡條件得:Fcos37=mgsin37,則得彈簧的彈力大小F=211mg,故C正確,D錯誤故選:AC二、填空題:此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30分13某同學利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塊在水平桌面上的運動規(guī)律物塊在重物的牽引下開場運動,重物落地后,物塊再運動一段距離停在桌面上尚未到達滑輪處從紙帶上便于測量的點開場,每5個點取1個計數點,相鄰計數點間的距離如圖乙所示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50Hz1通過分析紙帶數據,可判定物塊在相鄰計
28、數點6和7之間某時刻開場減速2計數點5對應的速度大小為1.00m/s,計數點6對應的速度大小為1.20m/s保留三位有效數字3物塊減速運動經過中加速度的大小為a=2.00m/s2【考點】驗證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分析】1由紙帶兩個點之間的時間一樣,若位移逐步增大,表示物體做加速運動,若位移逐步減小,則表示物體做減速運動;2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時速度的方法求解瞬時速度;3用作差法求解減速經過中的加速度;【解答】解:1從紙帶上的數據分析得知:在點計數點6之前,兩點之間的位移逐步增大,是加速運動,在計數點7之后,兩點之間的位移逐步減小,是減速運動,所以物塊在相鄰計數點6和7之間某時刻開場減速;2根據平均速度
29、等于中時刻速度,則有:v5=27=29=1.00m/s根據a=721=31=2.01m/s2v6=v5+aT=1.00+2.010.1=m/s1.20m/s3由紙帶可知,計數點7往后做減速運動,根據作差法得:a=33=2.00m/s2所以物塊減速運動經過中加速度的大小為2.00m/s2故答案為:16;7;21.00;1.20;32.0014某同學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1將彈簧懸掛在鐵架臺上,將刻度尺固定在彈簧一側,彈簧軸線和刻度尺都應在豎直方向填水平或豎直2彈簧自然懸掛,待彈簧穩(wěn)定時,長度記為L0,彈簧下端掛上砝碼盤時,長度記為Lx;在砝碼盤中每次增加10g砝碼,彈簧長度依次記為L1至L6
30、,數據如表:表中有一個數值測量錯誤,代表符號為L3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為mm3圖是該同學根據表中數據作的圖,縱軸是砝碼的質量,橫軸是彈簧長度與Lx的差值填L0或Lx4由圖可知彈簧的勁度系數為5N/m;通過圖和表可知砝碼盤的質量為10g重力加速度取10m/s2【考點】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分析】1彈簧自然懸掛,刻度尺固定在彈簧一側,故都是豎直放置的;2用毫米刻度尺測量長度是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要有估讀的;3彈簧自然懸掛,待彈簧靜止后讀出彈簧長度;把砝碼盤掛在彈簧下面,記下此時彈簧長度;在砝碼盤中每次增加10g砝碼,彈簧長度依次記為L1至L6,彈簧的伸長量為放砝碼后彈簧長度和掛砝
31、碼盤時的長度差4根據彈簧的伸長與所遭到的拉力成正比進行求解【解答】解:1將彈簧懸掛在鐵架臺上,將刻度尺固定在彈簧一側,彈簧軸線和刻度尺都應在豎直方向2用毫米刻度尺測量長度是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L3的數值記錄不規(guī)范,最后一位是估讀的,故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長為1mm;3橫軸是彈簧掛砝碼后彈簧長度與彈簧掛砝碼盤時彈簧長度差,所以橫軸是彈簧長度與的LX差值4由圖可知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36=38=5N/m10g砝碼的重力是G=mg=0.01kg10N/kg=0.1N,由于彈簧的伸長與所受拉力成正比,所以,40=42,代入數據得44=46即F盤=0.1N,所以砝碼盤質量:m=48=50=0.01
32、kg=10g故答案為:1豎直2L3;毫米或mm3Lx45;1015有同學利用如下圖的裝置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在豎直木板上鋪有白紙,固定兩個光滑的滑輪A和B,將繩子打一個結點O,每個鉤碼的重量相等,當系統(tǒng)到達平衡時,根據鉤碼個數讀出三根繩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問題:1改變鉤碼個數,實驗能完成的是BCDA鉤碼的個數N1=N2=2,N3=4B鉤碼的個數N1=N3=3,N2=4C鉤碼的個數N1=N2=N3=4D鉤碼的個數N1=3,N2=4,N3=52在拆下鉤碼和繩子前,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是AA標記結點O的位置,并記錄OA、OB、OC三段繩子的方向B量出OA、OB、OC三段繩子的長度C用
33、量角器量出三段繩子之間的夾角D用天平測出鉤碼的質量3在作圖時,你以為下列圖中甲是正確的填甲或乙【考點】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分析】1兩頭掛有鉤碼的細繩跨過兩光滑的固定滑輪,另掛有鉤碼的細繩系于O點如下圖由于鉤碼均一樣,則鉤碼個數就代表力的大小,所以O點受三個力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三角形的三個邊表示三個力的大??;2為驗證平行四邊形,必須作圖,所以要強調三力平衡的交點、力的大小鉤碼的個數與力的方向;3明確實際值和理論值的區(qū)別即可正確解答【解答】解:1對O點受力分析OAOBOC分別表示三個力的大小,由于三共點力處于平衡,所以0C等于OD因而三個力的大小構成一個三角形A、以鉤碼的個數
34、表示力的大小,只能兩分力沿直線時才能構成三角形,不符合實驗方法,故A錯誤;B、以鉤碼的個數表示力的大小,則三力為邊構成等腰三角形,故B正確;C、以鉤碼的個數表示力的大小,則三力為邊構成等邊三角形,故C正確;D、以鉤碼的個數表示力的大小,三力為邊構成等邊三角形,故D正確;故選:BCD2為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必須作受力圖,所以先明確受力點,即標記結點O的位置,其次要作出力的方向并讀出力的大小,最后作出力的圖示,因而要做好記錄,是從力的三要素角度出發(fā),要記錄砝碼的個數和記錄OA、OB、OC三段繩子的方向,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3以O點為研究對象,F3的是實際作用效果在OC這條線上,由于誤差的存在,F1、F2的理論值要與實際值有一定偏差,故甲圖符合實際,乙圖不符合實際故答案為:1BC2A3甲三、計算題:此題共3小題共計22分解答時請作出必要的圖形,寫出必要的文字講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16質量為m1=1.0kg和m2未知的兩個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正碰,碰撞時間不計,其xt位移時間圖象如下圖,試通過計算回答下列問題:m2等于多少千克?碰撞經過是彈性碰撞還是非彈性碰撞?【考點】動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據xt圖象斜率求出各自的速度,根據碰撞經過中動量守恒即可求解m2;根據碰撞前后機械能能否守恒判定能否為彈性碰撞即可【解答】解:碰撞前m2是靜止的,m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山東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yè)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 加工制式合同范例
- 制式裝修施工合同范本
- 會展設計搭建合同范本
- 農村秸稈清運合同范本
- 產品模具加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國際基礎設施建設限制性條款合同
- 農村蓋房合同范本
- 公廁承建合同范本
- 專利制合同范本
- 2012年安徽高考理綜試卷及答案-文檔
- 《游戲界面設計專題實踐》課件-知識點5:圖標繪制準備與繪制步驟
- 自動扶梯安裝過程記錄
- 智慧供熱管理系統(tǒng)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
- 帕金森病的言語康復治療
- 中國城市居民的健康意識和生活方式調研分析報告
- 上海星巴克員工手冊
- 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解讀與大單元設計思路
- 貓狗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復產復工試題含答案
-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大單元整體作業(yè)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