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影像學檢查報告單模板篇一:醫(yī)學影像學診斷報告書寫規(guī)范醫(yī)學影像學診斷報告書寫規(guī)范一、診斷報告書寫規(guī)范是診斷質量的最終反映:醫(yī)學服務涉及人的生命與健康,其服務質量的重要意義 是不言而喻的。為此,管理 學就提出了質量保證與質量控 制的種種規(guī)范與辦法。發(fā)達國家的質量保證,質量控制是由 政府有關部門與醫(yī)學學術團體共同實施的。從我國近年來的 實踐看,也是由政府部門施加 一定的行政影響,并組織有 關的團體制定統(tǒng)一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的規(guī)范與實施辦法, 并加以貫徹與推廣。診斷報告書能反映影像的診斷質量。從一份規(guī)范的診斷 報告書中可以看得出使用的 設備是什么,檢查的操作技術 或程序是怎樣的,診斷者觀察是否全面,以
2、及診斷的思路是 否正確等等。因此,我們認為在逐步完善醫(yī)學影像學質量 保證或質量控制的進程中,第一步要 走的路就是診斷報告 書的規(guī)范化。二、規(guī)范化影像學診斷報告的格式影像學診斷報告書的格式是一種形式,它反映的內(nèi)容必 須要符合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要求??v觀現(xiàn)在國內(nèi)、國外的 診斷報告書,形式各種各樣,大小與繁簡程度也不一致。但 是從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角度出發(fā),我們認為影像學的診斷 報告書的格式應包括以下5項。1、一股資料,彳主彳主是表格式的。逐項填寫: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科別、住院號、病區(qū)、病床、 門診號、X線號、CT號、MRI號、DSA號、X片序號、檢查日 期、報告日期等等。2、檢查名稱與檢查方法
3、或技術。、3、醫(yī)學影像學表現(xiàn)。如X線所見、CT所見、MRI所見、 DSA所見等。4、醫(yī)學影像學診斷。5、書寫報告與審核報告醫(yī)師簽 名。三、規(guī)范化影像學診斷報告書的內(nèi)容:規(guī)范化影像學診斷報告書的五個項目所包括的內(nèi)容各 不相同,但卻有一定的聯(lián)系,它們與報告形式是統(tǒng)一的。我 們將每一項目應書寫的內(nèi)容,建議如下。1、一般資料:各家醫(yī)院可以根據(jù)各種不同設備的醫(yī)學 影像學科具體情況設計各自的表格,但必須是能精簡地概括 識別病員的標志、檢查要求、目的與簡要的臨床情況或診斷。 報告書寫者應逐一填寫。我們建議檢查號分成幾項,即X線 號、CT號、MRI號與DSA號等,”適用于較大。如該院放射 科還包括超聲與核素成
4、像,也可再加上相應的編號。這是因 為放射科的技術部們或某幾位技師主主相對固定于幾組機 房。而醫(yī)師分別輪轉工作于幾個如CT、MRI、DSA等工作室, 并分別各自書寫報告。而檢查號則由技師統(tǒng)一編排。序號是 從屬于檢查號的?;颊叩男彰?、送診科室、住院號或門診號是為了識別病 員用的,對于同名同姓的患者, 可根據(jù)住院號或門診號, 以及送診科室的不同而加以識別。2、檢查名稱與檢查方法或技術對于規(guī)模較小的醫(yī)院放射科(指二類乙級醫(yī)院以下標準 的放射科)在影像診斷報告書中只用“檢查名稱”一項就可 以。這類科室一股均采用檢查常規(guī),一切按常規(guī)辦事?;螂m 無書面的常規(guī),但有科室人員相互默契的常規(guī)。例如會診單 上寫“胸
5、部攝片”就一定是胸部正側位。會診單上寫“鼻竇 攝片”就一定是water位攝片等。但對于二甲以上標準醫(yī)院 規(guī)模較大的放射科,在報告中須增加“檢查方法”或“檢查 技術”一項。這類科室開展項目很多,新開展項目出現(xiàn)且科室主治醫(yī)師以上醫(yī)師較多,各人常用檢查技術可 能不一致,這些情況應在“檢查方法”一項中有所說明。傳 統(tǒng)的檢查如鋇餐造影等,均按統(tǒng)一常規(guī)操作,其它臨床醫(yī)師 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故在“檢查方法”項中注明為“常規(guī)” 即可,否則應對“檢查方法”或技術作一交代。3、影像學表現(xiàn)過去普通平片與較簡單的造影檢查,攝片數(shù)目較少,多 主張對其表現(xiàn)作較全面的描述與 討論。例如對正常胸部正 位片,要求對肺野、肺門、
6、肺段、胸膜、橫隔、縱隔,所見 骨骼與 胸廓軟組織進行較詳細描述。當然也有少數(shù)醫(yī)師只 在醫(yī)學影像學表現(xiàn)項下書寫“心、肺、膈 無異常”一句, 同時在“影像學診斷”項下書寫相同的結論,我們認為這樣 書寫不規(guī)范?,F(xiàn)在不少檢查項目觀察內(nèi)容很多,如CT增強 前,后掃描的層面往往甚多,同一層面還可采用不同的窗位 進行觀察,書寫報吉醫(yī)師不可能也無必要對所觀察過的全部 內(nèi)容作所有陽性或陰性的敘述。根據(jù)當前的情況我們認為 在“醫(yī)學影像學表現(xiàn)”項目中應包括以下三方面 的內(nèi)容, 而書寫繁簡程度可由各組室自行決定。(1)臨床對影像學診斷所要求的內(nèi)容:即闡明有無臨 床所疑疾病的種種表現(xiàn)或征象,如有者則應對所出現(xiàn)的病變 大
7、小,形態(tài)與部位等等一一加以描述,并對該疾病應該或可 能出現(xiàn)而未出現(xiàn)的表現(xiàn)說明“未見”。此外還應對疾病定位 與定性有關表現(xiàn)或征象說明“見到”或“未見到”。“見到” 者再加以必要的描述。(2)臨床要求(即臨床所疑疾病)以外的陽性發(fā)現(xiàn)。(a)意外或偶然發(fā)現(xiàn)“臨床所疑疾病”以外疾病的征象。如骨外傷患者所攝骨路片上偶然發(fā)現(xiàn)骨軟骨瘤:(b)種種 正常變異的表現(xiàn);(c)成像的偽影的表現(xiàn);(d)難以解釋 的不能據(jù)之作出醫(yī)學影像學診斷的一些表現(xiàn)。對于后一種情 況應在“醫(yī)學影像學診斷”項下建議臨床作進一步檢查,以 明確這些表現(xiàn)的意義。(3)討論:對于判斷為正?;蛟\斷十分明確者,其診 斷報告書一股無需“討論”。對于
8、診斷比較復雜,即有鑒別診斷的情況存在時,為了使讀 診斷報告的醫(yī)師了解書寫報告醫(yī)師的思路與診斷依據(jù),“討 論”就成為必須的內(nèi)容。對于一些影像表現(xiàn)的病理基礎,如 CT所見代表腦水腫的腦內(nèi)病灶周圍低密度帶,報告書寫者可 以用“討論”的形式在“影像學表現(xiàn)”中述及。對于一些影 像表現(xiàn)可能出現(xiàn)那些臨床癥狀或是與臨床癥狀相符,也可在 “影像學表現(xiàn)”項下述及。4、影像學診斷:為整個醫(yī)學影像這一檢查的結論。不少閱讀報告的臨床 醫(yī)師只閱讀這一項。報告書寫者 必須根據(jù)醫(yī)學影像學表現(xiàn) 恰如其分地做出這一檢查結論。一股分為以下5種情況:(1)正?;蛭匆姰惓?;(2)病變肯定,性質肯定;(3)病變肯定,性質不肯定,這種結論
9、又可分以下二 種情況:(a)以某一疾病為主但不典型,應說明不典型的 理由。(b)病變表現(xiàn)無特征性,可有多種可能性,依次說 明每種可能性,符合診斷面與不符合的另一面。(4)可疑病變,所見表現(xiàn)不能肯定為病變,可能為止常變異或各種原因造成假象。要說明不能肯定的原因。需要病員回來補充檢查,如補加增強掃描嫩m加 做MRI其它序列檢查等等.醫(yī)師簽名:簽名醫(yī)師即是此份醫(yī)學影像診斷報告書的責任人,如只 有一名醫(yī)師簽名須職稱為治醫(yī) 師以上的醫(yī)師。如書寫報告 者為住院醫(yī)師,則他或她可在書寫報告項下簽名,而另 有職 稱為治醫(yī)師以上醫(yī)師在“審核報告醫(yī)師”項下簽名。第二章 普通X線檢查診斷報告書寫規(guī)范91年浙江省放射質
10、控中心曾由省各質控分中心起草過“浙江省放射診斷報告書寫規(guī)范”,97年再經(jīng)省內(nèi)各級醫(yī)院 放射科教授、任與副任醫(yī)師進行修改最終形成“試行稿”。 通過幾年的試行,同時近10多年來我省各級放射科設備有 很快速發(fā)展,以往光靠普通X線作診斷的局面己發(fā)生很大的 變化。普通X線檢查的重要性在改變,部分的檢查項目與檢 查技術已由CT、MRI與DSA替代。盡管如此,我們?nèi)哉J為普 通X線檢查與診斷仍是整個放射科影像診斷的基礎,我們?nèi)?建議要對普通X線表現(xiàn)要作全面的描述與討論。以下就普通 X線常用各個系統(tǒng)診斷報告書寫規(guī)范作一描述,供作參考。一、胸部X線報告胸廓:對稱、畸形、骨骼情況。肺野:肺內(nèi)血管紋理,肺內(nèi)有無病灶,
11、如發(fā)現(xiàn)病灶要描 述其部位、一形態(tài)、邊緣、大小、有無空洞等等情況。肺門:正常、增大,有無腫塊等。縱隔:氣管是否正中,縱隔有無增定及有無腫塊發(fā)現(xiàn)等。橫隔:位置、形態(tài)有無改變,肋隔角與心膈角情況。心臟:外形有無異常變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況。二、心臟平片X線診斷報告攝片位置: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側位。胸廓:縱隔與橫蹄形態(tài)有無異常。肺部:重點描述肺門、肺內(nèi)動、靜脈血管紋理的變化, 有無肺動脈高壓或肺淤血等表現(xiàn).心臟:心外形增大的類 型,肺動脈段外形變化,各房室增大的情況,食道左房壓跡 變化情況。三、泌尿系統(tǒng)X線診斷報告1、平片:兩腎輪廓、位置、形態(tài)與大小。全尿路區(qū)域有無鈣化或結石樣陰影。腰大
12、肌及腹壁脂肪線影像情況。脊椎、骨盆區(qū)、骨骼有無異常。腸道內(nèi)容情況及其他腹部異常陰影。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兩腎輪廓、位置、形態(tài)、大小。使用對比劑名稱、劑量、濃度。(3)兩腎功能顯影情況:正常、延遲、不顯影。對腎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時4560或更長時間攝片觀察。(4)兩側腎盞、腎孟輪廓顯示情況。(5)膀胱充盈情況。(6)兩側輸尿管顯示情況。(7)腰椎與骨盆區(qū)骨質情況。3、逆行腎盂造影(RCP)(1)兩腎輪廓、位置、形態(tài)、大小、注明導管位置。(2)使用造影劑的名稱、濃度、劑量。(3)兩側腎盞、腎孟、輸尿管充盈顯示情況。(4)腰骶椎與骨盆區(qū)骨質情況。4、膀胱造影(1)造影劑名稱、濃度、劑量。(2
13、 )膀胱充盈的輪廓、形態(tài)、大??;病理性改變應說 明病變范圍大小,邊界與鄰近臟器的關系。(3)若觀察膀胱壁者應測量其厚度,邊緣與周圍情況。(4)男性應包括前列腺增生向膀胱突出壓迫情況。(5)有無其它異常發(fā)現(xiàn)。四、頭顱、五官X線診斷報告1、頭顱平片X線診斷報告(1)頭顱大小與形態(tài)。(2)顱骨內(nèi)外板與板障厚度與密度情況。(3)顱縫與囪門有無異常。(4)腦回壓跡有無增多、增深。(5)顱板血管壓跡有無異常。(6)蝶鞍大小、形態(tài)。骨質有無異常。(7)顱內(nèi)有無生理或病理性鈣化,其位置、形態(tài)。大 小、數(shù)目如何。(8)頭顱軟組織情況。2、副鼻竇X線診斷報告(1)各組竇腔發(fā)育情況。(2)各竇腔大小、形態(tài)、否度有無
14、異常,扣腆有無增1 學,有否液平。(3)鼻腔與眼眶消況。(4)如美腔出現(xiàn)占位性病變應重點描述清理變化情況。3、乳突X線診斷報告(1)乳突類型(氣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氣房大 小及密度。(2)鼓竇入口與鼓竇區(qū)有無擴大或骨質破壞。(3)鼓室、天蓋、乙狀竇骨質情況。(4)內(nèi)外耳道情況。(5)周圍組織骨質結構情況。4、眼眶X線診斷報告(1)眶窩大小與形態(tài)。(2)眶壁骨質結構。(3)眶內(nèi)軟組織密度有何異常改變。(4)眶裂、視神經(jīng)孔形態(tài)、大小及骨壁清況。(5)周圍副鼻竇與顱內(nèi)情況?!?、下頜骨X線診斷報告(1)下頷骨骨質有無異常情況,如有病變應按基本病 理變化重點描述。(2)牙槽有無病變情況。(3)軟組
15、織情況。五、骨與關節(jié)系統(tǒng)X線診斷報告1、骨與關節(jié)外傷X線診斷報告(1)骨折或關節(jié)脫位部位與名稱。(2)骨折斷端移位情況,對位對線情況。(3)軟組織有無積氣、異物或腫脹情況。(4)骨折斷端或脫位關節(jié)有無骨質破壞,或其它骨質 改變。2、關節(jié)病變X線診斷報告(1)關節(jié)病變發(fā)生部位:干骺端、骨干或關節(jié)。(2)骨與關節(jié)骨質結構有無異常:如有病變應按基本 病理變化重點描述。(3)關節(jié)間隙與軟組織情況。3、四肢長骨病變X線診斷報告(1)病變發(fā)生部位及累及范圍。(2)四肢長骨病變基本病理變化情況應重點描述。(3)軟組織變化情況。(4)如果是腫瘤病變應描述腫瘤生長方式(膨脹性、 壓迫性或浸潤性破壞)與病變與正常
16、骨組織分界線情況。4、脊柱病變X線診斷報告(1)脊柱曲度變化情況。(2)病椎的部位,數(shù)目與基本病理變化情況應重點描 述。(3)椎間隙改變情況。(4)軟組織特別是椎旁軟組織改變情況。六、急腹癥平片X線診斷報告1、立位片:胃腸腔有無擴張、積氣、積液或液平面以 及隔下有無游離氣體。2、臥位片:(1)膈肌位置,肝臟、脾臟、腎臟的輪廓,位置、 形態(tài)及大小。(2)腰大肌與腹膜內(nèi)外脂肪層影。(3)何段腸道積氣擴張、腸壁厚度、腸道分布與位 置如何?有無腫塊或高密度結石影。(4)脊柱、盆腔、骨骼有無異常。七、消化道造影X線診斷報告1、食道造影診斷報告(1)胸部常規(guī)透視情況、胃泡大小、食道內(nèi)有無食物 滯留。(2)
17、食道鋇劑通過各段充盈情況,有無受阻缺損或狹 窄。(3)食道壁柔軟度、擴張度、粘膜情況。(4)經(jīng)過賁門鋇流情況,有無受阻,局部有無腫塊, 有無受壓、移位情況。(5)胃底部鋇劑充盈情況,膈胃間距離如何。2、上胃腸造影診斷報告(1)腹部常規(guī)透視情況。(2)食道有無異常。(3)胃部:類型、位置、張力、蠕動、粘膜等情況。(4)胃壁柔軟度、移動度、排空程度。(5)胃雙重對比相,胃小區(qū)顯示情況有無異常。;(6)十二指腸各部形態(tài),功能變化。(7)如為全胃腸道造影應觀察各組小腸粘膜位置,走 行方向有無異常。并要連續(xù)觀察直達回盲部顯示為止。3、結腸造影診斷報告(1)腹部常規(guī)透視情況。(2)導管插入順利與否。(3)
18、結腸各段充盈顯示情況,有無受阻,位置,結腸 袋形、外形、移動度、腸壁柔軟性、排鋇后結腸收縮功能、 粘膜皺壁情況。(4)氣鋇雙重相:粘膜情況,有無充盈缺損或息肉樣 改變等情況。第三章CT與MAI診斷報告書寫規(guī)范篇二:影像報告模板呼吸系統(tǒng)心肺未見明顯異常。兩側胸廓對稱、所見骨質未見異常;兩側肺野透過度正 常,未見異常密度增高影;兩肺紋理清晰,無增粗、增多、 變形;兩肺門無增大、增濃;心影大小、形態(tài)如常,主動脈 未見異常;縱隔居中,兩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其它: 未見異常。兩肺紋理增粗兩側胸廓對稱、所見骨質未見異常;兩側肺野透過度正 常,未見異常密度增高影;兩肺紋理增粗、增多、模糊;兩 肺門未見
19、增大、增濃;心影大小、形態(tài)如常,主動脈未見異 常;縱隔居中,兩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其它:未見 異常。符合高血壓病心臟改變,請結合臨床。心影呈主動脈型增大,心尖部向左下增大,兩側肺野透 過度稍減低;兩肺紋理稍增粗、增多,模糊;兩肺門稍增大、 增濃,模糊;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縱隔居中、無 增寬;兩側胸廓對稱;所見骨質未見異常;其他:未見異常。主動脈硬化主動脈擴張、迂曲、延長,主動脈結向左突出;兩側肺 野透光度正常,未見明確實變影;兩肺紋理清晰,無增粗、 增多、變形;兩側肺門無增大、增濃;兩膈面光整,肋膈角 清晰銳利;縱隔居中,心影大小、形態(tài)未見異常;其它:未 見異常。主動脈粥樣硬化。
20、主動脈擴張、迂曲、延長,主動脈結向左突出,見弧狀 鈣化影;兩側肺野透光度正常,未見明確實變影;兩肺紋理 清晰,無增粗、增多、變形;兩側肺門無增大、增濃;雙膈 面光整,肋膈角銳利清晰;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縱隔居中, 無增大;兩側胸廓對稱、所見骨質未見異常;其它:未見異 常。右側肺不張右側肺野呈均勻一致性密度增高影;胸廓塌陷,肋間隙 變窄,縱隔向右側移位,右膈升高,膈影及心緣不清;左側 肺門未見增大、增濃;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 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其它未見異常。 右肺 中葉綜合征正位片示右下肺野見一底靠右心緣三角形密度增高影, 上界清晰,下界模糊;側位:呈底向前胸壁,尖向肺
21、門三角 形陰影;左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 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 無增大;其它:未見異常。右肺上葉肺膨張不全右上葉體積縮小,呈折扇形密度增高影;右肺門上移, 水平裂外側部上移,氣管向右移;左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 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 脈未見異常;其它:未見異常。1.右肺下葉肺膨脹不全,2.右肺中、上葉代償性肺氣腫右下肺野見一尖端與肺門相連,基底位于膈肌之三角形 密度增高影,邊緣模糊,見內(nèi)收肺紋理;右膈面及右心緣模 糊,右中上肺野透光度增強,肺紋理稀小;側位:右肺下葉 內(nèi)收呈“雙翼狀”密度增高影,斜裂向后移位,
22、右膈中后部 模糊;左側肺野透過度正常,未見異常密度增高影;左肺紋 理清晰,無增粗、增多、變形,肺門無增大、增濃;左膈面 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 異常;縱隔居中、無增寬;兩側胸廓對稱、所見骨質未見異 常;其它:未見異常。兩肺肺氣腫胸廓前后徑增加、肋間隙增寬,呈桶狀;兩肺野透過度 增高,雙肺紋理稀疏變細;心影狹長,兩膈低平,位于第11 后肋處;兩側肺門稍增大、增濃; 縱隔居中、無增大;其 它:未見異常。兩下肺感染兩下肺紋理增多、增粗、紊亂;兩下肺野見網(wǎng)狀及小點 狀密度增高影及斑片狀密度增高、邊緣模糊影;兩側肺門影 增大、增濃;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
23、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無增大;兩側胸廓對 稱、無畸形;其它:未見異常。右側包裹性液氣胸右上肺野外帶沿側胸壁見一突向肺野囊狀陰影,上部窄 長,為透亮氣體影,下部見一液平面,內(nèi)側見被壓縮肺組織 之外側緣;左肺野未見明確實變影;兩側肺門未見增大、增 濃;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 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無增大;其它:未見異常。右側肺底積液右側見假橫膈征,假膈明顯升高,頂點外移至外1/3處, 側位:右后肋膈角變鈍;仰臥位透視見,右側肺野透過度減 低,胸廓外側部見帶狀密度增高影,正常膈影顯示清晰;左 肺野未見明確實變影;兩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左膈面光 整,肋膈角清
24、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 常;縱隔居中、無增大;其它:未見異常。 右側橫裂葉間 積液右中肺野見邊緣清晰橫置梭形密度增高影,側位片示, 梭形陰影相當于橫裂位置,較正位所見狹長、尖銳;兩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 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無增大; 其它:未見異常。右側斜裂葉間積液右側中下肺野見邊緣模糊、大片狀密度增高影,側位片 示,右側斜裂呈梭狀增寬,邊緣清晰;兩側肺門未見增大、 增濃;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 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無增大;其它:未見異常。右側胸腔包裹性積液右下肺野外帶見沿側胸壁見一弧形凸出
25、陰影,密度均 勻,邊緣清晰,呈上窄下寬狀。左肺野未見明確實變影;兩 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 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無增大; 其它:未見異常。右側胸腔大量積液右側第二肋間以下肺野見大片狀密度增高陰影,上緣稍 模糊,呈外高內(nèi)低凹面向上弧狀;左肺野未見明確實變影; 縱隔向左側移位;左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左膈面光整, 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 縱隔居中、無增大;其它:未見異常。右側胸腔少量積液。右側肋膈角變鈍,模糊;右側余肺野未見異常;左肺野 未見明確實變影;兩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左膈面光整, 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
26、、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 縱隔居中,無增大;其它:未見異常。右側胸腔中等量積液右側第3前肋間以下肺野見大片狀密度增高陰影,上緣 稍模糊,呈外高內(nèi)低凹面向上弧狀,右膈、右心緣及右中下 側胸壁被遮蓋;余肺野未見明確實變影;兩側肺門未見增大、 增濃;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 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無增大;其它:未見異常。右肺上葉干酪性肺炎并右肺下葉播散右側中上肺野見大片狀密度增高影,下緣以水平裂為 界,其內(nèi)密度不均,隱約見不規(guī)則透亮區(qū)影;右下肺野見散 在斑點狀播散陰影,邊緣模糊;兩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 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 脈未見異常
27、;縱隔居中、無增大;兩側胸廓對稱,無畸形; 其它:未見異常。1、右肺上葉肺結核。2、右側胸腔積液右上肺野見少量小斑片狀及斑點狀密度增高影,密度不 均、邊緣部分模糊;右下肺野第5肋間以下見片狀密度增高 影,上緣呈外高內(nèi)低,凹面向上弧狀;兩側肺門未見增大、 增濃;右膈被遮蓋,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 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無增大;兩側 胸廓對稱,無畸形;其它:未見異常。00雙上肺結核一一 部分硬結鈣化雙上肺野見邊緣清晰索條狀纖維硬化灶及斑點狀密度 增高不均影;邊緣清晰,部分為鈣化灶;兩側肺門未見增大、 增濃;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 主動脈未見異
28、常;縱隔居中、無增大;兩側胸廓對稱,無畸 形;其它:未見異常。右上肺結核一一部分硬結鈣化右上肺野見邊緣清晰索條狀纖維硬化灶及斑點狀密度 增高不均影;邊緣清晰,部分為鈣化灶;兩側肺門未見增大、 增濃;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 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無增大;兩側胸廓對稱,無畸 形;其它:未見異常。雙肺上葉陳舊性肺結核雙上肺野見邊緣清晰索條狀纖維硬化灶及斑點狀密度 增高不均影;邊緣清晰,部分為鈣化灶;兩側肺門未見增大、 增濃;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 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無增大;兩側胸廓對稱,無畸 形;其它:未見異常右肺上葉干酪性肺炎并右肺下
29、葉播散右側中上肺野見大片狀密度增高影,下緣以水平裂為 界,其內(nèi)密度不均,隱約見不規(guī)則透亮區(qū)影;右下肺野見散 在斑點狀播散陰影,邊緣模糊;兩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 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 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無增大;兩側胸廓對稱,無畸形; 其它:未見異常。兩肺急性粟粒型肺結核。雙肺野滿布分布均勻,大小、密度一致粟粒狀陰影;肺 紋理被掩蓋;兩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雙膈面光整,肋膈 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 居中、無增大;兩側胸廓對稱,無畸形;其它:未見異常。兩肺上葉浸潤型肺結核一一好轉期兩上肺野見小斑片狀及索條狀陰影,密度不均,邊緣大 部
30、清晰;與前片比較,病變縮小,邊緣清楚,密度稍高;兩 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 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無增大; 兩側胸廓對稱,無畸形;其它:未見異常。兩肺上葉浸潤型肺結核-進展期。兩上肺野見密度不均,邊緣模糊斑片狀及少許條索狀密 度增高陰影;兩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雙膈面光整,肋膈 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 居中、無增大;兩側胸廓對稱,無畸形;其它:未見異常。雙上肺浸潤型肺結核雙上肺野見斑片狀及索條狀陰影,密度不均,邊緣不清 晰;兩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 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
31、縱隔居中、無 增大;兩側胸廓對稱,無畸形;其它:未見異常。 兩肺上 葉浸潤型肺結核一穩(wěn)定期。兩上肺野見邊緣清晰索條狀及小結節(jié)狀、斑點狀密度增 高影;與(20XX-10-20)前片對照,無明顯變化;兩側肺門 未見增大、增濃;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 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 縱隔居中、無增大;兩側胸 廓對稱,無畸形;其它:未見異常。右上肺浸潤型肺結核右上肺野見斑片狀及索條狀陰影,密度不均,邊緣不清 晰;兩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 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無 增大;兩側胸廓對稱,無畸形;其它:未見異常。 肺門、 縱隔淋巴結結核。右肺門
32、增大,呈結節(jié)狀,邊緣稍模糊;右上縱隔增寬, 略呈波浪狀;肺內(nèi)未見明顯原發(fā)病灶;雙膈面光整,肋膈角 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 中、無增大;兩側胸廓對稱,無畸形;其它:未見異常。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左上肺可見纖維索條及斑片狀密度增高影;其內(nèi)可見多 個空洞形成;左側中下肺可見粟粒結節(jié)狀密度增高影;左側 肺門上提,左下肺紋理上提呈“垂柳征”;其它:未見異常。右肺上葉結核球右上肺野見一直徑為球形病灶,邊緣光整,其內(nèi)隱約可 見點狀鈣化灶;病灶周圍見散在纖維索條灶及星點狀鈣化 灶;兩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 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
33、無 增大;兩側胸廓對稱,無畸形;其它:未見異常。兩肺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兩肺野見多發(fā)大小不等、密度不均粟粒狀、小結節(jié)狀及 小斑片狀密度增高影,邊緣部分銳利,部分模糊,病灶以上 肺野明顯,部分為鈣化灶;兩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雙膈 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 見異常;縱隔居中,無增大;兩側胸廓對稱,無畸形;其它: 未見異常。右肺原發(fā)綜合癥右上肺野外帶見片絮狀陰影,邊緣模糊,其內(nèi)隱約見一 密度較高結節(jié)狀陰影;右肺門增濃、增大,邊緣模糊,見結 節(jié)狀腫大淋巴結影;片狀陰影與肺門影間見數(shù)條索條灶;左 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 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
34、脈未見異常; 縱隔居中、無增大;兩側胸廓對稱,無畸形;其它:未見異常。 肺門、縱隔淋 巴結結核。右肺門增大,呈結節(jié)狀,邊緣稍模糊;右上縱隔增寬, 略呈波浪狀;肺內(nèi)未見明顯原發(fā)病灶;雙膈面光整,肋膈角 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 中、無增大;兩側胸廓對稱,無畸形;其它:未見異常。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左上肺可見纖維索條及斑片狀密度增高影;其內(nèi)可見多 個空洞形成;左側中下肺可見粟粒結節(jié)狀密度增高影;左側 肺門上提,左下肺紋理上提呈“垂柳征”。慢性支氣管炎兩肺紋理增多、增粗,紊亂,模糊,以兩下肺明顯;兩 下肺野見網(wǎng)狀及小點狀密度增高影;兩側肺門影增大、增濃; 雙膈面光整,肋
35、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 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無增大;兩側胸廓對稱、無畸形; 其它:未見異常。慢性支氣管炎并感染兩肺紋理增多、增粗,紊亂,模糊,以兩下肺明顯;兩 下肺野見網(wǎng)狀及小點狀密度增高影及斑片狀密度增高、邊緣 模糊影;兩側肺門影增大、增濃;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 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 無增大;兩側胸廓對稱、無畸形;其它:未見異常。慢性支氣管炎伴肺氣腫兩肺紋理增多、增粗,模糊,結構紊亂,間有點狀及網(wǎng) 狀陰影;兩肺野透光度增高;兩膈低平,位于第10后肋間 處,肋膈角增大;心影狹小,未見明確增大現(xiàn)象;兩側肺門 增濃、增大,右下肺動脈稍增寬;胸廓呈
36、桶狀胸,肋骨呈 稍水平狀走向;縱隔居中、無增大;其它:未見異常。1、 慢性支氣管炎并肺氣腫,輕度肺動脈高壓;2、肺 源性心臟?。ㄔ缙冢?。兩肺紋理增多、增粗,紊亂,模糊,上肺紋理比下肺紋 理增多、增粗;兩肺野透光度增強,見網(wǎng)狀及小點狀密度增 高影,以兩下肺明顯;兩側肺門影增大、增濃,右下肺動脈 增粗,大小約為;兩膈肌低平,位于第11后肋骨以下,肋膈角增大;心影呈二尖瓣型,右心室輕 度增大,左心尖部稍圓隆、上翹,肺動脈段隆突,心胸比率 約;縱隔居中;胸廓近似桶狀,肋骨呈水平走向;其它:未 見異常。1、慢性支氣管炎伴感染、肺氣腫;2、兩側胸膜肥厚。兩肺紋理增多、增粗,模糊,結構紊亂,以兩下肺明顯;
37、兩肺野透光度增強,見網(wǎng)狀及小點狀陰影及斑片點狀密度增 高、邊緣模糊影,以兩下肺野明顯;兩側肺門增大、增濃; 兩膈低平,位于第10后肋間以下,雙膈面見幕狀粘連、突 起,肋膈角變鈍、肋膈角開大;心影狹??;縱隔居中;胸廓近似桶狀,肋骨呈水平走向;其它:未見異常。右側氣胸。右側肺野外帶(相當于占肺野1/4)見帶狀異常透亮無 肺紋理區(qū);內(nèi)側緣可見發(fā)線狀被壓縮肺組織之外側緣,肺被 壓縮約35%;左肺野未見明確實變影;兩側肺門未見增大; 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縱隔 向左稍移位、無增大;其它:未見異常。右側液氣胸右側肺野外帶見窄帶狀異常透亮無肺紋理區(qū),內(nèi)側緣可 見發(fā)線狀被壓縮之肺組織
38、緣,肺被壓縮約35%;右下肺野見 大片狀致密影,上緣見液平面;兩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 右膈面被遮蓋,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 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稍向左移位,無增大;其 它:未見異常。右側第5-6肋骨多發(fā)骨折。右側第5、6肋骨腋部見斜行骨折線,骨折遠端輕度向 內(nèi)下移位;兩肺野未見異常;兩側肺門未見增大;雙膈面光 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 常;縱隔居中、無增大;其它:未見異常。1、右側第2-4肋骨多發(fā)性骨折;2、右肺撕裂傷并創(chuàng)傷 性肺氣囊腫形成。右側第2-4肋骨腋部見多發(fā)折斷;骨折外側段移位不明 顯;右側第2-3肋間肺野見一直徑為肺氣囊腫,囊
39、腫周圍見 邊緣模糊片狀陰影;兩側肺門未見增大;雙膈面光整,肋膈 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 居中、無增大;其它:未見異常。1、右側第3-5肋骨多發(fā)性骨折。2、右肺下葉血腫形成右側第3-5肋骨腋部多發(fā)性折斷,骨折外側段移位不明 顯;右下肺野見大片狀密度增高影,上緣模糊,下界與橫膈 重疊;側位片示,病變位于右肺下葉;兩側肺門未見增大; 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 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無增大;其它:未見異常。1、右側第2-5肋骨多發(fā)骨折;2、右側液氣胸;3、右 側胸壁皮下氣腫。右側第2-5肋骨腋部多發(fā)折斷,折外側段向下稍移位, 局部胸廓輕度塌陷;
40、右側肺野外帶沿側胸壁內(nèi)緣見一窄帶狀 異常透亮區(qū),其內(nèi)無肺紋理,內(nèi)緣可見發(fā)線狀肺組織壓縮緣, 右肺被壓縮約20%;右下肺野見大片狀致密影,上緣見液平 面;右側胸壁見皮下氣腫;兩側肺門未見增大;右膈被遮蓋, 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 脈未見異常;縱隔稍向左移位,無增大;其它:未見異常。0兩肺下葉創(chuàng)傷性濕肺。兩側肺野透過度減低,呈毛玻璃樣改變;兩中下肺野中 內(nèi)帶見邊緣模糊斑片狀陰影;各肋骨未見明確骨折;兩側肺 門未見增大;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 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無增大;兩側胸廓對 稱,無畸形;其它:未見異常。兩肺下葉外傷性濕肺兩肺紋理增
41、粗、模糊,以兩中下肺野明顯,且見散在分 布,邊緣模糊之斑片狀密度增高陰影;各肋骨未見明確骨折; 兩側肺門未見增大、增濃;雙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銳利; 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無增大; 兩側胸廓對稱,無畸形;其它:未見異常。右側胸壁異物。右側胸壁軟組織內(nèi)見一長為條狀密度增高異物影;兩肺 野未見明確實變影;兩側肺門未見增大;雙膈面光整,肋膈 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 居中、無增大;其它:未見異常。 食道癌術后改變一一胸 腔胃兩側胸廓對稱、所見骨質未見異常;兩肺紋理清晰,無 增粗、增多、變形;兩側肺野透過度正常;兩肺門無增大、 增濃;心影大小、形態(tài)如
42、常,主動脈未見異常;縱隔居中, 兩膈面不光整,肋膈角變鈍;右下肺野內(nèi)帶近心緣處可見條 帶狀密度增高影,邊緣清晰,內(nèi)部有液平;右側胸壁見條狀 排列縫合釘影;側位:后上縱隔區(qū)域見一環(huán)狀吻合支架影;其它:未見異常??v隔腫瘤切除術后原診“縱隔腫瘤切除術后”現(xiàn)復查:右側肺野透過度減 低;見斑片斑點狀密度增高,邊緣模糊影,以右上肺明顯; 右胸腔外側緣見帶狀密度增高影;右膈肌變平,欠清,肋膈 角變鈍,左膈面光整,肋膈角銳利;左肺野透光度未見異常, 未見明確實變影;其它:未見異常。右肺癌術后改變-右側胸腔積液,右第6肋骨缺如。原診“右肺癌切除術后”現(xiàn)復查:右第6肋骨缺如;右 下肺野第4前肋以下見大片狀密度增高
43、影,上緣呈外高內(nèi)低 狀,右膈面、右下心緣及右側胸壁中下部外側緣被遮蓋;左 肺紋理清晰,無增粗、增多、變形;左側肺野未見明確實變影;左膈面光整,肋膈角銳利;縱隔向左稍移位, 無增寬;心臟大小、形態(tài)未見異常,主動脈結未見向左凸出; 其它:未見異常??v隔腫瘤切除術后。原診“縱隔腫瘤切除術后”現(xiàn)復查:右側肺野透過度減 低;見斑片斑點狀密度增高,邊緣模糊影,以右上肺明顯; 右胸腔外側緣見帶狀密度增高影;右膈肌變平,欠清,肋膈 角變鈍,左膈面光整,肋膈角銳利;左肺野透光度未見異常, 未見明確實變影;其它:未見異常。左肺癌術后改變-左側胸腔積液,左第6肋骨缺如。原診“左肺癌切除術后”現(xiàn)復查:左第6肋骨缺如;左 下肺野第4前肋以下見大片狀密度增高影,上緣呈外高內(nèi)低 狀,左膈面、左下心緣及左側胸壁中下部外側緣被遮蓋;右 肺紋理清晰,無增粗、增多、變形;右側肺野未見明確實變 影;右膈面光整,肋膈角銳利;縱隔向右稍移位,無增寬; 心臟大小、形態(tài)未見異常,主動脈結未見向左凸出;其它: 未見異常。1、左乳房切除術后。2、心肺未見異常。原診“左乳房切除術后”現(xiàn)復查:左乳房缺如;左中下 肺野透過度增高;兩肺野未見異常密度增高影;兩肺紋理清 晰,無增粗、增多、變形;兩肺門無增大、增濃;雙膈面光 整,肋膈角清晰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主動脈未見異 常;縱隔居中、無增寬;其它:未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丘學院《建筑信息建模(BM)》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九江理工職業(yè)學院《動物病毒與人類健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工程學院《數(shù)據(jù)結構與算法分析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活動二 安全網(wǎng)上行》(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蒙滬版
- 遼寧現(xiàn)代服務職業(yè)技術學院《美術表現(xiàn)一中國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海南外國語職業(yè)學院《自然地理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地震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項目效益評估報告
- 山東商務職業(yè)學院《工程技術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商貿(mào)旅游職業(yè)學院《跨境電商平臺操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商學院《文獻檢索與學術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化工原理傳質導論
- 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ppt課件(完整版)
- 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件(完整版)
- 跨境電商亞馬遜運營實務完整版ppt課件-整套課件-最全教學教程
- 中國傳媒大學《當代電視播音主持教程》課件
- 浙美版小學六年級美術下冊全冊精品必備教學課件
- DB32∕T 4245-2022 城鎮(zhèn)供水廠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別和更換標準
- 建設工程圍擋標準化管理圖集(2022年版)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課程綱要
- 濕法冶金簡介
- 2022新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全一冊全部教案(共28節(ji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