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HYPERLINK / 建筑物截火阻煙封堵工程技術規(guī)程 DBJ04-229-2005前言 建筑物的被動防火措施在火災發(fā)生時防止熱量、煙氣、火焰的迅速蔓延擴散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防止火災在建筑物中的蔓延有著專門好的效果。本規(guī)程以系統(tǒng)化的方法,對建筑物構件縫隙、結構開口、貫穿物等截火阻煙封堵部位應采取的封堵措施作了技術規(guī)定,對由于建筑施工和使用的需要,而在防火分隔構件上或構件與構件之間形成的貫穿孔口、預留的空開口以及建筑縫隙的截火阻煙封堵 的設計、施工與維護保養(yǎng)等做了規(guī)定。 本規(guī)程由山西省公安消防總隊、精碳偉業(y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編制,在制定過程中征求了有關單位和專家的意見,通過多次討論
2、和修改,最后經(jīng)山西省建設廳會同有關部門審查定稿。 本規(guī)程共 6 章,包括總則、術語、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驗收和維護、保養(yǎng)。 本規(guī)程是首次編制,希望各單位在執(zhí)行過程中結合工程實踐,認真總結經(jīng)驗,積存資料。如有修改和補充之處,請及時將意見和有關資料寄交山西省公安消防總隊建審處(太原市桃園南路 115 號),供今后修改時參考。 主編單位: 山西省公安消防總隊 參編單位: 精碳偉業(y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要緊起草人 :李濟成 朱志發(fā) 唐興堯 郭益民 李彥軍 張耀澤 白曉輝 王建軍 徐 彤岳 鵬武 冰王建敏 賈緯民郭 瑜楊 兵 齊錦程 1 總則 1.0.1 為了保證建筑防火分隔的完整性和截火阻煙封堵質
3、量,防止火災時火焰、煙氣等在建筑內(nèi)的蔓延、擴散,保證人身安全和減少火災損失,制定本規(guī)程。 1.0.2 本規(guī)程適用于新建、改建及擴建的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的建筑縫隙、貫穿孔口及其貫穿物等的截火阻煙封堵工程設計、施工和驗收。 1.0.3 建筑縫隙、貫穿孔口及其貫穿物等的截火阻煙封堵工程應做到系統(tǒng)化,并遵循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jīng)濟合理。 1.0.4 截火阻煙封堵材料,應經(jīng)國家固定滅火系統(tǒng)和耐火構件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檢測合格,且具有型式認可證書。 1.0.5 建筑截火阻煙封堵工程的設計、施工及驗收,除符合本規(guī)程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 2 術語 2.0.1 截
4、火阻煙 firestop 采納截火阻煙封堵材料對空開口、貫穿孔口、建筑縫隙進行密封和填塞,幸免建筑的完整性被破壞和耐火極限降低,使其在規(guī)定的耐火時刻內(nèi)與相應構件一并用于阻止熱量、火焰和煙氣蔓延擴散的一種技術措施。 2.0.2 截火阻煙封堵材料 fire stopping material 具有防火、防煙功能,用于密封或填塞空開口、貫穿孔口及其環(huán)形間隙和建筑縫隙的材料及裝置的統(tǒng)稱。 2.0.3 防火分隔構件 fire separating element 按 建筑構件耐火試驗方法 GB/T9978測試具有一定的耐火極限,并起防火分隔作用的構件。如防火墻、防火分隔墻和樓板等。 2.0.4 貫穿物
5、service penetration 在建筑物中穿越防火分隔構件、建筑外墻或建筑屋頂?shù)鹊膯我换蚧旌显O施。如電纜、電纜橋架、各種管道和導線管等。 2.0.5 被貫穿物 penetrated element 貫穿物所穿越的防火分隔構件、建筑外墻或建筑屋頂?shù)取?2.0.6 貫穿孔口 penetration opening 貫穿物穿越被貫穿物時形成的孔口。 2.0.7 環(huán)形間隙 annular space 貫穿物與被貫穿物之間的環(huán)形空隙。 2.0.8 空開口 blank opening 因施工或其他緣故而在防火分隔構件、建筑外墻或建筑屋頂上留下的無貫穿物穿越的孔口。 2.0.9 建筑縫隙 const
6、ruction joint 防火分隔構件之間或防火分隔構件與其他構件之間的縫隙。如伸縮縫、沉降縫、抗震縫和建筑構件的構造縫隙等。 2.0.10 無鹵 halogen free 不含鹵素,燃燒產(chǎn)物的腐蝕性較低。 2.0.11 低煙 low smoke 燃燒時產(chǎn)生的煙塵較少,即透光率(能見度)較高。 2.0.12 電纜填充率 cabe filling rate 電纜(橋架)穿越貫穿孔口時,電纜線總截面面積與貫穿孔口面積的百分比值。 2.0.13 貫穿防火封堵組件 penetration fire stopping system 由被貫穿物、貫穿物及其支撐體、截火阻煙封堵材料及其支撐體,以及填充材料
7、構成的用以維持被貫穿物耐火能力的組合體。 2.0.14 建筑縫隙防火封堵組件 construction joint fire stop-ping system 由建筑縫隙相鄰構件、截火阻煙封堵材料及其支撐體,以及填充材料構成的用以維持建筑縫隙防火、防煙能力的組合體。 2.0.15 截火阻煙封堵系統(tǒng) fire stopping system 對由貫穿防火封堵組件、建筑縫隙防火封堵組件等構成的封堵體系進行整體的設計、施工及維護保養(yǎng),使其能在火災發(fā)生時保持建筑物構件整體耐火極限的工程體系。 3 工程設計 3.1 一般規(guī)定 3.1.1 截火阻煙封堵工程設計應系統(tǒng)化,可包括以下內(nèi)容: 1 建筑構件組成類
8、型; 2 貫穿物和被貫穿物的類型、特性; 3 建筑縫隙、貫穿孔口及空開口的特性及其環(huán)形間隙的大小; 4 截火阻煙封堵材料(以下簡稱阻火材料)的選用; 5 施工方式; 6 環(huán)境溫度、濕度條件,防水條件; 7 支撐物及防火面飾材料等。 3.1.2 建筑物內(nèi)的建筑縫隙應采納阻火材料封堵,并達到國家有關規(guī)范規(guī)定的耐火極限。 3.1.3 被貫穿物上的貫穿孔口和空開口必須進行截火阻煙封堵。 3.1.4 阻火材料的選擇應綜合考慮貫穿物類型和尺寸、貫穿孔口及其環(huán)形間隙大小、被貫穿物類型和特性、以及環(huán)境溫度、濕度條件等因素。 3.1.5 貫穿防火封堵組件的耐火極限應按照現(xiàn)行行業(yè)標測 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試驗
9、方法 GA161進行測試,且不應低于被貫穿物的耐火極限。 當實際工況比 GA161規(guī)定的耐火試驗條件惡劣時,貫穿防火封堵組件的耐火極限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之一: 1應按防火封堵組件的耐火極限測試方法進行測試,且測試結果應經(jīng)國家有關機構評估認定; 2應按實際工況進行專門的測試,并測試合格。 3.1.6 所設計的貫穿防火封堵組件在正常使用或發(fā)生火災時,應保持本身結構的穩(wěn)定性,不出現(xiàn)脫落、移位和開裂等現(xiàn)象。 當防火封堵組件本身的力學穩(wěn)定性不足時,應采納合適的支撐構件進行加強。支撐構件及其緊固件應具有被貫穿物相應的耐火性能及力學穩(wěn)定性能。 3.1.7 建筑縫隙防火封堵組件的耐火性能不應低于相鄰防火分隔構件的
10、耐火性能,并應按照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或其他經(jīng)國家有關機構認可的測試標準測試合格。 3.1.8 重要公共建筑、電信建筑、周密電子工業(yè)建筑和人員密集、對煙氣較敏感場所中的截火阻煙封堵,宜采納阻煙效果良好的貫穿防火封堵組件。 3.1.9 地下室、半地下室、經(jīng)常有人停留的場所中的阻火材料,應采納環(huán)保無鹵且阻煙效果良好的封堵材料。 3.1.10 關于結構專門的建筑物,當無法確定構件應達到的耐火極限時,可經(jīng)專家論證或火災危險性評估確認。 3.2 管道貫穿結構墻體、樓板的截火阻煙封堵 3.2.1 熔點不小于 1000 且無絕熱層的金屬管道(鋼管、鑄鐵管、銅管等),貫穿 12cm 混凝土墻體或 20cm 混凝土
11、樓板或輕質防火分隔墻體孔洞時,其截火阻煙封堵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當環(huán)形間隙較小時,應采納無機堵料防火灰泥,或有機堵料如防火泥或防火密封膠輔以礦棉填充材料或防火泡沫等封堵; 2 當環(huán)形間隙較大時,應采納防火涂層礦棉板(以下簡稱礦棉板)、防火板、阻火包、無機堵料防火灰泥或有機堵料如防火發(fā)泡磚等封堵; 3 當防火封堵組件達不到相應的絕熱性能,且在貫穿孔口附近設有可燃物時, 應在貫穿孔洞兩側不小于 1m 的管道長度上采取絕熱措施。 3.2.2 熔點不小于 1000 且有絕熱層的金屬管道(鋼管、鑄鐵管、銅管等)貫穿 12cm 混凝土墻體或 20cm 混凝土樓板或輕質防火分隔墻體孔洞時,其截火阻煙封堵必
12、須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絕熱層為熔點不小于 1000 的不燃材料,或絕熱層在貫穿孔洞處中斷時,按本規(guī)程第 3.2.1 條的規(guī)定封堵; 2 絕熱層為可燃材料,在貫穿孔口兩側不小于 0.5m 的管道長度上采納熔點不小于 1000 的不燃絕熱層代替時,按本規(guī)程第 3.2.2 條的規(guī)定封堵; 3 絕熱層為可燃材料時,其貫穿孔口必須采納膨脹型阻火材料封堵。環(huán)形間隙較小時,用阻火圈或阻火帶,并同時采納有機堵料如防火密封膠、防火泥、防火泡沫或無機堵料防火灰泥填塞;環(huán)形間隙較大時,采納無機堵料防火灰泥輔以阻火圈或阻火帶,礦棉板輔以阻火圈或有機堵料如膨脹型防火密封膠,或防火板輔以金屬套筒加阻火圈、阻火帶或有機堵料
13、如膨脹型防火密封膠封堵。 3.2.3 管道貫穿 12cm 混凝土墻體的截火阻煙封堵,不得與貫穿 12cm 混凝土墻體的截火阻煙封堵混用。 3.2.4 管道貫穿 20cm 混凝土樓板的截火阻煙封堵,不得與貫穿 20cm 混凝土樓板的截火阻煙封堵混用。 3.2.5 輸送不燃液體、氣體或粉塵,且熔點小于 1000 的金屬管道貫穿混凝土樓板或混凝土、砌塊墻體或輕質防火分隔墻體時,其截火阻煙封堵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單根管道的貫穿孔口應采納阻火圈或阻火帶封堵,且環(huán)形間隙尚應采納無機堵料防火灰泥、有機堵料如防火泥或防火密封膠等封堵; 2 多根管道的貫穿孔口宜采納礦棉板或防火板封堵,且應對每根管道采納阻火圈
14、或阻火帶封堵。管道與礦棉板或防火板之間的縫隙應采納有機堵料如防火泥、防火密封膠或防火填縫膠等封堵; 3 當無絕熱層管道貫穿孔口的防火封堵組件達不到相應的絕熱性能,且在貫穿孔口附近設有可燃物時,應在貫穿孔口兩側不小于1m 的管道長度上采取絕熱措施。 3.2.6 輸送不燃液體、氣體或粉塵的可燃管道貫穿混凝土樓板或混凝土、砌塊墻體或輕質防火分隔墻體孔洞時,其截火阻煙封堵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當管道公稱直徑不大于 100mm ,且環(huán)形間隙不大于 25mm 時,應采納有機堵料如防火泥、防火泡沫或防火密封膠等封堵; 2 當管道公稱直徑不大于 100mm ,且環(huán)形間隙不大于 25mm 時,應采納有機堵料如防
15、火泡沫、或礦棉板、防火板或有機堵料如防火發(fā)泡磚并輔以有機堵料如防火泥或防火密封膠等封堵; 3 當管道公稱直徑大于 100mm ,應采納阻火圈或阻火帶并輔以有機堵料如防火泥或防火密封膠等封堵。 3.2.7 采暖、通風、空氣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管道和防火閥貫穿墻體或樓板孔洞時,其截火阻燃封堵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當防火閥安裝在混凝土樓板或混凝土、砌塊墻體內(nèi),且防火閥與防火分隔構件之間的環(huán)形間隙不大于 50mm 時,應采納無機堵料防火灰泥等封堵;當防火閥安裝在混凝土樓板上時,也能夠采納有機堵料如防火密封膠輔以礦棉等封堵; 2 當防火閥安裝在混凝土樓板或混凝土、砌塊墻體內(nèi),且防火閥與防火分隔構件之間的環(huán)形間隙大于
16、 50mm 時,應采納礦棉板或防火板等封堵; 3 當風管為耐火風管,且風管與被貫穿物之間的環(huán)形間隙不大于 50mm 時,應采納有堵料如防火泥、防火密封膠或無機堵料防火灰泥等封堵; 4 當風管為耐火風管,且風管與被貫穿物之間的環(huán)形間隙大于 50mm 時,應采納礦棉板或防火板等封堵。 3.3 建筑縫隙的截火阻煙封堵 3.3.1 樓板與樓板之間建筑縫隙的截火阻煙封堵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當為靜太縫隙且縫寬不大于 50mm 時,采納有機堵料如防火密封膠、防火填縫膠或礦棉板等進行封堵; 2 當為動態(tài)縫隙或靜態(tài)縫隙的縫寬大于 50mm 時,采納具有仲縮能力的阻火材料進行封堵,如有機堵料防火封堵漆或防火填縫
17、膠等輔以礦棉填充材料。 3.3.2 樓板與防火分隔墻體側面之間建筑縫隙、防火分隔墻體之間建筑縫隙的截火阻煙封堵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當為靜態(tài)縫隙且縫寬不大于 25mm 時,應采納有機防火堵料如防火密封膠、防火填縫膠或礦棉板等進行封堵。 2 當為動態(tài)縫隙或靜態(tài)縫隙寬不大于 25mm 時,應采納具有伸縮能力的阻火材料進行封堵,如有機堵料防火封堵漆或防火填縫膠等輔以礦棉填充材料。 3 3 3 防火分隔墻體頂端與樓板下側之間建筑縫隙的截火阻煙封堵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關于混凝土墻體,為靜態(tài)縫隙且縫寬不大于 50mm 時,采納有機堵料如防火密封膠、防火填縫膠,或礦棉板等進行封堵,為動態(tài)縫隙或靜態(tài)縫隙寬大
18、于 50mm 時,采納具有伸縮能力的阻火材料進行封堵,如有機堵料防火封堵漆或防火填縫膠等輔以礦棉填充材料; 2 關于輕質墻體,為靜態(tài)縫隙且縫寬不大于 25mm 時,采納有機堵料如防火密封膠、防火填縫膠,或礦棉板等進行封堵;為動態(tài)縫隙或靜態(tài)縫隙縫寬大于 25mm 時,采納具有伸縮能力的阻火材料進行封堵如有機堵料防火封堵漆或防火填縫膠等輔以礦棉填充材料。 3 3 4 建筑幕墻與樓板、窗間墻或窗檻墻之間的建筑縫隙,采納具有伸縮能力的阻火材料進行封堵,如有機堵料防火封堵漆或防火填縫膠等。 3 4 導線管和電纜貫穿墻壁、樓板孔口的截火阻煙封堵 &;#8226;導線管穿越貫穿口的截火阻煙封堵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9、: &;#8226;當導線管為金屬管時,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 3.2.6 條的規(guī)定; &;#8226;當導線管為金屬管時,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 3.2.1 或 3.2.5 的規(guī)定。 3 4 2 單根電纜或電纜束貫穿孔口的截火阻煙封堵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8226;當貫穿孔口直徑不大于 150mm 時,應采納無機堵料防火灰泥,有機堵料如防火泥、防火密封膠、防火泡沫或防火塞等封堵; &;#8226;當貫穿孔口直徑大于 150mm 時,應采納無機堵料防火灰泥,或有機堵料如防火發(fā)泡磚、礦棉板或防火板并輔以有機堵料,如膨脹型防火密封膠或防火泥等封堵; &;#8226;電纜貫穿輕質防火分隔墻體,貫穿孔口不宜采納無機
20、堵料防火灰泥封堵。 3.4.3 母線(槽)貫穿孔口的截火阻煙封堵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8226;當貫穿混凝土樓板或混凝土、砌塊墻體時,應采納防火板、礦棉板、無機堵料防火灰泥或有機堵料如防火密封膠等封堵; &;#8226;當貫穿輕質防火分隔墻體進,應采納防火板或礦棉等封堵。 3.4.4 電纜橋架(線槽)的貫穿孔口應采納無機堵料防火灰泥,有機堵料如防火泡沫、或阻火包、礦棉板、防火板或有機堵料如防火發(fā)泡磚并輔以有機堵料如防火密封膠或防火泥等封堵。當貫穿輕質防火分隔墻體時,不宜采納無機堵料防火灰泥封堵。 3.4.5 封閉式電纜線槽貫穿孔口的截火阻煙封堵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當電纜線槽為塑料線槽且環(huán)形
21、間隙不大于 15mm 時,應采納有機堵料如防火泥、防火密封膠或防火泡沫等封堵;當電纜線槽為塑料線槽且環(huán)狀間隙大于 15mm 時,應采納有機堵料如防火泡沫,或礦棉板、防火板或有機堵料如防火發(fā)泡磚并輔以有機堵料如防火泥或防火密封膠等封堵; 2 當電纜線槽為金屬線槽時,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 3.2.1 條的規(guī)定; 3 在貫穿孔口處,所有電纜線槽均應在線槽內(nèi)部采納有機堵料如防火泥、防火密封膠或防火泡沫等封堵。 3.5 其它貫穿孔口的截火阻煙封堵 3.5.1 當多種類型的貫穿物混合穿越被貫穿物時,應分不按相應類型貫穿孔口的截火阻煙封堵要求進行封堵。當混合貫穿物中有直徑大于 100mm 的塑料管時,其貫穿孔口不
22、應用阻火包封堵。 3.5.2 空開口的截火阻煙封堵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當空開口面 積 0.25m 2 時,應采納防火板、礦棉板、防火包、有機堵料如防火發(fā)泡磚或無機堵料防火灰泥等封堵; 2 當空開口面積 0.25m 2 時,應采納有機堵料如防火泡沫、防火泥或無機堵料防火灰泥封堵。 3 輕質防火分隔墻體上的空開口不宜采納無機堵料防火灰泥封堵。 3.6 貫穿截火阻煙封堵構造 3.6.1 面積 300m 2 的貫穿孔口采納無機防火堵料防火灰泥封堵,宜在防火灰泥中配筋。 3.6.2 當采納柔性阻火材料且防火封堵組件本身力學穩(wěn)定性不足時,墻體上貫穿孔口的封堵應在墻體兩面分不用鋼絲網(wǎng)或不燃板材等進行支撐;
23、樓板上貫穿孔口的封堵應在樓下側用鋼絲網(wǎng)或不燃板材等進行支撐。鋼絲網(wǎng)或不燃板材等與墻體或樓板間應采納具有一定防火性能的緊固件固定。 3.6.3 當采納阻火板封堵且防火封堵組件本身力學穩(wěn)定性不足時,應對防火板采取加固措施。 3.6.4 當采納阻火圈或阻火帶時,墻體上貫穿孔口的封堵應在墻的兩側安裝阻火圈或阻火帶;樓板上貫穿孔口的封堵,可在樓板下側安裝阻火圈或阻火帶。 3.6.5 在樓板上不能承受荷載的貫穿防火封堵組件的周邊應采取防護措施。 工程施工 4.1 一般規(guī)定 4.1.1 建筑防火封堵施工應按照設計文件、相應產(chǎn)品的技術講明書和 操作規(guī)程,以及相應產(chǎn)品測試合格的防火封堵組件的構造節(jié)點圖進行。 4
24、.1.2 施工前應做下列預備工作: 1 應對防火封堵材料的適用性、質量和相關的測試報告或證書等逐一進行查驗; 2 應按設計和相關產(chǎn)品的技術要求,確認并修整現(xiàn)場條件。當現(xiàn)場條件,如被貫穿物類型和厚度、貫穿孔口尺寸、貫穿物類型和數(shù)量等,與設計要求不同時,施工單位應通知設計單位; 3 應依照現(xiàn)場情況預備施工工具和施工人員人身安全愛護設施等必要的作業(yè)條件。 4.1.3 阻火材料應高于或等于所施工各部位設計訂定的耐火極限標準。 4.1.4 截火阻煙封堵工程的施工應按設計施工圖和相應的技術文件進行,不得意隨意更改;當需要修改時,應經(jīng)原設計單位同意。 4.1.5 截火阻煙封堵工程施工分為填縫型施工、發(fā)泡型施
25、工及砌筑型施工,各種不同類型的施工作業(yè)必須依照規(guī)定的程序按步施工。 4.1.6 施工時,應依照現(xiàn)場情況采取防止污染地面或其他構件表面的防護措施。 4.1.7 隱蔽的截火阻煙封堵工程施工應在封閉前進行中間驗收,并填寫相應的隱蔽工程施工記錄和中間驗收記錄。 4.2 材料的運送、儲存 4.2.1 阻火材料應密閉儲裝,不可使用半裝和殘留材料。 4.2.2 容器或包裝均應粘貼產(chǎn)品合格認證標簽,并標明有效日期、貯存方式及施工方法。 4.2.3 施工現(xiàn)場應預先規(guī)劃材料存放區(qū),各類型的阻火材料,應按相應的溫度、濕度等貯存環(huán)境要求進行貯存。 4.2.4 現(xiàn)場使用兩劑澆灌發(fā)泡的阻火材料時,未經(jīng)攪拌的材料應全部儲裝
26、于原封容器內(nèi)。施工前應儲存于溫度 17 至 25 之間,開封后最少于 12 小時或按照產(chǎn)品廠家提供的儲存溫度和時刻內(nèi)施工。 4.3 填縫型施工要求 4.3.1 填縫型施工適用于對墻、樓板的界面銜接開口、建筑構件縫隙節(jié)點等部位,包括給排水配件、電纜、導線管或管線的穿透套等以及防火分隔構件之間或防火分隔構件與其他構件之間的縫隙等。 4.3.2 填縫型施工前,應按照阻火材料的產(chǎn)品講明,用布料沾浸非酒精溶劑將施工面擦洗潔凈。 4.3.3 填縫型施工前,應將填縫型阻火材料在各種材料面層上試用,施工面的粘著性不佳時,應敷施接面底劑。 4.3.4 填縫型施工時,應將填縫型阻火材料推進至噴嘴前端的護撐或擋板面
27、前的空隙,并達到設計規(guī)定的深度,確保填縫后建筑物構件的耐火時刻。 4.3.5 填縫材料面膜未形成前應用工具將封堵的縫料抹平,并揭除護面膠帶。 4.3.6 48 小時內(nèi)不應對填縫型施工部位攪動。 4.4發(fā)泡型施工要求 4.4.1 發(fā)泡型施工適用于有耐火極限要求的墻體、樓板的大型開孔處、開口處,包括組合電纜、電纜托架、管路以及電纜溝及管路組合等貫穿物等。 4.4.2 發(fā)泡型施工前,應將開孔出、臨近表面的雜物全部清理潔凈,并設置好檔板。 4.4.3 發(fā)泡型施工時,應依據(jù)規(guī)定的混合比例,將原封的 A 、 B 兩劑阻火發(fā)泡材料充分攪拌均勻。 4.4.4 應使用專用設備將攪拌好的液態(tài)混合材料灌注或噴注于開
28、孔處。一次的灌注量不應超過總體積的 1/3 。 4.4.5 連續(xù)調(diào)和用劑時,施作時刻不得超過 3 分鐘,或利用現(xiàn)場實際測得的膠合時刻。應選用以時刻較短者為基準。 4.4.6 施工使用的混合劑在所測得的膠合時刻內(nèi)仍未將開口填滿時,應停止施工至少 15 分鐘。原注入的混合劑發(fā)泡成型后方可接著施工。 4.4.7 發(fā)泡型施工完畢后, 24 小時內(nèi)不得拆除擋板。 4.5砌筑型施工要求 4.5.1 砌筑型施工適用于有耐火極限要求的墻體、樓板的開口及貫穿物,包括管路、電纜、風管貫穿物等。 4.5.2 各種型式砌筑型阻火材料應逐層砌筑或隔層砌筑,確保搭迭緊密。 4.5.3 關于構造體銜接的接縫以及構造與貫穿物
29、的界面,應按本規(guī)程 4.3 的要求進行填縫型施工。 工 程 驗 收 &;#8226;截火阻煙封堵工程的驗收前,施工單位應自行進行施工質量檢查、驗收。 &;#8226;截火阻煙封堵工程的驗收,應由建設單位(業(yè)主)組織設計、施工、監(jiān)理和公安消防機構等單位組成共同驗收組進行。 5.0.3 截火阻煙封堵工程驗收時,建設單位應提供下列資料: 1 驗收申請報告、竣工報告、設計講明書(圖紙)、設計變更文字記錄、截火阻煙封堵系統(tǒng)竣工圖等; 2 施工記錄及隱蔽工程中間驗收記錄,施工現(xiàn)場質量查驗結果; 3 阻火材料的合格證、檢測報告、使用維護講明書和型式認可書等資料。 5.0.4 截火阻煙封堵工程的檢查、驗收應符
30、合下列要求: 1 工程的施工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要求; 2 阻火材料應按本規(guī)程和制造商的安裝講明進行施工安裝; 3 施工現(xiàn)場的驗收,宜按各種類型防火封堵組件數(shù)量的 5% 進行抽查,且不宜少于 5 個;當同類型防火封堵組件少于個時,應全部檢查; 4 現(xiàn)場外觀檢查時,貫穿孔口和建筑縫隙的防火封堵材料表面應無明顯的缺口、裂縫和脫落現(xiàn)象,并應保證防火封堵組件不脫落。 5 不同類型的截火阻煙封堵應符合下列要求: &;#8226;電纜束周邊的環(huán)形間隙應采納阻火材料緊密封堵; &;#8226;對本規(guī)程第 3.1.9 、 3.1.10 條規(guī)定的建筑,其貫穿孔口處電纜之間、管道之間采納阻煙效果良好的阻火材料緊密封堵
31、; 3 ) 防火板或礦棉板安裝后應無缺口、裂紋,外觀平坦美觀;防火板或礦棉板周邊及與貫穿物之間的環(huán)形間隙應采納阻火材料密閉; 4 ) 無機堵料防火灰泥安裝后,在無表面支撐時,與貫穿孔口內(nèi)表面和貫穿物表面應粘結密實,外觀應平坦光潔,無干縮裂縫、混合不均勻現(xiàn)象; 5 )防火包或有機堵料防火發(fā)泡磚應交錯堆砌,且堆砌應密實牢固,無明顯縫隙,外觀整齊; 6 )有機堵料如防火密封膠、防火填縫膠、防火泥或防火封堵漆安裝后,與貫穿物、被貫穿物或建筑物縫隙表面應粘結密實、牢固,表面應平坦、無裂紋、墜落或脫落; 7 )阻火圈或阻火帶固定應牢固,無松動或脫落;阻火圈或阻火帶周邊縫隙及與管道之間的環(huán)形間隙應采納阻火材
32、料填塞密實。 5.0.5 截火阻煙封堵工程檢查、驗收完畢后,應按本規(guī)程附錄 A 的格式填寫截火阻煙封堵工程驗收表。 6維護、保養(yǎng) 6.0. 1 建設單位必須定期對建筑物構件縫隙、結構開口及貫穿物等截火阻煙封堵工程各個部位進行維護、保養(yǎng)。 6.0.2 阻火材料在制造商提供的產(chǎn)品有效期后,應及時更換。 6.0.3 截火阻煙封堵工程的維護、保養(yǎng)應按照原設計標準進行。附錄 A 截火阻煙封堵工程驗收表 工程名稱 封堵工程名稱 建設單位 設計單位 施工單位 監(jiān)理單位 驗收項 目分類 驗 收 項 目 驗收結論 技術資 料審查 1 驗收申請報告、竣工報告、設計講明書(圖紙)、設計變更文字記錄、截火阻煙封堵系統(tǒng)
33、竣工圖等。 2 施工記錄及隱蔽工程中間驗收記錄,施工現(xiàn)場質量查驗結果。 3 阻火材料的合格證、檢測報告、使用維護講明書和型式認可書等資料。 檢查 1 工程的施工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要求。 2 貫穿孔口和建筑縫隙的防火封堵材料表面應無明顯的缺口、裂縫和脫落現(xiàn)象,防火封堵組件不脫落。 3 阻火材料應按本規(guī)程和制造商的安裝講明進行施工安裝。 具體內(nèi)容 1 電纜束周邊的環(huán)形間隙應采納阻火材料緊密封堵。 2 對本規(guī)程第 3.1.9 、 3.1.10 條規(guī)定的建筑,其貫穿孔口處電纜之間、管道之間應采納阻煙效果良好的阻火材料緊密封堵。 3 防火板或礦棉板安裝后應無缺口、裂紋,外觀平坦美觀;防火板或礦棉板周邊及與
34、貫穿物之間的環(huán)形間隙應采納阻火材料密閉。 4 無機堵料防火灰泥安裝后,在無表面支撐時,與貫穿孔口內(nèi)表面和貫穿物表面應粘結密實,外觀應平坦光潔,無干縮裂縫、混合不均勻現(xiàn)象。 5 防火包或有機堵料防火發(fā)泡磚應交錯堆砌,且堆砌應密實牢固,無明顯縫隙,外觀整齊。 6 有機堵料如防火密封膠、防火填縫膠、防火泥或防火封堵漆安裝后,與貫穿物、被貫穿物或建筑縫隙表面應粘結密實、牢固、表面應平坦、無裂紋、墜落或脫落。 7 阻火圈或阻火帶固定應牢固,無松動或脫落;阻火圈或阻火帶周邊縫隙及與管道之間的環(huán)形間隙應采納阻火材料填塞密實。 維護治理 規(guī)章、維護治理人員 符合規(guī)程要求 驗收組人 員姓名 工作單位 職務、職稱
35、 簽名 驗收組結論: 驗收組組長簽名: 年 月 日 建設單位蓋章 設計單位蓋章 施工單位蓋章 監(jiān)理單位蓋章 本規(guī)程用詞講明 &;#8226;對本規(guī)程有關要求嚴格程度的用詞講明如下,以便在執(zhí)行本規(guī)程條文時區(qū)不對待。 1 表示專門嚴格,非如此做不可的用詞: 正面詞采納:“必須”; 反面詞采納:“嚴禁”。 2 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如此做的用詞: 正面詞采納:“應”; 反面詞采納:“不應”或“不得”。 3 表示同意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如此做的用詞: 正面詞采納:“宜”或“可”; 反面詞采納:“不宜”。 二、條文中指明應按有關的標準、規(guī)程或規(guī)定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按 . 執(zhí)行”或“應符合 要求
36、(或規(guī)定)”。本規(guī)程用詞講明 &;#8226;對本規(guī)程有關要求嚴格程度的用詞講明如下,以便在執(zhí)行本規(guī)程條文時區(qū)不對待。 1 表示專門嚴格,非如此做不可的用詞: 正面詞采納:“必須”; 反面詞采納:“嚴禁”。 2 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如此做的用詞: 正面詞采納:“應”; 反面詞采納:“不應”或“不得”。 3 表示同意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如此做的用詞: 正面詞采納:“宜”或“可”; 反面詞采納:“不宜”。 二、條文中指明應按有關的標準、規(guī)程或規(guī)定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按 . 執(zhí)行”或“應符合 要求(或規(guī)定)”。 建筑物截火阻煙封堵工程技術規(guī)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37、 of FireStopping System in Building ( 條文講明 ) 1 總 則 1.0.1 建筑防火一般包括主動防火和被動防火兩種方法,被動防火,目前在我國和其他大多數(shù)國家的建筑規(guī)范或防火規(guī)范中,要緊通過操縱建筑物耐火等級和裝修材料燃燒性能分級、由具有一定耐火極限的墻或樓板分隔的水平或垂直防火份區(qū)、防火隔間來防止建筑物火災蔓延。這些措施是從火災教訓中得出的,并受到了實踐的檢驗,在建筑物防火愛護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 由于建筑物功能和內(nèi)部操作的需要,許多管線需要貫穿通過建筑的樓板和墻體,如采暖通風和空氣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管道、上下水管道、熱力管道、電纜和其他管道;還有一些建筑縫隙,如樓
38、板和墻體之間、墻體與墻體之間等。這些貫穿孔口、建筑縫隙能夠導致火勢和煙氣在建筑中蔓延擴大。為了保持防火分隔構件的結構完整性,使構件的防火能力不致削弱,防火分隔構件上的貫穿孔口、空開口、環(huán)形間隙以及建筑縫隙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截火阻煙封堵進行系統(tǒng)化的愛護。這對防止煙和火焰在建筑物中蔓延具有重要作用。 在實際工作中,有些貫穿開口和建筑縫隙并不能完全或正確地封堵,以致封堵材料在明火和高溫作用下出現(xiàn)裂縫或完全脫落;還有些封堵材料在日常使用中由于振動而疏松或脫落等。出現(xiàn)這些問題可歸于以下幾個緣故: 1 在現(xiàn)行規(guī)范中對貫穿開口和建筑縫隙封堵的規(guī)定不完整、不系統(tǒng)或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 2 對建筑不同部位的封堵如何要
39、求和最終應達到什么性能,沒有規(guī)范做出具體規(guī)定; 3現(xiàn)行規(guī)范的條款限制了一些新技術和新產(chǎn)品的應用;4人們不了解或不熟悉新產(chǎn)品。例如,現(xiàn)行防火規(guī)范只規(guī)定管道開口和玻璃幕墻縫隙應進行密封。事實上,除這些部位外還有其他部位也需要封堵;同時,目前市場上除不燃防火封堵材料外,還有一些專門好的防火封堵材料,如防火泥、防火密封膠、防火封堵漆、阻火圈、阻火帶等。為了有效防止火災和煙氣在建筑物中蔓延,在分析研究現(xiàn)有截火阻煙封堵材料的特性和目前國際上截火阻煙封堵現(xiàn)狀的基礎上,編制了本規(guī)程。 1.0.2 本規(guī)程用于新建、擴建及改建的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的建筑縫隙、貫穿孔口及其貫穿物等的截火阻煙封堵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及維
40、護保養(yǎng)。 1.0.3 在執(zhí)行本規(guī)程時,建筑縫隙、貫穿孔口及其貫穿物等的截火阻煙封堵工程應堅持系統(tǒng)化的原則,應對由貫穿防火封堵組件、建筑縫隙防火封堵組件等構成的封堵體系進行整體的設計、施工及維護保養(yǎng),使其能在火災發(fā)生時保持建筑物構件整體耐火極限的工程系統(tǒng),同時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jīng)濟合理。 1.0.4 本條對截火阻煙封堵材料的質量提出了要求。應經(jīng)國家固定滅火系統(tǒng)和耐火構件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檢測合格,且具有型式認可證書。未經(jīng)檢測或檢測不合格的不能采納。 1.0.5 本條規(guī)定中所指出“現(xiàn)行的國家有關標準”,除在本規(guī)程中已指明的以外,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標準: &;#8226;防火基礎標準與有關的安
41、全基礎標準: &;#8226;有關的工業(yè)與民用建筑防火標準、規(guī)范: &;#8226;有關的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 &;#8226;其它有關的標準。 2 術 語 2.0.1 本條對 “截火阻煙”的概念作了規(guī)定。本術語不僅包括密封空開口和貫穿孔口的防火封堵材料,而且包括密封建筑縫隙的防火封堵材料。 2.0.2 本條對“截火阻煙封堵材料”的概念作了規(guī)定,及對具有防火、防煙功能的各類阻火材料及裝置的統(tǒng)稱。 2.0.3 本條對“截火阻煙封堵系統(tǒng)”的概念作了規(guī)定。對由貫穿防火封堵組件、建筑縫隙防火封堵組件等構成的封堵體系進行整體的設計、施工及維護保養(yǎng),使其能在火災發(fā)生時保持建筑物構件整體耐火極
42、限的工程系統(tǒng)。 3 工程設計 3.1 一般規(guī)定 有效的被動防火措施,如防火分隔構件等,對抑制火災、防止火災蔓延起重要作用。每一貫穿防火分隔構件的貫穿孔口和空開口都應采納防火封堵材料進行封堵,使該構件的防火能力不被削弱。 本章包括的貫穿物有:管道、導線管、單根或成束電纜、母線(槽)、放開或封閉的電纜橋架(線槽)、采暖通風與空氣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管道等等。 貫穿物的類型不同,采取的防火封堵措施也不同。本章依照不同類的貫穿物并考慮其他情況,分不對防火封堵作了相應的技術規(guī)定。 3.1.1 本條對截火阻煙封堵工程系統(tǒng)化設計的內(nèi)容進行了規(guī)定,包括建筑構件組成類型,如墻、樓板、梁、柱、吊頂、天花板、防火墻等;貫穿物和
43、被貫穿物的類型、特性,如電線、電纜、電纜托架、管路、風管等;建筑縫隙、貫穿孔口及空開口的特性及其環(huán)形間隙的大小,如開口、孔洞、縫隙、節(jié)點、管井、涵洞等;截火阻煙封堵材料的選用,如符合標準的有機、無機填塞材料等;施工方式;適用環(huán)境溫度、濕度條件、防水條件等;支撐物及防火面飾材料,如陶瓷纖維板、不燃材面板等等。 3.1.2-3 建筑縫隙按相鄰構件是否有相對運動分為靜態(tài)縫隙和動態(tài)縫隙。靜態(tài)縫隙是指相鄰構件無相對位移的縫隙;動態(tài)縫隙是指相鄰構件有相對位移的縫隙,如伸縮運動或剪切運動所產(chǎn)生的縫隙。 建筑縫隙按所在的建筑部位可分為五類:樓板與樓板之間的建筑縫隙;樓板與防火分隔墻體側面之間的建筑縫隙;防火分
44、隔墻體頂端與樓板下側之間的建筑縫隙(墻頭縫);防火分隔墻體之間的建筑縫隙(墻間縫);建筑幕墻與樓板、窗間墻或窗檻墻之間的建筑縫隙。 建筑物中的建筑縫隙,有些是建筑構件之間為滿足特定的設計功能而需要的縫隙,如協(xié)調(diào)承載變形、熱位移或沉降,降低熱傳導、噪音或振動,抗震等;有些是建筑中因施工質量而在構件之間出現(xiàn)的縫隙。最常見的建筑縫隙是長度至少為寬度 10 倍的線性縫隙,存在于防火分隔構件之間、防火分隔構件與其他建筑構件之間的縫隙,如墻頭縫、樓板與外墻之間的縫隙、樓板與樓板之間的縫隙等。 建筑縫隙防火封堵組件用來維持防火分隔構件不連續(xù)處的防火,能夠與這些構件共同作用,保持結構的耐火完整性和隔熱性。建筑
45、縫隙防火封堵組件可依照其構造分為:有或沒有背襯材料、有或沒有覆蓋材料、有或沒有支撐材料等幾種類型。 3.1.4 目前防火封堵材料專門多,每種材料都有相應的適用范圍以及應采取的設計與施工方法。如能正確使用,將能夠防止火和煙氣在規(guī)定的設計時刻內(nèi)通過孔口蔓延。 阻礙貫穿孔口及其環(huán)形間隙、空開口封堵質量的因素專門多,如防火封堵材料與貫穿物或被貫穿物之間的粘附性,貫穿物的熱傳導和物理性質、燃燒性能、數(shù)量、尺寸,被貫穿物的結構類型、密度、厚度,貫穿孔口及其環(huán)形間隙、空開口的大小、水平或垂直方位,封堵的位置,防火封堵材料的特性如防火防煙性、膨脹性、伸縮性、承載性、抗機械沖擊性、隔熱性、防水性,防火封堵材料的
46、用量,被貫穿物、貫穿物及其支撐體和防火封堵材料及其支撐體以及填充材料共同工作的能力,環(huán)境溫度、濕度和腐蝕條件,施工方法和工藝等。 1 貫穿物類型的阻礙。貫穿物穿過一個防火分隔體時的封堵效果取決于貫穿物的熱傳導物理性質。假如一個防火封堵組件用于金屬管的封堵,該封堵組件可能達到某一特定的耐火極限,而假如此封堵組件用于塑料管或電纜的封堵,則可能完全無效。在一般情況下,用于某一類型金屬管道封堵的測試結果,只能用于相似的管件或具有較低熱導性的金屬管道;用于易燃或受熱變軟管道封堵的測試結果,不能用于其他管道;纖維增強水泥管道等低導熱、非熱塑性管道封堵的測試結果,不能用于其他管道。 2 貫穿物尺寸的阻礙。由
47、于貫穿物尺寸阻礙熱傳導特性,因而阻礙封堵效果。大尺寸貫穿物、貫穿孔口封堵的測試結果,能夠用于其他條件不變,而尺寸小的貫穿物、貫穿孔口的封堵。 3 被貫穿物結構類型和厚度的阻礙。封堵材料可按需要用于不同的建筑構件中。建筑結構類型能夠是混凝土、磚石或輕質結構等。用于混凝土或磚石類構件的測試結果,一般只能應用于厚度和密度相同或更大的混凝土或磚石構件。 4 孔口方位的阻礙。垂直和水平位置上的孔口,其封堵組件的測試結果不能相互替代。用于垂直構件的封堵結果,不能不經(jīng)測試而直接應用于水平方向的構件,反之亦然。 貫穿物周圍封堵后,防火封堵材料除應具有防火、防煙性能外,還應依照工程實際情況具有伸縮柔韌性,以適應
48、貫穿物與被貫穿物之間的相對變形等。 因此,面對多種防火封堵材料及各種材料的特定使用要求,在實際應用中應依照貫穿物的類型和尺寸、貫穿孔口及其環(huán)形間隙大小、被貫穿物結構類型和厚度等選用相適應的防火封堵材料和用量。貫穿防火封堵材料的選用應符合本章各條款的規(guī)定,并應通過相關的測試,以及符合防火封堵材料制造商技術講明的要求。 3.1.5 貫穿防火封堵組件系用于維持貫穿物通過防火分隔構件處耐火極限的組合構件。一個貫穿防火封堵組件所采納的防火封堵材料,或者是單一的,或者是由幾個防火封堵材料組成的??捎上铝蟹阑鸱舛虏牧辖M成:防火發(fā)泡磚、防火塞、礦棉板、防火板、阻火包、防火灰泥、阻火圈、阻火帶、防火泥、防火泡沫
49、、防火填縫膠、防火密封膠、防火封堵漆等,并依照情況選擇填充材料配合使用。 貫穿防火封堵組件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被貫穿物的耐火極限,其耐火性能應按國家公共安全行業(yè)標準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 GA161 測試合格。由于阻礙防火封堵組件耐火極限的因素專門多,防火封堵材料能夠組合出不同的防火封堵組件,且能夠具有不同的耐火極限,因此,設計時應依照貫穿孔口的具體情況,選擇相對應的測試合格的防火封堵組件。 實際工程設計中,經(jīng)常會遇到各種復雜的情況。與 GA161 中耐火試驗安裝圖相比較,當遇到貫穿物直徑更大、管道環(huán)形間隙更大、墻體厚度更小以及貫穿物為輕質墻體等情況時,如貫穿物中含有直徑大于 40mm
50、 的管道、環(huán)形間隙大于 52mm 、墻體厚度小于 240mm ,以及電纜橋架等貫穿的封堵,則情況要比標準試驗復雜。為了相對更安全、合理,貫穿防火封堵組件的耐火極限應以測試數(shù)據(jù)為基礎,并經(jīng)國家有關機構評估認可,或按照實際安裝情況進行專門的測試并合格。 GA161-1997 所規(guī)定的測試方法,關于混凝土樓板或混凝土、砌塊墻體,其封堵的最大孔口尺寸為 0.5m x 0.5m ;關于電纜 , 能夠覆蓋的最大電纜填充率為 45% ;關于更大孔口尺寸的封堵或更大電纜填充率的孔口的封堵,應進行專門測試。 空開口防火封堵組件是貫穿防火封堵組件的特例,其封堵措施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 3.4 節(jié)的規(guī)定。 目前,國內(nèi)防火
51、封堵組件耐火性能的實驗數(shù)據(jù)不多,本章中貫穿防火封堵組件和第四章建筑縫隙防火封堵組件試驗和評估的差不多信息,要緊參考國外一些認可的測試列表、評估報告和生產(chǎn)廠商的安裝手冊等資料。 國際上有關貫穿防火封堵組件耐火性能試驗方法的標準有: ASTM E814Fire Tests of ThroughPenetration Fire Stops 、UL1479Fire Tests of ThrouhgPenetration Firestops 、 ENI13663 貫穿封堵的防火測試標準等。當一種防火封堵組件通過了測試并登記注冊,設計和施工時就可采納該防火方式。假如某一種防火封堵組件在注冊的列表序列中無法
52、查到,則使用時必須經(jīng)防火測試機構做出評定。假如難以作出準確的評定,則該防火封堵組件必須進行耐火性能檢測。 為便于執(zhí)行,下面給出有關本章貫穿防火封堵組件試驗和評估的一些差不多信息: 1 假如某個貫穿封堵組件既用于水平也用于垂直防火分隔構件,則在兩個方向上都必須進行相關測試。對非對稱的垂直分隔構件,假如權威機構能夠確定某一面耐火比較薄弱,則可只對薄弱面進行受火測試。 2 防火分隔構件 1 混凝土和砌筑體構件:在將試驗結果應用于各種類型的砌筑體和混凝土防火分隔構件的封堵時,假如其密度與試樣密度的偏差在15%以內(nèi),則試驗結果能夠適用:假如偏差更大,則應咨詢試驗機構的意見。對空心混凝土砌塊測得的結果,能
53、夠用于評估具有相同厚度的實心混凝土構件的防火封堵系統(tǒng)的性能,反之則殆。 2 輕質防火分隔墻體:輕質防火分隔墻體的防火封堵組件應單獨進行測試。輕質防火分隔墻防火封堵組件的測試結果,能夠用于評估比試樣更大或具有同等厚度的混凝土和砌筑體構件,反之則殆。 3 金屬管 銅管周圍開口的貫穿封堵組件的測試結果,能夠應用各種有相同材料的管道或鐵管的封堵組件,只要此管道的外徑不大于試樣的外徑,且墻的厚度大于所測試的厚度。 4 塑料管 1 在特定試驗中獲得的數(shù)據(jù),不應用于其他具有不同材料、尺寸、管壁厚度的塑料管道中。垂直防火分隔構件貫穿部位的試驗數(shù)據(jù),不應用于評估水平防火分隔構件貫穿部位的性能,反之亦然。 2 由
54、于塑料管貫穿封堵材料的耐火性能取決于受火情況,因此實際安裝時應具有與試驗所規(guī)定相同的受火情況。 3 只要防火封堵組件的受火情況與試驗情況相同,試驗結果可應用于比試驗時更厚的砌筑體和混凝土構件中。 4只要防火封堵組件與試驗時具有相似的受火情況和尺寸,關于貫穿部位不垂直于構件表面的情況,試驗數(shù)據(jù)仍可適用。 5塑料管配件不應安裝在貫穿孔口處,除非這些配件在貫穿部位作為防火封堵組件的一部分進行耐火試驗且滿足耐火極限要求。 5 電力電纜和通訊電纜的防火封堵組件 測試時要緊應滿足下列條件: 1 測試組件中電纜的導體覆層和絕緣材料應與實際使用情況相同; 2 標準試驗電纜與實際貫穿電纜應具有相似尺寸,或實際貫
55、穿電纜的尺寸在合格試驗尺寸范圍內(nèi)(合格試驗尺寸范圍是指,在試驗中對多個電纜進行測試,且由此得到了合格電纜的尺寸范圍); 3 假如實際貫穿電纜具有托架,則測試的防火封堵組件應與 相同或相似托架共同進行測試。 電纜不像其它貫穿物,它是一種混合結構體,包括一個或幾個金屬內(nèi)核(常是銅或鋁)和一些隔熱的外包敷材料,這些材料的相互作用及與貫穿封堵、防火分隔構件的相互作用,對組件的性能會有專門大的阻礙,且難以精確預測。由于各種電纜的組成千變?nèi)f化,某種或某些試驗的評估無法涵蓋所有情況,因此,電纜貫穿封堵組件的評估比較復雜。 阻礙電纜貫穿組件耐火性能的因素包括:導體、絕緣層的材料,導體與絕緣層材料的面積比,電纜
56、直徑,管束的尺寸和包扎情況,防火分隔構件的厚度和熱力特性,管道橫截面上導體的分布,與貫穿封堵的相互作用。 3.1.6 設計的防火封堵組件應考慮被貫穿物、貫穿物及其支撐體、防火封堵材料及其支撐體以及填充材料能夠協(xié)調(diào)工作,并應適應建筑日常使用的環(huán)境條件,如建筑的震動、熱應力、荷載等作用;應滿足火災時的使用需要,如火災中的熱應力不均勻變化和熱風壓作用,能保持其穩(wěn)定性、不發(fā)生脫落、位移和開裂等情況。這要緊取決于選用的防火封堵材料能適應日常環(huán)境的特性、在火災中的表現(xiàn)及施工安裝的質量。 3.17 為了能起到阻止火焰、煙氣蔓延的作用,建筑縫隙防火封堵組件的耐火性能應與相鄰防火分隔構件的耐火性能保持一致。目前
57、我國尚無建筑縫隙防火封堵組件耐火性能的國家或行業(yè)標準 . 建筑縫隙防火封堵組件的耐火性能應按照國家有關機構認可的測試標準測試合格 . 3.18 重要公共建筑、電信建筑、周密電子工業(yè)建筑和人員密集、對煙氣較敏感場所中的截火阻煙封堵 , 宜采納阻煙效果良好的貫穿防火封堵組件 . 重要公共建筑和人員密集場所 , 因其建筑規(guī)模大、空間大、人員密集 , 火災時的煙和毒氣對人員容易造成傷害 . 電信建筑及周密電子工業(yè)建筑中的電子設備一旦被煙熏 , 往往造成重大經(jīng)濟損失 . 因此 , 這些建筑中煙氣對人員或設備的阻礙需認真考慮 , 這些建筑或場所的防火封堵除應具有阻火性能外,同時還應具有快速阻止煙氣傳播的功能。阻火包不適用于對阻火要求較高的場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輔導員招聘考試知識更新路徑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nóng)藝師考試的切實準備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考試農(nóng)業(yè)職業(yè)經(jīng)理人要點試題及答案
- 農(nóng)藝師考試專業(yè)知識歸納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花卉選材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nóng)藝師考試有效備考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玻璃鋼水箱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牛皮鋼頭鞋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燃氣割嘴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貴州省14年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湖北省恩施市司法局司法輔助人員招聘9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30年中國玄武巖纖維工業(yè)行業(yè)現(xiàn)狀調(diào)研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項目部組織機構和管理體系范文
- 自然辯證法論述題146題帶答案(可打印版)
- 2024-2030年中國鹽差能行業(yè)面臨的困境分析及投資規(guī)模研究報告
- 七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必背【古詩詞與文言文】
- 小學生火星天問一號祝融車分享
- 全過程造價咨詢項目保密及廉政執(zhí)業(yè)措施
- (新版)高級插花花藝師技能認證考試復習題庫大全-上(單選題)
- 2024年中國手工空心掛面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程第十一講 中華一家與中華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