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4杠桿綜合 提高練習(答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杠桿綜合提高檢測1停放自行車時,若要從如圖四點中選擇一點施加豎直向上的力,將后輪略微提起。其中最省力的點是()AA點BB點CC點DD點第1題圖第2題圖2如圖甲所示的力學裝置,杠桿OAB始終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O為杠桿的支點,OB3OA,豎直細桿a的上端通過力傳感器相連在天花板上,下端連接杠桿的A點,豎直細桿b的兩端分別與杠桿的B點和物體M固定,水箱的質(zhì)量為0.8kg,底面積為200cm2,不計杠桿、細桿及連接處的重力,力傳感器可以顯示出細桿a的上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圖乙是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大小隨水箱中水的質(zhì)量
2、變化的圖像,則()A物體M的密度為0.2103kg/m3B當傳感器示數(shù)為0N時,加水質(zhì)量為1.4kgC當加水質(zhì)量為1.8kg時,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1900PaD加水質(zhì)量為2kg時,水對水箱底部的壓力為31N3自行車是簡單機械的巧妙結(jié)合,如踏腳用到了杠桿原理。若作用在腳踏板上的力為F,下列圖中能正確表示出該力的力臂的是()ABCD4一個600N重的成年人和一個小孩都過一道4m寬的水渠。成人從左岸到右岸,而小孩從水渠右岸到左岸,兩岸各有一塊3m長的堅實木板,他們想出了如圖的方式過渠,請分析在忽略木板自身重量和木板疊交的距離情況下,要使成年人和小孩都能平安過渠,小孩的體重不能輕于多少牛?()A100
3、NB200NC300ND400N第4題圖第5題圖第6題圖5如圖,一塊厚度、密度均勻的長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豎直向上的力分別作用于水泥板的長或?qū)挼囊粋?cè),欲使其一端拎離地面。下列對此情景的分析中,正確的是()AF甲F乙,因為動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BF甲F乙,因為甲方法的動力臂比乙方法的短CF甲作用于水泥板時,水泥板可看成是費力杠桿DF乙作用于水泥板時,水泥板可看成是費力杠桿6如圖所示,A和B為由銅和鐵制成的實心球,它們的體積相同,此時杠桿恰好水平平衡,若將它們同時浸沒水中則()A杠桿仍然保持平衡B杠桿不能平衡A下沉C杠桿不能保持平衡B下沉D無法確定7如圖所示,在“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
4、驗中,若實驗時在杠桿的左端懸掛一個物體,右端用彈簧秤拉著,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今握著彈簧秤緩慢地沿圖中虛線的位置1移動到2(杠桿始終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彈簧秤的示數(shù)()A不斷增大B先增大,后減小C不斷減小D先減小,后增大第7題圖第8題圖第9題圖8小科利用注射器設(shè)計制作了一個挖掘機模型,如圖所示。通過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引起注射器、的活塞移動而帶動機械臂挖土。對此挖掘機工作原理分析錯誤的是()A模型中可以找到三個杠桿B圖中杠桿均可以用來省力C抓手P處重物重力太大引起挖掘機翻倒時,以O(shè)2為支點D若在Q點放置重物,挖掘機挖掘時更不易翻倒9小明騎獨輪車,以速度勻速通過水平獨木橋,獨木橋的兩端
5、由兩根豎直支柱A、B支撐,A、B間距離為L,人和車的總重為G,如圖所示。假設(shè)獨輪車在A端支柱上方為初始時刻(t0),則B端支柱所受壓力FB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圖象為(不考慮獨木橋重力及形變)()ABCD10如圖所示,作用在杠桿一端始終與杠桿垂直的力F,將杠桿緩慢勻速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這個過程中力F的大小將()A變大B不變C變小D先變大后變小第10題圖第11題圖第12題圖11如圖所示,長1米的粗細均勻的光滑金屬桿可繞O點轉(zhuǎn)動,桿上套一滑環(huán),用測力計豎直向上拉著滑環(huán)緩慢向右移動,并保持金屬桿處于水平狀態(tài)。則測力計示數(shù)F與滑環(huán)離開O點的距離s之間的關(guān)系圖象為()ABCD12小夢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
6、驗時,先在杠桿兩側(cè)掛鉤碼進行實驗探究,再用彈簧測力計取代一側(cè)的鉤碼繼續(xù)探究,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拉力的力臂為OCB用彈簧測力計取代鉤碼的目的是便于正確認識力臂C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一定等于兩個鉤碼的重力D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方向改變時。拉力大小一定不變13小明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在杠桿兩側(cè)掛上不同個數(shù)的鉤碼,移動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三次實驗后得出結(jié)論: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下列能幫助他得出正確結(jié)論的操作是()A去掉一側(cè)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B去掉一側(cè)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C去掉一側(cè)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斜向
7、下拉D增加鉤碼個數(shù),再多次實驗使結(jié)論更具普遍性第13題圖第14題圖第15題圖14如圖是開瓶蓋的起子,可以看成是一個杠桿,能正確表示出杠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的圖是()ABCD15一均勻木板AB,B端固定在墻壁的轉(zhuǎn)軸上,木板可在豎直面內(nèi)轉(zhuǎn)動,木板下墊了塊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圖所示,現(xiàn)在水平力F將C由A向B勻速推動過程中,推力F將()A大小不變B逐漸增大C先增大后減小D先減小后增大16甲、乙兩個身高相同的人抬著一個木箱沿斜坡上山,木箱的懸點恰好在抬杠的中央。如圖所示,則甲、乙兩人所用的力F甲與F乙的關(guān)系是()AF甲F乙BF甲F乙CF甲F乙D已知條件不足,所以無法判斷第16題圖第17題圖第18題
8、圖17如圖,小明用一輕質(zhì)杠桿自制簡易密度秤的過程中,在A端的空桶內(nèi)分別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體,改變物體M懸掛點B的位置,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在M懸掛點處標出相應(yīng)液體的密度值。下列關(guān)于密度秤制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每次倒入空桶的液體體積相同B懸點O適當右移,秤的量程會增大C秤的刻度值向右越來越大D增大M的質(zhì)量,秤的量程會增大18如圖所示為道閘。若道閘平時上揚,當轉(zhuǎn)動到水平位置,示意車輛停車等候,稱為常開型道閘;若道閘平時水平放置,當?shù)篱l上揚,車輛可以通過,稱為常閉型通閘。為了加強管理,車庫門口設(shè)有的道閘應(yīng)是()A常閉型道閘,重心應(yīng)在O點左側(cè)B常開型道閘,重心應(yīng)在O點右側(cè)C常閉型道閘,重心
9、應(yīng)在O點右側(cè)D常開型道閘,重心應(yīng)在O點左側(cè)19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發(fā)生爆炸。災(zāi)后救災(zāi)人員用到如圖所示的“大力鉗”剪斷廢墟中的鋼筋,救出被困群眾。大力鉗上的主要數(shù)據(jù)如圖。若某救災(zāi)人員在“握力作用處”向下施加壓力150N,則“被鉗鋼筋”承受的壓力為()A50NB360NC2700ND120N第19題圖第20題圖第21題圖20如圖所示,為一可繞O點轉(zhuǎn)動的杠桿,在A端通過繩作用一豎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桿平衡,此時AB部分水平,保持重物靜止不動,而使繩繞A點從圖所示的位置沿圖中的虛線CD轉(zhuǎn)動,則()A順時針轉(zhuǎn),F(xiàn)先變小后變大B順時針轉(zhuǎn),F(xiàn)先變大后變小C逆時針轉(zhuǎn),F(xiàn)先變小后變大D逆時針轉(zhuǎn),F(xiàn)先變大后
10、變小21如圖所示,每只砝碼質(zhì)量相等,這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當發(fā)生下列哪一種變化時杠桿仍能保持平衡?()A兩端各加一只同規(guī)格的砝碼BG1、G2都向O點移動2厘米CG1向O點移動,G2向O點移動DG1向O點移動2厘米,G2向O點移動1厘米22如圖是同學們常用的燕尾夾,當用力摁住N點打開該夾子時,能正確表示該過程的MON杠桿示意圖是()ABCD23如圖為“杠桿力臂演示儀”,杠桿AOB可繞O點(螺母)轉(zhuǎn)動,杠桿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計,固定裝置未畫出,甲圖中杠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松開螺母保持OA不動,使OB向下折一個角度后,再擰緊螺母形成一根可繞O點轉(zhuǎn)動的杠桿AOB(B點對應(yīng)B點),保持G1位置不變,要使杠
11、桿在圖乙位置保持平衡,則G2應(yīng)該放在()AB點處B點處C點處D點處第23題圖第24題圖24輕質(zhì)杠桿每小格的長度相等,O為支點。在杠桿左側(cè)掛一物體甲,若在杠桿右側(cè)掛一物體乙,并在物體乙的下方拴接一個彈簧,如圖17所示,當杠桿在水平位置時,整個裝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已知物體乙的重力為800N,彈簧對物體乙的作用力為200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甲的重力一定為500NB物體甲的重力可能為300NC物體乙受到彈簧的一定處于壓縮狀態(tài)D物體乙受到繩子的拉力可能為900N或500N25如圖所示,均勻桿AB長為L,可以繞轉(zhuǎn)軸A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自由轉(zhuǎn)動,在A點正上方距離L處固定一個小定滑輪,細繩通過定滑輪與桿的另
12、一端B相連,并將桿從水平位置緩慢向上拉起。已知桿水平時,細繩的拉力為T1,桿與水平面夾角為30時,細繩的拉力為T2,則T1:T2是():1B2:1C1:D1:1第25題圖第26題圖第27題圖26如圖是一個杠桿式簡易起吊機,它上面裝了一個定滑輪可以改變拉繩的方向,杠桿OBA可繞O點轉(zhuǎn)動,重物通過繩子對杠桿的拉力為阻力。圖中能夠正確表示動力臂的是()Al1Bl2Cl3Dl427簡單機械中的人體杠桿,給予人類行走與奔跑的能力。人體中的杠桿系統(tǒng)是非常復(fù)雜的。然而,每一個系統(tǒng)都有以下幾個主要部分:如骨頭、肌肉、骨頭間可活動的關(guān)節(jié)等等。如圖所示,當人將雙腳踮起時,關(guān)于人體腿腳部的杠桿系統(tǒng)的說法正確的是()
13、動力主要來源于小腿后部的肌肉群阻力來自于肢體的重力骨頭間可活動的關(guān)節(jié)即此杠桿系統(tǒng)的支點此杠桿系統(tǒng)有時省力有時費力。A和B和C和D和28如圖所示,用固定在墻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調(diào)室外機。如果A處螺釘松脫,則支架會繞點傾翻。為了安全,室外機應(yīng)盡量(填“靠近”或“遠離”)墻壁。第28題圖第29題圖第30題圖第31題圖29如圖是一輛裝滿同種貨物的手推車。當前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向下壓扶手,這時手推車可看作杠桿,支點是點(填字母);當后輪遇到障礙時,售貨員向上提扶手,這時支點是點,與前輪遇到障礙物時相比,此時較力(選填“省”/“費”)。30OA是一個均勻鋼管,每米長所受重力為30N;O是轉(zhuǎn)動軸;
14、重物的質(zhì)量m是150kg,掛在B處,OB1m;拉力F作用在A點,豎直向上。為維持平衡,鋼管OA為m時所用的拉力最小,這個最小拉力是N。31冰箱門把手總是安裝在離門軸遠的一端(如圖所示),可以起到省力,其中蘊含著科學道理:(1)從杠桿的角度分析,原因是在離門軸遠的一端,可以增大了,從而省力。(2)從力的作用效果來分析,如果門把手安裝在離門軸近的地方,打開冰箱門就會比較費力,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有關(guān)。32如圖所示,一塊均勻的厚木板長16米,重400牛,對稱的擱在相距8米的A、B兩個支架上。(1)若小金的體重為500牛,站在A點靜止時,支架上受到木板的壓力為牛;從A點出發(fā)向左走到離A點米處時,木板將開
15、始翹動。(2)若一個人從A點出發(fā)要安全移動到最左端,則他的體重G的取值范圍為牛。第32題圖第33題圖第34題圖33為了測量汽車引擎蓋的質(zhì)量,小金先站在體重計上,顯示55kg,然后在前端A處豎直將引擎蓋微微抬起,此時體重計顯示68kg。引擎蓋可繞O點轉(zhuǎn)動。測得O到A的距離為35cm,O到B的距離為65cm。根據(jù)以上信息可知小金體重是N,引擎蓋的質(zhì)量為kg若繼續(xù)豎直向上緩緩抬起引擎蓋,體重計的示數(shù)將(選填“增大”或“不變”或“減小”)。34啞鈴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運動器材,因其操作簡單、經(jīng)濟實惠、實用而受廣大健身愛好者的喜愛。如圖是我們在使用啞鈴時,上臂完成托舉的示意圖,據(jù)圖回答:(1)若把上臂舉啞
16、鈴時看作一個杠桿,則此杠桿是(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2)在上舉的過程中,阻力臂逐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35小明推著購物車在超市購物,如圖所示,購物車與貨物的總重為100N,B、C點為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點,當購物車前輪遇到障礙物時,小明先后兩次在A點對購物車施加豎直方向的作用力,使車的前后輪分別越過障礙物。(1)越過障礙物的推車,可視為杠桿,圖甲中小明在A點施加的力F甲方向為豎直向。(2)小明對A點第一次的施力大小為F甲,第二次的施力大小為F乙,比較F甲與F乙的大小關(guān)系36生產(chǎn)、生活中常使用各種機械,正確理解機械的原理,可以更好的利用機械。(1)圖甲為一杠桿,雖作
17、用點不同,但F1、F2、F3大小相同,都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從杠桿平衡條件分析,三個力都要沿圓的切線方向,目的是讓三個力的相同。(2)如圖乙,若滑輪重為4N,重物重為16N,OB2OA要使輕質(zhì)杠桿保持平衡,則FN(不計繩重和摩擦)第36題圖第37題圖第38題圖37如圖所示,大金和小金用一根均勻的木棒抬重物。對于大金來說,這是一個(選填“費力、省力或等臂”)杠桿。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大金為了減輕小金的負擔,大金的位置可以向(選填“左、右”)移動;假如大金要承擔的力,那么,小金的肩頭到重物掛點的距離與大金的肩頭到重物掛點的距離之比是。38如圖所示,輕桿DE放在平臺C上,其中M、N為輕桿與
18、平臺的邊緣的交點。輕桿上DMMNNE桿兩端掛重物A和重物B,物A重為6N。(1)要使桿平衡,重物B的重力最小值為。(2)平臺C受到的壓力最大值為。39如圖所示,小明正在做俯臥撐,把他的身體看作一個杠桿,O為支點,A為重心,他的體重為550N地面對手的支持力F的力臂是m,大小為N,他的身體相當于一個杠桿。第39題圖第40題圖40小金將長為0.6米、質(zhì)量可忽略不計的木棒擱在肩上,棒的后端A掛一個40牛的物體,肩上支點O離后端A為0.2米,他用手壓住前端B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如圖所示,小金的質(zhì)量為50千克,則此時手壓木棒的壓力大小為牛,肩對木棒的支持力大小為牛,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牛(g10牛/千克
19、)41桿秤(如圖甲)是我國古老的衡量工具,現(xiàn)今人們?nèi)匀辉谑褂?。某興趣小組在老師的指導(dǎo)下,動手制作量程為20克的桿秤(如圖乙)?!局谱鞑襟E】做秤桿:選取一根筷子,在筷子左端選擇兩點依次標上“A”、“B”;掛秤盤:取一個小紙杯,剪去上部四分之三,系上細繩,固定在秤桿的“A”處;系秤紐:在秤桿的“B”處系上繩子;標零線:將5克的砝碼系上細繩制成秤砣,掛到秤紐的右邊,手提秤紐,移動秤砣,使秤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在秤砣所掛的位置標上“0”;定刻度:【交流評價】(1)桿秤是一種測量的工具;(2)當在秤盤上放置物體稱量時,秤砣應(yīng)從“0”刻度向側(cè)移動;(3)步驟標零線的目的是;(4)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
20、,桿秤的刻度是均勻的。定刻度時,小科和小思采用不同的方法,你認為的方法更合理。小科:先在秤盤上放1克物體,移動秤砣,使秤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在秤砣所掛的位置標上1;然后在秤盤上放2克物體;按上述方法直到標出所有刻度。小思:在秤盤上放20克物體,移動秤砣,使秤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在秤砣所掛的位置標上20,0和20之間分為20等份,依次標上相應(yīng)刻度。42木條AB質(zhì)量較大,超出實驗室臺秤的量程,小金利用水平放置的兩架完全相同的臺秤甲和乙進行稱量。如圖臺秤正中間個固定一個大小和質(zhì)量不計的支架,將木條的兩端A和B分別放在甲和乙臺秤的支架上,此時甲的示數(shù)是3N,乙是8N。(1)木棒的重力為;(
21、2)若向右移動甲臺秤,使C點放在甲的支架上,則乙的示數(shù)(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設(shè)甲臺秤支架到木條B端的距離為x,甲臺秤的示數(shù)為F,請在坐標系內(nèi)畫出Fx的變化趨勢。第42題圖第43題圖第45題圖43王強同學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其中杠桿OAB支點為O(杠桿OAB質(zhì)量不計),OA:OB1:3他實驗的步驟如下:步驟一:用一細繩將體積為180cm3的金屬塊懸掛于A點,然后向容器中加水,使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步驟二:使杠桿OAB在水平位置靜止,讀出彈簧測力計此時的讀數(shù)為1.2N。(1)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N。(2)被測金屬塊密度:。44現(xiàn)有一個彈簧測力計(可隨便找地方懸掛)
22、,一把勻質(zhì)的長為L的有刻度、零點位于端點的直尺,一個木塊及質(zhì)量不計的細線。某同學用這些器件設(shè)計了一實驗裝置通過一次測量(彈簧測力計只讀次數(shù)),測出木塊的質(zhì)量和尺的質(zhì)量。(物體的重力與質(zhì)量的比值常數(shù)g已知)該同學具體裝置及操作如下:(1)如圖所示,找個地方把彈簧測力計懸掛好,取一段細線做成一環(huán),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讓直尺穿在細環(huán)中,環(huán)與直尺的接觸點就是直尺的懸掛點,它將尺分為長短不等的兩段。(2)用細線拴住木塊掛在直尺較短的一段上,細心調(diào)節(jié)直尺懸掛點及木塊懸掛點的位置,使直尺平衡在水平位置,如圖所示。設(shè)木塊質(zhì)量為m,直尺質(zhì)量為M,記下兩懸掛點在直尺上的讀數(shù)x1、x2,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G。請你根
23、據(jù)上述裝置和操作寫出木塊質(zhì)量m和直尺質(zhì)量M的表達式。并思考實驗中直尺懸掛點和木塊懸掛點的間距大些好還是小些好。45桿秤是中國古代沿用至今的常用測量工具,某次綜合實踐活動中,小明所在活動小組用木桿、鐵塊、秤鉤、細線等制作了一把“桿秤”如圖甲所示。他們在制作過程中學習了大量關(guān)于桿秤的知識,并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問題一:如何標注桿秤的刻度?問題二:桿秤的刻度是均勻的嗎?問題三:如何增大桿秤的量程?(2)關(guān)于刻度,他們查閱到了如下資料:如圖乙所示為桿秤的示意圖,點O為提紐(相當于杠桿的支點),C為定星點,G0為秤桿、秤鉤的自重,重心在點B處,秤砣重為G1不掛重物,且秤砣在定星點時,桿秤在水平位置平衡:G
24、1?OCG0?OB當在秤鉤上掛一重物Gx,秤砣移到距定星點x處時,桿秤剛好在水平位置平衡:G1(x+OC)Gx?OA+G0?OB可得;x由上述推導(dǎo)可得,x與Gx成正比,因此桿秤的刻度是(選填“均勻的”或“不均勻的”);(2)操作過程中,小明在右側(cè)掛鉤上掛一重物,測得OA為5cm,x為50cm,又已知秤砣質(zhì)量為50g;請通過計算幫助小明標注此位置所代表的物體質(zhì)量g。(3)小明在調(diào)查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市場上的桿秤往往有A、B是兩個不同量程的提紐(如圖丙所示),秤鉤C處懸掛被測物,提起提紐A或B,在秤桿E上移動秤砣D,達到平衡后,根據(jù)秤砣的位置可以在秤桿上讀出被測物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該桿秤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A
25、它只能測量比秤砣質(zhì)量大的物體B用提紐A時比用提紐B時的量程更大C將秤砣質(zhì)量減少,則該秤的讀數(shù)將偏小D只有當秤桿的粗細均勻時,桿秤的刻度才是均勻的。46如圖所示是一種起重機的示意圖。起重機重2.4104N(包括懸臂),重心為P1,為使起重機起吊重物時不致傾倒,在其右側(cè)配有重M(重心為P2)?,F(xiàn)測得AB為10m,BO為1m,BC為4m,CD為1.5m。(1)若該起重機將重物吊升6m,用時50s,則重物上升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現(xiàn)在水平地面上有重為2.44104N的貨箱,若要吊起此貨箱,起重機至少需加重量為多少的配重?(3)該起重機最大配重量是多少?47如圖所示,花崗巖石塊甲、乙體積之比為12:3
26、,將它們分別掛在輕質(zhì)硬棒AB的兩端,當把石塊甲浸沒在水中時,硬棒恰能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將甲石塊從水中取出,拭干后浸沒在液體丙中,調(diào)節(jié)石塊乙的位置到C處時,硬棒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且OC2OA(已知花崗巖的密度2.6103kg/m3),求:(1)AO:OB;(2)液體丙的密度。48桿秤是一種用來測量物體質(zhì)量的工具。小金嘗試做了如圖所示的桿秤。在秤盤上不放重物時,將秤砣移至O點提紐處,桿秤恰好水平平衡,于是小金將此處標為0刻度。當秤盤上放一個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時,秤砣移到B處,恰好能使桿秤水平平衡,測得OA5cm,OB10cm。(1)計算秤砣的質(zhì)量。(2)小金在B處標的刻度應(yīng)為kg若圖中OC2OB
27、,則C處的刻度應(yīng)為kg。(3)當秤盤上放一個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時,若換用一個質(zhì)量更大的秤砣,移動秤砣使桿秤再次水平平衡時,其讀數(shù)(選填“”或“”)2kg,由此可知一桿桿秤不能隨意更換秤砣。49如圖甲,有一輕質(zhì)桿,左右各掛由同種金屬制成、質(zhì)量分別為m1和m2(m1m2)的實心物塊后恰好水平平衡。(1)求左右懸掛點到支點O的距離L1與L2之比。(2)將兩物分別浸沒于水中(如圖乙),桿將會(選填“左端下降”“右端下降“或“仍然平衡”),試通過推導(dǎo)說明。50如圖所示,將長為1.2米的輕質(zhì)木棒平放在水平方形臺面上,左右兩端點分別為A、B,它們距臺面邊緣處的距離均為0.3米。在A端掛一個重為30牛的物體,
28、在B端掛一個重為G的物體。(1)若要使木棒右端下沉,B端掛的物體至少要大于多少牛?(2)若B端掛物體后,木棒仍在水平臺面上靜止,則G的取值范圍為多少牛?51如圖所示為測液體密度的密度秤示意圖,輕質(zhì)桿AB長為40cm,可繞O點轉(zhuǎn)動(輕質(zhì)桿與O點之間的摩擦忽略不計),其左端A點掛一個質(zhì)量為0.2kg,容積為200mL的桶,AO10cm;在O點的右側(cè)用輕質(zhì)細繩懸掛一個質(zhì)量為0.2kg的秤砣,秤砣可沿OB左右滑動。使用時,在桶中裝滿待測液體,移動秤砣使密度秤再次水平平衡,讀出相應(yīng)位置的刻度值即可。(1)密度秤零刻度在O點右側(cè)cm處。(2)該密度秤所能測量的最大密度是多少?(3)判斷該密度秤的刻度是否均
29、勻(通過推導(dǎo)說明)。52小樂利用圖示裝置來測量一密度大于水的實心物體的密度,裝置中的OB為輕質(zhì)細桿,O端用光滑鉸鏈固定在豎直墻上,B端系有細線并連接測力計。其操作:在A處通過細線懸掛待測的實心物體,然后沿豎直方向(BC方向)拉測力計,使OB在水平位置平衡,并讀出拉力大??;將實心物體浸沒在水中,保持拉力大小不變,只改變拉力方向,當拉力方向為BD時,OB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BC與BD之間的夾角為,若水的密度為,推導(dǎo)出該實心物體的密度物的表達式。53如圖,小科要用最小的力把一圓柱油桶推上臺階。(1)下面四種推法中,哪種方法所需推力最?。?。(選填字母)(2)若已知圓柱油桶重力為G,圓木直徑為1米,
30、臺階的高度為10厘米,則最小推力F多大?54張同學對建筑工地上的長臂吊車(如圖甲)有些疑惑,不吊物體它能平衡,吊重物也能平衡,重物沿臂移動仍能平衡!后來他通過設(shè)計“移動支點式杠桿”模型(如圖乙)弄懂了類似問題:密度及粗細都均勻的直棒AB1.8m,放在一個寬度為40cm的凳子上,當在棒的A端固定一個質(zhì)量為2kg鉛塊(忽略大?。r,棒剛好繞O1點有轉(zhuǎn)動的趨勢(AO130cm)。(1)直棒的質(zhì)量就多少?(2)當在P處掛一重物時(PB10cm),棒剛好繞O2點有轉(zhuǎn)動的趨勢。求重物質(zhì)量及此時棒對O2點的壓力F(g取10N/kg);(3)當懸線帶著重物緩慢向A端移動時,可以認為凳面上只有某點E(即新支點)
31、對棒有支持力。試問:隨著重物左移,E點是否會移動?如會移動將向棒的哪一端移動?。55如圖所示,質(zhì)量不計的光滑木板AB長1.6m,可繞固定點O轉(zhuǎn)動,離O點0.4m的B端掛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與水平地面成30夾角的細繩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繩的拉力是8N然后在O點的正上方放一質(zhì)量為0.5kg的小球,若小球以20cm/s的速度由O點沿木板向A端勻速運動,問小球至少運動多長時間細繩的拉力減小到零。(取g10N/kg,繩的重力不計)56某研究小組探究“利用體重秤和一根長1米的輕質(zhì)木棒,測量邊長為0.3米的正方體合金塊的密度”,先用體重秤測出一位同學的質(zhì)量為60kg,再將木棒支在O點,合金掛在A點
32、,OA20cm,讓該同學站在體重秤上用手將木棒抬到圖示位置,此時體重秤的讀數(shù)為76.2kg。(1)在測體重時,該同學雙腳與體重秤的接觸面積為0.04m2,求他對體重秤的壓強為多大?(2)求合金的密度?(3)該同學用雙手豎直向上勻速抬起木棒,體重秤的讀數(shù)將(選填“增大”或“不變”或“減小”)。.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1【解答】解: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F(xiàn)1L1F2L2,在杠桿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況下,要使所用的動力最小,必須使動力臂最長若要從如圖四點中選擇一點施加豎直向上的力,將后輪略微提起,是圍繞前輪與
33、地面的接觸點轉(zhuǎn)動,分別作出在A、B、C、D四點施加豎直向上的力并延長,再支點作出垂線,即力臂,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最省力的點是D。故選:D2【解答】解:AB由圖乙可知,水箱中沒有水時(m0),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為F06N(即細桿a的上端受到的拉力為6N,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F0OAGMOB,則GMF06N2N;設(shè)M的底面積為S,壓力傳感器示數(shù)為0時M浸入水中的深度為h1,M的高度為h,當壓力傳感器的壓力為零時,M受到的浮力等于M的重力2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水gSh12N;由圖乙可知,當M完全浸沒時,壓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為24N,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FAOAFBOB,則FBFA24N8N,對M受力分析可
34、知,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桿的作用力,則此時M受到的浮力:F浮GM+FB2N+8N10N;由F浮液gV排可得,所以M的體積:VMV排1103m3,物體M的密度:M0.2103kg/m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水gSh10N;由和得:h5h1,由圖乙可知,加水1kg時水面達到M的下表面(此時浮力為0),加水2kg時M剛好浸沒(此時浮力為10N),該過程中增加水的質(zhì)量為1kg,浮力增大了10N,所以,每加0.1kg水,物體M受到的浮力增加1N,當向水箱中加入質(zhì)量為1.4kg的水時,受到的浮力為4N,B端受到的力4N2N2N,此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傳感器受力不為0N,故A正確,B錯誤;
35、C由選項B可知,每加0.1kg水,物體M受到的浮力增加1N,加水1kg時水面達到M的下表面,加水質(zhì)量為1.8kg時,浮力為8N,物體M受到細桿b向下的壓力:FBF浮GM8N2N6N,水箱對水平面的壓力:F(m水箱+m水+mM)g+FB(0.8kg+1.8kg+0.2kg)10N/kg+6N34N,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p1700Pa,故C錯誤;D加水質(zhì)量為2kg時,M剛好完全浸沒,由選項B可知此時M受到的浮力是10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開水的重力是10N,水對水箱底部的壓力:F壓G水+G排m水g+G排2kg10N/kg+10N30N,故D錯誤。故選:A3【解答】解:已知作用在腳踏板上的力為F,
36、過支點作力F作用線的垂線段。圖示如下:只有B選項正確。故選:B4【解答】解:(1)因成年人較重,所以只要成年人能安全過水渠,則小孩也能安全過水渠;小孩站在B處讓成年人先從木板上過水渠,當成年人到達水渠對岸后,站在B處,然后再讓小孩過水渠如圖所示:(2)把木板AB視為杠桿,O為支點,成年人對AB的壓力視為阻力F2,小孩對木板的壓力視為動力F1,當成年人在A時,阻力(成年人對AB的壓力)最大,為F2G成年人600N,由題意和圖示可知:OA1m,OB2m,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1OBF2AO600N,則F1300N,即小孩體重不能輕于300N;故選:C5【解答】解:A、兩次抬起水泥板時,動力克服的都
37、是水泥板的重力,對于形狀規(guī)則質(zhì)地均勻的物體,其重心都在其幾何中心上,所以阻力臂都等于動力臂的二分之一,動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故A正確;B、甲的動力臂短,阻力臂也短,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FG,F(xiàn)甲不會大于F乙,故B錯誤;CD、F甲和F乙作用于水泥板時,動力臂都大于阻力臂都為省力杠桿,故CD錯誤。故選:A6【解答】解:如圖,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鐵球的力臂大于銅球的力臂;它們同時浸沒水中,由于它們的體積相同,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們受到的浮力是相同的,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由于鐵球的力臂大于銅球的力臂,則鐵球受到的浮力與力臂的乘積要大于銅球受到的浮力與力臂的乘積,即鐵球的浮力力與力臂的乘積減
38、小的多,鐵球受到的力與力臂的乘積要小于銅球的力與力臂的乘積,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鐵球的一端會上升,即B上升,A下降。故選:B7【解答】解:1、2位置施力的力臂如圖所示,當施加的動力垂直于杠桿時,動力臂最長,杠桿始終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此時的動力最小,從位置1移動到2的過程中,動力F先減小再增大。故選:D8【解答】解:A、由圖可知,PCN可以繞著C點轉(zhuǎn)動,CMO可以繞著O點轉(zhuǎn)動;當抓手P處重物重力太大會引起挖掘機翻倒,此時整個裝置以O(shè)2為支點轉(zhuǎn)動,所以從模型中可以找到三個杠桿,故A正確;B、PCN可以繞著C點轉(zhuǎn)動、CMO繞著O點轉(zhuǎn)動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為費力杠桿,故B錯誤
39、;C、抓手P處重物重力太大時,即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較大,大于整個裝置的重力和力臂的乘積,則整個裝置會繞著O2轉(zhuǎn)動,會側(cè)翻,故C正確;D、若在Q點放置重物,相當于增大了整體的重力,在重力的力臂不變的情況下,重力和重力的力臂的乘積變大,能使挖掘機挖掘更重的物體,所以不易翻倒,故D正確;本題選錯誤的;故選:B9【解答】解:由題可知,不考慮獨木橋重力,長為L的水平獨木橋的兩端由兩根豎直支柱A、B支撐著,把獨木橋看做杠桿,要研究B端支柱所受壓力FB的變化情況,應(yīng)以A為支點,獨輪車對獨木橋的壓力為FG(可看做動力),其力臂為L1vt,支柱B對獨木橋的支持力FB看做阻力,F(xiàn)B的力臂為L;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40、:GvtFBL,F(xiàn)BGvt,因壓力與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B端支柱所受壓力FBFBGvt,因G、v、L不變,所以可知B端支柱所受壓力FB與時間t成正比,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故選:A10【解答】解:由題知,動力F作用在杠桿一端且始終與杠桿垂直,則在杠桿緩慢由A到B的過程中,動力臂OA的長度沒有變化,阻力G的大小沒有變化,而阻力臂L卻逐漸增大;由杠桿的平衡條件知:F?OAG?L阻,當OA、G不變時,L阻越大,則F越大,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拉力F逐漸變大。故選:A11【解答】解:由題意可知,杠桿是粗細均勻的一只金屬桿,重心在杠桿的中點,即阻力和阻力臂是保持不變的,離開O點的距離s為動力臂
41、,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xiàn)sGLG,則動力為:F,即F與S成反比,所以圖象B是正確的。故選:B12【解答】解: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叫力臂,在杠桿兩側(cè)掛鉤碼,由于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力臂在杠桿上可以直接讀出;當用彈簧測力計拉,若彈簧測力計傾斜時,拉力不再與杠桿垂直,這樣力臂會發(fā)生變化,相應(yīng)變短,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力會相應(yīng)增大,才能使杠桿仍保持平衡,這樣做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對力臂的正確認識。故選:B13【解答】解:“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是在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動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條件下得出的,此時的力臂正是支點到力作用點的距離。為得出普遍結(jié)論
42、,應(yīng)改變力的方向使力臂不等于支點到力作用點的距離,多做幾次實驗,得出實驗結(jié)論,故正確的實驗操作應(yīng)該是C、去掉一側(cè)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斜向下拉。故選:C14【解答】解:A、如圖,動力和阻力都使起子繞支點O順時針轉(zhuǎn)動。故A錯誤;B、要把瓶蓋打開,要克服瓶蓋和瓶口之間的摩擦力,瓶蓋給起子的阻力是向下的。故B錯誤;C、瓶蓋給起子的阻力是向下的。動力是起子繞支點O逆時針轉(zhuǎn)動,阻力繞支點O順時針轉(zhuǎn)動。故C正確;D、動力和阻力都使起子逆時針轉(zhuǎn)動。故D錯誤。故選:C15【解答】解:桿受重力G和C對它的支持力FN,由力矩平衡條件知G?lFN?L在C逐漸向右推移的過程中,支持力FN對軸B的力臂L逐漸減小,則FN逐
43、漸增大。由此可知,C和木板間、C和地面間的摩擦力逐漸增大,由平衡條件知,水平推力F也逐漸增大。故選:B16【解答】解:如圖:解:如右圖,LAE為阻力臂,LAF為動力臂;因為:F乙LAFGLAE,所以:F乙G,同理,可求F甲G,則甲、乙兩人所用的力F甲F乙。故選:A17【解答】解:A、在液體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質(zhì)量越大,因此只有每次倒入空桶的液體體積相同,才能通過杠桿平衡條件得出液體質(zhì)量的大小,從而判斷液體密度的情況,故A正確;B、物體M懸掛點B到O點的距離為阻力臂,懸點O適當右移,阻力臂減小,而動力臂增大,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可知,所測液體的質(zhì)量減小,所測液體的密度減小,
44、即秤的量程會減小,故B錯誤。C、當空桶內(nèi)的液體密度越大時,根據(jù)GVg,液體的重力越大,動力越大,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可知,阻力臂越大,則應(yīng)將M向右移動,所以秤的刻度值向右越來越大,故C正確;D、增大M的質(zhì)量,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所測液體的質(zhì)量增大,所測液體的密度增大,則秤的量程會增大,故D正確;故選:B18【解答】解:當重心在O點左側(cè)時,由于重力的作用,杠桿左端下降,右端上揚,這是常開型的;當重心在O點右側(cè)時,由于重力的作用,杠桿右端下降,左端上揚,這是常閉型的。故選:C19【解答】解:根據(jù)圖示可知,“大力鉗”是由兩個杠桿組成的,ABC繞B轉(zhuǎn)動,CDE繞D轉(zhuǎn)動,且杠桿CDE的阻力
45、為杠桿ABC的動力;當以D點為支點時,結(jié)合圖示可知:L16a,L2a,由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得阻力:F2900N;當以B點為支點時,動力為900N,此時動力臂為3a,阻力臂為a,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被鉗鋼筋”承受的壓力:F2700N。故選:C20【解答】解:如右圖;連接OA,此時OA是最長動力臂;已知阻力(物重)不變,阻力臂不變;由杠桿的平衡條件:F動L動F阻L阻,知:在F阻L阻不變的情況下,動力臂越長越省力;因此以O(shè)A為動力臂時,動力F最??;由圖可知:當繩從圖示位置沿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時,力F先變小后變大。沿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時,力F變大。所以選項BCD錯誤,選項A正確。故選:A21【解答
46、】解:由圖知,設(shè)一個砝碼的質(zhì)量為m,因為杠桿平衡,所以2mgL1mgL2,可得L1L2,設(shè)L19cm,則L218cm,A、兩端各加一只同規(guī)格的砝碼,3mg9cm2mg18cm,杠桿的右端下沉,不符合題意;B、G1、G2都向O點移動2cm,2mg7cm1mg16cm,杠桿的右端下沉,不符合題意;C、G1向O點移動L13cm,G2向O點移動L26cm,2mg6cm1mg12cm,杠桿仍平衡,符合題意;D、G1向O點移動2cm,G2向O點移動1cm,2mg7cm1mg17cm,杠桿的右端下沉,不符合;故選:C22【解答】解:據(jù)圖可知,當用力摁住N點打開該夾子時,其會繞著中間的固定點O轉(zhuǎn)動,即O為支點
47、;所按壓的N點為動力F1的作用點,F(xiàn)1的方向向下;而杠桿MON受到彈簧向下的阻力F2,M點就是阻力F2的作用點,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23【解答】解:保持G1位置不變,即左邊的力和力臂不變;G2不變,要使杠桿在圖乙位置保持平衡,應(yīng)該使右邊的力臂不變;原來G2的力臂為OB,所以G2應(yīng)該移動到點處。故選:C24【解答】解:若物體乙受到彈簧的作用力方向向上(即支持力),則此時乙物體對杠桿的拉力:F拉GF彈800N200N600N,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G甲L甲F拉L乙,設(shè)杠桿上每小格長為L,則:G甲300N;故A錯誤,B正確;由題意可知,物體乙受到彈簧的作用力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即彈簧拉物
48、體乙),所以彈簧可能處于壓縮狀態(tài)也可能處于拉伸狀態(tài),故C錯誤;若物體乙受到彈簧的作用力方向向下(即彈簧拉物體乙),此時乙物體對杠桿的拉力:F拉G+F彈800N+200N1000N,即此時乙受到繩子的拉力是1000N,即D錯誤;故選:B25【解答】解:(1)桿在水平位置時,如圖,AOB和ABE都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則AEBEBE2+AE2AB2;AEL,由杠桿平衡可得:T1AEGAC,T1G。(2)把吊橋拉起到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時,如圖,ABO為等邊三角形,ABL,BEL,BE2+AE2AB2;AEL,在ACC中,CAC30,CCACL,AC2+CC2AC2,ACL,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可得;T2
49、AEGAC,T2G;T1:T2G:G:1。故選:A。26【解答】解:由圖可知,動力為拉動杠桿的力,動力作用在杠桿的B點,動力臂為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故l2為動力臂。故選:B27【解答】解:圖中腳尖是支點O,A是動力F的作用點,動力主要來源于小腿后部的肌肉群,B是阻力的作用點,阻力來自于肢體的重力,反向延長F的作用線,過O點作F的垂線即為F的力臂L1;過O做阻力作用線的垂線即為阻力臂L2,如下圖所示:由圖知: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知,動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桿。故正確。故選:C28【解答】解:用固定在墻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調(diào)室外機。如果A處螺釘松脫,則支架會繞C點傾翻;為了安
50、全室外機的位置應(yīng)盡量靠近墻壁,以減小阻力臂,從而減小A處的拉力。故答案為:C;靠近。29【解答】解:(1)當前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向下壓扶手,手推車可看作杠桿,手推車繞著C點轉(zhuǎn)動,C是支點;當后輪遇到障礙時,售貨員向上提扶手,手推車繞著B點轉(zhuǎn)動,B是支點;(2)當后輪遇到障礙物A時,支點是B點,當前輪遇到障礙物A時,C是支點,在這兩種情況下,阻力(手推車重力)與阻力臂相等,后輪遇到障礙物時的動力臂大于前輪遇到障礙物時的動力臂,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在阻力與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大,動力越小,因此與前輪遇到障礙物時相比,此時較省力。故答案為:C;B;省30【解答】解:由題意可知,杠桿的動力為F
51、,動力臂為OA,阻力分別是重物G物和鋼管的重力G鋼管,阻力臂分別是OB和OA,重物的重力G物m物g150kg10N/kg1500N,鋼管的重力G鋼管30NOA,由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得:F?OAG物?OB+G鋼管?OA,則F?OA1500N1m+30N?OA?OA,得:F?OA1500+15?(OA)2,移項得:15?(OA)2F?OA+15000,由于鋼管的長度OA是確定的只有一個,所以該方程只能取一個解,因此應(yīng)該讓根的判別式b24ac等于0,因為當b24ac0時,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shù)根,即有一個解,則F241515000,則F2900000,得F300N,將F300N代入方程15
52、?(OA)2F?OA+15000,解得OA10m。故答案為:10;30031【解答】解:(1)將冰箱門看做一個杠桿,則支點在門軸上,門把手安裝在離門軸遠的一端,增大了動力臂,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變的情形下,動力越小,從而省力。(2)門把手安裝在離門軸近的地方,打開冰箱門就會比較費力,是因為力的作用點不同。故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作用點有關(guān)。故答案為:(1)動力臂;(2)作用點。32【解答】解:(1)把人和木板看做整體受力分析可知,受到支架豎直向上的支持力、豎直向下的總重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木板受到的支持力F支持G木板+G人400N+500N900N,因支架上受到木板的壓力和
53、木板受到的支持力是一道相互作用力,所以,支架上受到木板的壓力F壓F支持900N;設(shè)木板的長度L16m,小金從A點出發(fā)向左走到離A點LA時木板恰好沒有翹動,此時木板的支點為A,且此時木板水平方向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G木板?G人?LA,即400N500NLA,解得:LA3.2m,即從A點出發(fā)向左走到離A點3.2米處時,木板將開始翹動;(2)當人到達最左端且木板恰好不翹動時,人的重力最大,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G木板?G人?(),即400NG人(),解得:G人400N,即他的體重G的取值范圍為不大于400N。故答案為:(1)900;3.2;(2)不大于400。33【解答】解:(1)小
54、金的重力:Gmg55kg9.8N/kg539N;(2)由題意知,可將引擎蓋看作杠桿,體重計的示數(shù)變化為:m68kg55kg13kg,小金受壓力:F壓mg13kg9.8N/kg127.4N,根據(jù)力的作用的相互性,F(xiàn)F壓127.4N;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GOAFOB則G236.6N;則引擎蓋的質(zhì)量為:m24.1kg。(3)若繼續(xù)豎直向上緩緩抬起引擎蓋,蓋的重力不變,動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變,所以力F不變,則體重計顯示的讀數(shù)將不變。故答案為:539;24.1;不變。34【解答】解:(1)支點在C點,做出杠桿所受的力及對應(yīng)的力臂,如下圖:由圖知,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大于阻力,為費力
55、杠桿;(2)在上舉的過程中,阻力臂逐漸減小。故答案為:(1)費力;(2)減小。35【解答】解:(1)當前輪遇障礙物A時,顧客應(yīng)豎直向下按扶把,這時手推車可看成杠桿,支點是B點;(2)根據(jù)圖示可知,小明對A點第一次的施力的支點為B點,第二次施力的支點為C點,顯然第一次的動力臂比第二次的阻力臂小,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F甲F乙。故答案為:(1)下;(2)F甲F乙。36【解答】解:(1)F1、F2、F3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三個力都要沿圓的切線方向,此時圓心(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都是相同的(等于圓的半徑),根據(jù)力臂的定義可知,此時三個力的力臂都相同;(2)滑輪重為4N,重物重為16N,不計繩重和摩
56、擦,則動滑輪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FG總(4N+16N)10N;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繩子自由端對杠桿的拉力也為10N;杠桿平衡,此時OA為F的力臂;OB為F的力臂;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xiàn)OAFOB,則拉力為;F10N5N。故答案為:(1)力臂;(2)5。37【解答】解:由圖可知,對于大金來說,其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為省力杠桿;對于小金來說,大金的肩膀與木棒的接觸點為支點,重物的重力就是阻力;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要減輕小金的負擔即省力,那么需要延長小金到O點的長度(增大動力臂)或者減小O點到大金的長度(減小阻力臂);故大金要讓肩膀左移;對于大金來說,小金的肩膀與木棒的接觸點為支點,
57、重物的重力為阻力,那么小金肩膀到O點為阻力臂,令其為L,大金肩膀到小金肩膀為動力臂,令其為L,且已知阻力也就是重物的重力為G,動力也就是大金承擔的力為G,由F1L1F2L2得L?GL?G,則LL,小金的肩頭到重物掛點O的距離與大金的肩頭到重物掛點O的距離之比為L:(LL),即3:2。故答案為:省力;左;3:238【解答】解:(1)當B物體重力最小時,杠桿平衡,此時以M為支點,GA的力臂為DM,GB的力臂為ME,因為DMMNNE,所以ME2DM,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ADMGB最小ME,則GB最小GA6N3N;(2)當B物體重力最大時,杠桿平衡,此時以N為支點,GA的力臂為DN,GB的力臂為N
58、E,因為DMMNNE,所以DN2NE,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ADNGB最大NE,則GB最大2GA26N12N;平臺BC受到的最大壓力等于A的重力、B的最大重力之和,即F最大GA+GB最大6N+12N18N。故答案為:(1)3N;(2)18N39【解答】解:(1)由圖可知,支點到支持力作用線的垂線段為動力臂,即動力臂L10.9m+0.6m1.5m,(2)支點到重力作用線的垂線段為阻力臂,即阻力臂L20.9m;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可得:FL1GL2,即:F1.5m550N0.9m,解得F330N。由于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他的身體相當于一個省力杠桿。故答案為:1.5;330;省力40【解答】解:(
59、1)由題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有:FOBGOA,即:F(0.6m0.2m)40N0.2m,所以:F20N;即手壓木棒的壓力大小為20N;肩對木棒的支持力大小為FF+G20N+40N60N;(2)因為在水平面上壓力等于重力,所以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FG總G人+G物mg+G物50kg10N/kg+40N540N。故答案為:20;60;54041【解答】解:(1)桿秤是一種測量物體質(zhì)量的工具;(2)當在秤盤上沒有放置物體時,秤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秤砣所掛的位置為“0”;當在秤盤上放置物體稱量時,由杠桿的平衡條件(m物g?ABm秤砣g?BO)可知,在秤砣質(zhì)量和AB不變的情況下,要使秤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yīng)
60、增大BO的大小,即秤砣應(yīng)從“0”刻度向右側(cè)移動;(3)圖乙中,B點是支點,當在秤盤上沒有放置物體時,秤砣掛在“0”點與桿秤自重平衡,所以步驟標零線的目的是避免桿秤自身重力對稱量的干擾;(4)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桿秤的刻度是均勻的,所以定刻度時,小科的方法比較麻煩,而小思的方法比較簡單,更合理。故答案為:(1)物體質(zhì)量;(2)右;(3)避免桿秤自身重力對稱量的干擾;(4)小思。42【解答】解:(1)木條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支架對木條豎直向上的支持力,由二力平衡,GFA+FB,兩支架對木條的支持力和木條對托盤的壓力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木棒的重力為:G3N+8N11N;(2)O為木條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智能電網(wǎng)成套設(shè)備項目建議書
- 2025年口腔化學品:牙膏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文化創(chuàng)意園區(qū)項目建議書
- 文化創(chuàng)意用地交易居間協(xié)議
- 生態(tài)園區(qū)裝修施工服務(wù)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安全施工風險評估合同
- 2025年航空器及其零件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離婚協(xié)議書范本無子女-離婚后的生活安排
- 鎢酸企業(yè)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醫(yī)用級橡膠氧氣面罩墊行業(yè)深度調(diào)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夾套管現(xiàn)場施工方法
-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形近字組詞參考
- 經(jīng)銷商授權(quán)協(xié)議合同書(中英文對照)
- 第三章走向混沌的道路
- 化探野外工作方法及要求
- 2006年事業(yè)單位工資改革工資標準表及套改表2
- 江蘇省特種設(shè)備安全條例2021
- 青島海洋地質(zhì)研究所公開招聘面試答辯PPT課件
- 舉世無雙的建筑師
- 常見導(dǎo)管的固定與維護PPT課件
- 白龜湖濕地公園調(diào)研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