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1 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地理同步課件(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高中地理】2.1 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地理同步課件(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高中地理】2.1 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地理同步課件(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高中地理】2.1 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地理同步課件(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高中地理】2.1 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地理同步課件(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第一節(jié) 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學習目標 內力和外力分別有哪些作用方式2. 巖石圈有哪三大類巖石3. 巖石圈物質是如何循環(huán)轉化的 欲識廬山真面目,隨我來吧!推測廬山形成的能量來源?地球內部的熱能廬山拔地而起,四周陡立巖漿活動地殼運動變質作用:巖石受溫度、壓力等因素的影響,其成分、結構發(fā)生改變火山噴發(fā)、地震瞬間改變地表形態(tài)地球格局:地表高低起伏 考點一 內力作用內力作用1. 能量來源2. 特點3. 表現(xiàn)形式4. 總趨勢地球內部的熱能是由放射性元素衰變所產生的或劇烈或和緩地殼運動 巖漿活動 變質作用舉例:火山噴發(fā)喜馬拉雅山的抬升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內力作用表現(xiàn)形式表現(xiàn)形式概念地殼運

2、動巖石圈因受力作用而發(fā)生的變位或變形,也稱構造運動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主要方式巖漿活動當巖石圈破裂時,深處巖漿沿破裂帶上升,侵入巖石圈或噴出地面不是所有巖漿都能噴出地表變質作用巖石受溫度、壓力等因素的影響,其成分、結構發(fā)生改變地殼深處1.地殼運動舉例:1. 大陸漂移2. 地面抬升和沉降3. 地震巖層被拉伸東非大裂谷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主要方式巖層受到擠壓內力作用表現(xiàn)形式2.巖漿活動不是所有巖漿都能噴出地表內力作用表現(xiàn)形式3.變質作用出現(xiàn)于地表深處內力作用表現(xiàn)形式回顧導學:廬山拔地而起,四周陡立根據(jù)所學知識,推測廬山的形成過程?在地殼運動的作用下,巖層受到擠壓,局部地面抬升時巖層斷裂而形成。學習遷移:識別塑

3、造地表形態(tài)的內力作用a.我國宋代的學者朱熹在朱子語類中寫道:“嘗見高山有螺蚌殼,或生石中,此石乃舊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變而為高,柔者卻變而為剛?!眀.塞拉比斯神廟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濱,建于古羅馬時代。公元79年,神廟在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被毀壞,只留下3根大理石柱。18世紀,神廟遺址重見天日,人們發(fā)現(xiàn)大理石柱3.6米至6.3米高處有海生貝殼動物蛀蝕的痕跡。c.1943年2月20日,墨西哥一位農民正在田里耕作,忽然腳下的大地隆隆作響,地面隆起并迅速開裂,噴出蒸汽和火焰,濃重的硫黃味從地下升起。他跑到附近的鎮(zhèn)子躲避。第二天一早,當他回來時,田地已經不存在,那里矗立著9米高的錐體。該錐體

4、到中午已經升至45米,一周后,長高到135米。問題1:以上描述的現(xiàn)象分別是哪種內力作用造成的?a和b現(xiàn)象都是內力作用中的地殼運動造成的。C現(xiàn)象是內力作用中的巖漿活動造成的學習遷移:識別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內力作用a.我國宋代的學者朱熹在朱子語類中寫道:“嘗見高山有螺蚌殼,或生石中,此石乃舊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變而為高,柔者卻變而為剛?!眀.塞拉比斯神廟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濱,建于古羅馬時代。公元79年,神廟在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被毀壞,只留下3根大理石柱。18世紀,神廟遺址重見天日,人們發(fā)現(xiàn)大理石柱3.6米至6.3米高處有海生貝殼動物蛀蝕的痕跡。問題2:推測a、b現(xiàn)象發(fā)生的過程問題2:推測

5、a、b現(xiàn)象發(fā)生的過程a現(xiàn)象發(fā)生的過程:生活在水中的螺蚌,死亡之后,在地殼緩慢沉降的過程中變?yōu)槌练e巖中的化石,后地殼在垂直方向作上升運動形成高山,因此,在高山上見到了螺蚌殼。b現(xiàn)象發(fā)生的過程:公元79年18世紀,位于那不勒斯海濱的大理石柱的下部隨地殼沉降到海底6.3米處,受到海生貝殼動物的蛀蝕。公元18世紀,該部分又隨地殼上升到海面以上。學習遷移:識別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內力作用a和b現(xiàn)象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c現(xiàn)象形成的時間很短。在自然界中,有些內力作用進行得很快,如火山噴發(fā)或地震,可以瞬間改變地表形態(tài);有些內力作用則進行得極其緩慢,不易被人們所察覺,但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卻會使地表形態(tài)發(fā)生

6、顯著的改變。學習遷移:識別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內力作用問題3:比較這些現(xiàn)象形成的時間長短。由此談談你對地表形態(tài)變化“很快”和“極其緩慢”的認識。廬山上的城鎮(zhèn)廬山上的城鎮(zhèn)所在的平臺是怎么形成的? 考點二 外力作用外力作用1. 能量來源2. 表現(xiàn)形式3. 總趨勢地球外部的太陽輻射能風化 侵蝕 搬運 堆積使地表起伏狀況趨于平緩外力作用表現(xiàn)形式表現(xiàn)形式概念風化在溫度、水、大氣、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巖石發(fā)生破碎崩解、化學分解和生物分解等基本類型:1.物理風化2.化學風化侵蝕流水、波浪、風、冰川等外力對地表進行破壞搬運風化或侵蝕的產物,在流水、波浪、風、冰川等外力作用下,被搬運離開原來的位置堆積

7、隨著流速降低、風力減小或者冰川融化等,被搬運的物質逐漸沉積下來,形成堆積地貌風化球狀風化球狀風化風蝕蘑菇風蝕柱侵蝕風力侵蝕河流上游的V形谷侵蝕流水侵蝕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侵蝕海水侵蝕海蝕柱、海蝕崖象鼻山侵蝕海水侵蝕搬運流水搬運奔騰的黃河攜帶著大量的泥沙搬運風力搬運肆虐的沙塵暴堆積流水堆積地貌河流出山口處:沖積扇堆積流水堆積地貌河流入海口處:三角洲河曲堆積風力堆積風在沙漠地區(qū),在風向比較固定的風力作用下,沙粒往往堆積形成狀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堆積風力堆積堆積海水堆積分析塑造黃土高原的地表形態(tài)的原因?黃土高原的成因:1.風力堆積形成黃土高原, 2.流水侵蝕形成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tài)堆積冰

8、川堆積冰川作用1. 冰川的概念2. 典型分布地區(qū)3. 冰川地貌類型4. 冰川地貌特點高山和高緯地區(qū)數(shù)百年乃至數(shù)千年形成的巨厚冰塊,具有強大的侵蝕和搬運能力角峰(多面錐體山峰) 冰斗 U形谷 刀刃狀山脊陡峭、險峻角峰冰川侵蝕在高緯或高山地區(qū),冰川在運動過程中不斷地侵蝕底部巖石和側面巖壁,往往形成冰斗和角峰。冰斗角峰例如:挪威的峽灣海岸西歐海岸線曲折北美五大湖不同地區(qū)的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態(tài)降水充沛的熱帶、溫帶地區(qū):以流水作用為主,流水地貌發(fā)育在干旱地區(qū),風力作用強勁,風沙地貌廣布 (圖示為敦煌雅丹地貌)內外力作用內力作用形成地表形態(tài)的“粗毛坯”外力作用不斷塑造“粗毛坯”,使地表形態(tài)更加豐富多彩。內力

9、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地表形態(tài)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黃河與太行山認識海水侵蝕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澳大利亞墨爾本海岸曾經矗立著12根巨大的海蝕柱,這里是澳大利亞著名的旅游景點。這些海蝕柱最高約45米。近些年來,陸續(xù)有5根海蝕柱倒塌。1.這些海蝕柱是如何形成的?2.海蝕柱為什么會倒塌?波浪長期侵蝕著石柱的根基,導致海蝕柱倒塌并破碎這些海蝕柱是海水侵蝕形成的認識海水侵蝕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澳大利亞墨爾本海岸曾經矗立著12根巨大的海蝕柱,這里是澳大利亞著名的旅游景點。這些海蝕柱最高約45米。近些年來,陸續(xù)有5根海蝕柱倒塌。3.比較這些現(xiàn)象形成的時間長短。由此談談你對地表形態(tài)變化“很快”和“極其緩慢”的認識。預

10、測未來這一景觀的演變趨勢。由于持續(xù)受海風、海浪的侵蝕,海蝕柱仍會倒塌(數(shù)量減少),被海浪打碎、搬運,融入海灘;同時,海浪不斷去打更遠處的海岸巖石、侵蝕海岸,海岸后退的過程中,又有新的海蝕柱形成;在地勢低平的地方,海浪搬運的泥沙會發(fā)生沉積作用,使沙灘的面積增大。十二使徒巖位于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屹立在海岸旁已有二千萬年歷史了。由幾億塊小石頭聚積而漸漸形成,繼而埋藏在海底,后來強烈的海潮和風力令這些巖石暴露水面,成為現(xiàn)時著名的十二使徒巖。 考點三 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1.類型及成因巖石分類形成過程巖漿巖在地球內部巨大壓力作用下,巖漿沿著巖石圈的薄弱地帶侵入巖石圈上部或噴出地表,隨著溫度

11、、壓力的變化,冷卻凝固形成巖漿巖。沉積巖裸露在地表的巖石,經風化、侵蝕作用,逐漸成為礫石、沙子、泥土等碎屑物質。這些碎屑物質被風、流水等搬運后沉積下來,經壓實、固結形成沉積巖。變質巖地殼中已生成的巖石,在地球內部的高溫、高壓等條件下,成分、性質發(fā)生改變,形成變質巖。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2.示意圖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2.示意圖小試牛刀 ABCD1以下地貌景觀主要由風化作用形成的是( )D小試牛刀1以下地貌景觀主要由風化作用形成的是( )下圖所示地貌景觀位于粵北地區(qū),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質條件。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2形成圖中所示地貌景觀的巖石類型、地質構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別是( )A變質巖、水平裂隙、流水侵蝕B沉積巖、水平裂隙、風力侵蝕C巖漿巖、垂直裂隙、風力侵蝕D沉積巖、垂直裂隙、流水侵蝕3導致圖中所示景觀巖層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