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2.學習作者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教具準備課件、兩株爬山虎 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 )分鐘一、復習導入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著名作家葉圣陶爺爺寫的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并從課文第1自然段中,知道了爬山虎的生長特點。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大聲齊讀課題?!驹O計意圖:回顧上節(jié)課的知識,引起學生的興趣?!啃抡n教學( )分鐘二、研讀第2自然段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爬山虎的?(教師板書:位置 顏色 樣子)2.學生交流,教師歸納出本篇課文的兩個探究點(多媒體顯示):(課件出示8)a.爬山虎葉子生
2、長的位置:。b.剛長出來的葉子的顏色:。c.長大了葉子的顏色:。d. 葉子的樣子:。(教師板書:墻上 嫩紅 嫩綠 朝下、均勻、不留一點空隙)3.指導朗讀:讀出美感來。三、研讀第3、4、5自然段,交流體會。1.請同學們繼續(xù)默讀文中第3、4、5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腳有什么獨到之處?2.匯報交流。師:首先我們一起交流第3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1)結合插圖(課件出示9),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很獨特。a.出示文中的句子。(課件出示10)“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睅煟喝绻阋矊W著葉圣陶爺爺此時也在觀察爬山虎的腳,
3、你發(fā)現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觀察爬山虎的腳的?(引導學生發(fā)現作者是從位置、數量、形狀、顏色上來具體描寫的。運用比喻句顯得更生動、形象。)b: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爬山虎腳的樣子。(教師板書:莖上 如新葉 細絲 像觸角)c:過渡:來,我們邊跟著畫面邊讀這段話,同學們讀橫線上的句子。d:出示畫面:指導朗讀這個句子,加深體會。(老師引讀)小結:這就是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很獨特之處。你們知道爬山虎更獨特之處是什么嗎?(2)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課件出示11)a:問: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b:“這樣”是指什么?學生復述自己畫的句子。再聯(lián)系前文學過的第2自然段,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讀c:想看到爬山虎一腳一腳
4、往上爬的情景嗎?(請你睜大眼睛來看)d:自由朗讀描寫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描寫爬山虎腳的動作的詞句。(教師板書:觸、變成、巴住、拉、貼)小結:原來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有一股不斷向上的攀爬勁呀!生齊讀。指導朗讀:注意動詞稍微讀重點。在這里,葉圣陶爺爺還教給了我們一種介紹事物的方法,那就是拿我們熟悉的事物來作比較。師:老師上課前在校園的東墻邊采集了兩根爬山虎,你來說說從它們的顏色去觀察可以推斷什么?老師這里有道作業(yè)練習,需要大家去探索。小組結合文章第五自然段的內容自由討論。(3)爬山虎“腳巴在墻上相當牢固”。(課件出示12)小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p>
5、課外讓我們到校園的東墻邊,去看看爬山虎是不是真的像葉圣陶爺爺寫的那樣,也學著葉圣陶爺爺一樣用一雙慧眼,去觀察,去發(fā)現,好嗎?四、聯(lián)系生活,感悟方法。1.你要向葉圣陶爺爺習什么?(留心細致地觀察周圍的事物)2.總結。羅丹也說過:“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苯裉熳屛覀冇靡浑p慧眼,去觀察,去發(fā)現。【設計意圖:提出問題,讓大家一起討論,解決問題,有助于理解課文?!俊驹O計意圖:通過朗讀,感受爬山虎腳的美。】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五、積累運用,提升語言。(課件出示13)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優(yōu)美的詞句。2.課外練筆。請你仔細觀察一種攀爬植物(如:葡萄、牽牛花等),仿照課文寫一寫,
6、內容要具體,語言要通順?!驹O計意圖:有助于學會運用抓住事物特征,把意思寫清楚的寫作方法?!堪鍟鴥热菖郎交⒌哪_位置 顏色 樣子葉 墻上 嫩紅 嫩綠 朝下 均勻 不留一點空隙 莖上 如新葉 細絲 像觸角腳 爬 觸、變成、巴住、拉、貼(牢固)課堂作業(yè)新設計一、比一比,組詞語。隙( ) 嫩( ) 舒( ) 莖( )占( ) 瞧( ) 柄( ) 疊( )二、說出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1. 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我會仿寫:_2.微風中柳樹正在向人們展示那美麗的腰肢。我會仿寫:_三、我會填。嫩綠的 嫩紅的 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 ?!敬鸢浮恳弧⒖障?占有 嫩綠 瞧見 舒展 葉柄
7、 莖葉 重疊二、1. 比喻句 彎彎的月亮像小船。 2. 擬人句 鳥兒們在歡快地歌唱。 三、嫩紅的;嫩綠的 教學反思1.本課的教學讓我收獲頗多,首先我從中感受到要充分信任學生,把課堂和自主權還給學生,把讀書和說話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的閱讀、感悟、思考、質疑、解疑,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讓學生改變被動學習的壞習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與此同時,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讀懂內容的基礎上,再進行相應的小練筆,使課文中的觀察和寫作知識實現遷移,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2.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我以與學生親切談話、課題質疑的形式激發(fā)他們探究的欲望
8、。請小老師帶讀生字,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學習,給他們充分讀、思考的時間,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3.再現過程,突破難點。爬山虎腳的位置、樣子、顏色以及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這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在學生自己讀、畫、議的基礎上,找準時機恰當地出示爬山虎腳的位置、顏色、樣子和它向上爬的過程,這些形象直觀的畫面,學生很輕松地理解了難點,達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窘滩姆治觥勘酒n文的主要意圖,一是引導學生學習仔細觀察植物的方法,并能夠運用學到的觀察方法指導自己的觀察實踐,提高學生在習作實踐中把事物寫具體的能力;二是配合
9、本組教材的訓練重點,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感受植物的無窮魅力,增加熱愛大自然的情趣。這篇課文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細節(jié)的順序觀察,首先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其次介紹爬山虎葉子的特點;最后重點介紹爬山虎“腳”的特點。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讀懂課文,還要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深入、細致地觀察周圍事物,抓住事物的特點,去學習寫出內容具體的文章來。課文先講爬山虎長在什么地方,然后介紹爬山虎葉子的特點,最后介紹爬山虎腳的特點。課文的重點是講爬山虎腳的特點。文中用三個自然段講了三層意思:先講爬山虎腳的樣子和顏色,再講它怎樣在墻上爬,最后講它必須“觸著墻”才能生存?!咀髡呓榻B】葉圣陶:中國現代著名作家
10、、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名紹鈞,江蘇蘇州人。早年曾做過小學教師,后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建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副署長兼編審局局長,教育部副部長兼人民出版社社長和總編,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等職。曾出版童話集稻草人,小說集隔膜、火災等。有葉圣陶集和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等著作?!九c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爬山虎:又叫“常春藤”“地錦”“巴山虎”。多年生落葉藤本。它的莖如不攀援在別的物體上就無法向上生長。爬山虎的莖上有卷須,卷須生有許多分枝,每根分枝上的末端都有吸盤,能夠附著在墻壁上、大樹上或巖石上。爬山虎附著在墻壁上非常牢固,不用大力氣,很難將它的莖扯下來。爬山虎的生長速度快,如在墻邊栽一棵,它的莖很快
11、蔓延到整個墻壁。葉片多但不重疊,能充分利用陽光。葉形變化很大,基部或花枝上的葉是掌狀復葉,幼枝上的葉是單葉或三裂。冬季落葉,春季重新萌發(fā)生長,秋天葉色變?yōu)辄S色或紅色。5月6月開花,9月10月結果,漿果藍色。爬山虎有爬墻的本領,來自于它卷須上的吸盤,就像壁虎的腳一樣,只要碰到房屋的墻壁,不管墻壁表面有多光滑,吸盤都能牢牢地吸附在上面,爬上十幾米的墻壁,直到屋頂。人們利用爬山虎的爬墻本領,只要在房子四周種上爬山虎,用不了幾年,它就會爬滿整個墻面,等于給房子穿上了一件綠色外衣。夏天,住在這種穿上綠色外衣的屋內,會比普通房子涼快得多,因為爬山虎在墻面上形成濃陰,既美化了環(huán)境,又能降低墻面的溫度,是城市
12、里常用的綠化好材料。 蝸牛:一種軟體動物。有黃褐色的殼,有螺旋紋,吃草本(如蔬菜等)植物的表皮,危害農業(yè)。蝸牛的觸角像細絲,成枝狀。蛟龍: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生活在水中的龍,能興風作浪,發(fā)洪水。課后作業(yè)基礎積累大鞏固一、看拼音,寫詞語。cochngk wiybngqio jin ( ) ( ) ( ) ( ) 二、比一比,組詞語。站( ) 嫩( ) 瞧( ) 貼( ) 漱( ) 焦( )三、根據意思寫詞語。1.堅固,結合緊密,不容易破壞。( )2.舒適。 ( ) 3.極其認真、仔細地看。 ( )四、基礎積累大鞏固。1.從文中抄寫描寫顏色的詞語。2.描寫一句含有顏色的句子。閱讀能力大提升五、課文整體
13、梳理。 學校有 ,“我”家也有。作者介紹爬山虎的葉子是抓住葉子變化的特點來講的。從形狀看,葉子由_到_;從顏色看,是由_到_。六、重點段落品析。以前,我只知道這種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來爬山虎是有腳的。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墻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細看那些細小的腳,你會想起圖畫上蛟龍的爪子。1.從語段中給下面的詞語找出反義詞。 爬山虎的腳像_,又像_。2.爬山虎的腳長在哪?_3.讀短文,說說爬山虎是如何爬的? 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七、請你觀察身邊的植物,說說它們的腳是什么樣子的!_參考答案:一、操場 枯萎葉柄 瞧見 二、站著 粘貼 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山西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
- 2025云南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蘇州城市學院《林木分子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海南師范大學《演藝娛樂經營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華南理工大學《創(chuàng)業(yè)教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余學院《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青島幼兒師范高等??茖W?!度S造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甘孜職業(yè)學院《汽車運用工程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理工職業(yè)學院《裝飾工程預決算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安徽省建筑安全員-B證(項目經理)考試題庫
- 【美術】第一單元第1課《情感的抒發(fā)與理念的表達》課件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下冊
- 體育與健康(水平二)《花樣跳繩一級動作(18課時)》大單元教學計劃
- 2024年濟南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癔癥護理查房
- 中國民航大學開題報告模板
- 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系統(tǒng)培訓課件
- 鋼結構施工安全培訓
- 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解析
- 超市商品結構圖
- 沃爾沃S60L 2014款說明書
- 汽車零部件噴漆項目分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