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次人口普查大數(shù)據(jù)_第1頁
我國歷次人口普查大數(shù)據(jù)_第2頁
我國歷次人口普查大數(shù)據(jù)_第3頁
我國歷次人口普查大數(shù)據(jù)_第4頁
我國歷次人口普查大數(shù)據(j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檔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公報昆明信息港發(fā)布時間:2010-08-2015:48:49進入社區(qū)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網(wǎng)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關于第一次全國人口調查登記結果的公報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國家統(tǒng)計局協(xié)同有關部門,根據(jù)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指示,結合全國普選,舉辦了全國人口調查。調查的標準時間是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時。參加這次調查登記工作的人員共有二百五十余萬人。為了保證全國人口調查登記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全國組成了各級人口調查登記辦公室,并制定了統(tǒng)一的簡易可行的全國人口調查登記辦法。全國絕大部分地區(qū)都嚴格按照這個辦法進行直接調查;但有少數(shù)地區(qū)不能進行直接調查,而

2、用其他辦法進行了調查,其中有未進行基層選舉的和交通不便的邊遠地區(qū),待解放的臺灣省,國外華僑和留學生等。為了使這次普查資料全面、確實,曾及時組織了抽樣復查,對已經(jīng)調查登記的人口數(shù)目的正確程度進行檢查。全國范圍內共抽查了五千二百九十五萬以上的人口(占直接調查登記人口的百分之九),檢查的結果是:重復的人口占千分之一點三九,遺漏的人口占千分之二點五五。全國人口普查資料的審核和匯總工作,現(xiàn)已全部完成?,F(xiàn)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調查登記的結果公布如下:一、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時的全國人口總數(shù)為六億零一百九十三萬八千零三十五人。其中:直接調查登記的人口為五億七千四百二十萬五千九百四十人;用其他辦法調查的人

3、口為二千七百七十三萬二千零九十五人,內有:沒有進行基層選舉的和交通不便的邊遠地區(qū)八百三十九萬七千四百七十七人(根據(jù)各該地方政府的資料);待解放的臺灣省七百五十九萬一千二百九十八人(根據(jù)一九五一年臺灣公布的數(shù)字);國外華僑和留學生等一千一百七十四萬三千三百二十人(根據(jù)華僑事務委員會等機關的資料)。二、在直接調查登記的人口中:男子為二億九千七百五十五萬三千五百一十八人,占百分之五十一點八二;女子為二億七千六百六十五萬二千四百二十二人,占百分之四十八點一八。年齡在十八歲和十八歲以上的為三億三千八百三十三萬九千八百九十二人,占百分之五十八點九二。其中:八十歲到九十九歲的一百八十五萬一千三百一十二人,一

4、百歲和一百歲以上的三千三百八十四人,最高年齡為一百五十五歲。三、全國人口(沒有進行直接調查登記的臺灣省、國外華僑和留學生等人口未列入)中按民族構成劃分:漢人五億四千七百二十八萬三千零五十七人,占百分之九十三點九四;各少數(shù)民族共三千五百三十二萬零三百六十人,占百分之六點O六。人口在百萬以上的少數(shù)民族有:蒙人一百四十六萬二千九百五十六人;回人三百五十五萬九千三百五十人:藏人二百七十七萬五千六百二十二人:維吾爾人三百六十四萬零一百二十五人;苗人二百五十一萬一千三百三十九人:彝人三百二十五萬四千二百六十九人:僮人六百六十一萬一千四百五十五人,布依人一百二十四萬七八百八十三人;朝鮮人一百一十二萬零四百零

5、五人;滿人二百四十一萬八千九百三十一人。其他各族共六百七十一萬八千零二十五人。四、全國人口(沒有進行直接調查登記的臺灣省、國外華僑和留學生等人口未列入)中按城鎮(zhèn)與鄉(xiāng)村劃分:城鎮(zhèn)人口七千七百二十五萬七千二百八十二人,占百分之十三點二六;鄉(xiāng)村人口五億零五百三十四萬六千一百三十五人,占百分之八十六點七四。五、全國人口分布情況:(單位:人)北京市2,768,149天津市2,693,831上海市6,204,417河北省35,984,644山西省14,314,485內蒙古自治區(qū)6,100,104遼寧省18,545,147吉林省11,290,073黑龍江省11,897,309熱河省5,160,822陜西省1

6、5,881,281甘肅省12,928,102青海省1,676,534新疆省4,873,608山東省48,876,548江蘇省41,252,192安徽省30,343,637浙江省22,865,747福建省13,142,72127,789,693湖南省33,226,95419,560,822四川省62,303,9993,381,064西藏地方和昌都地區(qū)臺灣省7,591,298河南省44,214,594江西省貴州省16,772,86515,037,310廣東省云南省1,273,969國外華僑和留學生等34,770,05917,472,737湖北省廣西省西康省11,743,320合計601,938,0

7、35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公報昆明信息港發(fā)布時間:2010-08-2015:49:44進入社區(qū)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網(wǎng)站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的幾項主要統(tǒng)計數(shù)字(一九六四年)(一)總人口1964年6月30日24時的全國人口總數(shù)為723,070,269人。28個省、市、自治區(qū)(按:天津市當時隸屬河北?。┖同F(xiàn)役軍人的人口為694,581,759人,其中男子356,517,011人,占51.33%;女子338,064,748人,占48.67%。臺灣省、港澳同胞和國外華僑等人口為28,488,510人。各省、市、自治區(qū)人口分列如下:(單位:人)北京市7,568,495河北省45,687,781內蒙古自治區(qū)1

8、2,348,638山西省18,015,067遼寧省26,946,200吉林省15,668,663黑龍江省20,118,271上海市10,816,458江蘇省44,504,608浙江省28,318,573安徽省31,241,657江西省21,068,019福建省16,757,223山東省55,519,038廣東省42,800,849廣西壯族自治區(qū)20,845,017湖南省37,182,286湖北省33,709,344河南省50,325,511四川省67,956,490云南省20,509,525貴州省17,140,521西藏自治區(qū)1,251,225陜西省20,766,915甘肅省12,630,56

9、9青海省2,145,60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7,270,067(二)各民族人口1964年6月30日,28個省、市、自治區(qū)共有漢族人口651,296,368人,占總人口94.22%;各少數(shù)民族人口39,883,909人,占5.78%。人口在百萬以上的民族有:蒙古族1,965,766人;回族4,473,147人:藏族2,501,174人;維吾爾族3,996,311人;苗族2,782,088人;彝族3,380,960人;壯族8,386,140人;布依族1,348,055人;朝鮮族1,339,569人;滿族2,695,675人。(三)人口年齡1964年6月30日全國勞動力年齡人口(指男子16至59歲,女

10、子16一54歲)為341,491,424人,占總人口的49.17%。不滿1歲至14歲的人口為280,671,035人,占總人口的40.4%。其中:7歲至12歲的學齡兒童114,287,925人;6歲以下兒童135,422,127人。61歲以上人口為38,171,010人,占總人口的5.5%。百歲以上人口4,900人(男子2,134人,女子2,766人)。最高年齡為150歲,有1人。(四)人口文化程度1964年6月30日,28個省、市、自治區(qū)的人口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有2,875,40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有9,116,83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2,346,788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

11、有195,824,459人,13歲以上不識字的人口有233,267,947人。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公報昆明信息港發(fā)布時間:2010-08-2015:50:36進入社區(qū)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網(wǎng)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關于一九八二年人口普查主要數(shù)字的公報1982年10月27日根據(jù)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決定,我國進行了第三次人口普查。這次普查工作,從一九七九年年底著手準備,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開始全面登記。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和各族人民的積極支持下,經(jīng)過廣大普查工作人員深入細致的工作,到七月十日,除個別遭受水災的地區(qū)略有推遲外,全部完成了普查登記,并在七月底以前全面進行了復查核實工作。經(jīng)過事后抽樣檢查

12、,證明普查登記達到了高質量的要求。這次人口普查的全部資料,正在用電子計算機進行處理?,F(xiàn)將手工簡易匯總的主要數(shù)字公布如下:(一)總人口。全國人口為1,031,882,511人。大陸29個省、市、自治區(qū)(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下同)人口和現(xiàn)役軍人共1,008,175,288人中,除西藏自治區(qū)交通及為困難的個別地方(28,601人)是利用行政記錄材料進行估算的以外,全部以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零時為標準時間進行了直接調查。臺灣省人口和福建省金門、馬祖等島嶼的人口,是按臺灣當局公布的數(shù)字計算的。香港、澳門地區(qū)同胞的人數(shù),是按香港當局和澳門當局公布的數(shù)字推算的。根據(jù)國務院頒發(fā)的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辦

13、法的規(guī)定,這次普查的對象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居住的人”。所以,沒有對國外僑胞的人數(shù)進行調查。29個省、市、自治區(qū)和現(xiàn)役軍人的人口,同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的一九六四年七月一日零時的694,581,759人相比,18年間共增加313,593,529人,增長45.1%,平均每年增加17,421,863人,年平均增長率為2.1%。(二)性別構成。29個省、市、自治區(qū)和現(xiàn)役軍人的人口中:男性519,433,369人,占51.5%:女性488,741,919人,占48.5%。性比例(以女性為100對男性的比例)為106.3。(三)各民族人口。29個省、市、自治區(qū)共有漢族人口936

14、,703,824人,占93.3%:各少數(shù)民族人口67,233,254人,占6.7%。同一九六四年人口普查數(shù)字比較,漢族人口增加285,407,456人,增長43.8%;各少數(shù)民族人口增加27,309,518人,增長68.4%。29個省、市、自治區(qū)的55個少數(shù)民族中,人口超過百萬的少數(shù)民族由一九六四年人口普查時的10個增加為15個。(四)各種文化程度人口。29個省、市、自治區(qū)人口中,具有大學畢業(yè)文化程度的4,414,495人,具有大學肄業(yè)文化程度的(包括大學在校生)1,602,474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66,478,02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178,277,140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355,

15、160,310人。高中、初中、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分別包括高中、初中、小學的畢業(yè)主、肄業(yè)生、在校生。同一九六四年人口普查數(shù)字比較,每十萬人中各種文化程度的人數(shù)有如下變化: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由416人上升為599人: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由1,319幾人上升為6,62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由4,680人上升為17,758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由28,330人上升為35,377人29個省、市、自治區(qū)的文盲和半文盲人口(12周歲以上不識字和識字很少的人)為235,820,002人。同一九六四年人口普查數(shù)字比較,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由38.1%下降為23.5%。(五)人口出生率和

16、死亡率。29個省、市、自治區(qū)一九八一年出生人口為20,669,704人,出生率為20.91%。:一九八一年死亡人口為6,290,103人,死亡率為6.36%。;一九八一年自然增加的人口為14,399,601人,自然增長率為14.55%。(六)市鎮(zhèn)總人口。29個省、市、自治區(qū)中,居住在市(不包括市轄縣)、鎮(zhèn)的總人口為206,588,582人。其中236個市的總人口為144,679,340人;2,664個鎮(zhèn)的總人口為61,909,242人。與一九六四年人口普查數(shù)字相比,市鎮(zhèn)總人口共增加79,485,541人,增長62.5%。市鎮(zhèn)總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由一九六四年的18.4%上升為20.6%。(

17、七)人口的地區(qū)分布。各省、市、自治區(qū)人口和現(xiàn)役軍人的人口如下:北京市9,230,687人(其中9個市轄縣的人口3,632,715人)天津市7,764,141人(其中5個市轄縣的人口2,621,576人)河北省53,005,876人山西省25,291,389人內蒙古自治區(qū)19,274,279人遼寧省35,721,693人吉林省22,560,053人黑龍江省32,665,546人上海市人(其中10個市轄縣的人口5,538,876人)江蘇省60,521,114人浙江省38,884,603人安徽省49,665,724人福建省25,931,106人(其中金門、馬沮等島嶼的人口57,847人)江西省33,

18、184,827人山東省74,419,054人河南省74,422,739人湖北省47,804,150人湖南省54,008,851人廣東省59,299,220人(其中東沙群島、南沙群島的人口暫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36,420,960人四川省99,713,310人貴州省28,552,997人云南省32,553,817人西藏自治區(qū)1,892,393人陜西省28,904,423人甘肅省19,569,261人青海省3,895,706人寧夏回族自治區(qū)3,895,578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13,081,681人臺灣省人香港、澳門地區(qū)5,378,624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現(xiàn)役軍人4,238,210人(八)人口普查登記質

19、量的抽樣檢查結果;29個省,市、自治區(qū)人口普查登記和復查工作完成后,根據(jù)人口普查登記質量抽樣檢查細則的規(guī)定,進行了質量抽查,其結果如下:人口數(shù):重報人口占0.71%;漏報人口占0.56%,重漏相抵,凈差人口占0.15%;性別:誤差率為0.03%;年齡:誤差率為6.15%;一九八一年出主人口:漏報率為1.83%。;一九八一年死亡人口:漏報率為4.40%o。*臺灣省人口,是臺灣當局公布的一九八二年六月底的數(shù)字;福建省金門、馬祖等島嶼的人口,是臺灣當局公布的一九八二年五月底的數(shù)字。*香港地區(qū)同胞的人數(shù),是按香港當局公有的一丸八二年六月底的數(shù)字推算的。澳門地區(qū)同胞的人數(shù),是按澳門當局公布的一九八一年人

20、口普查人數(shù)推算的。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公報昆明信息港發(fā)布時間:2010-08-2015:53:18進入社區(qū)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網(wǎng)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關于一九九O年人口普查主要數(shù)據(jù)的公報(第一號)1990年10月30日根據(jù)國務院的決定,我國于一九九零年七月進行了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登記工作。在各級政府的統(tǒng)一導和全國各族人民的積極支持配合下,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廣泛動員社會力量,近七百萬普查工作人員艱苦努力,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調查工作,勝利地完成了普查登記任務。經(jīng)過事后質量抽查,證明登記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目前,普查的全部資料,正在用電子計算機進行處理。主要數(shù)據(jù)的手工匯總工作已經(jīng)結束,

21、現(xiàn)公布如下:一、總人口。全國人口為1160017381人。大陸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下同)和現(xiàn)役軍人的人口共1133682501人。這個數(shù)據(jù)是以一九九零年七月一日零時(北京時間)為標準時間,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上常住的人,采用直接調查登記方法取得的。臺灣省和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人口為20204880人。香港、澳門地區(qū)中國同胞的人口為6130000人。大陸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現(xiàn)役軍人的人口,同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的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零時1008175288人相比,八年間共增加了125507213人,增長12.45%,平均每

22、年增加15688402人,年平均增長率為1.48%。大陸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口中,按戶口登記狀況分:常住本縣、市,并已在本縣、市登記了常住戶口的1100727541人,占總人口的97.37%;已在本縣、市常住一年以上,常住戶口在外地的19829712人,占總人口的1.75%;在本縣、市居住不滿一年,但已離開常住戶口登記地一年以上的1523911人,占總人口的0.14%;普查時住在本縣、市,常住戶口待定的8164236人,占總人口的0.72%;原住本縣、市,普查時在國外工作或學習,暫無常住戶口的238001人,占總人口的0.02%。二、家庭戶人口。大陸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共有家庭戶2

23、76947962戶,人口為1097781588人,占總人口(不含現(xiàn)役軍人)的97.1%,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96人。三、性別構成。大陸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現(xiàn)役軍人的人口中,男性為584949922人,占51.6%;女性為548732579人,占48.4%。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6.6。四、民族構成。大陸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現(xiàn)役軍人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042482187人,占91.96%;各少數(shù)民族人口為91200314人,占8.01%。同一九八二年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相比,八年間漢族人口增加了101602066人,增長10.80%;各少數(shù)民族人口增加了23

24、905147人,增長35.52%。五、各種文化程度人口。大陸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現(xiàn)役軍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16124678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9113153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264648676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420106604人(以上各種文化程度的人分別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yè)生、肄業(yè)生和在校生)。與一九八二年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各種文化程度的人數(shù)有如下變化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615人上升為1422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6779人上升為803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17892人上升為23344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35237人

25、上升為37057人。大陸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現(xiàn)役軍人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180030060人。同一九八二年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比較,文盲、半文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由22.81%下降為15.88%。六、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大陸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一九八九年七月一日至九九零年六月三十日,出生人口為23543188人,死亡人口為7045470人。出生率為死亡率為6.28%o,自然增長率為14.7%o。七、市鎮(zhèn)總人口。大陸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中,居住在市、鎮(zhèn)的總人口為296512111人,占全國總人口的26.23%,其中市的總人口為2112300

26、50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8.69%;鎮(zhèn)的總人口為85282061人,占全國總人口的7.54%。八、人口普查登記質量的抽樣檢查結果。大陸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口普查登記和復查工作完成后,根據(jù)人口普查登記質量抽樣檢查細則的規(guī)定,進行了登記質量的抽樣檢查,抽查的樣本規(guī)模為173409人。抽查的結果如下:人口數(shù):重登率為0.1%,漏登率為0.7%,重漏相抵,人口數(shù)凈差率為0.6%;性別:誤差率為0.14%;年齡:誤差率為3.07%;出生人口:漏報率為1.03%;死亡人口:漏報率為4.9%。抽查結果表明,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取得圓滿成功。注:均為臺灣當局公布的一九九O年三月底數(shù)據(jù)。香港地區(qū)同胞

27、的人數(shù),是按港英政府公布的1989年底的數(shù)據(jù)推算的。澳門地區(qū)同胞的人數(shù)、是按澳葡政府公布的一九八九年底的數(shù)據(jù)推算的。市人口是指設區(qū)的市所轄的區(qū)人口和下設區(qū)的市所轄的街道人口。鎮(zhèn)人口是指下設區(qū)的市所轄鎮(zhèn)的居民委員會人口和縣轄鎮(zhèn)的居民委員會人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關于一九九O年人口普查主要數(shù)據(jù)的公報(第二號)1990年11月6日現(xiàn)將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手工匯總的人口地區(qū)分布和大陸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長以及市鎮(zhèn)總人口數(shù)據(jù),公布如下:、人口地區(qū)分布。全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地區(qū)和現(xiàn)役軍人的總人口為北京市10819407人(其中8個市轄縣的人口為3456982人

28、)天津市8785402人(其中5個市轄縣的人口為2930334人)河北省61082439人山西省28759014人內蒙古自治區(qū)21456798人遼寧省39459697人吉林省24658721人黑龍江省35214873人上海市13341896人(其中9個市轄縣的人口為56180813人福建省30097274人(其中金門、馬祖等島嶼的人口為37710281人山東省廣東省628292366557482人四川省2196010人陜西省4655451人新疆維吾爾囪治區(qū)6130000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現(xiàn)役軍人5127460人)江蘇省67056519人浙江省41445930人安徽省49050人)江西省84392

29、827人河南省85509535人湖北省53969210人湖南省60659754人人(其中東沙群島的人口暫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42245765人海南省107218173人貴州省3239106632882403人甘肅省2237114115155778人臺灣省3199100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云南省人青海省201558304224576536972610人西藏自治區(qū)4456946人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香港、澳門地區(qū)中國同胞二、人口密度。大陸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18人(含現(xiàn)役軍人),比1982年人口普查時的105人增加了13人。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口密度差異較大,按由大到小順

30、序排列,每平方公里超過500人的有上海、天津、江蘇、北京、山東、河南6個省和直轄市;每平方公里在200至499人之間的有浙江、安徽、廣東、河北、湖北、湖南、遼寧、福建、江西9個省;每平方公里50至199人的有海南、四川、山西、貴州、廣西、陜西、吉林、云南、黑龍江、寧夏10個省和自治區(qū);每平方公里不足50人的有甘肅、內蒙、新疆、青海、西藏5個省、自治區(qū)。三、人口自然增長。大陸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1989年7月1日至1990年6月30日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按由低向高的順序排列,低于10%。的有上海、北京、浙江、天津、遼寧5個省、直轄市,其中上海市的自然增長率最低,為4.96%;自然增長率在10%至

31、14.99%之間的有四川、黑龍江、吉林、山東、河北、內蒙、江蘇、廣西8個省、自治區(qū);自然增長率在15%以上的有青海、云南、山西、廣東、貴州、甘肅、湖南、陜西、湖北、海南、福建、河南、江西、新疆、西藏、安徽、寧夏共17個省、自治區(qū)。四、市鎮(zhèn)總人口比重。大陸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市鎮(zhèn)總人口的比重為26.23%。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市鎮(zhèn)總人口比重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有14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按由高向低順序排列,他們是北京、天津、上海、遼寧、黑龍江、吉林、廣東、內蒙、浙江、新疆、湖北、山西、青海、山東。其中北京市的市鎮(zhèn)總人口比重最高,達73.08%;市鎮(zhèn)總人口比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高于20%的有

32、寧夏、海南、甘肅、陜西、福建、江蘇、江西、四川8個省、自治區(qū);其余8個省、自治區(qū)的市鎮(zhèn)總人口比重均在20%以下。注:與尚未同我國解決邊界問題的國家接壤的省、自治區(qū)的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是按實施普查區(qū)域的人口計算的。均為臺灣當局公布的1990年3月底數(shù)據(jù)。香港地區(qū)中國同胞的人數(shù),是按港英政府公布的1989年底的數(shù)據(jù)推算的。澳門地區(qū)中國同胞的人數(shù),是按澳葡政府公布的1989年底的數(shù)據(jù)推算的。市總人口是指設區(qū)的市所轄的區(qū)人口和下設區(qū)的市所轄的街道人口,鎮(zhèn)總人口是指下設區(qū)的市所轄鎮(zhèn)的居民委員會人口和縣轄鎮(zhèn)的居民委員會人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關于一九九O年人口普查主要數(shù)據(jù)的公報(第三號)1990年11月

33、14日現(xiàn)將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手工匯總的大陸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現(xiàn)役軍人的各民族人口(注)公布如下:漢族1042482187人蒙古族4806849人回族8602978人藏族4593330人維吾爾族7214431人苗族7398035人彝族6572173人壯族15489630人布依族2545059人朝鮮族1920597人滿族9821180人侗族2514014人瑤族2134013人白族1594827人土家族5704223人哈尼族1253952人哈薩克族1111718人傣族1025128人黎族1110900人傈僳族574856人佤族351974人畬族630378人高山族2909人拉祜族4

34、11476人水族345993人東鄉(xiāng)族373872人納西族278009人景頗族119209人柯爾克孜族141549人土族191624人達斡爾族121357人仫佬族159328人羌族198252人布朗族82280人撒拉族87697人毛南族71968人仡佬族437997人錫伯族172847人阿昌族27708人普米族29657人塔吉克族33538人怒族27123人烏孜別克族14502人俄羅斯族13504人鄂溫克族26315人德昂族15462人保安族12212人裕固族12297人京族18915人塔塔爾族4873人獨龍族5816人鄂倫春族6965人赫哲族4245人門巴族7475人珞巴族2312人基諾族18

35、021人其他未識別的民族749341人外國人加入中國籍3421人與1982年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相比,56個民族中人口超過百萬的民族由16個增加到19個,他們是: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人口低于100萬但高于10萬的民族由13個增加至15個,他們是:傈僳族、佤族、畬族、拉祜族、水族、東鄉(xiāng)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仡佬族、錫伯族;其余22個民族的人口均不足10萬。與1982年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相比,8年間人口增長一倍以上的民族有滿族、土家族、仡佬族、錫伯族、俄羅斯族、

36、赫哲族。注:各民族人口均按實施普查區(qū)域的人數(shù)計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關于一九九O年人口普查主要數(shù)據(jù)的公報(第四號)1990年11月21日現(xiàn)將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手工匯總的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各種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人口數(shù)據(jù)公布如下:一、各種文化程度人口。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中學(指高中、中專、職業(yè)高中、技工學校和初中)及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分別為:大學中學小學北京1006295人5358300人2442702人天津410120人3978630人2603567人河北583175人19618146人22481188人山西397987人10944738人1027

37、0840人內蒙古316557人7623293人7165823人遼寧1024374人17067957人13522660人吉林531194人9619261人8711123人黑龍江753141人14152494人12004300人上海871786人6820934人3026293人江蘇988448人23533830人23329849人浙江484950人12743522人16439202人安徽495926人14046291人19486263人福建368830人7165361人12992258人江西373675人9781475人15337632人山東822606人27277677人30600841河南72

38、5037人28742930人29696419湖北844978人17284462人19338488湖南690248人18548048人25520177廣東840591人20085401人25414771廣西334276人10960663人19028023海南81605人2155675人2267779人四川1030290人28967063人47047108人貴州251613人6015704人12093646人云南298466人6614354人14014622人西藏12610人131129人408384人陜西549760人11053127人10236293人甘肅246988人5520333人6516

39、016人青海66388人1160412人1180613人寧夏74904人1316301人1367955人新疆279599人4703456人5520128人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shù),按由高到低順序排列,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422人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陜西、寧夏、湖北、青海、內蒙古、江蘇13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其中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shù)最多,分別為9301人、6534人、4668人。每10萬人中擁有中學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數(shù),按由高到低順序排列,超過全國平均水平32805人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遼寧、黑龍江

40、、吉林、山西、內蒙、江蘇、陜西、河南、海南、湖北、廣東、山東、河北16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每10萬人中擁有小學及小學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數(shù),按由高到低順序排列,超過全國平均水平69862人的有北京、上海、遼寧、天津、吉林、黑龍江、山西、湖南、廣東、四川、廣西、浙江、江蘇、內蒙古、河北15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二、文盲、半文盲人口。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文盲、半文盲人口(指15周歲及15周歲以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北京941397人天津784074人河北9292541人山西3250647人內蒙古3302990人遼寧3477917人吉林2586729人黑龍江3828584人上海1472504人江

41、蘇11555083人浙江7236442人安徽13725817人福建4696636人江西6115258人山東14233153人河南13811537人湖北8523751人湖南7337976人廣東6562847人廣西4482931人海南916226人四川17413387人貴州7861879人云南9405812人西藏975652人陜西5794883人甘肅6248625人青海1234755人寧夏1027035人新疆1932992人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文盲、半文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按由低向高順序排列,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5.88%的有北京、遼寧、天津、廣東、吉林、廣西、黑龍江、上海、山西、湖南、新疆、海南

42、、河北、內蒙古、福建、湖北16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5.88%,但低于20%的有河南、江西、四川、山東、江蘇、浙江、陜西7個省;高于20%的有寧夏、貴州、安徽、云南、青海、甘肅、西藏7個省、自治區(q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關于一九九O年人口普查主要數(shù)據(jù)的公報(第五號)1990年12月18日現(xiàn)將一九九零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手工匯總的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常住人口中按戶口登記狀況分組的人口數(shù)據(jù)公布如下:常住戶口常住戶口在外常住戶在國外工在本縣、縣、市,已離口待定作或學習,市開戶口地一年暫無常住以上戶口(人)(人)(人)(人)北京101684275190323309948849天津8

43、552498182464466073833河北600801837154902852181548山西277688267625282266571003內蒙古205234056035023283941497遼寧383567258183102774287234吉林238792324997402767562993黑龍江3336980012496735916663734上海126726005432315958866477江蘇65072234129283767931912129浙江404050167203223161314461安徽551013197628353131403519福建286658227862

44、7656663029496江西368305985706943073971592山東828623948144447128253164河南839689228898746489731766湖北528284499241752098946692湖南597335187201772038812178廣東59019558329263749836518676廣西414044816003002391421842海南628381921671156392560四川10557747712046594298916146貴州31769159440297180753857云南36375855538431570291295西藏

45、2126391622937160166陜西321636054736852418063307甘肅219489843111921098791086青海422143918101154265231寧夏45297649535029884453新疆144670415614531260671217同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八年間我國各種戶口登記狀況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發(fā)生了變化,常住地與常住戶口登記地在同一縣、市的人由98.86%下降為97.37%,常住地與常住戶口登記地不一致的人(指常住戶口在外縣、市并已離開戶口登記地一年以上的人和常住戶口待定的人)由1.13%上升為2.61%。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常住地與常住

46、戶口登記地不一致的人數(shù),同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有廣東、北京、廣西、海南、江蘇、四川、湖南、山西、福建、寧夏1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其中廣東由497527人增加到3791002人,增長6.62倍,北京由169868人增加到602131人,增長2.54倍。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1號)根據(jù)國務院的決定,我國于2000年11月1日進行了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登記工作。在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過近千萬普查工作人員艱苦努力,又經(jīng)過事后質量抽查,圓滿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現(xiàn)場登記和復查任務。目前,普查的全部資料正在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數(shù)

47、據(jù)處理。主要數(shù)據(jù)的快速匯總工作已經(jīng)結束,現(xiàn)公布如下:一、總人口全國總人口為129533萬人。其中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下同)和現(xiàn)役軍人的人口共126583萬人。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人口為678萬人。澳門特別行政區(qū)人口為44萬人。臺灣省和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人口為2228萬人。二、人口增長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現(xiàn)役軍人的人口,同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時的113368萬人相比,十年零四個月共增加了13215萬人,增長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為1.07%。三、家庭戶人口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共

48、有家庭戶34837萬戶,家庭戶人口為119839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44人,比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96人減少了0.52人。四、總人口性別構成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現(xiàn)役軍人的人口中,男性為65355萬人,占總人口的51.63%;女性為61228萬人,占總人口的48.37%。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6.74。五、年齡構成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現(xiàn)役軍人的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28979萬人,占總人口的22.89%;15-64歲的人口為88793萬人,占總人口的70.15%;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8811萬人,占總人口的6.9

49、6%。同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個百分點。六、民族構成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現(xiàn)役軍人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15940萬人,占總人口的91.59%;各少數(shù)民族人口為10643萬人,占總人口的8.41%。同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11692萬人,增長了11.22%;各少數(shù)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萬人,增長了16.70%。七、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現(xiàn)役軍人的人口中,接受大學(指大專以上)教育的4571萬人;接受高中(含中專)教育的14109萬人;接

50、受初中教育的42989萬人;接受小學教育的45191萬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yè)生、肄業(yè)生和在校生)。同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數(shù)有如下變化:具有大學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039人上升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344人上升為33961人;具有小學程度的由37057人下降為35701人。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現(xiàn)役軍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8507萬人,同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15.88%下降為6.72%,下降了9.16個百分點。八、城鄉(xiāng)人口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鎮(zhèn)的人口45594萬人,占總人口的36.09%;居住在鄉(xiāng)村的人口80739萬人,占總人口的63.91%。同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zhèn)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86個百分點。注:1、本公報為初步匯總數(shù)。、普查登記以2000年11月1日0時(北京時間)為標準時間,普查登記的對象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上常住的人。、普查登記結束后,全國統(tǒng)一抽取602個調查小區(qū)進行了登記質量的抽樣調查。抽查結果,人口漏登率為1.81%。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總人口中已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