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管道元件質量手冊合集_第1頁
壓力管道元件質量手冊合集_第2頁
壓力管道元件質量手冊合集_第3頁
壓力管道元件質量手冊合集_第4頁
壓力管道元件質量手冊合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發(fā)放編號:QS/02XXXXXX有限公司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質量手冊(依據(jù):TSGZ0004-2007)編制:審核:批準:版次:2008修改日期:2008年05月受控狀態(tài):受控非受控目錄TOC o 1-5 h z批準令3任命書4A前言5B.公司概況5術語5引用法律、法規(guī)、標準561.管理職責672.質量保證體系文件783.文件和記錄控制9104.合同控制10設計控制-1112材料、零部件控制1214作業(yè)(工藝)控制14焊接控制15熱處理控制1510.無損檢測控制1611.理化檢驗控制1612.檢驗與試驗控制1713.設備和檢驗與試驗裝置控制171814.不合格品(項)控制18質量改進與服務1820

2、人員培訓、考核及其管理20閥門的裝配測試(出場試驗)過程控制202118.執(zhí)行特種設備許可制度2122附件1:組織機構圖23附件2:質量體系組織機構圖24附件3:程序文件一覽表25批準令本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質量手冊按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jiān)察規(guī)定、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規(guī)則的規(guī)定內容,并按照TSGZ0004-2007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質量保證體系基本要求編制,符合國家的政策、法規(guī)和規(guī)定,并適用于本公司的特點和現(xiàn)狀,是對我公司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質量保證體系的描述,是我公司全體壓力管道元件制造人員必須遵循的綱領性文件。本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質量手冊自頒布之日起執(zhí)行??偨浝恚篨X

3、XX年X月X日質量責任師任命書為保證上海XXXXXX有限公司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質量手冊有效實施,現(xiàn)任命下列質量責任師:XXXXXXXX有限公司上??偨浝鞽XX質量保證工程師XXX質量保證工程師助理XXX設計責任師XXX工藝責任師XXX材料責任師XXX檢驗與試驗(出廠)試驗責任師XXX焊接責任師XXX熱處理責任師XXX無損檢驗責任師XXX理化檢驗責任師XXX設備和檢驗與試驗裝置責任師XXX計量責任師XXX制造責任師XXXX年X月X日前言:本公司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是依據(jù)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jiān)察規(guī)定、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規(guī)則、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質量保證體系基本要求等法規(guī)的規(guī)定

4、,公司按申請的壓力管道元件類別、級別建立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質量管理和控制的質量保證體系。公司概況:XXXX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立于XXXX年XX月,投資方為上海XXX公司,投資方為XXXX公司,投資比列各占50%。占地面積為XXX平方米,廠房面積為XXX平方米。公司現(xiàn)有員工XXX余人,技術工程人員占20%以上,其中高級職稱人員6名,中級職稱人員40余人;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有多名人員持有無損探傷、理化、焊接資格證人員;公司生產線配有30余臺數(shù)控加工中心,20余臺各類鏜床、專用球機、立式車床大型加工設備,和各種壓力試驗機和閥門性能試驗臺20余座,從而確保了產品生產需要。公司位于上海市XX路XX號,專業(yè)

5、設計、生產與銷售各種球閥、蝶閥及驅動裝置,產品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氣輸送、化工、石油化工、冶金、造紙、船舶等工業(yè)領域。公司開發(fā)高性能、安全可靠的產品,并以綜合成本優(yōu)勢向海內外顧客提供。先進的技術、可靠的質量、高效的管理、優(yōu)質的服務、現(xiàn)代化的設備加上超前的意識,保證了能夠保持持續(xù)穩(wěn)定的發(fā)展和進步。術語本手冊的名詞術語采用了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jiān)察規(guī)定、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規(guī)則、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質量保證體系基本要求和GB/T19000-2000-IS09000:2000標準中有關定義的規(guī)定,為了閱讀和宣貫的方便,在各要素闡述中直接引用。1.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

6、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2.壓力管道元件:是指連接或裝配成壓力管道系統(tǒng)的組成件。包括管子、管件、閥門、法蘭、補償器、阻火器、密封件、支吊架和安全保護裝置等。3.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制造壓力管道元件的制造單位應向規(guī)定的國家或省級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申請制造資質,經受理、評審、審批,對產品符合安全質量要求的制造單位發(fā)給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壓力管道)和授權使用勺許可標志的過程。4.章節(jié)中所應用上海XXXXX有限公司,縮寫為。引用法律、法規(guī)、標準下列法律、法規(guī)、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手冊中引用而構成本手冊的條文。本手冊出版時,所示版本

7、均為有效。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員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jiān)察規(guī)定上海市勞動保護監(jiān)察條例TSGD2001-2006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規(guī)則TSGD7002-2006壓力管道元件型式試驗規(guī)則TSGZ0004-2007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質量保證體系基本要求GB/T1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GB/T1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B/T19004-2000質量管理體系業(yè)績改進指南1管理職責1.1質量方針和目標總經理批準公司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并正式頒布,同時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全公司各級人員都能理解和堅持貫

8、徹執(zhí)行。質量方針設計、制造并銷售球閥、蝶閥、調節(jié)閥以及與此配套的上部裝置并提供相應的流程解決方案。的產品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氣輸送、化工、石油化工、冶金、造紙、船舶等工業(yè)領域,服務對象遍布海內外。我們旨在向顧客提供最佳的流程方案,給顧客提供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增值機會。的組織機構著重于過程運行中的連續(xù)改進,并不斷通過業(yè)績評價進行自我控制。公司確立獨立的分目標并定期對業(yè)績進行考核。明確員工所需的技能并進行必要培訓,在人員招聘時考慮這些需求。在人員激勵、溝通方面,目標是要養(yǎng)成快速應答的工作方式。以增進顧客滿意為目標,確保顧客的要求得到確定并以滿足。質量目標在質量方針原則框架下,進一步細化職能部門的具體

9、的工作任務,得以落實增強顧客滿意的承諾。質量目標應與公司質量方針保持一致,且是可測量和可評價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繼續(xù)改進顧客滿意率,繼續(xù)按季進行顧客滿意度的調查,充分利用反饋信息提出改進意見;大正確理解、評審并轉化顧客每一個要求,利用CRM系統(tǒng),加快應答率,減少工作失誤率;繼續(xù)設備利用率及故障率的考核,主要設備利用率達80%以上;改進和提高采購件(鑄/鍛件,加工件等)的按時交貨率和一次合格率,鑄件加工報廢合格率控制在95%;保持產品出廠合格率100%的指標;質量內部損失率為產值比的0.5%,外部損失率為產值比的0.5%,總損失率1%(美卓集團標準);繼續(xù)監(jiān)督倉庫賬物卡符合率,目標是準確率

10、達100%以上;改進樣機開發(fā)、試制速度,提高新產品的可靠性、嚴密性和零件的標準化率,尤其是大口徑閥門的試制和焊接式閥門的系列化生產。積極開展核電閥門的復證工作,為承接核電項目早做準備。08年按時交貨率目標為70%。支持性文件年度工作計劃質量保證體系組織已根據(jù)許可項目特性,建立了獨立行使特種設備安全性能管理職責的組織機構(見附件1:組織機構圖),也明確了產品實現(xiàn)過程中各質量控制系統(tǒng)的責任師所要管理的部門和聯(lián)絡渠道(見附件2:質量管理體系組織機構圖)。1.3職責、權限1.3.1最高管理者對特種設備安全質量負責,負責確定本企業(yè)質量保證體系的組織,并任命質量保證體系責任人員和授予質量控制人員的權限。最

11、高管理者可采用培訓、局域網(wǎng)等形式,向員工傳達滿足顧客和適用法規(guī)、法律要求的重要性;最高管理者應向全體員工展示公司質量方針,組織制定質量目標,并確保質量目標落實到公司的各相關層的具體部門責任經理;總經理或授權質量保證工程師,組織并主持每年(至少一次)的管理評審(見1.4);總經理應確保為創(chuàng)建、實施、改進公司質量保證體系而需要的人力、基礎設施、工作環(huán)境等資源的獲得??偨浝砣蚊髻|量控制系統(tǒng)責任人員,并視產品實現(xiàn)控制過程的改進需要等因素,適時調整部分責任人員,至少包含下列各質量控制系統(tǒng):設計質量控制系統(tǒng)材料質量控制系統(tǒng)工藝質量控制系統(tǒng)焊接質量控制系統(tǒng)熱處理質量控制系統(tǒng)無損檢測質量控制系統(tǒng)檢驗與試驗質

12、量控制系統(tǒng)設備質量控制系統(tǒng)計量質量控制系統(tǒng)理化檢驗質量控制系統(tǒng)1.3.41崗位人員的職責、權限公司總經理根據(jù)公司實際情況,確定公司組織機構、各職能部門和崗位的職責權限及其相互關,財務人事部形成文件??偨浝泶_保上述職責和權限的規(guī)定在全公司得到溝通,充分利用公司系的各種資源,確保公司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質量保證體系的有效運行。公司各級人員職責及權限如下:1.3.4.2董事長/總經理:A、貫徹執(zhí)行國家有關質量法規(guī)(包括壓力管道元件制造的有關安全的法規(guī)、標準)對特種設備安全負責。B、制定公司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以文件形式批準、頒布。C、批準質量保證手冊,任命技術負責人、質保工程師和質量控制系統(tǒng)責任人員。D

13、、對質量保證工作全面負責,主持管理評審,批準管理評審報告。E、批準新產品開發(fā)、設計、重大工藝改進的立項計劃及設計確認報告。F、批準企業(yè)產品質量規(guī)范的有關質量文件。G、批準嚴重不合格品的處置。1.3.4.3技術負責人A、審核新產品的設計、評審、驗證和確認;B、負責公司的全面技術工作,負責技術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并承擔技術指導和領導責任;審核新產品開發(fā)、設計、重大工藝改進的立項計劃,交董事長批準后實施;C、監(jiān)督檢查國家頒發(fā)的各項技術法規(guī)的執(zhí)行情況,處理重大技術難題。1.3.4.4質量保證工程師(管理者代表)經總經理任命的質量保證工程師(管理者代表),其行使以下職責:A、負責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實

14、施和保持,確保質量體系有效地運行。負責與質量管理體系有關事宜的外部聯(lián)絡;B、負責審核質量保證手冊,批準程序文件和三級文件;C、組織編制中長期技術發(fā)展和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fā)和科研攻關規(guī)劃,并組織實施;D、負責產品圖紙、過程文件和裝備圖紙的審定、批準;E、負責生產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主持重大質量事故分析會,組織解決產品質量的改造、持續(xù)改進,確保產品質量;F、審批程序文件,檢查貫徹執(zhí)行情況。G、負責對嚴重不合格品的處理,監(jiān)督有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產品的質量。H、主持內審工作,組織管理評審。I、負責全員培訓,考核及獎懲工作。J、審批合格供方名單,新產品的設計、評審、驗證和確認。1.3.4.

15、5設計責任師:A、負責組織制訂并審核設計控制程序文件,向質量保證工程師匯報工作。B、對產品設計質量負責,按總經理批準的設計計劃、設計任務書組織實施設計活動。C、負責審核設計輸入文件(包括外來設計文件),組織并審核產品設計評審,設計驗證、產品型式試驗,設計文件鑒定等報告文件,按規(guī)定審核產品設計輸出文件。D、負責對產品設計過程中所發(fā)生的技術問題的判別,審核(設計)技術文件更改通知單。負責對不合格品處置的技術審查工作。E、負責合同評審技術部分的評審工作。F、負責設計開發(fā)過程中與其它職能部門(包括企業(yè)外部)之間的接口管理。1.3.4.6工藝責任師:A、負責組織制訂并審核作業(yè)(工藝)控制程序文件,向質量

16、保證工程師匯報工作。B、參與設計輸入輸出文件的評審,參加產品設計評審、設計驗證、產品型式試驗工作設計文件簽定工藝驗證工作,編制鑒定設計資料中有關工藝性文件。D、負責工裝、模具、刃具的設計、選用,并參與其制造、管理工作。E、負責組織生產現(xiàn)場技術服務,組織工藝紀律檢查。F、審核技術(工藝)文件精神的更改通知單。材料責任師:A、負責組織制定并審核材料、零部件控制程序文件,向質量保證工程師匯報工作。B、參與設計輸入輸出文件的評審,審查有關材料的符合性。C、組織對材料、零部件采購的供方進行合格供方的評審,建立合格供方名錄、檔案。D、審核采購計劃、采購合同、采購協(xié)議書、審查材料質量證明書、驗收記錄、材料、

17、零部件的復驗報告,編制材料標識(可追溯性標識),批準材料、零部件的入庫。E、負責檢查材料、零部件倉庫的保管,儲存、標識、運輸、保護、發(fā)放等管理。F、負責材料、零部件的一般不合格品的處理。檢驗責任師:A、負責組織制訂并審核檢驗程序文件,向質量保證工程師匯報工作。B、負責首檢過程檢驗、最終檢驗與試驗的檢查,檢查并批準檢驗與試驗記錄及相關質量報告,實施產品標識,達到產品質量可追溯性目的。C、負責對產品檢驗和試驗的場地、環(huán)境、設備、安全防護等狀況,以及檢查和試驗的狀態(tài),如合格、不合格、待檢的標識等有關質量管理要求進行監(jiān)督和檢查。D、負責檢查不合格品的處置和管理。E、負責對檢驗與試驗記錄、合格證明書(文

18、件)、相關質量報告等產品質量資料的收集、分類、編號、匯總和歸檔。焊接責任師:A、負責組織制訂審核焊接控制程序文件,向質量保證工程師匯報工作。B、制訂焊接材料的采購、儲存、領用、使用、回收的有關規(guī)定,并監(jiān)督檢查焊接管理。C、編制焊接工藝評定文件,組織實施焊接工藝評定,審核焊接工藝評定報告,負責焊接工藝評定資料保管和歸檔。D、編制焊接工藝卡,施焊記錄表式,檢查焊接工藝執(zhí)行和焊接記錄情況。E、監(jiān)督檢查焊接設備的完好情況。F、負責焊工持證上崗。提出焊工培訓,考核計劃,協(xié)助建立焊工檔案。1.3.4.10熱處理責任師A、負責組織制訂并審核熱處理控制程序文件,向質量保證工程師匯報工作。B、組織編制熱處理工藝

19、,審核確認,熱處理報告,記錄(注明:熱處理爐號、工件號/產品編號、熱處理日期、熱處理操作工簽字、熱處理責任人簽字)等。C、負責熱處理報告、記錄及相關數(shù)據(jù)的分類,編號和歸檔工作。無損檢測責任師:A、負責無損檢測質量控制工作,向質保工程師匯報工作;B、組織無損檢測外協(xié)單位的評價,制定無損檢測工藝,負責無損檢測外協(xié)委托,檢查無損檢測工藝執(zhí)行情況;C、審核外協(xié)無損檢測報告;D、負責無損檢測報告及其資料的歸檔工作。理化責任師:A、負責理化質量控制工作,向質保工程師匯報工作;B、組織理化外協(xié)單位的評價,負責理化外協(xié)委托,檢查外協(xié)理化的工作質量;C、審核外協(xié)理化試驗報告D、負責理化試驗報告及其資料的歸檔工作

20、。設備責任師A、負責組織制訂并審核主要生產設備的管理控制程序文件(制度),向質保工程師匯報工作。B、負責編制閥門所需的生產設備、試驗裝置的請購計劃,負責新購生產設備、試驗裝置的驗收并建立臺帳。C、負責監(jiān)督全公司的生產設備、試驗裝置的維護保養(yǎng),日常管理工作,編制設備完好率狀況記錄卡。D、負責提出生產設備,試驗裝置的中、大修計劃,并組織實施做好生產設備、試驗裝置的專管率、完好率的統(tǒng)計。E、負責生產設備、試驗裝置的安裝、調適、驗收、審核和上報生產設備,試驗裝置的報廢處置工作。F、負責生產設備,試驗裝置的檔案管理。計量責任師A、負責組織制訂并審核計量器具管理控制程序文件(制度),向質量保證工程師匯報工

21、作。B、負責編制制造閥門所需的計量器具的請購計劃,負責新購計量器具的驗收并建立臺帳。C、負責監(jiān)督全公司的計量器具的維護保養(yǎng),日常管理工作。D、制訂計量器具的校準檢定計劃并負責實施。E、負責計量器具的報廢處置并上報工作。F、負責計量器具的檔案管理。1.3.4.15制造責任師:A、負責組織制訂并審核不合格品(項)控制程序文件,向質保工程師匯報工作。B、對閥門的制造質量負責,按生產計劃和產品性能要求,負責執(zhí)行有關制造工藝文件和規(guī)定。C、負責搞好生產現(xiàn)場的分區(qū)管理,保持物流標識明確。D、嚴格執(zhí)行不合格品(項)控制程序,負責對不合格品的鼾處置工作。E、特殊合同評審時,對生產條件能力做出評審意見。F、督促

22、檢查生產車間執(zhí)行工藝紀律情況。1.4管理評審每年至少一次對用于國內管道閥門的設計、制造、維修的質量保證體系進行一次管理評審,確保質量保證體系的適應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滿足質量方針和目標的要求,并保存管理評審報告,其控制要求為:由總經理或質量保證工程師主持管理評審,兩次管理評審間隔一般不應超過12個月;管理評審包括對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評審;管理評審的結果、措施應給予記錄,并保持。支持性文件:質量責任師職責質量保證體系文件所策劃的質量體系以文件化方式描述,這些文件包括:質量保證手冊;手冊附錄所引用的程序文件;與質量體系管理相關的系列規(guī)章制度;產品設計制造援引的技術程序和公司內控制定的相關技術程序

23、;制造工藝文件、作業(yè)指導書、制造工藝流轉卡;各類作業(yè)記錄(表、卡)等。2.1質量保證手冊質量保證手冊旨在闡述本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方面的承諾和責任,以此實現(xiàn)公司質量方針和目標。質量保證工程師組織策劃、制定、評審質量手冊,由總經理批準頒布。質量保證手冊覆蓋了本公司承接的球閥、蝶閥設計、制造控制基本過程,并描述了:質量方針和目標、質量保證體系組織及管理職責;公司質量保證體系應用的程序文件;對建立的質量保證體系各個具體的過程識別和控制要求做了概括。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各部門在建立的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時,應與公司質量方針保持一致,應滿足質量手冊所提出的管理要素的控制要求。程序描述應明確控制目的、范圍、

24、引用文件、人員職責、工作流程控制要求,以及最終形成的質量記錄要求。作業(yè)(工藝)文件和質量記錄技術部門在編制工藝文件時,應考慮質量保證體系實施過程的控制需要。文件應說明:遵循的圖紙(規(guī)范、規(guī)定)、配備的設備、工模具、測量器具等。需要時,應將質量計劃中的控制點納入其中。對裝配、試驗以及其它特殊工藝,則必須將記錄的內容和格式一并提出要求。2.4質量計劃當新產品的開發(fā)和特定產品、項目合同(顧客)有要求時,總師室應策劃和開發(fā)產品實現(xiàn)所需的過程,并授權設計責任師記錄,即編制質量計劃。策劃人員可由設計、工藝、質量、采購、生產、銷售、設備等部門經理或相關責任人員參加。產品實現(xiàn)過程的策劃應考慮并確定:產品的質量

25、目標、合同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實施階段中各部門的責任;規(guī)定采用的特定程序、指導書及其它文件;有關階段的試驗、控制點(包括審核點、見證點、停止點)的安排;為達到質量計劃目標而采取的措施;要求的記錄和責任人員的簽字規(guī)定等。設計工程部應根據(jù)上述策劃結果,編制產品/項目質量計劃,并明確闡述以上各點的具體實施內容。產品/項目質量計劃應得到質量保證工程師的審查和批準方可實施。如果顧客在合同中有要求時,則需遞交顧客審批。質量計劃形式、格式不限。質量計劃可以隨項目合同的變化而隨時修改。修改控制見文件控制程序。產品/項目質量計劃應分發(fā)至各個需要的使用點,也可以通過局域網(wǎng)通知到每個管理者。產品/項目質量計劃可待

26、項目完成后,由設計工程部及時歸檔。產品/項目質量計劃設置的檢查點由相關責任部門實施并記錄。記錄審查點、見證點由質量管理部負責共同實施。顧客的安排由市場部負責聯(lián)絡。支持性文件產品/項目質量計劃文件和記錄控制3.1文件控制行政管理部負責制訂文件控制程序。程序應明確質量體系運作過程中要求受控的相關文件范圍及管理職能。3.1.1受控文件范圍質量保證手冊、程序文件、質量計劃、技術/管理文件、圖樣、工藝文件、接受/拒收準則;與產品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安全技術規(guī)范、顧客提供的外來文件;產品的設計文件(如計算書等)、設計文件鑒定報告、型式試驗報告、監(jiān)督檢驗報告、采購規(guī)范、分供方產品質量證明文件、資格證明文件。記

27、錄文件的批準、評審、更改、回收。文件控制程序應確定上述各類文件在發(fā)布前的審核和批準授權人員,以確保下達的文件內容是充分和有效的。總經理辦公室應每年至少一次,組織各部門經理對公司在用文件實施的有效性進行評審。如果有修改,應再次批準。文件的更改應保證其最新版本號或對修改點作相應標識。3.1.3文件的識別、分發(fā)為方便識別和檢索各類文件,文件控制程序應對文件的編號方法、分發(fā)給予規(guī)定,對暫時需要保留的作廢文件應給予識別規(guī)定。除圖樣和作業(yè)指導書由資料室建立分發(fā)記錄外,其它共享電子文件將授權行政管理部,通過公司局域網(wǎng)傳遞至每個管理人員。3.1.4外來文件的控制與產品設計、制造需要的國家規(guī)范、安全技術規(guī)范由設

28、計工程部負責搜集、購買和管理。凡是顧客、合作方提供的標準、程序、圖紙、設計文件鑒定報告,必須先由產品工程師或標準工程師審核,經設計工程部經理批準后,方可直接引用或轉化,并納入公司技術文件的管理范疇。對第三方的監(jiān)督檢驗報告,型式試驗報告,分供方提供的質量證明等則由質量管理部負責搜集,保存。3.1.5信息辦負責共享電子文件的備份。3.2記錄控制行政管理部應修訂質量記錄控制程序。程序應明確質量體系運作過程,要求搜集、歸檔的相關記錄范圍及管理職能。321.1根據(jù)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規(guī)則附件C7.5規(guī)定,質量記錄應包含:設計文件中的產品設計圖紙(每種產品的全套圖紙,含零件圖、工藝工裝圖)、采用的標準清單

29、、設計計算書(標準產品無要求)、型式試驗結果、產品說明書,有圖紙目錄;針對產品生產工序,按產品品種、規(guī)格、加工方法等編制的加工工藝,產品制造過程的加工工藝文件及流程圖,材質跟蹤卡、各種材料進貨檢驗文件、焊接工藝文件、熱處理工藝文件、產品檢驗作業(yè)指導書、油漆、包裝作業(yè)指導書、產品編號及標記作業(yè)指導書等。根據(jù)產品制造需要,編制工藝流轉檢驗卡。質量記錄控制程序應明確質量記錄的標識、檢索、貯存、保管方法,既便于存取,又要使損壞或變質降低到最低程度,并防止丟失。質量記錄控制程序應按產品特點、法規(guī)和項目合同要求確立記錄的保存期限。遵循的規(guī)范有:API6D第13章和附錄D;PED/97/23/EC模式H中第

30、6節(jié);如果,安全技術規(guī)范和其它標準要求比上述“”規(guī)定的保存期限更長時,則按期限長的執(zhí)行。對證明符合要求和質量保證體系有效運作的記錄,至少應保存5年。按合同要求,檢驗項目組負責將記錄提交用戶審查或交付用戶。支持性文文件控制程序、質量記錄控制程序合同控制4.1控制要求市場部負責編制與產品有關的要求評審控制程序,由其組織對產品合同/訂單進行評審,負責對所有合同/訂單的合法性、完整性和公平性進行評審;設計、采購、制造、質量、財務等相關部門參與合同評審,對承接合同訂單的能力給予評價。如有特殊合同/訂單時需總經理批準。評審范圍包括:投標書、報價單、合同及合同附件、產品樣本、產品目錄、產品廣告等;評審應在公

31、司做出提供產品之前完成。通過評審后應確保:產品要求已達到規(guī)定,包括明示及隱含的要求和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與原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訂單的要求必須得到供、需雙方認可;公司有能力滿足規(guī)定要求,并做出明確規(guī)定并形成文件如:合同、訂單、產品標準等;確保公司內部有能力全面滿足產品的使用、交付、服務等各方面的所有合同要求。如合同更改、應確保相關文件(合同、訂單、協(xié)議或文件)都得到修改,并書面通知設計和計劃部門主管。評審的結果和評審中提出的跟蹤措施、更改等必須記錄并保存。支持性文件與產品有關的要求評審控制程序設計控制設計和開發(fā)的輸入控制要求設計責任師負責編制產品設計和開發(fā)研制計劃,負責設計方案的確定。在策劃時應首先

32、對設計和開發(fā)風險提出評估并形成記錄;計劃還應策劃設計引用的文件,這些文件包括方法、推理、公式、和計算等;設計工程部應制定產品設計和開發(fā)輸入控制程序,以確定與產品有關要求的輸入。設計和開發(fā)的輸入應考慮下列情況:產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相似設計的有關信息;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安全技術規(guī)范、標準要求;顧客的需求或潛在需求;設計輸入必須通過評審后予以確定,并形成輸入文件(如設計任務書等)。設計和開發(fā)的輸出控制要求設計工程部應制定產品設計和開發(fā)輸出控制程序,以確定設計輸出文件范圍或輸出方式,并應在放行前得到有關責任人員的批準。5.2.2設計輸出應:滿足設計開發(fā)的輸入要求為采購、生產或服務提供適當?shù)男畔?;包含?/p>

33、引用的產品接受準則;規(guī)定對產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須的產品特性(例如風險評估報告、警示說明等。)。5.2.3設計輸出文件還應包括安裝與維修產品說明書(IMO)、產品樣本等。設計和開發(fā)驗證控制要求設計工程部應制定產品設計和開發(fā)驗證控制程序,以確定設計驗證安排和驗證方式;當驗證結果表明設計輸出未能或部分為能滿足輸入要求時,應決定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設計更改已滿足要求;為確保產品滿足規(guī)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預期用途,驗證后的產品還應對產品進行確認,設計確認應在產品交付之前;驗證結果和采取的措施應予以記錄并保持。設計和開發(fā)的更改控制要求設計工程部應制定產品設計和開發(fā)更改控制程序,以確定設計更改的識別和更

34、改控制;設計變動及修改在實施前,應由授權的人員進行標識、記錄、審核及批準且設計變動對設計文件的更改應按原設計和設計文件進行控制。設計和開發(fā)的更改應進行評審、驗證和確認,且在實施前得到批準。更改評審應包括評價更改對產品組成部分和已交付的產品影響。更改的評審結果和采取的措施應予以記錄并保持。當設計文件有外單位提供時,設計工程部按“3.1.4外來文件的控制”要求進行。設計工程部應制定產品設計和開發(fā)確認控制程序,以確定設計確認的方式和條件。5.6.1為確保產品滿足規(guī)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預期用途,應進行產品確認。設計確認應在產品交付之前。確認的結果和采取的措施應予以記錄并保持5.6.4閥門的型式試驗應執(zhí)

35、行TSGD7002-2006壓力管道元件型式試驗規(guī)則。支持性文件產品設計和開發(fā)輸入控制程序、產品設計和開發(fā)輸出控制程序、產品設計和開發(fā)評審控制程序產品設計和開發(fā)驗證控制程序、產品設計和開發(fā)更改控制程序、產品設計和開發(fā)確認控制程序材料、零部件控制物資管理部/制造工程部應按公司相關規(guī)定,對材料、零部件采購、驗收、標識跟蹤、代用、存放、保管等予以控制。材料零部件的采購(采購計劃和合同)物資管理部在編制采購計劃和采購合同,應明確對分供方實施質量控制的要求??刂频姆绞胶蛢热轂椋寒a品技術/質量要求、圖紙、檢驗及試驗要求等及服務要求;有關程序方面的批準要求,如樣品/試生產/批生產的批準程序、見證點的設置、讓

36、步申請等;有關供方過程的批準要求,如重要的加工過程、特設工序過程等,有關供方設備的批準要求,如必要的設備能力等;對供方有關人員資格的要求:如熱處理特殊過程操作人員等;對供方有關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等;標識、保管、包裝、運輸要求要求;對文件和質量記錄提交、保存及處理的要求。2供方的管理控制要求物資管理部應制定對供方的評價、選擇控制程序,以確定選擇、評價分供方的準則。在采購前,應對分供方進行評價、選擇、重新評價、編制評價報告,建立合格供方名錄等??刂频姆绞胶蛢热葜辽侔ㄏ铝袃热荩汗┓疆a品質量狀況或相關經驗(包括提供同類產品情況);供方質量管理體系對按要求如期提供產品的保證能力供方的其他顧客滿意程度;

37、供方交付后的服務和支持能力(如零件供應、配套服務等);其他方面如與履約能力有關的財務狀況、價格和交貨情況等。特別強調,當法規(guī)、安全技術規(guī)范有行政許可的分供方(如鍛件、鑄件、緊固件、密封材料),必須對這些供應商進行資格確認。材料、零部件驗收(復查)控制質量管理部應制定產品的監(jiān)視和測量控制程序,以確定采購產品的驗證方式和記錄要求。這些方式可以是:選用在分供方現(xiàn)場驗證、或進貨檢驗、或確認分供方提供的合格證等驗證方式或其組合方式,視提供產品的特性而定;6.2.2如果這項驗證時要安排公司人員和顧客代表在分供方的現(xiàn)場進行時,則在采購信息中規(guī)定驗證活動的安排和放行準則;6.2.3對構成產品的顧客指名的分供方

38、提供的產品,應根據(jù)與顧客達成的質量要求實施驗證,并記錄與保持溝通;6.2.4對于壓力管道元件,其產品應來自于獲得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的制造單位。同時在其制造的壓力管道元件產品上使用”標志和許可證號。特別強調,未經檢驗或者驗收不合格的材料、零部件不得投入使用。6.3標識管理控制要求各倉庫、車間員工及檢驗員,都應按設計工程部制訂的標志管理規(guī)定對采購進來的原材料、毛坯,從進貨前直至產品出廠都應予以標識加以跟蹤。控制的方式和內容為:6.3.1質量管理部應制訂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以確定產品實現(xiàn)全過程標識要求和產品追溯方法。這些要求包括對產品、零件、原材料以及監(jiān)視和測量狀態(tài)的識別。6.3.2所有的標識均

39、應是清晰、明確和擦不掉的。標識不能損害實體的功能,標識不能被表面處理或涂層所覆蓋。6.3.3符合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而獲得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的閥門,如要標記許可標志,則可遵循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規(guī)則附件B的規(guī)定。大標志式樣:正圓環(huán)內嵌有TS字樣;大顏色:有別于產品基體顏色;大尺寸大?。赫龍A直徑不得小于5毫米,一般采用10、15、20毫米等。大許可標志使用要求在制造許可范圍內的每臺閥門上;以清晰可辨和不可擦除的方式加貼(噴、亥I、鋼印等);許可標志后,應加注本公司(通過后)的許可證書編號(可以不加年份);不得在閥門上加貼可能會對許可標志含義或形式產生誤導的其他標志。上述每個產品的實施方法,則由

40、設計工程部按顧客閥門大小,確定標記的尺寸和標記位置并在技術文件中書面示意。6.4材料、零部件的存放于保管6.4.1制造工程部具體負責制定并實施產品防護控制程序,以確定坯料、在制品、成品的防護措施,以及對裝配、試驗、倉儲過程提出防護要求;大應設置適用的倉庫或貯存場地,防止物質正在使用或交付前損壞或變質;大應規(guī)定入庫驗收、保管和發(fā)放的管理辦法;大對庫存品應定期進行評定,以防止在使用或交貨期間的產品損壞或變質可能。6.4.2產品防護控制程序內容還應包括最終產品的防護標識和搬運、包裝、貯存的保護措施。6.4.3包裝、裝箱、交付應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當合同規(guī)定時,以合同為準。6.5材料、零部件領用和控制各倉

41、庫管理員,應按公司制訂的倉庫管理規(guī)定實施零件的領用控制。特別強調,材料、零件加工裝配車間員工,不得使用未經入庫的材料和零件,對材料號、爐批號標識不清,或未移植的材料、零件應拒絕下一道的加工和轉序。材料、零部件的代用車間在制造、裝配中,若需材料(零部件)代用,則必須辦理書面審批。所采用的控制方法是:由車間計劃或車間主任填寫“零件、材料代用單”,提出原用的和代用的材料號或零件號,說明代用理由,用于何處(項目、合同),交設計責任師審批,(視需要)還應報顧客同意。只有經設計責任師的審查同意,簽字后方可代用。檢驗員在收到有效的代用單后,方可接受代用材料、零件入庫轉移。支持性文件對供方的評價、選擇控制程序

42、、產品的監(jiān)視和測量控制程序、標志管理規(guī)定、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產品防護控制程序、倉庫管理規(guī)定作業(yè)(工藝)控制7.1控制要求制造工程部應按公司相關規(guī)定,對工藝文件編制、審批,制造用設備、工模具,以及工藝紀律的執(zhí)行予以控制。7.1.工藝責任師,應按公司的產品工藝文件編制與實施的管理規(guī)定編制、審批工藝文件。工藝文件應充分體現(xiàn)設計要求、驗收準則;視圖、文件應清晰明了,明確描述每道工序達到的要求,并能指導操作者選擇適宜的設備、工模具、測量工具等。各焦點工廠經理則應按公司規(guī)定的車間訂單管理生成加工訂單,按規(guī)定的設備、工模具,配備合適的人員來組織生產。操作者應按工藝文件、作業(yè)指導書規(guī)定的工序按步進行,不

43、得擅自改變工序。操作者應自檢加工產品、區(qū)分合格與不合格品、糾正自己的錯誤。車間主任應對項目合同或質量計劃中安排的控制點的工序,及時通知見證人員到場見證。檢驗員應對車間操作者是否按圖紙、按工藝、按標準執(zhí)行工藝紀律的狀況進行檢查,并給以記錄。對產品安全性能安全至關重要的裝配試驗工序,檢驗項目組必須派檢驗員實施現(xiàn)場監(jiān)督。(參見第17條。)制造工程部應按公司的產品專用工藝裝備的設計與驗證的管理規(guī)定設計、制造、驗證和管理工模具。工模具管理人員應編制臺帳,記錄動態(tài)管理現(xiàn)狀。支持性文件工藝文件的編制與實施管理規(guī)定、車間訂單管理、產品專用工藝裝備的設計與驗證的管理規(guī)定焊接控制焊接責任師應結合公司產品和安全技術

44、規(guī)范制定閥門的焊接及驗收控制程序。這些控制活動包括:人員資格要求、確定焊接工藝評定項目、審查焊接工藝評定報告、編制焊接工藝指導書、規(guī)定焊材、焊接設備、環(huán)境的管理、施焊記錄等要求和方法。人力資源部應對焊接人員的資格進行確認。焊接人員必須經培訓、考核取得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頒發(fā)的資格證書、含相應持證項目,方可上崗。人力資源部應保管焊接人員的資格證書。采購員采購焊材時,必須選擇合格供應商名單中的供方,并索取質量證明。焊材必須報檢。焊工應按規(guī)定領取、保管焊材,施焊前必須按技術規(guī)定選擇合適的溫度烘焙焊材等。焊接責任師應按產品規(guī)范、安全技術規(guī)范及時制訂或補充焊接工藝評定項目,補充焊接作業(yè)指導書。焊接工

45、藝評定報告應得到總師的審批。焊接規(guī)程則應得到工藝部門主管經理的審批。焊接規(guī)程應分發(fā)至焊接小組成員。焊接責任師應編制焊接工藝評定目錄表,以說明焊接工藝評定完全覆蓋了產品所需要的焊接工藝。焊接檢驗員應對焊接過程實施監(jiān)督,并按焊接工藝指導書規(guī)定的方法實施檢查。對違反程序規(guī)定的作業(yè)結果不得轉道簽證,并向主管經理報告。質量管理部應定期對焊接記錄實施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分析,以供產品改進參考。同樣,檢驗員在實施焊縫的修補檢查控制,也應遵循閥門的焊接及驗收中的適用條款。焊接責任師應視產品規(guī)范要求,應對焊補次數(shù)提出限制,檢驗員必須加以控制。焊縫返修程序和焊補驗收規(guī)定應得到項目經理的審核和設計工程部經理的批準。支持性文件

46、閥門的焊接及驗收熱處理控制熱處理責任師應結合公司產品和安全技術規(guī)范制定熱處理控制程序。這些控制程序包括:熱處理分包商的必備條件,如熱處理裝置、檢查設備,熱處理工藝控制要求及收貨驗證要求等。設計工程部應按技術標準、安全技術規(guī)范選擇合適的熱處理規(guī)范和控制范圍。對熱處理的分包,則由物資管理部按分包任務對該單位(人員)的資格進行認定,分包供應商的熱處理責任人員應報人力資源部評估和備案。對分包供應商的評價、選擇、重新評價應形成報告。控制內容和方式同本手冊6.1.2章節(jié)。物資管理部在實施批量分包前,應要求熱處理分包商提供樣件的熱處理工藝及工藝驗證結果,并提交熱處理責任師評價、確認和備案。檢驗部門在收貨時,

47、應對熱處理記錄、報告進行確認。確認內容包括:曲線表、熱處理爐號、工件號、熱處理日期、熱處理操作工的簽字、分包商質量責任師的審核簽字等。支持性文件熱處理控制程序、鑄件熱處理接受、拒收準則無損檢測控制無損檢測責任師應結合公司產品和安全技術規(guī)范制定無損檢測控制程序。這些控制程序包括:人員資格要求,遵循的安全技術規(guī)范和通用的工藝要求,檢測方法、不合格判定、報告、記錄保存等要求。無損檢測人員必須經培訓、考核取得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頒發(fā)的資格證書,含相應持證項目,方可上崗。在實施具體任務時,無損檢測人員可參照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考核與監(jiān)督管理規(guī)則中規(guī)定的管理要求實施。無損檢測人員在實施檢查之前,應按圖

48、紙和技術條件的規(guī)定,確定驗收標準和操作規(guī)程。無損檢測人員必須嚴格執(zhí)行技術標準規(guī)定的檢查方法、檢查數(shù)量、比例、不合格部位的擴探比例,評定標準。10.4無損檢測完畢,應記錄檢測結果和給出接受與否的報告。報告必須得到“II級”人員的評判和簽署。受項目合同委托代為保管的RT底片應隨項目完工后,或交付顧客或及時歸檔。UT試塊應隨設備同時由無損檢測人員管理維護。對無損檢測的分包,則由物資管理部按分包任務對該單位(人員)的資格進行認定,并報人力資源部評估和備案。無損檢測分包方的無損檢測工藝應提交無損檢測責任師評價。對分包供應商的評價、選擇、重新評價應形成報告。對無損檢測的分包協(xié)議(或合同)應復印,交檢驗員與

49、驗收資料(質量證明)等一并保存。支持性文件無損檢測控制程序理化檢驗控制理化檢測責任師應結合公司產品、材料檢查特性和檢測設備及時補充完善相關理化分析控制程序。這些程序應明確人員資格要求、設備標定維護、標樣管理、產品檢測方法、驗收準則、報告填寫、記錄保存等過程的控制要求。理化人員必須接受上崗培訓,并獲得專業(yè)培訓機構頒發(fā)的資格證書;理化人員在實施材料檢查前,應確定驗收標準和驗收方法。其次,應嚴格按使用設備的操作規(guī)程校核設備、校核標樣后,方可實施檢查。理化檢驗完畢后,應給出合格與否的結論,并保存或打印報告。理化人員負責理化設備的維護、管理,負責對標樣選擇、申購、維護和管理。若理化檢測項目需要分包,則分

50、包于“上海機械制造工藝所”與“上海材料研究所”。支持性文件便攜式光譜儀(PMI)驗證材料控制程序檢驗與試驗控制檢驗與試驗責任師應結合公司產品技術條件和執(zhí)行的試驗規(guī)范等,及時補充和完善系列檢驗規(guī)程和型式試驗程序。這些規(guī)程或程序應充分體現(xiàn)技術規(guī)范要求和驗收方法及合格判定的規(guī)定。檢驗質量責任人員應根據(jù)質量計劃、零部件圖紙的要求來編制檢驗規(guī)程。規(guī)程應明確遵循的技術條件、檢驗方法、測量工具、檢查頻次、抽樣數(shù)、以及合格判定數(shù)等。試驗責任人員應根據(jù)產品試驗大綱要求,制訂閥門的出廠試驗程序。試驗程序應援引產品設計和(或)試驗規(guī)范,試驗程序應明確試驗項目、介質、表壓量程、時間等要求。檢驗員在實施工序間檢查,應及

51、時檢查及時簽字。對前道工序沒有檢驗簽字的,操作者不得轉入下道工序。同樣,對出廠產品試驗無檢驗員的簽發(fā),標牌打印或油漆部門應拒絕接受。最終檢查檢驗員應在核對完畢裝配試驗流轉卡、確認出廠試驗記錄結論合格、標牌標識正確后,方可簽發(fā)裝箱單。試驗人員在實施試驗程序前,應按技術程序核對試驗用壓力,確認量程合適。試驗過程應記錄,如:參照的技術程序號、試驗項目、使用介質、壓力和保壓時間等。試驗人員在試驗完畢后,應對試驗合格的產品張貼“合格”標簽。試驗不合格品,則標注泄漏位置,退還裝配人員拆卸。試驗責任人員應根據(jù)產品設計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型式試驗要求來編制試驗大綱或系列試驗規(guī)程。型式試驗大綱應確定試驗項目、遵循的設計

52、規(guī)范、安全規(guī)范、預期的目標、試驗條件、方法、覆蓋產品的范圍;參與型式試驗的機構或參與見證的單位和人員;型式試驗報告填寫、審核、確認的要求等。出廠試驗記錄由檢驗員核對、搜集交付質量部保存。由質量部適時裝訂、歸檔。設計工程部負責的型式試驗記錄則由設計工程部負責搜集、整理、歸檔。支持性文件零部件檢驗規(guī)程、閥門裝配試驗程序設備和檢驗與試驗裝置控制設備責任師負責制訂設備管理程序,以確定設備、檢驗與試驗裝置采購、驗收、操作、維護、使用環(huán)境、檢定校準、檢修、報廢等得到有效控制。13.2.設備和檢驗與試驗裝置的檔案管理必須建立設備和檢驗與試驗裝置臺帳,如生產設備臺帳、試驗設備臺帳、檢測設備臺帳、計量器具臺帳。

53、必須建立設備和檢驗與試驗裝置檔案,對生產設備、試驗設備、檢測設備,做到一臺一檔,每臺設備檔案能全面反映該臺設備的實際情況。對計量器具立表、設卡,能反映其受檢狀況,確保計量精度的正確性。并做到帳、卡、物保持一致。建立設備管理制度,明確每臺設備的管理責任人,按管理制度要求做好三級保養(yǎng)工作。建立設備維修制度,由設備責任師編制設備維修計劃,報質量保證工程師批準執(zhí)行。做好維修記錄、維修驗收報告,保存歸檔。檢驗、測量與試驗裝置狀態(tài)控制檢驗項目組應制訂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程序,以確定保持監(jiān)測設備能力與測量要求相一致的管理方法,并確保:對照能溯源到國際或國家標準的測量標準(基準),按規(guī)定的周期或在使用前進行校

54、準或檢定。當不存在上述標準時,必須規(guī)定校準或檢定的依據(jù)并形成文件;對衡器、無損檢測設備,經校準或在檢定后,在使用過程中,視需要應適時進行必要的調整或再調整;采用檢定合格證書、校準或檢定結果記錄、停用標志等,以確定其校準狀態(tài);采取封緘措施、規(guī)定調整人員資格,防止可能使測量結果失效的調整;在搬運、維護和貯存期間防止損壞或失效。對用失效檢測設備測量的產品必須進行再檢查,不合格的產品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處理。當計算機軟件用于規(guī)定的要求進行檢測時,應在初次使用前,確認其能力能滿足預期用途和規(guī)定的要求。檢測設備的校準一般在中心試驗室進行,確保校準環(huán)境與檢測設備的校準要求相適宜。校準環(huán)境包括考慮溫度、濕度、

55、清潔度及其他對校準有影響的等因素。如果檢測設備的檢定需要委托外單位進行,則必須選擇得到政府頒發(fā)的資格證書的單位。對所有檢測設備均應保持校準記錄。支持性文件設備管理程序、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程序不合格品(項)控制質量管理部應制訂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以確定不合格品分類、鑒別、標識、記錄、評審與處置全過程,及相關人員的職責和權限。14.1檢驗項目組負責所有不合格品的鑒別、報告、標識、隔離及糾正措施的復查;有權處置QJ/10CE01中的3.1款范圍內的不合格品讓步放行。對不合格品的處置途徑一般采用:采取措施,消除發(fā)現(xiàn)的不合格,如進行返工、返修;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預期的使用或應用。例如:降級使用;報廢、拒

56、受、退貨處理等。不合格的處置全過程予以記錄并保存。檢驗項目組應對返工、返修品再確認。支持性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質量改進與服務質量信息的控制要求各部門經理應定期對下述數(shù)據(jù)整理、分析,尋找改進點。質量管理部經理將定期匯總,形成質量趨勢報告,并向總經理匯報。與產品質量有關的數(shù)據(jù)內部故障損失外部故障損失;產品一次合格率和返修率。與質量體系運行能力有關的數(shù)據(jù)顧客滿意率;及時交貨率;供方及時交貨率、供方交貨合格率;生產計劃完成率;設備利用率;設備故障停機率;質量管理部在搜集外部質量信息,應包含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和檢驗機構提出的質量問題。15.2內部審核的要求質量管理部應每年至少一次組織完整的內部審核,對審核

57、發(fā)現(xiàn)的問題分析原因、采取糾正措施并跟蹤驗證其有效性。內部審的控制要求:質量管理部應制訂內部審核控制程序,以確定審核準則、范圍及審核人員的職責及其相關審核要求。審核方案的策劃,應考慮擬審核的區(qū)域和運行狀況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審核的結果。審核應由不是在被審核區(qū)域工作的人員進行;審核工作應由主審核員主持。審核以后,主審核員必須編制審核報告交質量管理部經理,并分發(fā)給被審核部門的負責人、質保工程師、總經理。被審核部門的負責人必須簽收審核報告,審查并研究結果,以決定并采取糾正措施,且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答復并糾正。若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不能完成糾正措施,應確定計劃和完成日期。質量管理部必須采取后續(xù)行動,以證實被審查

58、部門已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采取了糾正措施。定期對質量體系進行審核,亦可視情進行不定期的審核。每年至少對公司質量體系進行一次全面的審核。質量審核報告和整改結果應提交管理評審。產品一次合格率和返修率的統(tǒng)計分析質量管理部應按季度或半年一次對產品一次合格率和返修率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結果應報告質保工程師并組織相關部門分析數(shù)據(jù),查找原因。并按公司制訂的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提出的控制要求,實施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再發(fā)生。15.4用戶服務要求市場部/銷售部應制訂用戶服務程序,明確對用戶的服務承諾,服務范圍、方式、時間、費用統(tǒng)計,以及售后服務人員的處理程序、服務記錄要求;用戶對服務的確認形式等。支持性文件

59、內部審核控制程序、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用戶服務程序人員培訓、考核及其管理人力資源部應制定能力意識和培訓控制程序,對從事影響質量工作人員的技能提出要求,以滿足各崗位的設置需要。這些崗位資格描述至少應包括:產品設計工程師、檢驗人員、試驗人員及特殊工種人員。人力資源部每年應制訂員工培訓大綱。大綱應提出培訓要求、培訓方法及培訓效果的評估。這些培訓包括對員工的質量意識的培訓和工作技能的提高培訓。如:質量方針、質量目標、質量管理要求、技術規(guī)范的宣貫;相關作業(yè)指導規(guī)范、崗位規(guī)范的培訓等。通過培訓,使員工意識到:本職工作對產品質量的影響;必須遵守法律法規(guī)的重要性;滿足顧客要求的重要性。人力資源部應建立、保存員工的教育、經歷和培訓記錄;對從事影響質量工作的人員資質逐項記錄,并保持其有效性。對特種設備許可所要求的相關人員,如起重機械作業(yè)人員,廠內機動車輛駕駛人員必須經有關有資質的培訓、考核機構培訓、考核取得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資格證,方可上崗操作;對無損檢測人員、焊接人員、理化人員等人員的培訓、考核及其管理在本手冊相關章節(jié)內規(guī)定(焊接人員見本手冊第8章節(jié)、無損檢測人員見第10章節(jié)、理化人員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