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八年級語文上冊22宋詩四首課后零失誤訓練北京課改版_第1頁
2015秋八年級語文上冊22宋詩四首課后零失誤訓練北京課改版_第2頁
2015秋八年級語文上冊22宋詩四首課后零失誤訓練北京課改版_第3頁
2015秋八年級語文上冊22宋詩四首課后零失誤訓練北京課改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422宋詩四首零失誤訓練 語言基礎知識 1加點字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 A遮住(zh) 雞鳴(mng) 渾濁(hn) B簫鼓(xio) 簡樸(p) 拄杖(zh) C徘徊(hu) 源頭(yun) 鑒賞(qin) D朱熹(x) 灘頭(tn) 浮萍(png) 2用橫線畫出下面句子中的錯別字并改正。 A自愿身在最高層( ) B莫笑農(nóng)家蠟酒渾( ) C為有源頭河水來( ) D干戈廖落四周星( ) 3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飛來峰上千尋塔尋:古制八尺為一尋。 B豐年留客足雞豚留客:招待客人。 C問渠那得清如許渠:指人工開鑿的水道。 D身世浮沉雨打萍雨打萍:雨擊打浮萍。比

2、喻“身世浮沉”,寫自身。 語言表達訓練 4默寫。 (1)山重水復疑無路,_。 (2)_?為有源頭活水來。 (3)人生自古誰無死,_。 (4)不畏浮云遮望眼,_。 5詩歌朗讀需要把握好節(jié)奏,才能恰當?shù)乇砬檫_意。請用“”給下列詩句劃分朗讀節(jié)奏。 (1)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2)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3)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4)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6指出下列詩句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A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 B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C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D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3、) 7對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蠈⑺バ嘞埬?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A首聯(lián)直接寫出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朝奏”與“夕貶”對比,讓人感覺到詩人命運變化的急劇。 B頷聯(lián)表明詩人的心跡:不惜殘年為皇上革弊除害。 C頸聯(lián)即景抒情,表現(xiàn)了詩人憂家傷國的情懷?!榜R不前”表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與痛苦,也讓人聯(lián)想到馬致遠的“瘦馬”,都是以馬寫人。 D尾聯(lián)寫詩人向侄孫韓湘交代后事,顯得從容、寧靜,表現(xiàn)了詩人豁達、樂觀的思想境界。 8古代詩文中有許多蘊含著人生哲理的佳句,讀來耐人尋味。請按下列提

4、示寫出相關的句子。(要求:上下句相連,意思完整。) 正確對待生死的如:_ 正確對待挫折的如;_ 9登高,不僅能開闊視野,而且能展示人的境界。請寫出古人以登高來表達志趣或情懷的兩句詩。(課外) _ 10下面是某茶樓大門上的一副對聯(lián)的上聯(lián)。請你為該店寫出下聯(lián)。 上聯(lián):巧煮三江好茶 下聯(lián):_ (一)閱讀登飛來峰,完成1113題。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1解釋加點的字。 (1)聞說雞鳴見日升( ) (2)不畏浮云遮望眼( ) 12解釋“浮云”的本意,在詩中比喻什么? _ 13三、四句明寫登山的感受,實際上寄寓著深刻的哲理。談談你對這兩句詩的理解

5、。 _ (二)閱讀觀書有感,完成1415題。觀書有感(其一)朱 熹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4這是一首_的名詩。全詩以_作比,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15全詩生動形象,富于哲理,是“以理成詩”的佳作,請你就“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兩句詩,談談你的理解。 _ 課外拓展閱讀 (一)閱讀石灰吟,完成1618題。石灰吟于 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16這首詩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是_。 17這首詩表現(xiàn)詩人的品格節(jié)操是_。 18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寫下豪言壯語抒發(fā)自己的雄心壯志。像于謙的“粉骨碎身渾不怕要

6、留清白在人間”,除此之外,你還能再寫出兩句來嗎?(注明作者) (1)_,_ (2)_,_ (二)閱讀金陵驛,完成1920題。金陵驛文天祥草合離宮轉夕暉,孤云飄泊復何依?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注:這首詩是文天祥兵敗被俘,押往元都燕京,途經(jīng)金陵驛時所作, 19從表達方式上看,本詩前六句屬于_,后兩句屬_。 20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_ 參考答案1答案:C 解析:“徊”應讀“hui”,“鑒”應讀“jin”。 2答案:A項“愿”應為“緣”,B項“蠟”應為“臘”,C項“河”應為“活”,D項“廖”應為“寥”。 3答案:

7、C 解析:渠:它,指方塘。 4答案:(1)柳暗花明又一村 (2)問渠那得清如許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自緣身在最高層 5答案:(1)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2)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3)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4)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6答案:(1)夸張 (2)對偶 (3)比喻對偶 (4)比喻 7答案:D 解析:最后一聯(lián),點出“示”字,是對侄孫“收骨瘴江”的后事囑托,全詩言辭凄婉,感情沉郁,悲歌當哭,動人肺腑。 8答案:對待生死: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對待挫折: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9答案: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0

8、答案:喜迎四海嘉賓(符合題意即可) 答案:11(1)聽 (2)害怕 12飄浮的云彩,比喻小人。 1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闭犉饋?,是在談論觀賞風光的體會;可細一尋味,便會從中領悟到一條人生哲理: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yǎng)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嗎?在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對讀者,這是引人向上的啟示。 答案:14借景喻理 方塘 15這兩句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因此人們常常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人們也用這兩句詩來贊美一個人的學問或藝術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淵源。我們也可以從這首詩中得到啟發(fā),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 答案:16托物言志(借物抒懷) 17不畏艱險,勇于犧牲,潔身自好,清白自守 18示例:“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