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東中考語文模擬卷題型匯編之課外文言文閱讀專題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_第1頁
2020年廣東中考語文模擬卷題型匯編之課外文言文閱讀專題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_第2頁
2020年廣東中考語文模擬卷題型匯編之課外文言文閱讀專題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_第3頁
2020年廣東中考語文模擬卷題型匯編之課外文言文閱讀專題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_第4頁
2020年廣東中考語文模擬卷題型匯編之課外文言文閱讀專題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20年廣東中考語文模擬卷題型匯編之課外文言文閱讀專題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 廣東省2020年中考語文模擬卷分類匯編6 課外文言文閱讀專題(含解析) 2020年廣東中考語文模擬卷(一) (二)(9分) 太宗自即位之始,霜旱為災(zāi),米谷踴貴,突厥侵擾,州縣騷然。帝志在憂人,銳精為政,崇尚節(jié)儉,大布恩德。是時,自京師及河?xùn)|、河南、隴右,饑饉尤甚,一匹絹才得一斗米。百姓雖東西逐食,未嘗嗟怨,莫不自安。至貞觀三年關(guān)中豐熟咸自歸鄉(xiāng)竟無一人逃散。其得人心如此。 (選自貞觀政要) 【注釋】太宗:唐太宗,李世民。踴貴(ynggu):指價格上漲。嗟怨:嗟嘆怨恨。 9.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

2、分) A.帝志在憂人恢弘志士之氣 B.自京師及河?xùn)|、河南、隴右手自筆錄 C.饑饉尤甚急湍甚箭 D.咸自歸鄉(xiāng)咸來問訊 10.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3分) 至貞觀三年關(guān)中豐熟咸自歸鄉(xiāng)竟無一人逃散 11.文中唐太宗是如何“得人心”的?生活在衣食無憂的今天,簡要談?wù)勀銓μ诔缟泄?jié)儉的看法。(3分) (二)9.【答案】D(3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A項中的“志”,前者譯為“心意”;后者譯為“有志,立志”。B項中的“自”,前者譯為“從,由”;后者譯為“親自”。C項中的“甚”,前者譯為“嚴重”;后者譯為“甚于”“比還快”。D項中的兩個“咸”,都譯為“全,都”。 10.【答案】

3、至貞觀三年/關(guān)中豐熟/咸自歸鄉(xiāng)/竟無一人逃散(3分) 【解析】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有以下六種情況注意停頓:主謂之間要停頓;謂賓之間要停頓;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古二今一”之間要停頓;關(guān)聯(lián)詞后面要停頓;總領(lǐng)性詞語后面要停頓。根據(jù)句意來劃分即可。 11.【答案】示例:志在憂人,銳精為政,崇尚節(jié)儉,大布恩德??捶ǎ呵趦€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更是先賢的諄諄教誨。如今,盡管物質(zhì)豐富,衣食無憂,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前人的教誨,不能鋪張浪費。(3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短文內(nèi)容的理解。解答此題,需通讀全文。第一問:根據(jù)文章中“帝志在憂人,銳精為政,崇尚節(jié)儉,大布

4、恩德”可知,太宗靠這幾項舉措,得了民心。第二問: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和文章內(nèi)容來回答,答案扣住傳統(tǒng)美德,簡要概括即可。 【參考譯文】唐太宗從即位開始,霜降和干旱(就在全國范圍內(nèi))成為災(zāi)難,米谷一類(糧食)的價格上漲,(再加上)突厥進犯騷擾,州縣(更加)騷動不安。唐太宗的心意是憂心百姓,銳敏精明地治理國政,尊敬推崇節(jié)儉,廣泛地散布恩德。當時,在京城到河?xùn)|、河南、隴右(一帶),饑荒尤其嚴重,一匹(上好的)絲綢才能換一斗米。百姓雖然四處奔走爭搶食物,但從來沒有人嗟嘆怨恨,沒有不安分守己的。到了貞觀三年,關(guān)中(一帶)大豐收,(百姓們)都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竟然沒有一個人逃散。唐太宗得人心

5、(竟)到了這種程度。 2020年廣東中考語文模擬卷(二) (二)(9分) 歸鉞,早喪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愛。家貧,母即喋喋罪過鉞,父大怒逐之。鉞數(shù)困,匍匐道中。比歸,母又復(fù)杖之,屢瀕于死。鉞依依戶外,俯首竊淚下,族人莫不憐也。 父卒,母與其子居,鉞販鹽市中,時私其弟,問母飲食,致甘鮮焉。后大饑,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母內(nèi)自慚,從之。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饑色奉母終身怡然。既老且死,終不言其后母事也。 歸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賤而其行卓,獨其宗親鄰里知之,于是思以廣其傳焉。 【注釋】歸鉞:人名。依依:依戀的樣子。竊:偷偷地。乘(shng):春秋時晉國史書稱“乘”,后用“乘”稱史書。

6、 9.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A.由是失愛/問今是何世 B.父大怒逐之/陰風怒號 C.而己有饑色/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D.予既列之家乘矣/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10.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3分) 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饑色奉母終身怡然 3.歸鉞的哪些孝行讓人感動?請根據(jù)選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3分) (二)9.【答案】D(3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A項中的“是”前者作代詞,譯為“此,這”,后者譯為“是”表判斷;B項中的“怒”,前者譯為“生氣,發(fā)怒”,后者作形容詞,“形容氣勢強盛”;C項中的“色”前者作名詞,譯為“臉色”,后者作名詞,譯

7、為“顏色,色彩”;D項“予”都是代詞,譯為“我”。 10.【答案】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饑色/奉母終身怡然(3分) 【解析】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有以下六種情況注意停頓:主謂之間要停頓;謂賓之間要停頓;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古二今一”之間要停頓;關(guān)聯(lián)詞后面要停頓;總領(lǐng)性詞語后面要停頓。根據(jù)句意來劃分即可。 11.【答案】關(guān)心繼母送食物;災(zāi)荒年接繼母;忍餓讓食物給繼母;侍奉繼母始終很高興;從不說繼母不好。(3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短文內(nèi)容的理解。根據(jù)“時私其弟,問母飲食,致甘鮮焉”可以看出歸鉞關(guān)心繼母送食物的孝行分;根據(jù)“后大饑,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笨梢詺w納出歸鉞

8、在災(zāi)荒年接繼母的孝行。根據(jù)“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饑色奉母終身怡然。”可以看出歸鉞忍餓讓食物給繼母、侍奉繼母始終很高興的孝行?!凹壤锨宜?,終不言其后母事也”可以看出歸鉞從不說繼母不好的孝行。 【參考譯文】歸鉞,早年喪母,父親又娶了后妻,生了個兒子,歸鉞從此失去父愛。家中貧窮,繼母就沒完沒了地說歸鉞的過錯,父親十分生氣趕走了他。歸鉞屢次遇到到困難,在路上爬行。等到回家,繼母又用棍子打他,屢次近于被打死。歸鉞在門外留戀不舍,低著頭偷偷地流淚,親族沒有不憐憫他的。 父親死去,繼母和她的兒子居住,歸鉞就在集市上賣鹽,時常偷偷地見他的弟弟,詢問繼母的飲食,送給他們甘甜鮮美的食物。后來發(fā)生嚴重饑荒,繼母不能

9、養(yǎng)活自己。歸鉞前去流淚哭泣著去恭敬地接她。繼母內(nèi)心自感慚愧,就跟隨歸鉞去了。歸鉞有了食物,會先給繼母和弟弟,而自己呈現(xiàn)出饑餓的臉色。他侍奉繼母一直到死都很高興。歸鉞一直到已老將死,始終不說繼母的事。 歸氏家族的孝子,我已經(jīng)把他們寫在家族史里了,因為他們的身份低賤但是行為高尚,只有他們的親族鄰居知道他們的事跡,于是想以此擴大他們的事跡。 2020年廣東中考語文模擬卷(三) (二)(9分) (晉悼公)五年,無終子嘉父使孟樂因魏莊子納虎豹之皮以和諸戎。公曰:“戎、狄無親而好得,不若伐之?!蔽航{曰:“勞師于戎而失諸華雖有功猶得獸而失人也,安用之?且夫戎、狄薦處,貴貨而易土。予之貨而獲其土,其利一也;邊

10、鄙耕農(nóng)不儆,其利二也;戎、狄事晉,四鄰莫不震動,其利三也。君其圖之!”公說,故使魏絳撫諸戎,于是乎遂伯。 (左丘明國語.晉語) 【注釋】嘉父:無終子國國君。魏莊子:即后文魏絳,姬姓,魏氏,名絳,謚號為莊,故史稱魏莊子,春秋時晉國卿。和:和好。戎、狄:春秋時居民中有華夏和戎、狄、蠻、夷的區(qū)分。西邊叫戎,北邊叫狄。撫:安撫。 9.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不若伐之伐竹取道 B.勞師于戎勞其筋骨 C.猶得獸而失人也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D.故使魏絳撫諸戎必能使行陣和睦 10.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3分) 勞師于戎而失諸華雖有功猶得獸而失人也 11.寫出下列句子的

11、正常語序。(3分) 勞師于戎,而失諸華。 (二)9.【答案】B(3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A項中的兩個“伐”,前者譯為“討伐,攻打”,后者譯為“砍伐”;B項中的兩個“勞”,均譯為“使勞累”;C.【答案】項中的兩個“得”,前者譯為“得到,獲得”,后者譯為“感激”;D項中的兩個“使”,前者譯為“派”,后者譯為“讓”。 10.【答案】勞師于戎/而失諸華/雖有功/猶得獸而失人也(3分) 【解析】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有以下六種情況注意停頓:主謂之間要停頓;謂賓之間要停頓;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古二今一”之間要停頓;關(guān)聯(lián)詞后面要停頓;總領(lǐng)性詞語后面要停頓。根據(jù)句意來劃分

12、即可。 11.【答案】于戎勞師,而失諸華。(3分)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句式的理解。本句介賓短語后置,將介賓短語提前即可。 【參考譯文】(晉悼公)五年,無終子國國君嘉父派孟樂通過魏絳(的關(guān)系)獻虎豹皮以求與戎族各部落和好。晉悼公說:“戎人、狄人與我們沒有親緣恩義且貪得財貨,不如討伐它們。”魏絳說:“使軍隊勞累去攻打戎人,而失掉中原各國,即使成功,就像獲得禽獸而失掉了人一樣,有什么用處呢?而且戎人、狄人聚族而居的地方,重視財貨而輕視土地。給予他們財貨而獲得他們的土地,這是第一個好處;邊境一帶耕作的農(nóng)民不再警戒擔憂,這是第二個好處;戎人、狄人奉事晉國,四方的鄰國沒有不恐懼震動的,這是第三個好處。請

13、君王考慮考慮!”晉悼公(聽了)很高興,因此(便)派魏絳安撫戎族各部落,于是就稱霸天下。 2020年廣東中考語文模擬卷(四) (二)(9分) 陳陶傳 陶,字嵩伯,鄱陽劍浦人。嘗舉進士輒下,頗負壯懷。志遠心曠,遂高居不求進達,恣游名山,自稱“三教布衣”。大中中,避亂入洪州西山學神仙,咽氣有得,出入無間。時嚴尚書宇牧豫章,慕其清操嘗備齋供俯就山中談終日。而欲試之,遣小妓蓮花往侍,陶笑不答。陶賦詩贈之云:“近來詩思清于水,老去風情薄似云。已向升天得門戶,錦衾深愧卓文君?!庇钜娫娨婕呜懝?jié)。 【注釋】三教布衣:意為三教都未入門。三教,指儒、道、佛三教。咽氣:道家吐故納新的呼吸方法。嚴尚書宇:指嚴宇,官名是

14、尚書。 9.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頗負壯懷/負篋曳屣 B.出入無間/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C.遣小妓蓮花往侍/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D.宇見詩益嘉貞節(jié)/雖有嘉肴 10.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3分) 慕其清操嘗備齋供俯就山中談終日 11.從陳陶不慕名利且有自己堅守的事跡中我們能獲得哪些啟示?(3分) (二)9.【答案】C(3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A項中的“負”,前者是“辜負”的意思,后者是“背著”;B項中的“間”,前者是“縫隙”的意思,后者是“間或,偶然”的意思;C項中的“遣”,都是“派遣”的意思;D項中的“嘉”,前者是“夸獎”的

15、意思,后者是“美味的”。故選C項。 10.【答案】慕其清操/嘗備齋供/俯就山中/談終日(3分) 【解析】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有以下六種情況注意停頓:主謂之間要停頓;謂賓之間要停頓;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古二今一”之間要停頓;關(guān)聯(lián)詞后面要停頓;總領(lǐng)性詞語后面要停頓。根據(jù)句意來劃分即可。 11.【答案】(3分)所有事情都不能強求,不要過于在乎外在的名利,要禁得住外界的誘惑,任何時候都要不忘初心,保持堅貞的節(jié)操。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短文內(nèi)容的理解。根據(jù)“嘗舉進士輒下,頗負壯懷。志遠心曠,遂高居不求進達,恣游名山”等句可以看出陳陶不慕名利的啟示,根據(jù)嚴宇派小蓮的歌女去試探陳陶,陳

16、陶作詩贈蓮花的故事談?wù)搱允氐膯⑹尽?【參考譯文】陳陶,字嵩陽,鄱陽劍浦人。曾應(yīng)試進士卻總是落榜,很辜負自己的壯志和抱負。(他)胸襟廣闊心志高遠,于是隱居且不求在仕途上進取發(fā)達,恣意游覽名山,自稱為“三教布衣”。大中年間,陳陶為了避亂進入洪州西山,學習道家吐故納新的呼吸方法,在行氣術(shù)上頗有收獲,出入于至微處。當時嚴宇尚書任洪州刺史,敬仰陳陶清高的操守,曾經(jīng)準備好齋飯和其他供應(yīng)品,放下身份來到山中,與陳陶一起清談?wù)臁?嚴宇)想要考驗陳陶,就派一個叫蓮花的年輕歌女前去侍奉他,陳陶笑笑卻不回話。陳陶作詩贈與蓮花說:“近來詩思清于水,老去風情薄似云。已向升天得門戶,錦衾深愧卓文君。”嚴宇見到陳陶這首詩

17、更加贊許他堅貞的節(jié)操。 2020年廣東中考語文模擬卷(五) (二)(9分) 邯鄲之難趙求救于齊田侯召大臣而謀曰救趙孰與勿救?”段干綸曰:“弗救,則我不利?!碧锖钤唬骸昂卧??”“夫魏氏兼邯鄲,其于齊何利哉?”田侯曰:“善?!蹦似鸨唬骸败娪诤愔?。”段干綸曰:“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夫救邯鄲,軍于其郊,是趙不拔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鄲拔而承魏之弊,是趙破而魏弱也?!碧锖钤唬骸吧啤!蹦似鸨瞎ハ辶?。齊因承魏之弊,大破之桂陵。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一) 【注釋】田侯:指齊威王。段干綸:戰(zhàn)國時齊國大臣。拔:打敗。弊:使疲憊。 9.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A

18、.田侯召大臣而謀曰為人謀而不忠乎 B.軍于邯鄲之郊蒙辭以軍中多務(wù) C.是趙不拔而魏全也茍全性命于亂世 D.齊因承魏之弊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10.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3分) 邯鄲之難趙求救于齊田侯召大臣而謀曰救趙孰與勿救 11.文中田侯的表現(xiàn)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3分) (二)9.【答案】C(3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A項中的“謀”,前者是“商量”的意思,后者是“謀劃”的意思;B項中的“軍”,前者是“駐軍、駐扎”的意思,后者是“軍隊、部隊”的意思;C項中的“全”,前后都是“保全”的意思;D項中的“因”,前者是“因此”的意思,后者“依靠、憑借”的意思。故選C。 1

19、0.【答案】邯鄲之難/趙求救于齊/田侯召大臣而謀曰/救趙孰與勿救(3分) 【解析】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有以下六種情況注意停頓:主謂之間要停頓;謂賓之間要停頓;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古二今一”之間要停頓;關(guān)聯(lián)詞后面要停頓;總領(lǐng)性詞語后面要停頓。根據(jù)句意來劃分即可。 11.【答案】有大局意識,從諫如流,虛心。(3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短文內(nèi)容的理解。田侯在面對趙國的求救時,能夠與群臣共同商量討論是否出兵救趙,這體現(xiàn)了他的大局意識。在商量過程中,他能夠聽取意見,并且虛心地詢問原因,采納正確、有利于齊國發(fā)展的建議,這體現(xiàn)了他的從諫如流、虛心。 【參考譯文】在邯鄲危難的時候,趙國

20、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商量說:“救援趙國還是不救援(趙國)呢?”段干綸說:“不救援(趙國),那么對我們是不利的。”齊威王說:“為什么呢?”(段干綸回答說)“如果魏國吞并了邯鄲,這對我們齊國又有什么好處呢?”齊威王說:“好。”于是就出兵(救趙),(齊威王)說:“駐軍在邯鄲的郊外?!倍胃删]說:“我所說的(救趙)有利或不利,(并)不是指這樣(直接出兵邯鄲)。解救邯鄲,如果駐軍在它的城郊,這樣趙國不會被魏國打敗而魏國也保全了實力。所以不如向南進攻襄陵使魏軍(南北都)疲憊,(若)邯鄲被魏國打敗,我軍就趁魏軍疲憊之際(進攻他們),這樣趙軍雖被(魏軍)打敗但魏軍(也被我軍趁機攻擊而)削弱?!饼R威王說:“

21、好?!庇谑前l(fā)兵向南進攻襄陵。齊軍因此趁魏軍疲憊之際(進攻),在桂陵大敗魏國軍隊。 2020年廣東中考語文模擬卷(六) (二)(9分) 今王公大人欲王天下、正諸侯,夫無德義,將何以哉?其說將必挾震威強,今王公大人將焉取挾震威強哉?傾者民之死也!民生為甚欲,死為甚憎。所欲不得而所憎屢至。自古及今,未嘗能有以此王天下,正諸侯者也。今大人欲王天下正諸侯將欲使意得乎天下名成乎后世,故不察尚賢為政之本也?此圣人之厚行也。 (選自墨子) 【注釋】王公:是指被封為王爵和公爵者。亦泛指達官貴人。威強:強權(quán)。故:同“胡”。圣人:指被大眾認為具有特別美德和神圣的人。 9.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

22、分) A.其說將必挾震威強不亦說乎 B.傾者民之死也俯身傾耳以請 C.而所憎屢至簞瓢屢空 D.未嘗能有以此王天下或王命急宣 10.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3分) 今大人欲王天下正諸侯將欲使意得乎天下名成乎后世 11.墨子認為“尚賢”的重要意義是什么?(3分) (二)9.【答案】C(3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A項中的“說”,前者是“說”的意思,后者通“悅”,“愉快”的意思;B項中的“傾”,前者是“衰敗”的意思,后者是“側(cè)著”的意思;C.【答案】項中的“屢”,都是“經(jīng)?!钡囊馑?;D項中的“王”,前者是“稱王”的意思,后者是“皇帝,君主”的意思。 10.【答案】今大人欲

23、王天下/正諸侯/將欲使意得乎天下/名成乎后世(3分) 【解析】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有以下六種情況注意停頓:主謂之間要停頓;謂賓之間要停頓;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古二今一”之間要停頓;關(guān)聯(lián)詞后面要停頓;總領(lǐng)性詞語后面要停頓。根據(jù)句意來劃分即可。 11.【答案】“尚賢”是為政的根本;“尚賢”是圣人崇高的品行所在。(3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短文內(nèi)容的理解。根據(jù)選文中“故不察尚賢為政之本也”和“此圣人之厚行也”可知“尚賢”的重要意義在于,它既是為政的根本,也是圣人崇高的品行所在。 【參考譯文】現(xiàn)在的王公大人要統(tǒng)治天下、為諸侯之長,沒有德行仁義,那依靠什么呢?他們說必用威力和強權(quán)

24、,現(xiàn)在王公大人將會從使用威力強權(quán)中得到什么呢?它必然把人民引上衰敗死亡之路!人民對生都十分愛惜,對死都十分憎恨。(他們)得不到自己所想要的而經(jīng)常得到所厭惡的。從古到今,從來沒有以這種方式在天下稱王、稱霸諸侯的人?,F(xiàn)在王公大人想在天下稱王,稱霸諸侯,將要使自己得志于天下,成名于后世,為什么不看到尚賢這一為政的根本呢?這是圣人崇高的品行所在。 2020年廣東中考語文模擬卷(七) (二)(9分) (趙武靈)王曰:“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襲何禮之循?故禮世不必一其道,便國不必法古。然則反古未可非,而循禮未足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鄒、魯無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吳、越無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謂服,便事

25、之謂教,進退之謂節(jié),衣服之制,所以齊常民,非所以論賢者也。諺曰:以書為御者,不盡于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達于事之變。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學,不足以制今。子其勿反也?!?(選自戰(zhàn)國策.趙策二,有刪改) 【注釋】循:按照、遵循。多:贊許、賞識。志淫:思想放蕩。鄒、魯:古國名,均在山東省境內(nèi),是禮教最發(fā)達的地方。俗辟:風俗怪癖。御:駕車。 9.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A.而循禮未足多也食不飽,力不足 B.所以齊常民見賢思齊焉 C.故循法之功故余雖愚 D.子其勿反也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10.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3分) 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襲何禮

26、之循 11.請聯(lián)系實際,說說選文告訴你的道理。(3分) (二)9.【答案】(3分)【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A項中的“足”,前者是“值得”的意思,后者是“充足”的意思;B項中的“齊”,前者是“使整齊”的意思,后者是“相同”的意思;C項中的“故”,都是“所以”的意思;D項中的“反”,前者是“反對”的意思,后者通“返”,“返回”的意思。 10.【答案】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襲/何禮之循(3分) 【解析】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有以下六種情況注意停頓:主謂之間要停頓;謂賓之間要停頓;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古二今一”之間要停頓;關(guān)聯(lián)詞后面要停頓;總領(lǐng)性詞語后面要停頓。根

27、據(jù)句意來劃分即可。 11.【答案】示例:選文告訴我們不能只一味效法古代,還應(yīng)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進行創(chuàng)新。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也不能一味模仿別人的學習方式,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3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短文內(nèi)容的理解。答題時,要在理解全文基礎(chǔ)上抓住“效古”和“創(chuàng)新”兩個點,還應(yīng)注意聯(lián)系實際,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即可。 【參考譯文】(趙武靈)王說:“古今的習俗不相同,為什么(要)效法古代?(歷代)帝王互不繼承,為什么(要共同)遵循古代的禮制?所以治理國家不一定只用一種方法,(只要)對國家有利就不用效法古代。那么反對古來舊俗(的人)不應(yīng)受到非議,并且遵循舊制(的人)也就不值得

28、贊許了。如果說服裝特殊(的地方)就會思想放蕩,那么(服飾正統(tǒng)的)鄒、魯兩國就應(yīng)該沒有不正的行為了;如果說風俗怪癖(的地方)百姓會變壞,那么(風俗特殊的)吳、越地區(qū)就沒有杰出的人才了。所以圣人認為適合穿著的就是好服裝,便于辦事的就是好規(guī)章,(讓人)知道前進后退的就是好法度,衣服樣式的作用,是使百姓們(服飾)整齊,而不是用來評論賢能的人的。諺語說:照書上記載來駕車的人,對于馬的習性(就)不能窮盡。用古老的辦法來制定現(xiàn)代(規(guī)范)的人,對于變化(就)不能通曉世事的。所以遵循舊制的做法,不會建立蓋世的功勛;尊崇古代的理論,不能治理當代。希望你不要再說反對(穿胡服)的話了?!?2020年廣東中考語文模擬卷

29、(八) (二)(9分) 五國約以伐齊。昭陽謂楚王曰:“五國以破齊,秦必南圖楚?!背踉唬骸叭粍t奈何?”對曰:“韓氏輔國也,好利而惡難,好利,可營也;惡難,可懼也。我厚賂之以利其心必營我悉兵以臨之其心必懼。彼懼我兵而營我利,五國之事必可敗也。約絕之后,雖勿與地可?!背踉唬骸吧啤!蹦嗣蠊轮n,公仲果懼兵而營利。韓之反趙、魏之后,而楚果弗與地,則五國之事困也。 【注釋】五國:分別指趙、魏、韓、燕、楚五國。韓氏輔國:韓國大臣韓珉。后文“公仲”同此。 9.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好利而惡難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 B.其心必懼懼有伏焉 C.韓之反趙、魏之后窺谷忘反 D.而楚果弗與地未果,尋病終 10.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3分) 我厚賂之以利其心必營我悉兵以臨之其心必懼 11.結(jié)合上文說說昭陽為使五國之約落空所做的計劃是什么?(3分) (二)9.【答案】A(3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A項中的“惡”,前后都是“厭惡”的意思;B項中的“懼”,前者是“害怕”的意思,后者是“擔心,憂慮”的意思;C項中的“反”,前者是“抗拒”的意思,后者是“返回”的意思;D項中的“果”,前者是“果然”的意思,后者是“實現(xiàn)”的意思。故選A項。 10.【答案】我厚賂之以利/其心必營/我悉兵以臨之/其心必懼(3分) 【解析】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