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三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專項練習(xí)(九)文言文閱讀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_第1頁
2021屆高三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專項練習(xí)(九)文言文閱讀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_第2頁
2021屆高三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專項練習(xí)(九)文言文閱讀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_第3頁
2021屆高三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專項練習(xí)(九)文言文閱讀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_第4頁
2021屆高三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專項練習(xí)(九)文言文閱讀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21屆高三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專項練習(xí)(九)文言文閱讀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 2021屆高三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專項練習(xí)(九) 文言文閱讀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竇太后。孝文在代時,前后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元年四月乙卯,救天下。五月,除田半租,為孝文立太宗廟,令群臣無朝賀。匈奴入代,與約和親。 三年正月乙已,救天下。長星出西方。天火燔雒陽東宮大殿城室。吳王濞、楚王戌、趙王遂、膠西王昂、濟南王辟光、畜川王賢、膠東王雄渠反,發(fā)兵西鄉(xiāng)。天子為誅晁錯遣袁盎諭告不止遂西圍梁上乃遣大將軍竇嬰太尉周亞夫?qū)⒈D之六月乙亥赦亡軍及楚與謀反者。封大將軍

2、竇嬰為魏其侯,立楚元王子平陸侯禮為楚王,立皇子端為膠西王,子勝為中山王。徙濟北王志為畜川王,淮陽王馀為魯王,汝南王非為江都王。齊王將廬、燕王嘉皆薨。 七年十一月晦,日有食之;春,免徒隸作陽陵者。丁已,立膠東王為太子,名徹。中元年四月乙已,救天下,賜爵一級,除禁銦。 后二年正月,地一日三動。郅將軍擊匈奴,酺五日。令內(nèi)史郡不得食馬粟,沒入縣官;令徒隸衣七緵布,止馬舂。為歲不登,禁天下食不造歲。省列侯,遣之國。十月,租長陵田。 后三年十月,日月皆赤五日。十二月晦,袴。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貫天廷中。正月甲寅,皇太子冠。甲子,孝景皇帝崩。遺詔賜諸侯王以下至民為父后爵一級,天下戶百錢;出宮人歸其家,

3、復(fù)無所與。太子即位,是為孝武皇帝。 太史公曰:漢興,孝文施大德,天下懷安,至孝景,不復(fù)憂異姓;而晁錯刻削諸侯,遂使七國俱起,合從而西鄉(xiāng),以諸侯太盛,而錯為之不以漸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機,豈不以謀哉? (節(jié)選自史記.孝景本紀(jì)) 諸侯驕恣,吳首為亂,京師行誅,七國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作孝景本紀(jì)。 (節(jié)選自太史公自序) 1.)下列對文中加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天子為誅/晁錯遣袁盤/諭告不止/遂西圍梁/上乃遣大將軍竇嬰/太尉周亞夫?qū)⒈D之/六月乙亥/赦亡軍及楚元王子蓺等與謀反者/ B.天子為誅晁錯/遣袁盎諭告/不止/遂西圍梁/上乃遣大將軍竇嬰/太尉周亞夫?qū)⒈?/p>

4、誅之/六月乙亥/赦亡軍及楚元王子蓺等/與謀反者/ C.天子為誅/晁錯遣袁盎諭告/不止/遂西圍梁/上乃遣大將軍竇嬰/太尉周亞夫?qū)⒈D之/六月乙亥/赦亡軍及楚元王子蓺等/與謀反者/ D.天子為誅晁錯/遣袁盎諭告/不止/遂西圍梁/上乃遣大將軍竇嬰/太尉周亞夫?qū)⒈D之/六月乙亥/赦亡軍及楚元王子蓺等與謀反者/ 2).下列對文中加粗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皇帝是中國帝制時期最高統(tǒng)治者的稱號,最早有三皇五帝,如羲皇、媧皇、黃帝等。 B.和親,即“和戎、和蕃”,是指中原王朝統(tǒng)治者與外族出于各種目的而達成的政治聯(lián)姻。 C.囊,古稱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也用于皇帝高級妃嬪和皇子公主或封王

5、的貴族等。 D.甲子,我國古代紀(jì)年法的一種,古人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組合而成,居六十紀(jì)年循環(huán)首位。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景帝排行中間,福運加身。生母竇太后得寵后,前一個王后去世,生母的三個兒子也相繼死亡,景帝方得以繼承帝位。 B.景帝寬厚薄省,善待臣民。即位元年五月,就下詔減去一半田租;為孝文皇帝修建太宗廟時,也詔令群臣不必為此上朝拜賀。 C.景帝施政惠民,廢除禁錮。大赦天下,賜給民眾每戶戶主爵位一級;廢除不準(zhǔn)商人、入贅女婿做官和不準(zhǔn)犯過罪的官吏重新做官的舊令。 D.景帝節(jié)儉用度,重視農(nóng)業(yè)。糧食歉收時,詔令全國節(jié)約用糧,減少駐京的列侯,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封

6、國;把長陵附近官田租給農(nóng)民。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令內(nèi)史郡不得食馬粟,沒入縣官;令徒隸衣七緵布,止馬舂。 (2)京師行誅,七國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 5).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寫法和司馬遷經(jīng)歷,你認(rèn)為司馬遷對景帝持何態(tài)度,請簡要說明。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魏玄同,定州鼓城人也。舉進士,累轉(zhuǎn)司列大夫。坐與上官儀文章屬和,配流嶺外。上元初赦還。工部尚書劉審禮薦玄同有時務(wù)之才,拜岐州長史。累遷至吏部侍郎。玄同以既委選舉,恐未盡得人之術(shù),乃上疏曰:“臣聞制器者必?fù)窠骋院啿?為國者必求賢以蒞官。匠之不良,無以成其工;官之非賢,無以致于理。君者,所以牧人也;臣者,所

7、以佐君也。君不養(yǎng)人,失君道矣;臣不輔君,失臣任矣。任人者,誠國家之基本,百姓之安危也。方今人不加富盜賊不衰獄公未清禮義猶闕者何也下吏不稱職庶官非其才也。官之不得其才者,取人之道,有所未盡也?!笔枳嗖患{。弘道初,轉(zhuǎn)文昌左丞,兼地官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則天臨朝,遷太中大夫、鸞臺侍郎,依前知政事。垂拱三年,加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納言,封鉅鹿男。玄同素與裴炎結(jié)交,能保始終,時人呼為“耐久朋”。而與酷吏周興不協(xié)。永昌初,為周興所構(gòu),云玄同言:“太后老矣,須復(fù)皇嗣?!碧舐勚?怒,乃賜死于家。監(jiān)刑御史房濟謂玄同曰:“何不告事,冀得召見,當(dāng)自陳訴?!毙瑖@曰:“人殺鬼殺,有何殊也,豈能為告人事乎?”乃就刑,

8、年七十三。玄同富于詞學(xué),當(dāng)為典選之時,備疏擇才之理。但以高宗棄代之后,則天居位之間,革命是懷,附己為愛,茍一言之不順,則親族以難逃。是以唐之名臣,難忘中興之計;周之酷吏,常謀并進之讒。玄同欲復(fù)皇儲,固宜難免,死而無過,人殺何妨。 選自舊唐書.列傳第三十七 1).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方今人不加富/盜賊不衰獄/公未清禮義/猶闕者何也/下吏不稱職/庶官非其才也 B.方今人不加富/監(jiān)賊不衰獄公/未清禮義猶闕者/何也/下吏不稱職/庶官非其才也 C.方今人不加富/盜賊不衰/獄公未清/禮義猶闕者/何也/下吏不稱職/庶官非其才也 D.方今人不加富/盜賊不衰/獄公未清禮義/猶闕者何也

9、/下吏不稱職/庶官非其才也 2.)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配流,是古代懲治犯人的一種刑罰。指把犯人發(fā)配、流放到偏遠(yuǎn)的地方:流指流放,封建社會的五刑(笞、杖、徙、流、死)之一。 B.牧人,古代指掌管畜牧的人,也指管理民事的地方官,或指治理百姓。文中魏玄同認(rèn)為:國君,是來治理天下百姓的。 C.魏晉時期,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者,稱金紫光祿大夫;加銀章青綬者,稱銀青光祿大夫;唐代銀青光祿大夫是知政事的實職。 D.皇儲,又稱儲君,為已確定的皇位繼承人。中國古代皇儲一般是指皇帝冊立的皇太子。通常被授予的對象是皇帝嫡子。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10、() A.魏玄同科舉得意。他原是定州鼓城人氏,考中進士科,后官至司列大夫,因為與上官儀文章唱和而受牽連獲罪。 B.魏玄同為官盡職。他主管選拔人才,擔(dān)心不能很好選人定職,就在這方面寫了很有價值的書面意見上呈皇上。 C.魏玄同珍視友誼。他和裴炎交情深厚,而且能善始善終,被世人稱為能長久保持友誼的朋友。 D.魏玄同為人忠厚。他講太后老了應(yīng)當(dāng)讓皇位給皇帝,被周興告發(fā)而賜死。他寧死也不愿誣告別人來偷生。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臣聞制器者必?fù)窠骋院啿?為國者必求賢以蒞官。 (2)玄同富于詞學(xué),當(dāng)為典選之時,備疏擇才之理。 5).魏玄同被任命為選拔官吏的官職,在官吏選拔任用方面,他

11、有哪些主要觀點?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蘇秦之弟曰代,代弟蘇厲,見兄捭闔七國遂志,亦皆苦學(xué)從衡之術(shù)。蘇秦既死反間,其助燕謀齊之事大泄。齊聞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見燕王,欲襲蘇秦故事。曰:“臣,東周之鄙人也。竊聞大王義甚高,鄙人不敏,釋鋤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鄲,所見者異于所聞于東周,臣竊負(fù)其志。及至燕廷,觀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毖嗤踉唬骸白铀^明王者何如也?”對曰:“臣聞明王務(wù)聞其過,不欲聞其善,臣請謁王之過。夫齊、趙者,燕之仇讎也;楚、魏者,燕之援國也。今王奉仇讎以伐援國,非所以利燕也。王自慮之,此則計過,無以聞?wù)撸侵页家?。?燕王曰:“吾聞齊有清濟可以為固,長城足

12、以為塞,誠有之乎?”對曰:“天時不與,雖有清濟,惡足以為固!民力罷敝,雖有長城,惡足以為塞!夫驕君必好利,而亡國之臣必貪于財。王誠能無羞從子母弟以為質(zhì),寶珠玉帛以事左右,則齊可亡已?!毖嗤踉唬骸拔峤K以子受命于天矣。”燕乃使一子質(zhì)于齊。 燕相子之與蘇代婚,而欲得燕權(quán),乃使蘇代侍質(zhì)子于齊。齊使代報燕,燕王噲問曰:“齊王其霸乎?”曰:“不能?!痹唬骸昂我??”曰:“不信其臣?!庇谑茄嗤鯇H巫又?,已而讓位,燕大亂。齊伐燕,殺王噲、子之。燕立昭王,而蘇代遂不敢入燕,終歸齊,齊善待之。 蘇代過魏,魏為燕執(zhí)代。后出之。代之宋,宋善待之。齊伐宋,宋急,蘇代乃遺燕昭王書。燕昭王善其書曰先人嘗有德蘇氏子之之亂而蘇氏

13、去燕燕欲報仇于齊非蘇氏莫可乃召蘇代復(fù)善待之與謀伐齊。竟破齊,湣王出走。 燕使約諸侯從親如蘇秦時,或從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蘇氏之從約。代、厲皆以壽死,名顯諸侯。 (選自史記.蘇秦列傳,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燕昭王善其書/曰/先人嘗有德蘇氏/子之之亂而蘇氏去燕/燕欲報仇于齊/非蘇氏莫可/乃召蘇代/復(fù)善待之/與謀伐齊 B.燕昭王善其書/曰/先人嘗有德蘇氏/子之之亂而蘇氏去燕/燕欲報仇/于齊非蘇氏莫可/乃召/蘇代復(fù)善待之/與謀伐齊 C.燕昭王善其書/曰/先人嘗有德/蘇氏子之之亂而蘇氏去燕/燕欲報仇/于齊非蘇氏莫可/乃召蘇代/復(fù)善待之/與謀伐齊 D.燕昭王善其書/

14、曰/先人嘗有德/蘇氏子之之亂而蘇氏去燕/燕欲報仇于齊/非蘇氏莫可/乃召/蘇代復(fù)善待之/與謀伐齊 2.)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衡,合縱連橫。六國聯(lián)合抗秦,稱為“合縱”;秦國讓六國各自與之聯(lián)合,從而各個擊破,稱為“連橫”。 B.鄙人,指鄙陋無知的人;也可作謙辭,對別人稱自己,如文中的“鄙人不敏”。 C.質(zhì)子,古代派往敵方或他國去的人,多為出身卑賤的人。 D.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國君主,在其轄區(qū)內(nèi),掌握軍政大權(quán),但要聽從王命。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代承襲蘇秦舊業(yè),巧獲燕王信任。蘇代也學(xué)習(xí)縱橫之術(shù),希望自己能夠成就像

15、蘇秦那樣的功業(yè),最后通過為燕王獻策,取得燕王信任。 B.蘇代分析齊國形勢,計賂齊王親信。蘇代認(rèn)為齊國雖有清濟、長城等,但是他們君臣都貪圖利益,若能不以派從子母弟做人質(zhì)為恥,收買齊王親信,就能滅掉齊國。 C.蘇代暗助子之奪權(quán),誤導(dǎo)燕王視聽。蘇代與子之是姻親關(guān)系,所以他力助子之奪取燕國的政權(quán),暗中說服燕王將王位讓給子之,導(dǎo)致燕國混亂。 D.蘇代回燕終敗齊國,聯(lián)各國再合縱。燕昭王召回蘇代,蘇代盡力策劃攻打齊國,完成了燕國的夙愿。蘇代在燕昭王的支持下聯(lián)絡(luò)各國建立合縱聯(lián)盟,名聲顯揚。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竊聞大王義甚高,鄙人不敏,釋鋤耨而干大王。 (2)民力罷敝,雖有長城,惡

16、足以為塞! 5).蘇代在消除燕王的恐齊之心時,都列舉了哪些理由?請簡要說明。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張淳,字希古,桐城人。隆慶二年進士。授永康知縣。吏民素多奸黠,連告罷七令。淳至,日夜閱案牘。訟者數(shù)千人,剖決如流,吏民大駭,服,訟浸減。凡赴控者,淳即示審期,兩造如期至,片晷分析無留滯。鄉(xiāng)民裹飯一包即可畢訟,因呼為“張一包”,謂其敏斷如包拯也。 巨盜盧十八剽庫金,十余年不獲,御史以屬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盜,而請御史月下數(shù)十檄。及檄累下,淳陽笑曰:“盜遁久矣,安從捕。”寢不行。吏某婦與十八通,吏頗為耳目,聞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詐告吏負(fù)金,系吏獄。密召吏責(zé)以通盜死罪,復(fù)教之

17、請以婦代系,而已出營貲以償。十八聞,亟往視婦,因醉而擒之。及報御史,僅兩月耳。 民有睚眥嫌,輒以人命訟。淳驗無實即坐之,自是無誣訟者。永人貧,生女多不舉。淳勸誡備至,貧無力者,捐俸量給,全活無數(shù)。歲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奪者死。有奪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殺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眾皆懾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車,顧其下曰:“某盜已來,去此數(shù)里,可為我縛來?!比缪咱E之,盜正濯足于河,系至,盜服辜。永人駭其事,謂有神告。淳曰:“此盜捕之急則遁,今聞吾去乃歸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擢禮部主事,歷郎中,謝病去。起建寧知府,“進浙江副使。時浙江有召募兵,撫按議散之,兵皆洶洶。淳曰是驕悍者留

18、則有用汰則叵測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壯勇則留者不思亂汰者不能亂矣”從之,事遂定。官終陜西布政。 (選自明史.列傳第一百六十九) 【注】兩造:訴論的雙方。 1).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淳曰/是驕悍者留/則有用汰/則叵測/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壯勇/則留者不思亂/汰者不能亂矣/ B.淳曰/是驕悍者/留則有用汰/則叵測/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壯/勇則留者/不思亂/汰者不能亂矣/ C.淳曰/是驕悍者留/則有用/汰則叵測/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壯/勇則留者/不思亂/汰者不能亂矣/ D.淳曰/是驕悍者/留則有用/汰則叵測/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壯勇/則留者不思亂/汰者不能亂矣/ 2).下列對

19、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就車,在古代,就車和下車都是指官吏新到一個地方赴任的意思,如張衡傳,衡下車,治威嚴(yán)。 B.御史,本為史官。秦以后設(shè)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于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等各種事宜。 C.進士,參加殿試取中后統(tǒng)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D.禮部,管典禮、學(xué)校、科考等。禮部長官叫禮部尚書,副職為侍郎。部下設(shè)司,司長稱郎中,副職稱員外郎。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淳善于斷案。百姓都說張淳斷案就像當(dāng)年的包拯一樣迅速,他們只帶了一包飯就能結(jié)束訴訟。 B.張淳

20、體恤百姓。永康縣人貧窮,生下女兒大都不撫養(yǎng),張淳耐心規(guī)勸,又拿出自己的俸祿給百姓,使很多人活了下來。 C.張淳聰明機智。他故意放出強盜盧十八逃跑很久沒法抓的風(fēng)聲,令他放松警惕,然后再用計,將盧十八緝拿歸案。 D.張淳料事如神,離開永康縣之前,他告訴下屬,有個逃跑的盜賊就在附近,現(xiàn)在可以去抓捕他,手下人按照他的話,果然抓到了盜賊。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了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訟者數(shù)千人,剖決如流,吏民大駭,服,訟浸減。 (2)此盜捕之急則遁,今聞吾去乃歸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5.蒙恬者,其先齊人也。恬大父蒙驁,自齊事秦昭王,官至上卿。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拜為內(nèi)史

21、。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于是渡河,據(jù)陽山,逶蛇而北。是時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寵蒙氏,信任賢之。而親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則參乘,入則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nèi)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焉。 趙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當(dāng)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復(fù)其官爵。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時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車府令趙高常從。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為己也。因有賊心,乃與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陰謀,立胡亥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賜公子扶蘇、蒙恬死。二世又遣使者之陽周,令蒙恬曰

22、:“君之過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內(nèi)史。”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無過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當(dāng)死矣。起臨洮屬之遼東,城塹萬余里,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此乃恬之罪也?!蹦送趟幾詺ⅰ?太史公曰: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筑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傷者未瘳,而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強諫,振百姓之急,養(yǎng)老存孤,務(wù)修眾庶之和,而阿意興功,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脈哉? (選自史記.蒙恬列傳,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趙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當(dāng)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

23、事也/赦之/復(fù)其官爵 B.趙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當(dāng)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復(fù)其官爵 C.趙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當(dāng)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復(fù)其官爵 D.趙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當(dāng)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復(fù)其官爵 2).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河,古代多指黃河,“河南“河北”分別指黃河以南、以北地區(qū)。 B.參乘,古時乘車時陪乘的人。古人乘車,尊者在左,一人在右陪坐。 C.崩,古時專指皇帝的死亡,等同于“駕崩”,文中指秦始皇病死在沙丘。 D.太子,常

24、作為中國封建時代君主或諸侯的繼任者的稱謂,按禮俗多由嫡長子來擔(dān)任。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蒙恬出身名門。祖父蒙驁侍奉秦昭王,位至上卿,蒙恬因家世蔭庇擔(dān)任秦將。 B.蒙恬功勞卓著。他統(tǒng)軍北逐戎狄,修筑長城,威震匈奴,并參與修建秦直道。 C.蒙恬深受重用。始皇帝寵信蒙恬;他的弟弟蒙毅也被始皇帝親近,位列上卿。 D.蒙恬結(jié)局悲慘。蒙恬有大功于秦而被秦二世逼得自殺,他的弟弟也受他牽連而死。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nèi)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焉。 (2)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為己也。 5).蒙恬

25、一生,功勛卓著,而司馬遷卻評價他“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請結(jié)合文本說明司馬遷這樣評價的原因。 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楊阜字義山,天水冀人也。察孝廉,辟丞相府,州表留參軍事。 馬超之戰(zhàn)敗渭南也,走保諸戎。超率諸戎渠帥以擊隴上郡縣,隴上郡縣皆應(yīng)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超盡兼隴右之眾,凡萬余人,攻城。阜率國士大夫及宗族子弟勝兵者千余人,使從弟岳于城。上作偃月營,與超接戰(zhàn)。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州遣別駕閻溫循水潛出求教,為超所殺,于是刺史、太守失色,始有降超之計。阜流涕諫曰:“阜等率父兄子弟以義相勵,有死無二。棄垂成之功,陷不義之名,阜以死守之?!彼焯柨?。刺史、太守卒遣人請和。超

26、入,拘岳于冀,殺刺史、太守。阜內(nèi)有報超之志,而未得其便。頃之,阜以喪妻求葬假。阜外兄姜敘屯歷城阜少長敘家見敘母及敘說前在冀中時事獻欷悲甚敘母慨然敕敘從阜計約誓既明十七年九月與敘起兵于鹵城阜與超戰(zhàn),身被五創(chuàng),宗族昆弟死者七人。超遂南奔張魯。隴右平定,太祖封討超之功,賜阜爵關(guān)內(nèi)侯。 阜常見明帝著繡帽、被縹綾半褒。阜問帝曰:“此于禮何法服也?”帝默然不答,自是不法服不以見阜。帝既新作許宮,又營洛陽宮殿觀閣。阜上疏曰:“古之圣帝明王,未有極宮室之高麗以凋弊百姓之財力者也。慎守天位,以承祖考,巍巍大業(yè),猶恐失之。不夙夜敬止,允恭恤民,而乃自暇自逸,惟富臺是侈是飾,必有顛覆危亡之禍。君作元首,臣為股肱,存

27、亡一體,得失同之。陛下不察臣言,恐皇祖烈考之祚,將墜于地。使臣身死有補萬一,則死之日,猶生之年也。謹(jǐn)叩棺沐浴,伏俟重誅。”奏御,天子感其忠言,手筆詔答。每朝廷會議,阜常侃然以天下為己任。 (節(jié)選自三國志.卷二十五) 1.)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阜外兄姜敘屯歷城/阜少長/敘家見敘母/及敘說前在冀中時從阜計/約誓既明/十七年九月/與敘起兵于鹵城/ B.阜外兄姜敘屯歷城/阜少長敘家/見敘母及敘說前在冀中時從阜計/約誓既明/十七年九月/與敘起兵于鹵城/ C.阜外兄姜敘屯歷城/阜少長/敘家見敘母及敘/說前在冀中時敘從阜計/約誓既明/十七年九月/與敘起兵于鹵城/ D.阜外兄姜敘屯

28、歷城/阜少長敘家/見敘母及敘/說前在冀中時敘/從阜計/約誓既明/十七年九月/與敘起兵于鹵城/ 2).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孝廉,古代科舉考試制度中的科目之一,后用來代指以此選拔出來的人才,如陳情表的作者李密。 B.渠帥,是古時統(tǒng)治階級對武裝反抗者的首領(lǐng)或部落酋長的稱呼,文中用來稱呼諸戎(眾多少數(shù)民族)的首領(lǐng)。 C.爵,即爵位,是古代王者對有功之臣或皇親貴戚的封賜。晉侯、秦伯圍鄭就說到侯爵和伯爵兩種爵位。 D.皇祖,指君主的祖父或遠(yuǎn)祖?;?有偉大之意,用來形容上天或祖先。后文烈考與皇祖同義。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楊阜

29、秉志守節(jié),率眾堅守城池。馬超攻打隴上,只有冀城堅守,楊阜率兵堅守數(shù)月。刺史、太守投降被殺,楊阜想報答馬超,沒能實現(xiàn)。 B.楊阜不畏強敵,拼死擊敗馬超。楊阜與馬超交戰(zhàn)時,身上多處受傷,族中兄弟戰(zhàn)死七人,最終擊退馬超。楊阜也因此被封為關(guān)內(nèi)候。 C.楊阜不懼皇威,敢于直言不諱。楊阜見到明帝穿著不合禮法,便斥問明帝,明帝無言以對,以后每次都按禮法穿戴整齊才接見楊阜。 D.楊阜忠誠正直,以天下為己任。明帝大興土木,楊阜上疏極力勸諫,言辭懇切,忠心可見?;实劭戳俗嗾?十分感動,親自寫詔書回復(fù)。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阜率國士大夫及宗族子弟勝兵者千余人,使從弟岳于城上作偃月營,與超

30、接戰(zhàn)。 (2)不夙夜敬止,允恭恤民,而乃自暇自逸,惟富臺是侈是飾,必有顛覆危亡之禍。 5.皇帝興建宮殿,楊阜竭力進諫的原因是什么? 7.令狐楚,字殼士,自言國初十八學(xué)士德棻之裔。祖崇亮,綿州昌明縣令。父承簡,太原府功曹。家世儒素。楚兒童時已學(xué)屬文,弱冠應(yīng)進士,貞元七年登第。觀察使王拱愛其才,欲以禮辟召,懼楚不從,乃先聞奏而后致聘。楚以父掾太原,有庭闈之戀,又感拱厚意,登第后徑往桂林謝拱。不預(yù)宴游,乞歸奉養(yǎng),即還太原,人皆義之。李說、嚴(yán)綬、鄭儋相繼鎮(zhèn)太原,高其行義,皆辟為從事。自掌書記至節(jié)度判官,歷殿中侍御史。楚才思俊麗,德宗好文,每太原奏至,能辨楚之所為,頗稱之。鄭儋在鎮(zhèn)暴卒不及處分后事軍中喧

31、嘩將有急變中夜十?dāng)?shù)騎持刃迫楚至軍門諸將環(huán)之令草遺表。楚在白刃之中,搦管即成,讀示三軍,無不感泣,軍情乃安。自是聲名益重。丁父憂,以孝聞。免喪,征拜右拾遺,改太常博士、禮部員外郎。母憂去官。服闋,以刑部員外郎征,轉(zhuǎn)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大和二年九月,征為戶部尚書。六年二月,改太原尹、北都留守、河?xùn)|節(jié)度等使。楚久在并州,練其風(fēng)俗,因人所利而利之,雖屬歲旱,人無轉(zhuǎn)徙。楚始自書生,隨計成名,皆在太原,實如故里。開成元年上巳,賜百僚曲江亭宴。楚以新誅大臣,不宜賞宴,獨稱疾不赴。以權(quán)在內(nèi)官,累上疏乞解使務(wù)。其年四月,檢校左仆射、興元尹,充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二年十一月,卒于鎮(zhèn),年七十二,冊贈司空,謚曰文。楚風(fēng)儀嚴(yán)重,若不可犯,然寬厚有禮,門無雜賓。嘗與從事宴語方酣,有非類偶至,立命徹席,毅然色變。累居重任,貞操如初。未終前三日,猶吟詠自若。 (選自舊唐書.令狐楚傳,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鄭儋在鎮(zhèn)暴卒/不及處分后事/軍中喧嘩/將有急變/中夜十?dāng)?shù)騎持刃迫楚至軍門/諸將環(huán)之/令草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