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覃說文解字_第1頁
腸覃說文解字_第2頁
腸覃說文解字_第3頁
腸覃說文解字_第4頁
腸覃說文解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腸覃”說文解字2211級中醫(yī)73班1 腸覃何如? 岐伯曰 : 寒氣客于腸外, 與衛(wèi)氣相搏 , 氣不得榮 , 因 有所系 , 癖而內(nèi)著 , 惡氣乃起 , 息肉內(nèi)生 , 其始生也 , 大如雞卵, 稍以益大, 至其成如懷子之狀 , 久者離歲 , 按之則堅 , 推之則 移, 月事以時下 , 此其候也 。 2病位:腸外病因:寒邪病機:寒邪入侵腸外,與衛(wèi)氣相搏,凝滯氣血,日久結塊而成癥狀特點:早期大如雞蛋,逐漸長大,及至后期,腹部脹大,狀如懷子,按之堅硬,推之可移,月經(jīng)按時來潮治療方法:破血逐瘀之法導而下之3“ 腸覃 ” “ 腸 ”= “大小腸 ”?“覃”=“地菌”?4 “腸覃在臍下子宮內(nèi), 幾與胎相似

2、。” 先哲醫(yī)話 卷上 荻野臺 州 “夫腸者大腸也。” 證治準繩 雜病第二冊諸氣門脹滿腸覃 “ 又有腸覃一證, 此腸外 脂膜受病, 未人脈中者也。 ”醫(yī)原 卷下 女科論5覃6覃TnQnYnxin7 一為“ tn” , 意為“ 長 、 延 、 深” 。 說文解字 : 覃 , 長味也。 此與酉部酥音同義近 , 醉以覃會意也 , 意酒味醇厚 , 味長也 。 詩經(jīng) 周南 葛覃 : “葛之 覃兮 , 施于 中谷 。 ” 覃, 延也。 8二讀作“ qn ” , 用作姓氏。9三讀為“ yn” , 通剡, 意為“ 銳利” 10四讀作“ (xin)” , 作咸味解 。 此外, 本字又通于 “蕈”(xn) 。 11

3、 清代以來 的醫(yī)籍中往往將兩字混用 , 如清 鄭玉壇大方脈 雜病心法集解卷四 腫脹門 辨腸覃 、石瘕、驗方新編 卷九 婦 人科調(diào)經(jīng)門 經(jīng)少腹大如漏胎狀等等, 但始終未曾脫離內(nèi)經(jīng)腸覃一病的實質(zhì)而去代指他病。 當代程士德教授主編內(nèi)經(jīng)講義五版教材亦認為“ 覃” 與 “蕈 ” 通 , 當讀為“xn” , 腸覃即腸外生長如菌狀的腫瘤。 玉 篇對蕈的解釋為: “ 蕈 , 地菌 也。 ” 說文謂 : “ 菌, 地草也。 ” 可見蕈、 菌兩字互訓 。 辭海中亦認為腸覃之“ 覃 ” 當與 “ 蕈” 通 。12 清 莫枚士研經(jīng)言 卷三 腸覃解中認為: “ 腸覃既生息肉,則有形矣。但覃乃延長之義 ,于病狀何取? 當

4、為蕈之省文。韻、篇并云:覃,之茬反,地上菌也 。病之草名者,蓋取腸外息肉生如覃狀,后世咽菌、陰菌等名準此。讀當尋上聲,不當如字讀。古覃、蕈二字多相通,故五經(jīng)文字云詩葛,覃字亦作蕈。但彼蕈仍當訓延,而此蕈則當訓菌。二字之話雖異,二字之通則同。此類甚多,不可不正。 ” 13 但是對于“ 覃 ” 字的讀音釋義 , 有人認為在此處應讀做“tn” , 為“ 延 、 長 、深 ” 之意。 其并非指病變?nèi)甾χ螤?, 而是指病變 延久不已 、遷延難愈之意 。 14 明王肯堂證治準繩雜病第二冊諸氣門脹滿腸覃中說道: “夫腸者大腸也,覃者延也。大腸以傳導為事,乃肺之腑也 。肺主衛(wèi),衛(wèi)為氣,得熱則泄,得冷則凝。今

5、寒客于大腸 ,故衛(wèi)氣不榮,有所系止而結瘕在內(nèi)貼著,其延久不 已,是名腸覃也 。 ” 指出腸指“ 大腸”,“ 覃”指 “ 延 ”,為延久不已之意。15 蕈(xn )指如菌狀 , 然綜觀典籍 , 對本病性狀每有生動描述 , 如內(nèi)經(jīng)原文 : “ 其始生也 , 大 如雞卵 , 稍以益大 , 至其成如懷子之狀 , 久者離歲 , 按之則堅 , 推之則移 ” ; 16 先哲醫(yī)話 卷下 高階權園的描述更是極 盡細微之能事: “ 癥之為病, 上在鳩尾脅肋, 中在臍上左右, 下在少腹左右 , 或浮現(xiàn)于上面 , 或沉著于 下底 , 或支兩脅 , 或侵兩 脅, 其形或圓或橢 , 或匾或厚 , 大者如拳球, 如盤鰲 ,

6、 小者似卵茄 , 似梨杓, 或堅硬如石 , 或柔韌如肉, 或軟虛如綿, 或牽攣肩 背 , 或引拘脊替 , 或疼痛, 或不疼痛 , 或臍下無力 , 或腹內(nèi)覺狹小 , 脈多沉遲者也 。 病在少腹 , 初起小如桃栗 , 或雞蛋 , 或似茄 子、 梨實, 漸長大。 久之 , 其狀如懷胎而正圓 , 或蹲踞不匾長 , 不成棱暇。 大者充滿腹中, 宛如南瓜狀 , 在正中, 或微倚左右 , 按之浮凸 , 或沉著不移。 其處無痛 , 或雖痛亦不劇 , 月信 以時下 , 或經(jīng)血過多 , 其塊必膨脹 , 飲吃談笑如故。但俯則覺妨礙 耳 , 名曰腸覃。 此證難愈雖不。愈 , 不為大害, 或其狀如懷胎 , 經(jīng)年月則漸減至如初。 ” 17 然而在眾多生動細致的描述中 , 卻 獨未有 “病變?nèi)缇? 或類似描述 , 在惜墨 如金 、 字字珠鞏的內(nèi)經(jīng)中如果以“腸覃 ” 為本病冠名 , 恐難作解 。 與之相反 , 歷代 典籍中處處提到本病“延久不已 ” 、 “ 此證難愈” , “ 雖不愈 , 不為大害” 的遷延之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