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工作的育人功能及其實踐途徑_第1頁
高校后勤工作的育人功能及其實踐途徑_第2頁
高校后勤工作的育人功能及其實踐途徑_第3頁
高校后勤工作的育人功能及其實踐途徑_第4頁
高校后勤工作的育人功能及其實踐途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論文發(fā)表專家一J中國學木期刊網一.高校后勤工作的育人功能及其實踐途徑摘要:高校后勤有效的管理和高質量的服務,是對學生無聲的 教育。加強高校后勤育人具有必然性。后勤工作通過服務、管理、 文化宣傳等方面呈現(xiàn)了不可忽視的育人功能。新時期,應通過行為 育人、環(huán)境育人、制度育人和文化育人更好的發(fā)揮后勤工作的育人 功能。關鍵詞:高校后勤;育人功能;實踐途徑進入新世紀以來,高等教育更加突顯了服務性,所以推進高校的 人性化建設,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已成為今后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方 向。作為為學校各項工作奠定基礎、提供保障、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的高校后 勤各個部門,不但具有“三服務”的功能,同時還具有“兩育人” 的功能。新時

2、期的高校后勤以其深刻的內涵和獨特的育人方式,成 為學校育人系統(tǒng)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tǒng)育人環(huán)節(jié)所不可替代 的。一、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后勤育人的必然性育人的過程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依 此規(guī)范其行為的過程。當前,高校的育人工作主要由“兩課”教師 的課堂講授來完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育人,課堂是育人的載體。 而“90后”大學生的性格特征決定了高校育人工作不能僅僅依靠單 純的老師教和學生學來完成,而是需要向多層次和多元化方向發(fā) 展。同時學生的成長是覆蓋全校園和全學習階段的,課堂之外的宿k 文發(fā)表專家一T中國學術期刊網 r HYPERLINK 舍、食堂、體育場是學生活動的重要場所

3、,這就要求后勤員工積極 承擔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高校后勤應是經營、管理、服務、育人的有機統(tǒng)一體。經營是形 式,管理是保證,服務是表現(xiàn),育人是根本。大學生活中,學生自 己的時間比較多,除去上課,他們大量的時間是在圖書館、宿舍、 食堂、體育場等地點度過,這就為高校后勤育人提供了可能性。同 時這也要求高校后勤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積極承擔起大學生德育教 育的職能,并努力提高后勤服務的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因此,高 校加強后勤育人具有必然性。二、高校后勤工作的育人功能高校后勤主要是為全體師生的工作、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尤其 是學生在校期間,基本的飲食起居都離不開后勤部門的服務。而高 校后勤除了提供基本的服務之外,

4、也具備育人功能。(一)服務育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意見明確指出:“后勤服務人員要努力搞好后勤保障,為大學生辦 實事,辦好事,使大學生在優(yōu)質服務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以人為本,堅持優(yōu)質服務是后勤育人的基礎。高校后勤的工作過 程,就是后勤工作人員以各種方式與學生的交往過程。在為學生提 供服務的過程中,后勤員工的言行舉止、工作態(tài)度、精神風貌等無 一不在影響著學生。他們的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助人為樂、克己k 論文發(fā)表專家一T中國學術期刊網 r HYPERLINK 奉公等在服務過程中的直觀體現(xiàn),能使學生更好的將道德規(guī)范內化 于心、踐之于行。后勤工作人員是“不上講臺的教師

5、”,是“服務育人”的德育工 作者,他們在服務的過程中育人。大學生多是遠離家鄉(xiāng)、異地求學, 校園生活難免遇到困難。后勤工作人員給予學生父母、兄長般的關 愛,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會使學生感到家一般的溫暖, 也會將愛傳遞,進而愛身邊的同學與朋友。只有帶著對學生的愛去 工作,服務才能想得周到、做的細致,才能成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 重要補充、成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陣地。(二)管理育人“任何計劃都是尺度,準則,燈塔,路標”(列寧全集第32 卷第313頁),計劃體現(xiàn)在后勤工作上即為規(guī)章制度。加強高校后 勤管理,提高服務質量,離不開制度保障。建立科學完善的管理制 度,是促進高校后勤提高服務質量、充

6、分發(fā)揮“管理育人”功能的 重要保證。為了更好的服務于師生,后勤部門必須制定各項規(guī)章制度,使后 勤管理有章可循。要求全體學生自覺地遵守和執(zhí)行各項規(guī)章制度, 使學生牢固樹立紀律觀念;后勤工作人員按照有關管理制度的要求 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引導和規(guī)范,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以此促 進學生形成更強的遵紀守法意識。(三)服務載體育人k 一追文發(fā)衷專家一J中國掌木期刊網 wvw.qika 馬克思、恩格斯說過“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人”,在人的性格形成過程中,環(huán)境因素影響很大。在學生的日常教育中,主要的教育載體就是校園環(huán)境。高校思想 政治理論教育主要是以“兩課”教學為主導的顯性教育,而對課堂 以外的隱性教

7、育因素重視不夠。環(huán)境育人就是開展隱性教育的良好 形式。加拿大教授斯蒂芬?利考克曾深有感觸地說:“對大學生真正 有價值的東西,是他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校園的基本作用是為學生提供學習生活的空間、場所;同時美麗 的校園,是建筑美、自然美、形式美、藝術美、生活美的和諧統(tǒng)一, 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能夠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強化學生的凝聚力、向心 力,進一步促進校風、學風建設。(四)文化育人校園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環(huán)境和文化氣氛。校園建筑設 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等物化形態(tài)是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優(yōu)秀 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熏陶甚至超過課堂講授和書本的教育,以“潤 物無聲”的方式影響著大學生,促使其提高人文素養(yǎng),增強

8、責任意 識。因此,后勤工作人員從物化形態(tài)的校園文化入手,積極豐富校 園文化,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進而從后勤工作的角度做到 文化育人。三、高校后勤育人的主要途徑和方法(一)行為育人k 一追文發(fā)衷專家一J中國掌木期刊網 wvw.qika 后勤部門所提供的服務條件與質量,后勤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和服務態(tài)度對學生的教育和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后勤工作人員 應展現(xiàn)出勤懇工作、熱心服務的職業(yè)形(上接第103頁)象,在思 想、作風、言行、儀表等各個方面體現(xiàn)出示范性、教育性。以真摯 的感情關愛學生;以滿腔的熱情感染學生;以細致周到的服務關心 學生;微笑服務,親情管理,體現(xiàn)行為育人。(二)環(huán)境育人校園環(huán)境

9、建設包括校園綠化、環(huán)境衛(wèi)生、食堂、教室、宿舍區(qū)等 建設。要求盡量使校園呈現(xiàn)四季常綠、花草并茂、層次豐富、色彩 協(xié)調的圖景,并且整潔衛(wèi)生,干凈明亮,無廢物垃圾,無衛(wèi)生死角, 溫馨舒暢。校園環(huán)境豐富的文化內涵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結構。 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能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學生美的心靈。同時引導和 組織學生主動參與到校園環(huán)境建設和管理當中去,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 尊重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品格,在走入社會之前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 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三)制度育人通過執(zhí)行有關規(guī)章制度,維護學校正常秩序。例如,規(guī)范學生在 食堂、宿舍、打水房、自習室、圖書館的行為,同時對學生的作息 時間等進行合理規(guī)劃,并不排除批評教育,合

10、理的行政處罰等措施, 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之目的,培育青年學生的紀律意識,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以后良好的人生軌跡引導方向,做到制度1呻國學木期刊網F HYPERLINK 育人。文化育人文化育人體現(xiàn)了高校的培養(yǎng)要求,反映本校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辦學特 色。校園文化設施建設的表現(xiàn)形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文化小 品建設,它的建設可以通過雕塑、壁畫、亭榭、碑記等形式表現(xiàn)出 來,文化寓意可以比較直接也可以比較含蓄,反映的內容或者重于 情操的陶冶,或者重于傳統(tǒng)思想教育;2、宣傳欄、閱報欄及廣播 系統(tǒng)建設,這些輿論宣傳工具的建設與有效使用不僅豐富校園文化 內容而且對育人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和氣氛的渲染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但要 注重宣傳內容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的交融,節(jié)目編排要新穎 巧妙,版面設計要活潑生動;3、花木標注及道路建筑物的命名, 通過我們把所有有價值的樹木花草屬類、生長特性、刻注在標注牌 上,對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很有益處;而對 道路和建筑物的寓意命名,學生會經常接觸引起思考,受到啟迪和 熏陶。參考文獻:江澤民.教育論述導論m.天津人民出版社.蔣景華,卜中和.高等學校后勤管理m.北京師范大學出 版社.周峰.高校后勤服務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