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詞析句鍛煉語言真功夫_第1頁
品詞析句鍛煉語言真功夫_第2頁
品詞析句鍛煉語言真功夫_第3頁
品詞析句鍛煉語言真功夫_第4頁
品詞析句鍛煉語言真功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品詞析句,鍛煉語言真功夫山東昌邑市第一實驗小學 丁維升漢語是世界上最深邃、最偉大的一種語言,需要細心咀嚼,耐心挖掘,細心品味。賈島“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一推敲就兩三年,讓人佩服。葉圣陶先生說:“了解一個字,一個詞的意義和情味,單靠查字典是不夠的,必須引導學生推敲、揣摩、細細品味?!敝Z言學家張志公先生指出:“無論是閱讀還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詞。”詞不離文,文不離詞。毫無疑問,這里的文就是文本,這里的詞就是文本中的語言文字。一、換詞比較,品悟真情古人云:語不驚人死不休。語文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語感。語感是在讀寫實踐中,在對語言不斷地比較、揣摩、欣賞中逐漸積累的。教學時,我們要緊緊抓住教材中的語言

2、文字或看似平常的關(guān)鍵詞語,引導學生比較、揣摩,細細品味,掌握其內(nèi)在含義,體會作者用詞的獨具匠心,通過比較品味,品味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的意識。如開國大典一文中:“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薄斑@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jīng)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nèi)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三十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辈浑y發(fā)現(xiàn),這四句話反復出現(xiàn)了五次“一齊”,教師反問學生:“這五個一齊可否改為一起?這兩個詞有什么區(qū)別?”學生通過比較,體會到“一齊”是表示動作一致,整齊劃一,而“一起”則沒有這種感

3、覺。“為什么人們的動作是如此整齊劃一?”教師繼續(xù)追問學生。進行比較,品悟到原來是人們對毛主席的敬仰才會有這樣的統(tǒng)一動作;宣告表明中國從此站起來了,人們對此無比激動、興奮、歡喜的心情是一致的;人們面對中國升起的第一面國旗懷著無比敬仰的心情,連脫帽、肅立的動作都一致。我們在教學中這樣引導學生對比推敲,學生就能加深對“一齊”的體驗,通過對比,使學生對語言的敏感程度得到逐步提高,從而品悟到“一起”與“一齊”的情感差異。開國大典是一片新聞通訊稿。講的是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三十萬人參加開國大典的事件。新聞通訊稿比一般文體講究用詞。細讀文本可見作者筆端處處流露出那種激昂、興奮溢于言表的情感。當然

4、就要斟詞酌句了,是需要細細考究的,用“一齊”而不用“一起”就可管中窺豹了。通過比較品悟,不僅深入體會到人們那種激動、興奮的心情,也能體會到作者為新中國的誕生而自豪的內(nèi)心,這種學生與文本,學生與作者就達成情感共鳴了。二、同詞辨析,體會差異課文所表達的自然、社會、情感之美,往往蘊含在具體的語言文字中,對于一些相同的詞句,教師應引導學生認真對比揣摩,品出關(guān)鍵之處,悟出深邃之意,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番茄太陽”一文中,“溫暖”一詞出現(xiàn)了兩次,但兩處的含義是否一樣,就值得師生仔細推敲了。一處是“每當看到這一幕,我的心就覺得溫暖起來?!边@一處的“溫暖”是作者看到小女孩一家人之間的和睦關(guān)愛而產(chǎn)生的感

5、受,那這里的“溫暖”是怎樣的一種溫暖呢?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分析,學生就能知道作者是一位身患殘疾,孤身一人來到陌生城市流浪的作家,看到這一幕,作者心中當然會感受到親情的溫暖。而另一處中的“溫暖”,是作者聽了盲童明明的話,感受到了明明美好的心靈,明明的話讓流浪在外、獨自飄零的作者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愛,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從而激發(fā)起對生活的信心。這兩個“溫暖”經(jīng)過推敲辨析,學生就能品味到遣詞用語的精妙,從而體會到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的中心。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重復出現(xiàn)的相同詞語加以辨別品味,更能準確理解、感受不同的內(nèi)涵。三、扣緊詞眼,訓練語感槐鄉(xiāng)五月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生動地描繪了五月是槐花飄香的

6、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文章寫花又寫人,花與人交融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這一主題自然地生發(fā)開去。教學時,我引領(lǐng)學生緊扣詞語“清香”“醇香”“濃香”展開品析,從“清、醇、濃”中學生感悟到香氣越來越濃:師:走進槐鄉(xiāng),我們看到槐花的美,感受到槐鄉(xiāng)孩子的樂,你聞到了什么呢?(香)師:(板書:香)課文中是用哪些詞來描寫香的?師:(出示文中的清香、醇香、濃香)讀讀這三個香。師:(打亂順序出示:醇香、濃香、清香)這樣排列行不行?讀讀看。師:(三個香漸大出示)是呀,三個香一個比一個濃,把這種感覺讀出來。生有感情地朗讀。師:(出示清香、醇香、濃香)越來越香,香得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三個“香”的

7、差異?從正常排序指名讀到打亂排列順序品味讀,再到漸大出示體會讀,緊扣詞眼,層層剝筍,逐步感受到作者精當?shù)挠迷~,寫出了槐鄉(xiāng)的芳香濃郁。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一句“越來越香,香得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了”將作者蘊藏在省略號中的體驗自然地挖掘出來。這樣緊扣詞眼的品味,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四、聯(lián)系生活,品悟文字語文課,教師應準確解讀文本。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品味重點詞語在文中的意義。重點詞句如一幅幅畫面,真切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教師“煞費苦心”,引領(lǐng)學生感受那畫面的真情美、意境美。如搭石一課中“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diào)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

8、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教學這段話時,我抓住關(guān)鍵詞,進行了這樣的引導:師:(出示該語段)請看這幅畫面。你們從哪個詞語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生:協(xié)調(diào)有序。師:怎樣的動作才是協(xié)調(diào)有序的呢?(師引讀: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diào)有序!前面的生:抬起腳來。師:后面的生:緊跟上去。師: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指揮吧。(生搖頭)是呀,沒有什么人指揮,人們的行動卻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生:協(xié)調(diào)有序!師:真美!這既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又像是一首清麗的小詩,你看師:誰來讀?讀出詩一般的韻律美。(生讀詩)師:同學們,劉章爺爺在大山里工作了1

9、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吹竭@樣的情景,讀(生齊讀詩)師:劉章爺爺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數(shù),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過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記這樣的情景,讀(生再次融情朗讀)師:是呀,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xiāng)的生:一道風景這樣,教師引導學生先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了“協(xié)調(diào)有序”的字面意思,后來師生反復充分合作地朗讀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與走搭石形成通感,身臨其境地體會“抬起腳來,緊跟上去”的和諧,體會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的默契。學生真正經(jīng)歷了對語言文字的品析揣摩,心靈上受到了人文的浸潤。五、細讀文本,品味詞句語文課,教師要

10、慧眼識珠,精心選擇課文中值得揣摩品味的語言,讓學生推敲傳神的字眼,品評優(yōu)美的句式,剖析獨到的表現(xiàn)手法,玩味精妙的構(gòu)思,領(lǐng)悟含義豐富的句子,咀嚼富有個性的對話,并從中感悟課文的意蘊、主旨。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時,我引導學生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緊扣下面語句品味小興安嶺的美麗。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可以引導學生品味“抽出”和“嫩綠”寫出色彩的鮮嫩,準確地表現(xiàn)出葉子初長的特征?!靶÷乖谙吷⒉接械膫?cè)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薄皞?cè)著腦袋欣賞”,既安然恬靜,又頑皮可愛,而且有了人的意識,人的情感?!跋奶欤瑯淠鹃L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擋住了人們的視線

11、,遮住了藍藍的天空。”句中的“密密層層”作者原來是用“密密麻麻”,為什么做這樣的改動?“密密麻麻”雖然寫出枝葉的茂密,但有紛亂、蕪雜之感,而“密密層層”不僅寫出枝葉的蔥蘢繁茂、層層疊疊,又沒有紛亂、蕪雜之感。“封”字不能改作“蓋”。“蓋”字有由上而下覆蓋的意思,而小興安嶺樹木繁多,枝葉不僅將上面的天空遮蓋住,而且上上下下的空間都被濃密的枝葉封閉得嚴嚴實實,因此“封”字既準確又形象地表現(xiàn)了樹木枝葉遮天蔽日的景象?!霸绯浚F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毙∨d安嶺的霧很濃,它從地面生成,自下而上蔓延開來,范圍跟森林一樣廣,逐漸使整個森林沉沒在濃霧里,“浸”既寫出霧之濃,也寫出霧之廣。

12、“太陽出來,千萬縷像利劍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睘楹螌ⅰ敖鸸狻北茸鳌袄麆Α保筷柟饽艽┩阜泵瘒缹嵉纳?,的確如“利劍”一般。陽光穿過樹葉的空隙,形成一道道細而長的金色光束,形狀猶如“利劍”一般?!扒镲L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這里用“飛舞”而不用“飄落”,“飄落”是被動地隨風而落,“飛舞”是主動地歡快地舞蹈,不但寫出落葉在秋風中的優(yōu)美姿態(tài),也表達了一種活潑、歡樂的情趣,流露出作者對秋天小興安嶺的喜愛。 語文課,師生共同品析語言文字,要把自己放入文本描述的特定語境中,并要把自己當成作者,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研析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換位思考用詞的巧妙和準確。如此,方能與作者共鳴,

13、習得作者運用語言文字的技術(shù)。六、咀嚼文字,培養(yǎng)語感我們愛喝雪碧、可樂,一邊喝一邊咂一咂滋味,越咂越濃。讀書也要咂咂語言文字的滋味,讓學生也像喝飲料一般咀嚼文字。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清晰、豐富、敏銳的語感品質(zhì)。如教學第一場雪時,作者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為我們描述了膠東半島的第一場雪,雪前、雪中、雪后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這場預兆豐年的大雪的喜悅之情。為了讓學生感受到雪的美、雪的大。我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了咀嚼和品讀。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文字所描述的畫面。咱們交流交流,讀完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這幅畫面使你有何感受?學生根據(jù)課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談自己看到的畫面,

14、也說出了自己的感受,他們都覺得下雪時、下雪后的景色很美。此時,我相機要求學生再讀課文,看看文中哪些詞語,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你體會到美的?學生讀完課文三、四自然段后紛紛發(fā)言:從粉妝玉砌、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體會到了第一場雪的美。 師:“粉妝玉砌”是什么意思?“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這四個疊詞寫出了什么? 生:用白色的粉來裝飾,用玉石砌成。 師:結(jié)合課文談談本課是用什么來裝飾? 生:用雪來裝飾。 師:那還可以說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生:白茫茫的世界。 生:雪白的世界。師:那課文中為何要用粉妝玉砌的世界而不用白茫茫的世界呢? 生:因為用這個詞把雪寫活了。 師追問:怎樣寫活了?

15、生:雪就像一位化妝師,他把大地、房屋、山川、河流打扮得像玉石砌成的一樣。 師:是?。∧泱w會得真好!這個詞不僅把雪寫活了,還表達了作者當時怎樣的感情呀? 生:對雪的喜愛之情。 師:請大家?guī)е约旱母惺茏x一讀這句話。 語文課,教師一定要把重點詞句訓練,當作教學的突破點。真實有效的咀嚼文字,往往會給語文課生成亮點和光彩,讓學生“潤物細無聲”中形成語感。 七、圍繞文字,品詞析句要想讓品詞析句真正顯效,教師要善于捕捉和引導。請看天游峰的掃路人品詞析句的片段:師:同學們,作者章武初寫這段話時除了用“拋”字,還試著用“垂”“掛”“扔”等字來替換,可最終還是選擇了“拋”字,為什么?生:用“扔”字顯得太重了,與

16、“銀絲”不太吻合。生:用“拋”字有筆直的感覺,更能突出天游峰的陡峭。師:可是“垂”和“掛”也給人筆直而下的陡峭之感呀,為什么不用?生:我注意到了“飄飄悠悠”這個詞。我覺得用“拋”字感覺好像有個神仙站在空中用力地抖動一根細細的飄帶,更能體現(xiàn)出九百多級石梯在空中搖搖晃晃、非常危險的感覺。生:我從“仿佛風一吹就會斷掉似的”這句話中感受到了“拋”字用得很精準,只有“拋”字才能表現(xiàn)出石梯那種陡峭、窄小、輕飄的感覺。生:“垂”“掛”“扔”等字眼都有靜態(tài)之感,而“拋”字則把那九百多級石梯在空中晃晃悠悠的動態(tài)之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師:看,天游峰險得讓人心驚膽寒,作者寫得生動精妙,同學們品得深刻到位。讓我們用心地把這幅“險”得讓人望而生畏的畫面讀出來。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把“垂”“掛”“扔” 等字與“拋”字作比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