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學重點整理版(共9頁)_第1頁
兒科學重點整理版(共9頁)_第2頁
兒科學重點整理版(共9頁)_第3頁
兒科學重點整理版(共9頁)_第4頁
兒科學重點整理版(共9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小兒(xio r)年齡分期:1、胎兒期:從受精卵形成(xngchng)到小兒出生為止,共40周 2、新生兒期:自胎兒娩出臍帶(qdi)結扎時開始至28天之前 3、嬰兒期:自出生到1周歲之前為嬰兒期 4、幼兒期:自1歲至滿3周歲之前為幼兒期 5、學齡前期:自3周歲至67歲入小學前為學齡前期 6、學齡期:自入小學至青春期前為學齡期 7、青春期:一般從1020歲二、生長發(fā)育的一般規(guī)律:由上到下,由近到遠,由粗到細,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 生后第一年和青春期是兩個生長高峰三、體重:一歲時為10Kg,112歲=年齡*2+8身高:1歲時為75cm,2歲時約87cm,212歲=年齡*7+75 頭圍:

2、出生時為3334cm,3個月40cm,1歲時為46cm,2歲時為48cm 囟門:出生時后囟很小或已閉合,至遲約68周齡閉合。前囟出生時約12cm, 6月齡左右逐漸骨化而變小,最遲于2歲閉合。出牙延遲:生后410個月乳牙開始萌出,12個月后未萌出者為乳牙萌出延遲。乳牙萌出順序一般為下頜先于上頜,自前向后,大多于3歲前出齊。脊柱:3個月出現(xiàn)抬頭動作使頸椎前凸;6個月能坐出現(xiàn)胸椎后凸;1歲時會走出現(xiàn)腰椎前凸長骨:腕部出生時無骨化中心,出現(xiàn)順序:頭狀骨、鉤骨、下橈骨骺、三角骨、月骨、大小多角骨、舟骨、下尺骨骺、豆狀骨,10歲時長全,共10個,故19歲腕部骨化中心數(shù)目大于為其歲數(shù)加1。大運動:二抬,四翻

3、,六坐,八爬,十站,周歲走,二歲跑,三歲獨足跳。大運動發(fā)育遲緩:4月不能抬頭,8月不能翻身和獨坐;13月不能獨爬;15月不能獨走。四、兒童的總能量消耗包括基礎代謝率、食物的熱力作用、生長、活動和排泄5個方面宏量營養(yǎng)素包括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微量營養(yǎng)素包括礦物質、維生素五、人乳的優(yōu)點:營養(yǎng)豐富:乙型乳糖及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人乳的脂肪酶使脂肪粒顆粒易消化吸收,人乳鈣磷比例2:1,含乳糖多,鈣易吸收。生物作用:緩沖力小,含有不可替代的免疫成分,生長調節(jié)因子。經(jīng)濟、方便。六、奶量攝入的估計:嬰兒配方奶粉攝入量估計:20g(kgd);全牛乳攝入量估計:嬰兒需百分之八糖牛乳100ml/(kg.d)

4、。全牛乳喂養(yǎng)時,應在兩次喂撫之間加水,使奶與水量(總液量)達150ml/(kg.d)七、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PEM):是由于缺乏能量和蛋白質所致的一種營養(yǎng)缺乏癥,主要見于3歲以下嬰兒。特征為體重不增,體重下降、漸進性消瘦或水腫、皮下脂肪減少或消失,常伴全身各組織臟器不同程度的功能低下及新陳代謝失常。八、體重低下:體重低于同年齡、同性別參照人群值的均值減2SD以下 生長遲緩:身長低于同年齡、同性別參照人群值的均值減2SD 消瘦(xioshu):體重低于同身高、同性別(xngbi)參照人群值的均值減2SD九、營養(yǎng)不良的治療(zhlio):第一階段:調整機體內環(huán)境;第二階段:糾正微量營養(yǎng)素的缺乏;第

5、三階段:追趕性生長十、單純性肥胖:由于長期能量攝入超過人體的消耗,使體內脂肪過度積聚,體重超過一定范圍的一種營養(yǎng)障礙性疾病十一、營養(yǎng)性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1)病因:圍生期維生素D不足,日照不足,生長速度快,需要增加,食物中維生素D不足,疾病影響(2)臨床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生長最快的骨骼改變,重癥佝僂患兒還可有消化和心肺功能障礙。分期A初期:出現(xiàn)非佝僂病的特異癥狀,無骨骼改變,X線正常;B活動期(激期):6月齡以內顱骨軟化,78月變成方頭:方頭、串珠肋、手足鐲、雞胸、肋膈溝、膝內翻、膝外翻、K行下肢畸形、靴狀顱、佝僂 。 X線顯示長骨鈣化帶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樣、杯口樣改變;骨骺軟骨盤增寬,骨質

6、稀疏,骨皮質變?。豢捎泄歉蓮澢位蚯嘀钦?,骨折可無臨床表現(xiàn);C恢復期;D后遺癥期。(3)預防和治療:預防:圍生期:孕畝應多戶外活動,食用富含鈣、磷、維生素D以及其他營養(yǎng)素的食物。妊娠后期適量補充維生素D;嬰幼兒期:日光浴與適量維生素D的補充治療:口服為主,一般劑量為每日50100ug,一個月后改預防劑量400IU日;重癥佝僂病大劑量肌注維生素D20萬30萬IU一次,3個月后改用預防劑量。治療一個月后應復查效果十二、新生兒分類:(1)根據(jù)胎齡分類:足月兒:37WGA42;早產兒:GA37W;過產期兒:GA42(2)根據(jù)出生體重分類:低出生體重:BW2500g;正常出生體重:2500gBW40

7、00g;巨大:BW4000g(3)根據(jù)出生體重和胎齡的關系:小于胎齡兒:BW10%;適于胎齡兒10%90%;大于胎齡兒:90%(4)根據(jù)出生后周齡分類:早期新生兒:生后一周以內;晚期新生兒:出生后2周至第4周(5)高危兒:指已發(fā)生或可能發(fā)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監(jiān)護的新生兒十三、表正常足月幾與早產兒外觀特點比較 早產兒足月兒皮膚絳紅,水腫,毳毛多 紅潤,皮下脂肪車滿,毳毛少。頭頭更大,古全身的1/3 頭大;古全身的1/4頭發(fā)細而亂,如絨線頭分條清楚。耳廓軟,缺乏軟骨;耳舟不清楚軟骨發(fā)育良好,耳舟成形,直挺乳腺無結節(jié)或結節(jié)4mm,平均7mm外生殖器男嬰睪丸未陣或未壘降,陰囊少皺裂; 女嬰大陰唇不發(fā)育不能

8、遮蓋小陰藉、男嬰睪丸已降至陰囊,陰囊皺裂形成;女要大,防膳發(fā)育,可覆盞小陰酒及陰蒂。指(趾)甲未達指(趾)尖達薊或超過指(趾)尖跖紋足底紋理少 足紋遍及整個足底十四、新生兒窒息:指嬰兒出生后無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導致的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兒死亡和兒童傷殘的重要原因。病因(bngyn):(1)孕母因素:母親患心、腎疾病,慢性肺疾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孕毒癥)、糖尿病,嚴重貧血,感染(gnrn),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或多胎,孕母年齡35歲或16歲,吸煙或吸毒、以及應用降壓藥、鎮(zhèn)靜劑或麻醉劑等;(2)胎盤因素:如胎盤功能(gngnng)不全、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等;(3)臍帶

9、因素:如臍帶扭轉、繞頸、打結、過短、脫垂、畸形等。(4)胎兒因素;如畸形(心、肺、縱隔、腦)、顱內出血等。各種畸形如后鼻孔閉鎖、喉蹼、肺膨脹不全、先天性心臟病及宮內感染所致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損等。早產兒、巨大兒、小于胎齡兒;胎兒有嚴重呼吸道、心血管畸形者,胎糞吸入致使呼吸道阻塞等。多數(shù)發(fā)生在產程開始以后,胎兒因缺氧首先出現(xiàn)胎動增加,胎心增快,腸蠕動亢進,肛門括約肌松弛,排出胎糞;隨后進入抑制狀態(tài),胎心減慢和節(jié)律不齊,少數(shù)缺氧嚴重者可導致死亡;(5)分娩因素:手術產,如高位產鉗、臀位、胎頭吸引不順利;產程中的麻醉、鎮(zhèn)痛藥使用不當?shù)?。呼吸改變?、原發(fā)性呼吸暫停:胎兒或新生兒缺氧初期,呼吸代償性加深加快,

10、如缺氧未及時糾正,隨即轉為呼吸停止、心率減慢,即。此時患兒肌張力存在,血壓稍升高,伴有發(fā)紺,對刺激有反應。 2、繼發(fā)性呼吸暫停:如缺氧持續(xù)存在,則出現(xiàn)幾次深度喘息氧呼吸后,繼而出現(xiàn)呼吸停止,即。此時肌張力消失,蒼白,心率和血壓持續(xù)下降,對刺激無反應。ABCDE復蘇方案: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C:維持正常循環(huán);D:藥物治療;E:評估十五、生理性黃疸:一般情況良好;足月兒生后23天出現(xiàn)黃疸,45天達高峰,57天消退,但最遲不超過2周;早產兒黃疸多于生后35天出現(xiàn),57天達高峰,79天消退,最??裳舆t到34周;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85umolL 病理性黃疸(hungdn):生后24小時內出現(xiàn)黃

11、疸;血清(xuqng)膽紅素足月兒221umolL,早產兒257umolL,或每日上升85umolL;黃疸持續(xù)時間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黃疸退而復現(xiàn);血清結合膽紅素34umolL十六、風濕熱:是一種由咽喉部感染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后反復發(fā)作的急性或慢性風濕性疾病,主要(zhyo)累及關節(jié)、心臟、皮膚和皮下組織,偶可累計CNS、血管、漿膜及肺、腎等內臟。臨床表現(xiàn):急性風濕熱發(fā)生之前15周有鏈球菌咽峽炎病史。(1)一般表現(xiàn):急性起病者發(fā)熱在3840度之間,無一定熱型,12周轉為低熱,其他表現(xiàn):精神不振、疲倦、胃納不佳、面色蒼白、多汗、鼻出血,關節(jié)痛和腹痛等(2)心臟炎:是唯一持續(xù)性臟器損害。初次

12、發(fā)作時是心肌炎和心內膜炎最多見,同時累及心肌、心內膜和心包膜者,稱為全心炎。(3)關節(jié)炎:典型病例為游走性關節(jié)炎,以大關節(jié)為主,表現(xiàn)為紅、腫、熱、痛,活動受限。不留畸形。(4)舞蹈病。(5)皮膚癥狀:環(huán)形紅斑、皮下小結。風濕熱的治療原則:十七、過敏性紫癜:(1)定義:是以小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系統(tǒng)性血管炎。臨床特點為血小板不減少性紫癜,常伴關節(jié)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 (2)臨床表現(xiàn):1皮膚紫癜:反復出現(xiàn)皮膚紫癜,多見于四肢及臀部,對稱分布,伸側較多,分批出現(xiàn),面部及軀干較少,初起呈紫紅色斑丘疹,數(shù)日后轉為暗紅色,最終呈棕褐色而消退;2胃腸道癥狀:腸壁水腫,缺血,壞死,穿孔,陣發(fā)性腹痛,可伴

13、嘔吐;3關節(jié)癥狀:出現(xiàn)膝,肘,踝,腕等大關節(jié)腫痛,活動受限;4腎臟癥狀:出現(xiàn)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伴血壓增高及浮腫治療:一般治療,臥床休息,去除致病因素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抗凝治療十八、川崎病:診斷標準:發(fā)熱5天以上,伴下列5項臨床表現(xiàn)4項者:1四肢變化:急性期掌跖紅斑,手足硬性水腫,恢復期指跖端膜狀脫皮2多形性紅斑3眼結合膜充血,非化膿性4唇充血水腫,口腔(kuqing)黏膜彌漫充血,舌乳頭突起、充血呈草莓舌5頸部淋巴結腫大治療(zhlio):十九(sh ji)、皰疹型咽峽炎:病原體為柯薩奇A組病毒。好發(fā)于夏秋季。起病急驟,臨床表現(xiàn)為高熱,咽痛,流涎,厭食,嘔吐等。體格檢查發(fā)現(xiàn)咽部充血,

14、在咽腭弓,軟腭,懸雍垂的粘膜上可見數(shù)個至數(shù)十個灰白色皰疹,周圍有紅暈,12日后破潰形成小潰瘍,病程為1周左右 咽結合膜熱:病原體為腺病毒3、7型。以發(fā)熱,咽炎,結膜炎為特征。好發(fā)于春夏季。臨床表現(xiàn)為高熱,咽痛,眼部刺痛,有時伴消化道癥狀。體檢發(fā)現(xiàn)咽部充血,可見白色點塊狀分泌物,周圍有紅暈易于剝離;一側或雙側濾泡性眼結合膜炎,可伴球結合膜出血;頸及耳后淋巴結腫大。病程12周二十、急性支氣管炎:是指由于各種致病原引起的支氣管粘膜感染,由于氣管常同時受累,故稱為急性氣管支氣管炎。嬰幼兒多見。二十一、毛細支氣管炎:是一種嬰幼兒較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見于16個月的小嬰兒,以喘息、三凹征和氣促為主要臨床

15、特點。二十二、支氣管哮喘:是兒童期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共同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表現(xiàn)為氣道反應性增加,反復發(fā)作喘息、氣促、胸悶和咳嗽,常有過敏性體質。危險因素:吸入過敏原、食入過敏原、呼吸道感染、強烈的情緒變化、運動和過度通氣、冷空氣、藥物、職業(yè)粉塵及氣體診斷標準 1反復發(fā)作喘息、咳嗽、氣促、胸悶,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理、化學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運動等有關,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fā)作或加劇。2發(fā)作時在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 3上述癥狀和體征經(jīng)抗哮喘治療有效或自行緩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氣促和胸悶。 5臨床表

16、現(xiàn)不典型者(如無明顯喘息或哮鳴音),應至少具備以下1項:(1)支氣管激發(fā)試驗或運動激發(fā)試驗陽性;(2)證實存在可逆性氣流受限: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吸入速效2受體激動劑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增加12或抗哮喘治療有效: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和口服(或吸人)糖皮質激素治療1-2周后,F(xiàn)EV1增加12;(3)最大呼氣流量(PEF)每日變異率(連續(xù)監(jiān)測12周)20。符合第14條或第4、5條者,可以(ky)診斷為哮喘。 咳嗽(k su)變異性哮喘的診斷 咳嗽(k su)變異性哮喘(CVA)是兒童慢性咳嗽最常見原因之一,以咳嗽為惟一或主要表現(xiàn),不伴有明顯喘息。診

17、斷依據(jù):(1)咳嗽持續(xù)4周,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fā)作或加重,以干咳為主;(2)臨床上無感染征象,或經(jīng)較長時間抗生素治療無效;(3)抗哮喘藥物診斷性治療有效;(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5)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陽性和(或)PEF每日變異率(連續(xù)監(jiān)測12周)20;(6)個人或一、二級親屬特應性疾病史,或變應原檢測陽性。 以上14項為診斷基本條件。 治療:A,哮喘急性發(fā)作期:1)吸入型速效2受體激動劑2)全身性糖皮質激素3)抗膽堿能藥物4)口服短效2受體激動劑5)短效茶堿。B哮喘慢性持續(xù)期的治療:1)吸入型糖皮質激素2)白三烯調節(jié)劑3)緩釋茶堿4)長效2受體激動劑5)肥大細胞穩(wěn)定劑6)全身糖皮質激

18、素。二十三、肺炎:是指不同病原體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癥。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和肺部固定性中、細濕羅音。分類:病理分類:大葉性肺炎、支氣管肺炎、間質性肺炎;病程分類:急性肺炎(病程3個月)病因分類:病毒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細菌性肺炎,衣原體肺炎,原蟲性肺炎,真菌性肺炎,非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24、重癥肺炎臨床表現(xiàn):(1)循環(huán)系統(tǒng):肺炎合并心衰表現(xiàn):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心率突然180次分;突然極度煩躁不安,明顯發(fā)紺,面色蒼白或發(fā)灰,指、趾甲微血管充盈時間延長;心音低鈍,奔馬律,頸靜脈怒張;肝臟迅速增大;尿少或無尿,眼瞼或雙下肢水腫(2)神經(jīng)系統(tǒng):煩躁,嗜睡,眼球上竄,凝視;球

19、結膜水腫,前囟隆起;昏睡,昏迷,驚厥;瞳孔改變: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呼吸節(jié)律不整,呼吸心跳解離;有腦膜刺激征(3)消化系統(tǒng):食欲減退,嘔吐,腹瀉(4)抗利尿激素異常分泌綜合征(SIADH):血鈉130mmolL,血滲透壓275mmolL;腎臟排鈉增加,尿鈉20mmolL;臨床上無血容量不足,皮膚彈性正常;尿滲透克分子濃度高于血滲透克分子濃度;腎功能正常;腎上腺皮質功能正常;ADH升高支氣管肺炎并發(fā)癥:膿胸,膿氣胸,肺大泡(多見于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耐藥肺炎鏈球菌肺炎和某些格蘭陰性桿菌肺炎)肺炎(fiyn)合并心衰的表現(xiàn):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心率突然180次/分;突然極度不安,明顯發(fā)紺,面色

20、蒼白或發(fā)灰,;心音低鈍、奔馬(bn m)律,頸靜脈怒張。肝臟迅速增大;尿少或無尿。鑒別(jinbi)診斷:急性支氣管炎(一般不發(fā)熱或僅有低熱,全身狀況好,以咳嗽為主要癥狀)、支氣管異物、支氣管哮喘、肺結核。治療原則:控制炎癥、改善通氣功能、對癥治療,防止和治療并發(fā)癥。糖皮質激素:可減少炎癥滲出,解除支氣管痙攣,改善血管通透性和微循環(huán),降低顱內壓。使用指證:A嚴重憋喘或呼吸衰竭;B全身中毒癥狀明顯;C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D出現(xiàn)腦水腫。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療:吸氧、鎮(zhèn)靜、利尿、強心、血管活性藥物。A利尿劑:呋塞米、依他尼酸;B強心藥:靜脈注射地高辛或毛花苷丙;C血管活性藥物:酚妥拉明。25、(選擇

21、題)幾種不同病原體肺炎特點:(1)呼吸道合胞病毒:多見于嬰幼兒。輕癥患者發(fā)熱、呼吸困難等癥狀不重;中、重癥者有較明顯的呼吸困難、喘憋、口唇發(fā)紺、鼻扇及三凹征,發(fā)熱可為低、中度熱和高熱。肺部聽診多有中、細濕啰音。X線表現(xiàn)為兩肺可見小點片狀、斑片狀陰影(2)腺病毒肺炎:1發(fā)熱:可達39,呈稽留熱或弛張熱,熱程長,可持續(xù)23周2中毒癥狀重:面色蒼白或發(fā)灰,精神不振,嗜睡與煩躁交替3呼吸道癥狀:咳嗽頻繁,呈陣發(fā)性喘憋,輕重不等的呼吸困難和發(fā)紺4消化系統(tǒng)癥狀:腹瀉,嘔吐和消化道出血5可因腦水腫而致昏睡,昏迷或驚厥發(fā)作。體格檢查發(fā)現(xiàn):1肺部啰音出現(xiàn)較遲2肝脾增大3麻疹樣皮疹4出現(xiàn)心率加速,心音低鈍等心肌炎

22、,心力衰竭表現(xiàn);亦可有腦膜刺激征。X線特點:大小不等的片狀陰影或融合成大病灶,甚至一個大葉(3)肺炎支原體肺炎:起病緩慢,病初有全身不適、乏力、頭痛。23天后出現(xiàn)發(fā)熱,體溫常達39左右,可持續(xù)13周,可伴有咽痛和肌肉酸痛。初為干咳,后轉為頑固性巨咳,常有黏稠痰液,偶帶血絲。肺部體征不明顯,故體征,發(fā)熱與劇咳等臨床癥狀表現(xiàn)不一致,為本病特點之一。嬰幼兒起病急,病程長,病情較重,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喘憋,喘鳴音較為突出。X線:支氣管肺炎;間質性肺炎;均勻一致的片狀陰影似大葉性肺炎改變;肺門陰影增濃。體征輕而X線改變明顯又是它的特點之一26、先天性心臟?。悍诸悾鹤笙蛴曳至餍停摲嘧闲停菏议g隔缺損、動

23、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法洛四聯(lián)癥和大動脈轉位;無分流型(無青紫型):肺動脈狹窄、主動脈縮窄。27、房間隔缺損:聽診特點:第一心音亢進,肺動脈第二心音增強;第二心音固定分裂;在左第二肋間近胸骨旁可聞及23級噴射性收縮期雜音;在胸骨左下第45肋間隙可出現(xiàn)三尖瓣相對狹窄的短促與低頻的舒張早中期雜音。28、室間隔缺損臨床表現(xiàn):小缺損無癥狀,大缺損時左向右分流量多,體循環(huán)血流量相應減少,患兒多出現(xiàn)生長發(fā)育遲緩,體重不增,有消瘦、喂養(yǎng)困難、活動后乏力、氣短、多汗,易反復呼吸道感染,易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時可因壓迫喉返神經(jīng),引起聲音嘶啞。體格檢查時心界擴大,胸骨左緣第3、4肋間可

24、聞及全收縮期雜音;分流量大時可在心尖區(qū)聞及二尖瓣相對狹窄的較柔和舒張中期雜音;大型缺損伴有明顯肺動脈高壓時,右心室壓力顯著增高,逆轉為右向左的分流,出現(xiàn)青紫,并逐漸加重,心臟雜音輕,肺動脈第二心音亢進。29、動脈(dngmi)導管未閉:臨床表現(xiàn):癥狀:導管粗大者可有咳嗽、氣急、喂養(yǎng)困難及生長發(fā)育落后。體征:A胸骨左緣上方有一連續(xù)性“機器”樣雜音,占整個收縮期與舒張期,雜音向左鎖骨下、頸部和背部傳導;B可出現(xiàn)周圍血管體征,如水沖脈、指甲床毛細血管(mo x xu un)搏動。30、法洛四聯(lián)癥:右心室流出道梗阻(gngz),室間隔缺損,右心室肥厚,主動脈騎跨 臨床表現(xiàn):青紫:為主要表現(xiàn),其程度和出

25、現(xiàn)早晚與肺動脈狹窄程度有關。蹲踞癥狀;杵指癥狀;陣發(fā)性缺氧發(fā)作:對見于嬰兒,發(fā)生的誘因為吃奶、苦鬧、情緒激動、貧血、感染等。其原因是由于肺動脈漏斗部狹窄的基礎上,突然發(fā)生該處肌部痙攣,引起一時性肺動脈梗阻,使腦缺氧加重。31、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1)臨床診斷依據(jù):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腦綜合征;2、心臟擴大;3、心電圖改變:以R波為主的2個或2個以上主要導聯(lián)的STT段改變持續(xù)4天以上伴動態(tài)變化;4、CK-MB升高或心肌肌鈣蛋白陽性 4條符合2條即可確診。 休息!P30632、若新生兒尿量每小時1.0mg/kg,每小時0.5ml/kg為無尿。學齡兒童每日排尿量少于400ML,學齡前兒童少于300ml,嬰幼兒少于200ML時少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為無尿。尿細胞和管型:紅細胞小于3個/HP,白細胞小于5個/HP,偶爾見透明管型。12小時尿細胞計數(shù):紅細胞小于50w,白細胞小于100w,管型小于5000個為正常。33、急性腎小球腎炎(A組B溶血性鏈球菌):(1)病理改變:腎小球表現(xiàn)為程度不等的彌漫性增生性炎癥及滲出性病變(2)典型表現(xiàn):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