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力物體的平衡專題檢測_第1頁
高一物理力物體的平衡專題檢測_第2頁
高一物理力物體的平衡專題檢測_第3頁
高一物理力物體的平衡專題檢測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一物理 力 物體的平衡專題檢測一.選擇題(6X9=54分).在不計空氣對網球作用力的情況下,斜向下方擊出的網球受到的力有 A斜向下的沖擊力R球拍的打擊力G人對網球的作用力口重力.作用于一點的三個力的大小分別為3 N、5 N、7 N,它們的合 TOC o 1-5 h z 力大小可能為()A. 0 B . 2 N C. 15 N D. 18 N.如圖所示,用兩根細線把A、B兩小球懸掛在天花板上的同一點0,并用第三根細線連接 A、B兩小球,然后用某個力 F作用在小球 A上, 使三根細線均處于直線狀態(tài),且0B細線恰好沿豎直方向,兩小球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該力可能為圖中的()A. FiB. F2C. F

2、3D. F4.質量為m勺圓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的豎直擋板之間,如圖所示,當斜面傾角”由零逐漸增大時(保持擋板豎直),斜面和擋板對圓球的彈力 大小的變化是()A.斜面的彈力由零逐漸變大B.斜面的彈力由m翼漸變大C.擋板的彈力由零逐漸變大D.擋板的彈力由m翼漸變大.如圖2所示,兩個木塊質量分別為 m和伏,兩輕質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分別為 塊壓在上面的彈簧上(但不拴接),整個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現(xiàn)緩慢向上提上面的 木塊,直到它剛離開上面的彈簧,在這過程中下面木塊移動的距離為:(migm2gngm2gA. B. C. D. k1k2k2k1.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放在水平放置的鋼板 C上,與鋼板的 動摩擦因

3、數(shù)為科.由于導槽 A、B的控制,物體只能沿水平導槽運 動.現(xiàn)使鋼板以速度 Vi向右運動,同時用力 F沿導槽的方向拉,致 使物體以速度V2沿導槽運動,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海ǎ〢等于mg B .大于科mgC.小于mg D .不能確定.如圖所示,一個重為G的小球套在豎直放置的半徑為R的光滑圓環(huán)上,一個輕質彈簧一端與小球相連,另一端固定在大環(huán)的最高點,彈簧的彈力為F,圓環(huán)的彈力為 N,現(xiàn)將彈簧換成勁度系數(shù)更大的輕彈簧,當小球穩(wěn)定時,彈簧的彈力為F,圓環(huán)的彈力為 N,則有:()A F F B. F :二 F C. N N D. N :二 N.如圖1-46所示,疊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A、B分別受到水平向

4、右和水平向左、大小都為F的拉力作用,但兩物體都沒有動,設物體 A B間的摩擦力大小為fi, B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大小為f2,則().| 7 F二A.fi=0,f2=FB . f i=F,f 2=0C .fi=F,f 2=FD .f i=0,f 2=0J BS1-469.如圖所示,支桿 AB的長度都一樣,B點均用錢鏈固定,桿重不計,懸掛的都是重物么桿AB受力最小的是()甲.實驗題(30分)7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某同學的實驗情況如圖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實驗結果畫出的圖.(1)圖7乙中的 是力Fi和F2的合力的

5、理論值; 是力Fi和F2的合力 的實驗測量值.(2)在實驗中,如果將細繩也換成橡皮筋,那么實驗結果是否會發(fā)生變化?答:(選填“變”或“不變”).用金屬制成的線材(如綱絲、鋼筋)受到的拉力會伸長,17世紀英國物理學家胡克發(fā)現(xiàn),金屬絲或金屬桿在彈性限度內的伸長與拉力成正比,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這個發(fā)現(xiàn)為后人對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現(xiàn)有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屬桿,長為4m橫截面積為0. 8cm,設計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長不超過原長的1/1 000,由于這一拉力很大,桿又較長,直接測試有困難,就選用同種材料制成樣品進行測試,通過測試取得數(shù)據如下:氏度伸K j/cm 拉力截面枳S/cms250 .

6、SOO7501 &100 口10, 050.040,080.120. 1620.050* 080.160.240. 3230,050.0.240. 360. 4810. 10D. 02Q. 040.06C.08 16200,0L0.020. 030. 04(1)根據測試結果,推導出線材伸長x與材料的長度L、材料的橫截面積S及拉力F的函數(shù)關系為(2)在尋找上述關系中,你運用哪種 科學研究方法? .(3)通過對樣品的測試,求出新材料 制成的金屬細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答案.選擇題(6 X 9=54分)題號123456789選項DABCBCBCCAABD10. (18 分)(1) F; F (6 分)(

7、2)不變 (6 分)11. (12分)答案:(1)x=kFL (其中k為比例系數(shù));(2)控制條件法(或控制變量法、單因 s子法、歸納法);(3)104 N12、(16 分)解:因球靜止,則有:N2 cos e = mgNi =mgtani由牛頓第三定律可得,壓力為 mg tan 丁因斜面體靜止,則有:f = N2sin8由上得:f = mg tan113. (20分)解析:先選物體B為研究對象,它受到重力 mg和拉力T的作用根據平衡條件有:T=mg再選物體A為研究對象,它受到重力mg斜面支持力 N輕繩拉力T和斜面的摩擦力作用, 假設物體A處于將要上滑的臨界狀態(tài),則物體A受的靜摩擦力最大, 且方向沿斜面向下, 這時A的受力情況如圖(乙)所示,根據平衡條件有:N- mopes 0=0T-f葉 mgsin 0 =0由摩擦力公式知:fnFN以上四式聯(lián)立解得m=m(sin 0 +cos 0 )再假設物體A處于將要下滑的臨界狀態(tài),則物體A受的靜摩擦力最大,且方向沿斜面向上, 根據平衡條件有: TOC o 1-5 h z N- mo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