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偏旁的演變看漢字表意性的變化最終稿_第1頁
從偏旁的演變看漢字表意性的變化最終稿_第2頁
從偏旁的演變看漢字表意性的變化最終稿_第3頁
從偏旁的演變看漢字表意性的變化最終稿_第4頁
從偏旁的演變看漢字表意性的變化最終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從偏旁的演變看漢字表意性的變化學(xué)校:鄭州師范學(xué)院班級:文學(xué)院B10漢語言文學(xué)三班姓名:張煊光指導(dǎo)教師:廖玉萍我們來做診斷醫(yī)師雞:又一鳥悲:心里長韭菜,當(dāng)然傷心友:反賊出頭彪:三只老虎主要癥狀:不明就里,胡亂解釋診斷病因:不懂得漢字的形義關(guān)系不明白漢字演變的歷程不知道偏旁演變對漢字表意性的影響那么,什么是偏旁呢?“偏旁又稱部件,是由筆畫組成的具有組配漢字功能的構(gòu)字單位” 黃伯榮偏旁是合體字中具有表意功能的一部分把偏旁簡單地視為漢字的某個組成部分王力先生在漢語史稿中指出,漢字字形的變化有兩個方向,“第一是類化法,第二是簡化法”。類化法:人們出于對雙音詞的整體觀念,把沒有形旁的字加上一個形旁。比如將

2、“夫容”改為“芙蓉”。簡化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漢字的筆畫減少。一、試論漢字簡化的原因和方法(一)漢字簡化的原因1.統(tǒng)治力量的作用在統(tǒng)治力量的作用下發(fā)生的集中大規(guī)模的漢字簡化,主要有兩次。第一次是秦統(tǒng)一文字。甲骨文金文六國文字秦小篆第二次是新中國推行大批量的簡化字。 新中國先后于1964年和1977年推出兩個簡化字方案,1986年,政府宣布廢除第二次簡化字方案,并對第一次簡化字方案予以修正。 思考:新中國為什么大力推廣簡化字? 2.書寫工具的改變古代書寫漢字的工具可以分為刀筆和毛筆。刀筆文字:甲骨文,金文,毛筆文字:小篆,從隸書到楷書從刀筆到毛筆,漢字字形的圖畫性逐漸向符號性轉(zhuǎn)換。3.書寫速度

3、的要求“秦大發(fā)吏卒,興戍役,官獄職務(wù)繁,初有隸 書,以趣約易。” 說文解字序 隸書的出現(xiàn)提高了書寫速度,簡化了漢字字形,楷書是其變體。 現(xiàn)行的許多簡體字,字形就直接繼承于隸書和楷書。4.書法藝術(shù)的推動 在草書等書法藝術(shù)中,書法家們盡情潑墨,筆畫連寫,甚至一氣呵成,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簡寫字。(二)漢字簡化的方法1.類推簡化2.同音代替3.書寫簡化4.保留特征或輪廓,比如將“齒”簡化為“齒”。5.換用符號,比如將“鷄”簡化為“雞”。6.構(gòu)成新的形聲字或會意字,比如將“驚 ”簡化為“驚”。同音代替法的分類一種是A A,B式,用形體簡單的同音字、近音字或者異音字,代替形體復(fù)雜的字 。比如用“后”代替“後”

4、。一種是C A,B式,另外再造一個簡化字,代替已有的多個同音但異義的字。 比如用“發(fā)”代替“髪 ”和“發(fā) ”。二、淺析幾組偏旁及其表意性的變化(一)灬1.表示火的簡寫字形左上部為月,代表肉;右上部為犬;下部為火。合起來表示在火上烤狗肉。 前四組偏旁,常見于簡化字中,是由許多偏旁經(jīng)演變后歸并得來的。2.表示動物尾部的形狀(1)魚隸書的魚寫成了“魚”;草書的“魚”成為最后字形,魚尾的形象已經(jīng)沒有了。(2)燕參見“魚”的簡化方法,燕尾的形象也沒有了,失去了燕字本有的靈動感。3.表示動物蹄或爪的形狀(1)鳥 字形的最下部是表示鳥爪和鳥尾的線條,隸書的鳥寫成了“鳥”,將草書楷化后變成如今的字形。(2)為

5、整個字合起來表示人牽著一頭大象的鼻子向前走去,引申為“作為”之義。(二)罒1.表示氣息古文四,如同鼻子所出氣息之象,后來用以指稱數(shù)字的概念。 如圖所示,左圖為說文解字中出現(xiàn)的古文“四”。右圖為鼻子出氣的形象。2.表示網(wǎng)的含義(1)羅本義是捕鳥的網(wǎng)。字體上部像網(wǎng)形,左下部為糸,表示網(wǎng)用絲線織成。右下部為隹,是短尾鳥的含義。(2)買我們根據(jù)字形可以看出,古人用網(wǎng)捕貝,貝是很珍貴的,因此可以買賣營利。(三)1.表示雙手與棍狀物的合體秦,本義是雙手舉杵舂禾。由于陜西關(guān)中一帶產(chǎn)谷,所以就用“秦”字指代建立在當(dāng)?shù)氐膰摇?.表示艸與屯的合體春,本字由艸、屯和日三部分組成。 說文解字中解釋“屯”為:“象草木

6、之初生,屯然而難,從屮貫一屈曲之也。一,地也?!?(四)田1.表示田地整個字體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上部表示田地,下部的“力”是一種耕田器具。兩部分合起來表示在田地里耕種,用以指代男性的概念。 2.表示碩大的頭顱鬼,上部是奇異而碩大的頭顱,左下部為人形,右下部呈云朵狀。 3.表示美石的形狀黃,字形的主體是人形,有頭,有胳膊,有腿。字體的中部為象征美石的“田”狀。整個字像一個人胸前佩戴著美石。 4.表示聲音的振幅金文“雷”的中間部分是閃電的標(biāo)志,四周用“田”表示震耳欲聾的聲音所傳達(dá)的范圍,如同聲波狀。小篆的“雷”加上了形旁“雨”,卻去掉了閃電的形狀。后六組偏旁,是古文字中常見的,簡化后演變成為各種形狀,或

7、一目了然,或難以辨認(rèn)。(五)人及相關(guān)偏旁1.“人”的演變(1)亻 保字的小篆字形,像一人引領(lǐng)、懷抱一個小兒的形狀,從而引申出養(yǎng)育、保護(hù)的含義。(2)匕化,小篆字形是兩個上下顛倒的人,如同在耍雜技,用來表達(dá)變化的意義。死的小篆字形,左部為“歹”,是骸骨之義。右部是一跪著的人,似乎在低頭垂泣。 (3)兒兌,上部兩道曲線表示歡笑時的面部表情,中部為放大的嘴部,下部就是一個人形。(4)人夾字表述的是兩個人,挾同著另一個人。沈是沉的本字。其小篆字形,左部為河流無疑,右部為手戴枷鎖之人,因無法逃脫,在水中自然沉沒。 在徐志摩詩歌語言藝術(shù)一書中,廖玉萍老師在論述徐志摩詩歌“三美”的語言模式時,引用了再別康橋

8、一詩,其中的一句為“沈默是今晚的康橋”。廖老師在此處加注為:“詩中沈同沉。為保留作品原貌,未作改動”。2.“兒”的演變(1)棄棄字的小篆字形,下部是一雙手,上部是一個腳朝前的嬰兒,總體表達(dá)把嬰兒拋棄之義。(2)育金文“育”非常形象,左半部為“母”,右半為倒立的小兒,合起來表示生產(chǎn)之義。小篆字形省去了“母”,加上了“月肉”表示身體。3.“大”的演變(1)夷大代表人形。中間的曲線表示環(huán)繞在人身上的矰,即帶有絲繩的短箭,這正是少數(shù)民族的象征。(2)去去者,離開也。小篆字形中,上半部代表人。下半部代表洞口。古人居于洞中,走出洞口即是離開之義。4.“尸”的演變尾,含義為一個人在臀部接上尾巴狀的飾物。5.

9、“ ”的演變(1)命命字的上半部像宮殿形,左下部為口,右下部為一個席地而跪的人。合起來表述的是:一個在宮殿中的人(當(dāng)權(quán)者)開口說話,自然是命令的意思。(2)印印是抑的本字,小篆字形如同一只大手壓著一個跪地的人。6.“己”的演變配,小篆字形的左半部分為酉,是酒器的象征。右半部分是一個躬身的人,正在進(jìn)行調(diào)配的動作。 7.“寢”字的誤寫寢字是一個內(nèi)外結(jié)構(gòu)的字,表示用掃帚打掃干凈屋子讓人休息。 那么,該字是如何誤寫的呢?左邊為小篆,中部為楷書,右部為簡化字體。寢寢亻 (六)手 1.演變?yōu)椤按纭边@是“對”的小篆字形。字的左半部分為燭臺狀,燭臺上還有燃燒、跳躍的火苗。右半部分為“寸”,手也。此字表示在黑暗

10、中,拿著點燃的蠟燭去看某種事物,所朝向的方向就是“對著”的意思??纯此淖至x有何變化? 2.演變?yōu)椤坝帧贝藶榉匆?,是攀的本字?3.演變?yōu)椤盃崱睆淖中紊峡?,該字上部分為爪,下部分為手,中間是“舟”的形狀 。整體表示用船運(yùn)送物品,從一處到另一處,因此就有了授予、接受的含義。 4.演變?yōu)椤?” 這是羞的小篆字形,從羊從手,即用手抓羊肉進(jìn)食,表示美味,是“饈”的本字。 這兩個字是什么?又是如何表意的呢? 左字為“秉”,一手持一 禾。右字為“兼”,一手 持兩禾。5.演變?yōu)椤耙?在小篆“君”中,用手持權(quán)杖表示權(quán)力,用口形表示君王的言語的重要。 6.演變?yōu)椤?”兵的本義是武器,如同小篆字形所示的那樣,雙

11、手持著武器(或為斤)。 7.演變?yōu)椤?”弄有把玩的意思。其小篆字形表示的是用雙手把玩美玉。 8.演變?yōu)椤?”輿,從小篆字形來看,是合力造車的意思,在車的四周環(huán)繞著四只手。 9.演變后難以辨認(rèn)這是貴的小篆字形,上部分為雙手捧起土,下部分為貝。 禽的本義為捕鳥網(wǎng)。該字上部分為聲旁“今”,中部為長柄捕鳥網(wǎng)狀,下部分為手的變形。手持捕鳥網(wǎng),自然有捕捉之義。 禽 “禽”的演變(七)止1.止(1)此該字左半部分為止,右半部分為人的變形。合起來表示:腳站住后人所在的地方。(2)登從金文中可以看出:字的下部分為雙手捧著豆,上部分為兩個止,即雙腳也,合起來表示捧著祭器走上祭臺。因此,登后來引申為攀登之義。 2.

12、演變?yōu)椤?”(1)各有來、到的意思。 思考:如何理解該字義? 金文銘文“王各于周廟”,就 是王來到周廟的意思。 (2)夏這是一個完整的人形3.演變后難以辨認(rèn)舞也。整體的字形表示手持牛尾的人在舞蹈。 舞 “舞”的演變小拓展:“華”與“夏”的內(nèi)涵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夏”字:“夏,中國之人也。從 、從頁、從臼。臼,兩手。 ,兩足也?!倍斡癫迷诖颂幖幼⒃唬骸耙詣e于北方狄,東北貉,南方蠻閩,西方羌,西南焦僥,東方夷也。夏,引伸之為大也?!狈段臑懺谥袊ㄊ罚ǖ谝粌裕┲姓f: 中國西部地區(qū)稱為夏。鄭大夫子西名夏,是夏有西義。 東方齊、魯、衛(wèi)等大國諸侯本從西方遷來,因之東方諸國稱東夏,東西通稱為諸夏。

13、周朝崇尚赤色晉大夫羊舌赤字伯華,孔子弟子公西華名赤,是華有赤義。凡遵守周禮、尚赤的人和族,稱為華人或華族,通稱為諸華。夏,公會齊侯于祝其,實夾谷??浊鹣?。犁彌言于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必得志焉?!饼R侯從之??浊鹨怨?,曰:“士,兵之!兩君合好,而裔夷之俘(1)以兵亂之,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1)楊伯峻在此處加注說:范文瀾通史簡編云:“裔”指夏以外的地,“夷”指華以外的人。據(jù)下文,此說可信。楊伯峻在春秋左傳注中說: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為不祥,于德為愆義,于人為失禮,君必不然。”齊侯聞之,遽辟之??偨Y(jié)因此,文化高的地區(qū),即周禮地區(qū)稱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

14、稱為華,華夏合起來稱為中國。本人認(rèn)為:從字形上看,“夏”的本義很明確。隨后,字義由單個的人擴(kuò)大到一個族群,后來,又指代這個族群居住的地方?!叭A”本來是“花”的意思,后人又用“華”指紅色和民族的名稱。今天,我們常連用“華夏”,側(cè)重點在文化內(nèi)涵方面,對字義流變的認(rèn)識淡化了。(八)火1.演變?yōu)椤办帷痹撟謴难驈幕?,表示炙烤羊肉,因小羊肉味鮮美,故常烤羔羊,羔字由此而來。2.演變?yōu)椤吧健庇囊?。該字形本為火上有雙糸,以絲線的形狀比喻火苗的微弱。后引申為細(xì)微、昏暗等義。3.演變后難以辨認(rèn)赤,本從大從火,用火的顏色指代赤,即紅色。隸變后,“大”變成“土”,火也發(fā)生了變形,難以辨認(rèn)。 (九)辛1.辛(1)辛該字

15、如刑刀之狀 。(2)宰該字外圍表示房屋,屋內(nèi)有一把刑刀,表示與之相關(guān)的奴隸。后來,字義向相反方向發(fā)展,也可表示管理奴隸的人。2.演變?yōu)椤傲ⅰ备傄?,是兩個頭戴刑刀的奴隸在角斗。(十)床1.演變?yōu)椤?”臧也,本義為奴隸。整體表示用戈刺瞎躺在刑床上的奴隸的眼睛。2.演變?yōu)椤?”疾,箭傷也。隸變后,“ ”變成了“ ”。整個字表示一個人因為箭傷躺在床上。三、偏旁的演變對漢字表意性的影響(一)偏旁的演變對漢字表意性破壞較大這一類一共有31個例字,分別為:魚、燕、鳥、為、羅、買、春、黃、雷、棄、育、去、印、寢、對、反、兵、弄、輿、貴、禽、登、夏、舞、幽、赤、競、疾、四從上述例字中,我們可以歸納,造成漢字表意性破壞的原因有七個:1.由偏旁的書寫簡化造成,如魚、為等。2.由偏旁的筆畫錯位造成,如羅、黃、印、禽等。3.由諸個偏旁的合寫造成,如春、貴等。4.由偏旁的符號代替造成,如對。5.由偏旁的意義變化造成,如反、四等。6.由偏旁的變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