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政治 專題二 遵循形式邏輯的要求 2.1 思維需要邏輯練習 新人教版選修4_第1頁
2019高中政治 專題二 遵循形式邏輯的要求 2.1 思維需要邏輯練習 新人教版選修4_第2頁
2019高中政治 專題二 遵循形式邏輯的要求 2.1 思維需要邏輯練習 新人教版選修4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二遵循形式邏輯的要求1思維需要邏輯一、選擇題1.列寧曾說:“邏輯形式和邏輯規(guī)律不是空洞的外殼,而是客觀世界的反映。人的實踐經(jīng)過億萬次的重復,在人的意識中以邏輯的形式固定下來。這些形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億萬次的重復才有著先入之見的鞏固性和公理的性質(zhì)?!睂Υ死斫庹_的是()邏輯形式和邏輯規(guī)律的產(chǎn)生離不開實踐運用形式邏輯就能正確地認識事物形式邏輯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對正確思維活動的總結邏輯形式和邏輯規(guī)律是一種先入為主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A.B.C.D.答案:B解析:“人的實踐經(jīng)過億萬次的重復,在人的意識中以邏輯的形式固定下來”,說明邏輯的產(chǎn)生離不開實踐,也說明形式邏輯是人們在長期

2、的社會實踐中對正確思維活動的總結,故正確,答案選B項。錯誤,正確認識事物受主客觀多種因素制約。說法明顯錯誤。2.愛因斯坦說:“我認為,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既是連續(xù)的,又是不連續(xù)的?!边@個論斷()A.違反了不矛盾律,是思維混亂的表現(xiàn)B.違反了同一律,轉移論題C.揭示了事物所固有的矛盾二重性D.犯了“兩不可”的錯誤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邏輯矛盾與辯證矛盾的區(qū)分。愛因斯坦的說法是運用了辯證邏輯的思維,從而對光這一事物的客觀性質(zhì)作了真實表述,是正確的,并不違反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3.某教師:“小紅是什么時候轉學到你們班的?”某學生:“小紅剛剛來我們班不到兩個學期?!边@個學生的回答錯誤在于他()自相矛盾違背

3、了不矛盾律違背了排中律違背了同一律A.B.C.D.答案:B解析:“剛剛”,表示時間不長。一個學期至少五個月,“不到兩個學期”,那就是半年以上、一年以內(nèi),這個時間不算短了。“時間不短”與“剛剛”是矛盾的。可見,該同學自相矛盾,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B項。與題意不符。4.下列違反了不矛盾律的有()不等速的等速運動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時,接近和達到發(fā)達國家的水平在他們當中,有些人是學生,有些人則不是學生可以計算的無限序列A.B.C.D.答案:B解析:不矛盾律的基本內(nèi)容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一個思想不能既是自身又是對自身的否定。中“不等速”與“等速”、中“接近”與“達到”、中“可以計算”與“無限”都構

4、成了矛盾,違反了不矛盾律的要求;并不矛盾,故應選B項。5.亞里士多德認為:“一切都無分別,是非真假相混,落入如此境地的人便絕不能說出使人明白的道理?!彼麑嵸|(zhì)上是強調(diào)了()A.要避免思維中的自相矛盾B.遵守不矛盾律C.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D.要遵守排中律的要求答案:D解析:引言強調(diào)了要遵守排中律,反對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故選D項。A、B、C三項不符合題意。12016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7周年。蕭條荒涼、民不聊生的中國,經(jīng)過67年的發(fā)展已成為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的中國。據(jù)此完成第67題。6.上述說法()A.正確,符合同一律的要求B.正確,符合排中律的要求C.錯誤,違背了同一律的

5、要求D.錯誤,違背了排中律的要求答案:A解析: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條件下,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斷,同一律并不要求它們一定是同一的。“66年的發(fā)展”說明時間已不同了,故本題符合同一律的要求。7.由此我們得到的啟示是()A.同一律要求對同一對象的判斷一定是同一的B.同一律否認了事物的變化發(fā)展C.同一律并不否認在不同時間和不同條件下,認識對象可以發(fā)生變化D.同一律反對任意變更概念和判斷答案:C解析:同一律并不否認認識對象的復雜多樣性及其變化發(fā)展,它所反對的只限于時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任意變更概念和判斷。A、B、D三項說法錯誤,故選C項。8張先生買了塊新手表。他把新手表和家中的掛鐘對照,發(fā)現(xiàn)手

6、表比掛鐘慢了三分鐘;后他又把家中的掛鐘與電臺的標準時間對照,發(fā)現(xiàn)家中的掛鐘比電臺標準時間快了三分鐘。張先生因此斷定:他的表是準確的。以下哪項是對張先生推斷的正確評價()A.張先生的推斷是正確的。因為手表比掛鐘慢三分鐘,掛鐘比標準時間快三分鐘,這說明手表準時B.張先生的推斷是正確的。因為他的手表是新的C.張先生的推斷是錯誤的。因為他不該把手表和掛鐘比,應該直接和標準時間比D.張先生的推斷是錯誤的。因為掛鐘比標準時間快三分鐘,是標準的三分鐘;手表比掛鐘慢三分鐘,是不標準的三分鐘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對邏輯基本規(guī)律的認識能力。從材料中可以確定前后兩個三分鐘不是同一概念。張先生的推斷違反同一律,犯了“

7、混淆概念”的錯誤。9某天,一輛小轎車被盜,公安機關經(jīng)過半個月的偵察,現(xiàn)確定犯罪嫌疑人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人。在審訊中,四人口供如下:甲:我不是罪犯。乙:丁是罪犯。丙:乙于五天前找人賣盜車。丁:盜車的不是我。(1)假定這四人中只有一人說真話,請問罪犯是誰?(2)假定這四人中只有一人說假話,則罪犯又是誰?答案:(1)甲是罪犯。因為乙、丁供詞相互矛盾,假定這四人中只有一人供詞是真,根據(jù)排中律,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這唯一的真話在乙、丁中,則甲、丙的供詞為假。甲說他不是罪犯為假,則甲是罪犯。(2)乙是罪犯。因為假定這四人中只有一人說假話,根據(jù)不矛盾律,兩個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乙、丁中必有一句假話,則甲、丙為真話。甲說我不是罪犯是真話,則甲不是罪犯;丙說的話為真,則乙是罪犯。10.一次物理課上,物理老師問學生:鐵水凝成鐵塊體積縮小了1/34,鐵塊若化成鐵水,體積將增加多少?學生甲:增加1/33。學生乙:同樣是這么多東西,縮小的是1/34,增加的是1/33,這不是違反同一律嗎?學生丙:你倆說得都對。學生丁:你倆說得都不對。2請你運用形式邏輯基本規(guī)律的相關知識來判斷學生甲、乙、丙、丁的觀點是否正確。答案:甲的觀點是正確的。乙的觀點違反了同一律,他混淆了概念,因為縮小的1/34是就鐵水的體積而言的,增加的1/33是就鐵塊的體積而言的。丙的觀點違反了矛盾律,因為兩個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