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上)第三單元《奇妙的聲音王國》教學設計_第1頁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上)第三單元《奇妙的聲音王國》教學設計_第2頁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上)第三單元《奇妙的聲音王國》教學設計_第3頁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上)第三單元《奇妙的聲音王國》教學設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聲音的產生【教學目標】1 通過學習理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能夠運用擴散性思維設計出各種制造聲音的方法,能夠完成“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探究過程。3養(yǎng)成在實驗過程中既動手又動腦的好習慣,體會與他人交流、傾聽, 感受探究聲音的樂趣,體會到各種自然現象都是有規(guī)律的;培養(yǎng)和學會尊重客觀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窘虒W重點】 通過觀察、比較、討論交流等學生對科學探究過程的體驗活動,認識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并能從體驗中歸納總結出結論。【教學難點】 通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觀察、比較發(fā)聲物體和不發(fā)聲物體,引發(fā)思考,并積極地探究、發(fā)現聲音產生的原因,并大膽嘗試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窘虒W準備】 教師材料

2、:課件。學生材料:保鮮袋、尺子、皮筋、鼓、音叉?!窘虒W時間】1 課時【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1 談話:請同學們來玩一個小游戲,游戲的名字叫:猜聲音。大家閉上眼睛,仔細聽,看你能聽到哪些聲音。(播放課件,摩托車發(fā)動行駛的聲音,池塘里青蛙小蟲叫的聲音,大海潮聲,海鷗鳴叫聲,電閃雷鳴聲)2提問:自然界里有各種各樣的聲音,我們的周圍有聲音嗎?生:有!師:你們想更深入地研究聲音嗎?生:想!3師:關于聲音,你最想研究什么問題呢?( 生暢所欲言)4師:非常好,同學們想研究的問題可真多啊,聲音為我們傳遞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因此,除了用眼睛看外,聲音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另一種重要的方式。今天我們一

3、起到奇妙的聲音王國遨游一番。(板書課題:聲音的產生)二、制造聲音,大膽猜測.師:同學們剛剛聽到那么多不同的聲音,如果給大家一個保鮮袋,你會通過什么方法制造 出聲?.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保鮮袋,問:你能想各種辦法使一只食品保鮮袋發(fā)出聲音嗎?(1)學生自行制造聲音。(2)學生匯報各種方法。(搓保鮮袋、拉平放在唇間吹奏、放在桌上使勁摩擦、吹足氣后鉆一個小孔放氣、吹足氣后 再用指頭彈擊、敲擊桌面、來回繃緊袋子、吹足氣后系緊再擠破、風吹、放個豆子在吹氣的 袋子里晃).讓學生進行一場比賽:不借助其他任何物體,只利用自己的身體,看誰能發(fā)出更多種聲音。 并觀察發(fā)音物體有什么特點?.討論:同學們用了很多種方法

4、,都能使物體發(fā)出聲音、不同的聲音,你們能不能大膽猜測 一下,物體發(fā)出聲音到底與什么有關?那么是不是所有物體發(fā)出聲音時都有這個現象?接下 來就讓我們自己動手去證實一下二、探聲音之產生,謹慎實驗求證.師:下面,我們就來做實驗,觀察物體發(fā)聲時的狀態(tài),與不發(fā)聲時相比有什么不同,來探 究聲音產生的原因。.選一組同學做音叉的演示實驗。音叉:輕輕敲擊音叉,仔細觀察。音叉/、敲擊敲擊時.學生分組實驗:(1)鋼尺:一只手在桌子邊緣按住鋼尺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彈撥。鋼尺不彈撥彈撥時(2)橡皮筋:將橡皮筋套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用力張開這兩個手指,用左手手指拉動橡皮筋。橡皮筋不拉動拉動時(3)喉嚨發(fā)聲:用手摸喉部,發(fā)

5、出“啊的聲音,終止發(fā)音后,你感覺有什么變化喉嚨發(fā)聲不發(fā)聲時發(fā)聲時四、匯報實驗結果,得出最終結論.展示學生實驗記錄表。.做完了以上實驗之后,讓學生思考討論下面幾個問題:(1)以上實驗中,發(fā)聲的物體相同嗎?發(fā)出的聲音相同嗎 ?(2)這些物體在發(fā)聲時有什么相同現象?(3)由此推斷,聲音是怎樣產生的?3.小結:(板書)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那么又如何使聲音停止呢?演示實驗:敲擊音錢,然后輕輕按住。你有什么發(fā)現?學生討論得出結論:要想聲音停止,就要停止振動。(板書)停止振動五、回顧總結、拓展延伸.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我們是如何來研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問題的?.在奇妙的聲音王國里,在浩瀚

6、的科學世界中,還有很多奧秘在等著你們去探索,只要大家 多運用今天我們所學的科學研究方法去研究你所碰到的問題,相信你們將來都能成為科學家?!景鍟O計】1.聲音的產生產振動 產生聲音物體 振動停止聲音消失2. 聲音的傳播【教學目標】1 通過實驗,使學生認識到“聲音能在氣體、液體、固體中傳播,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即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不同的物質傳播聲音的效果是不同的?!?并能簡單設計聲音可以向各個方向傳播的實驗。2通過實驗探究和分析,培養(yǎng)學生實驗觀察、分析和綜合的能力,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想象力,并能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的問題。3培養(yǎng)學生追求新知、獨立思維、重視實踐的意識,通過實踐來探究自然現象,養(yǎng)成學

7、習科學、應用科學的情感。體現“從生活走向科學,從科學走向社會”的課程教育理念。【教學重點】理解聲音在氣體、固體、液體各種物體中都能傳播?!窘虒W難點】指導學生認識聲音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的?!窘虒W準備】教師材料:課件。學生材料:線、紙杯、勺子、筷子【教學時間】1 課時【教學過程設計】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入課題探究活動一:聲音傳播需要媒質。1 出示小鈴并搖動它,讓學生能觀察到鈴錘在動,請他們聽聽鈴聲。2問:你們聽到鈴聲了嗎?對于這種情況你有什么看法?(在空氣中能傳播聲音)3學生自由討論。(空氣是傳播聲音的一種重要介質,容易被人們忽視,學生回答不到點上也不要緊)4老師演示著名的“真空鈴”實驗。取下橡皮

8、塞,向燒瓶中倒少許水,給燒瓶加熱,使燒瓶中水沸騰,大量水蒸氣涌出后,停止加熱,并迅速塞緊橡皮塞。冷卻一會兒,待燒瓶中水蒸氣大部分凝結,瓶中氣體稀薄時再搖動燒瓶,聽小鈴鐺此時的響聲。比較兩次鈴鐺響聲的強弱,可以明顯地感到氣體稀薄時響聲弱。由此可推得,真空不傳聲。5提問:你們聽到鈴聲了嗎?為什么會聽不到小鈴的聲音?對于這種情況你有什么推測?請學生發(fā)表各自的看法后,引出“真空”的初步概念,讓學生認識到聲音不能在真空里傳播。6師:那么聲音究竟能通過哪些途徑來傳播呢,我們今天一起來研究一下吧!二、設計實驗與活動探索物理規(guī)律活動二:探究聲音是怎樣傳播的及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效果學生討論:(1)聲音能在空氣中

9、傳播,還能在其它物體中傳播嗎?(2)你們組能提出什么實驗方案來驗證你們的假設?2學生分組討論實驗方案。(教師走到學生中去,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需要,給予適當的幫助和鼓勵。3交流實驗方案。(提醒學生尊重別人,認真傾聽和思考同學的發(fā)言,適時進行評價和鼓勵。4各組調整自己的實驗方案后進行實際操作,并作好記錄。5小組交流,匯報。6教師幫助學生進行實驗探究,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和觀察探索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徑。7實驗探究:利用水、沙子、書桌、可封口的塑料袋、空氣、鉛筆、橡皮等多種物品設計實驗,探究聲音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的傳播效果。8把沙子、水和空氣按傳播聲音的效果從好到差進行排序。活動三:

10、哪個方向可以聽到聲音?1 師:聲音能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傳播,是向什么方向傳播的呢?2學生思考并討論,提出假設。3師:你們可以自己設計實驗來驗證自己提出的假設嗎?4學生交流、實驗、匯報。學生基本能自己設計實驗。比如站在教室中間說話,教室各個方向的同學都能聽到聲音;輕敲桌子,把耳朵貼在桌子的每一個方向上都能聽到聲音。向水中扔一塊石頭,石頭周圍各個方向上的魚都會被嚇跑。5教師對學生活動進行評價。6教師小結聲音可以向各個方向傳播?;顒铀模禾骄柯曇魝鞑サ男问?。1 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知道了聲音能通過氣體、液體、固體向四面八方傳播聲音,那么聲音是以什么形式傳播的呢?我們做個小實驗想一想:聲音是怎樣通過“

11、電話”傳播的。2學生制作“土電話”。3 土電話的聲音是通過空氣棉線空氣傳播到另一個人的耳朵中的。 實驗中要拉直棉線,拉直的棉線能很好的傳遞振動,松垮垮的棉線會抑制振動,減弱并最終吸收振波,使振動無法到達另一只話筒。4學生觀察、解析實驗現象. 初步認識“聲音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的”5.教師小結:當物體振動發(fā)生時周圍的空氣也跟著振動,發(fā)聲體振動得快,周圍的空氣振動 得就快,發(fā)聲體振動得慢,周圍的空氣振動得就慢。這樣發(fā)聲物體周圍的空氣就會形成不斷振 動的聲音的波浪,這種聲音的波浪就叫聲波。三、應用知識解決問題.閱讀書33頁成語伏罌而聽,了解歷史上的聲音傳播的故事。.讓學生把成語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12、說說它運用了什么科學道理.原理:挖掘聲通過土壤和巖石這些固體物質向四面八方傳播,傳到罌后引起罌壁的振動, 又引起罌內空氣的振動,于是空氣的振動把聲音傳到了人的耳朵,與上一個活動共同反映出 聲音可向各個方向傳播。.讓學生用不同的辦法是礦泉水瓶中的豆粒聲音變小或消失。【板書設計】2.聲音的傳播氣體聲音可以通過w液體傳播固體聲音傳播的方向各個方向(四面八方)3. 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教學目標】1 了解耳朵的構造及各部分的作用。2了解人是怎樣通過耳朵感覺到聲音的。3知道什么是噪音及其危害,知道如何保護耳朵?!窘虒W重點】知道耳朵的結構、聲音在耳朵中傳播的過程?!窘虒W難點】探究“聲音會引起鼓膜振動”,并

13、能解釋耳膜的作用?!窘虒W準備】教師材料:課件。學生材料:人耳構造模型、卡紙、紙屏、小鼓?!窘虒W時間】1 課時【教學過程設計】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任務驅動1 開始上課之前,我們一起復習聲音在哪些介質下可以傳播?2生答:固體、液體、氣體。3那我們又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板書課題)生答:耳朵。4關于耳朵你知道些什么?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二、提供素材,動腦思考,合作探究活動一:認識耳朵的構造。1 同學們對耳朵有一定的了解,來看屏幕。(課件出示耳朵構造圖)2介紹耳朵的組成部分(點圖一一介紹)3現在誰來說說耳朵有哪些部分組成?(教師板書各部分的名稱)4同學們這就是一個耳朵的模型。(出示模型)你

14、能對照模型說出各部分的名稱嗎?5.仔細看看模型圖,耳朵的構造從外到內依次是誰來說說看?;顒佣赫J識耳朵各部分的作用(一)認識耳廓的作用1 耳朵有那么多的部分組成,那你們知道耳朵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呢?2好,先來看看我們最熟悉的耳廓。誰來說說看,它有什么作用?學生說耳朵主要有什么作用呢?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誰來幫幫老師?你來。我們來看,這是一張卡紙,我把它一卷,粘起來,現在像喇叭。3拿出桌子里的卡紙,我們一起來做一做。4做好了我們來聽節(jié)拍器的聲音。用喇叭聽;放下喇叭聽;再用喇叭聽一聽。你們發(fā)現了什么?誰來告訴大家?生答。5總結:剛才同學們有一個共同的發(fā)現:耳廓有收集聲音的作用。(課件出示)(二)認

15、識鼓膜的作用1 耳廓收集的聲音通過外道傳到哪兒去呢?生答:鼓膜2誰來說說看,鼓膜有什么作用?生答: ( 12)3鼓膜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這是一個紙屏,上面還有一個泡沫小球,這是一個小鼓。我再請一位同學來與我合作。請你拎起小鼓,鼓面對準紙屏,連續(xù)敲擊。明白嗎?其他同學注意觀察。學生演示4同學們自己動手試一試吧,看哪個小組合作得最好,觀察得最仔細。5學生小組實驗6你們發(fā)現了什么?生答:小球的跳動7為什么小球會跳動?8其實這個紙屏相當于我們耳朵的鼓膜(哪個部分)9耳朵里鼓膜振動的原理和紙屏振動的原理是一樣的。10鼓膜有振動的作用。(課件出示)(三)認識聽小骨和耳蝸的作用1 同學們在

16、書本34 頁下面有一幅漫畫圖,找到了嗎?對照上面的耳朵構造圖,仔細看一看;有什么發(fā)現?2學生對照回答3剛才我們通過實驗知道了外耳道有收集聲音的作用,鼓膜有產生振動的作用,那聽小骨和鼓膜有什么作用呢?對照這兩幅圖,小組內討論討論。4小組匯報5聽小骨跟隨鼓膜一起振動,把振動傳給耳蝸,耳蝸把振動轉換成聲音信號,再由聽神經把聲音信號傳入大腦,這個時候我們就聽到聲音了。(課件出示作用).下面,我請同學來完整的描述一下,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誰來試試看? (2個學生,適當評價。)生答,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教師總結三、交流分享、學以致用、構建智能。.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怎樣聽到聲音,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

17、認識。接下來,我們來聽一 段錄音。.學生聽錄音(優(yōu)美的音樂+噪聲).聽了這段錄音,有什么感覺? 生答.我們把聽起來不舒服的聲音叫做噪聲。生活中還有哪些噪聲?(生答).老師這兒也有一些例子,我們來看。(出示一些噪音場所).那我們能為減少噪音做些什么呢?(生答).生活中的噪聲有的時候難以避免,當我們遇到噪聲時,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耳朵?【板書設計】3.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聲音傳遞的路徑耳廓一外耳道一鼓膜一聽小骨一耳蝸一聽神經4. 不同的聲音【教學目標】1 感受不同聲音的差異,辨別出聲音強弱與高低。2知道聲音的強弱、高低與哪些因素有關3學以致用,自制簡單的樂器演奏4學會辨別聲音的高低與強弱;懂得改

18、變聲音強弱與高低的辦法;能初步認識聲音強弱、高低與哪些條件有關系【教學重點】知道聲音的強弱、高低與哪些因素有關【教學難點】感受不同聲音的差異,辨別出聲音強弱與高低,自制簡單的樂器演奏【教學準備】教師材料:課件。學生材料:三角鈴、直尺、橡皮筋、生活中常見的粗細、長短不同的材料?!窘虒W時間】課時【教學過程設計】一、游戲導入聽辨同學聲音游戲規(guī)則:全班同學閉眼,老師讓一名同學說一句話,然后請同學們猜說話的同學是誰?他(她)的聲音有什么特點?請男女同學各一名,讓學生分辨男女同學聲音的差別。2聽辨老師聲音游戲規(guī)則同上,老師參與。讓學生分辨孩子的聲音與成人的聲音的不同。3聽辨各種聲音師:今天老師也給大家?guī)?/p>

19、了一些聲音,你們說說看這是什么聲音?(雷聲 雨聲 蟲鳴聲 電話 火車)課件展示4教師談話:看來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奇妙的聲音。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不同的聲音。(板書課題:不同的聲音)二、研究音量的不同(一)敲三角鈴1 師:今天我們來研究不同的聲音,老師就帶來了一個與聲音有關的樂器。(出示三角鈴)2師問:知道它是誰嗎?生答:三角鈴。3師:看樣子,大家對它不陌生。4師問:現在,老師要讓你們敲一敲,聽一聽發(fā)出的聲音相同嗎?生 1:第一聲大,第二聲小。生 2:用力地敲,聲音就大;輕輕地敲,聲音就小。5師敲擊三角鈴(師生互答):用力地敲,發(fā)出的聲音就大;輕輕地敲,發(fā)出的聲音就小。6 師小結: 現

20、在我們知道聲音的大小和用力的大小有關,用的力氣越大,它發(fā)出的聲音就響,也就是強;用的力氣越小,它發(fā)出的聲音就弱。聲音的強弱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音量。(板書:音量強弱)(二)玩直尺1 師:既然聲音有強弱的變化,我們就來做一個與它有關的小實驗。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玩直尺的畫面),大家熟悉嗎?(學生回答)2師:大家會做嗎?(學生回答)3.師:在實驗之前,請看實驗要求(輕輕撥動直尺,觀察描述直尺發(fā)出的聲音;用力撥 動直尺,觀察描述直尺發(fā)出的聲音,重復3 次,并記錄在記錄表中)。4師:開始實驗,并完成記錄表格。(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實驗結果)5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明白用的力越大,直尺的振動幅度就越大,發(fā)出的聲音就越強。這說明音量的大小與用力的大小有直接的關系。三、探究音調的高低1 用同樣大的力分別敲擊同材料,但大小、粗細、長短不同的物體,你聽到的聲音有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