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的比較教育學_第1頁
我眼中的的比較教育學_第2頁
我眼中的的比較教育學_第3頁
我眼中的的比較教育學_第4頁
我眼中的的比較教育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眼中的比較教育學摘要:比較教育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其發(fā)展路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這過程中也面臨著眾多質疑。本文從比較教育學學科建設的必要性、原則、重大問題來探討比較教育學的未來發(fā)展走向,從而澄清人們對比較教育學的質疑,促進比較教育學的發(fā)展。關鍵詞:比較教育學;學科建設;未來走向 比較教育學自1817年產生以來,歷經近兩百年的變革,不僅發(fā)展成為一門“具有獨立學術體系的教育學科”,而且“推動了各種世界性的重大教育改革運動,促進了教育的全球化發(fā)展”。1但隨著教育科學的不斷發(fā)展,特別是比較研究被廣泛運用于教育科學研究之中,人們對比較教育學的學科屬性、知識體系、學科地位等的質疑與爭論也不斷出現。而本文著

2、重從比較教育學的學科建設方面來澄清這些質疑與爭論。 一、比較教育學進行學科建設的必要性 比較教育作為一門學科,在過去二百多年的發(fā)展中,積累了豐富的、本學科的知識,而且知識間的內在邏輯也逐步形成。一門學科存在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對象。近年來,比較教育的研究對象也逐漸明確和清晰起來,這就具備了一門學科應有的前提條件。而學科建設是比較教育學發(fā)展的一個根本問題,學界關于比較教育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還是一個研究領域的問題始終不能達成一致,其實這個問題勿需爭論,僅從比較教育學的價值和貢獻來看,應該作為一門獨立的、不可替代的學科存在,只不過其暫時還不成熟而已。而這些價值和貢獻也就成為了比較教育學進

3、行學科建設的必要性。比較教育學在促進不同地區(qū)教育交流的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發(fā)展,教育已經不再是一國一地區(qū)的事業(yè),不僅各國的教育家和相關學者早已放眼環(huán)球,去探索和研究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教育情況,特別是發(fā)達國家或是與自己國家情況類似的地區(qū);而且各國的教育決策者在制定教育政策或修改教育方案時,也會參照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做法。這些自然就需要比較教育學去實現,通過借鑒其他國家教育成功的經驗,吸取其失敗的教訓,可以使本國在教育過程中少走彎路,盡快取得教育成果??梢哉f比較教育學在這過程中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由于國際交流與國際合作的增強,環(huán)境、全球性資源、人

4、口問題也隨之日益凸顯,諸如全民教育、環(huán)境生態(tài)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重大教育問題,是教育學科體系內其他學科無法進行深入系統(tǒng)分析與研究的,更不用說問題的解決了。相反地,比較教育學是基于全球視野,將教育制度、國際教育、發(fā)展教育等重大教育問題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并將研究成果直接服務于世界各國教育改革。因此對于上述問題,都可以交由比較教育學并且只有比較教育學才能解決。這就是其他任何學科都沒能也無法做到的,也更充分地證明了比較教育學的不可替代性。針對教育問題不同國家或地區(qū)的教育學者進行交流與討論,通力合作,促進問題的解決。這足見進行比較教育學學科建設的必要性。2、 比較教育學進行學科建設的原則 在明確了比

5、較教育學學科建設的必要性以后,我們還應考慮到其建設的相關原則,具體有以下幾方面:(一)關聯性原則薩德勒曾經指出的“學校之外的事情甚至比學校內部的事情更重要,它制約并說明校內的事情”,這句話體現了教育領域內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全球意識和國際視野則是比較教育學的突出特點。在當今全球經濟、政治逐漸融為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需要以開放的、聯系的觀點來審視教育,把教育放在世界范圍內,并從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加以比較探討,充分考慮地區(qū)和種族差異以及經濟發(fā)展水平對教育的影響,必須跳出僅把國家作為比較對象的狹窄視野。人們在進行比較教育研究時就要善于從宏觀的、世界的、聯系的角度把握研究對象,要打破學科間的分

6、離狀態(tài),運用整合的探索理念和多維視野,把目光轉向比較教育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溝通與對接上,以跨文化、跨民族、跨語言、跨學科界限的各科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用系統(tǒng)的、整體的觀點來審視比較教育學。(二)發(fā)展性原則 綜觀中國比較教育學發(fā)展的歷程,是從研究6個發(fā)達國家的教育制度開始,到專題比較研究,再到教育國際化的研究;從宏觀的制度研究到微觀的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的研究;從僅重視國民教育制度的比較到關注婦女、少數民族等社會弱勢群體的教育;從僅注重正規(guī)的中小學教育到關注正規(guī)教育的各個階段,關注非正規(guī)教育、非正式教育以及各種形式和各階段的私立教育等。這個歷程是一個不斷演進與發(fā)展的過程,而且它將繼續(xù)以開

7、放的姿態(tài)實現自己的發(fā)展與繁榮。比較教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探討世界教育發(fā)展的共同問題和一般趨勢,而問題不斷被解決的過程正是事物的發(fā)展過程。發(fā)展不僅僅是目的,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段。顧明遠教授講過“當一門學科的知識不能解決現有的問題時,危機就出現了。我們要努力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當問題解決了,學科就會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碑斍?,比較教育學者們應努力樹立科際整合研究的方法論意識,不斷反思比較教育學的歷史與未來發(fā)展趨勢,尊重多元文化差異,并學會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實際存在的問題,用發(fā)展的手段解決研究中出現的問題。促進比較教育學學科的建設。(三)民族性原則比較教育學是一門注重借鑒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學科,

8、在借鑒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不同民族與文化之間的沖突。因為,民族主義會直接影響到教育制度的性質,而國家之間的文化也是千差萬別的,不能單純地把教育制度從一國搬到另一國。雖然當今是全球化時代,但是即使在研究全球教育發(fā)展的共同趨勢、致力于解決全球共同面臨的教育發(fā)展問題的過程中,各國也應保持自己民族的獨特性。各國在借鑒、引進和吸收國外的文化和教育理論時,要注意防止核心國家通過教育對其進行文化入侵和文化殖民,防止本族文化的邊緣化;要以批判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對現有教育發(fā)展的各個方面進行批判、反思和改造,在處理全球化和民族化的關系時應注意揚棄,堅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既要保持民族個性不被同化,又要尊重和包容

9、他者,勇于接納新事物。而各國研究者都應堅持走具有本國民族特色的比較教育研究之路,為本國的教育發(fā)展與改革做出更大的貢獻。(四)實用性原則 比較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教育借鑒,中國現代教育史上就曾經飽嘗機械照搬外國教育理論之苦:先是抄日、美,后是搬蘇聯,現在又是唯“美”主義,幾乎沒有考慮到實用性問題,沒有從國情、具體的背景、環(huán)境、時機等因素出發(fā),造成了眾多不良影響。關于比較教育的實用性目的,比較教育學史上有很多人論述過,從最初的教育借鑒到教育預測,再到教育分析,直至最近有學者提出的教育創(chuàng)造,無不是“用”字為先。這不僅是因為比較教育研究的對象往往是教育實踐中的一些重要的實際問題,對教育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同

10、時,作為經驗學科的比較教育學本身就是因解決教育發(fā)展中的實際問題而產生和發(fā)展的,又是以服務教育實踐為其主要目的和歸宿的。在教育實踐面臨許多重大實際問題、亟需借鑒國際先進的教育理論和經驗的今天,比較教育學更應該為教育實踐,尤其是教育決策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因此,人們進行比較教育研究時不僅要關注教育制度、“民族性”等主題的研究,同時也必須把目光投到學校、教室、課堂等具體教育問題中去,必須把目光更多地投向非正規(guī)教育和非制度化學習活動中去,要把最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運用到教育決策中去,更大程度地發(fā)揮出比較教育學的實用性價值,這也是其學科建設的必然要求。3、 比較教育學學科建設中的重大問題 在討論了比

11、較教育學進行學科建設的必要性和原則后,我們再來探討一下比較教育學在學科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1) 比較教育學的學科性質問題 對于比較教育學究竟是一門學科,還是研究領域,或者是研究方法,人們持有不同的看法。我國比較教育學家王承緒先生認為,“比較教育是一個跨國家、跨文化的研究各國教育的學科”。而法國學者黎成魁等人認為,“比較教育不是一門學科,而是一個研究領域”。也有學者認為,比較教育學是運用“比較法”,研究各國或各地區(qū)教育事實或現象的一種教育學研究方法。因此,比較教育學基本上是一種方法,是利用比較方法提出教育問題并試圖去解決的教育科學。 盡管對比較教育學是否為一門學科的說法眾多,但是

12、我國大部分學者認為比較教育學是一門獨立學科,認為比較教育學不僅有自己的學科方法論,有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和研究任務,而且正在形成并終將建立和完善自身完整的學科體系,因此應當視為教育科學體系中的一門分支學科。 而比較教育學之所以是一門學科,是因為它具有豐富的、系統(tǒng)的事實資料,邏輯化、結構化的問題,嚴密的、解釋力強的理論體系以及發(fā)現事實、解決問題、形成理論的有效方法。由此推斷,比較教育學已發(fā)展成為一門事實上的教育學科。 在確定了比較教育學是一門學科后,眾多學者對其的學科性質又有了爭議。在我國,比較教育學建立之初,學者們就將這門學科歸入應用科學,認為它是教育中的一個應用研究領域。比較教育學在科學體系中

13、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在宏觀方面,它致力于學習、借鑒別國教育成功的經驗,為教育決策者提供相關信息,作為政策制定的依據;在微觀層面,這一學科指導本國的教育改革實踐,具體表現在推進學校課程改革、課堂管理、教師教學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方面,促進了我國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協(xié)調發(fā)展。比較教育研究指向教育實踐,并且為實踐服務,具有極強的現實性。因此,將比較教育學看成是一門應用學科符合其本質內涵。但是,這種認識也易于造成對學科理論性的忽視,受此影響,中國學者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對比較教育學的理論架構都缺乏深入細致的研究,造成學科理論上的缺失。 因此,在比較教育學學科的建設過程中,有必要調整對其學科性質的定位,既保證教育理論

14、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又能服務于本國的教育實踐。(2) 比較教育學的方法論問題方法論建設歷來是各門學科建設的重點與難點,究其原因,還在于人們對“方法論”的認識與理解存在著復雜的多樣性。葉瀾教授認為:“方法論關注的不是對現有方法合理性確認以后的具體運用,而是對現有方法的核心部分與理論基礎的反思、對它的不合理性的發(fā)現、對新的方法結構的構建,進而使方法總體發(fā)生突破性的變化。方法論研究是應人類認識發(fā)展需要新的認識方式而產生的?!本捅容^教育方法論來說,我們應當從歷史演變的發(fā)生學角度,研究比較教育研究中對象與方法的關系問題,才能進一步客觀地看待比較教育的方法論建設問題。綜觀比較教育學史,不同的研究理論和研究方法都

15、是由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學者或者教育決策者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所要解決的問題,而采用、探索或創(chuàng)造出來的。比如在比較教育研究早期所常用的比較歷史法、因素分析法,后期出現的貝雷迪(Bereday George Z.F.)比較四步法、諾亞(Harold J. Noah)與??怂固梗∕ax A. Eckstein)提出的驗證假說比較法、霍爾姆斯(Brain Holmes)首倡的比較教育問題研究法等比較方法,都是在其特定的背景下提出的。此外,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跨學科的方法在比較教育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許多重大的比較教育研究都是由不同領域的學者共同合作完成。即使是單個學者或知識結構相近的學者群體

16、在比較教育研究中,也試圖從跨學科的視角對某種比較教育研究對象進行多種層面的理解、把握。這必然導致大量新的理論被運用于比較教育研究,如歷史社會科學(historical Social Science)、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現象學社會學(Phenomenological Sociology)、批判人種學(Critical ethnography)、世界體系論(World Systems analysis)等。比較教育的方法論已從過去的“一元”“單極”走向現今的“多元”與“多極”,即由過去片面地強調定量的分析方法與統(tǒng)計技術逐漸走向目前的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宏觀與微觀分析相結合的

17、多元研究方法這一趨向。而比較教育學又有其獨特性,想要找到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比較教育理論和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的比較教育研究方法,是不可能的。所以比較教育是不可能有一成不變的基本原理、理論和規(guī)范的,至少在目前不會出現獨特的研究方法。面對比較教育研究方法日益呈現的“多元”趨向,有必要從方法論知識體系構建的角度,從各個不同層次、同一層次不同研究領域間相互作用的角度,來探討比較教育研究方法論的構建與發(fā)展問題。而這需要比較教育學者在真正理解和切實地運用所有科學領域內已有研究方法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各種研究方法使用的條件與范圍以及其各自所屬不同的研究范式,并根據研究方法的性質、研究層面、研究功能等維度對其歸納

18、分類。這不僅是我國比較教育學者,也是世界各國的比較教育學者們在當前的方法論建設上要花氣力與工夫去做的,而單純地尋求比較教育獨特的研究方法,則是不可取的。(3) 比較教育學的學術話語問題我國目前的比較教育研究在各個方面都獲取了不小的成就,但所有這些基本上都是采用西方發(fā)達國家教育學界通行的研究方法與科學范式而獲得的。而研究過程以及成果中的學術話語仍被西方的教育學術影響所壟斷控制,盡管積極地采用西方教育學界中所通用的“學術話語”,對我國教育的指導和研究,對于提高本國的教育研究水平、縮小我國與西方國家的差距并逐漸與國際接軌有很大幫助。但我們如果在進行研究過程中忽視了從本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角度出發(fā),尤其是未

19、從本民族的教育思想傳統(tǒng)出發(fā),來看待、解釋和介紹西方教育理論和教育科學范式,那么對西方教育理論和教育科學范式的介紹、引進與借鑒,就有可能反過來阻礙我們自己的教育科學理論體系和教育科學研究范式的形成和建立,進而也會阻礙本民族教育傳統(tǒng)乃至整個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正確地看待與處理包括教育傳統(tǒng)在內民族文化傳統(tǒng)與國家現代化的關系,是當前發(fā)展中國家教育發(fā)展的關鍵所在。因此,比較教育學者或研究人員在進行比較教育研究時,尤其要注意到本國已有的教育傳統(tǒng),逐漸擺脫西方中心或由西方控制的學術話語霸權,探索并努力建立一套根植于我國民族文化傳統(tǒng)土壤之上的比較教育話語體系。 此外,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馬克思主義的“堅持”與“發(fā)展”上,我們有著比任何國家都豐富的經驗與教訓。因此在比較教育的研究中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辯證唯物與歷史唯物的理論與方法,對于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比較教育話語體系也是有著極其重要的特殊意義。4、 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