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證據法理論基礎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_第1頁
第二講證據法理論基礎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_第2頁
第二講證據法理論基礎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_第3頁
第二講證據法理論基礎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_第4頁
第二講證據法理論基礎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講 證據法的理論根底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呂澤華授課內容引子:1認識論2方法論3價值論4倫理道德論5證據法的認識論根底司法證明是認識活動嗎?真實能發(fā)現嗎?你能分清這幾個概念嗎?客觀真實、法律真實、證據事實和裁判事實?如何理解中國當今的“命案必破?司法證明像考古嗎?司法證明是科學實驗嗎? 法律工作者認識到,訴訟不是也不可能是發(fā)現真情的科學調查研究。訴訟中應調查的事項是由訴訟當事人決定的。當事人可能排除科學家會堅持考慮的許多因素。法院沒有發(fā)現當事人不知道的或未經他們披露的信息淵源的手段。法院必須主要依賴利害關系人提供的信息資料事實審理者只能取得雙方當事人有能力并愿意提出的信息。摩根司法證明是一種

2、特殊的認識活動其一,司法證明受證據規(guī)那么、法律標準以及其他各種人為因素的制約;其二,司法證明有著場所和時間的限制;其三,司法證明是認識向證明的轉化,認識主體與裁判主體在職能上有別離;其四,司法證明以“證據為據,司法裁判的場域是一個法律的“證據場域;其五,真實并非司法證據的唯一目的。不同的證據法受不同認識論的指導哲學認識論認為:認識“是關于人類認識的來源、開展過程,以及認識與實踐的關系的學說。認識論的根本問題:思維與存在關系:唯物主義認識論和唯心主義認識論認識的起源:唯理主義、經驗主義和批評主義認識確實實性:獨斷論、疑心論、批評論與實證論;認識的本質:觀念論、實在論與現象論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與證

3、據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可知論反映論物質論絕對真實相對真實客觀真實法律真實程序真實證據事實訴訟證明中的真實 “思維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維著的人們中實現的;擁有無條件的真理權的那種認識是在一系列相對謬誤中實現的;二者都只有通過人類生活的無限延續(xù)才能完全實現。恩格斯?反杜林論?推薦閱讀書目一著作1.何家弘主編:?證據法學新編?,北京:法律出版社,21頁下2.何家弘、劉品新:?證據法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743頁3.吳宏耀,魏曉娜:?訴訟證明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51頁4.陳浩然:?證據學原理?,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1727頁5.何家弘主編:?

4、證據法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81206頁6.陳瑞華:?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版 7.田心銘:?認識的反思?第十七章第一局部“真理的客觀性和主觀性,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二論文樊崇義:?客觀真實管見?,載?中國法學?2000年第1期。張繼成:?對“法律真實和“排他性證明的邏輯反思?,載何家弘主編:?證據法論壇?第二卷,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1年版。陳光中、陳海光、魏曉娜:?刑事證據制度與認識論兼與誤區(qū)論、法律真實論、相對真實論商榷?,載?中國法學?2001年第1期。陳瑞華:?從認識論走向價值論?,載?法學?20011卞建林,郭志媛

5、:?論訴訟證明的相對性?,載?中國法學?20012何家弘:?證明的目的和標準?,載?法學研究?,2001,6 張建偉:?證據法學的理論根底?,載?現代法學?20022江偉,吳澤勇:?證據法假設干根本問題的法哲學分析?,載?中國法學?20021陳光中:?構建層次性的刑事證明標準?,載?訴訟法論叢?第7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9月版。王敏遠:?一句謬誤、兩句廢話、三種學說?,載?公法?第四卷,王敏遠主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張衛(wèi)平:?證明標準建構的烏托邦?,載?法學研究?2003年第4期何家弘:?司法證明標準與烏托邦答劉金友兼與張衛(wèi)平、王敏遠商榷?,載?法學研究?2004年第6期宋英輝

6、、吳宏耀、雷小政:?證據法學根本問題之思考?,載?法學研究?2005年第6期 思考題談談你對辨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中的物質論對證據法指導意義的理解?談談你對辨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中的反映論對證據法指導意義的理解?談談你對辨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中的可知論對證據法指導意義的理解? 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者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通。毛澤東方法論司法證明的“橋和“路中東阿拉伯國家流傳的內史路丁毛拉(Mulla Nasrudin)審判的故事。方法論的金字塔證據法專門方法論哲學科學方法論一般科學方

7、法論方法論的體系哲學方法論辨證唯物主義方法論一般方法論經驗方法論觀察法、實驗法、模擬法等;理性思維方法論直覺思維法、歸納演繹法、假說方法等;橫向學科開展起來的現代方法論信息論、系統論與概率論等證據法專門方法論取證方法、舉證方法、質證方法、認證方法與開示方法等。辯證法與證據法聯系與開展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總特征矛盾分析的方法“兩造具備,師聽五辭、“兼聽那么明,偏聽那么暗;現代的居中裁判、控辯對抗訴訟證明模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兩點論與一點論;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系統科學與證據法老三論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新三論耗散結構論、協調論、突變論一信息論與證據法1.證據的信息特征:1證據具有知識的

8、秉性2證據具有不守恒性3證據是量和質的統一4證據具有絕對性與相對性的二重性1948年【美】貝爾 公司研究所的申農發(fā)表了?通訊的數學理論?案件發(fā)生的信息轉移原理 司法證明的證據流程 案件過程中 案件過程中人人信息轉移模型 人場所信息轉移過程當事人信源當事人、證人信宿案件行為信道現場、關聯場所信宿當事人信源案件行為信道獲取階段加工處理階段反響階段傳輸階段同案犯贓款贓物賬款贓物其他涉案工具作案人被害人作案工具犯罪現場證人證人其他知情人同案犯作案人關聯場所被害人其他知情人作案工具其他涉案工具犯罪現場關聯場所二系統論與證據法1.證據元素、證據子集與證據系統2.證據元素與證據3.證據元素的聯系方式1證據元

9、素間的聯系直聯系逆聯系平行聯系逆平行聯系2證據子集間的聯系20世紀30年代美籍奧地利生物學家貝塔朗菲提出系統論概率論與證據法 “法官所認定案件事實是一種蓋然性事實,而非確定性事實。一概率論可用于評斷單一物證的證明力案例:1910年法國巴黎大學教授勃泰柴氏Balthaiar的指紋概率統計: 100個指紋細節(jié)特征,每個特征包含起、終、分、結四個細節(jié)點,共計指紋特征數: 4100=3.251071一個世紀生產的人口以50億計算,手指數: 5010810=51010出現指紋相同的情形,需要幾個世紀: 3.25107151010=6.51060百年此外,DNA的概率統計,手足工槍等痕跡都需要借助概率統計

10、進行證據價值分析。恭如心與“世紀遺產案指紋特征鑒定標準化問題經驗法那么與概率論高爾頓為什么并沒有實際比對60億人的指紋,就能斷言相同指紋出現概率是1/60億?同理,為什么科學家無需比對全人類的DNA指紋圖譜,就能判定人類的DNA形狀幾乎是絕對差異性的?法官評斷證據證明力靠的是經驗、理性的經驗法那么概率論的優(yōu)勢是可以進行定量分析,利用數理統計進行司法證明蓋然性的推導。二概率論可用于評斷一組證據的證明力概率論的乘法法那么拋硬幣游戲0.50.5 0.5=0.1254個證據認定事實的聯合作用圖示事實裁判證據2證據3證據4證據1案件事實二概率論可用于評斷一組證據的證明力概率統計根本公式:1.Bayes定

11、理的優(yōu)勢形式:2.Hi是i=1,2,r,一組互不相容且互補的事件,那么有:PrH pE,I PrEH p,I) PrHpI PrHdE,I Pr (EHd ,I) PrHdI PrEHi,IPrHjIPrHiE,I= rj=1PrEHj,I)Pr(HjI)克林斯案件“工程 特征 獨立概率A: 一輛黃顏色汽車 1/10B: 胡須較長的男性 1/4C: 頭發(fā)較長的女性 1/10D: 鬢發(fā)較濃的黑人 1/10E: 金發(fā)白人 1/3F:一輛氣車內同坐不同種族的夫婦 1/1000該案統計概率:ABCDEF=1/12,000,000.請問:你認為本案案件行為人概率統計是否正確?藍色出租車問題條件:晚上目擊

12、出租車綠色:85輛藍色:15輛目擊準確概率:80%目擊者認為其看到的是藍色的出租車問:正確的概率是多少?解答:850.8=68綠、真;850.2=17綠,假藍150.8=12藍、真;150.2=3藍,假綠判斷藍色的正確概率:12/29=41.1%三概率論可用于評斷全案證據的證明力“信度理論四概率論可用于評斷一方當事人是否有過失的問題“漢德公式The Hand FormulaBPLB:預防本錢;P:概率;L:實際損失的金額案源:利爾德漢德法官和“合眾國訴卡洛爾波音公司案注:此外,還有“理性人標準等五概率論可用于解決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確實定問題“概率心證說:賠償數額以損害事實認定的概率為根本,按照證

13、明的程度計算。賠償額=求償額事實認定的概率科學運用概率分析的原那么一、證據力合成中的“證據獨立性原那么二、消除個體差異原那么三、最大限度搜集證據原那么證據法學的研究方法傳統:唯物主義認識論和辯證法 陳一云,1991融合研究的方法、系統研究的方法、比較研究的方法、實證研究的方法、分析研究的方法樊崇義,2004社會調查的方法、系統的方法、比較的方法、分析的方法、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方法 陳衛(wèi)東、謝佑平,2005實證研究方法、價值分析方法、經濟分析方法、社會學分析方法、比較研究方法、系統分析方法吳丹紅,2006價值論 解決爭執(zhí)和查明真相這兩個目的,并未給評價法律程序提供可用的標準,因為它們過于籠統。解決爭執(zhí)

14、是全部法律程序法與實體法的目的之一。與純科學不同,法律的目的并不在于發(fā)現真相,并不在于發(fā)現全部真相,并不純粹在于發(fā)現真相。這不但代價過高,而且往往與解決爭執(zhí)的目的不沾邊。不過,置真相于不顧,照樣也能解決爭執(zhí)。武斷的命令或拋硬幣也可以行之有效地用來解決許多爭執(zhí)。因此,要評價法律程序,需有多種具體目的。邁克爾D貝勒斯Michael D Bayles 證據法中的價值觀實體正義 vs 程序正義發(fā)現真相 vs 解決糾紛打擊犯罪 vs 保障人權司法利益 vs 社會利益批判性思維:證據法會促進真相的發(fā)現么促進真相的發(fā)現 VS阻礙真相的發(fā)現一、司法證明是一種價值權衡的活動權衡的總原那么結合具體國情,確定一個適

15、宜的平衡點,以保證證據立法和司法活動的正當性。平衡點的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1取此舍彼所要到達的目的;2被舍棄的價值有無依理性的其他替代方法獲取的可能性;3被舍棄的價值沒有依理性的其他替代方法獲取的可能性時,這種舍棄是否值得。二、法律價值與其他價值的平衡一法律正義與道德正義二司法公平與經濟效率三司法正義與傳統文化、宗教信仰、社會觀念三、法律價值內部的平衡一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二案件真相與解決糾紛三個體利益與社會利益案例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弟代姊嫁,姑伴嫂眠。愛女愛子,情在理中。一雌一雄,變出意外。移干柴近烈火,無怪其燃;以美玉配明珠,適獲其偶。孫氏子因姊而得婦,摟處子不用逾墻;劉氏女因嫂而

16、得夫,懷吉士初非銜玉。相悅為婚,禮以義起。所厚者薄,事可權宜。使徐雅別婿裴九之兒,許裴政改娶孫郎之配。奪人婦人亦奪其婦,兩家恩怨總是風波;獨樂樂不假設與人樂,三對夫妻各偕魚水。人雖兌換,十六兩原只一斤,親是交門,五百年決非錯配。以愛及愛,伊父母自作冰人;非親是親,我官府權為月老。已經明斷,各赴良期。 案例二:“白宮門案件倫理道德與證據法仁、義、理、智、信人格尊嚴 女性尊嚴、個人隱私、人格尊重人倫親情 “親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忠誠等根本人倫之理 人之常情 經濟、平安、職業(yè)常理補充閱讀1.卞建林:“略論我國證據制度的理論根底,載?人民檢察?2000年第11期2.陳瑞華:“從認識論走向價值論,載?法學?2001年第1期3.陳光中、陳海光、魏曉娜:“刑事證據制度與認識論,載?中國法學?2001年第1期4.何家弘:“試論刑事司法與證據制度的價值取向,載?犯罪研究?2001年第1期5.張建偉:“證據法學的理論根底,載?現代法學?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