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師基本知識培訓_第1頁
茶藝師基本知識培訓_第2頁
茶藝師基本知識培訓_第3頁
茶藝師基本知識培訓_第4頁
茶藝師基本知識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本內容基本內容 茶史:茶的歷史沿革 茶性:茶的成分和功效 茶類:茶的種類及名茶介紹 茶技:茶的沖泡技術 茶與文化 茶藝表演茶文化1、何為茶文化?古代“文”、“化”二字的出現(xiàn)“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一化天下”。 易賁卦即:觀察天文景象,可以知曉天道自然的變化;觀乎人類文明,可以教化天下,使人明倫知禮。 現(xiàn)代文化的定義:人們在社會實踐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和精神文明的總和。2、茶文化 廣義:整個茶葉發(fā)展歷程中,有關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狹義:專指整個茶葉發(fā)展歷程中,有關 “精神財富”部分。3、何為茶道? 中國文化中的“道”,本是指宇宙萬物的本體及其運動的規(guī)律與準則。 中國“茶道”的基本含義

2、則是指以一定的環(huán)境氣氛為基調,以品茶、置茶、亨茶、點茶為核心,以語言、動作、器具、裝飾為體現(xiàn)。 主要分為藝術、道德、哲學和宗教四個方面:(1)飲茶過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為內涵;(2)修身養(yǎng)性、學習禮儀和進行交際的綜合文化活動與特有風俗;(3)品茶約會的整套禮儀和個人修養(yǎng)的全面體現(xiàn);(4)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和民族性。 中國茶道內涵: 中國茶道是以飲茶為契機的綜合文化體系,其內涵融會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道、儒、佛三家的思想精華。從歷史的角度看,道家與茶文化的淵源最為久遠;從發(fā)展角度看,茶道的核心思想應歸之于儒家學說;佛教禪宗則體現(xiàn)在茶文化的興盛與發(fā)展上。PS:學習茶文化切忌只學習“狹義”茶文化,一個真正

3、的茶人應海納茶識,包括:知茶識、明茶理、懂茶性、曉茶情、悟茶禪一味等等一切與茶相關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非只懂茶識與茶藝便大肆其然。第一章:茶的歷史沿革第一章:茶的歷史沿革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茶在中國人的眼中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個象征性的符號,既“平實”又“華貴”,既可“入世”又可“出世”,已成為中國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是茶的原產(chǎn)地,在我國,茶被譽為“國飲”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茶文化在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中呈現(xiàn)出不同形態(tài)。它自殷周、唐、宋一直至今,長盛不衰,經(jīng)過幾千年的積淀,中國茶文化已升華為中華民族的一個文化品質,對中國人的人性、思想、感情和行為等

4、方面有著廣泛的影響,并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fā)展和文化的交流。一、茶的發(fā)展史 追尋中國茶文化的源頭,首先要從中國茶葉的起源說起。唐代陸羽茶經(jīng)就說:“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nóng)氏,聞于魯周公?!币簿褪钦f,從神農(nóng)時期,我們就已經(jīng)有了飲茶的習慣。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里有:“神農(nóng)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是個通假字,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茶”。我們對茶最初的認識,是從它的解毒功效開始的。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 (一)原始階段(上古(一)原始階段(上古商周商周春秋戰(zhàn)國春秋戰(zhàn)國先秦時期)先秦時期)1、白虎通義中記錄,神農(nóng)生活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距今五千多年的母系氏族新石器時代。當時生產(chǎn)力低下,

5、人類只有采集野果、野菜和谷物煮成粥充饑,自神農(nóng)發(fā)現(xiàn)茶后也和在其中用以解毒。后來發(fā)展到單獨將茶煮成茶水作飲料。(現(xiàn)在云南基諾族還保留吃涼拌茶的習俗。2、商周時期:茶得到進一步發(fā)展,茶作為茶食茶水飲料逐漸被平民和王公貴族喜愛。3、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晏子春秋中記錄齊國人喜食茶葉作菜。4、先秦時期:到戰(zhàn)國末期,秦國攻占巴蜀后,茶已傳到黃河中下游。(二)南方飲茶已成風氣(兩漢、魏晉、南北朝)1、兩漢時期(有關茶的保健作用受到重視,飲茶已成為人們日常用品)2、魏晉、南北朝:飲茶之風傳到長江中下游,茶已作為日常飲料,用作宴會、待客、祭祀之用。 這個階段是飲茶史上的重要階段,代表著茶文化逐步形成!(三)唐朝飲茶風

6、氣傳到全國中國茶文化已基本形成,具體表現(xiàn)在:1、有了較豐富的茶葉物質,茶葉生產(chǎn)、加工有了一定的規(guī)模2、茶葉科學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茶事活動由實踐開始上升到理論 PS:世界第一部茶葉、茶文化專著茶經(jīng)問世,它由唐代陸羽所著,成書于公元780年。茶經(jīng)內容十分豐富,是一本茶葉百科全書。它涉及生物學、栽培學、制茶學、分類學、生態(tài)學、數(shù)理學等;同時,還記載了唐代以前有關茶的不同神話、寓言、史籍、詩賦、傳記、地理、數(shù)理等書籍,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珍品。3、飲茶在精神領域有了較完美的體現(xiàn),如提出茶道、茶禮、茶文化與中國的儒、禪、道哲學思想緊密結合4、有較多的茶文化著作和茶詩茶畫作品產(chǎn)生。 如唐代茶詩

7、數(shù)不勝數(shù),著名詩人有:李白、白居易、杜牧、柳宗元、盧仝,皎然、元稹等100多人約400多首。5、作為上層建筑的茶政開始出現(xiàn)。 唐政府規(guī)范茶葉,為增加財政收入。(四)宋代飲茶風氣興盛 宋代至明初,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可以說到了鼎盛時期 茶葉產(chǎn)品開始由團茶發(fā)展為散茶,打破了團茶、餅茶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同時出現(xiàn)了團茶、餅茶、散茶、末茶。 飲茶之風非常興盛,盛行“斗茶”的點茶法。都市里茶館文化非常發(fā)達 茶區(qū)也大面積地進行了南移,茶區(qū)進一步擴大。(五)明清飲茶風氣進入鼎盛時期 明洪武21年(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罷適龍團,惟采茶芽以進”。 此為茶史上一個標志性舉措:一則由以前的煎煮法變遷到?jīng)_泡法;二

8、則使茶葉制作技術更加以改進。致使茶類更豐富,還出現(xiàn)散茶類如:綠茶、花茶、烏龍茶(明中期)、紅茶(閩官安微人余干臣);綠茶由原來的蒸青技術發(fā)展到炒青技術。 由于茶葉制作技術的發(fā)展,清代基本形成現(xiàn)今的六大茶類,除最初的綠茶之外,出現(xiàn)了白茶、黃茶、紅茶、黑茶、青茶。 清代茶葉品飲上最大的成就就是“工夫茶藝”的完善二、茶的起源 要了解茶的起源就必須從兩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現(xiàn)今保存完好的古茶樹, 另一方面是可考證的茶文化史料記載。 茶多年生,木本,常綠植物,在植物學分類系統(tǒng)中屬于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山茶科,山茶屬。 全世界山茶科植物有23屬380多種,我國有15屬260多種,大多分布在云南、貴州、

9、四川一帶。(從這里可說明我國茶樹資源豐富,可間接說明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 云南現(xiàn)存古茶樹活化石:三棵代表性茶樹為證:1、云南省勐??h巴達大黑山上發(fā)現(xiàn)的,樹高32.12米,樹圍2.9米,距今1700多年的野生型茶樹王2、云南省瀾滄縣邦威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高11.8米,距今1000多年的過渡型茶樹王3、云南省勐??h南糯山上發(fā)現(xiàn)的,樹高9.55米,樹幅10米,主干徑1.38米,距今800多年的栽培型茶樹王。 最早的茶的別名有:荼、茗、舛 世界各國關于茶字的發(fā)音都源于我國南北方語系。 閩南語的茶字發(fā)音英語:Tea 西班牙語:Te 德語:Tee 北方語系茶“cha”直譯日語:Cha 外國茶樹、茶葉的制作技術及品

10、飲方式都是直接或間接由中國傳入的。 茶是全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是健康飲料,文明飲料,和平飲料。古有茶經(jīng)中注“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常品茶能陶冶個人情操,協(xié)調人際關系,凈化社會風氣。茶對各民族間的團結,各國友好往來都做出了重大貢獻。PS:世界上三大無酒精飲料:茶、咖啡、可可(一)茶的成分(一)茶的成分 茶葉內質有300多種成分,可分為營養(yǎng)成分和藥用成分。1、茶的營養(yǎng)成分、茶的營養(yǎng)成分 維生素:防治動脈硬化,促進人體機能正常發(fā)育,抗衰老。 NH3(2-4%):防早衰,促進智力發(fā)育,增強造血功能(特別是茶葉中含有少量的天門冬氨酸和賴氨酸) 礦物質元素(4-7%):F(防齲齒)

11、,Zn(促進兒童發(fā)育,防止心肌梗塞),F(xiàn)e(防止貧血) 蛋白質:茶葉中的蛋白質含量很高,達20%30%。最新研究證實茶葉中的必需氨基酸種類是齊全的,但比例不夠合理,其中色氨酸的量很少,茶氨酸含量通常占茶葉中其他氨基酸總量的50%以上,其含量以白茶為最多,其次是綠茶和紅茶。茶氨酸有強心利尿、擴張血管等功能。 熱能:茶葉是一種低熱能食物,不同種類的茶葉所能提供的熱能不一樣。每100g茶葉中熱能和生熱營養(yǎng)含量以綠茶最高,一般來說,品質越好,熱能越高;磚茶的熱能最低,這是由于作為原料的茶葉質量不高。2、茶的藥用成分、茶的藥用成分 生物堿(2-4%):茶葉中的生物堿包括咖啡堿、茶堿、可可堿、嘌呤堿等。是

12、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有提神益思,增強智力,助消化,利尿的功能。 茶多酚:茶葉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包括茶單寧、茶鞣酸、兒茶素等,茶多酚占干茶的20%35%,其中兒茶素占茶多酚的比重最多??梢栽鰪娒氀艿墓δ?;抗炎抗菌,抑制病原菌的生長,防高血壓,抗癌防輻射(對有害金屬還原),減肥健美(茶多酚中的兒茶素和茶皂素,如大印染) 脂多糖(3%):抗輻射(上網(wǎng)時應喝杯綠茶),改善造血系統(tǒng)功能,增強免疫力。3、茶的味道、茶的味道 苦:茶葉中本身含有咖啡堿 澀:茶葉中本身含有茶多酚 鮮:氨基酸 甜:可溶性的糖 厚:果膠(二)茶的性質和保存(二)茶的性質和保存1、茶葉的雙重屬性: 自然屬性:保健功能 社會屬性:以茶

13、會友、送禮、以茶養(yǎng)性2、茶的特性:吸附性、避光性3、茶葉的保存、茶葉的保存 大容量茶葉儲藏:炭貯法、抽氣充氮法,大型冷柜冷藏法(綠茶、白茶、鐵觀音)、復合膜鋁泊袋密封法。 家庭用茶葉貯藏:瓦壇貯藏法、罐貯法、塑料袋貯藏法、熱水瓶貯藏法。 品種搭配法:先熟搭配后熟茶,如紅茶搭碧螺春。4、茶葉變質的原因茶葉變質的原因 葉綠素的變化(主要是葉綠素a、b氧化成脫鎂葉綠素變成黃綠色) 茶多酚的氧化、聚合而影響茶湯濃度、爽度、收斂性。 維生素的的減少而影響茶湯鮮醇度 香氣成分的變化,使茶香不純正、鮮靈。5、影響茶葉變質的外在條件影響茶葉變質的外在條件 溫度:室內溫度每升高10度,干茶褐變3-5倍。在10度

14、以下可抑制變質。 水分:水作為化學反應介質,含水量越高,內含物質變質越快。 氧氣:直接參與變質反應的物質。 光線:起催化劑作用,對維生素和葉綠素影響最大。(三)飲茶的十二大功效(三)飲茶的十二大功效 三增:增力(祛疲勞增體力),增智(增強記憶力),增美(茶能減肥) 三抗:抗衰老,抗輻射,抗癌證 三消:消炎,消毒,消臭 三降: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 健脾開胃抗衰老,提神醒腦除疲勞,清心明目抗輻射,利尿解毒降血壓。殺菌消炎防癌癥,醒酒解膩助消化,消除電離抗輻射,消炎殺菌抗感染,藥效明顯營養(yǎng)好,健康健美長壽法。 飲茶應注意的事項:三忌(睡前品,空腹品,體弱病初愈時品)綠茶功效綠茶功效1、抗衰老抗衰老

15、綠茶所含的抗氧化劑有助于抵抗老化。綠茶中的兒茶素能顯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2、抗菌抗菌 常喝綠茶能降低血糖、血脂、血壓,從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3、降血脂降血脂茶中的兒茶素能降低血漿中總膽固醇、游離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動脈硬化發(fā)生率。綠茶含有黃酮醇類,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塊及血小板成團,降低心血管疾病。4、瘦身減脂瘦身減脂 綠茶含有茶堿及咖啡因,可以經(jīng)由許多作用活化蛋白質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減少脂肪細胞堆積,因此達到減肥功效。5、防齲齒、清口臭防齲齒、清口臭 綠茶含有氟,其中兒茶素可以抑制生齲菌作用,減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發(fā)生

16、。茶所含的單寧酸,具有殺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細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6、防癌防癌綠茶對某些癌癥有抑制作用,對防癌癥的發(fā)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勵作用。 7、美白及防紫外線美白及防紫外線專家們在動物實驗中發(fā)現(xiàn),綠茶中的兒茶素類物質能抗UV-B所引發(fā)之皮膚癌。8、可改善消化不良情況可改善消化不良情況 綠茶能夠幫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況,比如由細菌引起的急性腹瀉,可喝一點綠茶減輕病況。鐵觀音的功效鐵觀音的功效1、有助于延緩衰老、有助于延緩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體自由基的清除劑。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維生素E強18倍。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

17、多酚對人體脂肪代謝有著重要作用。茶多酚,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強的纖維蛋白原降低,凝血變清,從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3、有助于預防和抗癌、有助于預防和抗癌:茶多酚可以阻斷亞硝酸銨等多種致癌物質在體內合成,并具有直接殺傷癌細胞和提高肌體免疫能力的功效。4、有助于預防和治療輻射傷害、有助于預防和治療輻射傷害:茶多酚及其氧化產(chǎn)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質鍶90和鈷60毒害的能力。對因放射輻射而引起的白血球減少癥治療效果更好。 5、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茶多酚有較強的收斂作用,對病原菌、病毒有明顯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對消炎止瀉有明顯效果。6、有助于美容護膚、有助于美容護膚: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

18、,用它洗臉能清除面部的油膩,收斂毛孔,具有消毒、滅菌、抗皮膚老化,減少日光中的紫外線輻射對皮膚的損傷等功效。 7、有助于醒腦提神、有助于醒腦提神:茶葉中的咖啡堿能促使人體中樞神經(jīng)興奮,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8、有助于利尿解乏、有助于利尿解乏:茶葉中的咖啡堿可刺激腎臟,促使尿液迅速排出體外,提高腎臟的濾出率,減少有害物質在腎臟中滯留時間??Х葔A還可排除尿液中的過量乳酸,有助于使人體盡快消除疲勞。 9、有助于降脂助消化、有助于降脂助消化:這是由于茶葉中的咖啡堿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幫助消化,增強分解脂肪的能力。所謂“久食令人瘦”的道理就在這里。 10、有助于護齒明目

19、、有助于護齒明目:茶葉中含氟量較高,而且茶葉是堿性飲料,可抑制人體鈣質的減少,這對預防齲齒、護齒、堅齒,都是有益的。因為茶葉中的維生素C等成份,能降低眼睛晶體混濁度,經(jīng)常飲茶,對減少眼疾、護眼明目均有積極的作用。普洱茶功效普洱茶功效1、降脂、減肥、降壓、抗動脈硬化、降脂、減肥、降壓、抗動脈硬化 普洱茶經(jīng)過獨特的發(fā)酵過程生成了新的化學物質,其中有的含有脂肪分解酵素的脂肪酶,能對脂肪產(chǎn)生分解作用。2、防癌、抗癌、防癌、抗癌 科學家通過大量的人群比較,證明飲茶人群的癌癥發(fā)病率較低。而普洱茶含有多種豐富的抗癌微量元素,普洱茶殺癌細胞的作用強烈。3、健齒護齒、健齒護齒 普洱茶中含有許多生理活性成分,具有

20、殺菌消毒的作用,因此能去除口腔異味,保護牙齒。4、護胃、養(yǎng)胃、護胃、養(yǎng)胃 在適宜的濃度下,飲用平和的普洱茶對腸胃不產(chǎn)生刺激作用,粘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進入人體腸胃形成的膜附著胃的表層,對胃產(chǎn)生有益的保護層,長期的飲用普洱茶后可以起到護胃、養(yǎng)胃的作用。5、抗衰老、抗衰老 茶葉中兒茶素類化含物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云南大葉種茶所含兒茶素,總量高于其他茶樹品種,抗衰老作用優(yōu)于其他茶類。同時,普洱茶在加工過程中,大分子多糖類物質轉化成了大量新的可溶性單糖和寡糖,維生素C成倍增加,這些物質對提高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起到了養(yǎng)生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 6、防輻射、防輻射 飲用2%普洱茶可以解除用

21、鈷60輻射引起的傷害。7、醒酒、醒酒 “普茶最治油蒙心包,刮腸、醒酒第一?!辈枞~中的茶多酚能促進乙醇代謝,對肝臟有保護作用。8、美容、美容 普洱茶能調節(jié)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huán),調節(jié)人體,自然平衡體內機能,因而有美容的效果,在海外被稱為“美容茶”。 9、明目、明目 青普喝后的茶渣乘熱敷于眼部幾分鐘,長期堅持,有明目的作用。尤其是長期面對電腦顯示器的網(wǎng)蟲、白領等等,因為普洱茶有防輻射的作用,所以這一招尤其有效。10、養(yǎng)腳、養(yǎng)腳 熟普喝后的茶渣集中起來煮水可泡腳,因為熟茶性溫,泡腳后能促進足部血液循環(huán),使全身經(jīng)絡更加通暢,而且還能防治凍瘡,冬天還能很好的暖足作用。尤其是對中、老年人特別有效。 11、

22、安神、安神 普洱可以在睡前喝的安神茶,而且無論年齡大小都可以睡前引用。 12、清除煙毒、清除煙毒 普洱茶汁中生物堿衍生物能排除人體內的尼古丁,抑制細胞發(fā)生突變變成癌。達到清除煙毒的作用。大紅袍的功效大紅袍的功效 明目益思,輕身(減肥)耐老(延緩衰老),提神醒腦,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止渴解暑,抗輻射,抗癌防癌,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壓,降膽固醇。 國際友人曾贊嘆武夷巖茶(大紅袍)為“萬物之甘露,神奇之藥物”。紅茶的功效紅茶的功效 提神消疲提神消疲(咖啡堿) 生津清熱生津清熱(茶中的多酚類、醣類、氨基酸、果膠等與口涎產(chǎn)生化學反應,且剌激唾液分泌,導致口腔覺得滋潤,并且產(chǎn)生清涼感) 利尿,解

23、毒,強壯骨骼,舒張血管,有益心臟。利尿,解毒,強壯骨骼,舒張血管,有益心臟。 消炎殺菌消炎殺菌(紅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兒茶素類能與單細胞的細菌結合,使蛋白質凝固沉淀,藉此抑制和消滅病原菌)。 抗氧化、延衰老抗氧化、延衰老(紅茶中的抗氧化劑可以徹底破壞癌細胞中化學物質的傳播路徑) 養(yǎng)胃暖胃養(yǎng)胃暖胃(經(jīng)過發(fā)酵烘制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發(fā)生酶促氧化反應,含量減少,對胃部的刺激性就隨之減小了)其它茶的功效其它茶的功效 玫瑰花茶: 美化皮膚,舒解神經(jīng)。滋潤養(yǎng)顏,護膚美容,活血,保護肝臟,消除疲勞,促進血液循環(huán)之功能??芍温晕秆准案窝?。適女性,小孩飲用。 菊花茶: 降火,利尿。 枸

24、杞茶: 退肝火,養(yǎng)腎氣,明目。 蜂蜜茶: 滋養(yǎng),潤燥,解毒,止痛。 茉莉花:改善昏睡及焦慮現(xiàn)象,對慢性胃病、經(jīng)期失調也有功效。 中國現(xiàn)有茶園面積110萬公頃,茶區(qū)分布遼闊,東起東經(jīng)122度的臺灣省東部海岸,西至東經(jīng)95度的西藏自治區(qū)易貢,南自北緯18度的海南島榆林,北到北緯37 度的山東省榮城縣, 共有21個省(區(qū)、市) 967個縣。中國是全世界茶葉產(chǎn)量最多,茶園面積最大的國家。更是茶的故鄉(xiāng)。一、中國四大茶區(qū)一、中國四大茶區(qū) 西南茶區(qū)西南茶區(qū):包括云南,貴州,四川三省及西藏東部,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qū)。主產(chǎn)紅茶,綠茶,黑茶,也是大葉種紅碎茶基地之一。 華南茶區(qū)華南茶區(qū):中國南部,包括廣東,廣西,福

25、建,海南,臺灣等,主產(chǎn)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六堡茶,為中國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區(qū)之一。 江南茶區(qū)江南茶區(qū):位于長沙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蘇南,鄂南等地,為中國茶葉主產(chǎn)區(qū)。生產(chǎn)綠茶,紅茶,黑茶,花茶等及各種名茶:西湖龍井,黃山毛峰,碧螺春,君山銀針,廬山云霧等。 江北茶區(qū)江北茶區(qū):位于長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陜西,甘肅,山東等省和皖北,蘇北,鄂北。主產(chǎn)綠茶。二、茶的分類二、茶的分類 茶類劃分的依據(jù):茶葉是否經(jīng)過酶性氧化及氧化程度為標準(根據(jù)制作工藝和成品茶品質)。 茶分為七類:綠茶、紅茶、黑茶、白茶、黃茶、青茶、再加工茶。綠茶綠茶 綠茶干茶色澤翠綠、湯色碧綠、葉底鮮綠、

26、香清味醇,屬不發(fā)酵茶類 按殺青方式不同分為炒青、烘青、曬青、蒸青綠茶。 炒青綠茶:龍井,碧螺春 烘青綠茶:太平猴魁,黃山毛峰 曬青綠茶:滇青,川青 蒸青綠茶:煎茶,玉露紅茶紅茶 紅茶紅湯紅葉,屬全發(fā)酵茶,基本工藝過程是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 紅茶分為:功夫紅茶,小種紅茶,紅碎茶。 駿眉茶:分為金駿眉、銀駿眉、銅駿眉。外形為條索狀,金黃黑三色相間,茶湯為金黃色,自然花香和果香的混合香氣(蜜香)。 金駿眉:采摘時間為清明前到谷雨前,生長在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原生態(tài)有機茶 海拔15001800之間,采摘牙尖,68萬顆一斤。 銀駿眉:采摘時間為清明之前到立夏之前,黃黑相間,一芽一葉,3萬顆為一斤。 正山

27、小種:外形條索肥實,色澤烏潤,泡水后湯色紅濃,香氣高長帶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有桂圓湯味, 正山小種加工工藝:萎凋揉捻發(fā)酵過紅鍋復揉熏焙復火 世界三大高香紅茶:祁門紅茶、阿薩姆紅茶、印度大吉嶺紅茶。青茶青茶 青茶即烏龍茶,屬半發(fā)酵茶, 閩南烏龍茶:安溪鐵觀音、本山、毛線、黃金桂。 閩北烏龍茶:武夷巖茶,水仙。四大名樅(大紅袍、白雞冠、鐵羅漢、水金龜) 廣東烏龍茶:鳳凰水仙、鳳凰單樅、領頭單樅。 臺灣烏龍茶:凍頂烏龍,文山包種。白茶白茶 白茶屬輕微發(fā)酵茶類,基本工藝過程是萎凋、干燥。白茶的品質特點是干茶外表滿披白色茸毛,色白隱綠,湯色淺淡,味甘醇。白茶是我國特產(chǎn)。 代表茶類:銀針白毫、白牡丹、貢眉

28、。黃茶黃茶 黃茶屬輕發(fā)酵茶類,基本工藝近似綠茶,但在制茶過程中加以悶黃,因此具有黃湯黃葉的特點。黃茶制造歷史悠久,有不少名茶都屬此類。 代表茶類:君山銀針,霍山黃芽,蒙頂黃芽,北港毛尖。黑茶黑茶 黑茶屬后發(fā)酵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生產(chǎn)歷史悠久,花色品種豐富。 黑茶采用較粗老的原料,經(jīng)過殺青、揉捻、渥堆、干燥四個初制工序加工而成。渥堆是決定黑茶品質的關鍵工序,渥對時間的長短、程度的輕重,會使成品茶的品質風格有明顯差別。 黑茶是很多緊壓茶的原料,黑茶壓制成的緊壓茶有茯磚茶、黑磚茶、花磚茶、湘尖茶、青磚茶、康磚茶、金尖茶、方包茶、六堡茶、圓茶、緊茶等。 代表茶葉:安化黑茶、六堡茶、普洱茶。再加工茶再

29、加工茶 花茶(茉莉花茶,珠蘭花茶,玫瑰花茶,桂花茶) 緊壓茶(黑磚,茯磚,方茶,餅茶) 萃取茶(速溶茶,濃縮茶) 果味茶(荔枝紅茶,檸檬紅茶) 藥用保健茶(減肥茶,杜仲茶,菊花茶)另還有茶飲料等中國十大名茶中國十大名茶 杭州西湖龍井杭州西湖龍井 產(chǎn)于浙江杭州西湖區(qū)。茶葉為扁形,葉細嫩,條形整齊,為綠黃色,手感光滑,一芽一葉或二葉;龍井茶采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 高級龍井茶的色澤翠綠,外形扁平光滑,湯色碧綠明亮,香馥如蘭,滋味甘醇鮮爽,向有“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佳茗之譽。 江蘇洞庭碧螺春江蘇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產(chǎn)于江蘇吳縣太湖洞庭山,以形美、色艷、香濃、味醇“四絕”聞名于中

30、外。 其品質特點是:條索纖細、卷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香氣濃郁,滋味鮮醇甘厚,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 當?shù)夭柁r(nóng)對碧螺春描述為:“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安徽六安瓜片安徽六安瓜片 產(chǎn)于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云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帶芽和莖梗,葉呈綠色光潤,微向上重疊,形似瓜子,內質香氣清高,水色碧綠,滋味回甜,葉底厚實明亮。 河南信陽毛尖河南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產(chǎn)于河南省南部大別山區(qū)的信陽縣。以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為特級和一級毛尖;一芽二三葉制23級毛尖。 信陽毛尖外形細、圓、緊、直、多白毫;內質清香,湯綠味濃。 安徽黃山毛峰安徽黃山毛峰 產(chǎn)于安徽歙縣黃山。

31、其外形細嫩稍卷曲,芽肥壯、勻齊,有鋒毫,形狀有點像“雀舌”,葉呈金黃色;色澤嫩綠油潤,香氣清鮮,水色清澈、杏黃、明亮,味醇厚、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艷。 江西廬山云霧江西廬山云霧 在清明前后,隨海拔增高,鮮葉開采朔相應延遲到“五一”節(jié)前后, 以一芽一葉為標準。采回茶片后,薄攤于陰涼通風處,保持鮮葉純凈。然后, 經(jīng)過殺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制成成品。 廬山云霧茶的品質特點: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澤翠綠,幽香如蘭,滋味深厚,鮮爽甘醇,耐沖泡,湯色明亮,飲后回味香綿。 閩北武夷大紅袍閩北武夷大紅袍 外形呈條索狀,干茶為青褐色,茶湯橙黃明亮,蘭花香,香氣較高,滋味醇厚。巖茶焙制的工序為:萎凋、

32、做青、殺青、揉捻、烘焙。 采摘標準:一芽三葉,春、夏、冬。 稀薄包裝,常溫,通風,避光,無異味。 閩南安溪鐵觀音閩南安溪鐵觀音 產(chǎn)地:安溪西坪堯陽 采摘標準:不能過嫩,不能過老,柱芽的三葉或四葉。 采摘時間:春(4月中旬到5月上旬)秋(9月中旬到10月中旬)采摘時間最好是晴天,其次為陰天,雨天;下午14點采摘最佳,其次為4點以后。 初制工藝:十道三個階段(做青、炒青、揉青)攤青曬青搖青炒青初烘包揉復揉復包揉烘干 精制工藝:投料篩分風選剔揀打堆烘焙攤涼勻堆裝箱 優(yōu)質鐵觀音茶條卷曲、壯結、沉重,呈青蒂綠腹蜻蜒頭狀。色澤鮮潤,砂綠顯,紅點明,葉表帶白霜,這是優(yōu)質鐵觀音的重要特征之一。鐵觀音湯色金黃,

33、濃艷清澈,葉底肥厚明亮,具綢面光澤。泡飲茶湯醇厚甘鮮,入口回甘帶蜜味,香氣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譽。 儲藏:清香型的鐵觀音放在冰箱,溫度為05度(因為清香型的鐵觀音經(jīng)過烘焙工藝,容易氧化變質)、先進先出,同類產(chǎn)品放在一起。濃香型的鐵觀音常溫下保存,干燥,避光,通風。 安徽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紅茶 祁門工夫紅茶,是我國傳統(tǒng)工夫紅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產(chǎn)歷史。主產(chǎn)安徽省祁門縣,與其毗鄰的石臺、東至、黟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chǎn)。祁紅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寶光”和香氣濃郁而著稱,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祁紅工夫茶條索緊秀,鋒苗好,色澤烏黑泛灰光,俗稱“寶光”,內質香氣濃郁高長,似蜜糖香,又蘊藏有蘭花香,

34、湯色紅艷,滋味醇厚,回味雋水,葉底嫩軟紅亮。 祁門紅茶采摘標準較為嚴格,高檔茶以一芽二葉為主,一般均系一芽三葉及相應嫩度的對夾葉。分批多次留葉采,春茶采摘67批,夏茶采6批,少采或不采秋茶。 湖南岳陽君山銀針湖南岳陽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采摘開始于清明前三天左右,直接從茶樹上揀采芽頭。雨天不采、露水芽不采、紫色芽不采、空心芽不采、開口芽不采、凍傷芽不采、蟲傷芽不采、瘦弱芽不采、過長過短芽不采。 君山銀針制造特別精細而又別具一格,分殺青、攤涼、初烘、初包、復烘、攤涼、復包、足火八道工序。歷時三晝夜,長達70多小時之久。 君山銀針屬芽茶,因茶樹品種優(yōu)良,樹壯枝稀,芽頭肥壯重實,每斤銀針茶約25萬個芽頭

35、。其芽頭肥壯,緊實挺直,芽身金黃,滿披銀毫,湯色橙黃明凈,香氣清純,滋味甜爽,葉底嫩黃勻亮。 用潔凈透明的玻璃杯沖泡君山銀針時,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頭下垂而懸浮于水面,隨后緩緩降落,豎立于杯底,忽升忽降,蔚成趣觀,最多可達三次,故君山銀針有“三起三落”之稱。 君山銀針于1956年國際萊比錫博覽會上,因其質量優(yōu)良,被譽為“金鑲玉”,并贏得金質獎章。其售價也創(chuàng)我國當今名優(yōu)茶之最其它名優(yōu)茶其它名優(yōu)茶 太平猴魁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產(chǎn)于黃山北麓的黃山區(qū),由于產(chǎn)地低溫多濕,土質肥活,云霧籠罩,故而茶質別具一格:茶芽挺直,肥壯細嫩,外形魁偉,色澤蒼綠,全身毫白,具有清湯質綠、水色明、香氣濃、滋味醇、回味甜

36、的優(yōu)秀特征,是尖茶中最好的一種。 太平猴魁的采摘在谷雨至立夏,茶葉長出一芽三葉或四葉時開園,立夏前停采。采摘天氣一般選擇在晴天或陰天午前(霧退之前),午后揀尖。殺青、毛烘、足烘、復焙四道工序制成。 古丈毛尖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屬綠茶類,古今名茶,因地得名,產(chǎn)于湖南武陵山區(qū)古丈縣。 古丈毛尖茶品的獨特品質,于每年清明前采摘芽茶或一芽一葉初展的 新茶芽頭,經(jīng)攤青、殺青、揉條、炒坯、攤涼、整形、干燥、篩選等八道工序,一絲不茍,精制而成“明前茶”。其成茶條索緊細、鋒苗挺秀,色澤翠潤,白毫滿披;清香馥郁,滋味醇爽,回味生津;湯色黃綠明亮,葉底綠嫩勻整。 安化松針安化松針 安化松針產(chǎn)于湖南省安化縣。采用清

37、明前一芽一葉初展的幼嫩芽葉,并且要保證沒有蟲傷葉、紫色葉、雨水葉、露水葉,此外為保證成品茶齊整,也不能有節(jié)間過長及特別粗壯的芽葉,安化松針的制作極為精巧,其制法有如玉露茶,具體操作分為鮮葉攤放、殺青,揉捻、炒坯、攤涼、整形、干燥、篩揀等八道工序。 外形勸直秀麗,翠綠勻整,其形狀宛如松針;香氣濃厚,滋味甜醇;茶湯清澈明亮;條索長直、圓渾、緊細,翠綠勻整,白毫顯露;可耐沖泡。葉底勻嫩。形質俱佳,可耐沖泡,逗人喜愛。 銀針白毫銀針白毫 銀針白毫的產(chǎn)地為福建省福鼎、政和兩縣?,F(xiàn)今銀針白毫的茶芽均采自福鼎大白茶或政和大白茶良種茶樹。基本工藝過程是萎凋、干燥 銀針白毫芽頭肥壯,遍披白毫,挺直如針,色白似銀

38、。福鼎所產(chǎn)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澤,湯色淺杏黃,味清鮮爽口。政和所產(chǎn),湯味醇厚,香氣清芬。 白牡丹白牡丹 制造白牡丹的原料主要為政和大白茶和福鼎大白茶良種茶樹芽葉,有時采用少量水仙品種茶樹芽葉供拼和之用。制成的毛茶分別稱為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水仙白(茶)。 用于制造白牡丹的原料要求白毫顯,芽葉肥嫩。傳統(tǒng)采摘標準是春茶第一輪嫩梢采下一芽二葉,芽與二葉的長度基本相等,并要求“三白”。 白牡丹兩葉抱一芽,葉態(tài)自然,色澤深灰綠或暗青苔色,葉張肥嫩,呈波紋隆起,葉背遍布潔白茸毛,葉緣向葉背微卷,芽葉連枝。湯色杏黃或橙黃,葉底淺灰,葉脈微紅,湯味鮮醇。 蒙頂黃芽蒙頂黃芽 蒙頂茶產(chǎn)地四川省名山縣蒙

39、山。 每年清明節(jié)前采下的鱗片開展的圓肥單芽為原料成品茶,芽條勻整,扁平挺直,色澤黃潤,全毫顯露。湯色黃中透碧,甜香鮮嫩,甘醇鮮爽,葉底全芽嫩黃。 蒙頂黃芽制造分殺青、初包、復炒、復包、三炒、堆積攤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由于芽葉特嫩,要求制工精細。 武夷肉桂武夷肉桂 肉桂除了具有巖茶的滋味特色外,更以其香氣辛銳持久的高品種香備受人們的喜愛。肉桂的桂皮香明顯,佳者帶乳味,香氣久泡尤存,沖泡四、五次仍有余香,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齒頰留香,湯色橙黃清澈,葉底黃亮,紅點鮮明,呈綠葉紅鑲邊狀,條索勻整,緊結卷曲,色澤褐綠,油潤有光,部分葉背有青蛙皮狀小白點。 閩北水仙閩北水仙 閩北水仙茶,是閩北烏龍茶中兩

40、個花色品種之一,品質別具一格。水仙產(chǎn)地不同,命名也有不同。閩北產(chǎn)區(qū)用福建水仙種,按閩北烏龍茶采制技術制成的條形烏龍茶,稱閩北水仙。閩南水春產(chǎn)地以福建水仙種,按閩南烏龍茶采制而成的稱閩南水仙。廣東饒平、潮安用原產(chǎn)于潮安鳳凰山的鳳凰水仙種,制成的條形烏龍茶稱鳳凰水仙。 按“開面”采,頂芽開展時,采三、四葉。正常年景分四季采摘,春茶(谷雨前后二、三天)、夏茶(夏至前三、四天)、秋茶(立秋前三、四天)、露茶(寒露后)。每季相隔約50天。 其制作工序是;萎凋(曬青或室內萎凋)、搖青、殺青、揉捻、初烘(俗稱走水焙)、包揉、足火。 成茶條索緊結沉重,葉端扭曲,色澤油潤暗沙綠,呈“蜻蜓頭,青蛙腿”狀,香氣濃郁

41、,具蘭花清香,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清澈橙黃,葉底厚軟黃亮,葉緣朱砂紅邊或紅點,即“三紅七青”。 凍頂烏龍凍頂烏龍 凍頂烏龍茶,產(chǎn)于臺灣省南投縣鳳凰山支脈凍頂山一帶。凍頂茶一年四季均可采摘,春茶采期從3月下旬至5月下旬;夏茶5月下旬至8月下旬;秋茶8月下旬至9月下旬;冬茶則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采摘未開展的一芽二、三葉嫩梢。采摘時間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2時最佳,采后立即送工廠加工。其制作過程分初制與精制兩大工序。 凍頂烏龍茶成品外形呈半球型彎曲狀,色澤墨綠,有天然的清香氣。沖泡時茶葉自然沖頂壺蓋,湯色呈柳橙黃, 味醇厚甘潤,發(fā)散桂花清香,后韻回甘味強,飲后杯底不留殘渣。其茶品質,以春茶最好,香

42、高味濃,色艷;秋茶次之;夏茶品質較差。 普洱茶普洱茶 普洱茶是用優(yōu)良品種云南大葉種,采摘其鮮葉,經(jīng)殺青后揉捻曬干的曬青茶(滇青)為原料,經(jīng)過潑水堆積發(fā)酵(漚堆)的特殊工藝加工制成。 普洱散茶外形條索粗壯肥大,色澤烏潤或褐紅(俗稱豬肝色),滋味醇厚回甘,湯色紅濃明亮,并具有獨特的陳香,滋味醇厚回甘,葉底褐紅。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減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種功效。 以普洱散茶為原料,蒸壓加工成的緊壓茶有:普洱沱茶、七子餅茶(圓茶)、普洱茶磚等。 有生茶和熟茶之分,“越陳越香”被公認為是普洱茶區(qū)別其他茶類的最大特點, 生茶是新鮮的茶葉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陳放,未經(jīng)過渥堆發(fā)酵處理

43、。生茶茶性較烈,刺激。新制或陳放不久的生茶有強烈的苦味,色味湯色較淺或黃綠,生茶適合飲用 長久儲藏 年復一年看著生普洱葉子顏色的漸漸變深。香味越來越醇厚。 熟茶是經(jīng)過渥堆發(fā)酵使茶性趨向溫和, 熟普具有溫和的茶性,茶水絲滑柔順,醇香濃郁,更適合日常飲用。 質量上乘的熟普,熟普也是值得珍藏的,同樣熟普的香味也仍會隨著陳化的時間而變得越來越柔順,濃郁。以1973年為分界點,1973年之前沒有熟茶。 安化黑茶安化黑茶 因產(chǎn)自中國湖南安化縣而得名,黑毛茶經(jīng)殺青、初揉、渥堆、復揉、干燥等五道工序而制成。黑毛茶分為4個級,高檔茶較細嫩,低檔茶較粗老。一級茶條索緊卷、圓直,葉質較嫩,色澤黑潤。二級茶條索尚緊,

44、色澤黑褐尚潤。三級茶條索欠緊,呈泥鰍條,色澤純凈呈竹葉青帶紫油色或柳青色。四級茶葉張寬大粗老,條松扁皺折,色黃褐。湖南黑毛茶內質要求香味醇厚,帶松煙香,無粗澀味,湯色橙黃,葉底黃褐。 六堡茶六堡茶 六堡散茶因原產(chǎn)于廣西蒼梧縣六堡鄉(xiāng)而得名。六堡散茶是采摘一芽二三葉或一芽三四葉,經(jīng)殺青、揉捻、漚堆、復揉、干燥五道工序而制成。 六堡茶的品質特點是,條索長整尚緊,色澤黑褐光潤,湯色紅濃,香氣醇陳,滋味甘醇爽口,葉底呈銅褐色,并帶有松煙味和檳榔味。 六堡散茶有散茶和簍裝緊壓茶兩種,六堡散茶可直接飲用,民間常把已貯存數(shù)年的陳六堡茶,用于治療痢疾、除瘴、解毒。 滇紅滇紅 滇紅工夫茶,屬大葉種類型的工夫茶,是

45、我國工夫紅茶的新葩。 滇紅工夫外形條索緊結,肥碩雄壯,干茶色澤烏潤,金毫特顯,內質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 滇紅工夫茸毫顯露為其品質特點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黃、菊黃、金黃等類。滇紅工夫內質香郁味濃。香氣以滇西茶區(qū)的云縣、風慶、昌寧為好,尤其是云縣部分地區(qū)所產(chǎn)的工夫茶,香氣高長,且?guī)в谢ㄏ?。滇南茶區(qū)工夫茶滋味濃厚,刺激性較強,滇西茶區(qū)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鮮爽。一、茶的沖泡要掌握五要素一、茶的沖泡要掌握五要素 選茶,擇水,備器,沖泡,品茗環(huán)境(一)、選茶(一)、選茶 (1)新茶選購:一般找大廠家包裝茶,要看茶葉罐上標簽、日期;紙盒邊角是否殘破;罐

46、底是否有銹跡或黑點。 (2)看外形:干茶規(guī)格要整齊(茶葉色澤、大小、長短一致),勻凈(避免末茶,碎茶,黃片,灰等),無雜。(3)看色澤:綠茶新茶要達到“三綠”( 干茶翠綠,湯色碧綠,葉底嫩綠),且綠潤而有光澤,色澤均勻一致。(4)摸干燥度:水分含量(世界水平5.5%),手抓茶葉感到刺手,用手捏茶葉成粉末。(5)聞香氣:干嗅:綠茶呈清香,紅茶有甜香,花茶香氣鮮靈而有活力。濕聞:香氣避免陳味、異味、煙焦味。(6)品滋味:回甘而持久,醇和而無雜味,咀之有物。審評茶湯濃淡、強弱、爽澀,鮮滯及純雜等。(7)評葉底:(二)、擇水(二)、擇水1、歷史名泉和古井(谷簾泉、歷史名泉和古井(谷簾泉+五大名泉五大名

47、泉+白沙井)白沙井) 江西廬山康王谷簾泉:陸羽命名認定的名泉 鎮(zhèn)江中泠泉:唐代就被大文人劉伯芻喻為“七大水品之首”。因地處鎮(zhèn)江金山之西的長江江中旋渦處,所以特別難處。 無錫惠山泉:唐大歷14年開鑿,分上中下三池,上池呈八角形,水色透明,甘醇可口,水質最佳;中池呈長方形,水質次之:下池最大呈長方形,水質又次之。元代書法家趙孟(兆頁)題有“天下第二泉” 蘇州觀音泉:張又新煎茶水記中記述了此泉水甘冽、水清、味美,為蘇州虎丘勝景之一。 杭州虎跑泉:此泉所在地北面群山,地下砂巖,水經(jīng)過濾后水質極好。 濟南趵突泉:位于濟南西南角,全國第五泉,與泉西南側“觀瀾亭”為兩大名勝。2、“評水評水”的五項標準的五項

48、標準 鄭板橋“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斗茶”,而最早就注明審水標準的是宋微宗趙佶大觀茶論“水以清、輕、甘、冽為美”。現(xiàn)代人加上“活”而成為“評水”的五項標準。 水質要清:水清則無雜、無色、透明、無沉淀物,最能顯出茶的本色。 水體要輕:清乾隆很懂“選水”并獨創(chuàng)“水洗法”,用銀斗測試水體輕重。 水味要甘:田藝衡煮泉小品“味美者甘泉,氣氛者香泉” 水溫要冽:冽,寒冷之意?!叭y于清,更難于冽”,要取地層深處之泉脈中污染少的水為上。 水源要活:“流水不腐”自然凈化后的活水富含氧和二氧化碳,水質更鮮活。(三)備器(三)備器 看場合:在家飲茶時茶具精致而不奢華,情真意切就好;有茶館、會所,茶具配置應較高此,用來營造品茗氛圍。 看人數(shù):一個獨飲時茶具因人而宜,可杯泡、壺泡、蓋碗泡均可。 看茶葉:普通綠茶可用浙江龍泉青瓷杯或者景德鎮(zhèn)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