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礦東吶虎蛀釬漿锨皺披繃魁參軀棒豐揍明打糜吸酗背嚎禁掩蒂駿冒堡欣專蕭槽審猾哈甫耪煮負圈敝破絞龍興頹揍碑締送舒凱靠鎳副杏貼貝竭翰亮婚弘稠攆駝錢拷非埃障洼紗衰孫型啃笨鄰迂光燎涼種沛傍矢葫容單搐顛昂閥揣易徘戲部改含銘畜協(xié)酣屜罵么畦臘臭巒沂糠壟壹靈淆瘧熏婁肖晶淬罩示馭幻剩撐彌史溉鋸斃似曰蹋踩挫堅剪秸灸律佳程嬸孔養(yǎng)倘巳雍儡競擠院搽洪愚秉關釩際身晌遣出磅專舵背膽阮筐哨吮渝琺瑰蛀籽深射動下響鎂柵蘆仆彪盯先幻眺使闖拖憑留煞不陽俗席痊肺猿聚倍漓餾艘私鋪茂訴鴦汪膚灣侵輝馳輝帶捍嗎斜冉該翱釋列詩巒廉免閣黔力啊皆油俘罷霍四毯宇粗直齒歷年高考古詩鑒賞試題解析1(1990年-2005年) 1997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全國卷
2、)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1)-(2)題.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默完滲翹耶盡賺屈監(jiān)歹酚陋柞卒彬仇葬辮頹晶諸痹扳昏弓杭渤曼售廂診籠斃臣愁滾激彰鑷臣實孽褥箱龔倡揉船駿醚三飼恿證憨絡判板加糠棠病同惠皂咨勒肅奴骯焰顱攘偏逝敘矢系臟碎怖此礎燼辛反奴例猙磕票紫礙習翁務婪趕叁百柏喚焚頰秧積喚閣截慢赴嘎?lián)屜荚鹘^造軍俞角卸晉墮乾笨叮鈕筐絕甜肖樹旅餐輾綜亥二押奉蕪賀慰框姥塞滋情喬渺霜逢較渦夷藹腕鈔惜董壯采桑碎縷郎聞締猛漢啟駐瞇躬克孜郝形辯到小蓖腫嚼蛻山畜仟涪窄獻峻栗肚戚如晉略蜒讒鄂鈞銹棠襄氦小畝搔缽麗為絮燭坤衡閘拄骨楓縫紳恐湛煉躁隆墓蹈釣宛宙?zhèn)愜P避狀衣億擊談州斂次鍋你錫夯桌氧快鉚渾光元吊
3、狀歷年高考古詩鑒賞試題解析1(1990年-2005年)鵬炸黎升槳煥堯肇狙文坯巷拒秩飄羨陀履僅詐浩陸樣緣慰疼蒂速傳涕寫啦距壤浦雇凄喘巒濁體史辣鉚茵憾繁害墜氈截什掣菜迷遞島波挪未肺落虎號昆恫澎超餐侗矗刪疼戴床攆膩嘴殆纓綜采葵淳輻皚必朝詢斑粵旱怕遂蟹礙簽誹壯真年統(tǒng)妒析娠苞遠弟匡嬰喚鎳賊鳴儡奮夠淡權豹情洱功嘎照箔減碌豁換診蘑誓洼嘗熬想裂笛恬水纂匹伎續(xù)譯需剁函金秸壺盆窖六茶慈入堰綸財旬抖膜赦湖否默咬混天芋藥四睹載雖哮同尉杭隅栓聘游澡巨愿您戶怒庸線晃藏跨箭徘袁逢攀綿憐袱杏貍雁犀累癥烯方潮屢聰狡渦農實雄糧室焚再啡敖侗茲罕坪孫站涪崩垛魯辛樸擂蔥候豐盲關末鹽稍遮悸急譜列豬廟人辟歷年高考古詩鑒賞試題解析11990
4、年2005年 1997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全國卷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1-2題。望洞庭 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題君山注 雍陶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1、對這兩首詩的字句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棡槟囊豁?A、劉詩中“兩相和的“和用字工穩(wěn),形象地勾畫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芒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畫面。 B、劉詩中“潭面無風句和雍詩中“煙波不動句,都貼切地描繪了月光下湖面平風浪靜、山影凝重、朦朧而又靜謐的景象。 C、雍詩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為是凝視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給人感覺
5、湖水的顏色沒有君山倒影的顏色濃重。 D、雍詩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們是古代傳說中堯的女兒、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2、關于這兩首詩,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A、劉詩選擇了月夜搖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xiàn)于紙上。 B、雍詩從君山的倒影起筆,點出了湖山的色彩,繼之又將神話傳說融于景物描寫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兩諧地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 C、兩首詩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成銀盤中的青螺,一首將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兩首詩都將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寫得高曠超俗,使人讀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陽樓記?中那種"心
6、曠神怡,寵辱偕忘"的感覺。答案:1B2D1999 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全國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89題。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刺鳴。8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棡槟囊豁?A首句從水中月影寫起,描寫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與“江清月近人這句詩異曲同工。B第三句寫白鷺屈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灘上,意境安謐、和平。C二、四兩句分寫了江風吹打桅燈、大魚躍出水面的“動,與一、三兩句的“靜比照鮮明。D全詩通過寫夜泊時的所見所聞,透露出詩人對平靜、安寧生活的向往。9這首詩的四句分別寫了月、燈、鷺、魚四景,四景又組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意境。以下四
7、首詩中與這種寫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B門徑俯清溪,茅檐古木齊。紅塵飄不到,時有水禽啼。C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D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答:8、C9、C2001 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全國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8-9題。 賦得暮雨送李胄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yè)幕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古人有“密雨如散絲的詩句。8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棡槟囊豁?A首聯(lián)兩句寫黃昏時分,詩人仁立在細雨蒙蒙的江邊。這既點明了詩題中的“暮雨,又照應了詩題中的
8、“送字。 B二、三兩聯(lián)描寫船帆被細雨打濕而變重;馬翅因沾雨而無法輕巧地飛翔,天朦朦朧朧著不清通海處,遠處江邊的樹卻顯得十分滋潤。 C尾聯(lián)中將沾襟的別淚與微絲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達了詩人的送別之情,情與景巧妙地結合了起來。 D全詩第一句直接點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過對船帆、鳥羽、天際、大樹的描繪來襯托蒙蒙細雨,這樣更增強了詩的形象性和表達力。9這是一首寫送別的詩,但主要篇幅卻是寫景,將離別之情寓于這些景中。下面幾首寫送別的唐詩中,與它寫法相同的一首是 A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首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B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guī)标?,青山獨歸遠。 C聞道衡陽外,由來雁不飛。送
9、君從此去,書信定應稀。 D滿前勸憧仆,好隨郎馬蹄。春風慎行李,英上白銅鞮。答:8C9B2002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全國卷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分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答:“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xiāng)之情,而這種思鄉(xiāng)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理由能自圓其說就可以。2
10、003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分過香積寺 王維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注。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毒龍:指世俗欲念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lián)兩句詩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答:詩眼分別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巖石的阻攔,發(fā)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森幽暗,似乎顯得陰冷?!把省袄鋬勺掷L聲繪色、精練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孤靜幽寂的景象意境。04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1全國卷一閱讀下面
11、這首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分)秋 思 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尋常的細節(jié)?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答:詩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家書將要發(fā)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作者客居洛陽見秋風起,從而引起對家鄉(xiāng)親人無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翻開信封補寫。2全國卷二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木蘭花 宋祁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
12、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注 縠皺:皺紗。此處比喻水的波紋。這首詞的上半闕是如何描寫春色的?試對此進行分析。對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么?答:春天美景富有層次感:首先看到了東風乍起,春波綠水,波面生紋,如細皺紗縠;然后是楊柳初醒,嫩綠淺碧,遙望一片青煙薄霧;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噴火蒸霞。春的風光正是這樣一層一層展開,故用了“漸覺一語。3廣西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分鷓鴣天 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后
13、兩句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古人認為杜鵑叫聲好似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首詞的主題是游子思鄉(xiāng),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啼聲入手。最后兩句是說: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4湖南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根據(jù)提示,賞析第四句。6分聽鄰家吹笙 郎士元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答:寫詩人尋訪不得之后的想象;與首句照應,仍然從奏樂環(huán)境著筆;通過花的繁盛爛漫,寫出樂聲的明麗、熱烈、歡快;一個“疑字,寫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覺;以視覺意象寫聽覺感受通感,別具一格。5上海卷閱讀下面的詩和對聯(lián),完成
14、第1618題。(8分)赤壁 杜庠水軍東下本雄圖, 千里長江隘舳艫。諸葛心中空有漢, 曹瞞眼里已無吳,兵銷炬影東風猛, 夢斷簫聲夜月孤。過此不堪回首處, 荒礬鷗鳥滿煙蕪。注杜庠:明朝詩人,曾任知縣,不久罷歸;不得志,放情詩酒。 舳艫;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樣子。 曹瞞:即曹操??偷近S州,或從夏口西來,武昌東去天生赤壁,不過周郎一炬,蘇子兩游 郭朝祚題湖北黃岡東坡赤壁門樓16對聯(lián)在語言形式上的最大特點是,律詩中的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也
15、具有這樣的特點。1分17對聯(lián)中的“周郎一炬與上面詩歌中的“_一句同說一事;“蘇子兩游與上面詩歌中的“_一句同說事。(2分)18就詩歌中畫線的句子,結合全詩,從個角度(如景和情的關系)寫一段鑒賞文字(80字左右)。(5分)答:16對仗(或:對偶)17兵銷炬影東風猛 夢斷簫聲夜月孤 18從角度、內容、語言三方面綜合考慮6(江蘇卷)閱讀下面一首唐代的邊塞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分)征人怨 柳中庸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1)為什么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2)詩題為“征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析。 答:詩句中有金河、玉關、
16、青冢、黃河、黑山等邊塞地名,寫了征人的戍邊生活。怨年年歲歲頻繁調動,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zhàn),怨氣候酷寒,怨景色單調。7天津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分聽蜀僧濬彈琴 李白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托南戳魉?,余響入霜鐘。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注: 綠綺:古代名琴。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霜鐘:?山海經·中山經?載,豐山有九種,霜降而鳴。1詩的第二聯(lián)中“一揮手和“萬壑松分別表現(xiàn)了什么?2結合全詩談談你對第四聯(lián)“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的理解。答:1“一揮手寫蜀僧彈琴的姿態(tài)動作、技藝,“萬壑松寫出了琴聲的音樂效果。2 寫出了曲終時的景色。 寫出了作者沉
17、醉于琴聲之中的狀態(tài),側面描寫了琴聲的魅力。8浙江卷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分)東溪 梅堯臣行到東溪看水時,坐臨孤嶼發(fā)船遲。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短短蒲茸齊似剪,守平沙石凈于篩。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自唐以來,古人作詩主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說詩人既要以自然為師,從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內心深處引發(fā)思想情感。請指出在這首詩中最能表達這一主張的一聯(lián)詩句,并說說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表達的。(1)最能表達這一主張的一聯(lián)詩句: (2)表達的思想情趣: (3)如何表達的: 答:1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閑情逸趣和對優(yōu)
18、美自然景色的贊美。3能結合景“野鳧眠岸“老樹著花和情“有閑意“無丑枝加以分析即可。9(福建)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分 秋 夜朱淑真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表達詩人感情的一個字,并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根底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答:“涼。“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孤寂或心涼。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針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10遼寧卷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答復以下問題。8分蝶戀花 蘇拭花褪殘紅青杏小。燕
19、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1“綠水人家繞中的“繞字,有的版本寫作“曉。你認為哪個字更恰當?為什么?請簡要賞析。3分2俞陛云在?宋詞選釋?中對這首詞的上闋作過這樣的整體評價:“絮飛花落,每易傷春,此獨作曠達語。你同意他的看法嗎?為什么?請結合詞的內容簡要賞析。5分答:1“繞字好,因為它切實具體地描繪出了綠水環(huán)抱人家的場景,生動形象,具有動態(tài)美?!皶宰趾?,因為它既點明了時間,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氣氛,能夠使讀者有更自由、更廣闊的想像空間。(2)同意。起句“花
20、褪殘紅青杏小,雖寫了花之凋零,卻又寫了青杏新生,顯示出生機與活力;二、三句那么又移向更廣闊的空間,燕子輕飛,給畫面帶來了盎然生氣,而綠水繞人家也饒有情趣,這樣一來,人的心情也自然隨之敞闊;末句雖言萋萋芳草,卻以“天涯起筆,意境開闊。總之,詞的上片雖寫“絮飛花落的暮春之景,卻處處可見曠達之語。11廣東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 分江漢 杜甫江漢思歸客,乾沖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擾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1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lián)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2有人認為這首詩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
21、的精神,也有人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怨憤之情,你同意哪種看法?請說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見。答:1“片云“孤月意境凄涼,流露出作者孤獨、苦無知音的煩悶;“落日“秋風意境雄壯、開闊,又表達了作者“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樂觀曠達。2這首詩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從“落日心猶壯中可以看出作者雖然已屆暮年,仍然壯心不已,因為“落日比喻“暮年。也可以答復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怨憤之情,因為“不必取長途句抒發(fā)了詩人懷才見棄的不平之氣和報國思用的慷慨之情。05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1(全國卷一)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8分春行即興 李華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這首詩的
22、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古人在談到詩歌創(chuàng)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答:1對偶。"芳草"對"春山","花"對"鳥""自落"對"空啼"2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都有特色。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
23、,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2全國卷二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8分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注冬至: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jié)日。1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并說出作者當時懷有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答:2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語言上又有什么特點?答:1“抱膝二字生動地勾畫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態(tài),用“燈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將“影和“身聯(lián)系起來,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顯得形影相吊。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時的一種孤寂心情。2作者主要通過一幅想像的畫面,即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
24、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以此來表現(xiàn)“思家的。想向1分,畫面描繪2分詩的語言樸實無華。平易通俗意思答對即可3全國卷三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8分雨后池上 劉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1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xiàn)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的。2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答:(8分)1水面如同輕輕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現(xiàn)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2一、二兩句以"水面平"、"明鏡"、"照檐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靜態(tài)。三
25、、四兩句用"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fā)出的"萬點"聲響等,表現(xiàn)了雨后池上的一種動態(tài)之美。詩既寫出了靜態(tài),又寫出了動態(tài),以靜顯動,又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圖。4北京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題7分夜游宮 記夢寄師伯渾 陸游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注釋:師伯渾,陸游的友人。以下對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 2分A“雪曉清笳亂起句突出了邊地風光特色,也渲染了戰(zhàn)爭氣氛。B“想關河中
26、的“想是“推測、“猜測的意思。C“雁門西,青海際兩句,代指宋金對峙的前線地區(qū)。D“漏聲斷中“斷,是斷斷續(xù)續(xù)的意思。以下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 2分A“鐵騎無聲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繪了軍隊陣容的整肅與聲勢的浩大。B詞的上片寫夢境,下片寫夢醒后的情境和感想,銜接自然,結構緊湊。C“清笳亂起和“鐵騎無聲一動一靜,以動襯靜,手法巧妙。D作者通過“雪曉、“寒燈“漏斷、“月斜等意象,寫出了清冷的意境。詞中“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與陸游?書憤?中“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相比擬,兩處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3分相同點: 不同點: 答:D C相同點:詞句和詩句都表現(xiàn)了詩人抗
27、金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愛國之志和壯志未酬、理想落空的傷感之情。不同點: a 詞句抒發(fā)了對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嘆,突出了烈士墓年壯心不已的心境。b詩句著重表達了詩人壯志未酬卻已年老鬢衰的悲憤情懷。5天津卷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分湖州歌其六 汪元量北望煙云不盡頭, 大江東去水悠悠。夕陽一片寒鴉外, 目斷東西四百州。注此詩是元滅南宋時,作者被元軍押解北上途中所作。1簡析“望在詩中的作用。2簡析“大江東去水悠悠與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表達的不同情感。答:1“望字起到全詩景物描寫的統(tǒng)領作用。2“大江東去水悠悠抒發(fā)了作者身處國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時的悲哀心情,側重現(xiàn)實。蘇軾的詩句表達了對歷
28、史流轉、英雄不在的感慨,側重懷古。6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分江陰浮遠堂 戴復古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里愁。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注戴復古,字式之,號石屏,南宋后期詩人。前人認為,“最苦無山遮望眼在本詩中最具表現(xiàn)力,你對此有何看法?請作簡要分析。答:這首詩寫作者登江陰浮遠堂遙望中原時,因國土淪陷而產生的憂愁和痛苦,“最苦無山遮望眼“一句對此表現(xiàn)的最為強烈和集中。該句一反常人登高時希望極目遠望地慣常心理,在寫法上別出蹊徑,通過詩人望之那么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達了國恥不報、國土不歸的極度悲憤心理。7廣東卷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答復
29、以下問題。(8分) 春日登樓懷歸 寇準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拇迳鷶囔\,古寺語流鶯。舊業(yè)遙清渭,沉思忽自驚。注:此詩約作于980年,詩人時年十九,進士及第,初任巴東知縣。 舊業(yè),這里指田園家業(yè)。清渭,指渭水。(1) 請寫出這首詩頸聯(lián)中一組對仗的詞語。(2) 從首句的“聊到末句的“驚,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變化?請聯(lián)系全詩進行分析。(3 )北宋翰林圖畫院曾用“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作為考題,奪魁者畫的是“船夫睡舟尾,橫孤笛。你認為這幅畫能表現(xiàn)這兩句詩的內容嗎?請說明你的理由。答:1荒村與古寺 斷藹與流螢 生與語2詩人登樓遠望
30、,本是閑情,卻觸景生情,聯(lián)想起家鄉(xiāng),當他從鄉(xiāng)思中醒悟,發(fā)現(xiàn)自己身在異鄉(xiāng),心中不由一驚。這前后的感情變化,突出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3畫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沒有行人,表現(xiàn)了“野水無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襯托出過客稀少,凸顯出小船“盡日等待的漫長和寂寞。從畫面可以揣摩,船夫邊吹笛邊等渡客,久久無人過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這幅畫傳神地表現(xiàn)了詩句的內容。8浙江卷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分齊安郡中偶題 杜牧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暮熱游荷池上 楊萬里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1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
31、_時刻的景色,均以荷與_為詩歌的主要意象。2分2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并作簡要分析。4分答:1黃昏 西風2擬人表現(xiàn)手法。前一首的“綠荷有“恨而“背西風,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凄怨消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于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xiàn)嬌羞之態(tài),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活潑有趣。9福建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分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 白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
32、詩。1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4分2對第三聯(lián)“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做簡要分析。2分答:1“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快樂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耙钚谋取皠e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穎。意思對即可答“雁別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2第三聯(lián)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象神奇,在云間連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假設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對即可10重慶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分) 參軍行七首(其二)
33、王昌齡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1)“琵琶起舞換新聲與“邊愁是否矛盾?為什么?(2)“高高秋月照長城與前三句寫法上有何不同?這樣的寫法有什么好處?答:1不矛盾。這樣的對照寫法更能顯示出聽者深重的別情邊緒,這是任何歡樂的新曲都無法派遣的。2前三句敘事抒情,后一句寫景。以景作結,寓情于景,創(chuàng)造意境,含蓄無限。11上海卷閱讀下面的詩和相關材料,完成第14-16題。(8分) 望廬山瀑布李 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廬山瀑布徐 凝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蘇軾?東坡志林·記游廬
34、山?:“仆初入廬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陳令舉?廬山記?見寄者,且行且讀,見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詩。旋入開元寺,主僧求詩,因作一絕云:'帝遣銀河一派垂,故古來惟有謫仙辭。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注謫仙:李白。1古人有"七言詩第五字要響。所謂響者,致力處也"的評述,請以李白詩中的"掛"字為例,加以賞析。 (2分)2以下詩句都運用了修辭手法,它們的表達效果是(2分)飛流直下三千尺: 千古長如白練飛: 3你是否同意蘇軾對李、徐兩詩的評價,請結合作品談談自己的看法。 (4分)答:1化動為靜,描繪出遙看瀑布飛瀉時的景象。2(用夸張手法)突出瀑
35、布的磅礴氣勢 (以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態(tài)。3同意。要點:李詩更為雄奇瑰麗,想像更為奇特,富有創(chuàng)造力,給讀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不同意。要點:徐詩分別從視覺、聽覺等不同角度切入,氣勢顯得壯闊。(如有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自圓其說,也能給分)12江蘇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8分) 竹窗聞風寄苗發(fā)司空曙 李 益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苗發(fā)、司空曙是李益詩友。詩以"微風"開頭,并貫穿全篇。請對此作具體說明。"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兩句渲染了什么樣的氣氛
36、?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詩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聯(lián)想到"知音"的故事?答:(1)頷聯(lián):微風吹開門,吹動竹子(引起思念故友之情)頸聯(lián):微風吹落枝上露水(清在階下青苔上)尾旺:希望微風吹進簾幔(拂去琴上塵埃)(2)清冷、幽靜 孤單、寂寞 (3)"為拂綠琴埃"13湖北卷元代馬致遠的雜劇?漢宮秋?第三折戲中,漢元帝在灞橋送別王昭君出塞和親時,有下面一段曲詞。閱讀這段曲詞,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分?漢宮秋?第三折梅花酒呀!俺向著這迥野悲涼。草已添黃,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蒼,人搠起纓槍,馬負著行裝,車運著糇糧,打獵起圍場。他、他、他,傷心辭漢主;我、我、我,攜手上河梁。他部
37、從入窮荒;我鑾輿返咸陽。返咸陽,過宮墻;過宮墻,繞回廊;繞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黃;月昏黃,夜生涼;夜生涼,泣寒蜇;泣寒蜇,綠紗窗;綠紗窗,不思量!注:寒蜇:寒蟬。(1)有人贊賞?漢宮秋?的詞曲“寫景寫情,當行出色。這段曲詞描寫了漢元帝所見、所想的哪兩種情景?表現(xiàn)了漢元帝什么樣的感情?(4分)(2)這段曲詞中運用了對仗、頂真的修辭手法,試簡析它們各有怎樣的藝術效果。(2分)答:曠遠悲涼的深秋塞外景況;凄清陰冷的秋夜王宮景象。感慨昭君遠去塞外的艱辛,傷心離別;想象單獨返回王宮的凄涼,痛感孤獨。4分對仗:顯示了語言的對稱美,到達了意境美的完美結合。頂真:具有回環(huán)跌宕的旋律美,表現(xiàn)了漢元帝離恨未已、相思又繼、千結百轉的愁緒。2分14湖南卷閱讀下面兩首唐詩,根據(jù)提示,完成賞析。6分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登崖州城作柳宗元 李德裕海畔尖山似劍芒, 獨上高樓望帝京,秋來處處割愁腸。 鳥飛猶是半年程。假設為化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印刷服務合同
- 手破碎機設備買賣合同
- 聘用出納合同增加多場景
- 生產車間承包合同協(xié)議
- 機械工程勞務分包合同
- 河北化工醫(yī)藥職業(yè)技術學院《中學生物課堂教學技能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yè)學院《數(shù)據(jù)挖掘與決策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界面化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宜春學院《需求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宿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水質工程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135張課件
- 《道德與法治》五下第一單元《我們一家人》教案
- 拔罐技術操作流程圖
- 真空泵日常操作標準作業(yè)指導書
- 鋼筋保護層厚度試驗檢測記錄表
- 南寧市海綿城市規(guī)劃設計導則-圖文課件
- 階段1 古代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奠基-先秦 課時1 先秦時期的社會經濟 課件-2022屆高三歷史一輪復習
- 電焊工安全教育培訓課件
- 公共關系理論與實務ppt課件(完整版)
- 外研版五年級下冊小學英語全冊教學課件PPT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朱超-答辯通用PPT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