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物需氧量(BOD):水中有機物含量的一個間接指標。一般指1L污水或待測試水樣中所含的一部分易氧化的有機物,當微生物對其氧化。分解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毫克數,單位mk/L。(P271)化學需氧量(COD):表示水中有機物含量的一個簡便的間接指標,值1L污水中所含有機物在用強氧化劑氧化所消耗氧的毫克數mg/L(271)基因重組(Gene recombination):兩個獨立基因內的遺傳基因,通過一定的途徑轉移到一起,形成新的穩(wěn)定基因組的過程。 基本培養(yǎng)基(Minimal Medium):僅能滿足某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生長所需要的最低成分的組合培養(yǎng)基。(221)光復活作用(photoreactiv
2、ation):把經過紫外線照射后的微生物立即暴露于可見光下,出現明顯降低其死亡率的現象(212) 暗修復作用: 一種不依賴可見光,只通過酶切作用去除嘧啶二聚體,重新合成一段正常DNA鏈的核酸修復方式。八疊球菌(Sarcina):細胞分裂沿三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進行,分裂后沒八個細胞特征性地疊在一起呈立方體的一類球菌。 巴氏消毒法:因最早由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用于果酒消毒,故名。一種專用于牛奶、啤酒、果酒或醬油等不宜進行高溫滅菌的液態(tài)風味食品或調料的低溫消毒方法,一般在5085oC處理1530min(175) 巴斯德效應:在有氧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使酒精發(fā)酵變抑制的現象(在厭氧條件下,向高速發(fā)酵的培
3、養(yǎng)基中通入O2則葡萄糖消耗減少抑制發(fā)酵產物積累) 單克隆抗體:由一純系列B淋巴細胞克隆經分化、增殖后的漿細胞所產生的單一成分、單一特異性的免疫球蛋白。單球菌(Micrococcus) : 細胞沿一個平面進行分裂,子細胞分散而單獨存在的球狀細菌。 發(fā)酵(Fermentation):在無氧等外源氫受體的條件下,底物脫氫后所產生的還原力【H】未呼吸鏈傳遞而直接交某一內源中間代謝物接受,以實現底物水平磷酸化產能的一類生物氧化反應。(113)感受態(tài):指受體細胞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實現轉化的一種生理狀態(tài)。(225) 共生:兩種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為命,甚至達到難分難解、合二為一的極其緊
4、密的一種相互關系。(261)固定化細胞immobilized cell 在固定的水不溶性載體上,在一定的空間范圍進行生命活動的細胞。它是用于獲得細胞的酶和代謝產物的一種方法。 活性淤泥:一種由活細菌原生動物和其他微生物群聚集在一起組成的凝絮團,在污水處理中具有很強的吸附、分解有機物或有毒物的能力。(P273) 基內菌絲:當孢子落在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并發(fā)芽后,不斷伸長。分枝并以放射狀向基質表面和內層擴展,形成大量色淺、較細的具有吸收營養(yǎng)和排泄代謝廢物的菌絲。(30)莢膜:包被于某些細菌細胞壁外的一層厚度不定的透明膠狀物質,含水量很高。(22)鑒定培養(yǎng)基(鑒別培養(yǎng)基):一類在成分中加有能與目的菌的無色
5、代謝產物發(fā)生顯色反應的指示劑,從而達到只需用肉眼就能方便地從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養(yǎng)基。(98)拮抗:又稱抗生,指由某種生物所產生的特定代謝產物可抑制他種生物的生長發(fā)育甚至殺死它們的一種相互關系。菌落(Colony): 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內)以母細胞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見的,有一定形態(tài)、構造等特征的子細胞集團。(28)菌落形成單位:吧稀釋后的一定量的菌樣通過澆注或涂布的方法,讓其內的微生物單細胞一一分散在瓊脂平板上(內),待培養(yǎng)后,每一活細胞就形成一個單菌落即為菌落形成單位。(152)菌苔:把大量分散的純種細胞密集的培養(yǎng)在固體培養(yǎng)及較大的表面上,結果長出的大量“菌落”相互連成一片,就是菌苔。
6、 抗體:高等動物體在抗原物質的刺激下,由漿細胞產生的一類能與相應抗原在體內外發(fā)生特異結合的免疫球蛋白。 類病毒:一類只含RNA一種成分。專性寄生在活細胞內的分子病原體。(77)連續(xù)培養(yǎng):當微生物以單批培養(yǎng)的方式培養(yǎng)到指數期的后期時,一方面以一定的速度連續(xù)流入新鮮培養(yǎng)基和通入無菌空氣,并立即攪拌均勻;另一方面,利用溢流的方式,以同樣的流速不斷流出培養(yǎng)物,使容器內的培養(yǎng)物達到動態(tài)平衡,其中微生物生長可長期保持在指數期的平衡生長狀態(tài)和恒定的生長速率上形成連續(xù)生長。(157)裂解量:平均每一宿主細胞裂解后產生的子代噬菌體數 霉菌(Molds):絲狀真菌的一個俗稱,意味“會引起物品霉變的真菌”,只那些菌
7、絲體叫發(fā)達又不產生大型肉質子實體結構的真菌。(53) 模式菌株:是一個種的具體活標本,必須是該菌種的活培養(yǎng)物,由一個被指定為命名的模式菌株傳代而來,理應與原初的描述完全一致的純培養(yǎng)物。(344) 平皿菌落計數法:把稀釋后的一定量菌樣通過澆注或涂布的方法,讓其內的微生物單細胞一一分散在瓊脂平板上(內),帶培養(yǎng)后,每一個活細胞就形成一個單菌落,即菌落形成單位(cfu),根據沒皿上的cfu數乘以稀釋度就可推算出菌樣的含菌數。 氣生菌絲: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不斷向空間方向分化出顏色較深直徑較粗的分支菌絲。(30)潛伏期(Latent phase):只噬菌體的合算侵入宿主細胞后至第一個成熟噬菌體粒子裝配前的一
8、段時間。(72) 瓊脂:聚半乳糖的硫酸酯植物膠的一種,無色、無固定形狀的固體,透明度高,粘著力強,耐加壓滅菌強。凝點40OC,熔點96OC,是配制固體培養(yǎng)基最好的凝固劑。 溶菌酶(lysozyme):一種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堿性酶。主要通過破壞細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間的-1,4糖苷鍵,使細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導致細胞壁破裂內容物逸出而使細菌溶解。溶菌酶還可與帶負電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結合,與DNA、RNA、脫輔基蛋白形成復鹽,使病毒失活。因此,該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溶原轉變(Lysogenic conversion):當正常的溫和噬菌體感染其宿主而
9、使其發(fā)生溶源化時,因噬菌體基因整合到宿主的核基因組上,而使宿主獲得了出免疫性外的新遺傳性狀的現象(229)溶源菌:發(fā)生溶源現象的宿主,即被溫和噬菌體侵入后,前者的基因整合到其基因組上隨宿主細胞復制而進行 同步復制,并不引起其裂解。(73) 砂土保藏法:以砂土為載體保藏菌種的一種方法。主要適用于產芽孢的細菌、產孢子的放線菌和真菌。生物修復(Bioremediation):通過具有降解功能的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使環(huán)境介質中的污染物得以去除的過程。生長曲線:定量描述液體培養(yǎng)基中微生物群體生長規(guī)律的實驗曲線。(153)生長因子:一類調節(jié)微生物正常代謝所必需,但不能用簡單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機物
10、。(85)石炭酸系數:在一定時間內,被試藥劑能殺死全部供試菌的最高稀釋度與達到同效的石炭酸的最高稀釋度之比。嗜冷菌:指一類最適生長溫度低于15OC、最高生長溫度低于20OC和最低生長溫度在0OC以下的細菌、真菌和藻類等微生物。嗜熱細菌 thermophilic bacteria:依賴于高溫環(huán)境才能正常生長繁殖的細菌,廣泛分布在草堆、煤堆、溫泉、火山地、地熱區(qū)土壤以及海底火山口附近。(252)噬菌斑 (Plaque):當噬菌體大量聚集并使宿主細胞發(fā)生病變時,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態(tài)、構造并能用光鏡加以觀察和識別的“負菌落”(65)噬菌體感染細菌后,使細菌細胞破裂死亡,連續(xù)重復感染使大量的細菌死亡,在培
11、養(yǎng)細菌的平板上,可以看到一個個透明不長細菌的小圓斑。 選擇培養(yǎng)基:一類某微生物的特殊營養(yǎng)要求或其對某化學、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設計的培養(yǎng)基,具有使混合菌樣中的劣勢菌變成優(yōu)勢菌的功能,廣泛應用于菌種篩選等領域。(97)芽孢:某些細菌在其生長發(fā)育后期,在細胞內形成的一個圓形或橢圓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強的休眠構造。 外毒素:在病原細菌生長過程中不斷向外界環(huán)境分泌的一類毒性蛋白質,有的屬于酶原,有的屬于毒蛋白。(286)完全缺陷噬菌體(complete defective phage):具有噬菌體的正常形態(tài),僅僅含有供體菌DNA的一類溫和噬菌體,不能引起寄主細胞裂解性感染。微生物絮凝劑:一類由微生物
12、或其分泌物產生的代謝產物,利用微生物技術,通過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發(fā)酵、提取、精制而得的,是具有生物分解性和安全性的高效、無毒、無二次污染的水處理劑。溫和噬菌體:能引起溶原性的噬菌體,即侵入相應的宿主細胞后,由于它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細胞基因組上,并隨宿主細胞的復制而進行同步復制,而不引起宿主細胞的裂解的噬菌體。(73)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氨態(tài)氮經硝化細菌的氧化,轉變?yōu)橄跛釕B(tài)氮的過程。(266) 搖瓶培養(yǎng)(Shaking flask culture):又稱振蕩培養(yǎng)。一般將三角瓶內培養(yǎng)液的瓶口用8層紗布包扎,以利通氣和防止雜菌污染,同時減少瓶內裝液量,把它放在往復式或旋轉式搖床上作
13、有節(jié)奏的振蕩,以達到提高溶氧量的目的。(171)原生質體:在認為條件下,用溶菌酶除盡原有細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細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僅有一層細胞膜包裹的圓球狀滲透敏感細胞。(17)原養(yǎng)型:一般指營養(yǎng)缺陷型突變株經回復突變或重組后產生的菌株,其營養(yǎng)要求在表型上與野生型相同,遺傳型均用【A+B+】表示。(221) 主動運送:指一類需提供能量(包括ATP、質子動勢或“離子泵”等)并通過細胞膜上特異性載體蛋白構象的變化,而使膜外環(huán)境中低濃度的溶質運入膜內的一種運送方式。 轉導: 通過缺陷噬菌體的媒介,把供體細胞的小片段DNA攜帶到受體細胞中,通過交換與整合,使后者獲得前者的部分遺傳性狀的現象。(22
14、6)轉化:受體菌直接吸收供體菌的DNA片段而獲得后者部分遺傳性狀的現象。(224)磷壁酸(teichoic acid): G+細菌細胞壁結合在細胞壁上的一種酸性多糖,主要成分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脂多糖(LPS):位于G-細菌細胞壁最外層的一層較厚的類脂多糖類物質,由類脂A、核心多糖和O-特異側鏈 3 部分組成。聚-羥丁酸(PHB):一種存在于許多細菌細胞質內屬于類脂性質的碳源類貯藏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氯仿,具有貯藏能量、碳源和降低細胞內滲透壓等作用。聚羥鏈烷酸(PHA):與PHB差異僅在甲基上,若甲基用“R”取代,就成了PHA伴孢晶體(parasporal crystal):少數芽孢桿菌(如蘇
15、云金芽孢桿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時,會在芽孢旁形成一顆菱形、方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堿溶性蛋白質晶體。又叫內毒素異形胞(heterocyst):藍細菌特有的,只含少量藻膽素,不含藻蛋白,只含有光系統(tǒng),不產氧氣,能進行固氮作用靜息孢子(akinete):一種長在細胞鏈中間或末端的形大、壁厚、色深的休眠細胞,富含營養(yǎng)物,能抵御干旱等不良環(huán)境。原體(elementary body):衣原體生活史中,有一階段具有感染力且細胞致密、不能運動、不生長、抗干旱、有傳染力的細胞始體(initial body):衣原體經過原體階段后,原體在空氣中傳播,一遇到合適的新宿主,通過吞噬作用進入細胞,在其中生長,轉為無感染力的體細
16、胞缺壁細菌:在自然界長期進化中和實驗室菌種的自發(fā)突變中都會產生少數缺細胞壁的種類,或是用人為的方法通過抑制新生細胞壁的合成或對現成細胞壁進行酶解而獲得人工缺壁的細菌真酵母(euyeast):具有有性生殖的酵母菌假酵母(pseudo-yeast):只進行無性生殖的酵母菌假菌絲(pseudohyphae):酵母菌經一連串芽殖后,長大的子細胞與母細胞不立即分離,而以狹小的面相連的藕節(jié)狀的細胞串真菌絲(enhyphae):酵母菌經一連串芽殖后,長大的子細胞與母細胞相連的橫隔面積與細胞直徑一致的竹節(jié)狀的細胞串單細胞蛋白(SCP):指那些工廠化大規(guī)模培養(yǎng)的、作為人類食品和動物飼料的蛋白質來源的酵母、細菌、
17、放線菌、霉菌、藻類和高等真菌等微生物的細胞。鎖狀聯(lián)合(clamp connection):雙核細胞構成的二級菌絲通過形成喙狀突起而連合兩個細胞的方式不斷使雙核細胞分裂,從而使菌絲尖端向前延伸。真病毒(Euvirus):至少含核酸和蛋白質兩種組分的分子病毒亞病毒(Subvirus):核酸和蛋白質兩種成分只含有一種病毒包涵體(inclusion body):病毒粒大量聚集并使宿主細胞發(fā)生病變時,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態(tài)結構并能用光鏡加以觀察和識別的群體空斑(plaque):人工培養(yǎng)的單層動物細胞感染病毒后,也會形成類似噬菌斑的動物病毒群體枯斑(lesion):植物病毒在植物葉片上形成的群體溶源性(lys
18、ogeny):噬菌體基因長期存在于宿主細胞內,沒有成熟噬菌體產生的現象前噬菌體(prophage):整合在宿主細胞染色體DNA上的溫和噬菌體的基因類病毒(Viroid):一類只含有RNA 一種成分,專心寄生在活細胞內的分子病毒。擬病毒(Virusoid):一類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類病毒阮病毒(Prion):一類只含有具侵染性的蛋白質分子的病毒烈性噬菌體: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5個階段,而實現其繁殖的噬菌體成為烈性噬菌體效價:每毫升試樣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體粒子數一步生長曲線:定量描述烈性噬菌體生長規(guī)律的實驗曲線水活度:在天然或人為環(huán)境中,微生物可實際利用的自由
19、水或游離水的含量。其定量含義為:某溶液的蒸氣壓與純水蒸氣壓之比單功能營養(yǎng)物:只具有一種營養(yǎng)功能的營養(yǎng)物。eg.光能雙功能營養(yǎng)物:同時具有兩種營養(yǎng)功能的營養(yǎng)物。eg.NH4+三功能營養(yǎng)物:同時具有三種營養(yǎng)功能的營養(yǎng)物。eg. 氨基酸基團位移:一類既需特異性載體蛋白參與,又需耗能的一種物質運送方式,其特點是溶質在運送前后會發(fā)生分子結構的變化碳氮比:碳源與氮源含量之比固體培養(yǎng)基:一類外觀呈固體狀態(tài)的培養(yǎng)基固氮酶:由固二氮酶和固二氨還原酶相互分離的蛋白構成的復合蛋白類菌體:根瘤菌侵入根毛達到根的皮層后,根瘤菌的皮層細胞迅速繁殖,形成膨大、形態(tài)各異、不能繁殖、有強固氮活性的結構豆血紅蛋白:一種紅色含鐵蛋
20、白,通過Fe3+與Fe2+互變,維持一個微氧環(huán)境類脂載體(細菌萜醇):含11個異戊二烯單位的C55類異戊二烯醇,通過2個磷酸基與N-乙酰胞壁酸分子相接 同步生長(synchronous growth):是通過獲得同步培養(yǎng)物的手段。使微生物細胞群體內的各個個體都處于同一細胞分裂周期的特殊生長狀態(tài)。恒濁器(turbidostat):根據培養(yǎng)器內微生物的生長密度,借光電控制系統(tǒng)控制培養(yǎng)液流速,以達到菌體密度高,生長速率恒定的連續(xù)培養(yǎng)器。恒化器(chemostat):通過保持有一種生長限制因子的培養(yǎng)液的流速不變,可使微生物始終處在低于其最高生長速率的條件下進行生長繁殖的連續(xù)培養(yǎng)器。巴氏消毒法
21、(pasteurization):是由巴斯德發(fā)明的一種低溫濕熱滅菌法,一般在6085下處理30min至1.5h,主要用于牛奶、果酒等液態(tài)風味食品的消毒間歇滅菌法(fraction sterilization):一種適用于不耐熱培養(yǎng)基的滅菌方法。一般將培養(yǎng)基放在100蒸煮15min,然后置37下過夜(誘使殘留芽孢發(fā)芽),次日再重復蒸煮、過夜,如此重復3d 即可。連續(xù)加壓蒸汽滅菌法(continuous autoclaving):一種利用100以上的高溫(而非壓力)蒸氣進行濕熱滅菌的方法,用特制的耐壓滅菌鍋進行。廣泛應用于培養(yǎng)基和各種物件滅菌連續(xù)培養(yǎng)(continuous culture):在微生
22、物培養(yǎng)的過程中,不斷地供給新鮮的營養(yǎng)物質,同時排除含菌體及代謝產物的發(fā)酵液,讓培養(yǎng)的微生物長時間地處于對數生長期,以利于微生物的增殖速度和代謝活性處于某種穩(wěn)定狀態(tài)。分批培養(yǎng)(batch culture):將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積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基一次性加入,不再補充和更換,最后一次性收獲典型生長曲線:定量描述液體培養(yǎng)基中微生物群體生長規(guī)律并以細胞數目的對數值做坐標,以培養(yǎng)時間為橫坐標,劃出的一條由延滯期、指數期、穩(wěn)定期、衰亡期組成的實驗曲線野生型(wild type):從自然界分離到的任何微生物的原始菌株營養(yǎng)缺陷型(auxotroph):野生型菌株經誘變劑處理后,發(fā)生了喪失某種酶的合成能力的突
23、變。完全培養(yǎng)基(complete medium,CM,符號 + ):滿足一切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營養(yǎng)需要的天然或半組合培養(yǎng)基。普遍轉導(complete transduction):噬菌體可以轉導供體菌染色體的任何部分到受體細胞中的轉導過程局限轉導(specialized transduction):通過部分缺陷型溫和噬菌體把供體菌少數特定基因攜帶到受體菌中,并于后者的基因組整合、重組,形成轉導子的現象。缺陷噬菌體(defective tansduction):因為發(fā)生不正常切離而把插入位點兩側之一的宿主染色體組上的少數基因連接到生噬菌體DNA上(同時噬菌體也留下相對應長度DNA給宿主),通過噬菌體
24、衣殼對這段特殊DNA的誤包,就形成了局限轉導能力的缺陷噬菌體接合(conjugation):供體菌通過性毛與受體菌直接接觸,把F質?;蚱鋽y帶的不同長度的核基因組片段傳給受體菌,使得受體菌獲得若干新遺傳性狀的現象衰退(degeneration):由于自發(fā)突變的結果,而使某物種原有的一系列生物學性狀發(fā)生量變或質變的現象復壯:從衰退的菌種群體中把少數個體再找出來,重新獲得具有原有典型性狀的菌種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把分離到的或合成的基因經過改造,插入載體中,導入宿主細胞內,使其擴增和表達,從而獲得大量基因產物,或者令生物表現出新的性狀梯度平板法(gradient pla
25、te):是定向篩選抗藥性突變株的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制備瓊脂表面存在藥物濃度梯度的平板,在其上涂布誘變處理后的細胞懸液,經培養(yǎng)后再從其上選取抗藥性菌落等步驟,就可定向篩選到相應的抗藥性突變株夾層培養(yǎng)法(layer plating method):先在培養(yǎng)皿底部倒一薄層不含菌的基本培養(yǎng)基,待凝,添加一層混有經誘變劑處理菌液的基本培養(yǎng)基,再澆一薄層,不含菌的基本培養(yǎng)基,經培養(yǎng)后,對首先出現的菌落用記號筆一一標在皿底。然后再向皿內倒上一薄層,第四層培養(yǎng)基完全培養(yǎng)基。再經培養(yǎng)后,會長出形態(tài)較小的新菌落,大多數是營養(yǎng)缺陷型突變株質粒:一種存在于各種微生物細胞中,獨立于染色體外,能進行自主復制的細胞質遺傳
26、因子大腸菌群數(coilforms):飲用水中大腸桿菌、產氣腸桿菌、檸檬酸桿菌屬、肺炎克氏桿菌等G-腸道細菌的數目正常菌群(normal flora):生活在健康動物個部位、數量大、種類穩(wěn)定、一般發(fā)揮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種群無菌動物(germ-free animal):在體內外不存在任何正常菌群的動物悉生動物(gnotobiota):人為地接種上某種或某些已知的純種微生物的無菌動物或植物生物膜(biofilm):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厭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動物以及藻類等組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其附著的固體介質稱為濾料或載體富營養(yǎng)化(eutrophication):指水體中因氮、磷等元素含量過高而引起水
27、體表層的藍細菌和藻類過度生長繁殖的現象外毒素(exotoxin):病原細菌在生長過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一類毒性蛋白質內毒素(endotoxin):在活細胞中不分泌到體外,僅在死亡后自溶或人工裂解時才釋放的一種LPS 類毒素(toxoid):用0.3-0.4%甲醛處理外毒素,使其毒性喪失,但仍保持抗原性的生物制品。抗毒素(antitoxin):將類毒素注射機體后,可使機體產生相應的對外毒素具有免疫的抗體非特異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生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先天就有、相對穩(wěn)定、無特殊針對性的對付抗原的天然抵抗能力特異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機體在生命過程中接受抗原性異物刺激后產生的免疫應答反應。免疫應答(immune response):發(fā)生在活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鋼煙囪內襯料噴涂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棒式磁性過濾器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皮帶采制樣系統(tǒng)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蘇州進口環(huán)氧地坪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國萬事如意香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中山交通水上浮橋施工方案
- 2025屆高考語文背誦詩詞補充-《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教學設計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fā)展第6課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課后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 2024-2025高中物理專題三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應用講義+習題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3-1
- 2024-2025學年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角的初步認識第1課時角的初步認識教案新人教版
- DL-T-255-2012燃煤電廠能耗狀況評價技術規(guī)范
- 家庭教育家長會教案及反思(3篇模板)
- 人教版PEP英語單詞表三年級到六年級
- 職業(yè)培訓師三級操作技能鑒定卷庫及答案
- 新疆烏魯木齊市2024年中考英語模擬試題(含答案)
- 【視頻號運營】視頻號運營108招
- 新能源客車安全應急處理指南
- (正式版)JTT 421-2024 港口固定式起重機安全要求
- 地連墻施工MJS工法樁施工方案
- 《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guī)范 第2部分:鍋爐機組》DLT 5190.2
- 實驗室監(jiān)督人員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