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郭氏背三針及頭皮針系列療法郭氏背三針及頭皮針系列療法對運動障礙的影響研究對運動障礙的影響研究 河南省中醫(yī)院 毛開顏經絡系統(tǒng)生理與病理經絡系統(tǒng)生理與病理l黃帝內經發(fā)現(xiàn)、總結l經絡系統(tǒng)是內聯(lián)臟腑,外絡肢節(jié),會于髓,入屬腦,布及全身的復合性網絡系統(tǒng)。l何謂復合性網絡系統(tǒng),區(qū)別與血管、神經,第三空間。分周圍部分和中樞部分l周圍部分是內屬臟腑外絡肢節(jié)布滿全身的經脈交會。l中樞部分是督脈和腦脈中樞血氣中樞血氣l督脈是經脈之海,入脊為髓,上輸于腦l腦為髓之海l由此周圍部分與中樞部分形成一個循環(huán)往復,上通下達的立體交通網絡l而反向的聯(lián)系,腦與軀干、四肢、內臟,從組織結構上講,是腦“散動覺之氣”,通過脊髓達到的
2、,從功能上講內臟腑,外肢節(jié),均在腦的作用下相互協(xié)調的運行l(wèi)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物質流與信息流物質流與信息流l因此,督脈是全身精氣供養(yǎng)腦脈的物質通道,同時又是神明意志發(fā)布于全身的主要信息通道l物質流:源動力(干細胞)、后天濡養(yǎng)l信息流:血之與氣,并走于上,下行百節(jié)l經絡的功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致病致病不足不足l靈樞海論腦為髓之海髓海有余則輕勁多力;髓海不足,目無所見,懈怠安臥。l靈樞本神篇藏不足則傷,意則傷四肢不舉;魂則傷,當人陰縮而筋攣,兩脅骨不舉;魄則傷,皮革焦;志則傷腰脊不可以仰俯屈伸l等等病機清、則治法明病機清、則治法明治效精治效精l巨針取之,益其不足,損
3、其有余l(xiāng)先取其陽,后取其陰,浮而取之l例:左葉聰男6個月不能獨坐,不能翻身,尖足,外展角50,立位懸垂反射異常(僵直)經治三個月能獨坐、翻身,加強治療20天,休息20天后復查能獨站、發(fā)音、抓物準確,可用拇指和食指捏物,一歲3個月時復查能獨立平穩(wěn)行走 督脈為奇經八脈之一,被歷代醫(yī)家所重視。由于它循行部位的特殊性,及其所涵養(yǎng)的陽氣潛力巨大,故其功能在奇經八脈中居要位。難經第二十八難:“督脈者,起于下極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風府,入屬于腦”。 背三針刺法緣何以督脈經穴為主背三針刺法緣何以督脈經穴為主 具體循行部位具體循行部位l起胞宮,下出會陰,向后至骶部的長強穴,沿脊背正中線上行,繞過骶部、腰部達頸項
4、部的風府穴,上行至腦戶進入腦內,屬腦,沿頭部正中線,由項部向上至巔頂?shù)陌贂ǎ浨邦~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過人中,至上齒齦中的齦交穴,并有支脈絡督貫心。 督脈的起止腧穴依次督脈的起止腧穴依次l長強、腰俞、(腰)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后頂、百會、前頂、聰會、上星、神庭、素髎、水溝、兌端、齦交,計28穴。督脈貫穿前后與任脈相通督脈貫穿前后與任脈相通 督督 脈脈 功功 能能 l元滑伯仁十四經發(fā)揮奇經八脈篇:“督脈,屬陽脈之海也。”明李時珍奇經八脈考:“任督二脈,人能通此二脈,則百脈皆通”。又曰:“督乃陽脈之海”。書中引用金張
5、潔古的話:“督者,都也,為陽脈之都綱”。清徐大椿內經論釋:“督脈,總統(tǒng)諸陽,為一身之總督”,督脈之“督”都也,中央之義,莊子養(yǎng)生主:“緣督以為經”。即順中以為常義。 督脈功能督脈功能l“飲食生氣血,長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為髓,循經由脊髓上行入腦,曰腦髓。兩耳通于腦,所聽之聲歸于腦,兩目系如線長與腦,所見之物歸于腦,小兒周歲腦漸生,舌能言一二字”。這里的循經就是指的督脈,也就是說水谷精微以及先天之精氣,皆是由十二經脈吸收運轉,然后通過督脈上行入腦,滋養(yǎng)腦脈。 督督 脈脈 為為 病病l素問骨空論:“督脈為病,脊強反折?!彼貑栵L論:“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靈樞經脈篇:
6、“督脈之別,名曰長強,實則脊強,虛則頭重?!彪y經第二十九難:“督脈為病,脊強而厥?!?督督 穴穴 所所 治治l由于督脈所具有的特殊部位及其功能,所以其腧穴主治的疾病包括許多腦性疾病。以中國灸療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9年出版)為例,督脈28個腧穴所主治的腦性疾病按書文字出現(xiàn)頻率排列,依次為癲癇(狂)(19/28)、頭痛(10/28)、中風(7/28)、 癱(7/10)、小兒驚風(4/28)、尸厥(4/28)、下肢痿痹(2/28)、痙攣(2/28)、抽搐(2/28)、震顫(2/28)、項 強(2/28)、痿廢(1/28)、戴眼(1/28)、痙(1/28)等?,F(xiàn)代研究現(xiàn)代研究l從督脈循行部位的解剖
7、學分析,其所涵蓋的有肛動靜脈、尾骨神經、骶尾神經、腰神經分支、胸神經分支、頸神經分支、枕神經分支,枕大神經分支、額神經及耳顳神經分支、眶神經分支、面神經分支、三叉神經分支,以及背髓等?,F(xiàn)代研究現(xiàn)代研究l張絢邦認為,督脈為陽脈之海(主元陽)、與腦功能有關,任督之脈構成下上腦垂體性腺軸系統(tǒng)”(中醫(yī)雜志1997、10;59頁)。l李德新認為督脈生理功能有三,一是調節(jié)陽經氣血,為“陽脈之海”;二是反映腦、腎及脊髓功能;三是生殖功能。 督督 脈脈 病病 治治 療療l督脈主治重點以腦、脊髓病為主,包括小兒五軟、五硬等發(fā)育不良疾患;其它命門以下腧穴治療胃腸病為主;大椎以下的腧穴治療心肺病為主;啞門、風府二穴
8、主治喉、舌部??;神庭以下的腧穴主治頭部病;齦交以下的腧穴主治鼻部如口齒病,大椎穴因是陽經之會,所以陽熱極盛時應瀉此穴,陽氣虛陷時應補此穴;百會、水溝二穴可以開竅醒腦,故在神志昏昏、迷竅蒙心的疾病中,均可取用。督脈督脈脊髓的投影脊髓的投影l(fā)投影(假說)理論是生物全息理論的延伸,正如頭皮針是依據大腦皮質功能分區(qū)在頭皮投影理論一樣。因此我們說督脈是脊髓的體表投影是有科學依據的,并且督脈的功能也是與脊髓的功能相符合的。同時無論是在實驗室研究還是臨床觀察的療效都得到了充分的驗證。l我們的針灸方案將督脈穴位作為主要刺激對象之一,源于此。 背三針針刺法背三針針刺法l “背三針”是指在背部督脈腧穴上依次透刺三
9、針療法的簡稱。l主穴刺法:第一針從長強透刺命門,第二針從命門透刺至陽,第三針從至陽透刺大椎。 l主要治療小兒腦癱 、中風后遺癥、小兒麻痹癥、多發(fā)性神經根炎等。配穴有陽經透刺和陰經透刺,以及風池、水溝、合谷、足三里、涌泉等,所使用的針主要是長針,取古代之“巨針”,針刺手法取皮下透穴法。 (一)背三針的辯證取穴(一)背三針的辯證取穴l以臨床伴見癥狀配穴:原則(臟腑辯證結合經絡解剖辯證)l透刺足內翻(懸鐘-陽陵泉),足下垂(下巨虛-足三里),下肢無力、內旋(梁丘-髀關),下肢外旋(血海-箕門) 上肢無力內旋(外關-曲池)肩關節(jié)內收(肩髎-曲池)上肢(肩關節(jié))后背(肩髃-曲池)(二)背三針的辯證取穴(
10、二)背三針的辯證取穴下肢萎軟屈伸不利(委中-乘扶)(乘山-委中)坐站不能腰髖不利(秩邊-乘扶)點刺步態(tài)不完整(解溪、昆侖、太溪)足跟拘攣(涌泉)手指屈伸不利(合谷、后溪、大陵、魚際)言語不利(廉泉、金津、玉液)聽力障礙(聽宮、醫(yī)風)視力障礙(魚腰、睛明印堂)(三)背三針刺法的解剖辯證(三)背三針刺法的解剖辯證l皮下透刺要辨證的分析l病淺刺淺、病深刺深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一種深度和強度,對于腦癱患兒來講對四肢透刺要稍深,這樣才能達到貫穿肌肉起始點從而引起收縮和伸展的目的。l但其遵循的基本原則是陽經透刺刺行深度較深,手法為補法(四)(四) 背三針針刺法的區(qū)別應用背三針針刺法的區(qū)別應用l背三針刺法分長短
11、針刺法(主要解決痙攣型的問題)、深淺針刺法(主要解決張力低下型的問題)、帶針訓練法(主要針對智力障礙和運動協(xié)調障礙)、舌針刺法,主要解決吞咽障礙和言語障礙l通過皮下透刺,使督脈諸多腧穴同時振奮,具有通經活絡、振頹興廢,最大限度地調動經氣貫髓達腦的作用。l背三針是以中醫(yī)經絡為理論基礎,把中樞經絡和周圍經絡進行強化疏通 使大腦和運動器官之間 臟器之間 以及大腦神經的整體功能 予以調節(jié) l貫通機體經絡調節(jié)物質與信息的傳遞和輸送,提供必要的康復條件。 從解剖和生物力學的角度來分析從解剖和生物力學的角度來分析l其多組配穴皆有其道理和作用l每一組肢體透刺均是貫穿于肌肉的起始點,有目的的、有選擇性的刺激肌梭
12、,使其收縮,提高肌力與張力,加強拮抗能力;對于痙攣肌可用穴位啄刺法作用于痙攣肌力點,使緊張的肌塊松弛,或用電針(連續(xù)波)減低關節(jié)肌腱的異常興奮,這樣雙管齊下,效果遠遠大于單純的降張。l血海透刺箕門、足五里,本組跨經透刺的穴位連線解剖位置對應的是股內收肌l梁丘透刺髀關,穴位連線解剖位置對應的是股外側肌l懸鐘透刺陽陵泉穴位連線解剖位置對應的是腓骨長肌l下巨虛透刺足三里穴位連線解剖位置對應的是拇長伸肌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l根據患兒的身長取58寸針l督脈針刺:提插補法不留針,“慢提緊按火燒身,補也”l四肢經絡針刺:根據癥狀或補或瀉,留針三呼靈樞經水將十二經脈按呼吸次數(shù)規(guī)定了留針時間,也
13、可理解為操作時間。l“病重、病久,邪氣入深。刺此者,深內而久留之”,“年質壯大,深而留之,多益其數(shù)”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l針刺時間及療程日一次或間日一次,一個月為療程,三個月為一個觀察周期。l靈樞逆順肥瘦“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弱淺刺而疾發(fā)針,日再可也”l靈樞壽夭剛柔“病一月者,十次而已,多少遠近,以此衰之”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l針刺對象的準備:餐后1小時,口腔內不得有物;眼區(qū)、鳳池、風府等要暴露充分,體位固定l皮膚感染、發(fā)熱、出血原因不明者不宜針刺l彎針、滯針等異常情況的處理治療作用的研究治療作用的研究l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影響:完善、促進顱內動脈系統(tǒng)的功能雙向調整血
14、流量,改善供血平衡,調節(jié)腦循環(huán)l對神經系統(tǒng)的影響:經過類健康兒童和腦病兒童對比研究針刺背三針等穴引起運動從屬時值變化,即大腦皮質運動區(qū)發(fā)展抑制過程,近半數(shù)引起興奮過程;并可見腦電圖的節(jié)律變化,慢波增加,波幅增大;動物試驗中針刺后大鼠的腦皮質氧分壓增加,缺氧狀態(tài)下,存活時間延長。針刺手法的研究針刺手法的研究l手法對血管運動的影響l手法對電生理的影響l手法對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 以補為主,補瀉相輔l手法輕重對療效的影響l運動控制的根本在腦,背三針解決運動器官的障礙,那么針灸怎么來調節(jié)高級中樞從而改善運動控制呢。我們的針灸方案是頭皮針頭皮針頭皮針與腦功能頭皮針與腦功能l頭皮針是中西醫(yī)結合的最佳典范,是針灸
15、技術與大腦皮層功能定位理論的有效整合。l對于大腦皮層定位中國人二千多年前就有研究,靈樞 經筋篇中有:傷左角,右不用。發(fā)現(xiàn)肢體運動是受對側大腦支配的,同時臨床上也有與現(xiàn)代醫(yī)學驚人的相似,如玉枕穴治療視力障礙,天柱穴對平衡障礙的作用,懸厘對失語癥的治療效果等等。頭皮針與腦功能頭皮針與腦功能l兩千多年后西醫(yī)對大腦的研究才發(fā)現(xiàn),大腦皮層不同功能,肯定腦的某個部位出現(xiàn)病損時,在其對應的頭皮進行刺激,效果良好。其區(qū)域劃分與中醫(yī)經絡穴位有了默契的對照,頭皮針針刺分區(qū)頭皮針針刺分區(qū)l國際標準l常用標準焦氏 運動區(qū):上中下三部分 言語區(qū):一區(qū)二區(qū)三區(qū) 運用區(qū):對側精細動作 視區(qū)、平衡區(qū)、血管收縮區(qū)、舞蹈震顫區(qū)、
16、運感區(qū)頭皮針針刺分區(qū)頭皮針針刺分區(qū)l辯證取穴(區(qū)) 四神聰、鳳池雙側、智三針加強根據病情按照皮質功能投影區(qū)和穴位,辯證增加相應部位及穴位頭皮針適應癥(頭皮針適應癥(WHO)l治療腦源性疾病 中風、失語、癲癇、腦癱、小兒弱智、震顫麻痹等頭皮針針刺法要點頭皮針針刺法要點l斜刺:1530夾角,根據患者年齡或頭皮情況可刺入5分到1寸不等,在帽狀腱膜下刺激強度大。l刺入后持續(xù)捻轉2分鐘,每分鐘200次左右,醒針期間對應肢體會出現(xiàn)熱麻脹抽的感應,有助于提高療效,留針2小時以上,每30分鐘醒針1次。對于耐受力較強的孩子,可以電針代替手捻,留針時間為30分鐘。l留針期間勿使孩子睡覺,最宜進行主動訓練或被動活動,頭皮針訓練法(一)頭皮針訓練法(一)l為什么要強調留針時間、帶針訓練和間隔醒針呢?因為我們知道人的行為活動程序是由感受器接受刺激 感覺神經 反射中樞 運動中樞 效應器,而形成一個環(huán)路。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生障礙,反射就會減弱、缺失或消失。因此,通過頭皮針的帶針訓練使接受信號到終端執(zhí)行的環(huán)節(jié)上,有了一個信號放大器,既能將傳入信號完整接受并有效分析,又能把神經沖動正確發(fā)出,使各部位做出合理反映。頭皮針訓練法(二)頭皮針訓練法(二)l例如言語區(qū)留針期間配合口腔訓練、模仿發(fā)音訓練,那么這些信號會反復傳遞和刺激該區(qū)域的神經細胞,在針的強烈刺激下,信號會和口型一起被大腦區(qū)域更加有效接受并儲存,逐漸形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